標籤:

如何正確理解借貸記賬法中「借」與「貸」?


以下是摘錄馬靖昊老師在財道家塾做的微信分享,轉載自「財道家塾」公眾號。

馬老師對借貸記賬法做了深入淺出地解讀,很好懂,對理解借貸記賬法很有幫助。起初我對幾個記賬法雲里霧裡的,跟著馬老師的思路之後發現就清晰多了。也向各位推薦「財道家塾」這個社群,我最近才關注的,有財界大咖的乾貨分享。之前關注過一些其他平台的微信分享直播,但是做財會的真心不多,求更多安利~~~~

——————————————————————————————

&>&>&>&>借貸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是理解會計的一個攔路虎,要理解會計首先要搞懂什麼是借貸記賬法。借貸記賬法是民國時期的謝霖老先生從日本引進來的,日本的借和貸跟英文的Debit和Credit差不多,但引到中國來以後,中國的借款和貸款卻是一個意思,它們是一個近義詞,所以這給中國人正確理解會計造成了障礙。

記賬不是要解決借和貸的問題,而是要解決各個賬戶增增減減的問題。比如現金存款、銀行貸款、固定資產等會計科目的增增減減,然後我們根據會計的賬戶編製我們所需要的報表,也就是匯總報表。

不少企業家說看不懂會計分錄、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比如,購買一百萬的原材料,現在會計的通行做法是借原材料一百萬,貸銀行存款一百萬。我想,沒有經過會計相關專業訓練的人很可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因為借和貸到底代表什麼,本身就很模糊,沒有解決增增減減的問題。

如果換個說法,增原材料一百萬,減銀行存款一百萬,我想大家就都能夠聽懂了。因為你購買了原材料,所以原材料就增加了一百萬,銀行存款就要相應地減少一百萬。這麼簡單的一筆分錄,我們用借貸記賬法,居然大家都看不懂,所以問題就出在借貸兩個字上面。

很多人看賬簿也看不懂。比如說應收賬款兩邊的借方和貸方,很多人都不懂這是什麼意思,但如果應收賬款賬簿上的借方改成增加額,貸方改為減少額,我想就沒有人看不懂應收賬款的賬簿。增加額就是賣出去的貨收回來的錢,減少額就是指已經收回來的錢。

同樣的道理,比如說,負債方的賬簿,應付賬款,目前的賬簿上也一樣,有一個借方,有一個貸方,把每一筆數額、借方和貸方進行匯總,企業家也好,外人也好,看這個賬也是一樣稀里糊塗,如果把這裡的借方改成減少額,貸方改成增加額,就很好懂。應付賬款的減少額就是我已經把這筆賬還給人家,應付賬款的增加額就是我已經購買了原材料,但這筆款項沒有支付給對方,這就很好懂了。

關於借貸記賬法,我一直試圖找到一種新的方法來取代它。後來,我跟廈門大學的汪一凡教授和一位獨立學者汪致正做了交流。汪致正老師當時提出了左右記賬法,汪一凡老師提出了加減記賬法,我覺得都非常好。為此,中央財經大學邀請我們三個人在學校做「會計三人行」,探討什麼樣的會計記賬才能夠解放會計人員。在這個會上,我當時是支持左右記賬法,覺得左右記賬法確實不錯。下面,我就具體說說左右記賬法。

&>&>&>&>左右記賬法

汪致正先生提出資產的增加,就記賬簿的左邊,資產的減少記在賬薄的右邊,負債和權益率的增加是記在賬簿右邊,減少就記在左邊,這樣就清楚多了。

但是我又覺得左右記賬法只解決了方向問題,會計的本原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潛意識裡,我覺得60年代張以寬教授提出來的增減記賬法是非常好的,是基於傳統的會計文化和中國人的傳統思維產生的,是一種偉大的發現、發明。

但這麼偉大的發明卻在1993年的「兩則兩制」改革中被掃出歷史舞台,記賬方法開始採用借貸記賬法。我想實際問題出在增減記賬法沒有很好地銜接借貸記賬法。增減記賬法的平衡規則一邊是記增,一邊是記減,左邊、右邊是同樣的記賬符號,這樣就不能完全跟借貸記賬法一致了。左右記賬法卻是跟借貸記賬法完全一致的,完全可以把借貸記賬法中的借改成左,貸改成右。

