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的父母重男輕女嘛?


我媽媽是少數民族回族,當時還沒有開二胎,但是少數民族可以生二胎。

我麻麻說,如果第一胎是女兒,就再生一個。如果是兒子,就不生了。

我:你這是重男輕女!

我麻麻:不,如果第一胎是女兒,那麼這個家庭可能是兩種情況,姐弟或者姐妹。如果是姐弟,嗯,美滿的一家。如果是姐妹,兩個女兒簡直是幸福感最高的配置

我:那為什麼第一胎是兒子就不生了?

我麻麻:哇,萬一我生個兄妹還好,這要是生出倆兒子。

我:倆兒子怎麼了?

我爸幽幽的來了一句:簡直就是地獄模式。

——————————————————

可惜在生完我後,她的血壓血糖血脂都很不正常,也患了產後抑鬱症。

我就成了她的唯一。

——————————————————

我出生之前,給我媽媽做產檢的醫生是她高中同學,再加上是小城市,她很容易就知道我是女孩

我爸爸知道後開心的一蹦一跳的,像個小夥子。

每天就和我媽說女兒好啊,一定是長得很好看很好看。

他寫了好幾張紙近一百個名字,說哪個更好聽。

他最後選「瑩」這個字,因為他說,我是他最珍貴的光。

他買好了一打一打的尿布,一打一打的小衣服,其實我還有好幾個月才出生呢。

那陣還不流行紙尿褲,他給我洗了那麼久的尿布,每當我晚上哭,他會讓我媽睡著,起來給我熱奶。

包括後來我每晚咳醒好幾次,他都會耐心的給我倒水,拍著我的後背,把我哄睡著了,再回去繼續睡。

——————————————————

我小時候身體不好,一到冬天就支氣管炎肺炎咳嗽到天昏地暗。

麻麻剛來北京沒多久,無親無靠,一個人打拚。

每月的工資也低,還要買房還貸。

買完了房子就一身債,偏偏我還總生病,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常常一到手就給我看病用,剩下的還債。

那真是一段一清二白的日子,可惜我太小,並沒有什麼記憶。

但是我記得,她在那個年代裡堅持把我送進了雙語幼兒園。那不是一筆小的開支,她說她不能讓我從最開始就比別的孩子差。

病房裡打點滴的歲月幾乎填滿了我的童年。

但是,我麻麻總是會給我買各種光碟,我看了狐狸與獵狗,小馬王,小飛象……她並不富裕,總是攢一攢錢,帶我去吃肯德基,買一張動畫片的盤,帶著盤去打點滴,用兒科病房的放映機看。那些光碟,也許是她當時能給我最好的東西。

我還記得我打點滴的時候,她總會去超市買一大串糖葫蘆給我,酸酸甜甜味道,小朋友羨慕的眼光,我至今記得。她說我是她女兒,她就算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了我。

————————————————————

小時候覺得肯德基很好吃,有一天突然想吃肯德基,爸爸已經做好飯了,然而我還是想吃肯德基。噘著嘴表示有小情緒。

我爸和我對視了好久,最後還是妥協了,「穿衣服,走。」

我換好衣服,坐上自行車后座,抱著他的腰。一聲不吭。

他碎碎念:「哎傻丫頭,我飯都做好了你要吃肯德基,你呀你呀!哎……」我分明看到他眼裡是滿滿的寵溺。

「傻丫頭,今後一定要找一個能像我這麼愛你的男人。」

————————————————————

後來,家裡的生活越來越好。

我的生活費永遠是同學裡最高的,我永遠想要什麼,只要是正常的,他們會給我買。

我想看什麼書,想買什麼衣服,他們都會滿足。

我有什麼愛好,健身啊畫畫啊寫劇本啊,他們會鼎力支持,提出建議。

我說想吃什麼,麻麻也從未遲疑。稍稍輕奢的芝士蛋糕,她都會買下來,然後和我說

家裡又不是買不起,你是女生,嬌氣點沒事。想吃點什麼無所謂的。今後千萬不要別人對你好一點你就被別人騙了。

我問,那得對我多好算好?

她說,起碼要像你爸那樣吧。

————————————————————

他們不是富翁,但是從來沒有讓我餓著冷著。

他們不是戰士,但是從來沒有讓我被人欺負。

他們給了我他們能給的最好的一切。

我愛他們?


