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關於 和尚 的故事?

@北邙@無色方糖@鬼木知@Seasee Youl


和親的和尚 作者: @房昊

首發於腦洞故事板公眾號11月2日

從前人鬼兩界攻伐不斷,某朝某代,厲鬼猙獰,人間不敵於是決定和談。

經鬼界一致商定,停戰可以,為表誠意得派人和親。

這個條件一出,老和尚頓時傻眼,作為對抗惡鬼的主力,和尚在人間便有如帝王。所謂和親,自然是要帝王的女兒出嫁,老和尚只有弟子,沒有女兒。

鬼王發話了,那弟子也行。

一眾弟子神色慘淡,不住後退。

老和尚嘆氣道:「為了天下蒼生,你們誰去,自己決定吧。」

大師兄道:「師父有所不知,其實我早有還俗之意,眼下戰事既已暫消,便是到了告別之日。」

二師兄道:「師父,其實我是個太監,也不能去的。」

三師兄道:「師父,其實我是鬼界的卧底,不能去,去了沒有誠意,鬼王肯定會再打回來的。」

小和尚瞠目結舌。

師父微笑著走到小和尚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慈眉善目,「拯救蒼生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小和尚委屈道:「可書上說了,男女授受不親,出家人不能近女色。」

師父說,那你可以近男色啊。

小和尚欲哭無淚。

然而當鬼界使者到來的時候,眾和尚才知道原來鬼王是個姑娘。

大師兄說,其實我也沒那麼想還俗。

二師兄說,其實我的小丁丁還是可以長出來的。

三師兄說,其實我是無間道。

小和尚哭的稀里嘩啦,不住拜謝諸位師兄,請他們代自己前去和親。

鬼界使者搖頭,認死理,說好是小和尚,就一定得是小和尚。

師父瞅著眾徒弟,心想這就很尷尬了。

鬼王名叫王翠花,聽到這個名字的無論是人是鬼,都會笑場。

小和尚沒笑。

那天小和尚被送到鬼王的卧房,鬼王摘掉猙獰面具,沖他嫣然勾手。

她說,我這麼好笑的名字,你為什麼不笑?

小和尚紅著臉,局促,不安,他說名字只是代號,就像姑娘,鬼王,都只是一個稱呼一樣。

姑娘仰頭一陣大笑,血紅色的長衫揚起,覺得這小和尚頗為有趣。

小和尚還紅著臉,不知是因為天下蒼生的擔子太重,還是這個叫王翠花的鬼王姑娘太美。

他聽著鬼王的笑,只希望這笑聲永遠別停。

笑聲忽停,小和尚抬頭正對上鬼王似笑非笑的眼睛。

鬼王說,你躺過來,本王要上你了。

小和尚很憂鬱,他不想上床,但又怕蒼生遭劫,掙扎良久。

王翠花饒有興緻的看了他良久。

小和尚眼一閉,牙一咬,噗通把自己摔到了床上。

王翠花哈哈大笑,說你不要緊張,你身為和親的和尚,這種事你得習慣。

說著便給和尚脫了褲子,大紅色的嫁衣丟在床沿,和尚渾身發抖,被鬼王這麼給上了。

小和尚縮在床角,淚眼朦朧,間或還偷偷瞅自己下身一眼。

鬼王穿好衣服已經準備出門,回頭笑問他,剛才過得爽不爽?

和尚打了個顫,想說疼,又想起天下蒼生,忍著淚重重點頭。

爽!

