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股票的新手如何進入這個領域?


羅伯特·希勒在《金融與好的社會》中寫道:「金融應該幫助我們減少生活的隨機性,而不是添加隨機性」。我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不得不遠離充滿了隨機性的中國股市——吳曉波

題主真是問錯人了,問到一個從不炒股的人頭上了。

前天看到這條微博:

記得前幾年在杭州與李志文老師交流,我說:我從不炒股,他連連點頭:你是對的,一個人應該把時間投資給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上。然後他又說:我是炒股的,因為我的專業是金融,我懂,但大部分股民都不懂。

李志文老師還撰文寫書談及炒股:

輪盤的奧秘 0. 序言

有興趣者可以到李志文老師的博客上一窺究竟。

還有一位從不炒股的朋友,他寫過一篇博客:

我為什麼不炒股

摘錄:

不斷有人勸我炒股,也不斷聽見別人勸別人炒股,似乎是一種時尚。印花稅風暴後,這種聲浪低弱了些,但相信很快會反彈——十年牛市啊,還不夠大家激動痴迷的?網上流傳大幅標語照片:「搶劫不如炒股 市公安局宣」,大概是惡搞的PS,不然,在股市開闢對搶劫犯們的第二戰場,我倒是很贊成。

以我的資質,很難想通為什麼會有人要勸別人炒股。說實在的,這比你生了個小孩,就到處勸別人生小孩還要荒謬。這幾年我不像以前那樣喜歡抬杠,否則我可以這麼回答:

——為什麼要炒股?

——環境好,回報率高。

——還有很多事回報率也很高,比如賣身。又不見你做?

——我接受不了。

——對呀。炒股,我也接受不了。

我還喜歡這位朋友文章的最後一段話——

我於金庸小說中,獨愛《白馬嘯西風》的結尾:白馬帶著李文秀一步步的回到中原。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洒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再來看看這篇:

吳曉波:我為什麼從來不炒股

12月5日,滬深兩市的股票交易突破一萬億元天量,那天,我在上海出差,看到朋友圈裡如瀑布般的驚呼後,我到盥洗室洗了一把冷水臉,然後問鏡子里的自己:你動心了?在確定答案是「否定」的之後,我打開電腦,寫下這篇專欄的標題。

幾天後的12月9日午後,當我正為此文寫下最後幾段文字的時候,滬指暴跌5.43%,失守2900點,兩市交易量突破1.2萬元。

在這種充滿了戲劇性的時刻,我的心裡既無僥倖,也無悲喜。因為,正如標題所示:我從來不炒股。

如果我說中國股市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是「怪胎」,也許沒有人會反對。

上海和深圳的兩個交易所分別成立於1990年底,始創之初,制度構建十分粗鄙,幾乎沒有頂層設計,第一批上市的公司大多為華東及華南兩地的地方中小公司,滬市的所謂「老八股」中好幾家是註冊資本在50萬元的區屬企業。1992年8月,深圳發生120萬人爭購股票認購證事件,場面火爆失控,政府被沖,警車被砸,北京在失控中發現了一個「超級大油田」,兩個月後,證監會成立,股票發行權逐漸上收,至1997年,兩所劃歸證監會統一監管,在這一時期,決策層形成了一個非常詭異的戰略設計:中國資本市場應該為國有企業的脫困服務。大量陷入困境的國企「搓泥洗澡」,打扮成白富美的樣子被掛到了市場上,有一位叫張化橋的香港證券分析師甚至認為,當時的國企上市很少有不在財報上動手腳的。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當年還有一個很奇特的景象,就是所有的國家部委都分配到了兩到三個上市指標,連共青團、全國婦聯都不例外,而這些部門沒有合適的企業,其指標就被拿到市場上「出售」,價格大約在2000萬元左右,一些在那一時期上市的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大多途經的是這一「灰色通道」。

