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否應該為了房子活著?

我是一名上海土著,家裡只有一套房子,現和爸媽合住,普通的身份、普通的工作、普通的收入,沒有大手大腳的支出,也沒有異常節約的習慣,平均每個月花費1~2K,攢下2~3K,是這個城市中最普普通通的一員,已經到了要結婚,考慮買房問題的時候。而我的問題就是在當下,我們是否應該為了一套房子而活?(該問題不是想討論房價問題,而是生活態度問題)

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呢?

第一,當下房價太高,最近一兩個月,我和家人去上海新開的樓盤轉了轉發現,我們只能上海最郊區,離現在外環邊上我家房子路程1個半小時路程的地方買上一套70多平的兩室一廳,並且需要傾其所有,還背上每月7~8K的房貸30年,相當於我30年白乾。

第二,我身邊有因為買房子問題而最終分了的朋友,4,5的感情長跑最終付之一炬,在分手的前2個月,朋友還在討論結婚紅包問題。也有最終買房結婚成功的,但付出的是2家人家所有的積蓄,和他們每個月大半的工資,現在三口之家過著一種樸素的生活並難以剩下存款。 這兩種生活都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為了房子問題而最終分手,也不想為了房子而過著沒有質量的生活。可是我看不到第三條路...

第三,最近家裡發生了件大事,一個叔叔得了癌症,40歲左右孩子初中,整個家可以說瞬間垮了,親戚們的幫襯和叔叔家所有的積蓄交付了幾十萬的醫療費用,醫保根本就是不頂用,國內無葯可治,只能全自費買進口,2.5萬半個月療程的葯吃還是不吃? 若我叔叔能挺過難關也就罷了,若是不能,我阿姨怎麼辦?我妹妹怎麼辦?我爺爺奶奶怎麼辦? 一貧如洗的家,沒有任何保障。

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我想想自己的情況,如果我三四十歲時,發生意外,我以何來應對意外,以何來保障我或者我親人意外後的生活? 我找不到答案。

我回想了一下,我畢業時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在30歲時升職加薪拿到10K的工資,有一個我愛的妻子和一個可愛的孩子,我能給妻子一個安穩的家,給孩子良好的教育,每年能和他們出去遊玩一次,看看世界的大好河山。

在當下為了實現我一個普通人普通的憧憬,我該如何選擇,是否應該為了房子而活?


不住上海,隨意查了一下,難道同區位上海二手房高於一手房??誰給我解釋一下?

好吧,作為一個房奴我給你參考一下。看的出來你肯定是不想買的。但是我說說我的觀點:要買。

第一:上海房價是否高。

一手房的話的確高。根據最新的地王來說,4萬一平。

但是樓主有沒有考慮二手房呢

有人說二手房哪能來結婚,但是可能我的階級太低,身邊還有不少人是這種的。大多是外地人。而且三線

有時人得面對現實,錢就這麼多錢,能力就這麼大。一味的抱怨和焦慮並不能改變什麼。

一手房的話,首先你荷包不夠。第二,區位也不好。第三,如果毛胚還得花錢裝修。第四,傢具家電也得是新的。第五你還得結婚

我估計正常家庭這麼一套組合拳下來,不死也重傷。最起碼五年沒起色。

當然你也可以選精裝,但是也省不了多少

但是如果選二手房,就好的多了。最起碼環境要好的多。負擔也輕,而且一線城市房價還有空間。

或者如題主所說 金山崇明乃至崑山。。

主要還是說服女方

女人和男人不一樣,一個自己的房子,對女人來說就是自己的家園。她可以安心的養花種菜布置家居燒飯做菜拖家帶口。而不用擔心房東攆人。減輕人販子小偷強盜入侵的可能。有車更佳。

