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控制中國房價?

第一,誰都知道房價高的根本原因是政府賣地價格高,但且不說不高價賣地土地財政導致的巨額債務無法償還,所以政府必然不會降低土地出售價格。房價這麼高人們還在哄搶,要是真降低了北上廣還不被擠成人間地獄?高房價其實也是為了設置門檻,把房子賣給支付能力高的人,把支付能力不足的趕到別的城市去。再說,如果政府不高土地競價出售,土地該賣給哪個開發商?背後肯定會滋生腐敗。所以,降低土地出售價格根本不可行。

第二,對存量房收去不動產保有稅,但這肯定會牽扯出數不清的貪官污吏,而且銀行又會產生大量的壞賬,經濟會有很大硬著陸的風險。政府肯定不會採用。

第三,進行房價最高限價。地價在這呢,限價要麼抬高低價房的售價,要麼降低房子質量,要麼在哄搶的局面下出現走後門現象。

第四,全國房產聯網,人均房產不超過一定面積(比如50平)。這屬於政府干預經濟的極端措施,政府不會採用。


作為一位專業房地產從業人員,我已經有了極為清奇的思路,請欣賞:

這幾天我正在換房,有個感想——

調控房價,不應該打擊有錢大佬,而應該打擊剛需。

比如我換房,是拿著賣房的錢當首付買下一套;賣我房的房東,拿著我的首付+貸款,準備去加錢買下一套。這很可怕,你看——

A拿30萬,貸款70萬,買B持有的100萬的房;B拿到A的100萬做首付,貸款200萬,買C持有的300萬的房;C拿到300萬,貸款600萬,買900萬的房,以此類推。

結果你發現,只有A實實在在兜里掏出來30萬。剩下的A自己買的100萬的房、B的300萬房產、C的900萬房產的所有房款,全是銀行貸款的(當然,B、C之前買房的時候也出了首付,但這一輪換房他們一分錢沒出)。

泡沫非常大。

偏偏是這些以房換房的剛需,賣出去上一套騰出來名額,就不太受二套房的貸款限制(北京對換房剛需限制依然很大,棒棒)。

至於有錢大佬,都是好幾套房的,名額都用滿了,再買也得全款,沒有什麼泡沫。

你看,房價泡沫都是剛需炒上去的,有錢大佬,只是順便。

這說明——

剛需越多,泡沫越大,有錢大佬買的越多,樓市越穩定。

那怎麼辦?很簡單——

應該連貸款都不給貸,並開放購房名額限制,有錢大佬隨便買,愛買幾套買幾套。

最後就會形成,房價非常穩定,毫無泡沫。但是剛需也貸不了款,誰也買不起。房都在大佬手裡。

反正誰也買不起,結婚的時候,丈母娘也不要求男方有房了,大家全租房過日子。社會走向了和諧。

大佬買了這麼多房,也住不過來,房價穩定,轉賣來回炒也沒意義,於是大佬全都租給剛需,剛需租房過。

原有大佬炒房,由於畸形的租售比,租房子收入是不賺錢的,必須轉賣才賺錢。大佬傾向於簽短租約,所以租客權益難以保障,一旦賣房就會出現「被房東趕來趕去」的窘境。

而在我的建議中,由於房價穩定,租金回報成為投資目的,大佬會非常願意和租客簽長約,甚至在租售同權(多地已經提出)落實後,大佬很樂意讓租客用自己房子的學位,提升租金收益。這樣租售比就回到了正常水平。讓剛需的租客權益得到了保障,大佬也提升了租金。

當然,這裡的大佬,不應該是自然人,而應該是法人。

因為——普通大佬再有錢也就買個二三十套,他們干不過投資機構。投資機構一買起房來,都是上萬套地持有,一個小區一個小區地掃貨(已經有了雛形,萬科在全國拿下多塊住宅用地,無法銷售,全部住宅必須全部自持經營)。普通剛需雖然買不起房,但可以對這些投資機構進行投資。作為投資機構的小股東,普通剛需依然可以通過投資機構來分享機構的收益。

