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讀文學作品的意義在哪?(除了休閑、慰藉與談資)

覺得在大學裡讀課外書的時間有限,想盡量留時間給專業課程,文學作品有時讀不懂,又找不到明確的現實意義(或者說像是不能馬上「見效」),甚至有時候覺得在低谷時會沉迷其中,反而讓人懷疑很多東西。所以雖然一直喜歡,也不計較讀書的功利,但仍會有這個疑問。希望這個問題沒有冒犯什麼。


謝不邀。

引用我的另一個回答:
你為什麼讀書?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讀過樓上幾位的答案,感覺理由很漂亮,但是也很空洞。其實讀書根本不需要理由,因為抱著一個功利的目的讀書,你最終一定會感到失望。屢次失望就會帶來興趣的消磨,什麼事情一旦失去興趣,再美好的事物都會變成一種折磨。

記得國外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說讀書是各種學習方式中,效率最低下的。讀一本書帶來的收穫,並不比你看一部電影、做一次旅行、聽一節公開課、進行一場有效溝通得到的更多,而且以上方式都比讀書來的更加輕鬆自在。

所以我的讀書態度就是:想讀就讀。就這麼簡單。不要糾結於一個讀書的理由或者目的。

我的書齡不長不短,今年剛好十個年頭。從我十歲起第一次獨立閱讀長篇小說開始,我始終保持著每天不少於四個小時的讀書時間。我家住在新疆,2009年7月,離我家車程需要兩小時的烏魯木齊市爆發了群體性事件(我不說,大家都懂),全疆斷網十月零十天。那是我讀書速度達到神級的一段日子,平均每天閱讀量十萬字,最高一次是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十二小時讀了二十一萬字。此後再難超越。這件事情證明,讀書最好的方式就是:遠離手機和網路。

我熱愛閱讀,不像大家的理由那樣光輝璀璨,其中多少有些無奈。因為身體原因,我從小就不能走路,所以也沒有上學。因為沒有上學,所以朋友極少,大多是家裡的親人以及兒時的玩伴。朋友們總說我有點自負,其實他們哪裡明白,我的自負,正是源於自卑。過去,每當看著身邊的同齡人一起出去逛街、滑雪、跳舞、打保齡球,我都很想說一句:我也想去。可是我僅有的自尊心卻不允許自己向人示弱。我只是淡淡地告訴他們:我不喜歡出去玩,我喜歡躺在床上讀莎士比亞。

久而久之,讀書就成了我的一個習慣。而隨著時間流逝,曾經的朋友大多有了各自的學業、事業、愛情和他們自己的生活,但我的世界裡,只有那些雋永的文字和古老的書籍陪伴我。如今我可以坦白地說,最初讀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裝酷,現在讀書更多是為了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世界。我一向唾棄「天賦論」,如果上天真的賜予每個人一種天賦的話,那我想自己最大的天賦就是「對未知事物抱有一種生吞活剝的好奇心」,看見一本沒讀過的書,我就想一口氣翻到底,讀到一句喜歡文字,我就會反覆閱讀恨不能出口成誦。這一切沒有任何理由和目的,僅僅是因為熱愛。而且我也明白,認真讀書,認真生活,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事情。

十歲時閱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從姐姐家借來的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當時覺得很有趣,過了兩年覺得很無聊。喜歡過一段時間的日系推理小說,諸如江戶川亂步、東野圭吾、島田莊司、松本清張、橫溝正史、宮部美幸等人,都是我偏愛的作家。十二歲以後,基本上都在閱讀金庸、古龍、黃易、梁羽生、倪匡等人的作品,尤其是金庸先生的大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我都看得十分著魔。十四歲左右,有幸拜讀過幾位俄國硬漢的作品,諸如契科夫、托爾斯泰、高爾基、奧斯特洛夫斯基等等。十五歲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是我經歷過最痛苦和最黑暗的日子。陪我度過那一時期的是各種人物傳記,我不是看他們如何攀上輝煌的頂峰,而是看他們如何度過人生的低谷。我如今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我想都是在那時形成的。

