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個集體不團結,主要責任在誰?

或者說,一個集體很團結,主要是誰的功勞?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屬於團隊建設領域,說的不好可以扔雞蛋,喝倒彩,說的好大家給贊哈。

首先,要清楚一點,什麼是「團結」的集體?

一個集體或者說是團隊的團結,需要一個共同的目標。簡單的說,就是大家都上了一條賊船,要麼一起努力讓船開動到達目的地,要麼弄沉它大家一起死無葬身之地。這個大的目標可以整合團隊中每一個人的慾望、夢想以及需要。

想買房子結婚?簡單,船開到上市大家一起分贓。想實現個人價值的升華?簡單,船開到世界500強。想呼風喚雨牛b土豪,像王石、馬雲那樣,胡說八道都有人捧臭腳升華再升華?簡單,船開到萬科、阿里這個港口就算成了。

什麼?你說目標很難實現?馬雲當初比我們現在還慘呢,兄弟,豁出去奮鬥一下,人生難得幾回搏。男人哪能說自己不行?

有沒有人真的知道團隊的真正意思?團隊是企業中的小而微存在,就是一個簡單化的企業。在英文中,公司叫COMPANY,COM詞根是一起,聯合的意思,PANY是夥伴的意思,所以,公司就是夥伴們在一起!中文有個更講究的詞,叫同志!我真心很喜歡這個詞,有共同志向的人,在一起。不是現在引申的一起玩屁股,我對同性戀沒有任何歧視,我只是痛恨把這樣美好的辭彙毀滅成這個樣子。

好吧,你需要一個吹鼓手。一般企業的領導人大多是吹鼓手,就是這樣的原因。他能忽悠一群人跟他走,讓他們幫助自己來實現目標,並且讓這群人相信,其實是在實現自己的目標。

其次,要明白一點,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只能放在他適合的位置上。每個不同的人,都有他不同的效果,只能放在適當的位置。一個最好的銷售,做不了普通的研發。一個最好的研發,做不了最基礎的維護。一個最好的維護,做不了最簡單的客服。

所以,你需要去挖那些知道根底合適的人過來,否則就只能自己培養或者是撞大運了。管理者需要清楚的了解團隊中每一個人的能力,以及他合適的位置。馬謖用對了是個極品參謀,用錯了,不應該殺他,應該殺的是用錯他的諸葛亮!

你問我怎麼才能知道大家的能力所在?簡單。私下談話:同志!我很看好你哦,加油,我這裡準備了一個副總的位置,而且,以後我到上層去,這裡就需要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來負責了。所以,加油吧,好好乾,有什麼想法要和我說,我們是一國的!同樣的話,重複100遍啊100遍,和你團隊里的每個人都說一遍,連保潔阿姨都不放過。你會發現,連廁所里都乾淨的可以打地鋪乘涼了。

當每個人都在拚命,看他們拚命的過程和結果就能評估他們的能力所在,就這麼簡單。成功也不過就是選對人,做對事罷了。而對那部分不受蠱惑,非常清醒的人,又要另當別論。這部分人,不是非常聰明,就是經歷豐富,也意味著他們的能力會更突出一點,也更難以管理一點。有兩個方法可以和這樣的人交流:1、交心,坦誠相待,什麼都放在明面上,這部分人自己會考慮,自己能取捨;2、利益,越是理智的人,反而對利益看的更重,只要價格合適,他就是合適的那個人。

然後,對內要有方法的平衡,對外要大包大攬,絕對強勢。

對內如果你心不正,肯定團隊人心渙散。一碗水端平,說的簡單,做起來可難嘍。所以,我說的是有方法的平衡。有幾個前提,保護有能力的人,保護基層幹活的人,保護忠心的人,保護新人。特別是,要給新人犯錯改正的機會,同樣的錯誤,對老員工需要嚴厲批評。一般新人帶老人出問題,基本都是新人惹禍,老人背黑鍋。這是有原因的,新人會惹禍,大多是源於老人沒有帶好。其次,也是培養老人的責任感,有責任感才能加擔子,才能帶隊伍。

特別提醒:罵人的時候,私下裡罵成屎都可以,但不可以當眾羞辱。表揚的時候,一定要在眾人面前肯定成績。千萬不要光想著靠壓服樹立權威,統一整合隊伍。這樣的隊伍,要麼團隊里全是剛畢業什麼都不懂的孩子,你有本事洗腦成白紙;要麼就是領導者永遠都別犯錯,永遠都是正確,把所有責任都自己背。否則,分分鐘垮掉。

對外必須要能夠承擔所有責任,為團隊爭取利益。戰爭片經常有臉譜化形象,一個GCD大喊,同志們,跟我來!然後跳出戰壕。一個GMD大喊,兄弟們,給我上!然後縮在掩體後面。前面一個叫英雄,後面一個叫鼠輩。有人願意跟著鼠輩么?跟著英雄多光彩?出事還有他在前面頂著。

最後,利益,當然,應該必然也是利益。一個口號,可以忽悠一個人陪你加班加點,不能讓他犧牲全家陪你賭博。看不到利益,必定不能長久。看到了利益,還要有上升的可能,否則也不能長久。

知道GCD當初怎麼讓種田的農民起來和職業士兵拚命的么?干翻地主老財,分他田,分他地,分他糧食,分他房!這個就是我黨的土地政策。也是被詬病的所謂共產共妻的由來。土地,糧食,房子,這就是利益!

