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討厭看到染髮的人,染髮的顏色越不同越反感。這是怎麼回事?是否不正常?

走在路上特別討厭看到染髮的人,而且染的顏色跟原本的顏色差異越大越反感,如果是好朋友愛人更是難以接受。這是為什麼呢?


囧。。真心是很共時性的現象。。我正好在寫有關投射的論文,沒思路了一刷知乎就看到這個問題。。。

題主你這個現象在精神分析領域當中被稱作投射或者移情。投射是指把自己的認知、情感等等心理因素轉移到另外一個客體身上,而這一現象的發生大部分時候是無意識的。一般投射的主體在投射發生的時候會發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情感反應,甚至是當時大部分的意識被這種情緒佔據,比如你強烈的討厭與厭惡染頭髮的人,這個時候正是投射發生的時候。

另外來說,投射與一般的情緒情感反應的分別在於在於負面情緒的強烈程度和是否合乎社會評價標準。還是拿題主你的例子來說明,如果在90年代,假如說一個人染著頭走在街上,可能所有人都會表現出異樣來,但是在現在的時代,似乎這種現象已經不至於大驚小怪了。從情緒的強烈程度上來說,就好像題主的那種強烈的厭惡是投射發生的標誌,與之相反的是,可能一個本身很保守的老人看到自己的孩子染了頭髮,他雖然會表示討厭,但是不產生那種一定要讓孩子染回來那種想法,這一種則不是投射。

而至於題主你問到的為什麼越是好朋友或者親人越是接受不了,原因很簡單。投射與移情在分析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一種自我邊界模糊化的現象。我覺得這個術語可能稍稍需要下解釋:在分析心理學當中,認為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一個內在的空間,這個內在的空間就好像我們內部心靈的宇宙一樣,包括了我們一切心靈的內容。而每一個人的內在心理空間都是存在一個邊界的,這個概念有點象EVA裡面的A.T.力場一樣,個體通過這個邊界來確定自我的存在,確定自己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人際關係的基礎之一。自我邊界模糊化是這個邊界出現問題的表現。從內部動力的角度來說,自我邊界模糊化的個體經常會把另外的個體不經過他們的同意就融進自己的世界當中,個體會認為他們都是自己的一部分,自然也不會認可他們做出不合自己意見的事情——但是事實上其他人始終是其他人,而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個體經常會認為這種個體之間再正常不過的不同是一種對自我的攻擊,而針對自我的攻擊是強烈情緒反應的根源。在題主的例子當中,好朋友與親人正是最適合發生自我邊界模糊化的客體,因為他們在人際關係距離上離的最近。

而題主所問的有關頭髮顏色與原來差距越遠越難以接受的現象,我想這個與題主的經歷有關。一般來說,投射現象的發生提示著背後情結的存在。而這一分析,則是心理分析的工作了。。。

我想,題主的問題其實本身不是很大的問題,因為起碼題主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這一模式,而意識到了是改變發生的前提。


你看不慣的事情遠不止這些,

大紅唇你覺得好看嗎?

深色甲油你覺得好看嗎?

印花或者五顏六色的褲子你覺得好看嗎?

哈倫褲低襠褲破洞褲你覺得好看嗎?

跟特別細、底特別薄的細高跟鞋你覺得好看嗎?

穿上顯胖10斤的廓形大衣你覺得好看嗎?

我是傳說中的中期直男癌審美,覺得清湯掛麵的黑長直永遠比大紅大綠的好看,就算前者五官身材略遜一籌也還是如此。

但是別人自己覺得好看就得了,人家打扮是為了自己高興,不是為了取悅你我這樣的路人。

潮流我一向都跟不上,但是不代表我有理由鄙視那些跟得上的人。


不懂尊重別人



緣由你對於這種膚淺的吸引別人目光的手法的鄙視,不過其實你也嫉妒,你沒有更好的方法,卻不想跟他們同流合污。

多學習一點,你會知道怎麼展示你的價值。


我現在想明白了,對於別人用這種膚淺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吸引他人是讓我覺得很討厭,@Roc Ho的回答我表示10086個贊同。想明白這個也就解決了我心裡的一個疑問,就是這種想法是很正常的,這種討厭不是沒有原因的。

但是涉及到好朋友愛人的時候這就是另一回事了,就是因為你的看法會直接的影響到他們的行為。這個時候我覺得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可以說我自己欣賞不了,但是一定要表達我對於你的決定是支持的。因為你覺得膚淺的東西,他們不見得覺得膚淺;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什麼東西是真正的膚淺,不是我們現在能夠決定的。就像是家長總是以這個對孩子好,那個對孩子好來逼迫小孩去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有些是必須的,比如義務教育,這種時候也由不得家長和孩子拒絕;但是另一些東西不是家長覺得好就是真正適合小孩的。如果小孩到了18歲,或者心智已經成熟,你就不應該再以自己覺得好去要求對方,這種要求是自私的,不值得去支持。最典型的例子,韓寒,寫了些文章或許不夠成功,但是他成了一名成功的賽車手——因為他的心智成熟到能夠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前程,而不是跟學習死磕。天知道有多少有各種天賦的人因為磕不過高考最後成了社會底層的人。