那些「白富美」在財務報表上打扮得很漂亮了,但體制和制度幾無改變,掀開假面,當然不堪一睹,在上市數年之後,企業很快再度陷入泥潭,成為了所謂的「殼資源」,這時候,在二級市場上就出現了狙擊手,他們被叫做「莊家」。莊家們通過低價收購未流通的「內部職工股」,成為這些企業的實際控制人,然後在二級市場上大興波瀾。1999年5月19日,沉寂多年的股市突然井噴,構成「5·19行情」,一些從來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如億安科技、銀廣廈、中天科技等等,忽然日日狂漲,激蕩得人人心旌蕩漾,在它們的背後則是莊家們的貪痴狂歡。

當時,莊家對股價的控制幾乎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我在《大敗局2》中曾記錄這樣一個細節:2000年2月18日,當時第一大莊家、中科創業的實際控制人呂梁新婚大喜,他的操盤手們用「科學而精密」的手法控制股票起伏,硬是讓中科創業的收盤價恰好停在了72.88元。操盤手們用自己的方式給老闆送上一份別人看來瞠目結舌的禮物。

及至2001年1月,經濟學家吳敬璉將中國股市直接比喻為賭場,甚至認為前者還不如後者有規矩,「賭場裡面也有規矩,比如你不能看別人的牌。而我們的股市裡,有些人可以看別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詐騙。坐莊、炒作、操縱股價可說是登峰造極。」吳敬璉進而揭示了中國股市的制度性缺陷:「由於管理層把股票市場定位於為國有企業融資服務和向國有企業傾斜的融資工具,使獲得上市特權的公司得以靠高溢價發行,從流通股持有者手中圈錢,從而使股市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尋租場』,因此必須否定『股市為國企融資服務』的方針和『政府托市、企業圈錢』的做法。」

呂梁等第一代莊家折戟於2001年春季之後的一次股災,隨之出現了以德隆唐萬新等人為代表的第二代莊家,他們的手筆越來越大,高舉混業經營的旗幟,動輒以併購題材拉抬股價,靠高額民間吸資來構築資本平台,用唐萬新自己的話說,「用毒藥化解毒藥」,最終在2004年的另一次股災中玉石俱焚。

在此後的歲月中,如呂梁、唐萬新這種招搖於檯面之上的著名莊家似乎減少了,但是,莊家文化確乎從來沒有消亡,他們開始隱身於各個證券營業所里,以「地下敢死隊」的身份繼續戰鬥,而吳敬璉所總結的股市特徵似乎也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觀。

2007年前後,我曾在第一財經的「中國經營者」欄目當過一段時間的主持人,為了探尋上市公司的真相,我特意選擇了五、六家股價表現非常優異的公司做樣本調查——其中就包括前段時間爆出醜聞的獐子島。我到這些公司實地考察、訪談董事長、查閱公司業績及股價波動,結果得出了一個並不出乎我預料的結論:這些公司的業務波動,與它們的股價波動,幾乎沒有任何的對應關係。在一家公司,我問董事長,「為什麼你們的股價最近震蕩很大?」他請攝像師把鏡頭關掉,然後很小聲而體己地對我說,「因為這幾天券商在換手,換手的成本價是12元,吳先生,你可以在這附近進一點貨的。」

這就是我為什麼從來不炒股的原因:

  ——這個股市從誕生的第一天就是「怪胎」,它從來為國有企業——現在叫藍籌股服務,為國家的貨幣政策背書,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牆上寫著一句話:「保護小股東的利益就是保護了所有股東的利益」,此言在我國股市是一個錯誤

  ——這個股市裡的企業從來沒有把股價視為公司價值的晴雨表,因此,信奉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人從來沒有在這裡賺到過一分錢,相反,它是「禿鷹們」的冒險樂園,就如同米蘭·昆德拉曾經寫道:「事情總比你想像的複雜」,在中國股市發生的那些故事,謎底總比你想像得還要陰暗;

