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印度對大英帝國究竟有多重要,以至於被稱為「帝國皇冠上的寶石」?

最好有圖表文獻分析


謝邀

印度是當時英帝國各個政治實體當中,除不列顛之外最為重要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印度當時的體量極大,甚至依靠自身的面積、資源和人口優勢,經濟總量和重要的經濟指標還超過了當時初步近代化的日本,是亞洲第一,遠勝中國,更加遠遠勝過其他帝國實體

在1913年這個時點上(也就是一戰爆發前夕,英帝國的最後夕陽),印度的人口為3億人,超過日本的5000萬人。

同時,英印政府的財政收入為10億盧比,約為一億英鎊,大概是聯合王國政府(也就是英倫三島本土政府)的一半,和日本政府基本持平,更遠超過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南非等等實體。

考慮到當時英國本土是為了和德國人進行海軍競賽於是大幅增稅,所以政府財政收入突然猛增,在和平時代時英印政府的財政收入戰整個帝國的比重會更高。

在1913年這個時點,印度的鐵路運營里程為5.5萬公里,遠遠超出日本的1萬公里,甚至比英國本土的里程還要長。

印度的鋼鐵產量也超過日本(當然,日本在一戰爆發後經濟快速增長,所以反過來超過了印度)。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哪怕在帝國時代的最後時光,印度是英帝國體系內人口最多、最為經濟發達的經濟實體,其經濟體量超過當時的日本,為當時的亞洲最大經濟體

同時,印度對英帝國來說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意義。

當時印度是英國工業產品和技術的傾銷地,也是原材料的供應地,更加是重要的資本投資地,可以說英國的工業革命能夠快速成功,資本能夠快速積累,印度這個殖民市場功不可沒

印度自古以來都是十分富庶的地方,而且有成熟的小農經濟。英國征服了印度,相當於為自己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在征服了印度之後,英印政府執行自由貿易政策,允許英國工業製品對印度實行無限制的傾銷(即使在《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之後,中國仍有一定額度的協定關稅,因此所受的衝擊相比殖民地印度相對而言小一些。)

在英國紡織品的衝擊之下,印度原本的紡織業和小農經濟社會迅速崩潰,並且在印度農民帶來了大面積的赤貧,接踵而來的就是大饑荒。在英國統治期間,印度多次發生農村危機和饑荒,其中1876-1878的大饑荒(Great Famine)當中,約有580萬人餓死,而英國的紡織業也藉由印度的財富快速發展起來,並且成為了工業革命最初的發端。

而英國人在印度建立起來的鐵路線和其他等等工業設施,一方面方便英國攫取印度的資源,另一方面也為英國工業界提供了巨大而且廣闊的市場,並且讓英國的資本得以快速增殖,可以說沒有印度,英國的資本主義積累將無法如此順利完成。

因為英國最早實現工業革命,所以在其他各國也開始進入工業化之後,英國的工人相對薪酬較高,工人的人力成本會高於德日等等新興的資本主義出口國家。在丟失了對印度的統治權之後,英國無法強迫印度進行強制的排他性貿易(帝國特惠制),於是英國的製造業就失去了一個極為重要而且廣闊的市場,就使得英國的製造業無法在原本的規模上立足,這也是英國製造業和工業衰落的根本原因之一

正因為印度具有如此重大的意義,所以可以說,它是英帝國皇冠上最耀眼的寶石,而丟失了印度之後,英帝國的坍塌也就理所當然了。


經濟上的原因大家都說的蠻詳細了。之所以印度是英帝國的皇冠還有一層法理含義。

在歐洲稱王簡單,稱皇則很麻煩。除了拿破崙耍了一迴流氓,基本上稱皇都是名義上繼承羅馬帝國的皇位。遠的變遷就不說了,就說19世紀末的歐洲,奧地利皇帝和德意志皇帝繼承的是西羅馬到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一個皇位變成倆也是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法理性,先略過不表了)。俄國沙皇繼承的是東羅馬到拜占庭帝國的皇位。而這時的世界第一強國英國的君主維多利亞女王卻只能稱王?這多丟面啊!而且由於英國信奉新教,也無法走教皇加冕或者歷史溯源的路。於是大英帝國另闢蹊徑,於1876年宣布繼承印度皇帝的皇位,維多利亞也正式改稱女皇(Empress)。