對我比較重要的作家有兩個,一是史鐵生,二是周德東。史鐵生老師的那本《我與地壇》,不知道陪我度過了多少個夜晚,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不亞於《聖經》在基督徒心中的神聖。而周德東這個恐怖小說家,是第一個在寫作技巧上給我帶來啟示的人。他的恐怖小說傳遞給我的不僅是故事,還有人與生活的戲劇性。

其它書籍不知一時該從何提起,或者根本沒有必要提起,那些走馬觀花讀過的書,不提也罷。

如今,我更喜歡閱讀古典文學,沒什麼理由,只是興趣變了。我從來不看網路小說,即使看,也是等到幾年以後,人家都看完大結局了,我才從頭開始看,什麼《鬼吹燈》、《盜墓筆記》、《明朝那些事兒》都是如此。我曾經按自己的喜好,把所有書分為「優、良、中、劣」四個等級,結果發現光是「優」的書,我這輩子都讀不完。所以,我不願意將自己本就有限的時間,浪費在那些尚未經過時間檢驗的書上。

旁人說我讀書很多,對於這一點,我是不認可的。我反倒一直認為,自己讀過的書,真的少之又少,知識面也狹窄的可憐。這絕不是讀書人慣有的謙虛,而是我心裡的實話。我對讀書的理解,早已經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過:讀書不光不能增長我們的見識,反倒更加暴露我們本身的無知。世界是龐大的,你所掌握的那點兒自以為是的知識,僅僅只是滄海一粟而已,甚至對整個世界而言,它根本不配稱為「知識」,那不過就是一點兒必不可少的生活常識。說到底,每個人都是一隻坐井觀天的蛙,僅此而已。

我說了這麼多,不知道題主滿不滿意。其實我想表達的東西,只有一句話:人生本就短暫,與其把時間花費在「我為什麼讀書」的問題上,不如立刻拿本書來讀一下,我相信你會找到答案的。


給邏輯困境提供想像性的解決方案。

文學是無法紓解的意識形態矛盾的想像性解決。


文學書籍至少能分出三類: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當然大部分文學書籍是這三種的雜合體。

那麼一般就是說戲劇小說了,所以著重談談小說吧。而且咱主要不談什麼修養啊,氣質啊,慰藉啊,價值觀啊這些虛的,這不符合題主對明確清楚答案的要求。咱就功利的說,說說小說的效用。

小說的效用,至少有三個,一是培養人的同理心,提高人的情商和理解他人的能力;二是積累人生經驗,讓人經歷世事,指導生活;三是提高人的語言能力。

培養人的同理心

讀小說,尤其是長時間不間斷的閱讀,能使人進入情節之中。進入情節後讀者有兩個視角,一是書中人物的視角,二是旁觀者的視角。當你用書中人物的視角來進入情節,你其實就是在體會書中人物的境遇了。這個把自己自居為書中人物進入情節的過程,就是你理解書中人物的過程。

書中人物要說話,要做事,要觀察書中的世界。你也要跟著他一起做這些事情。那麼顯然書中的人物是一個其他的人,你在這個過程中,相當於就是在感受他所感受的東西,理解他的所想,這就是同理心了。書中的人物,有的和你很像,有的和你很不一樣,就算和你不同,你也會被作者拉入情節成為書中人,這是文字的力量,你相當於是在被迫成為別人,理解別人。

這類似於什麼呢?類似於你附身於路人。你看的小說多了,附身過的人也就多了,你就能理解各種各樣的人。這種對各種書中人物的理解力,自然能用到現實生活,比起別人來,你能更容易的理解他人。這對你他人打交道大大的有幫助。因為無法理解別人,就會變得很狹隘,然後就會憤怒,嫉妒,委屈,討厭,自卑等等等等,這些都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有關。如果讀小說成風,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會增強,那這個世界一定會美好很多。