剛才講了左右記賬法沒有解決根本性的問題,但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們的雙手跟賬簿記賬的規律很一致,後來我把這個規律取名為記賬的左右手定律,名字的想法來源於物理學上的左右手定律。

會計上有一個對應的等式,資產=負債+所有的權益,我剛才講的左右手定律,左手就是讓它負責資產類賬戶,右手讓它負責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的賬戶。當我們的手心向上時,可以發現,左手大拇指在它的左邊,小拇指在它的右邊,右手大拇指在它的右邊,小拇指在它的左邊,大拇指大,就代表增加,小拇指小,就代表減少。

舉個例子,應收賬款屬於資產,資產是用左手管,大拇指比較大就代表增加,資產增加就是大拇指這邊,也就是記在左邊。小拇指比較小就代表減少,應收賬款的減少記在左手的右邊小拇指,也就是記在右邊,這就很直觀。這樣我們的雙手就天然地代表了一個記賬方法,我把它稱之為左右手定律。

&>&>&>&>左右增減記賬法

我後來又把左右手定律延伸為左右增減記賬法。把左右增減結合起來,解決了方向,解決了增減,也就解決了記賬的本原問題。這樣我們就完全可以拋掉借貸記賬法,因為它百分之一百等同於借貸記賬法。

我們再舉一個分錄為例,這次我們把增值稅考慮進去。比如購買一百萬的原材料,借原材料100萬,再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117萬,我們用左右增減記賬法看看應該怎麼做。

左右增減記賬法應該這麼來講,左邊就是增原材料,減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萬,右邊再減銀行存款117萬,我左邊有一個增,有一個減,增的是原材料100萬,是不是增加原材料100萬,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7萬,是不是代表以後就可以抵扣了。右邊的就是減銀行存款117萬,就是支付了117萬。實際上這筆分錄,是完全等同於借貸記賬法,也就是講把左邊改成借,右邊的就是減改成貸。

我們按照前面左右增減記賬法來做任何分錄,大家都能夠看得懂,實際上左右增減記賬法,考慮了方向,就完全等同於借貸記賬法。

http://weixin.qq.com/r/Kjq2rtjEqYXWrZzN9284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退知乎,刪回答,保智商。


過了這麼久了,沒想到還有很多小夥伴關注這個問題,經知友指點,答主當初的推導的確是有問題,為給大家帶來的誤導表示抱歉。答主當初的確是忽視了「利潤」這一要素,將利潤歸入了所有者權益中,而等式中所討論的利潤是分配前的利潤,並不等於所有者權益。

修改後的等式:

資產+成本+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利潤

再次感謝網友指出

——————————分割線————————————

原答案:

我覺得可以根據會計等式來理解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收入=成本+費用+利潤

總的等式就是: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費用

再進行變式得到

●資產+費用+成本=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等式左邊增加為借,對應的引起右邊增加則為貸

同理,減少也是一樣的

PS.成本可以看成是屬於費用

會計剛入門,回答的不是很仔細

希望能夠給你點幫助吧


先照本宣科,會計恆等式中,「借」、「貸」是記賬符號,「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因為「借「、」貸」符號含義不同於日常語境下的含義,加上會計恆等式的視角不同於常規的業主視角,所以白紙黑字也變得難以理解。

1 「借」與「貸」的含義

日常語境下,「借」和「貸」的含義是一樣的、不確定的。例如:

(例)我借錢。

(例)我貸款。

這兩句話的意義是一樣的,而且是不確定的——資金的流向並不清楚——除非補充完整:

(例)我向你借錢。(或)我借錢給你。

(例)我向你貸款。(或)我貸款給你。

而在財會領域「借」與「貸」的含義是不一樣的、確定的。例如:

(例)這是借記卡。(客戶給銀行資金)

(例)那是貸記卡。(銀行給客戶資金)

因為借貸記賬法起源於義大利,義大利語「debito/credito」進入英語成了「debit/credit」,再進入日語成了「借りる/貸す」,最後進入漢語就是「借/貸」。這裡「借」只有借入的意思,而「貸」只有貸出的意思,「我借錢」一定是我得到錢款,「我貸款」一定是我失去錢款。

