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可以從哪些考古材料推導出當時人類生存環境的變化及人地關係產生的基本因素?


我來編個架空的段子,僅用來說理,不是實事兒。

你是個考古隊員,在勘探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灰土層,取了一小撮兒碾了一下,嗯,粘性很重。你接受過考古學辨認土層的訓練,所以懷疑是稻田土。

於是,你取了一塊土樣,打碎一看,裡面有白色的根須和根鬚生長造成的裂紋;你取了一段根須和現代的稻米根系一比較,差不離兒~於是你另取一塊土樣,送省考古所實驗室,結果顯示,土樣裡面有豐富的稻葉和稻殼的植硅石,經過碳十四和光釋光檢測,斷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也就是說,你發現了一塊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古稻田,隨後進行了進一步發掘,確定了稻田的面積——並不太大。

這時候,在你北面發掘的小夥伴傳來個喜訊,他發現了一個古人工池塘,經過檢測,和你發現的古稻田年代一致。

於是,你在池塘和稻田之間試掘了幾道探溝,發現了二者之間有水溝相連~~

也就是說,那時候的人已經掌握了灌溉技術,並且可以組織一定的人力進行公共設施建造——這說明了社會至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組織能力,必然有相應的權力結構。

你的小夥伴也沒閑著,在池塘的淤泥裡面發現了碳化稻米和農具——骨質的耒和耜。碳化稻米經過實驗室化驗,發現和現代的稻米品種並不一樣——米粒兒小~這說明這個時代的稻米品種還比較原始,沒有經過優選育種。這個時侯,在南邊發掘的小夥伴也傳來喜訊,發現了和稻田時代一致的居住遺址~你匆匆忙忙的跑去了南邊,去親眼看看具體出了些什麼~

你發現居住遺址出土了好多石器,有石網墜、石球、石鏃、石矛頭,都經過精細的磨製。於是你開始思考:這個聚落的經濟模式有兩大類:農業和漁獵,這應該是由兩伙人分別乾的吧——也就是說可能有分工,甚至形成了分群。那麼耕作人群和漁獵人群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耕作用的是骨器,製作精細的石器用於漁獵,是否說明漁獵人群的社會地位高於耕作人群呢?發現的石器遠遠比骨器多,是不是這個聚落還是以漁獵為主呢?是否因為農業生產水平較低農業的效率還趕不上漁獵呢?然後你又發現了居住遺址還出土了一些陶器,其中幾個彩繪、製作很精細的繭形壺引起了你的注意,當然發掘他們的小夥伴也不會漠視的。

實驗結果很快出來,其中一個最精細的繭形壺裡面有酒的痕迹——很顯然,雖然農業水平不高,但是稻米已經有了剩餘,並且已經開始釀酒了。用工藝最好的陶器裝酒,這一定是貴族用的,很可能還要用於祭祀等宗教活動。

最後在西面發掘的小夥伴也有收穫,發現了這個聚落的墓地,你敢去一看,墓地中的墓葬分為三部分:西面的墓坑普遍較大,隨葬的都是石網墜、石球、石鏃、石矛頭等漁獵工具;東面的墓坑普遍較小,只發現了一些隨葬的骨頭渣子——這想必是骨農具被腐蝕了。中間有幾個大墓,出土了綠松石、珠串,甚至還有玉器,這是貴族的墓葬。有意思的是,大墓裡面既有漁獵工具,又有骨頭渣渣。

於是你得出結論,這個墓葬分三個人群,漁獵人群的地位高於農耕人群,貴族同時領導這兩個人群。

然後,你把視野投向了整個地理區域——遺址位於河畔的台地,西、北、南三個方向都是從丘陵-山地的地形,有很多細小的溪水注入河道,東面則是廣闊的河畔平原。既然種稻,顯然河畔平原比河畔山腳下的台地更加適合,為什麼河畔平原沒有發現同一時代的遺址呢?可能是當時生產力有限,只會建造池塘從溪流飲水,還不會建造堤壩引大河水灌溉——而且,根據歷史氣候研究結果,那個時代氣溫比現在高,河畔平原在當時很可能是沼澤和密林——沒有金屬工具是很難開荒的。

此外,查了一下已經出版的考古學報告,你發現十年前在遺址西北50公里處曾經發現過一個遺址,比現在這個早200年,出土了大量的石質漁獵工具,和這個遺址的漁獵工具形制很相似。你判斷,這個遺址應該是西北遺址那個漁獵族群征服農耕族群而形成的,兩個族群沒有徹底融合,可能和農業生產力在逐漸發展,農業越來越重要導致的。這個遺址很可能在社會變革的前夜,未來則必然是農業人群徹底戰勝並且融合漁獵人群,金屬工具出現之後則很可能向東方的河畔平原發展。

