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陝西渭南一教師網上吐槽為什麼要強制捐款200,治安拘留五天?

新消息,暫緩執行


當地連個通稿都不願好好寫了嗎?

一邊說捐款是自願而非強制,一邊又說李某因不滿捐款而發帖泄憤,這邏輯說得通嗎?

李某不滿的明明就是逼捐,否則他不捐不就完了,有什麼必要憤怒?

至於當地到底存不存在逼捐,到底是誰在說謊,看看當地政府的這則公告先。

關於渭南市華州區建立健康扶貧基金相關情況的說明-渭南市華州區人民政府

華州區委、區政府在號召募捐中並沒有對捐助數額作強制要求,採取自願捐助的原則。個別單位在組織募捐活動時,為提高本單位支持扶貧工作力度,存在攀比思想,急於求成,工作粗疏,導致個別公職人員對募捐活動產生誤解。對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們將及時予以糾正、整改,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批評教育。也對媒體和網民對我們工作的監督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好一個「誤解」!——

沒出事就當沒事,出了事就當誤解,一邊把自己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一邊又打擊報復舉報的人,黑白臉你一人全唱了,這遊戲誰玩的過你?

對媒體和網民對我們工作的監督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原來這就是政府表達感謝的方式,又學到了,科科。

PS:《公益事業捐贈法》和《慈善法》都明令禁止「強行攤派或者變相攤派」,逼捐是違法的這位公務員同志 @夸父追日 你知不知道啊?還開除黨籍?犯法的開除守法的黨籍???

檢察日報刊文評強制捐款:「逼捐」扶貧,說好的法治思維呢?


以後會不會出現一種業務。

外國人代發帖,神族代發帖。

反正官方見了這倆都是跪著的


再問連你一起拘留


不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先解決提出問題的群眾


有些成功管理方法總是能突破官僚主義的拖沓做到迅速普及的。

當你開始評論的時候不自覺的思考怎樣措辭更委婉的時候,有些人的目的就達到了。

你可以泛泛所指的破口大罵,但一開始舉出具體,輕則網管刪除看不到,重則牢獄之災。

於是,看,網路上的都是無腦噴。

大家想開點,起碼這是用法律規範老百姓行為嘛。。。。


我就問這個該怎麼處理?

http://ww2.sinaimg.cn/bmiddle/005wr2Sply1fir1kq7wbnj30j60wzwir.jpg


李某認了錯,暫緩執了刑,走了尋釁滋事,拘留也正好五日。

好好好,你好我好都好。

-----------------------------------------------

要看他的吐槽到底是基於事實的自由言論,還是污衊造謠。

如果是教師所言之事是謠言,那麼應當處罰,但是: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夥鬥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處罰引用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第二十六條,以上為第二十六條的內容。

這就很尷尬了,該教師的行徑不符合任意一條的處罰要求。

再看看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很明顯處罰依據的是第二十五條其中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這一條。

如果這張處罰決定書是真的,那麼連依據條目都引用錯了,整個體系上下有多少人為這個事件負責走心了?

這件事,請聯繫樓上的知乎好警察,他們對流程更熟悉。

如果教師所言之事是事實,那麼不應當處罰,相關單位侵犯了該教師言論自由權,所以:

請聯繫樓上知乎好警察。

如果又是一個炒熱點的流量題材的假圖,依舊可以依據第二十五條處罰。

但是相對炒流量的判決,對這些人來說這種犯罪成本幾乎忽略不計,處罰力度完全應該有相關工作人員裁定流量帶來的收益然後加倍懲罰, 否則造謠成本這麼低,我等網民分辨能力也這麼低,什麼時候才能有個乾淨的網路環境。


吐槽下,初中我校每年都有強制捐款的項目,不捐款就給你吃處分,我那時候匿名寫舉報信到紀委和教育局……然後就被校長請去喝茶了……


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也別抱怨,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真有趣,以後我開個業務。

誰想發什麼,我去聯繫三和大神們替你發。五十元一次。

幫原作者匿名,讓當地政府被人抽一巴掌都不知道誰抽的,天天跑三和跨省,累也累垮了。


嗯,知乎好警察說了,我們的警力有限,單車手機你們丟了別煩我們,我們的警力是用來破大案的。

如今連破兩起大案,不知道該記幾等功啊?親愛的知乎好警察們?


這麼說來,我在知乎的回答,因為政治敏感被封

是知乎在保護我咯?