數日之後,小和尚滿臉傻笑,覺得拯救天下蒼生是件無比幸福的事情。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和尚從床上跟到床下,看著鬼王穿衣脫衣,看著鬼王批閱文件,偶爾雙手托腮,似乎在回想前世的時光。

這種時候小和尚最開心,鬼界慘白的月光透過窗欞照進來,王翠花的嘴巴輕輕嘟起,罕見的可愛。

後來人鬼兩界的和談落幕,期間鬼王問了小和尚兩個問題,決定了兩界來之不易的和平。

鬼王說,鬼界吃不了肉很多年了,比和尚還像禿驢,以後人間殺豬的時候,得一年留下幾萬具全屍。

小和尚使勁點頭:吃吃吃。

鬼王又說,這些年無數厲鬼魂飛魄散,他們心中的執念在人間,得讓他們看看。

小和尚又使勁點頭:看看看。

於是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鬼以不同形式出現在人間,不受和尚道士管制。

從此太平喜樂,相安無事。

但小和尚有事。

小和尚開始天天念經,他覺得自己非但是近了女色,還越來越沉湎其中。一刻見不到鬼王,就覺得心中空蕩,見著鬼王,又覺心中雀躍。

這樣下去,難得通透圓滿,修不成羅漢金剛。

鬼王說,你這是喜歡上本王了,畢竟本王國色天香,終究難免。

小和尚紅著臉,低頭只顧念經。

什麼色不異空,什麼無受想行識,什麼身處荊棘叢中……

這種時候,王翠花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態,總會跟小和尚扯些日常,比如當年他在廟裡的日子,其中的一草一木,修行的佛法和念過的佛經。

在王翠花的嘮叨下,小和尚把自己的前半生和盤托出。

那天晚上,鬼王嫣然一笑,說今天本王高興,不上你了,讓你上我。

小和尚手忙腳亂,再度局促不安。

某個窗明几淨的日子,小和尚從床上爬起來,發現看不見王翠花了。

緊接著,小和尚才想到鬼界是不會有一個窗明几淨的日子的。

小和尚跑出屋去,赫然發現已身處人間。

四周鳥語花香,該是五鬼搬運法的傑作。

小和尚有點懵,向無邊的空中大喊,王翠花,你在哪呢!

沒有人回答,天地像是在聽一個傻子的痴語。

「阿彌陀佛,徒兒,你受苦了。」

師父雙掌合十,踏破虛空而來,鳥語花香頓時煙消雲散,只剩小和尚的呼喊還有分殘留。

小和尚見到師父,更懵。

師父摸著小和尚的板寸,嘆息說,現在一切都過去了,你回到人間,回到廟裡,仍舊是萬人稱頌的英雄。

小和尚:???

「事情是這樣的,當年為師不敵鬼王,但畢竟交手多年,對她的性子還算摸得清楚。她背負鬼界重擔,拯救的乃是鬼界眾生,怎麼可能輕易停戰,名為和親,實則是想利用你摸清為師的手段。」

師父悲憫道:「她先是溝通人鬼兩界,策反不少僧道與凡俗,繼而在你口中探得咱們寺廟的護山大陣,功法心訣,最後親自帶兵,一鼓作氣,當真是好算計。」

小和尚瞠目結舌。

良久,小和尚道:師父,那你是怎麼逃出來的?

師父笑了:為師不必逃,鬼王已被為師擒下,為師從送你和親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逆轉了護山大陣,她踏進來,就已經有去無回。

小和尚如遭雷擊。

小和尚感覺自己被玩了,生理和心理雙重意義上的被玩了。

師父拍拍他的肩膀說,別這麼沮喪,師父雖然玩了你,但始終是要給錢的,你回到寺中,便是天下英雄。

不給錢的那個,已經被關起來了。

小和尚心裡一動,問道:「她被關的慘么?」

師父滿含深意的看著他。

小和尚嘆了口氣,決定還是回寺。

在山下地牢里,小和尚見到了王翠花。

小和尚說,為什麼?

王翠花說,身在人鬼兩界,作為太子與鬼王,這種事,你得習慣。

小和尚說,習慣被玩么?

王翠花魂魄模糊,幻化出的形體也血赤糊拉,姑娘一揚頭,說玩你怎麼了,玩你是給你面子。

小和尚點點頭說,我能問句為什麼么?