中國股市的謎底比你想像得還要陰暗

  ——這個股市的基本表現,不但與上市公司的基本表現沒有關係,甚至與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表現也沒有關係,它是一個被行政權力嚴重操控的資本市場,它的標配不是價值挖掘、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而是「人民日報社論+殼資源+併購題材+國企利益」;

在今年四季度以來的這輪股市大波瀾中,上述特徵不但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有些股票的表現更證明了「劣幣」的能力,很難想像,一個正常的投資者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

羅伯特·希勒在《金融與好的社會》一書中這樣寫到:「金融應該幫助我們減少生活的隨機性,而不是添加隨機性,為了使金融體系運轉得更好,我們需要進一步發展其內在邏輯,以及金融在獨立自由的人之間撮合交易的能力——這些交易能使大家生活得更好。」

我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不得不遠離充滿了隨機性的中國股市,然後,寫下這篇不合時宜的專欄。

(文章來源:吳曉波個人微信公共號)


和把大象裝進冰箱里一樣的簡單:

1.準備好錢,你能虧乾淨不行疼的錢;

2.多看多研究怎麼胡大牌;

3.胡大牌!


3000點以下,分批逐步吃進一些10元以下,市盈率20以下的票。6000點以上拋出。收益至少好與銀行理財。


圖片來自網路


從前有一個富翁,他需要聘請一位優秀的司機。消息一經發布、前來應聘者如潮。最終有4位司機站到了富翁面前。

他們都具有相當長的駕齡,都非常健壯,而且視力非常好,反應迅速……總之,他們具備了一切優秀司機所需的條件。

富翁滿意地看著每一位候選人,突然他想到了一個問題「你們的駕駛技術都是很高明吧!那麼,如果你們駕軒行駛在山路上,能離懸崖多遠而不至於掉下去呢?」

第一位司機不假思索地說:「1米遠。」富翁輕輕地點了點頭。

第二位司機停頓了一下說:「1尺遠。」富翁輕輕地點了點頭。

第三司機想了想說:「10公分。」富翁輕輕地點了點頭。

第四位司機說:「我將設法遠離懸崖的邊緣。」

富翁很高興地拍著第四位司機的肩膀說:「很高興你能成為我的新司機!我相信坐你開的車會很安全的。」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題主的問題我遇到過很多人這麼問,言外之意是有沒有什麼能快速發家致富的捷徑走走,然後把所有的家當壓上去期待一夜暴富。跟賭博的性質沒什麼兩樣。

實際上,對於有其他出路的大部分人而言,花大量時間在股票上是不划算的。為什麼?因為長期來看股票市場上90%的人都是去給其他人送錢去的,但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會是那個10%。而真正10%的人,除了有權有勢有內幕消息的,都需要長年累月的刻苦勤奮以及超過常人的抗壓能力與自制力。最後,還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除非你有一輩子只做股票不做其他的決心,否則輕易不要玩股票。小賭怡情,大賭傷身。


你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做,還想賺錢,我不禁想問句:憑什麼?


大部分都是來送死的,證券公司要收你手續費,國家要收你印花稅,大股東要套現,IPO要圈錢,高手要從裡面賺錢,那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大部分人都是虧錢的


你可以下個軟體模擬一下


等你進去了就會發現,然而攻略並沒有什麼卵用


攻略?我個人認為,對於什麼都不懂的人來說,攻略並沒有什麼卵用。舉個不太貼切的例子:高拋低吸,對了高拋低吸算炒股常識嗎?可能算吧。這四個字真正做起來挺難。如何抓住那個低價位,如何知道那就是現階段該股的低價位這些都是需要很多很多知識的,很多時候是你挑了一個你認為的低價位買進,結果才買就跌跌跌。很多時候你認為可以賣了,結果才賣就漲漲漲。這些都是股市中遇到的算很尋常的事情了吧。

我覺得如果你一定要什麼都不懂就開始炒股,你所需要的攻略就是,:

第一強大的心理素質(這個真的很重要,別因為賠錢太難過也別因為賺錢太開心太貪心)。

第二耐心(目前只跌不漲的股不多,有耐心的話個人認為可以少虧損一點)。

第三有可以讓你賠錢甚至賠了所有錢的底氣(家庭條件自我條件要較好,用來炒股的錢得是你能承受的虧損範圍)。

然後你就可以什麼都不懂地開始了。


很多回答都說股票不能炒。本人表示反對。

第一,如果認為股市的本質是賭博,那就必須認同股票的走勢是無法預期的。

而股市作為一種金融工具,走勢其實是可以預期的。什麼也不懂,就先不要急著去送錢。

第二,既然股市是有漲跌停限制,就不可能出現像賭博一樣的一局清盤,除非你用了槓桿。

設定好賺幾個點就拋,虧幾個點就割。不要貪,也不要心存僥倖。

話不多,再送兩個提醒。

1、盈利的同時,風險在上升。只賺在風險可控範圍內的錢。

2、不要用輸不起的錢去買股票。比如借來的錢、眼前就要用到的錢、僅剩的幾個月生活費……


傑西利弗莫爾說過這樣的話:

投機是天下徹頭徹尾充滿魔力的遊戲。但是這個遊戲愚蠢的人不能玩,懶的動腦子的人不能玩,心理不健全的人不能玩,企圖一夜暴富的冒險家不能玩。如果這些人貿然捲入,到頭來必定是一貧如洗。

如果你想在股市賺錢,剛開始只可以使用較少的資金。如果你準備干一票大的,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宅男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可以找到真愛。

要學會思考。思考投機的本質,事物的關聯性。

作為一名股市的虧貨,在超市裡我聞到了買入和賣出的力量。

每天晚上8點,超市的麵包都會打折。購買的顧客非常多。

從這裡你想到了什麼?

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股票都會打折出售。你要在價格下跌的時候購買股票。

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時候,江蘇發生過搶購食鹽的景象。食鹽的價格飆升到15元一袋。

在這裡你又學到了什麼?

作為交易員,不應該去搶購食鹽。應該學會耐心的等待,直到機會的出現。

從交易新手到老手是一個過程。慢慢來,一定要享受交易的過程。


股票並不是洪水猛獸,指數基金定投什麼之類的都是很好的選擇。接近它,認知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錯誤的道路。


大三學生,最近在學習證券投資方面的內容,上過學校的證券投資課。如果大四或者以後有點積蓄的話我想我會實踐一下炒股。

常常有人說,股市裡有90%的人在賠錢,只有10%的人賺錢。我想了一下這個問題,可能的原因(個人意見)有70%的人根本不懂股市就去炒股,只會跟著別人的意見,按照什麼股票群里的推薦去買股票。就算你非常了解股市,也有很大的可能賠錢,市場本身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可能是90%的人賠錢的原因。

所以想要炒股一定要系統學習一下股票證券的投資理論,懂得股票的選擇方法。第二,要買自己看得懂的股票。舉個例子,企業投資新業務,計算一下利潤增長,根據市盈率預測股價,與當前股價對比,如果可以增長很多的話就可以買。如果一些股價增長的企業自己看不懂原因一定不要買,這裡很有可能就有機構或者莊家的炒作。說到底還是要利用價值投資理論。

股票有風險,所以如果你沒有闊達樂觀的心態,不建議投資股票。如果覺得自己適合投資股票,一定要試一下,畢竟股票確實能夠掙錢,有時候投資股票甚至比自己一年工資還要多(我們老師說的)。


虧錢長記性。


拿一千塊玩 玩個一年 看看如何 再考慮砸不砸錢吧


推薦閱讀:

慕曉強vs林家正 五萬實盤及47億狙擊慕曉強,大家怎麼看?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交易水平?
熔斷機制的兩檔閾值過近是否會更容易造成市場情緒化的同漲同跌?
相比較美國金融市場,中國推出熔斷機制的原因是否不同?最後的效果是否也會不同?
在2016年1月11日這樣的形勢下,是不是短期都不要入場了?

TAG:股票市場 | 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