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小孩兒喜歡尖叫?


有很多類型的尖叫吧。據我觀察有相當一部分是跟大人交流不暢,想說的說不清楚或者對方總是不明白。這種情況下大人也是會尖叫的;還有的是想要某個東西,一尖叫大人就怕了,一次兩次小孩就發現這個辦法很靈,想要什麼就叫;還有的純粹是圖個爽。

總得來說如果一個小孩總是尖叫,如果不是有什麼自閉症之類的問題,那一定是大人無能造成的。


1.大人在小孩面前尖叫過。小孩模仿。

2.大人對小孩偶然的尖叫有反應。小孩想要關注。

3.大人經常在小孩面前大嗓門,小孩不會說話,想表達自己的意思就學著大嗓門嚷嚷。


據我的觀察,小孩子在興奮開心時會用尖叫來表達情緒,尤其是在一幫小孩一起的時候,各種尖叫,像比賽似的,蔚為壯觀…


首先,小孩聲帶發育不全,所以聲音格外尖(變聲之後就再也發不出那麼尖的聲音了)而且發出長時間尖利的聲音喉嚨也不會像大人那樣有強烈的不適感,然而事實上小孩老是尖叫對聲帶的發育沒有好處,很可能會造成成年後嗓音的刺耳。

其次,小孩不懂是非,就像大人有時候激動起來也會大聲喧鬧,但是因為有自控會看場合所以會停下,然而小孩是不懂的,如果沒人告訴他這是不好的行為,甚至鼓勵這種行為,那麼就會導致其變本加厲。據我觀察,凡是早早就教育小孩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家庭,小孩往往都很懂事。然而在某些父母的眼裡,自己小孩做什麼都是好的,公共場所吵鬧亂跑是活潑,動不動撒潑耍賴是可愛,沒禮貌甚至明搶暗偷罵人打人都是還小不懂事,這種父母眼裡孩子的糞便都是香的,更不要說區區尖叫,在他們聽來估計宛如仙音降世吧。然而在其他人眼裡,他的小孩就是一個行狀猙獰的幼年怪物罷了。


大人也喜歡,不敢罷了


1聲帶原因,孩子聲音一大就容易變成尖叫

2在心理上講,主要是為了引起大人們的注意


刷存在感,依我看小孩子無時不刻不在追求存在感,尤其是跟媽咪在一起的時候。


心理學裡有個術語,叫操作性條件作用。

它的核心內容是,行為的後果,獎勵和懲罰,會影響行為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你可以順著這個思路想一下,小孩尖叫的原因,因為你沒有說具體的情境,我說再多都只能是猜測。

有沒有可能是小孩需要引起大人的關注,或者通過尖叫這種讓人在公共場合出醜的方式來要挾別人達到什麼目的,比如說要去哪裡玩,想吃什麼東西。


外國孩子也叫,我在柬埔寨快被熊孩子嚇死了。發達國家也有尖叫貨,相對國內比例嘛呵呵呵,說了好多玻璃心受不了,懂的自然懂。

國內那素質,小孩公共場合吵死也一堆人不管的。嗯,我正在上海南站忍受尖叫折磨。


外國是把小孩當人養的,和成年人一樣教育交流。中國人是把小孩當玩物養的,平時哄和逗弄,會發出逗弄小貓小狗一樣的聲音,特別是在小城鎮農村。對小孩表達的想法不屑一顧置之不理。小孩能不鬱悶嗎?能不尖叫嗎?


1 條件作用理論,操作性條件作用。

2 拉康的《論鏡像階段》。

3 神經發育尚未完全,末端控制能力低下延遲的表現。


這個問題主要有3個原因:

第一,寶寶的聽覺和聲帶在發育。當他/她發現自己能夠控制聲帶製造聲音,他/她從中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同時,寶寶喜歡聽各種滑稽的聲音,並且不能理解這些聲音對成人造成極大的困擾。

因此,順應寶寶聽覺的發展是第一步。您可以經常給寶寶播放音樂。各種自然界動物的音樂專輯提供豐富多樣的音色。引導寶寶在聆聽音樂過程中隨之歌唱,或者模仿貓咪等動物的輕聲叫,這將避免寶寶在亂叫中使用自己的聲帶。