之前有個新聞,因為父母生二胎,頭胎孩子自殺。

我問我媽,當時你們生弟弟有關注過我感受嗎。媽說;你不同意也要生,你弟九代單傳。

雖然一直標榜不重男輕女,可是答案真的顯而易見。。

----------------------------------------------

在我7-12歲,爸媽只能每周看一次,且日日留在爺爺奶奶家。想回家都是假裝有電腦作業。

我弟,每周都有機會留在家,且媽媽會送他上學。

可能是年代不同吧,小學初中時候基本沒零花錢,我弟初中每周200。『

買鞋子我從來都是買山寨,我弟一雙2000.

包括現在,我用5S,我弟已經6,他只不過是初中生。

父母從不苛待我的經濟,我覺得他們給我的足夠多了,只是他們給弟弟的更多。

---------------------------------------------

頭胎是女生的,大概心思更敏感吧。

不過我也感激父母,因為他們這樣,我才會更努力地證明自己。

腹黑地想,以後你們就會知道溺愛他的錯誤了。


是的,只有在大清晨我才有勇氣面對問題。

上一期的《爸爸去哪兒》,村長問了諾一一個問題,「爸爸是更愛你還是更愛妹妹」,敏感懂事的諾一清楚地知道答案,「爸爸更愛妹妹」。

諾一心裡是清楚的,爸爸對妹妹,比對自己表現出更多的愛。他心裡是難過的,無比難受,難受到他不願意去直面這個問題,他不敢,他害怕爸爸親口說出來的答案跟自己心裡想的一樣。所以在爸爸問他都發生了什麼事情時,他溫柔地逃避,不願說出來。他只能膽怯小聲地問爸爸,「你還是那樣喜歡我嗎?」只要爸爸還喜歡我,就夠了。

但是令我一直不解的是,為什麼劉燁在最後要那麼直白地說出來,他更愛妹妹。我從來不認為這是一個明智的答案,從來就不是。我敢肯定,劉燁這個年紀的人,絕對沒有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的想法了,所以他對兒子女兒的愛,是同等的,只是表現出來的可能會有差別而已。所以,他愛諾一和愛霓娜是一樣的。他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他要更加保護妹妹,而哥哥應該像男子漢一樣勇敢,很多事情要學會自己面對。但是他說給諾一的原話是「我承認我更愛妹妹」,這直接給諾一的印象就是,爸爸真的更愛妹妹,對我的愛還差了一截。

試問,小小年紀的諾一,聽到這樣的話,該有多難過。

劉燁就應該表達清楚他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冠冕堂皇地說出這麼殘酷的一句話。他,還欠思考。

諾一,你小小的心,能不能承受得起那麼大的傷害?

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但這句話要是說給我聽,我一定要破碎了。

我似乎終於能理解諾一為什麼能夠小小年紀就那麼懂事。在一個偉岸的臂膀之下,你卻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離開,去溫暖別的人,所以,會缺乏安全感。極恐不安的心告訴自己,只有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更懂事體貼,不讓父母操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乖,讓父母開心,才能奢求他們比現在更愛自己一點。是這樣的嗎?

是的,至少我是這樣的。現在才意識到。

我沒有過叛逆期,或者說在該叛逆的時候我選擇了做一個非常乖的孩子。

我發現我和諾一很像。像他一樣有著那個年齡不該有的懂事,像他一樣不敢讓愛的人生氣。上一期諾一因為和夏天鬧了點小小的脾氣,自己還沒來得及消化自己的委屈,卻急著擔心夏天會不會因此而生氣,然後自己著急地哭了。他哭了,竟然是擔心別人會不會生氣。他也有委屈啊,他也沒有鬧多大的脾氣,誰還沒有一點脾氣。他的懂事與不安,讓我感到驚訝。他還那麼小,是要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壓力才歷練出這般的氣質。這讓人委屈的氣質。我理解他,理解他哭泣背後的不安。擔心對方生氣,擔心對方離開,擔心自己的不懂事會讓自己愛的人受傷,那樣自己也很難受。我理解他,因為我跟他一樣。不捨得,讓愛的人傷心,生氣。哪怕,所以的委屈和不安都自己咽下。

諾一,願你永遠抱著童真,快樂地成長。真善美,會將你圍繞。

我從來沒有想過父母對孩子會區別對待,我以為他們是一視同仁,我以為我跟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我有百分之百的愛,雖然我們家有兩個孩子。

直到我慢慢長大,直到我看了一部電影《念念》,我才開始去思考這個問題。

所以才用了「念」這個字,念什麼,怎麼念,用什麼念?

