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普通人認為是「中國特色」,其實其他國家也普遍存在的事物?


關係

背景介紹,在法國學習。

消息來源,和法國老師聊天,他給講的故事。

老師是飛行教員,飛行時間有2000小時,他近期奮鬥的目標是,再積累一定的飛行時間,通過法航的考試之後,成為一名航線飛行員。

他抱怨~

如果他要進入法航,他需要有3000小時的飛行時間,大概還需要三年,然後才能去考試,競爭進入法航。

而他的學生,才飛了500小時,如今已經是法航的副駕駛了。

很有可能,將來,他進入法航之後,他的學生已經是機長,他還需要做他學生的學生。

這一切的原因就是~關係。

他對中國有一定的了解,並會說guanxi而不是relationship。

他在講,很多人說中國是一個關係社會,而西方國家是能力社會。

其實在他看來,西方才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關係社會,因為關係十分重要,以至於使用關係成為一種合法的情況。

比如說,你要去讀研究生,博士。需要跟隨一位老師。你必須拿著自己的推薦信過去。

如果你的推薦信是校長寫的,你很可能被錄用,

如果你的推薦信是普通老師寫的,你很可能被認為不夠資格。

如果他要進入法航,同樣的需要推薦信。

他可以讓學校的總飛幫他寫推薦信。但是他需要達到3000飛行小時,總飛的推薦信才能幫助到他。

而當初他的學生,他學生所擁有的推薦信,有分量的多。

有一個顯然的事實,他是老師,飛行技術比學生高超,但他並不能進入法航。

因為他沒有推薦信。。而推薦信這個制度,在西方是合法的,。

(也就是說,關係沒有被詬病,是因為他是合法的)

同樣的。當初美國希拉里競爭總統。說他的家裡出過兩任總統,所以她對於總統這個職位十分在行,她有這個天賦來當選總統。

美國人對於希拉里的話十分認同。

這種關係不需要遮掩,擺在檯面上,大家都會認同接受這個關係。這個關係對於希拉里的作用是積極的。

反而在中國,你和別人說,因為我爸爸是省長,所以我也可以當好省長。這樣的話,這樣的關係,會被人認為是有不正當手段存在其中。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同。。

最後,他還和我說~

先生,珍惜你的國家。

關係在你們國家不被認可

一定意義上,是公平的體現。

以上~


猜猜這是什麼:

沒錯!這就是喬治亞的國菜Khinkali!!!!11


嘿嘿,在麥當勞辦婚禮。。。

九十年代的時候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的火爆可不是吹的。答主家鄉是區號02X的不算小城市了。1999年前後開了第一家麥當勞,那傢伙,幾個月都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彩旗招展鞭炮齊鳴。在很多人眼裡那就是西餐了。

於是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在90年代中期的時候,有人在麥當勞肯德基辦婚禮之類的。雖然我自己沒有親眼見過,但是相信不少人都有過生日去肯德基或者考試考得好獎勵肯德基的經歷。

於是當我某天把這個故事講給我美國導師聽的時候,他幽幽的來了一句:你以為在美國沒發生過這種事?

後來才知道,在七十年代,麥當勞也是開風氣之先,樹立了新的衛生標準和飲食習慣。在當年也稱為了新潮而廣受歡迎。在那個年代真有在麥當勞辦婚禮的美國人。。。

評論分割線-------------

承蒙知友們厚愛。先揭曉地方吧,答主是西安人。俺們陝西是個窮省,99年才開的麥當勞。

其次評論區討論的五花八門,哪裡在麥當勞辦婚禮。看來這事果然不是一出兩出了。各地都有


轉至:林浩軒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097247/answer/34700845

有圖有真相=_=


延遲退休問題。

每次打開關於延遲退休討論的帖子或者微博的時候,一群人評論中國垃圾,開始說國外福利如何好。

可實際上,現在全世界都在延遲退休,包括各大發達國家。

法國內閣通過法律草案將法定退休年齡每年延長4個月,從目前的60歲到2018年延長至62歲;將交納退休金的年限,到2013年提高到41年。此外,公共部門退休金繳納比例將在10年內從7.85%提高至10.55%,向私營部門看齊。