於是,你和小夥伴確定了下一階段的研究計劃:一組向西,去發現外來戶漁獵人群的遷徙路線從而判斷其族源;一組向東,去發現這個遺址廢棄之後居民的去向從而尋找文明時代之後他們的社會會發展成什麼形態。


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商朝時期的河南到處跑大象

前幾年在我們國家博物館曾經有過一個展覽,名叫《商邑翼翼 四方之極》,這個展覽里陳列過一個婦好墓中出土的小玉象,才3.3厘米高。這個小象引出一個特別有趣的事,就是3000多年前商朝的時候,河南地區是有大象生活的。

事實上,在商朝中後期的一段時間裡,河南地區的氣候要比現代濕熱,屬於亞熱帶氣候。

當時的河南大地,不僅植被繁茂,而且各種今天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都在河南大地上到處溜達。亞洲象就是其中一種。

殷商人喜歡抓大象,有時候一次就能抓住上百頭,把大象抓起來訓練它們耕地,施工,戰鬥。

有的時候商朝人也把象寶寶當成寵物養,1978年在殷墟王陵西區東南發掘的祭祀坑M35中就埋著一頭小象,脖子上還戴著一個銅鈴鐺,我想也許這隻象寶寶的主人特別愛它?

殷商王朝的核心是在河南,河南省今天的簡稱是「豫」,「豫」這個字在《說文解字》里就是好大好大的象的意思。

後來隨著氣候的改變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今天在河南省已經見不到野生大象了。


補充一下那個大象的答案。 @河森堡

甲骨文 金文中的 「爲」 就是手牽著大象的意思。最左邊的那長長一撇就是大象鼻子演化來的。可以看圖片非常明顯。這也證明了商周時期河南等地氣候溫暖,有大象這樣的生物棲息。

說點題外話:

本科時選修了《中國文化》,老師講了一個學期的金文,非常有趣!每節課就是背繁體字然後試著去和金文關聯,或者直接看圖說話去猜。甲骨文金文還是非常象形的文字,揭示了漢字最原本的含義同時又是一張可愛的簡筆畫。8年過去了,我到現在還能記得其中幾個。

比如說為什麼練習的習(繁體:習)是羽毛做部首?因為「習」的本意就是幼鳥在巢里(白)張開翅膀(羽)練習飛行。如圖:

現在讀著寫著漢字的時候,會不時記起了它的含義演變,便有一種跨越數千年時光和祖先神交筆談的震撼感。而且還有一種得意:老祖宗,你們當年發明的文字還有很多人在學,我們每天用的文字還是你們的親兒子,甚至壓根沒變過(比如「習」)。全球只此一家,真是逼格滿滿。


大概,歷史地理學用過花粉之類的。。在秦漢史教科書里人口南遷那一章說的很有意思。


很有意思的題目,根據這個,我想稍微說下古代中國人的身高。

肯定有很多觀點認為:古人肯定很矮。我們比我們父輩要高,以此類推,我們祖先肯定也不會高到哪裡去,加上古代營養衛生水平肯定比不上近現代,所以古人應該比現代人矮。我們的歷史書,動不動就是七尺男兒,某某身長八尺,九尺,驚為天人,肯定也是誇張的。畢竟我們古人的文字常常會有很多類似「沉魚落雁」之類誇大的描寫。

但是,事實上上古中國人身高真的很矮嗎?

參考出土的秦俑:去掉鞋子和發冠,秦俑的平均身高達到1米83左右。將軍俑,1米9多的也不少見,最高者甚至達兩米。

秦兵馬俑基本是按照秦軍的某個部隊等比例複製的,陶馬普遍的身長2米,通首高1.72米,與當今真馬大小相當。兵馬俑出土的長戈有7米多長,現代人很多拿都拿不動!這是秦軍普通士兵的裝備。古人身高和力量可見一斑。

很多人肯定覺得這些秦兵經過人為挑選的,選取比較高大威猛的人。或者為了」藝術效果「,工匠們人為拔高秦俑身高。

但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如果當時秦漢普通人平均身高只有1米60,那如何會從這群矮個裡,挑選出一萬多名的1米80的高個呢?即使是挑選,至少在一群平均高1米70的人中間,挑選出1米80的高個作為精兵,才是比較合理的吧?