《念念》里的母親偷偷離開了他們生活的小島,帶走了妹妹育美,留下了哥哥育男跟著父親一起生活。父親碎碎念的生活抱怨和小島的寂冷給母親極大的壓抑,是美人魚,就遊離這黑暗的石洞。她帶走了妹妹,留在哥哥心裡的疑問,就留了幾十年。

直到電影場景出現最溫馨感人的一幕,長大後的哥哥與年輕時候的媽媽同時出現在了他們在小島的家中,哥哥終於問出來了,」你是不是更愛妹妹「,時間停頓了幾秒鐘,我跟育男一樣,在期待著答案。媽媽答,「當然沒有」,之後很快地說出了他兒子的各種各樣的優點,什麼優點我已記不清了,但我始終記得她說「當然沒有」時的自然而然。黃色柔和的燈光,一下子散發了迷人的馨香。

心裡不由得慶幸,我想,全天下大部分的母親,應該是一樣的。那就好了。

我被問過「誰更重要」的問題,雖然不是在親情上,但我想它們本質都是一樣的。

我被問過「誰更重要」,當時我選擇了沉默。

我不知道怎樣的答案才算正確,現在依然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一定不能選擇直白地說出來。

你要考慮到對方的感受,既然選擇問出來,就說明他/她已經知道那個不好的答案了,就已經相當於自己傷害自己了,那為什麼還要再給他/她一次血紅的傷害呢?如果問問題的那個人是你,你內心一定是不想聽到那個答案的。

如果你內心清楚誰更重要,你不好回答,那選擇沉默就好。

如果能夠清楚感受得到重要與否的人,也一定不會這樣問我。

我能夠清楚地感受我是否重要的時候,也一定不會這樣去問。

若真的要問,只有一種情況了,真的痛苦無比,還喝醉了酒。不管是我,還是誰。

這一次,終於有勇氣,翻回去,直面它。

多年前,弟弟要求買一個MP4,原來不給,後來他委屈得哭了,看著他哭,我們也覺得好委屈,最後媽媽同意了,我也同意了。

我也想過,如果我也哭著要媽媽買一個東西,媽媽會同意嗎?

但是,我絕對不會這麼做,一輩子也不會。

習慣性地懂事已經讓我習慣了現在的生活和現在的自己。所以哪怕是一點點違背父母意願的事情我都覺得大逆不道,但是,我的內心卻是激動的。因為這是我沒有體驗過的生活,更因為我想要知道逆著父母意願做事,他們會不會更加珍惜我。這是一種莫名的爽,雖然看起來那麼賤。賤的是自己,我只能選擇這麼賤的方式,去窺視父母的內心。

我知道,爸爸真的以我為驕傲。我好感動,要哭了。

我知道,媽媽也是愛我的,雖然表現出來沒有對弟弟那麼明顯,雖然我從來沒有敢問過她,雖然我現在依然不敢把這篇文章給她看到,雖然我內心仍存在疑問,雖然我一輩子也不會去問她。

但我相信,她跟《念念》里的母親一樣,一樣愛她的孩子們。我相信,並且很堅定地相信。

現在,我終於知道,以前一直不認為父母重男輕女,不僅因為我樂觀地相信他們不會,或許還因為我不敢往那個方面想,從來不敢。

有些東西,等我們長大了,就一定會明白的。

只需要在踏向未來的路上,我們內心帶著光,並相信光的終結。

撐著黑色的傘,走來布滿刺眼的陽光的路上,睜不開雙目,不小心瞥見,老舊的教室樓下,閃過一隻全身黑色的貓。

一隻黑色的貓,輕柔地躲過陽光。

像極了那隻黑色的貓。全身的黑,安全地保護了我。不能聲張,不敢張望。悄悄地,躡手躡腳地蹣跚在這片本就不完美的土地上。一路上,我不能選擇回頭,也不敢輕易拐彎。走去哪裡,落向何方,全靠命運。也試過攀爬高高的樓房去敲擊月亮的皎潔,請求遠方的神收留我的殘敗,可最後也還是重重地摔落下來,摔成了無心無力的自己。總有一些東西,想言不敢言,總有一些無奈,想放放不掉。李宗盛的話,你奈人生何?

