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LED 照明領域現在可以做嗎?是否不成熟?是否還是個泡沫?


照明領域範圍較寬,不能籠統地說成熟與否。

在一些特定的領域,LED照明有它獨特的優勢,早已普及使用,可謂成熟。(比如礦燈)

在商業照明和民用照明領域,目前尚不能談成熟,因為相關的標準近年才推出(美國較早,歐盟較慢,中國適中)。

LED行業不是個泡沫,但LED路燈在國內曾經是個泡沫。


LED照明經歷了08-09年的推廣期,10-12年商業照明的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小爆發期,到現在LED照明市場已經比較成熟了,尤其是商業照明方面,技術和市場已經相當成熟,競爭非常激烈,每年新公司層出不窮,大公司(國內一線,國際一線)在品牌和價格之間平衡,中小型公司及小公司已經到了為價格拼的頭破血流的地步了。

據我了解,目前國內LED照明公司規模都不是很大,好點兒的公司年營業額在2億左右,包括一些上市公司,比如萊蒂亞(鴻利光電子公司),洲明科技,雷曼光電,勤上光電,萬潤科技,奧拓科技等公司在照明這塊的營業額好點的做到1億多點,差點的(萊蒂亞)只有6000多萬,深圳更差的(雷曼光電)的照明業務部已經解散了,可見LED照明行業的亂象。

國際一線的照明巨頭(歐司朗,飛利浦,GE等),面臨中國廠家的價格壓力,其實也不好過,加上三星,CREE,夏普等其他行業巨頭也攝入LED照明,不斷地調整價格,以迎合國際市場的需求,但是在目前的渠道多元化和扁平化的現狀下,巨頭們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

目前,LED照明行業呈現出來的特點是大家都感覺到要想再做一個類似飛利浦,歐司朗,GE這種綜合性的照明巨頭,已經很難,考慮到市場,技術,資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壓力,所以國內的照明現狀是各個廠家均在自己擅長的細分市場領域耕作。而自認為有資金實力的公司,比如珠海德豪潤達,將自己的戰線拉的很長,從10年開始大手筆投資上游的LED晶元及外延片開發,中游的LED封裝,以及下游通過收購和兼并的LED顯示屏(銳拓顯示),LED照明(自做照明到控股雷士照明),其日子也非常難過,導致了除LED顯示屏外其他LED產業的巨虧。

LED商業照明的市場和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而接下來的一波需要普及的,則是LED戶外照明和家居照明這塊,尤其是LED家居照明,展整個照明市場的近一半,當價格接近傳統節能燈的時候,LED家居照明將迎來自己的春天,當然,家居照明的特點是需要強大的渠道(經銷商,專賣店,網店...)來支撐的。

戶外照明這塊,在此之前一直只是子啊試水,一般考慮到金磚國家(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南方)的經濟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很火熱,尤其是中國政府對於LED道路照明的推動,現在廣東省的道路照明有一大半都替換了LED照明產品,但是亂象叢生,而市場比較成熟的歐美等國,對LED戶外照明的選擇是非常謹慎的,排除價格因素,最重要的技術成熟度,以及大眾,政府對戶外LED照明技術的認可程度,當然,歐洲的國家最近在LED照明改造方面也紛紛採取了行動,比如英國倫敦就已經走在了道路改造的前列。同事,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歐美政府對這塊的投入也是進展緩慢。

在戶外照明方面,傳統巨頭已沒有十年前的品牌優勢了,現在國內政府更傾向於支持本土照明企業,包括國際最大的照明展會光亞展及德國法蘭克福展,我們也看得出他們在技術及產品方面的優勢並不那麼明顯,價格又高,所以總的來講,無論是本土的還是國際巨頭,這塊的市場真的不是很好做。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足之處,請指正。

本人從事LED照明行業外貿工作已有近6年的時間,如有興趣在市場方面交流,可加我新浪微博 「我為_LED_狂」,做進一步交流。


認真看完了LS的答覆,作為一個行業老鳥(超過15年)我的想法比較中立:

1.你認為的照明領域是指晶元?輔助材料(硅膠,金線,支架,透鏡,PCB,電源,散熱)?封裝?成品照明?DesignHouse?EMC?真的需要給出一個準確的問題導向。

2.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門檻最低的就數成品照明了,2-50萬就可以開一個公司,然後找些外貿天天在Global Sources,Global Market,阿里巴巴,Ebay上找客戶,不過有個前提是你必須懂一些基礎的市場和產品知識,最好是有現成的客戶,現在很多的小作坊大部分都是從大企業出來的,之前可能就在干外貿,找了好的客戶就自己劈腿了,或者是研發,工程之類的,覺得前途渺茫,然後自己出來搏一搏,這類型的企業也有成功的,如:深圳諾亞,但是大部分都夭折了。

