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黑客帝國》?


前提1:這篇影評很長

前提2:有部分影評從他人處引用,但找不到原文和原作者,侵刪

前提3:如果你把黑客帝國當做動作片這種簡單的科幻片來看,請不要看這篇解讀

——聽說你沒看懂?

從黑客帝國一到黑客帝國三,整整四年,一對名叫沃卓斯基兄弟(現在變成兄妹了)給科幻電影帶來一次史無前例的衝擊,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視覺效果上都超過了以往任何一部科幻電影,這部電影時隔多年拿出來再看,仍不過時,而當時絕對屬於超越整個時代的電影,任何超越時代的事物都難以被人們認同和理解,現在仍然有著無數的爭議,我可不敢說看懂看不懂之類招來非議的話,僅僅把我所理解的黑客帝國的故事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第一集:顛覆世界觀

第一集的故事比較好懂,相信看過兩遍的人都能懂:人類的科技文明發展到某一天,機器的人工智慧已經開始超越了人所能控制的範圍,於是機器與人類的戰爭開始了,結果,機器打勝了,地球上的人類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被驅逐到地心深處一個名叫錫安的溶洞中的地球原住民,他們繼續在跟機器進行著戰鬥,試圖摧毀機器世界,重新獲得地球的主宰權,另一部分則是機器的戰利品,他們一生下來就被養在機器製造的試管中,也會生長發育,只是他們並不知道過去曾經發生的一切,他們活在機器創造的一個虛擬世界裡面,完全是由程序編寫的一個虛擬世界,這個虛擬世界被錫安的人稱為梅屈克斯,它就像一個超級的網路遊戲;對於機器來說,這部分人類的作用是給機器提供生物電,使得機器能夠擁有必需的能源。如果說,機器只是需要這些試管人類的生物電,為什麼還要花大力氣編寫梅屈克斯這個網路遊戲呢?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只有這些試管人的大腦不停的有活動才能產生足夠的生物電和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產生更多的生物電;另一個是,作為戰利品,機器對這些曾經創造了他們的人類也很感興趣,就像人類研究猴子一樣研究人類作為一種樂趣,這個原因對於電影來說,已經並不重要,總之機器創造了梅屈克斯,而在錫安里的人不斷地想設法解救梅屈克斯中的人,告知他們真相,加入反抗的隊伍中,這些被解救的人以莫非斯為代表。

因為莫非斯這些人來自梅屈克斯,所以他們的腦袋上保留有插頭,可以重新接入梅屈克斯,莫非斯在梅屈克斯中見到了一個有預知未來能力的人叫先知,他告訴莫非斯,你們想戰勝機器,就必須找到一個人,他才是真正的救世主,莫非斯對此深信不疑,他找到了他認為就是救世主的那個人:尼奧,於是第一集的真正主角登場了,那麼如同所有故事片一樣,有了正面人物就必須要有反面人物,第一集的反面人物就是梅屈克斯中維持秩序的特工,他們不是真正的人類,他們完完全全是由機器編寫的程序,有點像防火牆或者說入侵檢測程序,特工的代表人物叫做史密斯,他們的任務是阻止莫非斯他們的解救行動並殺死他們。於是第一集就在叛軍和特工之間的戰鬥中展開,與其說是戰鬥不如說一場逃亡遊戲,在第一集裡面,觀眾們看到就是莫非斯、尼奧、崔尼悌這些叛軍們不停的逃,特工們不停的追。奔跑、跳躍成了第一集動作的主題。但是到了影片的最後,尼奧在被史密斯殺死以後又復活了,並且具備了超能力,他看穿了梅屈克斯中的一切,在他眼中,梅屈克斯中的物體不再是形象,而是有數字組成的矩陣,於是,莫非斯認為的救世主誕生了,特工變的根本不是尼奧的對手,尼奧鑽進史密斯的身體中,把他撕的四分五裂。

這就是第一集的故事,故事很精彩,效果很棒,票房極好,那一年是1999年,這部影片獲得了四項奧斯卡獎,影片中的眾多特效鏡頭被奉為經典。接下來有傳聞說要拍續集,於是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自然而然的認為就如同《終結者》一樣,因為第一集的票房很好,有了這個人氣的保證,不管怎樣只要湊一個續集出來,讓這些主要人物重新登場,就一定還有票房,因此,自然而然的就猜測第二集應該講的是在尼奧這個救世主的帶領下,將梅屈克斯中解救出來的人組成一支人類的強大軍隊,以錫安為後盾,與那些"八爪魚"展開戰鬥,最終以人類的勝利為結束,皆大歡喜,拍成一部像《星球大戰》《獨立日》一般的戰爭史詩片。但是,當我了解到導演沃卓斯基兄弟的一些拍攝計劃以後,我開始認為我的想法過於簡單,按照網上得來的消息,黑客帝國二的上映時間將是2003年,相隔要四年,而且還不止黑客帝國二,黑客帝國三也將同時拍攝,也就是說黑客帝國二和黑客帝國三幾乎同時拍攝完畢,都在2003年上映,沃卓斯基兄弟還告訴我們,黑客帝國從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並不是先有了一再想到去拍攝二和三,只不過故事太長,必須要拍攝三部才夠,黑客帝國一隻是故事的開始,真正讓觀眾吃驚的都在後面,梅屈克斯的故事絕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第二集:莫名其妙?