王翠花說,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要打架?

鬼王笑了,不屑且輕蔑,「因為歸根到底,咱們都是人,鬼界的人越來越多,想曬太陽不能曬,半夜出來照照月亮都要被你們一群和尚逮住超度。人想要這個世界,鬼也是人,當然也想要這個世界,我是鬼王,鬼界那麼多事經歷過,只能幫這個世界。」

小和尚沉默良久,轉身說,我明白了。

王翠花失笑道:「小和尚,別裝深沉,不適合你,我還是喜歡你一本正經傻不拉幾的模樣,像躺在鳥語花香里的孩子。」

小和尚想起醒來的鳥語花香,問道:「為什麼不殺我?」

王翠花想了半天,隨意道:「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你就當,這是我玩完你扔給你的錢吧。」

小和尚:哦。

小和尚被玩了,師父給的錢是天下英雄偌大名聲,鬼王給的錢的鳥語花香一幢木屋。

天下修士匯聚的那天,外面吵吵嚷嚷,心煩意亂,小和尚忽然明白,自己知道怎麼選了。

他告訴師父,自己當不了天下英雄,得道高僧,拯救蒼生一點都不幸福,一點都不輕鬆,我只想要一幢房子,藍天白雲,鳥語花香。

外面轟然一聲巨響。

師父瞪大了眼:你小子幹了什麼?

小和尚回答:我開了鬼門關,放王翠花回去了。

當天,英雄大會變成批鬥大會,小和尚在高台上被人打得半死,終於被群鬼第二次殺回,生生拖進鬼界。

群雄匯聚之時,四方厲鬼再度開戰,勢如破竹,徑直打到山腳之下。

師父的護山大陣已經被摸清,破山只是時間問題。

小和尚懵逼的看著這一切,不顧遍體鱗傷,拉住王翠花道:「這一切,都是你安排好的?」

鬼王笑道:「不錯,你師父了解我,我也了解你師父,他一定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找機會抓我。但是抓住我後,他就會放鬆警惕,像現在這個樣子,很符合我的預期。」

小和尚說,那你呢,你不怕自己死在山裡么?

鬼王看著小和尚,似笑非笑,突然雙手托腮,嘟嘴望天。

「你捨得,我這樣一個姑娘死么?」

小和尚有如五十雷轟頂,傷勢加重,當即昏了過去。

十一

當小和尚醒過來的時候,一切已經塵埃落定。

這次鬼界大獲全勝,人鬼得以並生,每年的今天都能開一次鬼門關,俗稱中元節。

而師父整合四方修士,坐實為人間真正的無冕之王。

聽說師父派人來要過小和尚,鬼王沒有交人。

小和尚默默找到王翠花,低著頭說,你讓我回去吧。

王翠花似笑非笑道:「你現在回去,就能四大皆空,羅漢金剛了?還不是被你師父吊起來,往死里打?過兩天,過兩天本王也去跟你師父會談,你一起去吧。」

小和尚搖搖頭:那都無所謂了,我只想問你一句話,這麼長時間,你有沒有對我說過一句實話?

王翠花說,沒有又怎麼樣?

小和尚:……那我不想再看到你。

王翠花冷笑兩聲,聲音很大,一揮手打開了鬼門關。

「行,死和尚那你走,本王多稀罕你似的!」

大雄寶殿外,除了師父與師兄,四方豪傑也都盡在。

小和尚離山的時候淚流滿面,回山的時候心如槁木。

師父笑呵呵的迎回了他,說如今人鬼共生,免去了數百年戰禍,一定還是小和尚度化了整個鬼界。

小和尚勉強笑著,不明白這是什麼套路。

師父拿出一杯茶,笑著遞給小和尚。

「這個,為你接風洗塵。」

小和尚望著那杯茶,懷疑有毒,雖然他不知道師父是不是想殺他,但是不得不防。

十二

時間調回幾天前。

師父找到被關押的鬼王:你猜得不錯,小和尚一定會救你。

鬼王說,所以你的計劃一定可以成功,我幫你掃除那些修士的勢力,讓你獨尊人間,你幫我實現人鬼共生,讓我在鬼界稱王,沒有任何人能夠看穿。

師父說,但還是不夠逼真。

鬼王:哦?

