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開始發明了陰曆和陽曆?陰曆應該是中國的吧?陽曆應該是外國的吧?陰曆和陽曆怎麼聯繫上的?

如題


先來提幾個問題:

1)
農曆就是陰曆嗎?

2)
為什麼是十二個月?

3)
為什麼二月這麼特殊,比其他幾個月少了好幾天

1、太陽曆, 陽曆 按照地球繞太陽的公轉為準則,基本特點是以太陽的運動周期(格里高利曆的歷年平均長度為365日5時49分12秒)為一個周期,然後把這一年按定曆法者的想法來分割成一定數量的「月」。缺點是不考慮月亮的運轉周期。

太陽兩次經過春分點的間隔,取完整的曆法日為一年

而二十四節氣,是按照地球公轉的黃道點來計的,因此是太陽曆的特徵。

2、太陰曆,即陰曆,按照月亮繞地球的公轉為準則,是古人觀察月相規律(就是陰晴圓缺)得出的曆法。簡單點說就是在狹義的一個月內,月亮正好繞地球一周,站在地球上觀察月亮的人會發現月亮的形狀正好完成一個變化的周期。基本特點是一個陰曆月為29天左右(月球公轉周期)。下面是本人找到的一首描述月相規律的詩:

初一新月不可見,只緣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輪圓月面朝西。

滿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東下半夜。

完全的太陰曆,其一年不是365天,或者說根本沒有年的概念;

每月初一朔日,即當天月球恰好運行至與太陽黃經相等,稱為。通俗來說就是,月球運行到了地球與太陽之間,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亮。每月十五叫望日,望日當天的月亮叫望月,又叫滿月。至於為什麼不是滿月那天是初一,想想也知道,是判斷月亮看不到簡單呢,還是判斷月亮特別圓簡單呢?

3、陰陽曆 陰陽混合曆,顧名思義,是兼顧地球跟月球的公轉的一種混合曆法。因為同時考慮月相與日相,所以需要修正時間。

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曆,同夏朝使用的曆法一樣,都以建寅為正月,故又別名夏曆。夏曆是一種陰陽混合曆,用月來反映氣候的變化,不同年份每個月的日照、氣溫以及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基本相同(陽曆);用日來反映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陰曆),祖先比我們更了解月亮對人的影響;然而問題在於,太陽的周期約365天,月亮的周期約29天,這兩者無法除盡,如果不作任何處理,時間久了容易混亂,從而制訂了複雜的閏年閏月規則。

簡單來說,大概就是19年7潤。至於為什麼是19年7閏則是客觀的規律決定的,簡單點說,太陽自轉19圈的時間正好十分十分接近月球自轉235圈的時間, 365.25*19=6939.75,6939.75/29.53=235.0068,而235-12*19=7,即還需額外補7個月,於是就有了19閏7的做法。

對於中國的農曆,有一個概念叫歲實,是指太陽兩次經過冬至點的時間間隔,也即冬至點回歸年,是中國傳統曆法的編訂基礎。至於我們農曆具體怎麼推算以及節氣由來待補!

目前的公曆叫格里高利曆,是教皇制定的曆法,以基督誕生為元年。中國(大陸)一直到1949年才放棄舊的紀年方式,改為公元紀年。

之前使用的是天干地支的年號紀年方式,如康熙十五年,乾隆十二年這種紀年方式。使用起來特別不方面,畢竟每個皇帝的壽命不太一樣,你想知道某個確切年份,你需要知道在時間軸上之前所有線段的長度,並且還要加起來。這樣比下來,公曆規定好了原點,並且直接給出總長,對於記事來說,方便的多。

公曆的由來:

西方最早的曆法應該是羅馬歷,隨後演變為了儒略曆。關於羅馬歷的介紹很少,以後找到了再補。

在講解儒略曆之前,先要介紹幾個關於月份的小故事。西班牙語裡面九月是septiembre(September),十月是octubre (October),很有意思的是這兩個月份對應的詞第séptimo/a,
octovo/a分別是第七與第八的意思,都相差了個二。西語從屬於拉丁語系,這裡的由來可以追溯到使用拉丁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古羅馬。