這就是逼捐聖母婊的生存土壤。

官方認證,衙門帶頭推廣,我看以後那個還敢聲討逼捐聖母婊。


記得《哈利波特》里,當魔法師們要開口直言講到「伏地魔」的時候,總是像是被施以了咒語般,嘴被不自覺地封住,這個魔頭的大名就是講述不出來的感覺。

這就像是某些無比強大的存在,強大到你根本無法清楚地講述出關於它的真實面容的樣子。每當要講述的時候,就被某種咒語不自覺地作用著。

這是一種藉助著植根於人的心底,進行統治的方式。這個字眼被提及時,某些相應的魔法便會發生著作用了。一如我們在知乎上寫東西時常常會遇到的那樣。這迫使我們要提到某些東西時總是不能直言地講述,在恰當的點上我們進行迴避,或者用一些方式進行替換。恰如在電影里,伏地魔的名稱被魔法師們嘴邊的「you know who」來代替了。

我們在講述到某些重要現實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用「你知道的」來進行替換了,以免自己的表達被那個無言之中的強大咒語或者魔法給作用著。

這樣的效應的作用是什麼呢? 恰如伏地魔是電影里起到的作用一樣,明明它是那個世界的一種重要秩序的來源,但是卻強大到令你無法直接描繪的威力。因為有些東西太敏感了,敏感到簡直說不清楚的地步。潛伏在這秩序間的一種無形的魔法,也不允許它被清楚地描述。

在這我們身處期間的現實一樣,不管是這兩次的吐槽被拘留,還是先前所有的相關事情一樣,只是那些寫東西的人「不小心」而被那個強大的魔法所反噬了一樣。我們也是物傷其類,這樣的事件,做法,無疑也是想要在我們這些寫東西的人的心底種下某一些影響,某一些我們不自覺便要避開的東西,某一種無形的恐懼,一種魔法和咒語。

這些魔法使得我們對於一些重要事實真相總是不便表達、「不可描述」了。


就算你找出當地政府有人貪污受賄的證據也沒任何意義,話語權不在你手上毛用沒有。之前北京大學教授鄒恆甫發微博說北大很多老師淫亂,然後北大告他誹謗,結果案件審理期間北大真被爆出來有老師騙炮被舉報,鄒說你看看這就是證據,北大說這不能代表什麼。。


你得顧大局


讓我想起了一個曾經的網路熱詞——跨省_百度百科

從2009到2017,最近這兩個事件讓我感覺世界似乎沒有改變。十幾億人數十年的努力建立的國家形象,敵不過某些人輕飄飄的一個指示。

很好,很強大。

PS:這事兒即使要處理,也只能夠上黨內批評。

居然為這點兒小事就動用公安力量,顯然某些人動用警力為自己服務已經習以為常了。這才是細思極恐的問題。


當一個問題評論中國警察的時候,就會有一群知乎警察進來大談光輝事紀,你要是打算補充兩條負面的,那就等著被站在道德高地踩死吧。神奇的是,一旦出現這種逼捐啊,辱母案警察不作為啊,知乎的警察們就集體失聲了,就和會隱身一樣,真神!

寫條微博會被公安跨省拘捕、老太太擺個氣球攤會被以「攜帶槍支」為由抓捕、寫個抗議逼捐就會被拘留罰款、老外丟個自行車警方會出動人手24小時內給找回。但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被催債拘禁幾天時警察不會解救你,當你在車站被扒手偷了一年的收入時警察會說「每天那麼多人被扒我們管不過來」,當你吃個燒烤被打群架的堵了報警時,警方會因為「警力不足」一直來不了。

我管這叫薛定諤的中國特色警力。

話說吃瓜群眾的舉報來的真是快,真的是自帶五毛啊


我就說說當年在草雞的經歷吧

當年我在草雞某個qq群吐槽我們社工「又被捐款」,底下一群人回復不可能,沒有這事

呵呵。。那個群容不得說黨國一點不好的。。對,說的就是你,交通群。。。。呸


尹X珊罵了個電影直接開除公職,一個哥們說食堂不好吃都直接拘留。現在讓你掏錢你敢不掏拘留就不錯了,已經算是寬大處理了,應該直接拖出去打靶。


推薦閱讀:

中國國家郵政局是一個什麼樣的單位,為什麼辦事效率這麼高?
有哪些政府(不限於中國政府)調控房價的政策措施被證實是有效的?
為什麼在賽博朋克題材的電影中,管控世界的是科技公司,而不是政府機關?
在公司註冊時,「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科技有限公司」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名稱之間有什麼區別嗎?公司是否會因為公司名稱不同而被政府按不同的行業性質來分類?
如何評價西班牙的無政府狀態?

TAG:法律 | 警察 | 政府 | 中國 | 陝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