——

據《金融時報》報道,年輕一代德國人可能需要工作到69歲。德國現有的退休年齡計劃是到2029年延遲至67歲。

上面兩個是關於歐盟兩個領頭髮達國家的延遲退休,其中法國早在2010年就已經干這事了。

而其他國家,包括美國,日本,英國,義大利等等發達國家。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必然,延遲退休到65歲,其實真正意義上來說,在世界上,包括發達國家而言,都是屬於中等水平的。

比如美國的正式退休年齡是65——67歲。

日本65歲。

還有大家說的神乎其神的瑞典也受不了老齡化,把領退休金的年齡提高了一歲。

隨著大家預期壽命的延長,老齡化的到來,世界上更多的國家正在進行退休時間的延遲。

希望以後看到類似新聞,下面不會再有那麼無腦的評論了。


捷克的「特色麵包」,就是饅頭。

周邊國家也吃得到,比如德國奧地利。

還有一種吃法更誇張,一整個饅頭擺盤子里,澆一勺奶油醬汁。


應試教育


外國不靠關係其實是因為你在外國沒有關係,北上廣不用靠關係同理,北上廣不像小縣城一樣靠關係簡直是知乎編造的最大的笑話,可能比外國不用靠關係還扯蛋一點吧,畢竟國外的事情不知道還可以理解。

紐約那位不拿工資天天坐地鐵的市長,為美國人民節約了240萬美元,只不過他的財產增加了320億,更重要的是都是完全合法的。


關係,背景

許多人說外國人人平等

不靠關係,想多了!

外國歐美日都靠關係

這是日本安培晉三的關係網

他外祖父是前首相

父親是前外相

我們來看美國的

布希家族

布希家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一直上溯到英王亨利三世,是當之無愧的名門望族。在近代美國,布希家族的發展歷史可以說是美國崛起的縮影。布希的曾祖父曾是美國製造業大亨,布希的祖母則出身於金融巨頭之家。

時至今日,布希家族的產業已遍及石油、銀行、軍工企業乃至體育項目,足見家族影響力深遠。布希家族勵精圖治,歷代子弟均以擴充家族影響為己任,自上世紀50年代至今,布希家族成員擔任了美國政府眾多重要職務,其中包括國會議員、中央情報局局長、州長、副總統以及總統。羅馬城並非一日之內建成,布希家族成員取得如今地位,與世代努力密不可分。[10]

近代布希王朝的興起可追溯至小布希的曾祖父塞繆爾·P·布希是鋼鐵石油大亨,曾擔任過全美招商協會的會長、胡佛總統的顧問。第一個在政壇站穩腳跟的是布希的爺爺普雷斯科特·布希,他先經商後從政,當聯邦參議員多年,結識了艾森豪威爾總統,為後輩從政打下了基礎。

普雷斯科特之子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先後擔任過國會議員、駐聯合國大使、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等要職,在里根政府時期連任兩屆副總統,1989年當上美國總統。時至今日,他的兩個兒子又成為美國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長子喬治·沃克·布希的發展軌跡與父親十分相像。他耶魯大學畢業後,進入石油業發展,後來擔任德克薩斯州州長,後連任兩屆美國總統。二兒子傑布·布希連任兩屆佛羅里達州州長。布希家族的下一代也熱衷拓展家族政治版圖,老布希的長孫喬治·普雷斯科特·布希是家族的政治傳人,被稱為「布希總統三世

肯尼迪家族

肯尼迪的曾祖父是愛爾蘭威克斯福德人,當過馬薩諸塞州的議員。肯尼迪家族興起於約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時期。肯尼迪25歲時就擔任波士頓一家銀行的總裁。等到 他娶了波士頓市長的女兒,便開始進入當地政治的核心圈子。

後來由於支持富蘭克林·羅斯福成功當選總統而得以出任美國駐英大使,他共育有子女九人,四子五女,約翰·肯尼迪是次子。肯尼迪家族有一個長久懷有的夢想:總統之夢,這個家族中一定要有人成為美國的總統。約瑟夫有一次在教堂里祈禱時曾發誓:我已登上了財富的最高峰,我要讓兒子登上權力的最高峰。約瑟夫·肯尼迪的四個兒子,除了大兒子早年飛機失事身亡之外,其餘的三個兒子都是政壇顯赫一時的人物。[9]