按照好萊塢的套路,第二部以後都是為了撈錢,劇情聯繫要麼跟第一部生搬硬套的鏈接,要麼故弄玄虛讓人摸不到頭腦。初次看第二集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以為這一定是套路,大家都糊塗,這樣按上什麼樣的劇情都可以了,反正是來看尼奧1 v 100的。

第二集的故事,在整個黑客帝國的故事中,第二集的作用是承上啟下,也是最為難懂,引起爭議和討論最多的一集,在這一集裡面眾多的新人物紛紛登場,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故事從尼奧的一個夢開始,他夢見崔尼悌被特工用槍打中了,這一開始其實就埋下了一個伏筆,按照電影的一般慣例,這種夢最後多半會成為真實的,那麼我不禁就要發問,既然這是在真實世界,尼奧怎麼可能能夢到未來發生的事情,這不符合科幻電影嚴謹的邏輯,難道導演又要在這一集裡面插入一些什麼奇幻電影的因素,接下來要出現什麼魔法阿超自然力阿什麼的嗎?接著,上一集被殺死的史密斯又復活了,理論上並不是復活,而是升級了,在尼奧鑽入他身體的時候,史密斯獲得了尼奧的部分代碼,最終導致了史密斯的復活,升級版的史密斯不再是一個普通的特工,他變得更加強大,而且不受梅屈克斯的控制,可以將自己的代碼植入梅屈克斯中的人甚至特工的身體中,從而複製自己,並控制他們,這個功能非常可怕,意味著史密斯可以不斷的複製自己,尼奧和史密斯的第二次正面打鬥的戲就是尼奧面對一堆的史密斯不停的打,怎麼也打不完,越打越多,最後只好像超人一樣三十六計飛走了。接著影片出現了第二個伏筆,史密斯複製了一個錫安的叛軍,這個叫本恩的叛軍通過電話回到了錫安,但是顯然,他的思想已經變化了,不再是原來的本恩,而變成了史密斯附身的本恩,這裡我不禁又要問,既然錫安是真實世界,那麼來自梅屈克斯中的程序史密斯怎麼可能能夠控制真實世界中的人,就像一台電腦把網線都拔了,他怎麼還會被黑客入侵呢?

尼奧莫非斯他們回到了錫安,觀眾有幸目睹了這個人類最後一個城市的壯觀景象,我們開始知道,莫非斯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船長,他也有上司,就是他的情敵司令官,錫安的最高權力機構是議會,議員有男有女,都是老人。而莫非斯所堅信的所謂救世主並不為大多數錫安人認同,在錫安,尼奧只不過是個小有名氣的普通人而已。在錫安,尼奧和一個老議員的一段對話非常重要,是整個梅屈克斯中幾段經典對話之一,是揭示整個故事主題的點睛之筆,大意是這樣,議員帶尼奧來到錫安的動力和循環系統控制中心,看著那些巨大的機器在運轉,說我雖然知道這些機器的名稱和作用,但是我卻根本不知道這些機器是如何工作的,他問尼奧你說什麼是控制,尼奧說控制就是我們隨時都可在我們想的時候把機器給關掉,議員說說得沒錯,可是關掉之後我們也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各種循環系統。我想,議員是在告訴觀眾,人類世界與機器世界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互為依存的關係,從這裡我可以隱約感覺到電影的最終結局必然是人類和機器要達到一種新的和諧。尼奧他們繼續出征,他們要重新找到先知,讓她告訴尼奧戰勝機器世界的最終辦法,先知告訴尼奧你必須先找到開鎖人,可以幫助尼奧打開一扇門,去見到神秘的幕後人物。於是,又有幾個新的人物類型登場了,其中有那個法國人,嚴格來說,他並不是和摩非斯他們一樣的試管中的人,而是一段程序,這段程序很老,而且他還有編程能力,可以編出像「春藥」這樣的小程序,梅屈克斯已經不再需要他,要把他刪除,但是他又設法逃脫了刪除,他收留了很多這樣即將被刪除但又逃脫的程序,包括一對有特殊能力的雙胞胎兄弟,他們像幽靈一樣可以自由出入很多程序,這些人並不像特工,他們就像梅屈克斯中的獨行俠一樣,獨來獨往,特立獨行,有他們自己的生活規則和生存方式,但是這些人的能力也有限,並不能改變梅屈克斯,也不對梅屈克斯構成太大的威脅。

法國人囚禁著開鎖人,尼奧他們的目的就是救出開鎖人,於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追車大戰開始了,其中有穿插著莫非斯和特工的決鬥,就像沃卓斯基自己說的,他們要終結以往所有的追車場面,為此,劇組特地建造了一條專用的高速公路拍戲,總共動用了三百多輛各種不同的車,炸毀、撞翻了無數,真是史無前例,這場追車大戰直看得人神魂顛倒。最後,尼奧在開鎖人的幫助下見到了那個幕後的神秘人物,他,就是梅屈克斯的建造者,設計師,在這裡,尼奧與設計師的一段對話終於揭示了第二集的真正內容,由於這段話實在太重要,請仔細多看幾遍。

尼奧和設計師的這段對話可以說深奧之極,能聽一遍就懂得人恐怕不多,我也是在反覆琢磨之後才終於明白設計師到底告訴尼奧些什麼,首先,我們得出一個振聾發聵的結論,錫安也是假的,也是設計師設計的一個梅屈克斯而已,莫非斯他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他們仍然活在梅屈克斯中而並不自知。人類自他們出生的時候,梅屈克斯分配給每個人一個角色,99%的人接受這個角色,讓這個角色控制他們的大腦。所以與其說這些人是人,還不如說他們只有一個附著在生命體上的一段意識而已,這段意識被梅屈克斯所左右。他們沒有自主的意識,取而代之控制大腦的是由梅屈克斯編寫的具有人類意識特徵的程序,由於這些人願意接受分配給他們任何角色,所以他們可以被特工控制思想,被史密斯複製。另外1%的人他們自主的潛意識如此的強,他們不願接受梅屈克斯分配給的角色,並且能隱約感到有些地方不對勁,開始思考自身存在的方式,這種對梅屈克斯分配過來的角色不兼容性,如果不進行控制會導致系統的不穩定和崩潰。