最後,房產向投資機構進一步集中,最後萬科、恆大、保利與房產信託投資基金成為中國明星企業,這一階段,首富依然應該從王健林和許家印中產生。

這還沒完,自然人大佬,干不過法人機構。同理,投資機構,實力不如國家。

由於國家代表全體人民掌握土地資源及經濟資源,上文中所有的「投資機構」,換成「國家」,邏輯依然成立。

反正土地也是國有,國家決定由政府統一管理,由開放商進行小區的代建代運營,剛需通過開發商和投資機構,租賃住房,國家確保租客權益的保障,所有租賃收入作為國家收入,用作國有樓盤的土地開發。由於租售比趨於合理的4-5%,國家的前期投入在專業開發商的運營下,收取20-25年租金即可回本,沒有造成任何國有資產流失。

最後,當社會大部分房產都集中在國家手中後,向剛需租客收取房產租金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一來一回也費勁),國家決定免除房客租金,由國家統一分配住房。國家定期在網上發布房源,租客進行申請,國家通過審核租客的納稅額度以及社會貢獻為各位租客搖號和排號(形式類似香港的公屋制度,但本質不一樣,公屋主要起到廉租房作用)。每年根據自己的現狀進行房屋申請及租客錄取,成了類似高考填報志願一樣的盛事。

普通剛需雖然還是買不起房,也沒有辦法投資國家了,但是,廣大人民作為國家的主人及納稅人,免交租金,相當於天然分享國家建設的紅利。對於產權不在國家名下的房產,也就是那些依然散落在自然人手中和投資機構持有的房產,國家把他們叫做集體產權和小產權房,限制在市場上交易。

終於,在我的制度推行之後,我國建成了全民住宅所有制體系之下的——福利分房制度

(逃

the end


為什麼要控制?

假設,某地區收入,比如武漢,收入普遍在3000-4000元,那麼大家很難進入小康社會。

可是,只要不停的炒房,那麼每個人就都有了幾百萬的固定資產了,瞬間進入小康社會。

如果某個國家,比如美國,與我們為敵。

那麼我們就再次不停的炒房,讓房價達到100萬一平米,這樣把武漢賣掉就可以把美國買下來了,到時候世界何人能為敵?


美聯儲主席決定加息,狠狠的加,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已經控制得很好了。各地房價有序上漲,租售比穩定下降,信貸擴張有條不紊,各行各業皆大歡喜,好一幅國富民強的盛世景象。

只剩下奴隸制存廢問題需要及時作出決定。


啃老入刑,六人供一套房你還怎麼控制


控制房價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因為價格是受供需關係影響的。

那麼,是否可以改善房產的供需關係呢?這才是政府需要去做的事情,也是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房地產市場供給主要受限於:資源和技術、資本、土地。

首先資源和技術不是什麼大問題,目前中國在蓋樓的核心技術上並沒有多少受制於他人,也具有水泥石灰沙土鋼鐵各種建材資源。更何況居民樓有個三四十層就基本是極限了,所以這一塊不存在短板。

然後是資本,目前來說資本也不是問題,大陸的房價一路高歌,大量的資本投入在了房地產領域。但是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大量資本血本無歸,房地產市場成了高投資、高風險、回報周期長的行業的話,反而會讓中國蓋樓的變得越來越少,讓原本就不夠的房產供給變得雪上加霜,所以房價絕對不能猛降,對誰都不是好事

最後是土地問題,在中國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在於土地全部都是國有的,市政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也基本都是地方政府的事情。很多在罵地方政府賣地圈錢的人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實際上如果不賣地圈錢搞建設的話,那麼地方政府很可能會沒地可賣。比如說拉薩土地便宜,你願意去蓋房子么?地方政府獲得土地出讓金投資基礎建設和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推高地價獲得更多的土地出讓金本來就是一個正常的良性循環。而一旦土地出讓金收歸國有,反而會造成地方政府在基礎建設方面消極懈怠,對於推高地價毫無動力,造成地方經濟發展停滯。

所以目前這三個要素都無法有所突破,所以房子的供給情況短期內難以得到改善。

那麼需求能不能降低呢?