另外為了給自己的印度皇位背書,維多利亞女皇的加冕皇冠上增鑲了一顆來自印度的巨大鑽石The Koh-i-Noor。所以印度是皇冠上的鑽石其實也有一層字面含義。不過這頂皇冠並不作為而後其他英皇的加冕冠,所以這層字面意義並不是最主要的。

維多利亞之後直至1948年印度獨立,期間的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都繼承了這一皇位,而稱皇帝(Emperor)。

而今天的伊麗莎白二世是1953年繼位,由於大英帝國已經失去了印度,所以只能稱女王(Queen)了。


相對於其他殖民地來講,加拿大澳洲自家人就不用客套啦。半個自家人的十三洲,自己被虐的死去活來,索性不管啦。南非,同樣被布爾人虐得不那麼死去活來,但是最後一場戰爭完事,回到了與布爾人公管的狀態。而非洲其他殖民地,想反叛但是有心無力。

而剩下的南亞次大陸,作為整合者的英帝,以極小的代價擊敗了一個貌似強大的帝國,連同收拾了幾百個小部落,並擠出了其他競爭者。就如同鴉片戰爭幾千人追著幾十萬人打,這片大陸早了幾個世紀發生,不同的是八旗遺老面對的是整個帝國所仰仗的機動部隊的五分之一,而我們的印度同胞可是被幾十個退役士兵和非洲黑蜀黍組成的黑水公司擊垮。而且滿族人再不濟也就淪落到半殖半封,印度則成為別人的明珠。

撿來的印度,然後管理起來也是異常方便。派幾個總督,超精簡的本土行政機構,底層依靠大家族,文化上尊重傳統,鞏固種姓制度。當然英國人也想讓印度底層人民站起來,結果來自本土頂層,更重要的次底層和底層的阻力太大。跪得太久,站起來肯定不舒服。當然英國人是樂意見到的。後來,印度也發生過幾次廣度還行但是低烈度的擾亂,結果尼泊爾人就搞定了,兵都沒怎麼派,再後來兵都不用派了,因為知道印度人自己能搞定。後期為了彌補對天朝的貿易逆差,種了鴉片,為了運鴉片,建了鐵路。由於這裡管理幾乎不用代價,還不用大規模駐軍,還能掙錢,隨便傾銷製成品,因此貢獻了英帝的一半的財政收入。如此印度你怎能不愛。

皇冠上的明珠不假,但是看你怎麼看。英國人肯定稱澳洲加拿大為可靠的兄弟,布爾人是可敬的對手,而印度,一個漂亮的物件而已。。。。


追加一點。。。印度真的產很多很多寶石。在開發非洲和南美的礦產之前,差不多就是20世紀以前,印度是全世界最豐富的寶石產區。

實際上現在全世界有歷史的著名鑽石,每一塊,基本上都帶著,XX年OO歐洲,主要是英法冒險,商人從印度以偷竊,購買等不可言說的手段得到了這塊鑽石。。。其中著名的光之山,光之海,攝政王,世界上最大的黑鑽梵天之眼,厄運之鑽希望等等,不勝枚舉。。。

中間那顆就是光之山。The Koh-i-Noor (Persian for Mountain of Light;。維多利亞女王在1849年殖民punjab之後,東印度公司得到了這塊巨鑽,在當時,是世界第一大的鑽石。到手後重新切割從186克拉所見到105克拉,21g。。。鑲嵌在亞歷山德拉王后和伊麗莎白王后的王冠上。。。印度現在在起訴英國,要求歸還來著。。。。。。。╮(??ω??)╭~

紅寶石,藍寶石,鑽石,都來自這裡。英國殖民印度的時候紅寶石藍寶石的價格攀升,應當有一定的政府機構炒作。。。印度現在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寶石產地,世界上最高級的藍寶石,克什米爾矢車菊藍寶石。緬甸的鴿血紅紅寶石。。。都是最頂尖的吶~

印度說是王冠上的寶石,真的是字面意思哦。。。


多重要?