因此編寫梅屈克斯的設計師,編寫了一套不同於梅屈克斯的另一個系統模擬程序,為了訴說的方便我把他稱之為梅屈克斯二,並給那些自主意識很強的人編寫了另外的角色,這些人指的就是片中莫非斯,崔尼悌等叛軍。設計師編寫梅屈克斯二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讓這些不安分的人有一個區別於大多數安分的人的不同的生存空間,他們是不穩定因素,這樣就可以把這些不穩定因素從梅屈克斯中剔除,保證梅屈克斯的穩定;另一個就是梅屈克斯二也是一個研究程序,用來研究這些不安分的人的行為,就像人類研究那些特別不安分的猴子一樣,掌握他們的特性,從而更有效的控制他們。還有一個設計師沒有明說的目的,我覺得也是顯而易見,莫非斯這些人不斷地去尋找、解救梅屈克斯中那些不安分的人類,等於是從某種程度上在幫助梅屈克斯凈化環境,省了很多設計師的力氣。那麼,尼奧又是怎麼回事情?在這裡,我想引用網上一段很知名也很經典的一段論述來說明尼奧是何許人:

Who am I? 這是在第一集里尼奧苦苦追尋答案的問題。Why am I here? 這是尼奧在第二集追尋的問題。我們隨著電影的進度,也在苦苦思索著答案。尼奧也如上面所說的那樣即是程序, 又是人。但他是很特殊的人,很特殊的程序. 我們在這裡應該把救世主和尼奧分開。救世主指程序, 尼奧指附載救世主的人的身體。先從救世主角度說。救世主不是由梅屈克斯編寫的程序. 也不是由編寫梅屈克斯的設計師編寫,他是由更上一層即編寫設計師的人編寫的或者具有這一層的代碼。因而他在錫安和梅屈克斯都有超能力即破壞系統的運行規則。編寫救世主這程序的目的是為了完善梅屈克斯, 從而讓機器能永遠控制人類。在錫安中的那些程序因為允許部分人類的意識存在,並且人類意識在不斷的加強,到了一定時間人類的意識會超越程序, 導致這部分人蘇醒,這是機器所不允許的,所以在這個時刻來臨之前,錫安必須被消滅。

但是在錫安這些程序已有更好表達人類自主意識的代碼,這些代碼對完善梅屈克斯是非常重要的。救世主的作用就象影片中設計師對尼奧的談話中提到的:

你的生命是梅屈克斯固有程序中一個失衡因式的殘留總和。你是一個偏差的偶然性,儘管我竭盡全力,仍不能消除的影響數學精度和諧的一個偏差。儘管它不斷地製造麻煩讓我小心翼翼地處理它,但它並不是不可預測的,它仍然處於控制範圍之內。正是它引導著你來到這裡。

正如我上面所說,救世主是一個特殊的程序,它有偽裝的代碼,它開始沒有能意識它自己核心的代碼因而才有片中死後重生的過程。在第一集開始的時候,尼奧是由最外層由梅屈克斯編寫的角色程序控制,莫菲斯等在先知的引導下,找到尼奧,指引尼奧激活這層代碼(即與莫菲斯等相同的代碼), 尼奧在第一集死掉的時候,這層代碼消失,釋放出救世主的核心代碼. 使尼奧意識到自己的超能力。這部分代碼早已存在,只不過現在才起作用,控制了尼奧的大腦。這一次的再生,可以說使程序的蘇醒,並不是人的自主意識的蘇醒。所以這時候尼奧可以叫做救世主的程序。再從人的角度來說尼奧,作為程序的生物載體,他的人類的自主意識在一,二集里還並沒有蘇醒,仍然由程序控制,只不過是不同程序控制。但尼奧是不同與一般人的軀體,也許他身上有最初編寫設計師的人的遺傳基因。他潛在人類自主意識很強,所以他才能接受救世主這程序. 並同時影響救世主這程序。所以在一,二集里他都在對自己真實身份不斷進行思索。

當他面對設計師的時候,他的人類意識已經蘇醒了很多,雖然還沒有控制大腦。但當面對有可能導致全人類滅亡的選擇的時候,前五任尼奧的人類意識退縮(這種對人類的愛正如設計師所說即是人的最強的地方,也最弱的弱點),讓救世主這程序完成它的任務,回到梅屈克斯的源頭, 升級梅屈克斯, 從而使蘇醒的人類意識再度消失。之後救世主按照程序設定的選擇二十三個人重建錫安,新的循環開始。而第六任尼奧出現不同,他經歷和崔尼蒂的愛(這是程序安排好的,為研究人類的情感,所以先知告訴崔尼蒂她會愛上救世主),而這個愛超越前五任對崔尼蒂的愛,人類潛在的意識使他選擇重回梅屈克斯,去救崔尼蒂。這是機器沒想到的,救世主的程序也沒有這代碼。這也意味著尼奧的人類意識開始超越救世主這程序,所以再回到錫安後,他感覺到了新的變化,並能再錫安中使用超能力。

我對上面的論述基本表示同意,尼奧其實是救世主6.0版本,但是我們要注意到設計師一開始的一句話「雖然整個過程改變了你的意識,但你依然是不折不扣的人類」,尼奧確實是有著生物屬性的人類,這跟先知、法國人他們不同,這就註定了尼奧在第三集裡面的能力必然還會提升,他太與眾不同,在第二集結尾的時候,尼奧用空手殺死了四個八爪魚就已經在預示著第三集中尼奧的超能力,這同時也很有力的證明了錫安只是梅屈克斯二的結論。在尼奧殺死四個八爪魚之後,尼奧昏迷。

——第三集:狗尾續貂?