我提醒你,目前為止,良好的教育還是和戶口捆綁的。上海戶口之所以值錢,分數低也是一方面。教育資源也是。

至於房價,除非你要變現,否則不具備現金價值。不動產只有變現的剎那才有意義。而你主要是自住,可以不考慮。

買了二手房你也有不同的選擇。一攢錢去還房貸,二攢錢換大房子或者好地段

按照題主的性格,最大的可能還是還房貸

其實利用公積金貸款,等額本金,提前還款。壓力還是不大。更別提你本身還有一套房。

我目前打算就是結婚和父母一起住,老房子出租。。

我估計樓主不會自苦如是

說起來很多人比你慘多了,比如騰訊公益里很多家庭。他們的生存都困難。當然,我們距離最底層也不過是一場重病的距離罷了。

第二 結婚

大城市的特點就是女多男少,雖然其中不少奇葩搞不清自己定位,但是努力找找還是能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門當戶對在世界都是很重要的。這個參見配對試驗。你自己10分,就不要奢望找個50分的伴侶。想清楚自己最需要什麼,然後去找,與人與己都好。如果實在不想買,找個不需要房子的女生也不錯。

第三,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養老金某種程度也是龐氏騙局。我們日後的保障未必如現在。現在老人的養老金是我們這代人交的。而我們80後的是靠00以後的人交。首先他們人口基數就比我們小。而且到時因為延遲退休,智能化,工作崗位也不好說。所以現在去為以後養老考慮是很明智的。不要指望養老保險,商業保險乃至於儲蓄。你知道通貨膨脹嗎?有空看看經濟學書籍

並不是反對保險,重疾病和意外險都是很必要的,壽險也是。只是這裡面水也很深。我們畢竟不是土豪,只能挑性價比最合適的。買過組裝電腦的話,你應該能理解我說的。

至於葯,我建議你搜索仿製葯,代購葯。新世界大門開啟了。。。

旅遊的問題,只要你不失業,這點錢還是能出來的。除非人民幣大規模貶值。但是這樣的話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恐怕更慘。。。

最後,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我覺得年輕時多吃點苦,不為自己也為孩子積累點資本。你目前的困境,未必沒有過去短視的影響。在一線城市,機會是很多的。哪怕流落到二三線,都有可能創造一番事業。不要年紀輕輕就想著與世無爭田園風光市井之樂。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難多了。人要有情懷,這樣才不會太市儈,也不要太情懷,否則很容易頹廢


這樣的情況並不是你一個人,事實上真正的難點,正是因為你的普通。

歷朝歷代,乃至世界各國,你告訴我那個國家的普通民眾不是這樣的情況?說通俗點,P民最苦。年收入5000左右,還想在市中心買房子?那你讓年收入3w的那些人怎麼辦?並不是說你收入低是你的錯,但有很多人在為自己生活的更好而努力的時候,你如果只有抱怨的話,那真怪不了別人。

就算是發達國家,一旦一家有人生重病,立刻這個家就垮掉的事情也非常多。更何況是中國這樣醫療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國家呢。

壓力大,是因為你的目標高,而你想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我只能說:努力吧,孩子。


謝邀。。這個我沒法體會和理解,畢竟二線城市房價沒上海那麼誇張,我09年買的房子,現在每月還貸的錢還不到我月收入的1/10,所以確實沒這方面的顧慮。要不上海的朋友考慮來西部發展,響應一下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政策。

不過話說回來我還是要為房子而活,準確的說要為修房子而活,畢竟從事這個行業。。。


我是外地人,在上海買過兩次也賣過兩次房,現在無房。

第一次買房是因為結婚,我家境不好,首付有40%是借的,加上每月7K多的月供,但咬咬牙還是買了。第二次買房是置換,也借了不少錢,但我已經把房子賣了。

買房是為了住,賣房是為了降低風險,目前上海的房價已經太高,風險也很高。所以我們把房子賣了,一部分買保險,一部分換美元,一部分留著,如果還有上漲的可能,我就買個小的,再賭一把。