什麼也不去渴望,最後才不至於那麼失望。

懷抱心安前行,才能平安地走到最後。

相信眼前的一切,已是最好的安排。這句話竟成了安慰我活在當下最好的理由。

同樣,有些東西,等我們長大後,一定會漸漸明朗的。

如果可以,我想和你一輩子生活在一起。我知道我想說給誰人聽。住著沒有不公平的愛,沒有不被承認的愛,沒有不完整的愛。住著,一世的完美。

如果可以,願意用一輩子的溫暖,換取一輩子的陽光,照耀所有相信愛的人。

如果可以,這些深深的念,能不能聽到?

我知道,聽不到。

永遠也聽不到,執意的念,不同的念,你的念,我的念,好的念,壞的念。

聽到的,也只是自己心中回蕩的蒼老的迴音。

也只是一種埋葬,或許就埋了一輩子。

念在口裡,心在這裡。

念。

念。


我還沒有見過哪個父母不重男輕女,我父母口口聲聲說著一視同仁。只是不承認而已。


重男輕女但絕對不承認


家庭背景:我,長女。有一弟,相差七歲。一直以來我母親都教育我弟說,要不是姐姐叫我生就沒有你了!的確,我媽是在我央求很久後才有了他。(小時候我隨父母外出打工身邊沒什麼朋友所以格外想要一個小朋友玩。)我一直是家中最自在的,沒有人敢教育我,所以並沒有覺得父母重男輕女。直到我弟出生了。

有一天母親聊家常時說當初懷二胎時家裡條件不好,她當時就擔心生一個男孩。她說,如果生下女孩到時候沒錢十八歲讓她嫁人就沒負擔了。要是男孩那就有的苦了,上學,娶老婆,買房子……在她眼裡父母是要一輩子照顧男孩的。

後來我才知道如果初中我沒考上免費的一中,等待我的就是村裡的公立中學,跟那裡的幾十個學生一樣等死混吃。我爸培養我時就說你好好念,將來等你有關係時拉扯你弟。(我弟成績不算拔尖,估計也是我成績還不錯加上母親一直遺憾當初沒錢讀書,他們沒有把我扔在鄉下的公立學校。)

事實上他們對我很好,真的,在農村女兒從小就不會受到疼愛。他們基本上是從小到大都沒有罵過我,我媽坦言因為擔心我受冷落,有弟弟後都不敢罵我。他們已經算思想比較先進的,兩個孩子儘力一碗水端平。可他們骨子裡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


我不清楚他們內心深處有沒有重男輕女,但是他們對我沒有表現出任何的重男輕女

我爸在老家那邊他那輩的所有堂兄弟,只有他自己是只生了我一個小姑娘,別的我那些叔叔大爺的都是有兒子,有一次他喝多了,跟我一個舅舅聊天(舅舅家有兒子),我爸一臉不屑脫口而出「他們倒是有兒子,就會種地打工,書都沒念完就又開始生孩子,有個屁用,我閨女哪跟他們比。」當時我才意識到,在我們老家那麼大的家族裡,封建思想充斥的地方,老爸可能也是因此承受了不少壓力,但是他沒有減少對我的愛。怪不得在我青春期的幾年裡他們不帶我回老家,現在我心智成熟了才帶我回去,應該是知道那些人落後的觀念可能會給當時過於敏感的我造成心理創傷吧。

我媽一直是希望自己兒女雙全(我姥姥兩兒兩女),可惜我家不符合二胎政策,她也就只好把感情都傾注在我身上了

我其實也想要個弟弟或者妹妹,一個人的成長曆程真的有點孤單

前天晚上我在微信上跟我媽說想吃家那邊的乳酪和牛肉乾了,結果今天就收到了快遞(?&>ω


看到一句話,不要把父母給女兒的愛與給兒子的愛進行比較。今天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這句話的意思。本人今年26,想著和爸媽提和男朋友結婚的事。媽媽直接說這兩年先不結,要讓我努力掙錢幫襯家裡給弟弟娶媳婦,買車子,蓋房子。這個問題他們不說我也會這樣做,只不過當他們說出來的時候,心裡涼涼的苦苦的,明白了我一直以為父母是最愛我的真是一個笑話。農村人,尤其是我爸媽這種沒文化的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只不過他們從不會嘴上承認這個事實罷了。