積累人生經驗

小說構成了一個世界。爸媽經常會說要從象牙塔里走出來,進入社會,多多歷練等等。讀小說雖然不如親身體驗來得深刻和鮮活,但其實就是在小說的世界裡歷練。經常有人說聽君一席話,勝讀一年書,什麼在火車上越到某某大叔談人生經歷受益匪淺,什麼旅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長見識等等。其實要我說,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前天跟馬親王在山裡盜墓,昨天王爾德帶我處理家庭瑣事,今天曾國藩教我怎麼對付上司,你經歷再豐富有我豐富么?如果聽大叔談經歷是長見識,那麼讀小說就是聽一群大叔給你談經歷!這世界上再沒有這麼划得來的事情了。

可別說小說不夠現實,和真實世界不一樣,要我說,小說比現實世界還要真實。有的小說是現實的典型化,有的是現實的真實描繪,有的是現實的誇張,無論是哪一種,人性是一樣的,哪怕是完全架空的幻想小說,人性也還是那樣,你別看有些小說里的人物跟深井冰一樣,其實是你見識不夠,比小說人物更深井冰的人海了去了!不過這僅限於質量高的小說,質量低的,那就什麼都不能保證了...在小說了看夠了極品,遇到了現實中的極品,你至少能不慍不怒不暴躁吧?

提高語言能力

小說里會涉及到各種各樣的語言,議論的,描述的,表達感情的,與人辯論的等等。看小說多了,語言能力必然增強。遣詞造句的能力,與人談話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都會增強。這個是潛移默化的,就跟小時候背書一樣,你不一定感覺得到。當然這個增強最明顯的還是書面表達能力,口頭表達還是更依賴於說。別的不說,就是寫一封求職信,你就能寫的比人家好。說的簡單一點,看小說提高語文水平!

以上是針對題主問題的。而小說給人帶來的東西很多,以上只是現實價值了。他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塑造人的價值觀,給人「心靈慰藉」,最近還有研究表明閱讀小說能提高大腦的功能!:

沉浸在一本扣人心弦的小說中能觸發大腦的可測量變化,這一效應在讀完之後還能持續至少五天。論文(PDF)發表在《 Brain Connectivity》上。研究人員招募了21名學生,閱讀Robert Harris的驚秫小說《Pompeii》。這本小說有很強的敘事線。在開始前五天,研究人員先用fMRI掃描大腦確定一個基線,然後讓學生每天晚上在固定時間閱讀小說的九分之一,早晨起來測量大腦。讀完之後繼續掃描五天。研究人員分析了大腦的幾個區域,發現與感覺相關的特定區域的神經連通性在閱讀後一直維持在基線以上水平。研究顯示,參與創造性活動如閱讀優秀小說能鍛煉大腦。

Solidot | 讀一本小說能在數天內增強大腦功能


她讓你不再鼠目寸光的功利的看待這個事情


閱讀能平息心中的浮躁。

現代人習慣了浮躁,浮躁的生活,浮躁的步伐。

但是,思想卻不能浮躁。

一個人思想浮躁的話,很容易人云亦云,從眾,

也很容易被煽動。

正如【釣魚島遊行事件】中的人一樣,

他們有的根本就不清楚事情的原委,

釣魚島的具體情況都不知道,也不清楚法律上的條文,

只是有人在前面大喊,便隨之附和。

我在遊行隊伍里看見的不是對祖國領土被搶的憤慨,

而是集體事件帶來的狂歡一般。

說到【煽動】,

讓我想起柏楊筆下的《醜陋的中國人》

不知道為何它在中國人群體里大熱。

是我們中國人承認了?

其實我們也並沒有書中描述地那樣醜陋。

想要針砭中國人的陋習,也不必用如此貶低的方式來激勵或者觸動國人。

為什麼柏楊在國外的演講使觀眾如此狂熱呢?

正是因為他的演講具有煽動性。

比起好事,壞事當然傳千里,

比起正面消息,負面消息更受人關注。

一次如揭露醜聞般的演講,當然會讓關注情緒激昂。

但是,激昂過後呢?