師父說,他放走你是背叛我,他離你而去是背叛你,不殺他,怎麼逼真?

鬼王沉默不語。

「你我都是王,這種事情,得要習慣。」

十三

時間恢復正常。

師父見小和尚望著那杯茶不敢喝,哈哈一笑,一飲而盡。

小和尚有點尷尬。

席間,鬼王與師父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看著鬼王國色天香,師兄們痛心疾首,私下問小和尚有沒有什麼爆料。

小和尚心不在焉,不置可否。

他想起前半生暮鼓晨鐘,這些年錦帳紅燭,一時間恍惚起來。

一陣大笑打斷思緒,師父拉著鬼王,站到了小和尚身前。

師父笑道:「如果沒有當年的和親,就沒有今日的盛世,鬼王跟我談起,願跟你共飲一杯,徒兒,你還不多謝鬼王?」

小和尚聞聲怔怔抬頭。

鬼王神色不悲不喜,舉著茶盞,紋絲不動。

小和尚想起很多事,想起王翠花騙了他很多年,騙他上床,騙他聊天,騙他有個托腮嘟嘴的姑娘,唯獨有一句話沒騙過他。

王翠花從來沒對他說過,她喜歡他。

可是那一樹鳥語花香,如在眼前。

小和尚笑了,他起身,接過茶盞,準備飲盡或真或假的苦茶。

砰!

王翠花猛一揮手,茶盞落地粉碎。

師父嘆了口氣,心說女人終究是女人。

小和尚或許不會喝師父的茶,但一定會喝王翠花的,沒想到王翠花臨時變卦。

好在,事情還沒結束。

王翠花別過頭去,不想理會小和尚,餘光卻瞟見小和尚微微一笑,俯身舀起一泓茶水。

王翠花瞪大了眼,剛想伸手去攔,便被師父緊緊抓住。

師父眼裡放出光,覺得自己當真有個好徒兒。

小和尚沖二人一笑說,這些年,給你們添麻煩了。

旋即,吞進毒茶。

小和尚緩緩倒下,隱約看見王翠花出手打飛師父,過來將自己攔腰抱住。

他聽見紛亂的腳步聲和壓抑住哭泣的嗚咽。

那是王翠花在問,問他為什麼。

小和尚沒回答,小和尚虛弱道:「這些年,你都沒對我說過喜歡,也沒說過愛,是不是因為這些話騙不出口,你裝不來?」

王翠花哭道:「滾,你滾,死禿驢學人家談什麼情說什麼愛,男人女人和尚小鬼,都沒一個好東西,你死去幹嘛啊!」

小和尚神色古怪,終究閉上了眼。

十四

小和尚又睜開了眼。

正對上王翠花哭紅的眼睛,以及姑娘緊咬的牙關,像要報復社會。

小和尚咧嘴一笑:現在,我成鬼了,從此跟你一個陣營啦!

