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 1980 年代的專輯《未來派野郎》未來在哪裡?


這裡的未來派指的是二十世紀初義大利的未來主義藝術運動,不是站在 1980 年代這個時間點上說的未來。Parolibre 一曲中用了二十世紀初的電子樂器 theremin,Variety Show 是典型的後世人對義大利未來派追求機械和速度美感的想像,裡面也用到了未來主義運動中的某個錄像作品裡的聲音採樣。Milan 1909 這個曲名本身就暗指那個時代了。

當然也有「當下」的未來元素,例如第一首 Broadway Boogie Woogie 裏用了科幻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裏的對白。


《未來派野郎》是個很不錯的概念專輯,和上面那個答主說的一樣,這裡的未來派是指未來主義(Futurism,當然直接說「未來派」也沒錯,日文中用「派」更多(就像我們說行動派,抽象派,野獸派似的),顯得溫和一點更像藝術風格一點,「主義」這個詞本身也顯得太正經嚴肅了),一種藝術風格。整張專輯圍繞「未來主義」的概念,做了不同的音樂主題。

因為國內沒有相應的詳細介紹,只能依靠日語資料簡單翻譯。大致看看就好,理解坂本龍一音樂里含的典故即可。

1. Broadway Boogie Woogie (百老匯爵士樂)

來自於風格派藝術家彼埃·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的同名畫作 ,畫作描述的是紐約的街道、夜色和流光閃爍,一片繁華景象。和題目一樣,教授嘗試合成器音樂中融合爵士風格(爵士在他的作品中佔比很少,所以挺稀奇的)。裡面也加入了科幻電影《銀翼殺手》的台詞。電影改編自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劇本則是美國「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威廉·巴洛斯寫的,教授上學時就讀過他的《裸體午餐》。

*教授在YMO時期與高橋幸宏寫過一首歌叫《Be A Superman》,音樂里的英文男聲就是威廉·巴洛斯的錄音,而威廉也曾表示過很欣賞教授的音樂。

(彼埃·蒙德里安 畫作《百老匯爵士樂》)

2.黃土高原

(這個我沒啥介紹的, 因為更多是使用的音樂器械的特別,這方面不是很懂。)

裡面和和聲旋律借鑒了約翰·巴哈貝爾的《卡農》 (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全智賢上台表演車太賢送給她花的那首曲子),只是借鑒,其實旋律是不太一樣的。

這個作品後來由女歌手飯島真理(《超時空要塞》林明美的配音者,並演唱《超時空要塞 可曾記得愛?》)唱了填詞版,叫《遙かな微笑み ―黃土高原― 》,翻唱契機是在製作這首時她到錄音室串門去玩,聽到了這首表示很喜歡。

3. Ballet Mecanique 機械芭蕾

取材自1924年先鋒派實驗電影《Ballet Mecanique 機械芭蕾》,由喬治·安太爾(George Antheil)配樂(教授的靈感重要來自這個的配樂,不是短片本身,因為他特地強調了配樂者,而不是像他說戈達爾的電影似的強調的是導演),電影拍攝了很多往複的機械運動及生活片段,各種元素的碰撞,而喬治當年的配樂也是螺旋槳聲、汽車喇叭、鐘聲都有,挺嘈雜的,放在現在依舊是實驗性很強的短片。正片共有16min和19min版本,可參見B站「坂本龍一資訊」傳的16min版,應該是國內網媒上唯一一個正片長度的資源了。

這個作品原收錄在岡田有希子的《維納斯的誕生》專輯中,叫《WONDER TRIP LOVER》,也是教授做的。在他自己發表《Ballet Mecanique》後,中谷美紀又翻唱了一版叫《Chronic Love》,編曲也是坂本龍一自己。

視頻封面【先鋒電影】機械芭蕾 Ballet Mécanique 1924【16min版】bilibili.com視頻

4. G.T.IIo

這首全稱是「Gran Turismo (great trip)」,沒有什麼其他的典故。

5. Milan,1909

1909年,義大利詩人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在米蘭發表《未來主義宣言 》(之後才是刊載在法國《費加羅報》上),標誌著「未來主義」的誕生。坂本龍一用Macintosh公司發行的軟體「Smooth Talker」合成的聲音,內容是細川周平關於未來主義的解說。

6. Variety Show 綜藝節目

這裡面的人聲才是真正的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未來主義提出者的聲音,取材自他的一篇演講錄音。裡面能聽到教授融合了機械噪音、放電聲、兵器聲,反倒讓正常的一篇演講帶上了節奏,就像馬里內蒂在說Rap~

7. 大航海 Verso lo schermo

取材自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作品《從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非常具有創造力、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作品,這裡面結合義大利歌劇和美聲唱法的聲音來自かの香織(羅馬拼寫Caoli Cano 。這種唱法十分稀少+驚喜,也是這位的標誌性風格,當時和坂本龍一合作的這首受到了好評)。

(書籍《從地球到月球》相關內容的插畫)

8. Water is Life

用古典CD剪切拼貼出的一首作品。

9. Parolibre

來自1910年代的義大利未來派的自由詩,大致歌名的意思是「說文學」(抱歉這裡也不是很能捋順該怎麼翻譯合適)。裡面的美聲依舊來自かの香織。前奏借鑒了肖邦的24首前奏曲中的 Op.28 No.13 升F大調。

10. G.T.

原本發行過的,只是又重新收錄在這裡了。在《Media Bahn Live》里收錄的應該是最初版本的。


推薦閱讀:

核類音樂中的 breakdown 是什麼意思,能否有典型的試聽例子?
你聽過哪首歌,讓你感慨「歌手和一般人真的有區別」?
只用手指頭敲桌子,怎麼敲出節奏感來?
習慣了首調唱法,聽到什麼都會用首調哼出來(頻繁轉調的除外)的人,怎麼才能訓練出熟練的固定調感覺?

TAG:音樂 | 電子音樂 | 坂本龍一 | 未來主義 | 日本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