約翰·肯尼迪先是擔任參議員,1961年當選美國第35任總統,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羅伯特·肯尼迪則先後擔任參議員和司法部長,1968年6月5日早晨在洛杉磯一家旅館內遭到槍擊而死亡。最小的愛德華·肯尼迪也是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在1962年當選為參議員,他共擔任美國參議員長達四十七年之久。美國歷史上有五位參議員擔任參議員的時間超過四十年,愛德華·肯尼迪就是其中之一。愛德華·肯尼迪是肯尼迪家族中看上去最有前途的一位,卻沒有成功的競選上總統。不過美國政界人士卻認為這也許是他的幸運,因為他是四兄弟中唯一正常死亡的人。正如有

些人說的,他如果選上總統(甚至哪怕是獲得提名去競選總統),他也很可能步兩位哥哥的後塵。

肯尼迪家族的下一代情況不太妙,有好幾個人是瘋狂吸毒的「癮君子」,羅伯特·肯尼迪的兒子博比1983年因吸毒被判刑。他的弟弟戴維更糟糕,第二年因吸毒送命。 本來這個家族最後的希望都寄托在小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身上。他儀錶堂堂,很有人緣,有振興肯尼迪家族的實力。可是一次空難事故斷絕了肯尼迪家族最後的指望。或許多災多難的肯尼迪家族要把重新崛起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1960年美國《幸福》雜誌把肯尼迪家族列為美國第十二大家族,擁有資產2―4 億美元(約合現在的70億美元)。據統計,肯尼迪家族共有26人活躍在美國政界。

菲律賓的

阿基諾家族是菲律賓的政治世家,長期以來就有著從政的傳統。阿基諾一世曾任菲律賓眾議長,貝尼格諾·阿基諾生於1932年。1954年,年僅22歲的阿基諾踏入政壇,當選為鎮長,並於數年後擔任丹轆省副省長及省長,1965年當選為參議員。科拉松·科明昂科,1933年生於馬尼拉市。1953年大學畢業後回到馬尼拉,並於第二年與阿基諾結成伉儷。當時的證婚人是時任總統麥格賽。這場婚姻也將當時菲律賓的蘇木隆家族、科明昂科家族和阿基諾家族這三個最有勢力的家族聯結在了一起。1972年,執政七年的菲律賓總統費迪南·馬科斯宣布戒嚴,反對黨的阿基諾與眾多政治人物及新聞記者遭控入獄。1977年阿基諾因被指控從事顛覆活動而被判處死刑,但由於國內外群眾的抗議,馬科斯總統下令重新審理阿基諾案件。1980年5月,阿基諾獲准假釋出獄去美國就醫,在美國度過了3年的流亡生活。經過長期的協調抗爭後,馬科斯被迫允諾於1983年起恢復政黨活動,同意於1984年5月舉行議會選舉。阿基諾也在得到馬科斯安全保證的情況下返回馬尼拉,不料走下飛機階梯時遭到暗殺。

儘管馬科斯政權下令成立調查委員會,從1983年11月起,先後舉行過130多次公開和秘密的聽證會,出席作證的有近200人,但外界認為該項謀殺是馬科斯政府所主導。阿基諾暗殺事件成為國際事件,並在菲律賓國內引發了多起反對馬科斯政權的集會行動。阿基諾夫人在丈夫遭槍殺後,毅然投身政治並領導了反對馬科斯政權的政治運動。1985年馬科斯被迫宣布將於1986年2月提前舉行總統選舉。

1986年總統選舉中,阿基諾夫人繼承丈夫遺志,發動「人民力量解放」運動,最終把馬科斯趕下台,成為菲律賓和亞洲國家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她出任總統後致力於菲律賓的民主政治建設,始終保持廉潔和正直的形象,深受菲律賓人民愛戴,被視為菲律賓民主化道路上的靈魂人物。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菲律賓在政治、經濟等領域採取一系列穩妥措施,極大地改善了國家所面臨的嚴峻局面。1992年阿基諾夫人卸任總統後仍長時間活躍在政治舞台上。2009年8月,阿基諾夫人逝世,出殯時有數以十萬計人民夾道送別。

