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所說的上帝是否是基督教中的上帝?


愛因斯坦既不是猶太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他自己在自傳和信里就反覆提到過:

1. 小時候逐漸開始懷疑猶太教,最終不信:

"Through the reading of popular scientific books I soon reached the conviction that much in the stories of the Bible could not be true."

2. 不信人格化的神(亞伯拉罕系宗教里的神都是人格化的):

「It was, of course, a lie what you read about my religious convictions, a lie which is being systematically repeated. I do not believe in a personal God and I have never denied this but have expressed it clearly.」

「The idea of a personal God is quite alien to me and seems even na?ve.」

可見愛因斯坦還活著的時候就有人造謠說他是虔誠的教徒了。幾十年過去了這謠言還沒平息。

3. 但他也不是無神論者:

「You may call me an agnostic, but I do not share the crusading spirit of the professional atheist whose fervor is mostly due to a painful act of liberation from the fetters of religious indoctrination received in youth.」

4. 愛因斯坦明確給自己的宗教觀貼上過兩個標籤。一是不可知論(agnostic,見上),二是斯賓諾莎描述的神(Spinoza"s God),與自然神論(Deism)類似:

"I believe in Spinoza"s God, who reveals himself in the harmony of all that exists, not in a God who concerns himself with the fate and the doings of mankind."


基督徒所寫勸人信上帝的書中多有提到愛因斯坦信奉神的事,但沒有明確指出是和耶穌三位一體的神,我也理解為對自然界的敬畏。並且常提到過去三百年內著名科學家中92%的人都信奉神,包括愛迪生,據了解愛迪生是個欠工錢的自私老闆,不像一名基督徒的品行,所以對這部分還存有疑惑。

基督徒喜歡用科學家也信神的例子來動搖在共產黨無神論思想籠罩下的我們,可能很多是人云亦云,不是實實在在考證過的。

以下是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部分內容,可以看出愛因斯坦不信上帝。

我們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經驗是神秘的經驗。它是堅守在真正藝術和真正科學發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誰要是體驗不到它,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驚訝的感覺,他就無異於行屍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就是這種神秘的經驗——雖然摻雜著恐怖——產生了宗教。我們認識到某種為我們所不能洞察的東西存在,感覺到那種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為我們所感受到的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正是這種認識和這種情感構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這個意義上,而且也只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才是一個具有深摯宗教感情的人。我無法想像一個會對自己的創造物加以賞罰的上帝,也無法想像它會有象在我們自己身上所體驗到的那樣一種意志。我不能也不願去想像一個在肉體死亡以後還會繼續活著;讓那些脆弱的靈魂,由於恐懼或者由於可笑的唯我論,滿足於覺察現存世界的神奇的結構,窺見它的一鱗半爪,並且以誠摯的努力去領悟在自然界中顯示出來的那個理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其極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愛因斯坦所說的是類似於中國古文化里的「道」概念,不會是某個具體的神。


愛因斯坦說他信仰斯賓若莎的上帝,指的就是自然界。


愛因斯坦不信帶有人性的神,他相信一個代表宇宙終極真理的「道」,而不是亞伯拉罕神系的與人有密切關係的神。


no。

他雖然不是猶太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但我順便科普下:

聖經從來沒有說彌賽亞(即基督)是上帝,所以把耶穌鼓吹成上帝就是錯的,更何況耶穌連彌賽亞(基督)都不是。

聖經中主張的是相信上帝借彌賽亞傳達的信息並遵行上帝的旨意,而不是相信彌賽亞並把彌賽亞當上帝一樣來崇拜,所以現在的大部分基督徒所相信的三位一體、拜耶穌為獨一上帝那一套,是拜偶像、背棄上帝的行為。

彌賽亞的翻譯,嚴格來說,不宜翻譯為救世主。翻譯的原則之一是不要搞出容易讓人誤會的東西來。救世主這個詞牽涉了"主",而"主"在猶太教在屬於唯一上帝的,不宜用於救世主或彌賽亞或基督或耶穌頭上,易使人混淆、誤會。