另外,如果說,秦俑是人為「作假」,就無法解釋出土的秦朝兵器了。很難理解如果當時人平均身高低於一米七,會為他們製造近一米長的青銅劍,或者弦長140厘米的弓箭作為武器。

通過和兵馬俑的比對,或許先秦時期的中國人,身高並不低於當代中國人,當然,這些是無法做具體比較的,通過出土的先秦時期的屍骨化石進行比較,也無法說明,畢竟出土的骸骨的數量上無法作為統計學意義上的樣本,有興趣的可以搜索下,有很多「高個子」骸骨的先秦人的骸骨出土。

另外,秦漢之後,宋朝人的平均身高,我們也可以意測一下,通過宋史.卷一百五十四·兵考六《軍防令》:

禁軍上軍的身高標準是:5.7宋尺(合今1.805米)——5.8宋尺(合今1.84米)。

禁軍的身高標準:5.5宋尺(合今1.74米)——5.65宋尺(合今1.79米)。

太祖趙匡胤徵募兵力時便從軍中選出一部分精壯士卒當兵樣,分送各地,作為參照標準。後來,宋朝改用「木梃」代替兵樣。所謂「木梃」,就是刻有尺寸的木棍,也叫「等杖」,又稱「等長杖」,是各地新兵體檢身高的硬杠子。

同樣很難想像,如果當時人平均身高低於1米70,定這樣的標準意義何在。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2015年6月30日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

我國男性平均身高:167.1cm

我國女性平均身高:155.8cm

所以,很有可能,中國古代長時期以來,中國人的平均身高,甚至是高於當代中國人的平均身高。

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答主胡說八道?

古代人哪有現代人的營養條件?能比我們還高?

還真不一定。

中國從古至今,人口基本上分布於黑河——騰衝一線以東,也就是季風能影響最有力的地區。到今天,也是一片土地養著多數人口,

同樣一塊土地,人口數量先秦到宋以前,人口都沒有突破一億,這麼大一片地區,人口一直徘徊在幾千萬人,當時自然環境絕對好過現在,人地緊張肯定也小於近現代。哪怕到宋朝,有學者推測當時人口可能達到一億,數量也是和現在沒法比的。

人數少,土地就多,每個人享有的自然資源也多。即使土地產出比較少,但是未必古代人的食物就沒有近現代人來的不足。蘇軾寫過一首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燉肉歌》,肉價和糞土一樣賤,當時人食物也不一定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稀缺。

真正吃不飽的年代,應該是從滿清中後期一直到文革中後期,長達一百多年的飢餓史。這也是和人口爆炸的時間高度吻合的。從明末清初數千萬人口,發展到四億,十億。大量的人口無法保證每個人擁有充足的營養。吃的飽就非常難得了,吃的好那只是極少數。

因此,中國人的身高,很有可能就是在這段時期「」矮的。想想看,我們中國人一百多年來,吃上飽飯的時間,也才這三四十年。真正吃的好,吃的有營養的時間,更短。

小時候難得吃幾次牛奶,過年過節才有肉吃的日子並不遠吧?可能是不少農村出生80後,甚至90後童年記憶的一部分吧?

所以,我們和古代人比高,不一定來的那麼理直氣壯有自信喲。


那可以去看賈雷德·戴蒙德的《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昨日之前的世界:我們能從傳統社會學到什麼?》,作為深入淺出,精彩的科普作品,可以了解到許多你想知道的東西。

比如復活節島的巨人石像之謎,最後通過湖底沉積物中的花粉發現,島上早期是有大型樹木的,可以為建造、運輸巨型石像提供建材,後來被砍光了。


千湖之省,湖北當時應該跑鱷魚,簡稱「鄂」。


雲南元謀人,挖到幾個牙,從頭骨復原到直立行走都知道了(笑)


環境考古學負責這一方面,然後考古發現會證實事實與否。


科技考古類吧,推薦重慶師範大學武仙竹的論文,研究小哺乳動物與環境的


題主是不是選修了武大的人類生存環境與考古學研究這門課?


在智人到來之前,澳大利亞和美洲這些地方的生物種類眾多,由於地理隔絕生物種類和歐亞島大不一樣。還沒進入農業社會前,人類來到這些新大陸之後這些動植物(尤其大型哺乳類動物)迅速滅絕。

例如美洲以前有可達六米高的大地懶 ,乳齒象,大型鼠類等等生物。考古發現,這些生物滅絕的時機幾乎和智人類到達美洲的時機同步。美洲發現最早出現的人類痕迹的時間段和生物滅絕的時間段大致重合,有些哺乳類在古巴等島嶼多生存了一段時間,人類登島之後迅速滅絕。在澳大利亞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澳洲以前可是有很多有袋動物的,人類到來之後幾乎全滅。


推薦閱讀:

1111111關閉了?
「貸款修路,收費還貸」 貸款還清了然後呢?現在國家有那條高速路還清了嗎?
頭一次報警,讓我心寒?
有哪些被普通人認為是「中國特色」,其實其他國家也普遍存在的事物?
茅台近年持續走高的深層原因是什麼?茅台還會漲多久?它的頂會在哪裡?

TAG:歷史 | 人屬動物人類 | 環境 | 社會 | 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