在大殖民時代之前,英王只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國王,殖民印度後才升級為英皇的,而且這頂皇冠還是印度皇帝,大英帝國一直只是老百姓隨便說的,英皇本人是沒有大英帝國皇帝這個頭銜的。


1.英國女王,又稱印度皇帝。王冠變成皇冠是因為繼承了印度皇帝的帝位。1858年莫卧兒皇帝被英國東印度公司廢除,187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為印度皇帝(Empress of India)。當然登基印度皇帝這事主要是因為她女兒要成德意志皇后了,不能老媽的頭銜比女兒還低。不過之後的將近一百多年,英國國王始終都帶著印度皇帝的頭銜,直到印巴獨立為止。個人覺得歐洲比較慫的一點就是生殖系統太重要,也沒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說法,連天授大位,禪讓登基的概念都沒有,非得是誰誰誰生的,才能當皇帝當女王。實乃是亡國之陋規,不若我天朝禪讓篡位之雅政。就是因為這個根深蒂固的貴族生殖觀念,共產主義才在歐洲失敗了。

2.高票答案@匂宮出夢已經說了印度在英帝國中的經濟地位的重要性。其實維多利亞時代,英國成為一個印度洋國家。印度在英國的日不落帝國體系下的核心,甚至比他們不列顛本土都重要。

這是大不列顛帝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全圖,在大英帝國的經濟體系中,印度是其傾銷的市場,也是原材料的來源地,同時也是蒸汽機時代工業化最偉大的成就——紡織業的生產加工基地。

我記得大目標好像提過一句,1840年之後的英國國內,有一半的增加的工作崗位是僕人。但是同時,千千萬萬的印度工人加入了紡織業甚至機械製造業的產業工人大軍中。1908年,孟買十萬工人罷工,與此相比,知道經歷了美好的不被壓迫的一戰之後的中國,在1922-1923年間二大之後中共全國暴動,領導的罷工參加人數才三十萬。法拉第定律的那個法拉第,剛進入英國的時候,名片上寫著印度某某炒鋼公司業務經理。福爾摩斯的好基友華生,是英國第二次入侵阿富汗戰爭時期的軍醫。二戰名將蒙哥馬利將軍,1907年軍校畢業就去了印度當移民少尉排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甚至說,在維多利亞時期,英帝國的核心國策就是保衛印度!

英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對從陸地上入侵印度有著神經病一樣的敏感,在陸地上,向北進入阿富汗斯坦是為了拒止俄羅斯的威脅。西進到波斯邊境,向東一直到緬甸和大馬,與法國的印支半島接壤。唯一對印度有威脅的是俄羅斯,牛逼的英國議會為了拒止俄羅斯對印度的威脅,入侵了阿富汗!在1842年,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同時,在我大清,四千多一半錫克人一半歐洲人渣的英國步兵打得大清雞飛狗跳。同時,入侵阿富汗戰略全面失敗,16500從喀布爾撤出來的英國軍民被偉大的普什圖人打得全軍覆沒。這還不夠,1879年過了將近四十年,英國人的執念依舊,再次入侵阿富汗,又被我英勇的普什圖人民打爆。(阿富汗作為帝國墳場的腳步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而在大海上,英國更是牢牢地控制馬六甲,好望角,紅海和蘇伊士一切進入印度洋的水道!消除了一切從海上對印度發生威脅的可能性!德國最後能到非洲,到太平洋上去佔領殖民地,但是在印度洋地區,德國從來未曾染指過。

為了防止中國對印度的威脅,英國很早就與日本建立了溝通,後來隨著俄羅斯在遠東的崛起,這時候已經沒有防止中國威脅的必要了,但是為了防止俄羅斯在遠東對英國在中國利益的威脅,英國與日本建立起了牢固的英日同盟。

換而言之,在19世紀,英國其實是一個亞洲國家。

至於加拿大啊,紐西蘭呀,澳大利亞啊,還有大西洋上那些個狗屁用都不頂的小島,基本上可有可無。莫三比克可以沒有,肯亞可以丟掉,納米比亞可以拋棄,整個非洲的內陸都可以不要,唯獨佔著好望角的南非不能丟。這就是印度在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中的地位。


