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愛國群眾的反美/日/韓活動是否也被當作一種外交籌碼?

12年釣魚島事件的時候,一些小城市的公務員朋友收到口頭通知,第二天會有愛國散步,讓他們注意維持秩序,自己和自己親朋好友則不要參合進去。而大學輔導員則收到通知,絕對禁止學生擅自上街,一旦發現,立即帶回學校。規劃如此細緻,想來國家還是精心控制類似的活動,以達到一定的外交作用的。


1

孟德爾還是彆強答了,中國民眾反薩德,毫無關係的日本樂天超市立馬出來表態我們日本樂天和韓國樂天是兩家公司,大家別把我們弄混了,對了,連樂天都表示他祖先是中國人。

中國民眾反台獨,現在台灣的旅遊界人士成了反蔡英文急先鋒。

中國民眾不正常,不過你美爹天天高喊民主自由博愛的好萊塢明星好像很喜歡和不正常人呆在一起,一波一波的趕過來,轟都轟不走,加勒比海盜乾脆把首映典禮放在中國了,也是委屈他們了。

一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甚至很多區域消費量世界第一,民眾的喜好居然會有哪個企業敢不重視,可能這種智商的CEO第二天就被趕下台了。

按照你的邏輯推論,美國不也就是一個大號的菲律賓嗎?算個屁。

當然美國也有不在乎的其民意的中國人,比如天天吹捧美國的公知,在美國人眼裡還不如狗,為了幾個臭錢的票房,不僅總要秀幾句蹩腳的普通話,獨立日里還升國旗奏國歌了,就差入黨了,這不是美國使勁用腳打某些說中國民意沒人在乎的公知的臉嗎?

當然也有些國家的民意確實美國沒人在乎,比如某些人口中的正常國家,他們的民眾都是自發遊行示威的,不過日本人抗議美軍隔三差五的玩他們的老婆和女兒,美國人就絲毫不在意嘛,該玩還得玩,你可以邊民主抗議我邊自由玩你老婆嘛,夫目前侵犯,感覺還更爽呢。

答案被說不友善不能發表,而孟德爾稱中國是不正常國家這種群嘲被知乎判定為友善,呵呵


理論上是可以的,因為這是民眾的聲音,也是合法的遊行

西方國家不是最喜歡談這個么

但實際上操作起來就會發生偏差,這時候西方不談人權,不談言論自由和遊行自由了,開始大談中國人太暴力,並且讓自己在中國的手下在網上發問,往義和團上引導


我就想問問孟德爾。

美國最近特朗普支持者和反對特朗普人士都在遊行,請告訴我美國政府怎麼做顯得民主?

日本右翼分子和日本反戰人士觀點截然不同,請告訴我日本政府把課本怎麼改顯得比較客觀?

哪個國家不是有無數派系,自己選個跟大多數人觀點對立的路線,被人打壓了就說不民主,哪來的自信?真一人一票了,不怕投票殺?

想起來那個段子,誰都可以笑話大陸沒一人一票,唯獨你台灣不行,不然到時候根據民意台灣問題怎麼解決,想都想得到。

可長點心吧,孟德爾,跟一個孩子似的,明明對你是父愛般的保護,你卻不要接受。


拿群眾的不滿和抗議當籌碼這種事也只能發生在台灣

一個智商正常的政府會知道決定籌碼的是實力,不是群眾的玻璃心。


可以當做籌碼,問題是有沒有卵用就得看是哪個國家拿給哪個國家來做籌碼了。


謝邀

1,中國的民意表達很自由

紐西蘭很民主吧,但在紐西蘭遊行示威也必須經過公安局報備的,如果規模大警方會派出維持治安的人員設備。沒有報備的遊行示威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比如當年佔領華爾街運動浪潮也波及到了紐西蘭,奧克蘭很多示威人士包圍了市政府多日,最終被警察強行兩個架著一個的清場了,每個都被抓了起來關了好幾天。