王翠花有點懵,人界豪傑面面相覷。

「我師父老謀深算,你未必弄得過他,但他是單身狗,以後咱們倆玩他一個啊,玩完一分錢都不給他!」

王翠花噗嗤一聲笑出來,托著腮,嘴巴有點嘟。

小和尚說,注意點,別裝了,裝成這樣可不像鬼王啊。

王翠花笑罵說,用得著你管,你又不是沒騙過我,第一次上床你都快疼哭了,還騙我說爽。

小和尚撓撓頭,嘿嘿直笑。

人鬼兩界的風聲悠悠,大雄寶殿里靜寂無聲,只剩一對傻笑的男女,旁若無人。

腦洞故事板

微信號:ndgs233

微博:@腦洞故事板

投稿郵箱:tougao@gushanwenhua.com


寧鉑,之前是科大少年班的學生,被稱作神童。後來出了家,當了和尚。媒體報導的挺多的,都是把他跟自己的同班同學,師兄弟放在一起比。其他人都是總裁了,他是和尚,妥妥的反面教材,傷仲永。我覺得有意思的是,誰說神童最後的結果就一定要是總裁,一定要是科學家,一定要身纏萬貫,好像這才是唯一的成功。後來在學校校友基金會裡見過一次他的消息,說是佛法造詣頗深,做和尚做的也很有名氣。


1,一人以幼子命犯孤宿,乃送出家。僧設酒款待,子偶撒一屁甚響,父不覺大慟。僧曰:「撒屁乃是常事,何以發悲?」父曰:「我想小兒此後要撒這個響屁,再不能夠了。」

2,老僧往後園出恭,誤被筍尖搠入臀眼,乃喚疼不止。小沙彌見之,合掌云:「阿彌陀佛,天報」。

3,一秀才問僧人曰:「禿字如何寫?」僧曰:「不過秀才的尾巴彎過來就是了。」

4,一和尚偷婦人,為女夫追逐,既跳牆,復倒墜,見地上有光頭痕,遂捏拳即指痕土上如冠子樣,曰:「不怕道士不承認。」

5,有尼姑同一妓者,死見閻王。王問妓曰:「汝前世做何生理?」妓曰:「養漢接客。」王判云:「養漢接人,方便孤身。發還陽世,早去超生。」問尼姑:「你是何人?」答曰:「吃素念佛。」王亦判云:「吃素念經,佛口蛇心。一百竹片,打斷脊筋。」尼哀告曰:「不瞞大王說,小婦人雖是個尼姑,其實背地裡養漢,做私窠子(私娼)的。」

6,【重口】有買糞於寺者,道人索倍價,鄉人訝之。道人曰:「此糞與他處不同,儘是師父們樁實落的,泡開來一擔便有兩擔。」

7,僧臨終囑其徒曰:「享祀不須他物,只將你窟臀供座足矣。」徒如命。方在祭獻,聽見有人叩門。忙應曰:「待我收拾了祭器就來。」

8,一僧與人對弈,因奪角不能成眼,躁甚頭癢。乃手摩頭頂而沉吟曰:「這個所在,有得一個眼便好。」

《笑林廣記·僧道部》


轉自洞庭府君

老和尚掛了,對就是很啰嗦總勸我投胎那個,上次給你縫腦袋那個,嗯,掛了,捐片眼角膜車還堵橋上了,破冰箱扛不住……」投河男濕淋淋地發著微信,割腕女幽幽抱著醫用冰箱。司機打個噴嚏,感覺車裡冷,他不知道全城的鬼魂都聚集到這座高架橋上,想要渡一位僧人。


翻譯《大般涅槃經》是曇無讖法師,也是《優婆塞戒經》譯者。師是印度人,南北朝北涼時來中國游化,本沒計劃譯經,至北涼(涼州),有人求譯《涅槃經》,因此發心,先學中文三年,懂中文才開始翻譯;但當時傳來的經文並不完備,僅翻譯二十多卷,又回印度求取部分,猶有欠缺,翻譯四十卷,大致差不多了。據說後分,即佛涅槃後,分舍利等事迹那一段沒傳來,師欲回印再請,然北涼王沮渠蒙遜,國勢已弱,北魏強盛,想并吞北涼;曇無讖法師不僅精通佛法,有解有行,且對世法、兵法深有研究,北魏王欲請為軍師,師不應允;北涼沮渠蒙遜又恐師受北魏邀約,不讓師走;但師非回不可,否則,心愿不滿,北涼王決心中途暗殺,法師知己業力難逃,被謀害時,只四十九歲,實在可惜!不過,《涅槃經》後分,還是有人翻譯,約二卷。

會性法師《天台四教儀講錄》


雖然我是個天下三玩家,卻特別喜歡劍三的劇情歌,看到這題想到的就是《皈依》這首歌。

和尚: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聽見外面的聲音被打斷…)(長出一口氣)

七秀:小和尚

七秀:小和尚,我又來聽你講故事啦。小和尚,小——和——尚——

和尚:唉...