建議玩玩維多利亞2。那裡面的經濟機制和數據都很好的模擬了當時的情形,包括人口的效果,市場,原料等。

可以幫助你理解很多近代的事情。

在遊戲里,英國失去印度後,就出現了大規模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工業劇烈萎縮。印度的作用可見一斑。


它就是皇冠。。。


工業革命基礎的原料和市場就是印度,沒有印度就沒有工業革命

沒有印度種植鴉片就無法剝削中國獲取經濟利益


關於印度。新文化運動,胡適提倡全面西化,梁漱溟提倡印度文化好。想必印度文化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不然梁這樣的大儒也不會一再堅持。

關於印度的環境,中國廣州可以一年三熟,上海可以一年兩熟,天津只能一年一熟,這也可以很好的解釋中國為什麼南方經濟發達。印度全境都可以一年三熟。關於工業,印度有大量的勞動力,但印度不願意像中國這樣發展。關於金融,因為沒有製造業這個台階,印度很難發展金融業。印度的文化到底好不好?胡適說不好,梁漱溟說好。或許是印度的生存條件太好了吧,所以一種不願改變的懶惰思維就成了印度文化的主流。

怎麼理解印度?就是一個人權保護非常好的中國。

假如,英國遷都印度,外加印尼和澳大利亞的煤炭,印度的經濟可以很輕鬆的超過中國。印度在英國人(西方思維)手裡就是一把方天畫戟(皇冠上的明珠),在印度手裡就是廢鐵一塊(溫飽都解決不了)。


英國女王還說過:寧可失去印度,也不願失去莎士比亞。

印度的地位僅此而已。

甘地絕食了兩天,英國就放棄了。

英國人還說:印度人多吃一頓飯,就是對世界的威脅。

跟我們看丐幫差不多吧!


極盛時期的印度,轉自維基百科:英屬印度包括今日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近乎全境,但不包括果阿邦和本地治里市等[3]。此外其還一度包括亞丁(1858年至1937年)[4]、下緬甸(1858年至1937年)、上緬甸(1886年至1937年)、英屬索馬利蘭(1884年至1898年)和新加坡(1858年至1867年)。1937年緬甸被從印度分離出來,由英國王室直接管轄,直至其於1948年獨立。位於波斯灣的特魯西爾國理論上在1946年前亦是英屬印度諸省的土邦之一,並使用盧比作為其貨幣單位[5]。

你想想這種印度要是搞流血革命還大幅度工業化、軍事現代化會是怎樣。

如果時機點對的話,基本世界海洋霸權,美國去喝上帝的奶水就行了。

英屬印度極盛的領域基本收過路費都飽了,到了近代,單單是在阿聯酋挖石油就能維持世界霸權了,只要大力發展軍事重裝加緊控制。

建設東非的就不會輪到中國了,印度直接殖民過去就稱霸歐亞大陸南邊緣地帶,蘇聯真得看它臉色過活了。


有印度作為墊底的基座,英格蘭就是金字塔的頂端,大英帝國的經濟結構就是高度自穩定的合理結構


你可以想像一下,假如中國在二戰後成為美國的殖民地,是不是也是美國的明珠呢


亞洲史上說~流淌著花與蜜之地


英國不是有不列顛尼亞的法理了嗎?難道不能自己創個皇帝頭銜?


英帝國的皇冠就是搶印度的,還用圖表?


沒有印度,英國就只能是王國,正是因為印度被納入,英國在法統上才有資格稱得上是帝國。


在格拉斯哥玩的時候,當地人說這些建築的大理石,百分之80以上都是印度運來的。


重工業發展最困難,如果沒有印度的資源人口配合,無法摸索出工業化模式,美國蘇聯以大英帝國為榜樣發展工業化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不是列強就不是國家。」這個論點。?
1840年到1900年之間,西方列強的財政收入水平大概在一個什麼水平?

TAG:英國歷史 | 維多利亞時代 | 印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