我有幾個擔心,一個是房價下跌,當然有不少人會說,北上廣永遠漲,全國只有一個上海之類的,但我不能用這些理論來保護我的資產,這些理論基於過去的事件總結得出,但過去的事情只能解釋過去,而不能用來預測未來。去年的股市,我第一次見證了周圍很多人從高空墜落,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房地產,後果不堪設想。

另外一個,是未來的養老問題,各種跡象表明,等到80後變老,中國將會有4億老年人口,而我和題主共同生活的上海,截至2015年底,60歲以上戶籍人口佔比已經超過30%,荒唐的是,上海還在嚴控人口規模,上海的老齡化進程一定遠超全國水準。

當然,還有醫療,一次大病就返貧,於是我也買了重疾保險。

我認為,對於80後來說,真正應該擔心的遠不是現在的高房價,而是未來。所以我現在,是基於未來而做出決定,而非現在,因此,除非有比較確定的上漲可能,否則我不會買。

供你參考,這是我第一次在知乎正經答題。


我說一句挨罵的話,你TM就非要待在上海嗎?

你也許會說我在上海土生土長,所以你就一定要一輩子都待在上海?


現在在上海買房子的含義不只是有一個住的地方那麼簡單了。

北上廣深的房價的漲幅與M2的漲幅呈現正相關關係,可以這麼理解,人民銀行以北上廣深的房子為基礎發行人民幣,中國的經濟現在是房地產經濟。

你買入房子就是把人民幣現金這個不斷貶值的資產置換為房子這個相對保值的資產,同時因為可以貸款這個因素,具備了一定的槓桿率,可以讓你的資產規模擴大。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最安全的方式是定期儲蓄,計劃經濟時代,人民幣是基於政府的信用,因此老一輩人喜歡存錢。

在這個房地產經濟時代,人民幣是基於房子,所以買房子是最好的儲蓄方式。

當然小老百姓沒有更多對抗風險的工具,一旦房產泡沫破裂,整個經濟都會遭殃,通貨膨脹,失業,社會出現動蕩,希望不要發生那種情況。


不請自來。利益相關,保險經紀人一名。樓主的第三個問題,你有需求,我有專業。但在此暫時不想使用此專業,而對於房價走勢,由於知識薄弱也更不能提出什麼有力論點。僅能對於樓主所說生活態度問題寫寫自己的想法吧。

廣州土著一名,家裡只有一套房,現和爸媽合住,普通身份,普通的工作,普通收入(稅後5000左右)。沒有異常節約,也沒有大手大腳。(上述一切是我12年大專工科畢業時候的情況,當初也未走上保險經紀的道路,雖說現在走上了,收入水平還差不多,但這至少是一個可以看到希望的行業。)雖說廣州房價相比魔都,暫有一定差距,但要買,作為普通家庭來說,也能說是傾盡全力,若做房奴自己也所謂傾其所有,背上負載,壓上自己30年青春的美好時光。

看到樓主闡述的此情此景,與4年前自己的想法,又是如此相似,感同身受,希望現在的一些想法可以給樓主提供參考吧。 4年前,由於學校原因進入國企拿到了平穩而安定的收入的時候家人就開始提醒我關於買房的問題。而對此問題,當時的我並不感冒,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當時一線城市的房價也已經經歷的一大波瘋狂的上漲,市面上各種聲音不覺入耳,雖說我不太覺得房價已嚴峻到要崩盤的地步,樓市的下滑的觀點也足以讓我有點望而卻步。而隨後國家一大波的控制政策而隨之而來...當然,作為當時的應屆畢業生還有更大一部分不想買房因素來自於自己內心,不願意如此之快成為房奴,剛剛從父母的財務控制下解脫出來,不想過快的又給債務控制。輕鬆瀟洒的過幾年,起碼可以擁有年輕時候的那麼一點點任性。

