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教皇為什麼戴小白帽,和伊斯蘭教某些民族戴的小白帽是一樣的嗎?


轉載一個來自天主教徒的對此的解釋。以下文字來自跣足嘉爾默羅聖母聖衣會在俗會士(Orderof Carmel Discalced Secular) 若瑟·彌額爾·若翰納·方濟加·尚達爾 白 整理。

Zucchetto,中國信眾一般稱為「小瓜帽」,這是一種半圓形佩戴在頭部的帽子,覆蓋了頭蓋骨的上層。Zucchetto的使用在羅馬禮天主教會和抗羅宗英國聖公宗中較為常見,天主教敘利亞馬蘭卡拉禮儀中偶有出現。

小瓜帽起源於希臘的皮洛什(Pilos),開始大規模使用在中世紀早期,這是為了保證神職人員經過削髮禮後依然能保持頭頂的溫暖。它的外觀幾乎與猶太教的亞莫克小帽一樣,但是含義卻大不相同。

在天主教傳統里,小瓜帽通常由絲綢或聚酯面料製作而成。在縫製時將用三至八塊不等的布連接到一起。在小瓜帽中間還會有一根雙線絞纏的絲繩,這為使製作帽子與使用帽子時更加方便而設計的。中間的絲繩是基督信仰中的瓜帽與猶太教的亞莫克小帽主要的區別

小瓜帽的內層應是薄皮革的,放在帽子的內襯中;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它將讓小瓜帽的外形永遠保持半圓形,不會變成「尖的」。同時內部還裝飾有絲絨,為了確保它在頭上的摩擦力和保暖性。大多數現代的zucchetto設計,是在內部儘可能簡單自然,比如加一塊稍厚的襯布。

拉丁禮天主教會的所有領受聖秩聖事的神職人員都有權佩戴黑色的小瓜帽(除非晉陞到更高的級別要變換顏色,諸如教區主教或樞機),並搭配羅馬常服(Taralis)或修會會服和禮儀用衣。小瓜帽總是被扣在四角帽(Biretta)或主教冠(Mitre)以下的,因此有意思的是,小瓜帽有時也會被稱為「Subbirettum」或「Submitrale」。

實際上,羅馬教宗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意願隨意佩戴任意顏色的小瓜帽而不受到任何限制,但按慣例他總是佩戴純白色的,並且與身上的白色常服保持一致

教化皇本篤十六世延續著傳統上教化皇一貫的著裝風格

較低級別的神職當面見比自己高的神職人員時,應脫下他們的zucchetto。而所有的神職人員在面見教皇時都必須脫掉zucchetto,除非教皇指示他們不必這樣做;小瓜帽的顏色明確表示了佩戴者的等級,而至於有多少種顏色,這要根據zucchetto歷史的發展來考慮。

常見的是五色,教化皇陛下佩戴的白色,樞機們的猩紅色,教區主教或隱修院自治會院區總院牧(Territorial Abbot)佩戴紫紅色,神父、執事佩戴純黑色(不過因為神父們不願意遵守這一非必須的習慣,所以黑色瓜帽很少見到。但在羅馬的神父,通常都佩戴黑色瓜帽)。

樞機的猩紅色

受克呂尼改革影響形成的方濟各修會,會士也會佩戴棕色的小瓜帽。現今成立的一些教會團體在獲得羅馬特批的情況下,可以享有與自己團體相同顏色的小瓜帽的使用許可權,方濟各會(棕)基督永恆司鐸修會(藍)普雷蒙特會(白)等都是這樣的特例。

戴著黑色小瓜帽的方濟各會士

戴著褐色小瓜帽的方濟各會士

按照天主教會的傳統,小瓜帽是可以被贈送的,即便是使用過的也不例外。它可以作為一個贈送的禮物,由神職送給那些信仰熱心的教友,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和表彰。

在具體實踐中,諸如天主之忠僕教化皇庇護十二世曾把他的白色zucchetto送給教友。教化皇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化皇本篤十六世、教化皇方濟各都依然在繼續這個習慣;教化皇也可以選擇另一種方式,他可以把白色的小瓜帽交給訪問者佩戴在頭上片刻,訪問者離開時它會被收回;在贈送zucchetto的傳統上,天主之忠僕富爾頓辛總主教(Fulton J. Sheen)也是值得一提的。他經常把用舊的小瓜帽贈送給別人或裁縫,以此換取一個新的zucchetto。

教化皇庇護十世被天主教冊封為聖人,因此他的小瓜帽被奉為聖髑

教化皇的傳統不光包括白色小瓜帽、白色常服,還有紅色皮鞋。


-

這種帽子叫 Zucchetto ,是天主教會高級神職人員的服飾。所有神職人員都可以戴這種帽子。

教宗戴白色的、樞機主教戴紅色的、主教戴紫色的。神父和修士戴黑色的。

在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前的基督教神職人員都要經過剃髪禮,將頭頂的頭髪剃光,只留周圍的一圈。所以需要這種圓形的帽子蓋住中間以禦寒。

-


因為這個帽子是為兔子準備的!

耶穌本來是要把教會傳給兔子


推薦閱讀:

一神論比多神論更進步更高級嗎?為什麼?
東正教、新教都沒有教宗,為什麼天主教卻會有教宗這個職位?
為什麼基督教堂里以中老年人和女性居多?
陳攖寧先生在歲次丁亥(1947)提出的復興道教大綱中提到的建設現今進行到何處了?
想學習道教,請問該從哪裡入手?

TAG:天主教 | 宗教 | 教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