上初中的時候偶然聽到我爸跟人炫耀似的說他只有兒子沒有女兒。嗯,我就是那女兒。

我媽說,你以後工作了可不能這麼早就嫁人了。

所有親戚都說你趕緊工作吧,工作了幫你家裡減輕負擔,我二十歲,我哥二十六,有老婆有孩子沒工作。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我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也就自己有時會委屈的哭啦,但是從不跟他們抱怨,也怕抱怨被說白眼狼,雖然嫌棄我學費貴,至少還讓我上大學,以後也不考研了,畢業就工作,錢還是自己掙得花的舒服。以後也想就要一個孩子,怕自己會像我爸媽那樣,所以就要一個,那樣就只能全心全意的對她好。


平時對待是一樣的 到了關鍵利益分配時 重男輕女就出來了


就是嘴上說著平等對待死不承認唄,真的同樣喜愛的話,為何越來越沒有安全感,越來越沒有歸屬感呢。小時候看紅樓夢,總覺得林妹妹矯情,才會一邊享受著千金小姐的生活,一邊寫下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這種「不懂得感恩」的詩句。現實中,雖沒有這麼誇張,但沒有安全感是同樣的。父母愛我嗎,當然愛,甚至有時候讓你覺得有認為他們有所偏愛的想法本身就是慚愧的,是白眼狼,可是也很明白,重男輕女的思想深深刻在他們骨子裡,使他們再平等對待,也不自覺的有一些區別。我性格大大咧咧,甚至有點蠢、天真,但也能從日常小事中十分敏感不知好歹地察覺出什麼,所以我從小雖不能令他們十分滿意,可我乖啊,乖得從來不曾任性地對他們要求過什麼,以至於上了大學,聽到同學各種買買買後跟媽媽打電話要錢我是羨慕的。這讓我想起哈利波特里哈利對姑父一家的看法「他們從沒讓哈利餓著,但也從沒讓他吃飽過」。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家裡很緊張,他們賺錢不易,所以我沒有要求過什麼,我只是很羨慕別人,真希望他們有天能對我說「你想要xx嗎,爸媽給你買」,我也不會要,但我真得很想聽到他們這麼說一次。家裡緊張,可是還是給哥哥在大城市買了房子,家裡的房子壓根沒想過給我,在他們看來,給我一些嫁妝讓我在婆家好看點就夠了。所以,在我還不能賺錢的時候,我有時候花他們的錢不像以前那樣心疼他們了,為什麼哥哥能花,我不能?所以,在媽媽給我裝修房間的時候,我沒有開心的感覺,冷眼旁觀,不過是一張睡覺的床而已,早晚不是我的,也不是你們的。也因此,對屬於自己的家有異常的執念,我也不知道到底什麼叫做屬於自己的家,我只知道,它必須得是完全屬於我,我想怎樣怎樣,裝修憑自己喜好,每一件傢具我挑,誰可以來作客我訂,即使父母來了,我不讓他們碰什麼,他們也不能碰什麼。所有的這些感覺,大概就是,別人和父母都覺得你矯情,不知滿足,不知好歹吧,可我知道,如果我有了一雙兒女,我不會讓他們任何一個,在成長的過程中,恐懼著這個家某一天忽然就不屬於自己了,某一天,自己忽然就成了姐姐哥哥妹妹弟弟在這個家的客人了。