短期來說這也是不現實的。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在80年代之後全面放開,幾十億的農業人口在短短二三十年內要變成城市人口,已經遠遠的超出了城市發展的速度。成為城市人口,房產就是硬性條件,除非阻止人們向城市遷移(目前的高房價事實上就是在阻擋城市人口的增加,想想與房產掛鉤的戶籍政策?),否則房子的需求無法降低。而城市人口的平均生產力高於農村數十倍,所以也無法阻擋人們成為城市人口這一不可逆轉的趨勢。

事實上如果你意識到: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無法滿足如此龐大的城市人口增加,而房價則是人進入城市的獨木橋。很多問題就不難理解了。

未完待續,


中國的房價不是控制的很好嗎?在政府需要大漲的時候就大漲,政府需要小漲時就小漲,政府需要不漲時就限制交易不讓其漲。目前政府都不希望他跌,所以它從未跌。


為什麼要去控制?

沒必要!


作為曾經在房地產做過,現在在搞經濟研究的漢紙,強答一波。

其他回答沒有看,但我覺得我的解決方案應該不會很多人支持吧。

我認為。

房子永不出售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

未來的房子只出租。

這是基於兩點判斷:

1。產權與使用權分離是趨勢。

比如共享單車,比如股份公司等。這種分離的範圍和程度應該會極大加速。

2。人口流動的廣度和頻度加深。

所以,未來應是這樣:

現有的買房看作是70年租期的價格,而以後這個租期可以打碎,你想買40年,10年,甚至是3個月的租期,對應不同定價。

而房屋產權全在國家。開發商包括住戶全部只有使用權。

這樣一來,房產的投資需求被大幅壓縮,因為不存在買房出租這一說法,所有人都只是買不同的租期而已。

我公號里寫過一篇文章,恰巧說的是這個問題。

還在愁買房?未來是個租房時代。

http://mp.weixin.qq.com/s/1HhY8YtCVLdtOvSPLNyllQ


呵呵,我是過來砸場子的,負責挑毛病,不負責回答

1、地方土地出讓價格高導致房價高? 這二者是因果關係嗎?

2、【且不說不高價賣地土地財政導致的巨額債務無法償還,所以政府必然不會降低土地出售價格】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 這兩句話前後是自相矛盾的,應該是高的土地出讓金都不能解決地方債務問題,所以,應該考慮其他的融資途徑——向央媽哭窮,爭取儘可能多的轉移支付、試水市政債券等手段解決該問題

3、【如果政府不高土地競價出售,土地該賣給哪個開發商?背後肯定會滋生腐敗。所以,降低土地出售價格根本不可行。】 這兩句話就更搞笑了,政府搞對土地進行競價出售就能避免滋生腐敗了? 而最後的一句話,想表達的應該是,在競價出售的機制下的產物便是土地出讓金畸高。恩,這句話其實和前面那一句話是沒有必然聯繫的,所以就不要加所以,因為你加了所以,這兩句話也不是因果關係。多廢話一句,我認為在競價出售的機制下,土地出讓金也並不可能總是很高吧。

4、【對存量房收去不動產保有稅,但這肯定會牽扯出數不清的貪官污吏】看的出來,樓主對我D已經徹底喪失信心了。不過,真的對不動產進行收稅能緩解高房價的話,我想我D還是非常樂意這樣做的,和有多少貪官有毛線關係?難不成高層還得看這些小樓嘍的臉色不成,再說,我認為現行的限購令可比對收稅要更有效吧。

5、[對存量房收去不動產保有稅,會讓銀行會產生大量的壞賬,經濟會有很大硬著陸的風險]這個地方,俺真是不懂,請樓主明示,收稅為什麼會讓銀行產生壞賬?

6、[進行房價最高限價。地價在這呢,限價要麼抬高低價房的售價,要麼降低房子質量,要麼在哄搶的局面下出現走後門現象。] 地不都是國家的嗎?地價那還不是國家說了算,增加雙限放還是屬於開源手段,在北上廣估計還是很難奏效,那兒的人太多了。

房價高的原因我認為是國內投資環境不好,熱錢全往房地產市場進入了,錢多了,泡沫就起來了。我個人的體會,房價是從07開始緩慢增長的,正好與老美的金融危機時間這個時點重合,會不會是因為沿海企業出口減少,利潤減少,被迫在國內房地產市場上尋找新的贏利點呢?