和尚:呵~秀姑娘今日想聽什麼?

七秀:什麼都行。

秋風落葉輕揚

窗台上輕叩著兩三聲

木魚停頓又再次敲響

合著她悄然而至的情長

般若清音如風

樹下他講佛偈(jie)一聲聲

禪語無明還(huan)有世間情

她唯願伴他身旁

和尚:從前有個老和尚,總是被賊光顧,他忍無可忍了。有一天,賊又來了,他就對賊說,請你把手從門縫裡伸進來,你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

那賊聽了高興極了,就把手從門縫裡伸了進去。誰知老和尚一把揪住他的手,捆在柱子上,然後用棍子痛打他,一邊打還一邊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毛賊:哎喲!別打了~~~哎喲~~~~痛!哎喲!!住手!!哎喲~~

老和尚:皈依佛!

和尚:那賊痛極了,無奈跟著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便是佛經里著名的三皈依故事。

佛說五蘊六毒是妄

將因果都念作業障

虔誠皈依 是痛後才懂的絕望

在樹下故事裡

她靜靜做著皈依的夢

入了心底的是他聲音

還是未知的痴妄

七秀:你那是三皈依,我這卻有四皈依,要不要聽?

和尚:何謂四皈依?

七秀:手伸過來。

第四個皈依後

沉默讓樹下的人感殤

他緊握住掌心的滾燙

斑駁著掩飾不了的凄涼

時光悄然流淌

是他無法言說的悲傷

將這段葬入佛龕(kan)捆綁

前塵留給了西窗

和尚:唉...

方丈:徒兒....那女施主走了?

和尚:師傅……徒兒同往常一樣,與她說了佛理。她便回去了。

方丈:哎...去誦經罷。

和尚:是……師傅...往後...那位女施主再不會來了。

方丈:哦米拖佛。

佛說五蘊六毒是妄

將因果都念作業障

虔誠皈依 是痛後才懂的絕望

暮色淺淺昏黃

樹下的他清醒著絕望

只余空寂伴古佛青燈

皈依那一段過往

七秀:皈依佛。

和尚:呵,皈依佛。

七秀:皈依法。

和尚:皈依法。

七秀:皈依僧。

和尚:皈依僧。

七秀:皈依秀姑娘。

和尚:皈依...嗯?

七秀:說啊,皈依秀姑娘。


我叫八兩金,東北十八線小縣城某個寺廟裡的一個和尚。

我的名字很普通,相貌很普通,但是我是個不普通的人。

矛盾嗎?不矛盾。因為我經歷了很多超乎想像的事情。

有施主問過我,為什麼你要當一名和尚。我告訴他,凡人皆有罪需要懺悔,我替施主向佛祖說情,阿彌陀佛。

施主笑了,給了我五十塊錢香火錢。

我也笑了,因為我騙了他,其實我根本不認識佛祖。我當和尚主要是這裡供飯,還不用幹活,呵呵。

我是有些不尊敬佛祖,這是有原因的。

我還沒入佛門時,就聽過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對此深信不疑,入空門第一件事我就去菜市場買了把刀。我來來回回,拿起放下好幾十次也沒成佛,後背沒有法相,身前也沒金光,我很傷心,我明明是在豬肉攤多花了五塊錢買的殺豬刀,絕對是把屠刀。我覺得佛祖是個騙子。我很不滿,我仰天長嘆。

