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習慣了首調唱法,聽到什麼都會用首調哼出來(頻繁轉調的除外)的人,怎麼才能訓練出熟練的固定調感覺?

練琴的時候尤其痛苦。。因為總是會在腦海中反映成首調的唱名,腦和手就對不到一起了。。


我正好是同你相反的。

絕對音感是一種說不清楚的音樂能力。在沒有任何比較的情況下能判斷任何一個音在整個音高序列中的位置,主要還是一種天賦。但個人認為本質上多數絕對音感能力者仍然是把獲得的音高在心中同自己記憶中音高序列作比較,就是說還是要有比較的。所以說個人建議如果是相對音高能力突出者可以通過提高音樂記憶來訓練這種能力。

比如您可以強行記住某個頻率一般推薦440HZ的A音,然後使用其他的音高同它做比較,或者您平時說某個字的時候正常情況下使用的音調,對一下發音的頻率大概是哪個音高然後把它牢牢記住。

除了通過記憶來提高絕對音感之外我覺得應該是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澄清:

@胡立灝 絕對音高能力同對調性的認知能力是沒有關係的。因為絕對音感能力是分辨頻率的能力,比如一個單音比如勺子掉在地上,只要有明顯的音高特徵能力者都應該能夠分辨,獨立的一個單音不存在「調」的屬性所以我不太能理解您說的「兩個答案都對」。並且絕對音高多數是屬於天賦,後天練習所得也只能說是獲得本質上是強化過的相對音感的能力,這邊所說的「音感」而非「音高」的概念,絕對和相對亦是有明確定義的。

您所說的方法我理解了,但這樣要做到先熟悉一首樂曲的旋律(記憶)再分析出調性(這個步驟就是分析主音了也就是將相對音高同固定音高去比對),再在自己反應的首調的基礎上再做轉換,這在扒譜時並沒有直接記憶去對音高來得直接啊o.o


先大概的說一說,練琴(鋼琴、手風琴等)時,用固定調唱法,因為唱名=鋼琴鍵=五線譜上的點,所以比較容易上手。練唱歌時,用首調唱名法,比較能直接感受旋律、調式特點等。

我感覺@米叔 和@滇狐 的答案都好深奧...我講講我的理解吧。

隨便拿起一首曲子,都有音調。比如C調的歌,用固定調唱法,就很簡單是C到B,對應著首調唱名是Do到Si。但是比如D調的歌,就是固定調的D到C,對應著首調的Do到Si了。也就是說,在D調歌里的Do,是用D來表示固定調唱名的。

所以,完全的單方面的利用固定調或者是首調唱法,都不能全面的表達一首歌。

先明確了這一點以後,我想引入絕對音高(絕對音準)及相對音高(相對音準)的概念。

Wiki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在這我嘗試用個人表述來表達它的意思。

絕對音高,指的是在無其它樂音比較前提下,用樂器彈奏任意一個音,你都能明確表示出這個音在某一曲調內的音高。你可以理解為,我彈一個C調的G音,即是C調的So。同時,它也可能是G調的Do。在此時,你都可以將它明確的說出來,兩個答案都對,那麼可以稱你為擁有絕對音高。

在這個世界上,擁有絕對音高的人,是需要經過強化的持續的訓練的。訓練方法正如@米叔 所說,記住某一頻率的某一音高,如A,那你聽見無論某個音,都可以感覺出它在這一頻率里,與A的音程關係(如大三度小三度),從而將其表達出來。

相對音準,則可以理解為,在有樂音比較前提下,可以明確表示某音在某調的音高。這個技巧呢,就比較的容易感覺,有一定樂器基礎的人都可以做到。

從問題來看呢,LZ想要訓練固定調感覺。其實方法有很多,訓練絕對音高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但是據Wiki所說,3-9歲是訓練的敏感期,過了這個時間就有點難了= =#。那我們應該如何訓練呢?我介紹下我自己的辦法。

大學時候玩樂隊,經常想翻唱別人的歌,就需要扒譜子。我就在鋼琴上先把整首歌的旋律大概扒一下,看看出現了哪些音,用C調錶示的話大概是C-B裡面的哪些唱名,由低到高排一遍。再然後,想想這首歌的曲調。這一步其實不難,如果是C D E #F G A B,就是G調;如果是#C D E #F G A B,就是D調……等等等等。調性出來了,固定調唱名和首調唱法就都明了了。(等你熟練了,一看見#F和#C,就會知道是D調;同理,只有#F的,一定是G調。)

記住,離調和弦(旋律)除外!

慢慢的,自己會先彈、記旋律,問調性(曲子是什麼調的),再扒和弦(C調Do-Mi-So為C和弦,G調的Do-Mi-So則為G和弦,以此類推),再唱旋律。

我的建議是,LZ你可以試試放棄用首調唱名唱一首歌的旋律,像是@滇狐 那樣,用「嗒嗒嗒」或者「嘟嘟嘟」哼唱代替,這樣哼出來的就是一首旋律在你自己心裡的旋律走向,你的腦就可以對應你的手用隨意的調性演奏這段旋律了。C調的歌跟D調的歌,同一段旋律,同一個音高唱出來,用首調唱法是一樣的,只不過用固定調寫出來不一樣而已。在首調與固定調相互轉換,是每一個音樂從業者甚至玩耍者都應該掌握的能力。

如果不行,那我覺得可能LZ練琴的時間還不夠,或者是這方面的訓練不夠。這方面的能力,在我小時候考級時的視唱練耳考試部分是十分重要的。其實上手不難,LZ加油哦。

說了這麼多,還是一個旋律在不同調性裡面的表示不同但是音高相同的問題。自己也覺得比較難講明這個問題...有點混亂。如果LZ或者各位看官們覺得說的不夠清楚,我還可以舉例子來表示我想說的意思。

希望對你有幫助。

待補充...


別聽 @米叔 的,我就是首調唱法的,練琴和用什麼唱法沒有太大關係,根本沒必要非得練出固定調唱法。如果你感覺到腦和手對不到一起,那僅僅是因為練得還不夠而已,堅持練,練多了自然就熟了。另外,對於比較複雜的曲子,我心裡一般是唱「嘟嘟嘟」或者「嗒嗒嗒」或者「幫幫幫」或者「嘣嘣嘣」,很少有唱 do re mi 的,因此用首調唱法還是固定調唱法其實關係不大。


終於遇到跟我有同樣苦惱的人了,我也是倍受這個問題困擾,練習速度都受影響,練琴還是固調好,可是我平時也是唱首調,經常在記譜時出現混亂,要知道我們練琴時需要不假思索的反應音高,所以當時反應的音高一定是平時習慣用的首調或固調的音高,我們會反應出手吊我,然後就回干擾手指,我正在考慮是不是應該通過強化訓練訓練出固調感,但真的不知道會有多難,有沒有可能,成年人還能訓練出來嗎?


如果不是為了考試,建議你用首調。尤其流行音樂…但一定要唱好變化音,來應付調式的借代。


剛跑去做了另一個測試, http://www.delosis.com/listening/measure-handler.html 第一組是半音細微區別,30題對了27,第二組是節奏細微區別,30題對了29。


推薦閱讀:

只用手指頭敲桌子,怎麼敲出節奏感來?
不說唱功的問題,就詞曲創作來說,許嵩現在的水平如何?
如何看待竇唯音樂中歌詞逐漸退化,歌名逐漸消失(比如用序號取代歌名)的現象?如何理解《暮良文王》和《幻聽》這兩張專輯的概念?
有哪些樂隊鼓手才是樂隊中最大的亮點?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天賦從而去學編曲和作曲?

TAG: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