如果換成一種冷靜的、不那麼激進的方式去告訴我們中國人的惡習在哪裡,會有什麼壞的影響,

或許引起的就不單單是瞬間煙消雲散的激昂情緒,

而是國人的自省與深思,

這樣不是更有效么。

說回閱讀,

人在閱讀中會做思考,

反覆地思考讓人冷靜,

只有冷靜的人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正確的選擇。

這就是閱讀的好處吧。


不得不說 人很多時候都受到孤獨和百無聊奈的侵擾 而這些如傷風感冒般不可防禦和抵抗 而又說不出道不明 隱隱的侵蝕你 而這個時候 能夠看看書 真的會舒服很多 讓你覺得你不只是局限於一隅之地而已 有更大的世界 更宏偉的人生 更不置可否的境遇 雖你的細小的悲哀絲毫未變 但在一個大的參照物下 一切顯得微不足道了


先說一個大的方面,文學作品代表了一種人文。現代社會人們注重實際,實用,科技科學這種務實的知識無疑比文學作品這種務虛的人文知識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這兩種文化的平衡:「20世紀50年代,英國學者C.P.斯諾在&<兩種文化&>的演講中指出,科技與人文正被割裂為兩種文化,科技和人文知識分子正在分化為兩個言語不通、社會關懷和價值判斷迥異的群體,這必然會妨礙社會和個人的進步和發展.當前,兩種文化的分裂非但沒有緩解,反有愈演愈裂之勢,主要表現為"科學主義"的盛行.要促成科技與人文的融合,首先應給科技一個準確的人文定位,破除對科技的盲目崇拜.在此基礎上,對教育的重新審視是二者融合的希望所在。」(斯諾的兩種文化)

再說一個小處,最近讀完一本書,方舟子的《我的兩個世界》。方舟子以科普,打假聞名。少有人知道他是一個文史愛好者,這本書就是他的文史隨筆集。書中有他大量閱讀文學作品的心得體會。 但凡知道方舟子名字的人,認為方舟子是科學主義者。這本文集會讓一些人改變他們的看法。

我想說的是,方舟子念書時學的理科專業,畢業後從事科普打假。他做這些事的精神來源卻是閱讀魯迅的作品。科學訓練是他的武器,是他的盔甲。人文知識閱讀是他行動的原因與指南。我覺得讀過魯迅作品的方舟子與沒有讀過魯迅的方舟子將會是不同的人。

最後再小一點說,閱讀文學作品會提高文筆,增加任何文章的可讀性。張五常有一篇文章:(1988.03.02)可讀的文章是怎樣寫的。多度文學作品可以豐富知識,為文章增加趣味,可讀的文章不妨行文時增加一些「閑筆」。閑筆從何而來,只有多讀文學作品。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我個人是愛好文學才讀小說的(其他看得很少)。其實說是名著的真的沒有多大必要讀——如果不是喜歡的話。一些入門級專業書寫得都比那些好。

我們為什麼要小學生多讀書呢。其實不管讀什麼,只要是好書,能看懂的,基本上能夠提高閱讀能力。閱讀能力覆蓋面就很廣了。因為基本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文字的,雖然互聯網也帶來了很多圖形、音聲信息,但是文字依然是效率較高的、較穩定的信息傳遞方式,在學習升級過程中,對閱讀能力的需求依然是很普遍很基礎的需求。

然後文學具有專業書不具有的 情緒調節功能。從中體驗情緒和接收信息。人類需要信息,無時無刻,顯然文學是一種比較優秀的MEME,接收這種MEME,總比老在接受那些垃圾的激素玩意好得多了(比如爛又抄襲的國產網頁遊戲)。

話說回來,我基本上不讀國產的文學作品,也不是全不讀。總之國產文學對提高智慧的效率更低。這點就不贅述了。


好的文學作品,作者通過故事,講述的是人性/人性的某個側面。所以通過閱讀文學作品,我們能更深刻地了解人性,其實也就是了解這個世界。


讀書不是目的,是手段,獲取信息的手段,獲取不同的信息對自己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讀書要根據自身實例需求有目的的來讀。