現在4年過去了,我有了我愛的並且愛我的未婚妻,也到了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時候。買房問題也再次提上議程。而這次,由於想享受小兩口的二人世界,教育下一代的理念以及擔心和父母共居因為思想的不同而導致較大的家庭矛盾。我倆決定買。而怎麼買,又成了另一個相對複雜的問題。依然和樓主一樣都陸續看了很多廣州城邊,甚至城外的一些房子。離家真的很遠,雖說出行問題可以買車解決,但是對於孩子接受教育選擇,上下班在交通上花費效率的苦澀(時間的價值),以及照顧父母或者祖父母照顧孩子上,新樓盤對於我自己在生活上導致看得到的壓力確實大得讓我卻步。而新房的升值潛力,也視乎不足已讓我忽略生活的艱難。相比之下,我們為得到上述的滿足只能犧牲相對而言的一些生活環境以及房子內在的升值空間。最後決定在市區里,離兩邊父母相對摺中的地方買一個20年左右的樓梯二手小老房子。(當然這一切視自己與家庭財力的能力而定)並開始了漫漫看房路…

決定看似簡單,其過程唯自己明白。糾結很久,猶豫很多。房價走勢,投資價值,教育選擇,生活環境,交通便利,工作地點等等無數考慮的因素。而當所有因素一一列舉,做出取捨,貌似相對沒有那麼難。也可看出自己的內心,需要的是什麼,為之放棄的又是什麼。與我,上文已經提到。

而萬一,萬一房價出現崩盤,此問題國之重殤,黨之重擊,我等小市民於歷史長河之中豈是有無買房即可獨善其身的呢?

而萬一,房價出現下滑,剛需,自身為了生活質量而付出的消費,又有何需要糾結的呢?車子到手必定貶值,不還是有那麼多人買嗎?怎麼到房子就不行了呢?

而萬一,房價持平,樓主尚且年輕,收入走高,房貸輕鬆,何樂不為?

而萬一,房價持續上漲,恭喜你,恭喜我,哈哈!

感慨愛情終究敵不過現實,感謝愛情終究未能敵過現實。每個人都應該有權利追求自己認為的幸福。婚姻終究是兩個家庭,甚至兩個家族的結合,沒有相同的認知和觀念,再長時間的長跑也為徒勞,放手把,去讓她尋找她的幸福,也給自己尋找幸福的空間吧。

路有很多,也許你可以離開上海,去個喜歡的地方;也許你可以暫且在上海租個房子;也許你可以奔跑遊覽與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也許你只是沒有聽過香港的那句「三百尺豪宅」...請不要限定著自己的路,但請遵從與自己內心,把所有問題和因素意義列舉,做出取捨,你會知道答案的。

第三的答案在此,我的專業,保險,抵禦風險所帶來的財務問題的唯一工具。

祝樓主早日走出疑惑,做出抉擇。你我都朝著自己的憧憬,共同努力....


我一向認為比三四線農村轉城市更慘的,就是北上深窮土著,可能經濟總量上看上去更優越,生活上安全感其實更差。

首先講一點邏輯,那就是用過去十年的房地產經驗判斷未來十年房地產走勢是很不科學的,本質上,過去十年的經濟走勢和未來十年的經濟走勢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但是我還是推薦題主買房子,這裡買房子兩個概念,第一個是買套小房子夫妻住,第二個是把家裡那套賣了,買套大房子一家人一起住,從經濟上講第二個方案優於第一個,很可能具體到個人生活品質也是優於第一個的,但是現在願意和婆婆公公一起住的女孩子不是太多,所以題主自己掂量著吧。

至於我為什麼推薦答主買,其實就一點原因。

題主就是個普通人,肯定要結婚,也肯定不會離開上海。


題主,首先要告訴你一個壞消息。即使你現在每個月到手10K,你也照樣過得這麼拮据,不是騙你,因為你在上海,全國最發達的城市。

事實上不管是在上海,還是在其它省會城市,都有非常多像你一樣的人。而且你的條件還是相對較好的,起碼你是土著,家裡有一套房子。否則你還要去租房子,不知道如果你想租房子的話,需要多少錢,我說一下在深圳的行情。30平的單身公寓3K左右,60平的公寓6K左右,也有老的小區,90平大概也是6,7K。

