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監管部門對大宗商品交易進行更嚴格監管的背景下,為什麼摩根士丹利還在擴大相關業務?布局是怎麼考慮的?

看到之前也有個類似問題:最近美國大宗商品交易業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使得摩根士丹利重新建立大宗商品交易部門?

最近又看到摩根士丹利收購了德銀的大宗商品交易賬戶後,又收購了德銀的北美天然氣賬戶。而在整個美國政界對銀行參與大宗商品事物市場交易產生擔憂的情況下,摩根士丹利的這方面布局是怎麼考慮的?

或者說摩根士丹利對於大宗商品交易未來的理解和其他銀行如德銀有何不同?


感謝邀請。

因為2009年參與過國內航空公司與高盛在新加坡的J Aron公司就某幾個很噁心又有代表性的Commdity OTC Deal(複雜的路徑依賴期權)的restrucutre談判,最近又恰好看過一篇關於高盛擴張commodity部門的文章,因此打算說一下高盛和大摩擴張commodity部門可能的動機和核心業務布局。

關於08年金融危機以後投行Commodity部門的衰落,都要從美國加強對投行商品自營交易監管、標準化衍生品交易、降槓桿、增加透明度等一些列措施說起,比較厲害的措施是Volcker rule 。Volcker rule禁止投行用自營或者下設的對沖基金參與commodity交易。這一招兒讓前十大投行的commmdity交易收入從2008年的141億美金下滑到去年的45億美金。

高盛和大摩不會放棄commodity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所致:

1. 他們無人能及的歷史地位和特殊優勢所致。高盛和大摩一直以來被視為commodity市場的duopoly。2009年,投行業(主要是commodity的後起之秀J.P.Morgan)期待著Fed新的法案和監管條例能夠重置commodity市場。因為GS和MS一直以來,都具備一個獨特的競爭優勢,即1999年通過的US Gramm-Leach-Bliley banking reforms。 該法律規定凡是在1997年9月以前,投行所擁有的physical commodity properties assets,即使後來該投行變為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也可以保留這部分資產。這條法律讓GS和MS成為了commodity市場上的Grandfather, 他們擁有的油田、倉庫、電廠等設施,確保了他們在physical commodity上天然競爭優勢。

2. commodity市場的特殊性。不同於股票、債券市場,商品市場有其獨特的生態。這個市場中分為投機者、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而套期保值的這部分投資者一般都是商品的消費者(生產者較少),比如鋼廠需要hedge鐵礦石價格上漲的風險、航空公司需要對沖原油價格,甚至我們最大的ST公司中國遠洋,都有對衝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的需要(請下次對沖凈多頭頭寸)。重要的是,這些對沖需求是剛性的,巨大的,特別是在價格波動劇烈的市場。而有這些需求的公司,在衍生品交易的結構、定價議價方面,穩穩的處於食物鏈的最下端。高盛08年以前的做法是,一邊為客戶提供財務顧問服務,幫你定製衍生品交易,一邊做你的交易對手方,賺取你完全看不出來的高額利潤。Volcker rule 以後,估計做對手方這塊利潤會大幅縮減。但是仍然可以在市場上(exchange or clearing house)買幾個標準化的合同,通過一些fancy的招式,完成所謂 「 specialised ", 應該還是能賺一大筆,畢竟這種交易的一般都是幾十億的標的。

高盛的業務布局:

1. Commodity Finance

這塊業務以前都是商業銀行提供的,利潤低,完全靠走量。好處是能夠籠絡大批客戶。

2. 定製化路線(見上文)

3. 實物商品交易(physical commodity trading)

All in all, everything boils down to volatility. 這個想法,高盛的老大說得挺明白的。「I would say with complete and utter confidence that nobody knows anything,」 Mr Blankfein told shareholders in May. 「We』re prepared for a market that stays this way, we』re prepared for a market that』s lower. We』re prepared for a market that』s more volatile."


上一次關於摩根重建大宗商品交易部門的回答,我的主要思路是摩根或許認為大宗商品未來的波動性較小,風險可控能力強。

本次的回復,依舊延續這一主要看法,同時感謝沈澈、David Huang的回答也給了我更多的啟發。

1、嚴格的法規,我理解歐美政界更多是希望投行可以採用更穩健的方法或策略來進行大宗商品交易行為。

2、全球已經意識到實業的重要性,美國重振製造業、中國決心更加關注實體經濟,對於大宗商品交易的保障需求也必然是剛性的存在。

3、市場存在需求,就需要有人來提供服務,而歐美目前的法規環境可能限制了絕大多數不具備綜合競爭優勢的投行(或者任何在相關法規中涉及的企業、機構等等)。相當於減少了這個市場中的競爭者,摩根只要具備相應的優勢,自然就可以在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中獲得相應的盈利。

不過摩根相比其他投行,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優勢,具體有哪些,就不是我這個外行能夠明了的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當年摩根士丹利推動中金業務轉型沒有成功?

TAG: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 | 大宗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