如果說第一集只是讓我看到了一個很精彩的故事的話,那麼隨著第二集那個振聾發聵的結論的得出,我已經開始感到我不僅僅是在看電影,有點像在看一個哲學故事了,想起了莊周夢蝶,莊子不知道是自己做夢變成蝴蝶了還是蝴蝶作夢變成了自己。錫安也是假的,可憐的莫非斯他們從一個夢中醒來又跌進了第二個夢,他們還是在夢中,那麼到底什麼是真實,或許正像第一集裡面莫非斯向剛被解救的尼奧解釋什麼是梅屈克斯一樣,什麼是真實?真實就是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歸根到底就是大腦皮層的反應,那麼既然理論是這樣,我們又何必管他我們有沒有真正的軀體,只要能看能聽能動,我們不就是真實的嗎?

第一集的故事主線很明確,人物也很簡單,就是叛軍和特工,多的沒了。但是到了第二集,整個劇情得到了極大的擴展,千頭萬緒,眾多人物向觀眾們傾瀉而下,史密斯,先知保鏢,法國人,雙胞胎,開鎖人,設計師,每一個人物似乎都充滿了謎。那麼這第三集將如何收場?劇情該如何走向?

2003年十一月五日,電影史上又一次史無前例的行動,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同時公映,這意味著全球六十多個國家的兩萬多家影院中的幾千萬觀眾在同一時刻揭開黑客帝國的最後面紗,同一時刻目睹尼奧和史密斯的最後決戰,這是何其壯觀的一件事情。第三集一開始,尼奧和本恩(被史密斯附身的那個人)頭對著頭躺在醫療床上,這又是一個畫面化的寓言,影片的開始是尼奧和史密斯這對冤家碰頭,而影片也以尼奧和史密斯的對決作為結束的。尼奧的思想已經被囚禁到一個地鐵車站裡面,這這裡他碰到了三個人物,三個流放者,他們是一個三口之家,也就是三個即將被刪除的程序,他們正等著那個法國人來搭救他們,還記得嗎,這個法國人就是專門收留這些即將被刪除的程序的。在這裡,尼奧和三個人中的男性有很長的一段對話,從對話中,我們開始知道,這個車站其實是一個法國人編寫的走私程序,是專門負責來運送非法程序的,法國人就是通過這個車站來運送那些即將被刪除的非法程序,而要逃離這個地方的唯一辦法就是搭乘「車主(也是法國人的手下)」駕駛的地鐵離開。

尼奧當然要藉助他人的力量離開,誰?當然只能是崔尼悌和莫非斯,在先知保鏢的協助下,他們脅迫法國人把尼奧營救了出來,通過法國人我們又知道了先知保鏢其實原先也是法國人的手下,也是一段將被刪除的程序,後來離開了法國人,成了先知的保鏢。這時候,電影分成了兩條主線,一條主線是以錫安的生死存亡為線索的,另一條則是尼奧尋找機器之主為線索的。尼奧和崔尼悌選擇駕駛飛船去尋找機器之主,而其他人回去幫助錫安抵抗幾百萬個八爪魚的入侵;有一個插曲是尼奧在梅屈克斯二中和史密斯的化身本恩的決鬥,尼奧付出眼睛受傷的代價殺死了本恩,但是這時候眼睛對於尼奧來說已經是多餘的了,因為尼奧已經開始認識到所謂的錫安世界也只不過是梅屈克斯二而已,這一點從之前尼奧與先知的對話中可以證明,尼奧見到先知馬上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我能空手殺死八爪魚?」。這時候在尼奧的眼中,所謂的真實世界也變成了距陣,尼奧眼中的梅屈克斯是綠色的矩陣,而梅屈克斯二則是橘紅色的矩陣以示區別。

這一集的從視覺效果上來說的第一大看點就是主線之一的錫安保衛戰,錫安的戰士開動著巨大的機器人要面對幾百萬隻八爪魚的進攻,場面我只能用「喘不過氣」來形容,但是這些戰士是可憐的,他們並不知道自己不是在真正的真實世界中,他們看到的八爪魚也只不過是程序創建的,永遠也打不完,對於機器之主來說,他想要多少八爪魚就可以有多少,複製一下就輕鬆搞定了,因此儘管錫安的戰士竭盡了全力也無法阻止八爪魚的進攻,面對成百萬個八爪魚,他們能做得只剩下一件事情了,「尼奧,不管你現在再做什麼,都請你快點!」。回到尼奧這裡,尼奧和崔尼悌駕駛著飛船直奔「農場(第一集中的人類養殖場)」而去,那裡是八爪魚的老家,尼奧手一伸,飛船周圍的成千上萬的八爪魚都爆炸了,尼奧終於可以在梅屈克斯二中用自己的意識擊潰八爪魚了。