您還應該教寶寶小聲說話。設計一個」悄悄話「遊戲,利用玩具創造常去的場景。在這些場景中,小聲地和寶寶說話,並伴以相應手勢。當寶寶發出恰當的音量時,給予寶寶言語表揚甚至物質獎勵。這是個需要不斷練習重複的過程,寶寶的進步需要您的耐心。

第二,寶寶可能在父母、所接觸的人、電視等場景中習得尖叫/亂叫。對於剛開始探索環境的寶寶而言,通過觀察周遭環境進行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

第三,您的寶寶可能學到通過尖叫亂叫來吸引你的注意。

對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忽視,打破」尖叫「與」獲得父母注意「的聯繫。當寶寶失去觀眾,自然喪失表演的慾望。如果寶寶沒有短時間停止尖叫,您還可以通過動畫、玩具等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希望能夠解決您的問題。

如您有更多育兒問題,可以前往公眾號諮詢。(公眾號:曉白心理)


嫉妒心作怪

  當小公主、小王子升格為姐姐、哥哥時,從原來擁有的三千寵愛集一身,突然間被另一個新嬌兒所取代,嫉妒心和憤怒心可想而知;若此時父母只忙著照顧新生兒,還希望孩子能夠學習獨立照顧自己並照顧弟妹,甚至有時強迫孩子將自己喜愛的玩具分給弟妹玩時,孩子的心裡肯定是不平衡不舒服。當孩子在沒有心理準備下,就要學習面對另一個競爭者,當渴望求助時卻被父母以「沒有空」拒絕時,孩子心理和安全感需求被忽略了,便會開始出現行為退化的現象,認為只要學習剛出生時的嬰兒一樣大哭和尖叫,父母就會來關心他、注意他、愛他。

為什麼孩子經常沒事就尖叫

身教失當

  孩子天生就是個「模仿小天王」,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學習的對象。例如當父母和朋友通話時,不是高談闊論就是用尖叫的表達方式,孩子看了也會學習;當父母遇到不如意時或看到令自己害怕恐懼的事物,便以「尖叫」的方式直接表現自己的情緒時,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跟著模仿,所以父母的「身教失當」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過分溺愛

 在過份保護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因為大人的關愛、呵護,容易養成自傲及予取予求的心態,一旦大人不能滿足他的需求,或遇有不如意,就會以尖叫來表達自己的不高興;而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也會以尖叫來吸引周圍大人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尖叫就成為孩子發脾氣、滿足需求的絕佳利器。

高標準的親子關係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高,每天總是不忘嘮叨、耳提面命孩子:「爸媽以前都沒有這麼多玩具和新衣服,你現在已經很享福,不要再不滿足了……」、「都幾歲了,這麼一點小事都處理不好?」、「你看看隔壁家的小玲,又乖,又有禮貌、守規矩,一點不用父母操心,你呢?就只知道吵吵鬧鬧,什麼時候才會學乖啊……」父母的疾言令色、喜歡做比較、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幽默感不足等,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都是存在著無形壓力,孩子壓力一旦無法獲得解決或抒發,便會以最原始的宣洩情緒方式——尖叫,來表達其內心的不悅。


釋放積極消極情緒的一種表現方式●v●


我小的時候是這麼想的 我尖銳高亢的嗓音是首動聽的歌


我家外甥女一興奮或者大人們都在說話不鳥她的時候就會尖叫,她覺得很好玩,還學慘叫雞的聲音給我聽。。


Because I can...


模仿 發洩


往往是為了引人注意,我們最多是裝作沒聽到


因為外國的小孩不喜歡尖叫

好吧

我討厭小孩尖叫

但我還是覺得說國外小孩不尖叫的

過分了


推薦閱讀:

一個女孩到底要不要活的那麼拼?
養孩子是為了什麼?
如何對付熊孩子的家長?
哪一刻你覺得你傷了孩子的心?
孩子以自殺威脅父母,如何應對?

TAG:孩子 | 行為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