然後警察來了,說我攜帶管制刀具,給我關進了小黑屋。

本來應該關我十五天,可第三天就把我放出來了。在我第三天早上吃了3斤半米飯,問旁邊的警官要牙籤的時候,那小夥子偷偷的把我從後門放走了。

哼,腐敗的官員。他們經常不依法辦事。

我從右腳的鞋墊底下拿出最後的23塊錢,買了半斤散白和兩個肘子往寺廟走。不得不說縣城的消費還是蠻低的。

回到寺廟直奔後山,二話沒說,開吃。說實話,小黑屋的伙食不算差,但是油水屬實太少,我覺得寺廟應該向他們取取經。

我躲在後山正吃的不亦樂乎,寺院的主持提著褲子從草叢後面跳了出來,著實嚇了我一大跳,我以為野狗之類瞄準了我的肘子。

主持看著我也有些發愣,我覺得我應該打破這個尷尬的局面,我拿著酒說一句,走一個!

不說還好,他聽到這句話就像我踩到了他的頭髮,滿目猙獰,上躥下跳,嚇得我一度看了看腳下,以為真的有頭髮之類。

呵呵。開個玩笑,他是個禿子。

主持質問我,身為出家人為什麼破戒。他要問別的我可能不會回答,但是我從小就遼寧衛視黃金檔的《濟公傳》。

我拍了拍手,抹抹嘴,站了起來。看著他的眼睛緩緩的說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當時我認為我的背影一定是十分偉岸的,特別像陳勝剛剛起義時候的氣魄。

主持慌了,他那一瞬間的表情震怒、迷惘、彷惶並且十分掙扎。周星馳也就不過如此。

我步步緊逼,展開了長達五分鐘的激烈辯論,最後他被我說服了,接過了我遞給他的肘子。

我狠狠的捏了把汗,差點就被開除了。

事後我也想過,這禿子會不會是故意來訛我的肉的?

不過無所謂了,起碼事後我在寺院裡面安然無恙了。

那麼話說回來,我為什麼成了一個和尚呢,揉了揉腦門,說來話長,有多長呢,大概做高鐵也要兩個小時。怎麼會這麼長呢?

因為我曾經是個道士。

-未完


這兩則故事來自《右台仙館筆記》。一個布袋和尚,一個痴和尚的故事~

嘉慶年間,有一個布袋和尚在吳江縣城算卦。他住在城東關帝廟中,楚地的口音,約莫七十多歲。脖子下面掛著一個黃布袋,所以被稱為布袋和尚。布袋僅一尺寬,看著也不大,但和尚每天用的茶杯、茶具、帽子鞋子、筆墨紙硯之類都能從裡面取出來。他每天賣卦為生,每天只算十卦,談論事情的凶吉善惡。等算完就在村裡鎮子遊走,見到有鞋子的紙就撿起來裝進口袋裡,並經常勸人「惜字」。自稱每天早起拾取字紙,晚上稱其重量,必定滿一斤,這樣已經有三十年。有好奇的人趁他在廟裡睡覺去摸他的口袋,只摸到一個半寸長的龜甲。於是懷疑他是神仙,於是跪下懇求他的算卦之術。和尚厭煩這種事,便不經常去廟裡了。有一天突然回到廟裡,緊關著門睡覺,次日中午還沒有醒,有人呼喚他也不回應,破門而入,原來和尚已經圓寂了。和尚脖子下面的袋子也找不到了,正在奇怪,城西外忽然有人過來說:「和尚成神仙了!」原來城西外有一個土地廟,這天晚上城西的人都夢到土地公來告別,說:「我走了,明天有布袋系在脖子上的,是代替我的人。」等到第二天早上,父老鄉親到廟裡查看,見神像脖子下面果然掛著一個布袋,都驚異道:「這是布袋和尚的東西,怎麼會在這裡?」等進城裡查看,和尚果然死了,所以知道和尚成神了。眾人便將他埋葬在土地廟,只是神像脖子下面仍掛著一個布袋。