當然,違法亂紀,泯滅人性的事情,不管是誰去做,我點一萬個不支持。


因為你沒學會去尊重他人的 生活方式。 你想想你提出這個問題,別人會不會說我特別討厭看別人染個發就會不爽的人。 你會怎麼想,你會覺得那個人是個可愛的人么? 生活之美,在於包容和理解。 最少你要去尊重。


我覺得這是個人的喜好問題吧。就像有的人喜歡黑髮的女生,卻反感染髮的女生。就像我染了頭髮,同學覺得好看,我媽卻覺得我像只黃狗


世界上有很多你看不慣的人與事物

不喜歡就不喜歡吧

也沒必要說出來

反正他們也不是為了取悅你的目光而存在的


贊同唐藝的回答。

我家媽媽和奶奶都染頭髮,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蓋住白頭髮,顯得年輕一點。染黑色的話,白頭髮還是會很明顯,所以媽媽總是染成深棕紅色再挑染一點點深金色,這樣白頭髮就不明顯,整體也很自然。

後來媽媽嫌理髮店太貴,我就親自給她挑DIY染髮劑,親手幫她在家染,她總是要我仔細把每根白頭髮都遮住。對我來說給媽媽染頭髮是我愛她的一種表現,染的時候發現媽媽居然已經有了那麼多白頭髮會很心疼,希望她年輕久一點,所以催她多買好看衣服,護膚品化妝品什麼的。

在美國上大學,因為大家都來自世界各地,發色膚色天生就截然不同,不像中國人清一色黑頭髮,所以除非染的顏色比較特別,乍一看根本不曉得誰染了頭髮誰沒染,大家更完全不把染頭髮當回事了,周圍老師同學染頭髮的都很多。

試著換個角度看待染髮,眼界放開闊,希望對你的問題有幫助。

PS:其實我也不喜歡太殺馬特的染髮,審美上無法認同!


因為你狹隘


曾經聽心理學老師說過,恐高是因為抑制不住想要跳下去的慾望。我類比了一下,看到福爾馬林泡的屍體想吐是因為抑制不住想要吃的慾望,這個就有點變態了,隨便看看。

我覺得題主也可以類比一下。

或者你認為顏色差別太大不好看。

或者你「嫉妒」敢染的人。


一個可能是陰影之類的,一個可能就是審美不同咯。

那些說直男癌審美我不是特別贊同,頂多說你保守(保守這個詞的褒貶咱們暫且不議),像我是女生,我也不喜歡那些染頭髮的妖艷賤貨~

有的人是染髮是隨性而為,我雖不喜歡但我保持沉默,給予她們尊重。

至於那些殺馬特巴拉巴拉明顯不屬於正常人範圍的玩意,請用力噴。


隨著慢慢長大,我們需要去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同,每個人的不同。

染髮只是想換個發色,看起來更白更年輕,即使是染了一個很特立獨行的顏色也不一定是意味著不學好,可能只是做了太久的乖乖牌想突破自己的個性。

長久的觀念讓我們看到染髮尤其是出格的發色,會聯想到抽煙泡吧打架逃課頂撞家長甚至嗑藥。但是我想說它只是一個不一樣顏色的頭髮。我們只從一個發色去窺測一個人的生活是很武斷的。

即使可能你真的接受不了,那我們也要給予尊重。我們有權利不喜歡,卻沒有權利指責。


你讓我們這些少白頭的人怎麼活


我一般都是看臉的


閣下可以去廣電工作了


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請保存與心,不要對那些染髮的朋友惡言相對。其實染髮是每個人的自由。


我覺得正常啊,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東西。

只要你不去指責、傷害他們,那你就正常。

如果你不能接受染髮的人做你的另一半,那就找個沒染的唄。

如果你不能接受你朋友染髮,那就找沒染的做朋友唄。

你有你的厭惡,別人有別人的喜好,能夠做到互相尊重就很好了,沒有必要去說服別人同意自己。


可能是恐怖谷效應。可能染了發的人在題主的認知中比不染髮的人更「不像人」。就像有些健身的人看到肥胖者或者麻桿會有點不適,有些麻桿和肥胖者看到體型健美的人會感覺有些噁心。


因為你土


我染了發之後看自己越來越不順眼 想殺了自己的頭


推薦閱讀:

現實版原湘琴真的可能追到江直樹么?
為什麼古巨基在唱《明星》的時候哭了?
你好舊時光中陳桉對周周的情感是怎樣的?
在實驗室和師兄師姐一定要搞好關係么?
對於「看到你哭,不喜歡你的人只會覺得煩」這樣的話,你有什麼看法?

TAG:心理學 | 情感 | 染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