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我這句話是假話」即是真的又是假的,應該不存在兩重疊加的東西吧!這是屬於羅素悖論么?


屬於羅素悖論,數學上的做法是,想辦法修改公理讓你說不出這句話


這句話里出現了自我指代,就像一個人力氣再大也不能把自己舉起來一樣,如果強行這麼做就會出現悖論。所謂的公理系統的自洽性不能在公理系統內證明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不太一樣。

我們演繹的時候發生了什麼?

1、此話為假-&>由假假必真:此話為真-&>矛盾 (反證法也會出現類似矛盾)由假設演繹我們推斷出此話不符合邏輯。

用符號表示F為命題,則:

F:-F

上述形式必然錯誤,是一個違反矛盾律的構造。

2、理髮師悖論(私以為構造的不好)

理髮師發生了兩次判定,第一次在理髮前,第二次在理髮後。理髮前與理髮後的兩個結論必然不一致,這是語義模糊的問題,我們會在理髮發生之後,再來判斷,便會發現,為何從不給自己理髮的條件,最終導致了給自己理了發這一事實?

「從不給自己理髮」這一判定條件只能理解為在做出判斷之前從不給自己理髮,如此代入上述語句,便會消除語義模糊:理髮師只給那些——在理髮師做出判斷之前——沒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

集合構造的矛盾:A是包括所有不包括自己的集合。

不包括自己,這個條件是不嚴謹的,是此前不屬於自己,還是所有時間都不屬於自己?在計算機語言中,這個命題是顯見的不矛盾,因為機器語言默認有時序。


不屬於羅素悖論,因為光從話的字面意思不能判斷出它是真是假,一個人話的真假是一個包含主觀因素的概念,不論一個人說了什麼話都只是他說出來的,怎麼判斷真假?缺少判斷條件,在現條件下「話」這個研究對象包含「真」「假」「非真非假」三種可能(因為說話的人本身也可能說不清他在說真話還是假話比如問題里這句,這裡先排除這種可能),那麼若要繼續演繹下去只能通過假設這句話是「真」或是「假」來進行,則兩種都會得到矛盾的結果,但這顯然與羅素的說法不同。

所有的真話是一個集合A[字面含義=真實含義],所有不是真話的話是集合B[字面含義/=真實含義](非A),那麼「我這句話是假話」可以翻譯為「我這句話的字面真實/=真實含義」(把這句話定義為x)x,好了,現在要判斷x屬於A還是B只要判斷一下x的字面含義和真實含義是不是相等,問題也正是出在這裡,光從這句話我們什麼都得不到,要繼續進行只能假設,而羅素悖論:

,仔細看是能看出區別的


可以百度庫莫爾不可判定性準則。重新認識自己。


這種悖論在mathematical logic 里叫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


推薦閱讀:

男生在什麼時候會幾天或一周不聯繫女朋友?(歡迎回答)?
如何反駁並打擊演員粉劇粉影粉面對抄襲「躺平任嘲」的態度?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翹課的現象?
用匿名功能跟男朋友表白,被約見面怎麼辦?
如何提高自己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TAG:數學 | 邏輯學 | 理性思考 | 羅素悖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