蘇州珠明寺有一個痴和尚,終日蓬頭垢面,嬉笑無度,狀若痴人,所以以此為號。他經常接連幾天不吃飯,又或者一頓飯吃數天的糧食。不管冬夏,都只穿一件短布衣,從不換衣服,衣服也不會破。他養有一隻黑狗,與他寸步不離,每回出城必定登上楓橋,朝著西面呼吸良久才回去。集市中有賣瓜果蔬菜的,他都任意取食,吃完後把剩下的裝進袖子里。只要是經過他取食的東西,這天必定能賣平日里三倍的數量,所以大家都喜歡他來吃,從不責備他。如果有強給他吃的,他必定依照價值付錢,或者拒絕,或者投錢二區。他喜歡跟兒童玩耍,袖中藏著的吃的經常分給兒童,也有問他要卻不給的,沒有人揣測他的意思。他還能醫治病人,有病者招呼他就去治病,有時候他不去,那病必定是絕症。有陸某病重,眾大夫束手無策,請他去醫治,等到到的時候,病人已經死了。和尚大小,索取筆墨寫了一個藥方:「泰山石一片, 蟠桃仁二十粒,扶桑木一株,用黃河水煎。」眾人非常為難,和尚又大笑,用火將藥方燒掉,用紙灰和水餵給病人,不一會兒病人就醒了,病也全好了。和尚經常醫治別人,也是用這種方法。有一天,直到太陽下山和尚還沒起床,寺里的聖人去查看,只見異香滿室,和尚已經圓寂了。抬和尚起來,竟然輕若蟬翼。和尚所養的黑狗也同日而死。

兩個和尚形象各異,但都十分可愛。布袋和尚的形象是脖子下面掛著一個布袋,布袋神奇如多啦a夢的口袋,日常所需之物都能從中取出。布袋和尚的技能是算卦,每日只算10卦,而且看重文字,常勸說人「惜字」。他似乎不喜與人交往過密,有人求藝就避而不見,最後化為土地神。

痴和尚形象衣衫襤褸,過得自在隨意,喜歡跟小孩子嬉戲。常常取食物分給小朋友,並且經他取食的小販當天必定生意紅火,因此非常討人喜歡。他還能醫治病人,方法跟我們現在所見的「神婆」有些相似,但手寫藥方似乎顯得更「科學」些。

兩人俱是大隱隱於市井的高人,但布袋和尚似乎比痴和尚更加神秘和高冷;痴和尚更加自在悠閑,跟老百姓打成一片,近似可愛的「老頑童」「洪七公」之類。


難道第一反應不應該是汪曾祺的《受戒》嗎?


咚~咚~咚~「這小和尚好可愛呀!」啵...「誒?怎麼跑了?」「公主,還是莫要逗我那小徒弟了。」「哈哈,住持呀,沒辦法。這孩子實在招人喜歡,而且我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公主,執念太重,福報必然盡毀,如不改正,怕是會被送入阿鼻地獄受盡苦楚呀。」「難道住持你,就沒有執念嗎?」「我嗎....」」

一年後……判官:「怪哉,你這和尚,陽間乃是得道高僧,怎地會淪入地府中來?」「貧僧只想再次感受八十年前那溫潤的唇。」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推薦閱讀:

怎樣對比《琅琊榜》與《英雄志》?
小龍女為啥在絕情谷底,待了十幾年都沒有變老?而楊過卻老了?是否有延年益壽之道?
村上春樹想通過「羊男」這個角色表達什麼?
村上春樹書中提到的「跑者藍調」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為什麼小說作者總是在比碼字?我身邊很多人都說今天要碼幾萬字,難道故事不比字數重要嗎?

TAG:小說 | 故事 | 奇談 | 怪談 | 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