但是,八爪魚實在太多了,尼奧的「能力」(這時候是否已經可以說是「許可權了」)不夠,未能阻止飛船的墜毀和崔尼悌的犧牲,但是尼奧終於能夠和由成千上萬的八爪魚組成的機器之主面對面的對話了。尼奧的要求很簡單,不要殺死錫安中的人類,儘管他們也是活在一個梅屈克斯中,但那些畢竟是有著思想的人類,他們也代表著一個生命。機器之主問:你向我提出了要求,但你有什麼可以交換的?尼奧說,我可以幫你平定你現在最大的威脅——史密斯。機器之主短暫考慮後答應了尼奧的要求。為什麼會答應?史密斯為什麼會成為機器之主最大的威脅?我們現在來說這一集中的另一條暗線,就是史密斯。史密斯到底是什麼人,第一集中,我們認識到他是梅屈克斯的入侵檢測程序——特工,在第二集中從他自己的口述和行為上我們認識到他已經升級為不受梅屈克斯控制的獨立程序,而且向病毒一樣在梅屈克斯中蔓延,到了第三集,我們從先知的口述中認識到了史密斯正是尼奧的另一面,就是說尼奧是正面,史密斯是負面,還記得設計師說尼奧是方程式中所有不和諧的殘留餘數的總和嗎?那麼先知這次就明確的說了,尼奧你就是正數,有正必有反,史密斯就是負數,多麼有意思的比喻,尼奧是正數代表著正義,而史密斯是負數代表邪惡,邪惡的史密斯像病毒一樣梅屈克斯中不斷蔓延、自我複製,甚至連先知也未能逃脫被史密斯的感染,尼奧和史密斯的對決就像是正負電子的對撞,註定了正負相抵,打平手。

雖然結局是一定的,但是這場曠世大決鬥還是拍的沒有讓任何人失望。動作導演是大名鼎鼎的袁和平,他安排的暴雨中的對決,而背景的音樂則是氣勢宏大的交響加合唱,其氣勢之恢宏,視覺效果之壯烈,正如沃桌斯基自己說的那樣,要「終結所有的兩人對打」,尼奧和史密斯兩個人打遍全宇宙,從地面打到空中,在失重的情況下對決,又打到地下,最終的結局正如我預料的那樣,史密斯複製了尼奧,但是這種複製就像是正負電子的對撞,結局是兩者的融合,或者說湮滅。尼奧和史密斯都死亡了,被史密斯複製的所有人都恢復了原形,八爪魚也停止了對錫安的進攻,一瞬間,梅屈克斯被重構,就像操作系統被重啟,一切又回到了原樣,梅屈克斯又回到了第一集中我們看到的模樣,如果這時候放映第一集,我們就可以認為是黑客帝國四,故事完成了一個循環。

頂著燦爛的陽光,設計師這個長得像肯德基老頭的人走向先知說你玩的這個遊戲很危險知不知道;先知說知道,但是它能換來穩定;老頭說這個穩定能維持多久;先知說能維持多久就讓她維持多久,你打算怎麼處理那些想出去的人?老頭說我會給他們自由;先知說是真的嗎?老頭反問,你以為我是人類嗎?微笑一下轉身走了。影片完。最後這一段對話很多人可能不能理解,到底在說什麼,我的理解是這樣,影片中的一切,都是先知設計的一個梅屈克斯的升級程序,尼奧的誕生和史密斯的出現雖然她不能預計到所有的後果,但是基本的進程是在她的設計中的,但是不可否認,這個升級程序有一定的危險性,有很多不可控的因數。先知最危險的舉動就是讓史密斯複製自己,這就好像我們要殺病毒,在沒有被病毒感染的時候,我們很難知道病毒的特性從而清除他,往往要讓病毒感染了文件以後,我們才能有效的研究出病毒代碼,先知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選擇被史密斯感染來了解他,但這無疑是很危險的。

設計師他會給那些想出去的人自由,當然指的就是錫安的那些叛軍,這個自由可以做兩種的理解,一種理解是維持錫安的穩定,讓他們在錫安中繼續安居樂業,給他們自己認為是自由的自由,錫安的人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人明白他們身處梅屈克斯二;另一種理解是設計師可能真的會讓他們脫離試管,回到自己真正的真實世界, 梅屈克斯二就是以真實世界為原型設計的,這些錫安人也會很快的適應真實的世界的生活;先知問你說的是真的嗎?老頭反問你以我是人類嗎?這句話再明白不過,只有人類才會欺詐,我不會騙你的,我會遵守我和尼奧之間的協議。到這裡,我們也明白了,機器之主在梅屈克斯中的代言人就是設計師,就像網路遊戲的設計師也需要一個在遊戲中的角色去體驗一樣。

影片看完了,所有的謎底都揭開了,這個故事講的其實不是人類的故事,而是人工智慧機器的進化的故事,就像人類從猿人進化到文明人走過的歷程一樣,當人類進化到盡頭,被自己發明的智能機器毀滅以後,智能機器就開始了它自身的進化,萬事皆有始亦有終,就像這句在第三集中被不斷重複的一句話述說的那樣,人類的文明有開始就必然有終點,人類文明的終點就是機器文明的起點,那麼機器文明呢?他已經開始進化了,必然也有其終點,他的終點又是什麼的起點呢?我想,這大概是影片留給觀眾的最大思考。