聖經從來沒有說過彌賽亞是上帝。猶太人也不相信彌賽亞是上帝。猶太人只有獨一的上帝。

轉帖網文兩篇:

網文一:

應該問為什麼基督教硬說耶穌是彌賽亞。

猶太教的規矩相當森嚴,每天勤勤懇懇侍主,規規矩矩禱告,安安心心等彌賽亞到來,羅馬人來了,踩了人家的家園,毀了人家的聖殿,亡了人家的國……

時過境遷,羅馬人突然說: 你們的信仰挺不錯,借我用用吧,就是規矩太多了,好麻煩啊。這樣吧,讓一個人背負我們所有的罪,那些繁文縟節從此抹去,我們重新開始。

於是耶穌出場了,還把殺死耶穌的罪歸在猶太人頭上。從此猶太教就變成羅馬人的大眾宗教了。

最後,猶太人對聖經的最終解釋權也被剝奪了,所有矛盾被歸結為"你們沒讀懂"。

猶太人為什麼要接受這一切?

當然,猶太教也有本質上狹隘的地方,比如說只有他們自己是被選中的人,其他民族都不能上天堂。另外猶太教的上帝也太邪惡,太難伺候了,動不動生氣殺人。

可是,人家自己信自己的,不讓我們去他的天堂,我們就不去唄,我們自己開一個天堂。

基督教非要用人家的天堂,為此曲解人家的經文,還逼人家承認。

PS.我是無信仰的人,就事論事地說,基督教這件事,猶太人被揩油了。

網文一 結束。

**************

再轉帖個網文二,來回應可能出現的基督徒的狡辯:

  1

  當然沒有什麼神性,希伯來聖經彌迦書5章2節 只是在說明這彌賽亞的祖先可以追朔到很古老的源頭。

  指的就是創世紀從亞當一直傳下來的以色列人的祖譜。

  基督教的中文聖經翻譯成[從亘古、從太初就有]是在迷惑基督徒。

  在希伯來原文中這裡用的字與約書亞記24:2 中提到的[古時]你們的列祖是使用一樣的字。

  24:2 約書亞對眾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古時你們的列祖、就是亞伯拉罕、和拿鶴的父親他拉、住在大河那邊事奉別神.

  如果基督徒以為提到[古時]這個字就有了神性,那以色列人的列祖通通都有神性了。

  2

  希伯來聖經以賽亞書9章6 不是彌賽亞的預言,是在講當時發生的事情,也沒有神性。

  這是基督教在中文翻譯上故意誤導你們。

  首先是動詞時態的部分;在希伯來聖經這段經文,一個嬰孩出生、一個孩子賜給我們,是指一件已經發生的事,

  而在基督教聖經里,它卻被描述成像是未來的事。

  其次,在基督教聖經里,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都是這個孩子將得到的尊稱;

  然而在希伯來聖經里,這個孩子只會得到耶和華所賜的一個美名,就是Sar-shalom(和平的君);至於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則是以賽亞讚美耶和華的用語。

  根據希伯來聖經,將以賽亞書9:6訂正如下:因有一嬰孩已經為我們而生,有一子已經賜給了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那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稱呼他的名為和平的君。

  從語境上來分析,以賽亞書第9章並不是有關彌賽亞的預言,而是關於以色列南邦(猶大王國)遭逢國難,而終能化險為夷的事迹。

  以賽亞用感性的口吻,說出耶和華如何拯救猶大王國脫離亞述帝國的蹂躪,如何使西拿基立王的大軍全軍覆沒。

  在猶太人的文化里,耶和華的熱心是很少用到的感贊語,在整部希伯來聖經里它只出現過三次,分別在列王紀下19:31、以賽亞書9:7、以賽亞書37:32,都是在敘述猶大王國以弱擊強、戰勝亞述帝國的這個奇蹟,