3.產品的市場早期都是往商業照明,可惜的是現在幾乎已經飽和了,最終的目的地還是沿著愛迪生的方向往家用照明,要說成熟還為時尚早,中國人要將這個產品做到能夠進每一個家庭,便宜至豆腐的時候就表示成熟了,嗯,現在還差一截。

4.你說的泡沫應該是指顯示屏和路燈吧,這是LED行業裡面的兩朵奇葩,路燈基本上也不節能,費用還高的要死,但是能標新立異,出政績。顯示屏就更加爛了,投資巨大,不間斷維護,工程尾款難收,只能忽悠供應商,如果遇到某地領導變更,或者最初為了中標而採用的低價產品導致屏幕出問題,於是老闆跑路就很常見了。

5.總的來說,中國就是一個巨大的加工基地,沒有核心的技術和專利,大部分的燈具的利潤基本上就來自出口退稅,匯率差,地方補貼。當然也有很多的企業能夠玩上市,但是中國的老闆們往往一上市就沒有目標了,因為已經圈到錢了,所以也就更加不可能出現百年企業了。


這個帖子看到的晚了,不知道這麼晚回還有沒有意義。

個人認為LED現在進入下游應用一個很適合的時機,上游國外的專利權壟斷導致國內企業的晶元僅能在國內消化,想要踏出國門應該就和國足差不多吧,此外晶元的技術上差距較大,拿三安和華燦的和台灣比,其相應的發光效率等各項指標還是有一定的局限。中游封裝端,產能過剩,快演變成光伏行業,很難生存,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基本喪失。僅剩下應用端,背光,顯示屏,室內照明和室外照明,背光該部分也已經成為紅海,同時隨著發光效率的提升,增長率不斷降低,進入只能從行業內部搶份額;顯示屏方向可做,戶內顯示無太大意義,但是戶外顯示進入難度較高,如果有廣告公司或者工程隊背景的切入會簡單一點;室外照明這塊的就看政府的,後面省略一千字;室內照明可分商用照明和民用照明,這兩塊均主要是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看渠道的拓展和成本控制,但不得不說的是,由於現在國內沒有相應標準,應用方面還是比較亂,能做好渠道和成本,應該也不懼了。

歡迎探討。


可以做,但是主要還是商業照明吧,家庭用還是比較貴(我們下半年會推出家用的:p)。LED畢竟是發展趨勢,但是更新換代還是很快的(可以參考電腦的發展速度,但是不會那麼快),因為LED就是電子元器件,自己開發的話前期投入會比較大,工業設計要求比較高,還有就是要有客戶,不然做出來沒人買XD


LED照明市場很好的,不是泡沫,是真的市場需求很大。

由於發光方式與普通節能燈不同,LED照明產品使用壽命較節能燈長,且不含汞,更易於回收利用。考慮到LED環保與性能優勢,國家的補貼政策也從節能燈轉移到LED產品上。

然而受到補貼誘惑,LED行業入局者良莠不齊,產能過剩現象嚴峻,且隨著房地產市場萎靡,與房市密切相關的照明業也深受影響,因此近年來我國LED照明產業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LED照明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2014年廣東LED產業總值為3460.0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3.9%。雖然多數公司實現盈利,但僅有3家公司利潤率超過50%,行業發展緩慢,業界為此也憂心忡忡。

不過,隨著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傳統節能燈與白熾燈市場將進一步受限,我國LED照明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避免同質化競爭的角度出發,2015年新時期下LED照明行業將有以下發力領域。

首先是智能照明。由於當前照明產品的普遍受眾為80、90年年輕人,這類人群深受互聯網影響,注重智能化體驗,這就為LED智能照明提供了發展空間。

其次是OLED照明。作為照明光源,其最接近太陽光中的白光,卻不含有紫光與紅外光,對人眼保護與文物保護上有絕佳優勢。不過鑒於目前OLED照明產品成本價格略高,因此其最有可能出現在特殊市場與高端照明領域,隨著技術成熟與成本降低,然後才會在大眾市場興起。

最後是汽車LED燈。在限白令政策下,汽車照明已經成為LED照明領域新藍海,強大的汽車後市場也使得LED照明產品擁有足夠的市場空間。而且,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低價低配汽車難以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未來國產汽車提高配件水平也將帶動LED車燈發展。