解決之道,從企業的角度考慮,正如之前老胡當政時一直提倡的,加快產業轉型、抓緊企業結構化升級,把資金吸引到這些高新技術產業上來,投資者有錢賺、企業能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大家從此過上幸湖的生活。從個體的角度考慮,國家假如能夠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高房價,具體請看鏈接特網。從國家的角度考慮,探索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也是能夠緩解高房價的。楊樂渝:新型城鎮化將平抑高房價。

當然,我也堅信,北上廣的房子在我有生之年應該住不上了,不過沒關係,我媽在鄉下還是給我留了兩套老房子,對於找對象有房子要求的菇娘,可以私信下我哈。


呵呵,現在控制的還不夠好,我都覺得有些人腦積水了,政府想過房價下跌嗎?有往這方面努力過一點點嗎?


其實根本就是把房子當成股票來炒,而不是當成必需品來住。只有政府大力保證公共住房的供應,打壓商業住房,尤其作為商品的房屋的流通,讓房子無法成為商品或者股票來流通的話,房價自然就會掉了。


宣布與美國開戰!

宣布與世界為敵!


計劃生育!!!!!!!


加大房屋的供給,政府建立房屋儲備,當房價過高時可以平抑房價


最近在做一個房地產的研究,本人資歷淺,只了解一點。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供需關係,只要供應不夠,房價肯定漲,即使暫時的政策限制,潛在需求還是很大的。供應這個又是被guotu控制,即zf控制,zf沒錢了就供地,有錢就供應少,基本沒什麼供應計劃的。他們關心的都是關係政績工程,房地產沒有領導壓力,地方政府基本不關心。政績工程項目供地比較快,其他項目短則五年,長則十多年。


什麼原因大家都往大城市擠呢?小城市沒工作或工資太低了,,,什麼原因小城市工資太低呢?資源都跑到大城市了,而且人家高考醫療都有保障,,,,


樓市的核心是土地。土地供應,開工審批,能夠決定房地產市場的供給情況。如果政府能夠剋制自己的貪慾,把握供給節奏,社會經濟平穩發展,房價穩定上漲是可以預期的。但是政府太貪婪,太急於求成,一下子賣地太多,供求平衡被打破,價格就很難控制了,只能依賴各種刺激和放水來托市了,這就是目前市場的情況。

只不過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因為人口流入明顯,影響相對比較小。深圳為何暴漲,與特區面積和人口數量失衡也有關係——只是和其他內地城市相比,不和香港東京比。

例如帝都,政府托住房價,所作的是控制賣地,並且只賣郊區的,不斷製造麵粉貴過麵包的格局,人們不斷以為六環都兩三萬了,三四環怎麼著也要四五萬。中心區新房供給基本停止,就是不讓開工,只能追逐有限的二手房。這樣的氛圍下,房價怎麼可能大跌?


控制買賣時間,也就是買房後10年內不許過戶,第二套房20年不許過戶,以此類推,急用錢可以有專門的銀行進行抵押。同時發布命令,一切和住房有關的私人協議不收法律保護。房價自然恢復平穩,


不要奢望房價可以控制,所謂的控制,就是,等你漲了,不管,等你漲的太離譜了,我看一眼

等你漲的大部分都買不起了,我出政策壓一下。等你漲的根本都沒人買了!我才不管你呢。

你自己都知道要該怎麼辦。


推薦閱讀:

2017杭州房價都這樣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看跌?
我想問下如果現在全國房價跌一半,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人民變幸福了還是什麼?
如何評價知乎文章:《浮出水面的贓物:北京空置380多萬套房子,房主不知是誰?仍然成謎》?
最近地王頻出,為什麼開發商有這樣高漲的熱情和自信拿地,未來的房價到底會漲多高?
中國人為什麼買得起房子?中國房價高嗎?為什麼?

TAG: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