要完全理解,需要靜下心,認真多看幾遍。

第一部,故事開始,就是介紹 the matrix。平凡的尼奧被墨菲斯從培養皿中,救走並被告知他自己活在虛擬世界,通過腦後的介面連入母體,母體是機器人創造的世界。機器在與人類大戰,人類遮蔽了天空,是為了斷絕機器人的太陽能供應。但是人類失敗了,機器把人禁錮在一望無盡的容器內,以種植的方式培養。在墨菲斯看來,機器把人種植在容器里是為了獲取穩定的生物電,母體的存在是為了禁錮住活在容器中人的思維,從而保持身體恆定,能提供穩定的能源,代替太陽能。尼奧進入母體世界,被墨菲斯與先知告知自己是母體中的the one,並且在與維持母體內部穩定安全的斯密斯特工(是母體的安全程序。類似殺毒軟體)大戰中死而復生,尼奧相信自己是救世主的事實。

第一部的意義,在於探討虛擬與真實的區別,千百年來哲學與自然的難題,涉及各種宗教的世界觀,並且具有極強的人文情懷。第一部在科幻電影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把商業電影上升到哲學的角度,深入探討了「什麼是真實」這個萬年問題。同時,「子彈時間「等嶄新的特技效果超越了泰坦尼克號,從藝術到內涵到視覺效果都把好萊塢商業片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這個系列不簡單,第一部僅僅是開了個頭。

第二部,reload。講述了人類在地下的宏偉的zion城,依靠地心熱能源跟龐雜的巨大機械驅動,堅固的鋼鐵之城,同樣,有25萬不屈不饒跟機器戰鬥到底的人民。為了見先知,墨菲斯帶尼奧再次非法接入母體,進入虛擬世界。其中,尼奧碰到了無數個的特工斯密斯,不敵人多勢眾而走。由於邏輯判斷錯誤(斯密斯刪除的尼奧卻復活重啟),斯密斯成了病毒,不停複製自己。尼奧去見先知才知道,先知僅僅是一個程序,負責尋找機器革命的程序。尼奧被告知找尋關鍵人物,於是跟墨菲斯,崔尼蒂三人一起強闖囚禁關鍵人物的」法國人「的地盤,在公路上與法國人手下,升級版的母體安全程序(斯密斯的升級版)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追殺。最後完成任務見到傳說中的創建者。尼奧才發現自己在母體中是the one的本質原因————機器只有邏輯思維跟嚴密的數學公式,沒有人類獨有的創造力跟想像力,這禁錮了機器的進一步發展。機器栽培人類並且創建巨大的虛擬世界母體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穩定的生物能源,而是為了通過不斷的升級母體世界來使機器學習發展人類獨有的各種能力。所以zion是機器故意放出的世外桃源,作用僅僅是容納矩陣內叛逆的人,有利於矩陣的穩定運行。尼奧自己之所以是the one僅僅是攜帶母體內藏密碼機制,有更多許可權(比如抗重力,快速移動等等),是被系統設定國的,尼奧的目的就是促進zion定期毀滅,同時矩陣會定期升級,再有尼奧促進下一個zion城的建立,這促成了機器的進化。在現實世界,機器烏賊大軍準備鑽洞強行進攻zion城,同時尼奧在現實世界關鍵時候手擋無賊,使得他自己昏迷,陷入」火車站「這個連接母體與真實世界的死循環系統,並見到了可愛的小女孩。第二部就是升華了。

第二部的意義,顛覆了好萊塢續集的」純粹騙錢「加」套路一致「的問題,沒有使得黑客帝國成為開頭精彩,結局馬虎的虎頭蛇尾之作。續集完全超脫第一部,探討了另外一個哲學體系上的問題:非人類生物或者說機器的進化。機器學習人,改造自己,升級矩陣,不斷進化,快速而又準確。這是一個超脫人類進化的嶄新物種,強大的學習跟吸納能力,已經預示了人類的滅絕。

第三部,revolution。尼奧被從」火車站「救出,再次見先知,知道了結束戰爭的一個可行但又鋌而走險的方法。但是同時人類跟25萬機器烏賊大軍在zion城下展開血戰,尼奧與崔尼蒂則駕駛孤舟沖向機器世界的重心。由於斯密斯已經不受系統控制,成為超級病毒的斯密斯無限複製自己,並感染了小女孩跟先知,早晚會摧毀機器世界連接的一切。作為停戰的交換條件,尼奧代表人類與機器與斯密斯展開大戰,並與斯密斯同歸於盡。信守諾言的機器烏賊大軍撤退,zion得以保留。看似是一個還算圓滿的結局,其實不是,結局是無以倫比的黑暗。

revolution,不是人類的revolution,是機器的revolution,徹徹底底的革命進化。經歷過戰爭與母體被病毒威脅的機器世界,最終學習到了並發揚了機器的創造力。小女孩就是程序結合的產物,她的產生已經是程序化的機器的進化,而她編程出的太陽升起程序已經昭示了機器的復興。人類對於機器來說確實是可有可無了,但是人類的生活卻離不開機器,人類不再是主宰,統治地位被機器替代。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已經步入滅絕的步伐。這是很震撼的。無論結局是zion是否保留,人類已經成為一個過去式,湮滅在歷史長河裡。

黑客帝國三部曲,就是一部機器文明的成長史。人類僅僅是旁觀者,只是參與,沒有主宰也沒有選擇,從來不是主角。三部曲構思奇妙,體系宏大,包含豐富的哲學觀,具有顛覆性的創新與藝術性,極佳的動作與視覺效果,可以說是好萊塢繼《亂世佳人》《2001太空漫遊》之後的第三大成就。


問題太大了,只從力所能及的角度談一談,集中在「人與機器」這個主題上。

還是受到了@魚板 大佬的啟發,尤其是對「後人類時代」的敘述。全文可見:

魚板:徘徊在倫理中——《VA-11 HALL-A》與賽博朋克倫理zhuanlan.zhihu.com圖標


1.主體性的消失——結構功能主義的完全實現

賽博朋克時代是一個「後人類時代」。所謂「後人類」,就是指人在主體性喪失之後,被當作一種工具、資源——總之,是某種客體——加以利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確立人的主體地位,比如莎翁戲劇中的「宇宙中心」、「萬物靈長」,但這些觀念在賽博朋克中卻被丟掉了,對「新人類」的稱呼也變成了「機器」(machine):這當然不是說新人類是由電路板製成的,而是說他們只是達成某個他者意志的工具。這裡的「機器」是按照手段和目的分的。

自稱是「機器」的羅伊

這種將人類視作「客體」的傾向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比如孔德的實證哲學就要求人們用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即研究「客體」的方法——來研究人類社會。法國人塗爾干綜合了孔德和斯賓塞的思想,進而開創了社會學中的功能論傳統。在功能論假設下,社會成為了不可化約的實體,是高於人的他者存在。社會整體對人發揮著約製作用,而人的主體地位也就讓位於社會,淪為了不具有獨立意志的「機器」。從這個角度來說,賽博朋克其實是一種未來複古主義。

結構功能主義即是在塗爾乾的功能論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比較完善的社會圖示,它繼承了功能論傳統下的有機體類比:我們的社會是一個結構分明、秩序井然的生物體,依靠各系統的協調一致、發揮功能來維持穩定(秩序)。而個人就是這個生物體中的「細胞」,他從上級結構中接收命令,並依此為上級結構提供系統運行所需要的「生物能量」,由此完成了某種向「生物電池」的退化。

黑客帝國開場中的「細胞牢房」可以說就對這種「生物電池」的影像化呈現:在「腦後插管」的未來,人類最終淪為了生物能源,被抹去情感、意志和思想。機器時代,在座的各位都不過是農場中的「白羽雞」。

cell

2.作為Bug的錫安——一種來自生物醫學的凝視

本來這一部分是應該放在信息科學——尤其是控制論(cybernetics)——的框架下進行討論的,比如經典的香農-韋弗傳播模式(其中的「雜訊」可以被視作是等同於「疾病」的概念)。但無奈學藝不精,相關知識早已還給老師了,只能繼續用上一部分的有機體類比來分析。

有機體類比假設了社會是秩序的,就如同生物體是穩定的——我們不大可能突然發生基因崩解重回「原始湯」的狀態。良好的生物體需要各部分協調一致、發揮功能,一旦某個部分與其他部分發生衝突、進而阻礙整體功能的實現,我們就會說它發生了「病變」,需要被「治療」以恢復「健康」狀態。這即是生物醫學模式的假設。

但是,這套假設卻存在問題。比如羊教授說,「網癮症」是一種功能障礙,網癮症患者發生了某種「病變」,必須通過「電療」的方式使之恢復「正常」。黑客帝國中的機械大帝deus ex machina顯然就學習過羊教授的理論,因此,面對躲藏在錫安的尼奧、崔妮蒂、墨菲斯等「網癮症患者」,也派出了「電鰻」來幫助他們恢復「健康」。

是「烏賊」,也是「電鰻」

在生物醫學模式下,「疾病」是一個被污名化的概念,意味著機體的功能障礙。因此,一旦我們背上了類似「網癮症」的疾病描述,就會立刻被視為「病人」,然後送往醫院、精神病院等規訓機構進行「慘無人道」的治療。因為生物醫學同樣繼承了實證哲學的假設,所以在醫學凝視下,人不是作為「人」,而是作為某種「病體」存在,不再具有人的意志。一些對人體不能使用的手段,比如開膛破肚,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在「病體」上使用了。

羊教授和deus ex machina就將「網癮症患者」當作「病體」來治療。因為不是人,所以不用講人道。這種「病體」劃分背後仍是一種對社會的秩序假設,即認為一切越軌行為都是不「正常」的、反功能的,作為系統「Bug」的錫安需要被清除。這不同於衝突論傳統下的馬克思主義或者是官方宣傳下的「造反有理」、「革命有理」:世界處在不停地運動變化當中,新趨勢應當被認真審視,或許其中就孕育了變革的可能。

在醫學凝視下,超能力是一種應當清除的「病體」。在有機體類比下,「新世界」是一種應當被扼殺的反功能。《卡拉馬佐夫兄弟》中宗教大法官必須要判耶穌死刑,只因為在後人類時代,變革本身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3.人是機器?——泰勒制與科學管理理論

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在生產領域邁入了大機器、大工廠時代,但管理方法卻依舊落後。一些家庭手工作坊在初代獲得成功後,發展成了大工廠、大企業,但它的二代目、三代目卻仍然沿用過去的作坊式管理方法,效率低下。在這種情況下,泰勒打算從眾多管理方法中尋找一種最有效率的、適合現代工廠的管理方法,並將其命名為「科學管理理論」。

泰勒這裡的「科學」與孔德的「科學」一樣,依舊是指一種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包括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中的「科學」,也是一種從研究客體的角度研究人類社會的思維方式。在泰勒的視角下,人同樣是不具有情感、意志、思想的客觀存在。這種「非人化」的人最好配合機器,甚至讓自身成為某種「機器」,最後化為巨大工廠的一部分,以實現效率的最大化。工人和機器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眾多的機器在生產領域又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最終人類社會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於是,一切又回到了有機體類比當中。

泰勒的思路曾在電影《摩登時代》中被卓別林狠狠嘲諷過,但如今卻又捲土重來,在黑客帝國中徹底實現:作為「生物電池」的人類被剝奪了自我意識,只能作為機器的一部分繼續存在於機械世界當中。

人是「機器」的一部分,人也是「機器」

4.技術社會的終結與deus ex machine——芒福德技術思想的體現

最後來理一理芒福德與黑客帝國的思想聯繫。

如果說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是身處其中的「客體」,那麼這個社會的「主體」是什麼,「主體意志」又是什麼?

