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長城汽車半年利潤下滑 49.26%?

長城汽車21日發布中期業績快報,凈利潤下滑49.26%,為何會發生如此大跌眼鏡的事情?


長城的利潤率在同行業是牛逼的。今年長城的銷量沒有下滑,利潤下滑只能說明跟長城營銷策略的調整有關係。包括讓利促銷,包括營銷投入的加大,都侵蝕了原有利潤。

但是,任何事物都不可單一的看。長城的利潤管控水平是很好的,而且在SUV領域佔據領導地位。作為行業的領頭羊,在價格競爭里先發制人,帶頭讓利,那麼對於在長城之後的自主車企包括合資車企的打擊力度是很大的。必然導致他們跟風降價讓利。

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舉例如果說原本長城的利潤率是30%,我讓出15%的利潤進行價格戰(比如每台車優惠一萬)。那麼其他車企呢?首先賺錢的可能都沒幾個,你要跟上長城的下調幅度,每台車再搭進去一萬?別鬧了!


下滑的這個百分比之後,也就和吉利正常利潤一個水準啊,吉利都能靠那些利潤辦的不錯,長城總不至於就那樣倒下了吧?


留給長城的時間不多了。


在這裡侃侃而談的,有幾個看過長城的年報、半年報?

首先上半年利潤下滑WEY還沒開始賣和WEY的油耗問題沒有一點關係

主要的原因是,上一波的庫存壓得太多,通過紅包,降價等方式搞促銷,從將近3個月的庫存現在調整到1個月多一點,拉低了H6的利潤率。還有就是WEY的營銷廣告投入,因為長城之前在H6上是沒有這麼大營銷投入的,這兩點是拉低長城利潤的主要原因。

往後看的話,一個是看新H6,一個是看WEY,據說現在情況還不錯。


光說一個利潤下滑,利潤為什麼下滑都不清楚,分析問題連基本的思路都沒有,一個個就開始侃侃而談。

首先看市場大環境。如果其他車企普遍下滑50%左右,那麼長城下滑差不多的比例,就很正常。

其次看具體下滑原因。是因為銷售壓力造成成交價格下降,降低了利潤空間呢,還是原材料採購價格大幅度上漲帶起了單車成本,或是加大了科研支出從而吃掉了利潤。

反正這些都沒有,就是要噴,進來看了幾個回答,不是藥丸,就是38聖旨生效。

這就是知乎的水平?

當然了,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本身就不是來認真就事論事進行評論的。

反正長城利潤率高了就是黑心,要噴,當然簡配之王豐田利潤率汽車界第一他們是不噴的;

長城利潤率低了就是要藥丸,要噴,管你長城是投入研發了還是幹什麼別的去了。

所以這些人去當38的粉絲還是挺合適的,解決了既不用帶腦子又可以合法開噴的各種問題。

另外評論里說我言之無物的。我就是提供個思路,如果認真起來看各家公司的財報來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質疑的同學可以去問問行業分析師出一份報告是什麼價碼。


非汽車行業從業人員,大環境分析不了。

就身邊的朋友來看,10年到12年買的那一波同志們基本到了換車的時候 ,沒有一個想再換個長城了。。。。。。

用戶忠誠度堪憂啊

對比下 有句話 一日本田 終身本田(●—●)

評論里各種換車跨級別的,有錢誰還買同級別的 麻煩去看看各種國產評論 什麼自己開過幾輛國產車,質量如何如何之類的

開過各種大眾本田豐田拿來對比的滿大街都是。

照您的邏輯現在應該滿大街最次是個bba了 都幾年了 還沒換個豪華品牌 混的不中啊


長城在今年大幅增加營銷投入和終端讓利的情況下,才保持了銷量不下滑,情況堪憂。就目前看來,在國內主流整車廠,長城的技術和人才積累是靠下的,甚至可能是倒數第一。(指的是和長安,吉利,奇瑞,比亞迪和五大國字頭相比)


利潤下滑,說明有其他方面的大幅支出唄。

難不成還真以為知乎er狂吹一波本田,就能把長城吹垮?

簡直圖樣圖森破,知乎er用戶不是社會主流,中國14億人,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知乎這個app。

真不知道某些用戶是哪裡來的錯覺,以為知乎能引領輿論了?

簡直笑話。


你開過最暢銷的哈弗H6你就不會有這種疑問了。但還是希望他們少做表面功夫,踏踏實實做好汽車吧,民營企業不容易


恨鐵不成鋼啊。作為曾經和長城發生過關係的人,自身最大的感受就是:硬體設施一流,管理水平(理念)堪憂。說白了就是有點暴發戶的感覺,很多人還沉醉在當年那個百廢待興、有四個輪就能大賣的景象之下,而不去想怎麼更好迎合要求日漸提高的消費者。


工資普漲了1500一個月 10個億沒了


為什麼會覺得國內汽車行業特別景氣,是不是已經忘記了過剩的鋼鐵行業,本人在某國有汽車企業上班,早在去年上半年的時候就已經調低了預計利潤。

真正應該問的是:大部分的國產汽車真的賺到了錢嗎?


放心吧有我大吉利在後面看著呢,不行就收購


好多人說利潤下滑一般特指凈利潤,但是凈利潤並不代表藥丸 !

我們先說毛利潤和毛利率,這兩個表示了銷售額和銷售成本之間的關係,這兩個指標不下滑,也就表示了市場沒有萎縮,依然保持原有水平。

那麼凈利潤下降因為什麼?

固定成本增加,出了員工開支,房租水電,設備折舊這些,固定成本的大頭是新品研發以及採購生產設備!

長城上半年的大動作也就是wey上市,一系列的推廣,研發,生產線,都是固定成本。至於有些人說wey肯定去年就立項了,誰家項目獎金和項目結算是在項目結束之前完成的?

所以,不看銷售額,毛利率和毛利潤的利潤下滑都是瞎胡鬧。


利潤下滑是小事兒,2020油耗五升的法令感覺長城沒啥動作呀,新能源汽車也沒有動作,感覺老魏有些技窮,這樣下去可不妙


一條腿走路

內部管理存在問題

人員大量流失

技術研發,你說WEY?

說實話,長城走到今天,應該很多人可以提前預料到吧


17屆車輛專業畢業生,班上一半同學去了長城,大三下還是大四上籤的,大四下還沒入職就每人漲了1000塊工資,長城所有員工。

利潤下滑還漲工資,這個請專業人士來分析吧


這種小作坊式 沒有絲毫企業文化的公司

把員工當牲口訓 造車靠抄襲

早倒閉早提高中國車企平均素質


1.去年底工資普調1000+;2.H6推出簡配版,並且終端出現讓利;3.向各媒體充值


不敬畏市場,必將被市場教育。

@38號美系性能控你說是不是。


推薦閱讀: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該國的股市就漲,但是為什麼最近歐元貶值,歐洲股市也同時下跌?
今天(2月27)股市為什麼還跌?劉士余講話不好使嗎?
如何解讀資管業三份《意見稿》及八條底線?
打德州撲克輸了30萬,信用卡欠了10萬,想小額貸款30萬1.5分利,用20萬5倍槓桿在股市賭一把。?
是不是在投機市場上賺錢的不是正常人?

TAG:汽車 | 股票市場 | 利潤 | 長城汽車品牌 | 財報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