直到愷撒明確儒略曆的地位前,羅馬的古代曆法中是只有十個月的,這十個月份的名稱要麼與對應的序數詞有關,要麼與古羅馬的神話掛鉤(請自行百度)。

儒略曆(Julian
calendar
採用愷撒大帝的姓氏命名, 是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計算出來的曆法,被愷撒於西元前46年推行,用於取代舊羅馬曆法。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相比於舊羅馬曆法多出來的兩個月被插在了之前的6月與7月之間,那麼自然之前的7月(septiembre)變成了現在的9月,octubre則變成了現在的10月。

儒略曆規定單數月為31天,雙數月為30天,這樣一年就有61*6=366天,所以需要扣除一天。而在當時的羅馬,二月是處決犯人的月份,屬於不吉利的月份,所以就從二月扣除了一天。基本上,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現在公曆的來由了。

但是大小月似乎又和不太對應,這又是為何?這又要感謝愷撒的侄子屋大維了。舊曆的六七月之間插了2個月份,英文裡面的7、8月是July與August,西語裡面是Julio和Agosto。愷撒的全名是Gaius Julius Caesar,Julio就是源自於他的middle name。而Agosto的發音就是奧古斯都,熟悉羅馬史的朋友知道屋大維又稱為奧古斯都大帝,他學了他的叔叔,用自己的封號給8月命名了,然而他做得更甚於此,8月原是雙數月,隸屬小月,本應30天,大帝對應的月份豈能是小月? 於是這位羅馬帝國第一皇帝把8月改成了大月,之後的9月11月由大月改小月,10月12月由小月改大月。這樣做了之後,一年裡面又平白無故多了一天。不幸的二月又躺槍了。於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二月是28天,只有閏年是29天。

四年一閏,平年365日,閏年於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天,這樣大約每 128 年就有一天的誤差。早期是規定太陽經過春分點要在3月21,而儒略曆使用到16世紀以後,春分點日期與實際情況已經相差十天,於是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頒布了新的曆法格里高利曆(Gregorian calendar),成為了現在的公曆。在羅馬曆法里,一年是近似 365 + 97 / 400 天 = 365.2425 天。因此對應於羅馬曆法,大約要 3300 年,才會積累一天的誤差。

無論是儒略曆還是格里曆,都是太陽曆,基本的架構都是一致的,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如何通過置閏來彌補積累的時間差。太陽公轉一周的準確時間實際為365.24219天(太陽年),按儒略曆計算,根據每年約四分之一天的誤差,作了這樣的調整:設平年和閏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4年置1個閏年。單月每月31天,雙月中的2月平年29天,閏年30天,其它雙月每月30天。

格里曆按一年365天計算,每年少0.24219天,每隔4年少0.96876天,每隔400年則少96.876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個閏年。閏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這樣經過3333年才有一天的誤差。

待補~~


用最簡單的語言總結一下:

陽曆:一年的時間是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這就叫陽曆

陰曆:一個月的時間是月球圍繞地球轉一圈,這就叫陰曆

陰陽曆:同時兼顧上述二者

伊斯蘭曆是典型的陰曆,每個月恰好是月球圍繞地球轉一圈,月初是新月;然而每年只有354天,跟公曆並不同步,四季也不在固定的月份。

我們常用的公曆是典型的陽曆,每年是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知道月份就知道季節;然而每個月和月球並不同步,無法通過今天是幾號來判斷月亮的位置。

中國農曆是典型的陰陽曆,每個月初是新月,月中是滿月;通過閏月調整,使得每年平均長度是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不過計算較為複雜。


不對,農曆是中國的,公曆是外國的。農曆是一種陰曆和陽曆混合的曆法,公曆是一種陽曆。世界上各文明都有曆法,基本上都是要麼按月亮來,要麼按太陽來,按月亮來的就是陰曆,按太陽來的就是陽曆。並沒有哪一個文明最先發明,大家都獨立發展出了各自的曆法。


推薦閱讀:

有哪些比較適合年輕人的每日生活安排?
時間過得快,怎樣才能抓住時間?
如何加強時間觀念?

TAG:曆法 | 時間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