至於文學,其最大的特點是能夠調動人的情感,讓人對未經歷過的人物,環境,年代有所感受。所以讀文學的好處是很多的,雖然看起來不是很直觀,但確實有助於豐富內心情感,陶冶情操,確立正確的價值觀。這些軟的東西其實更實在。


我也想問文學作品的意義是什麼?推薦個雙語閱讀網站, http://www.iyangcong.com。


最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說一說自己的心得。

最開始我是尤其不理解小說這個類別的書的。當然不是指的那種,講了一個極其精彩的故事的小說。那種小說就是圖一樂。我指的是那些,大家說很好,深刻,然而我看了很無聊,覺得故事沒意思不想看的小說,我想這也是很多人的困境所在。

我最近突然明白了。

我為什麼明白了呢,背景是這樣的。我最近在看歷史,覺得各個朝代,年代吧,千奇百怪,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衝突。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難道這些小說是讓我看那個年代的人的生活的嗎,所以我在看完民國歷史,之後拿起了扶桑,講了去美國的第一代華工,這一次我完全看進去了,而且深深地感動和震撼。因為我記得美國的華人財政部長,名字我忘了,他就職演說的一句話,內容大概是,我的祖先從中國到美國花了幾個月,從我家到這個這裡卻花了幾十年。感覺終於給異國他鄉奮鬥的華人故事有了一個收尾。

我終於明白了,我以前覺得無聊實在是懂得太少,看的僅僅是個故事。但是當我明白這一切的背景之後,我很自然的想去知道在那個時候,人們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發生了這些事。很自然的去思考人類,在這一路走來的歷史中,都為什麼而犯錯而痛苦而互相折磨。

它對你的未來,可能沒有什麼幫助,但是這是一個國家民主進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沒有開化的國民而施行的民主,很多時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能是愚昧統治智慧。這樣的教訓,我們在如今世界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太多了。


構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再一味的跟風,對事情不一定有自己的觀點,但能說出自己支持觀點的理由,我是抱著這樣的態度讀書的。

之前看一個俞敏洪的演講說要多讀書,就開始讀了一些歷史方面的《明朝那些事》,後來看了幾本小說《兄弟》《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活著》,再後來讀了《喬布斯傳》,到了碩士,看了一些王小波的書,感覺自己的積澱太淺,就開始看哲學方面的書:《人生的智慧》《愛彌爾》,不過至今感覺還是看的太少了!


自我完善與提高


我覺得是為了幫自己定位吧,或者說是找准自己吧,有時候我們看書往往也只是挑些不和自己價值觀相悖的東西去讀或者記住了,其實還是該什麼類型的好書都讀讀,讀書是一個迂迴的積累過程,不是見效不見效的問題,不是電腦編程,你自己也不是一個內存條、資料庫。


我覺得題主已經歸納了要點——休閑、慰藉與談資。

人不就是追求這些嗎?


文學作品實際上是在培養人的整體素質(從外在到內在)也是對於中國人文素質缺失的最好彌補(這個不用多解釋了吧)專業素質只是為你將來的工作作為一個基礎,如果僱主面對的是一個專業素質好但是言談舉止一塌糊塗的人會有人要麼?


我覺得專業課程知識可以讓我們具備某種勞動能力,即社會性的一面。但是作為人,有時候可能不僅僅是工蜂的一面,總免不了直面自己的內心。孤獨的時候,困惑的時候,思考人生的時候。


認知世界的方式會隨之改變


我覺得這是在培養一種生活的態度


不要浪費時間問了,直接找到本書開始讀就好了。


在於能有更少人跑來問讀書有什麼意義這種沒意義的問題


推薦閱讀:

尼採的著作按照怎樣的順序閱讀比較好?
讀完 10000 本書有什麼意義?
讀傳記類書籍,能從中收穫到什麼?
你是如何做到一年看300+本書和159部電影?
不愛看書怎麼辦?父母天天要我多看書才有出息

TAG:閱讀 | 青年文化 | 人生意義 | 文學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