題主你不想為房子活著,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認為現實的不公是因為房子,只要去掉了房子的因素,自己就能活得很好。真的是這樣嗎?你現在住父母的房子,1個月花1-2K生活得很好嗎?一個月到外面酒店吃幾次飯?星巴克去的多嗎?每年都有去旅遊嗎?

我說的可能很多人覺得很不屑,但是現實社會就是這樣。社會發展得太快了,自己不跟上就會落後,你在上海生活了這麼多年,不應該不明白這個道理。

前兩年無論是誰跟我談房價是否太貴的問題,我都會告訴他,趕緊買房子。不要把買房子當成自己的負擔,應該把買房子當成是人生一個最重要的投資。我不是說房子一定會漲,但買房子有什麼壞處呢?

第一,你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家,在你最無助的地方,有一個避風港;

第二,你可以給家人一個安穩的感覺;

第三,在貨幣濫發的時代,什麼地方才能消耗掉這麼多貨幣,當然是房地產。

至於今時今日,你再問我買房子還值得嗎?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沒有房子,第一套還是可以買的。

如果你說買了房子壓力太大,我會跟你說不買房子你的壓力更大。

首先,你不買可能娶不到老婆,即使你現在娶到了,過幾年你們小孩出生了,要上學了,沒有房子的你面臨的壓力會更大;

其次,如果房價繼續漲,你以後將會越來越買不起房子,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都買了房子,那麼你和他們的差距將會越來越遠,到時候說不定你自己都不好意思找他們。

上海是什麼地方,全國人民都嚮往的地方,大量畢業生湧入的地方,大量金融公司匯聚的地方,你不買自然大把人買。

假設房價真的跌了,你只有一套房子的人,房子漲跌都跟你無關,你過好小日子就行了。

假設房價漲了呢?你只有一套房子的人,你漲其他房子也漲,房子漲跌也跟你無關,你也是過好小日子就行了。

至於你說擔心以後生病了怎麼辦?按照目前你一個月剩下2000元的狀態計算,你不買房子也支持不住。真的這麼擔心,去香港為自己和家人買份保險吧,絕對能解決你的問題。

現在你最需要考慮的是什麼?不是買不買房子的問題,而是買哪裡的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就是考慮如何賺錢。

其實,第二個問題更加重要!


大環境是在上海定居可以買房的話最好婚前買好,因為婚後更加買不起,以上海的條件,以後會有更多人來這個城市工作生活,所以二十年內房價不會跌,這段時間你會經歷結婚生子小孩教育等開銷,更難存款改善居住條件。

當然,你可以選擇賣掉現在和父母一起住的房子用來貸款置換成一個三室一廳的房子,經濟上壓力會小很多(前提是你女朋友和你父母可以相處融洽),每個月還貸壓力小一點的話就可以存結婚經費、生育經費、小孩教育經費、看病醫療養老經費了。

關於生病這一點,如果真的是很嚴重的病,看不好比如洗腎或者靠昂貴藥物支撐下去的,土豪們都是自己的存款或者保險或者因為移民出國當地國家報銷才能長時間堅持下去的,如果是普通人只能賣房借外債來維持一段時間,所以不如平時注意鍛煉,有點不舒服就去醫院做個檢查或者每年體檢控制在早期就能發現並且不用花大價錢來治療。

另外如果可以的話還是最好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不然二十年後也許現在工作的行業就沒落了,比如二十年前大家連手機這種都不相信會發展起來。