哥哥從小被整個家族的人看好,各種誇,我只是做對比的不好的一面,媽媽從來都覺得哥哥只大我一歲,無需對我好,我反駁就會說,那要怎麼樣對你好了,那樣不就可以了。哥哥高中不好好上學,高三回家不上了,美其名曰我上高中了家裡負擔重了。出門打工沒帶回來一分錢,家裡還得補貼他。結婚時更是啥都沒有。爸媽辛苦給他安排農村看來能做的一切,緊接著小孩出生了,在這一年裡,我爸體力打工掙錢,我媽辛苦勞累給人家做飯掙錢,還得回家做飯給我哥和生完孩子的我嫂子,我哥就在家吹空調玩電腦,外帶照顧我嫂子跟兒子,我十一回家。家裡沒錢,我媽給我說,在家裡沒錢借錢花心累的很。要出門打工掙錢,我很生氣為什麼我哥不去掙錢,(在我媽面前我從來不能說我哥半句不好,說了之後我媽就會找機會各種數落我,現在我還沒找對象結婚,事事拿這說我),我媽讓我給她在網上訂票去北京找我姨打工,我給她買了票,我上午的票回上班的城市,我媽下午的票,後來沒走成說我哥不讓她出去,心疼她年紀大了一個人出去咋咋的,那是心疼么,(那你自己咋不出去掙錢呢)退票了,過年還是啥時候我媽跟我說起這事,說你嫂子說你做的不會,弄的家庭不和睦,我的天呀。你要求我給你買票的好不好,你說在家裡憋屈要出去的好不好?。。。我是心疼我們媽操心我哥太多,為他做太多,有的時候就說我哥不該沒幹啥,我媽就護著我哥,說我不對,不好,其實我完全可以不管,你別跟我說呀,怪只怪我心疼我媽,然而只是單方面的,我媽對我哥好。時常要求我得做到跟她一樣,我對我侄子超級好,然而我嫂子我哥並不精領情,我媽從來不說我哥的不對,都說我嫂子,我就說怪我嫂子幹嘛,你兒子做到了么?我媽又生氣說她兒子了。。。你對我哥好,沒關係,不要拉上我好么,他們剛來城市做生意的時候,事情忙,我隔三差五回去幫幫忙,我自己還得上班呢,周末早上能打四五個電話叫我回去幫忙,最後我媽自己說一句又沒誰叫你回來幫忙,你自己願意的。怪只能怪我心軟,你們忙的時候我去幫忙,你們閑的時候回老家過個暑假休息兩個月,沒人問過我一句上班咋樣,只關心我每個月掙多少錢。我哥現在掙了點錢,我掙錢一樣不多,人家開始各種瞧不起我,什麼讀書無用論呀!咋咋的,我上的三本院校。沒有找到好工作,一直以來自己養活自己沒問題。過年我都會給我侄子壓歲錢。現在人家手上在他們看來有點錢了,不稀罕我給的,嫌少!我媽一樣,我同學聚會,她問我其他同學的狀況,我大概說了下,有的很好。國企上班待遇好,我就自嘲的說說,哎沒上到好大學么,沒找到好工作,自己努力還不夠,我媽直接一句,就是的。對於我哥是各種鼓勵各種誇,我哥對我嫂子極好,對我媽基本上不關心,有的時候在我看來甚至是不孝順的行為,我媽跟我說我嫂子這個那個的,我就會說那我哥為什麼不做,他做的好么。我媽就不高興,我就不能說我哥。現在我媽自己也覺得我哥沒那麼孝順有的時候也過分,但是心疼兒子的心理使得她各種為我哥找理由找借口,天天說誰家兒子不孝順啦,現在大家都是這樣子的,我哥已經不錯啦,咋咋的。。。太多太多,怪只怪我心太軟,愛操心管他們的事兒。以後少說話,少來往。抱抱自己,將來一切都會好的,會遇到那個愛我心疼我的人,過好我自己的生活!2017加油!


我媽還好,我爸和他那邊一家子都重男輕女極了。

我媽生了我回家,我阿婆(廣東人叫奶奶是阿婆)在門外問了聲男的女的,我媽說女娃,阿婆嗯了一聲,說好歹是條命,養著吧。

後來爹媽上班忙沒空看我,白天就給我送阿婆那,她從不給我洗手換衣服,就那麼臟著濕著,我就老生病。我媽沒辦法,兩歲半就冒充三歲送幼兒園了。

我小叔家是個男娃,寵上天,每天吃飯他吃肉我就給口水喝,我媽偷偷在家放水果讓我餓了吃,被阿婆發現了讓我給了我弟,還不讓我給我媽說。我餓極了,只能回家喝濃茶水,就這麼從小傷了胃。

我弟養成了霸道的性格,經常莫名其妙打我,吐我口水,把我臉挖出血,到現在臉上還有深深的坑,女孩子啊,算是毀容了。

至今我還記得有次跟我弟打架,他追我的時候我被阿公(爺爺)抓住了,阿公把我反手壓在他腿上,叫我弟來打我,因為我手被反剪著還不了手。就這麼像綁在柱子上一樣被我弟各種打、挖臉、用棍子抽,阿公還在那一直笑。

從此以後,我當了好多年的乖孩子。不說話,不反抗。等到大學開始,我不見他們一家任何人,斷絕來往,不盡任何孝道。他們又罵我忘恩負義六親不認,嗯,我想說恩在那裡?親是什麼?