LED照明領域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從上游晶元、封裝到下游燈具、配光、照明設計,旁支還有熒光粉、襯底材料等等,也算一個不小的產業。整個產業的市場可達上百億,而且還在擴大。

如果想進的話,肯定是越是上游投資越大,越看重技術,但是國內優勢不多;到了下游就對銷售要求比較高了。以光源為分界線,上游的競爭對手有osram、cree以及後進的三星、LG、晶電;下游有philips、索恩、雷士……太多了。現在LED還屬於混戰,而且起步差不多,對於大家來說都是新興應用。LED產業還遠遠沒有成熟,只能說剛起步沒多久,機會肯定有,關鍵看你怎麼把握


未來肯定是LED 的天下

肯定是有前景,看新聞:http://www.21ic.com/interview/201211/152777.htm

國家發改委《關於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的公告》決定,從2012年10月1日起,按照功率大小分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

《公告》給出了我國逐步淘汰白熾燈的五個階段: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為過渡期;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為中期評估期;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或視中期評估結果進行調整。


這個你沒有講清楚,你是想做經銷?還是做生產?

簡單來說,LED燈現在是一個比較快的發展階段。隨著CREE MT-G產品的推出。(可以替代50W鹵素燈)在商業照明這一塊將會有很大的衝擊。另外路燈,現在還是要靠政府的支持。

對於家用照明來說,因為價格的因素。所以其推廣大約會滯後商用2-3年。或許會更長一些。

但是總體來說,商照來說現在的推廣力度一年比一年大。

如果你想做經銷,那現在是個很不錯的時機。畢竟市場有先入為主的理念在的。等到市場成熟了,你再來。恐怕別人也不會認可你的了。


LED照明市場很大,細分的話,在裝飾夜景照明,背光照明等方面已經基本成熟;在代替傳統的射燈,白熾燈光源等方面接近成熟;但在室內外的功能性照明如路燈,燈盤等遠未成熟。

現在進入這個市場是比較好的時候,因為除了上游的國際品牌,在國內沒有一個LED照明品牌有領先地位和創新技術。這個市場不是泡沫,只是現在在國內是高速無序的野蠻生長,相關照明規範明年就會出台,如果是創業,那可以現在開始觀察準備;如果是從業,那現在就是好機會。


上游研發成本太高,還會被人山寨。下游基本都在打價格戰,目前最容易起步的估計是LED燈具類了。跟LED沾邊不多,技術含量也低,深圳很多廠家都是抄襲以前普通照明、大廠或國際知名企業的外觀設計。然後做出產品來再賣到國外去。


當前傳統家電市場的競爭一片紅海,而且隨著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長,以及傳統需求逐漸飽和,家電企業亟需開拓新的業務領域。

在這種背景下,很多企業將智能家電作為新業務在開拓,方向沒錯。但是單個智能家電產品對消費者而言並沒有帶來實際的使用體驗,而成套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受到操作系統各自為戰、價格高昂等問題短期內很難帶來收益。

因此智能照明將成為家電企業最可能先拓展的智能家居產品,其次還有一個藍海市場就企業工廠的智能照明解決方案。

目前千暘已經研發出一整套智能燈控解決方案,能快速幫助廠家實現原有產品更新換代,大大降低開發成本和風險,企業只需專註燈具產品製造即可。

智能燈控解決方案,準確地說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包括網關、智能模塊(轉接頭)、APP支持、全方位的雲平台構建。

廠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個性定製智能模塊、APP和雲服務。比如硬體的燈光顏色、亮度等參數,APP的遠程、串聯控制和情景應用模式,在雲端記錄和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產品使用等個性化數據。尤其是智能模塊,千暘已經完成「瘦身」設計,能夠很好融入市面上的燈具內部,而廠商燈具產品的外觀設計絲毫不受影響。


LED市場已經很明朗,現在已經廣泛用於戶外、家居等各種領域,但是技術層面國內還沒有優勢,而科銳、日亞、豐田、飛利浦和歐司朗互相開放專利,將形成技術壁壘,國內企業都分布在下游。2011年是LED發展的高峰年。


其實LED未來市場很大,前期還是要以商照為主,但關鍵是要看產品質量與先進的技術支持


做燈具,越往上游越貴。有創意的燈具,只要價格公道,還有市場


LED不好做啊,深圳地區大小就上千家生產廠了,業務跑得好的話就可以做


推薦閱讀:

使用 LED 燈來室內照明有無問題?
現在適合投資生產LED水族燈和植物生長燈嗎?這行前景怎麼樣啊?
國內LED燈具有什麼好的品牌推薦嗎?
有可以雙嚮導電的led燈嗎?
LED筒燈?

TAG:LED | 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