大方向:人不該為了房子活著。

但這這個觀點不影響你當下做決定買房子。你買了房子不表示你就一定是為房子活著。你不買房子也不表示你沒有為了房子而活。有點拗口啊。所以關鍵點不在房子,而在你。

如果你面臨結婚,房子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也就是說你就是剛需人群。對於剛需,我覺得買房的條件就是能承受,或者勉強承受。買房的時候很多年輕人往往把眼光一下放30年,感覺做了房奴人生都暗淡了。現實是往往過了3~5年,你會覺得,嗨,當初膽子還是小了。當初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我買房子的時機是大概在09年初,當時我和女朋友加起來一個月也就6000不到,要付4000多的房貸。當時適逢經濟危機,同學勸我不要買,可能會是比失敗的投資。我想了想跟他講,我買房根本不是投資,因為我要結婚,然後要生小孩,要開始安穩生活,這是開啟新生活的一步。我今天到了這一步了,就要跨過去。如果我今天不買等著你們所說的合適的時間點,可能要等好幾年結婚,也可能房價上漲我就徹底耽擱了。人生好時光能有幾年,耽擱不起。現在價格我能勉強承受,我買房我覺得是值得的。

剛需的房子,你不管房市以後走高走低,對你來說都是好的。上漲了,我覺得我的決定是對的,而且我覺得我的將來更有保障了,有什麼事發生,大不了賣了房子回到原點,我還是有的賺。跌了,大房子也便宜了啊,我就再貼上點積蓄,換個更大更好的。不要說你的人生憧憬就只局限於市郊70平。事實是雖然我自己有房子,但我巴不得房價跌,跌了我就換更好的。

如果你沒有一個王健林爸爸,你要活在現實里,不要活在憧憬里。等個幾年你覺得當初的糾結有點可笑。


房子保值啊,你存錢到老了通脹就等於沒錢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買房子是保障資產不貶值最容易的方法。

如果有房子,你老了要治病還能賣掉,不然靠什麼?理財產品基本上不靠譜風險大。

就算你不相信我也要相信政府,中國政府主要收入靠賣地,政府是不會讓房價跌的。


現在雖然我們大家庭里,親戚們家和我們家都住的很好了,算居住,人均60多平是肯定有的。

但是,我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沒睡過床啊,夏天地板冬天沙發。那時大家庭一起住,在上海是普遍現象,我們家40平,11口人,隔成四小間。

難道樓主住的再困難,會比我小時候那12年還困難么??

生活就是去想辦法,往前走么。請努力加油


我們是否應該為了房租活著?


上海的房價的確高的讓普通百姓抑鬱。

但房價這玩意,真真天意難測。你說它會漲,但什麼能支撐未來漲幅?人口?經濟?尤其是這種普漲。如果將來合理分區,富人區漲,平民區穩倒是不錯。可惜現在看不出這趨勢。

你說它會跌,一跌估計就得去維穩,一群奇怪思路的人滾開發商斷供不搬出房子什麼的(其實斷供收房還是欠款的),跌大了,銀行的壞賬率周轉都會有問題。

從風險角度上來說我不會買。

從需求角度上我明年得買個學區房掛戶口。。。。

因為它的附加值太高。

你要婚姻,孩子,在現行制度下你就需要自己的房子。租房能提供的這些附加值極低(統籌學校,婚姻矛盾)。不要提婚後和老人一起住,不發生矛盾的概率和中彩票差不多。

所以買房,你是在擔風險來換一個人生。

炒房,那倒是,最好不要。


無論是社會主義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終究是人吃人的社會。當你輕鬆地就能得到房子,那麼誰還會為剝削階級賣命呢,就算那天房子可以輕鬆買到了,人們也將為另一種生活必需品而活。


沒想太多,只給你提個建議,其實第一套房子可以不用那麼大,買房都是以舊換新,以小換大!所以如果房價實在太貴,第一套可以考慮SOHO類型的,實用面積有40多平也就夠了,加公攤可以50多平,比70多平省八九十萬,買輛車,再買些好點的傢具都夠了!