  由此更加能確認以賽亞書9:6所說的那個已經出生的嬰孩是亞哈斯王的兒子希西家,而不是七百多年後才出世的耶穌。

  只要基督徒將以賽亞書第9、10、37這三章仔細讀過,同時參閱列王紀下18、19這兩章,當能看清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3

  如上說明,

  基督教找不到三位一體的希伯來聖經根據,就玩弄花招在翻譯上騙騙你們這些不懂希伯來聖經的基督徒。

  請基督徒想想,在希伯來聖經中為了跟以色列人建立[獨一的神]的信仰,可是再三強調[除我之外,你不可以有別神]這個誡命。

  如果耶和華有意要以色列人後來得改信[三位一體的神],那應該也會再三的跟以色列人提出[你要信奉來的彌賽亞與我是三位一體的]的誡命。

  可是整個先知書都沒有這樣的誡命。

  基督教自以為的根據都是在玩弄翻譯的花招,並不是如[除我之外,你不可以有別神]這般明確沒有爭議的誡命。

  基督徒可以理解我在說什麼嗎

  話說回來,如果耶穌認為自己不是像大衛那樣的人類國王,那耶穌一直強調[我祖大衛]來替自己所為背書,這是為了什麼?

  如果耶穌認為自己比大衛王還要偉大,那何必拿大衛王替自己背書?又何必強調自己是大衛的子孫?

  古代以色列人就跟古代中國人一樣很喜歡強調自己的祖先是誰。

  你想一個不斷強調自己的祖先是古代哪個名人的人,會以為自己比自己的祖先還偉大嗎?

  既然基督徒相信自己信仰耶和華,那很簡單,耶和華的誡命怎麼說你就乖乖聽話,

  不要自作聰明拿幾句經文斷章取義就想更改耶和華明明白白的誡命[除我之外,你不可以有別神]

  基督徒除了耶和華之外信仰耶穌這個人物為神,這是在褻瀆神且拜偶像。

網文二 結束。


愛因斯坦是泛神論者。他的上帝觀基本與斯賓諾莎相同,類似於「萬物有靈」「太初有道」或者Logos。

真心覺得做一個鐵杆泛神論者(而不是鐵杆宗教徒或無神論者),非有大智慧不行。

但是一般人還是需要一個堅定的信仰體系,否則無法活得很快樂。。。


愛因斯坦 不相信任何宗教意義上的上帝,愛因斯坦晚年《自述》中明確說了自己不信仰宗教,他十幾歲就懷疑宗教了,後期他完全不信宗教,他認為傳統宗教是人格化的、由人創造的,傳統的神也是人格化的,要說他有什麼宗教信仰,那就是斯賓若莎所說的「上帝」(自然界,自然規律),而且他認為宗教(應該指西方的宗教)是有礙科學
的,科學的含義找出不同概念之間的規律和聯繫,而人格化的宗教與科學的要旨相悖,雖然宗教對科學的產生有一定作用;對於真善美,他更追求脫離宗教的、只關乎人的真善美。另外,他認為只有佛教能和科學和諧共處(可能在艾眼裡佛教最為包容,當然也包容科學對自然界的自由探索)。 愛因斯坦的文章邏輯清楚,文采斐然,思想深刻,很值得細讀


愛因斯坦說的上帝是指宇宙萬物的終極真理,是指未知和神秘的宇宙規則。人們現在的科學水平還無法完全參透,和宗教沒有關係。但是晚年他比較推崇佛教。


他信仰的是他自己的「宇宙神」,目前地球上還沒有「宇宙神」這個概念,不過他似乎說過,「佛」跟「宇宙神」很接近。其實就是一個說辭,其實就是他自己所感知到的「世界」,他所感知到的「世界」的偉大與神秘,當然這個「世界」得有個稱呼吧,其實稱呼對於他已經不重要,因為他心裡清楚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了。我覺得這種「神」是沒有主觀意志的,包容的,不會要求你怎麼做,而是讓你自己去發現本真的自己應該擁有怎樣的人生價值,其實就是幫助我們發現本真的一種力量。