恩,說到現在,好像有點跑題是么?那麼,我來總結一下。你看看上面的團隊建設,有多少是和領導者有關的,有多少是和員工有關的?超過8成,將近9成都是領導者的責任!所以啊,集體或者團隊不團結,沒有別的可能,就是領導不稱職。

重申成功的簡單路徑:選對人,做對事。首先是,選對人!這個人,是集體或者團隊的領導人。不是保潔,不是前台,是同志,是吹鼓手,是對內有條理,對外很強勢的那個人,那個人目標明確,條理清晰,所以,他才可以做領導,才可以做管理!要是相信隨便誰都可以做領導,要麼你是個窮屌絲,要麼是個腦殘。


謝邀。

拋磚引玉,就說說我個人不靠譜,不是很嚴謹的,歡迎指正的看法吧。

簡單明了的濃縮一句話就是,需要有個上的了廳堂下的了廚房,三教九流都混的來的足夠優秀的一兩個關鍵人。

為什麼?

因為人大多數是盲從的。你會發現在聚會,聚餐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可憐巴巴地跳(推)出來似的,點餐的,籌劃AA制買單的(土豪朋友不算),在大多數沉默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兩個人跳出來。

而這一兩個人就是這個集體的關鍵。

最近再看SNS有關的書。

順帶附點乾貨,嚴謹程度只能用來吹牛,多望諒解。

圖論(基礎)我們知道,研究的大多都是點和點之間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也不外乎是的。

在社會網路運用圖論來分析網路關係,把個體比作節點,然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點到點的路徑。

社會網路是一種複雜網路,特徵有無標度(scale-free)和小世界(small world)。

一般而言,無標度網路又都符合二八定律。(百度,Google,又名Zipf定律,馬太定律)

就是少數的節點(個體)擁有大量的連接(關係),打5個比方,如果一個集體裡面有一百對朋友,那麼有大概八十對是由其中百分之二十人交出來的。

上次看到個數據(明確來源忘記了),說微博里很大一部分內容都是由一小部分人創造出來的,由此論述,唱衰微博。不管微博衰不衰有一個是確定的,就是少部分的人創造了大部分的內容。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大V們都沒了呢?微博還有這麼大的影響嘛?

這個定律試用的範圍太廣了。(不過也有個長尾定律和它對著干。)

總而言之,粗略的說,就是這百分之二十的人把每個分裂的個體(小團體)給組合起來了。那麼我們運用這個理論來看看集體。

古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我的高中大學經歷來看,班上的人都是分成一個個小團體的或者一個個小個體。倘若那麼一兩個關鍵人物可以越過兩或者多個的小團體,那麼小團體就變成了大團體。這種人我們好像就稱之為有組織能力的人,或者傳說中的班長和副班長。

再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想女神生日宴會,女神走了,你還想留下來和競爭者喝一杯嘛?

你可有那麼一種感覺,在玩的時候,她走了,或者他走了,好像玩的也就沒有意思了。

集體也是吧。


不請自來。好問題,但真的挺難的,就稍微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我們要定義一下個人與集體。個人在這裡就看做一個人;集體呢,就是在一定活動範圍內,通過一定的規則,建立在一定基礎上的有組織的整體。(不一定嚴謹,個人總結出來的,百度百科裡的太多太長了)這裡注意區分群體與集體,集體是群體的升級版。一個人在不同的活動範圍參與活動,就是加入了不同的集體,比如在大學裡你既是班級的一份子又是社團的一份子;不管在哪個集體你都要遵守它的規則,不然你就會被排除在外(被孤立);這個集體必須得有經費(經濟基礎),大家得有共同的目標等等。

集體通過其中多數意見(並不一定是多數人的意見,而是分量更重的意見,再多的反對意見可能都不敵leader的一句話)發揮作用,影響個人;個人又在集體中扮演各種角色,影響集體的發展。集體對每個人的影響是不同的,受性格等因素影響;每個人在集體中扮演角色的輕重地位不同,對集體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如果沒有了共同目標,集體就不再稱為集體,而是群體。我是在校生,就拿大學裡的例子來說吧。班級就是要把學習成績搞上去,考完試不想一起出去玩那就不去;社團就是要搞活動,活動搞完了其他神馬的就沒多大意義。聯絡感情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礎上或者是因為以後需要更為默契的合作,所以可能你覺得有問題的地方那根本不是集體與個人關係的問題,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和喜歡的事情吧。


推薦閱讀:

如果你被空降成了領導,怎樣防止被架空?
領導不喜歡你的時候,該不該離職?

TAG:領導 | 集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