題主問題很實際。。。。


有人說,住在太小的房子里會容易憎恨人生。

我覺得未必。

最壞的情況也不過是激勵人奮發圖強。

心寬總比房子寬要好一點吧。

不管住大房子還是小房子,自己覺得舒服自在恐怕才是最重要的。

一定要住在大而無當的豪宅才幸福嗎?

反而我一直喜歡小房子。

以前以為是自己氣場不夠。後來發現我貪戀小房子能給予的溫馨和親密感。

讓我真的不覺得生活在那樣狹小的地方是不幸的。

在小的住宅里,人與人的距離變得很近。

家裡的人就離自己最近的地方生活著,時刻感受到他們的存在。

我覺得這樣挺好。

這就是——小家的幸福感。

反而生活好了,並不見得人人就幸福了。房子大了,心也跟著越來越空了。

內心不安定,去做心理諮詢,日子過不下去……大有大房子里的人。

況且你可能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以前家裡窮的時候,我們住在小房子里,同舟共濟,感情挺好的呀,現在什麼都有了,房子也大了,腰包也鼓了,為什麼就開始天天吵架,聊什麼都聊不到一塊去了呢?!

房子是一種歸屬感,但房子與家與幸福並不能劃等號。

沒有房子的人好像不幸福,住豪華大別墅的人也不見得多幸福!

最可怕的是,有房子,沒有家,回到家開上燈,再大的房子,就是一個人,有個屁用。

可能是我這個人太胸無大志,對房子的大小要求從不高。相比於大別墅,小洋樓,我更希望房子里的人都在一個親密的距離內,那才像一家人。

小而精緻的屋子,溫馨有愛的家人,同時又獨立的空間,人生足矣!

家嘛,只要夠住就行了!

房子雖小,幸福就好!

中秋回家,熱熱鬧鬧一起團團圓圓就好。

來源《房子雖小,幸福就好》作者:半夏 微信(xiashuobadao1987)


買房和實現你旅遊、奮鬥的目標不衝突啊。

你現在糾結,是因為現在房子的租售比在一個比較高位的數,以帝都為例,我們小區的一套房子,現在房價大約在300萬左右,而現在的出租價格是5700元,租售比是1:520,這個比例略高,但還不至於離譜,搜搜帝都各小區的租售比,學區房、離地鐵較遠的地方,租售比更大。那是不是說,現在房價已經虛高,泡沫太多了呢?

我們再看看去年的同一套房子的數據,房價大概200-210萬,房租5000元,租售比是1:400,去年這個價格是我租的。

去年的時候,我感覺房租就很高,我當時著急租,花了大價錢,鬱悶了好一段。今年到期轉租,我剛掛了一天,中介就領著人看好了房,價格5700,房子好租的可怕。說明這個租房還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房租還有上漲的空間,說明剛才1:520的租售比還有下降的空間。

說說我在帝都6年的租房經歷。

10年,單身,三環合租隔斷,1000元。

11年,有對象,三環合租次卧,1300。

12年,燕郊一居,800。

14年底,三環小兩居,4500。

15年底,五環正規兩居,5000。

說明什麼,隨著時間的增長,家庭的擴大,對租房的質量越來越嚴格。現在需求的房子房租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別說月供高拖垮自己,現在房租也已經到了一個能拖垮自己的地步。

而很多租房的人,當初也抱著租房比買房實惠的想法,這些人現在的生活是什麼,居住地已經從三環搬到了五環外,而房租在收入中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靠減稅的方法拉動內需?
今年以來房價下降的原因是是什麼?為什麼原來越控制越長?
如何評價當年解萬英教授的行為?
如何看待高西慶:政府已放棄市場起決定作用的原則,以及朱雲來:現在系統性投資過剩,應休養生息減少投資?
4月8日海淘稅收新政到底是惡稅還是好稅呢?

TAG:經濟 | 房產 | 中國經濟 | 人生價值 | 生活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