愛因斯坦的偉大,不只是通常我們認為的「發現」或者說是「發明」,而是他知道,科學僅僅是通向「神」的一個通道,而且這條通道沒有盡頭。


愛因斯坦是猶太人,不過我不清楚他是否信猶太教。如果他信猶太教,那麼他所說的上帝和基督教的上帝不完全是一個上帝,聖經分為《新約》與《舊約》,其中關鍵的差別在於《舊約》只講了耶和華造萬物,但彌賽亞還未降生。但基督教信奉的《新約》認為,耶穌基督是彌賽亞,並且為人類受難而死再復活(也就是所謂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所以猶太教的神不完全等同於基督教的上帝。

如果愛因斯坦不信奉猶太教的話,那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我在有些基督教網站上看到過說他信基督教,我認為這可能性不太大,因為猶太人一般還是對基督教有很大的「敵意」的(找不到一個好的詞)他們完全不承認耶穌基督,而且猶太人又是如此重視宗教的一個民族。

不知道我答清楚了沒有。

我認為只有三種情況,他信猶太教,他信基督教,他不信基督教也不信猶太教是一個懷疑論者。

分情況討論。


我覺得應該是說一種力量。或者就是主宰宇宙的力量。


簡單的說,就是愛因斯坦相信神,就如同我們了解的世界越來越多,越來越明白許多司空見慣的事都有我們想像不到的機理,我們就越是會懷疑世界是不是隨機產生的,而在明白時空是有限的之後,我們更加相信是某種意識創造了現在的宇宙。

但是,這個意義上的神,與任何宗教所稱的神之間是有區別的。宗教的神常常是人格化的,具有人的思維方式,即便被描繪為全能,並且會主觀的對現實世界產生反饋,這與大部分相信科學的人所確信的神是不同的。在相信科學的人眼裡,神或許是規則的制定者,但不會去改變既有的規則,也不會對任何人的因為作出反饋。


愛因斯坦,信奉的上帝是指「天」的意志,類似儒教的昊天上帝,這種恆古就存在的上帝,是老天爺,蒼天,上蒼。

並不是類似玉皇大帝這種道教人為創造的虛構上帝,我們可以理解為愛因斯坦說的神指「天」,並不是基督教上帝這個人為創造的上帝,而是自萬物誕生之初的「天」的顯化,即上帝。

在中國儒教中,「天」指昊天上帝,「天」是什麼?在易經中云:太極生兩儀,兩儀指陰陽,那麼天在兩儀中是陽,在八卦中是乾,「天」即是乾陽,那麼很明顯,基督教創世說中,上帝誕生時,明顯沒有天地,沒有陰陽,上帝耶和華類似於中國的盤古。

所以明顯不是「天」,根據史記中記載,天地皆指神,惟人皇是現實社會的統治階級,所以愛因斯坦說的上帝應該是指「天」,即蒼天,老天爺,上蒼,並不是基督教上帝。


如圖示


更類似於大宇宙意志。


更像是道教思想。天行有常,萬物有靈,最高規則類似「道」。


謝邀。

這個問題我已經在另一個問題中回答過,歡迎參考:

請問愛因斯坦說的:上帝不會擲骰子。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基甸的回答

「主上帝深奧難明,但他並無惡意。」——愛因斯坦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宗教,卻對宗教物品或宗教避諱慎重以待?
僧人、道士和牧師三類人,最有可能對世俗的什麼事情看法、態度產生差別?
一個人死了之後,會發生什麼?
「東方閃電」等邪教的組織及傳播者是否能從中獲得經濟利益?如果能,那麼他們是用什麼方式及手段獲取的呢?
為什麼基督教會產生多種邪教?

TAG:基督教 | 宗教 | 概念 | 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