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思維導圖(Xmind)和筆記軟體(OneNote)之間的關係?

在對自身的管理中有了OneNote是否還需要一個專門的用來做Doit時間管理。

在對知識庫(知識樹)建立的過程中,請問這三者Xmind、OneNote、Doit(如果是需要用三個的話)應該是怎麼樣的一個使用順序。


三個的定位和使用場景不太一樣。

doit 是一個 GTD 工具,用來做時間管理。

onenote 有點兒像 GTD 思想里提到的資料夾,用來保存你未來可能用到的各種資料。還可以分門別類,做知識管理。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拿來做 GTD ,理論上用紙筆和資料夾就可以完成所有 GTD 任務,只是用 doit 這類軟體可能會更方便點。

xmind 是思維導圖,擅長的是用圖形化的方式來幫助整理和發散思維。

我個人的習慣是三類都用,分場景。

日常事務用 GTD 管理,統一資料收集的入口,在需要整理思維,比如寫文章,做計劃等需要深入思考的時候,用 xmind 來梳理大框架。


XMind 和 OneNote 其實在使用場景下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就我自己而言,XMind 更多是在於整理想法,比如我要寫一篇文章,或者做一個產品需求的時候,它的用處就在於幫助我去將整個需求理清,或者寫一下文章的大綱。

當然,XMind 思維導圖也有另外一個用法,就是圖形化的展示,它本身自帶一些好看的模板,所以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將你想展示的內容以更加直觀的圖形展示出來,這樣在做 PPT 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用上了。

而 OneNote(或者筆記應用),對我而言,只是在完成了一個文檔或者某一項工作的時候作為一個存檔的工具,我更多的是將這一類工具作為一個知識管理庫,在需要的時候能夠隨時將它找出來查看。

Doit 我沒用過,但是我用過其它的 GTD 工具,這種工具的使用因人而異,建議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使用,而不是一味去學習他人的方法,那不一定就適合你,強行去學習,可能會有一種戴著腳鐐跳舞的感覺,會讓人很難受。

我覺得不存在需要平衡的點,工具本身是為了提升效率而生,但是幫助你提升效率的前提是,你能夠讓他們物盡其用,脫離了場景,工具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所以,根據不同的場景去選擇使用不同的工具,並有一套合理的使用方法,才是提升效率的關鍵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直接用幕布


每天的工作或者生活場景:

首先工作開始,打開Doit,看看記錄下的任務和重要緊急度,安排好一天的工作

對於任務如果有需要分析時,我會使用XMIND進行層層剖析,找出關鍵。對於問題來說就是找到根源點。然後再將思維整理,畢竟導圖軟體的強項其實是在於整理。將關鍵點找出來可以寫入Doit的二級任務清單(如果有)

如果需要將分析過程寫成文字報告,可使用筆記軟體,按照上一步思維整理後做一次輸出,再用筆記軟體同步的方式分享給合作夥伴,當然也可以使用郵件,但現在雲筆記都有協作功能,更適合。


推薦閱讀:

用時間管理工具管理自己每天的行動清單和任務,有時候設定的行動清單無法在當天內完成,是否我設置行動清單時沒有考慮清楚時間和處理方法,以及優先順序有問題?
我做獵頭助理一個半月,推薦量實在不怎樣。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求分析?
番茄工作法中任務提前完成如何處理和記錄?
生活中哪些事是可以並行的?
《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有哪些閃光點?又有哪些不足?

TAG:時間管理 | note | 知識管理 | 自我完善 | 思維導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