2 記賬的視角

入和出,涉及一個參照點的問題。例如,借/貸記卡,就是以銀行為參照點,或說是銀行視角:資金流入銀行叫入,借記,銀行資金增加;資金流出銀行叫出,貸記,銀行資金減少。

記賬的視角並不是記賬人(業主)的視角,因此,資金流入所有者、所有者權益增加並不是借記。

記賬的視角是企業(實體)的視角:

資產增加(企業得到資產)是入(借記),資產減少(企業失去資產)是出(貸記);

支出增加(企業收到繳費單)是入(借記),支出減少(企業轉出繳費單)是出(貸記);

負債增加(企業發行債券)是出(貸記),負債減少(企業回購債券)是入(借記);

所有者權益增加(企業發行股票)是出(貸記),所有者權益減少(企業回購股票)是入(借記);

收入增加(企業發出繳費單)是出(貸記),收入減少(企業收回繳費單)是入(借記)。

因此,會計恆等式(資產+支出=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寫成「資產+收到繳費單=債券+股票+發出繳費單」會更容易理解。等式左邊是企業得到的,增加借記,減少貸記;右邊是企業失去的,增加貸記,減少借記。「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言下之意就是「有得必有失(或有失必有得),數量必相等」。

3 只是記賬符號

其實,「借/貸」完全可以換成「入/出」、「加/減」、「買/賣」、「多/空」、「陽/陰」……只是記賬符號而已;關鍵是從企業實體視角理解。


借和貸 作為一個記賬符號 沒有特別的含義

分別作為賬戶的左方和右方 至於借表增加還是貸表增加 要取決於賬戶的性質與所記錄經濟內容的性質

資產=所有者權益+負債

利潤=收入-費用

資產=所有者權益+負債+收入-費用

則變形得來:

費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等號左邊 貸方記增加 借方記減少

等號後邊反之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一般情況下 餘額在其增加方 注意!被抵科目則相反 比如固定資產對應累計折舊 無形資產對應累計攤銷 應收帳款對應壞賬準備

我舉個例子

用銀行存款 5000元 購買原材料

你拿到這道題第一反應是 涉及到哪個科目 屬於資產還是負債還是成本還是費用

很明顯 涉及到銀行存款 以及原材料

它們都屬於資產類科目

資產類科目 貸方表增加 借方表減少

我們用銀行存款去買原材料 銀行存款減少 則計入貸方 原材料增加了 則計入借方

符合「有借必有貸 借貸必相等」原則。


記賬符號,記賬方向而已。引申義。


我認為可以把借與貸理解成,借與欠。你可以認為公司沒有單獨的盈利,只有借來的與欠別人的。借用一下上面的答案。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收入=成本+費用+利潤

總的等式就是: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費用

再進行變式得到

●資產+費用+成本=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從公式看,資產,費用,成本這些都可以假設是借來的,或者可以看成別人給公司的。而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都是公司欠別人的。這裡收入有點難理解,你可以想一下收入是別人給咱的錢。根據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道理來看,收入是欠別人的。嘿嘿嘿!然後呢,借來的和欠別人的始終都是平衡的。借來的增加了,欠別人的肯定也增加。最後借來的東西增加了,對公司有益的,在借這邊記增加,對公司無益的,也就是減少的,記在右邊貸方。反過來,欠別人的,增加了,也就是對對方有益的,記在他們的借方,對他們無益的,就記在貸方。

小弟文化不好,不知道能不能理解,謝謝


初學時候容易因為字面的意思,以及個人記憶方式,聯想到例如加減,等具有實際意義的辭彙。再加上,各會計科目借貸方向不同,導致混亂。其實在借貸記賬法應用中,它真就是一個符號,一個符號。


貸方:資金的來源

借方:資金的去向


借貸只是符號,即表示一些賬戶的增加,也表示一些賬戶的減少,理解借貸記賬法,最主要的是基於 「會計綜合等式來理解」。用等式左方大類賬戶表示借增貸減,右方大類賬戶表示借減貸增。


借和貸是什麼意思


推薦閱讀:

長期股權投資中,合併報表為什麼是借營業外收入、貸投資收益?這樣做是否沒有抵消,未實現內部交易?
如何學好SAP系統?
考 AICPA 學分不夠,如何自己補學分?
如何確認借款費用資本化?
「其他綜合收益」具體是指什麼?包括什麼?

TAG:經濟 | 會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