不如陌路,還能少些怨念。


沒有 在我們武漢重男輕女是很羞愧的事 有時候罵一個老人就給她扣重男輕女的帽子,爺爺奶奶也是老武漢 ,他們不喜歡和山區人來往 ,有一次我問為什麼。他們說 山區里的家庭大多重男輕女,思想不開放,他們是野人。


重男輕女都有,都是不肯在明面上講出來。我哥結婚的時候我爸媽花百萬給他們置辦了新房,而對我,每天都說要讓我自己存錢,嫁妝自己要出20w,剩下的他們再添上去。


我老爸來自農村 整個家族的人都重男輕女 很不幸 我爸只有我一個女兒 而他的兄弟姐妹全部有兒子 在早期的時候他們怪我媽 後來科學進步才知道這全部由男方決定的然後才閉嘴 但是我媽還是這樣一直維持著沒有地位的現狀

該怎麼去對待這樣的不公平呢 說真的解決不了 不公平就是不公平 這也導致了現在有人看不起我我就非常憤怒的情況。我非常痛恨那些看不起女性的人。說真的 從小被這種思想包圍對我是一種深深的傷害 我無法釋懷


我覺得有弟弟的姐姐都會感受到這種感受吧,?如果我以後生的是一個女兒,那麼我就不會再生了,我不會讓她感到一點點不公平待遇,我要讓她覺得在我心裡,她就是唯一。


北方人,獨生子女,所以沒有弟弟來對比父母。

但是姥姥家有很多弟妹來對比,我是家裡最大的女孩,吃飯我坐姥爺身邊,有零食也是先給我,他的房間只有我能隨便亂跑,滿處亂爬。小時候不愛早起,他就給我買回各種早點等我起床再熱給我吃,那時我每天拖在他身邊跟個小寵物似的,連他在人生最後的一句話都是不放心我。但對別的弟妹卻一直保持祖父的威嚴不怎麼親近。

我理解也許是我是第一個隔輩的孩子,他對我傾注了更多的愛吧,後面孩子多了,就不新鮮了,所以男孩還是女孩對他倒不重要。


這周五開家長會,開到晚上,班長媽和我媽去問數學老師我們的情況,我就靠在走廊的欄杆邊吹風。

看著看著突然我就哭了。班長從廁所里出來,問我咋了。

「沒咋。」

然後班長就和我一起靠在欄杆上,沉默了一會,她突然開口:

「誰不想當好學生啊。」

然後開始抱怨老師,抱怨媽媽:

「她說我不寫作業早上起來補,她每天晚上那麼早睡覺也不給我報聽寫,我除了第二天早上起來補還能怎麼辦;我有不會的我也問我姐啊,她只知道玩手機也不理我.....」

說著說著就趴在欄杆上哭了:

還有我弟,他四年級考不及格我媽什麼都沒說給他簽了字,我考七十多分我媽就把我罵的要死;她打我弟我在旁邊看著她就對我吼:"看什麼看!你也就跟他一樣!"然後就開始罵我,打我....」

我什麼都沒說。


突然想起來前天跟妹妹吵架,我賭氣的跟我媽說要是媽你生的是男孩多好,就不跟我搶東西了,結果我媽說要是我生的是男孩你還不得委屈死。講真我爺爺有強烈的重男輕女情結。一直以來我媽沒少受他白眼。要是我媽生的是男孩,我可能一點愛都分享不到…………………當時心裡就在想,以後加倍對媽媽好(心疼死我媽了)


推薦閱讀:

關於結婚房子的問題?
一個小區里買兩套房子和兒女住很近的父母,除了相互照顧方便,會不會有繼續插手甚至控制子女生活的想法?
女方父母要求二孩改隨母姓,怎麼辦?
有些母親控制欲很強,總愛嘮叨的原因?
如何看待「幼兒園作業「刁難爸媽」:給孩子做手工熬通宵」呢?

TAG: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