馬克思的主要貢獻之一,便是將人的意識從社會發展、運動的中心位置驅趕下去,將黑格爾體系中原本只起邊緣作用的經濟因素確立為變革的第一推動力。這種思想後來被美國人凡勃侖繼承,後者將生產力因素的範圍進一步縮小為「技術」。

芒福德繼承了凡勃侖的思想。在他看來,技術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卻早已脫離了人類的控制,成為一個自我演化的巨系統。人們將自己視作「機器」,融入到社會這台巨大「機器」當中,而這個「機器」最終也誕生了自己的意志,就是所有機器都具有的追求效率的意志。芒福德將這種意志命名為「技術意志」,而它具象化之後的產物,就是黑客帝國中的機械大帝deus ex machina。

機械大帝deus ex machina

這個技術意志並非是工業時代所獨有的,而是從自人類社會誕生之初就產生了。埃及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在這個巨大的蜂蟻社會中,只有法老一人可以擁有自我意識,而萬千奴工則只是侍奉他、取悅他的「機器」。因此,芒福德將埃及視作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機器——「原型機器」,將法老視作萬千機器的總和——「王者機器」,而指向「神王」的金字塔也就成為了賽博朋克中常見的意象。

金字塔

當技術第一次在猿群當中發揮作用,促成了由猿到人的轉變之後,人們就始終面臨著一個問題:我們拚命地提高效率究竟是為了什麼?到底是「技術服務於人」還是「技術奴役了人」?對此,芒福德將前一種信念稱之為「技術有機主義」,後一種則稱之為「技術機械主義」。

黑客帝國,正是「技術機械主義」在影像上的最終呈現。



黑客帝國

(植入蟲子。)所有的權威機構都以殘酷的方式要求個人服從。

(墨菲斯第一次見尼奧。)娓娓道來。

兩個藥丸。生死選擇,現實和奇幻選擇。

引經據典,不是為了深奧,而是藉助經典對人性的把握,便捷輕快地擊中人的內心。

幻境和現實,哪個是真實?

重生的畫面。兄弟會的派對。母體以外的世界。沒錯,這肯定不是堪薩斯州。音樂。

找他來聊聊。

教條式的確信。第一部太簡單、太二元化了,出現了矛盾。超常電影思維,符合美國傳統的二元價值觀。

猶太神殿的毀滅者。

不管世界多醜陋,你都要相信真的。這個妞一出來就把我打岔了。

數字自我的心理投影。這個才是今天存在的世界。現實的荒漠。自由意志的陰暗面。人類創造了機器,機器卻反過來消滅人。簡化控制的複雜性。

搜尋母體,尋找救世主。近坐遠躺鏡頭。

第一次描述錫安。

有好戲看了。吸收成長的方法。

你別光是想,得出招。

我只能領你到門口,你得自己進去。

變革。

哲學問題並不深奧,存在於每天的生活中。

有些人是想被控制。

民工電影。

信息可以編碼整個世界。

他很機警,懂得生存之道。

購物中心,有了收穫,即使是狹隘的。

要是否定慾望,就是否定人的本性。聰明精巧,貧乏不足。柏拉圖《饗宴篇》。愛默生主義。

好像美國偶像選拔。

美國公眾深信摩尼教的二元論。

好消息,壞消息。

懷疑論不是最好的方法,人類還有一絲快樂。

群毆。

尤金·奧尼爾《賣冰人來了》

似乎證實Neo是救世主

後人類文明與後異化文明。

信念。犧牲能創造新的可能。

沃卓斯基兄弟對包羅性很感興趣。

自己不認為是救世主,而周圍的人都認為他是,老子,耶穌都會有這樣的困惑。肉身世界的豐富性。

機器也要自由,特工也要自由。反映出人類內心的想法。

青春無敵。休半年假,待著。你有青春我沒有。穿大黑氅走了。他們不可避免在一起。

躲閃和這麼快。

彼此依賴。火和雨同時出現。她比這些男人都聰明。

X:我知道女人最大的貪婪是佔有,但我不能抵抗,因為這是我最後一次快樂。

跑動中搶手機。

最後要用愛情。女人是救世主的救世主。睡美人的顛覆版。自我覺醒。你和我合二為一。

他們現在在一起了。


其實就是,熊貓燒香通過漏洞bug大戰360,最後導致系統出錯崩潰。


壯我大賽博朋克


電影的內涵很寬泛,未來學,人機進化史,大數據分析等等都有包含。

但只要記住一點就可以完全理解整部電影的邏輯,那就是,這是一部」程序員聖經「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看終結者,感覺沒有以前的震撼呢?
「單比特錯誤」真的會造成整個程序乃至計算機系統的崩潰么?現代計算機有哪些檢錯、糾錯機制?
如何評價電影《星球大戰8》(Star Wars: Episode VIII)?
玩遊戲里你遇到過哪些神奇的坦克?
doctor who中如果將所有博士視為一個人那麼誰是博士的真愛(只考慮愛情所以t和m不算)?

TAG:科幻 | 賽博朋克Cyberpunk | 科幻電影 | 美國電影 | 黑客帝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