印度的

尼赫魯·甘地家族出了尼赫魯、英迪拉和拉吉夫三任總理,長期統治印度獨立後的政界。

不僅僅美國,日本

英國也有,歐洲也有

當今世界的政治家族(組圖)

丘吉爾家族秘史:上推10代,他的祖祖母竟然是這樣一個人(圖)

全世界都一個樣

你爸爸奮鬥好,你難道不借用你爸爸關係

反正是我,我有肯定借用。否則我傻啊

不僅僅中國是這樣靠關係

國外也是這樣的


中國式過馬路

以前有個段子說,中國式過馬路就是湊一幫人就可以過了,和紅綠燈無關。後來我發現,至少在北美地區,越大的城市,人們素質越差,中國式過馬路越嚴重……尤其是紐約芝加哥這種大城市的「不發達」地區(比如南芝加哥,比如上麥哈頓),很多時候也是湊一幫人就過了,不管你什麼燈。但是我覺得這也可以理解。因為在這種魚龍混雜,生活節奏很快的地區,守規矩的成本實在太高。國內同理……

====================

再補充一個:抱團

很多人,包括我以前也認為,只有中國留學生會抱團,其他國家留學生都和本地人玩。結果來了北美以後發現,不管是哪裡人都在抱團……能和本地人玩的要麼是非常非常喜歡北美文化的,要麼是已經在這混了十年以上的。而其他留學生都在抱團。韓國人和韓國人抱團,越南人和越南人抱團,希臘人和希臘人抱團,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人抱團,阿拉伯人和阿拉伯人抱團,墨西哥人和墨西哥人抱團,義大利人和義大利人抱團……就連老美去了別的國家也在抱團……而我認為抱團最牛逼的還屬印度人。尤其是如果你有個印度鄰居,就可以感受到他們有多愛湊熱鬧……反而中國人並不是那麼團結。三個人湊在一起都有可能分裂成兩派……


1. 關係。人際關係和如何維持人際關係,被光明正大稱為networking 和 communication skills. 個人努力下,優越的自身能力自然可以擴大你的人際關係。—— 但是家世好的和一般人的孩子的人際圈子起點並不一樣。

2. 歷史敘事。最近美國大選上特朗普的美國和希拉里的美國,不是同一個敘事下的美國。特朗普的「美國」不符合教育中「自由博愛」的美國,造成大批人對他的厭惡情緒,儘管他眼中的「美國」是現實中存在的。澳洲,學校必修課程Australian History,會著重描述澳洲軍隊對世界各個戰爭的「貢獻」。—— 每個國家的歷史教育,都是可被打扮的小姑娘。每個國家都需要一個主流意識。

3. 政商結合。韓國朴槿惠入獄,三星集團太子爺入獄。美國,政治獻金合法化。—— 權錢交易在各國,尤其在大經濟體,都是存在著的。

4. 素質。黃白黑,除了膚色不太一樣,大家也都是人類。—— 人類的自私、算計、懶惰大家都會有,扯某一個民族劣根性或優質性的,生物知識大概有問題。

我寫這個不是有什麼比爛的情緒,只是想讓一些人能正視這個世界,不要自我鄙夷也不要自我誇耀。人類的社會,沒有一個完全客觀和完美的。重要的不是比較,而是發現問題並盡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些問題。


辦公室政治


「放衛星」

有一個政府,為了忽悠廣大的人民去開墾西部,可謂是不遺餘力。它提出了開發西部的宏偉戰略,大量的強制、半強制、以及欺騙的方式慫恿內地人民西遷,並進一步壓榨了當地少數民族的利益。而作為政府的喉舌,宣傳手段更是大放厥詞,大放衛星,竟把蠻荒之地,描繪成希望的田野與綠洲。它為了國家尊嚴與西部的建設,把小民的利益放在了滾滾歷史車輪下。它,就是燈塔國。

蘋果原子彈

捲心菜堆成山

西瓜畝產萬斤

肉雞倒比大馬大

南瓜大豐收


講一個教授帶我貪占公共資源的故事。

今年夏天,為了學分留在波士頓幫教授做社會調查。教授是一個富裕又端莊的白人老頭。大概這樣:

社會調查要1000個樣本,除了在社交媒體上裝模作樣的抽獎讓人做以外,很多樣本都是我們幾個學生在大街上攔下無辜路人收集的。

但我們幾個學生要攔幾百個路人啊,硬體配置還是有要求的,比如小桌子小板凳啊,飲料小零食啊,紙啊筆啊

又正巧到了我該回國的時候,硬體很緊缺 (因為美國的筆太貴,便宜的又不太好用,我每年夏天都會在中國買一大堆帶去美國,非常划算)。我一邊一籌莫展,一邊還惦記著能不能拿教授幾支筆先用著。

教授說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當然可以啦,咱做這個不能沒有筆,你來我給你找找。於是我就有幸見到了一個氣勢磅礴的大學儲物室,瞬間理解為啥教授笑得如此奔放熱烈,也get√了一大把非常好用的筆。

然而前面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在項目做完,享受了這幾百支好用的筆以後,我信誓旦旦地覺得我是有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好孩子,更是在水深火熱中拯救資本主義人民的好青年,可不能把這公共財物據為己有,就小心翼翼地把筆都收成一捆給老師送去。

老師本來還把筆拿了回去。然後大概想起了我之前說沒有筆,還有我講的不捨得買美國筆的故事,突然換了一副雞賊的面孔,笑著看我。

「唉小伙砸,你不是缺筆么,頭兩天還跟我抱怨美國文具太貴,不如你…」

我大概也明白什麼意思了,但還是裝作聽不懂的樣子,「Sorry, I don"t understand...」

教授露出了有點生氣的表情,說,「你這孩子這麼不通竅,學校這兒有成百上千這東西,你拿著吧就。別告訴別人就行!」 一邊說一邊把一大把筆塞給我。

在我假裝的再三推脫下,還是暗自開心地貪污了學校的幾百桿筆 (最近在網上搜了一下,單價竟然接近0.7刀/支,越想越覺得還挺不對的)。但每當回想起來這事,教授那假裝生氣時卻實則勸我私藏筆的表情都完美地讓我想到一個世故老練小聰明的中年男人,拿著保溫杯坐著辦公室哄著年輕公務員那種。我見過無數那類人,卻也沒能成功地將教授和自己與他們分開。大概人性就是這麼的共通吧。

我當然是很生氣啦,心裡想:

「哎教授,我應該再多拿一箱的!」


腐敗。

只不過在人家那邊,社會發展的更高級,各種名目也更加完善而已。

政治獻金

企業顧問

名譽董事長

大學推薦信

再來一個,開大會加強安保和暫停物流。


今天新鮮出爐的

公知那些年給我們灌的雞湯,如今都已經成了毒奶。


把商品價格提高再搞促銷。

有時可能買的比原價還貴。

坐標:英國

有一次促銷買東西10磅2個,屯了很多。恢復原價後就5磅1個。

之前看到很多人說在Asda,MS等超市經常會買到促銷價格7磅3個,但恢復原價之後是2磅一個的東西。

治好了我多年看到促銷就要囤貨的病。


WC.

之前總聽人說老外從不用WC來表示廁所的意思, 直到我走訪一些國家以後才發現相當一部分國家也是用WC來表示廁所的╮(╯▽╰)╭

比如北歐幾個國家, 俄羅斯等。


這類問題看到第三遍了,除了文明文化與社會主義以外,基本中外都差不了多少。

別忘了我們的人口數歷來佔世界比都不少。


人脈,關係。

比爾蓋茲通過老娘密友,拿到IBM訂單。

舉賢不避親。

都有才能,反正我肯定推舉我熟悉的。歷史清楚知根知底,能信任易溝通。

一樣一樣的。


推薦閱讀:

茅台近年持續走高的深層原因是什麼?茅台還會漲多久?它的頂會在哪裡?
世界各國和地區有哪些以為「中國能我們也能」然後悲劇的事例?
如何看待在中國科學家的待遇都遠遠不及明星?
頭上長草好看嗎,難道我落伍了?
狗跟人類那麼好,為什麼很多罵人的話都是帶狗的?

TAG:當代歷史 | 社會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