某公知可能被西方媒體或者台灣媒體欺騙了,誤以為西方遊行示威不需要申請,所以才得出了錯誤的「只有西方遊行才反映民意」的結論。台灣那叫混亂,正常的法制社會,遊行示威都是要申請的。這點中國和西方並沒有本質區別,請不要閉著眼睛雙標。此外民意並不一定是要以遊行示威的形式來表達的,包括網上言論、自發的抵制都是民意的表達方式。

2,忽視中國民意的人往往下場很慘

公知說中國不自由,所以民意都是假的,不值得尊重。這麼想的台灣和韓國的觀光業服務業,已經被現實抽打的不要不要的了。如果中國像朝鮮那麼閉塞弱小,那麼中國民意是什麼,都不會讓西方國家遭受切膚之痛,那麼西方人確實可以坐在那裡意淫說中國的民意是假的,不同的是中國市場早已經輻射全球,忽視中國民意的國家,必然會被中國市場嚴重打擊,公知的理論越來越容易被證偽,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3,中國民意本身就是外交籌碼,不用「被當作」

中國政府從未跟美國要求,你們拍的電影必須加入中國元素,然而好萊塢的電影總是自己加入蹩腳的突兀的中國元素,跟中國沒有半毛錢關係的電影也經常要蹦出蹩腳的中文,這時中國的民意本身就是好萊塢電影取材的籌碼,不用中國政府去「利用」。

與此類似的還有西方國家紛紛給中國10年簽證待遇,也是西方國家們自發做的決定,中國可沒有給這些國家的人10年簽證的對等待遇。為什麼呢,因為中國遊客和人才覺得去西方國家太不方便了,這就是民意。

澳大利亞的一個華商,聽說某政黨主張澳大利亞在南海懟中國,所以就撤銷了對該黨的大筆政治捐獻,因為他覺得南海生亂不利於自己的外貿生意。這也是中國民意直接影響外國政治的表現。

所以民意這個東西,只要被政府利用了,無論它是公知眼中的民主國家還是不民主國家,它都是二手的,都不如一手的民意來的真實和管用。而一旦這是一手的民意,無論公知如何否認它,都會狠狠的讓公知的主人吃一次虧,公知下一次講話就沒人聽了。


話說我記得當年的公知老提一個詞叫【主權在民】啊

說因為主權在民,所以公知們要站出來參與外交發聲,避免黑箱操作

然後怎麼一到老百姓反日遊行反美遊行的時候就不談了呢~~~~~~~~~


利用民眾情緒懟美國,懟日本還成,這個對立關係怎麼時間也相對長點。

懟其它國家最大的麻煩是和中國關係經常一年三變,老百姓經常跟不上節奏啊。

剛剛看報導菲律賓地震的新聞下邊,還是有人喊好,大罵活該。可現在菲律賓和中國關係好的都快如膠似漆了,你說對這種破壞中菲友好的是不是要定義為反則?


是的,畢竟我國政府從沒有公開表示過要抵制、制裁包括韓國,朝鮮,日本,菲律賓在內的國家。

這都是民間行為。


過去可以,現在不行。

1999年,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國為首的北約空襲,國內爆發反美遊行,具有一定烈度的抗議活動對美國產生了影響,國內活動成功轉化成了外交籌碼。

2012年,日本東京都地方政府上演「購島」鬧劇,後日本中央政府接手,期間經歷保釣人士登島等事件,事態激化,國內爆發反日遊行,而後一系列活動迅速演變為嚴重的的社會治安事件,出現了打砸搶燒日貨商鋪、日本車等一系列騷亂,一些失態嚴重的地區情況幾乎失控,產生了惡劣影響,國內反日活動除了在短時間內增加了日本商品在中國流通的成本(當然這之中的絕大部分成本最終還是由中國消費者承擔),並未對中日外交博弈產生實質的影響,而後中日在釣魚島對抗形勢的改變,主要是由於中方加強了在該區域的軍事存在,而後配合非軍事手段來成功擠壓日本在該區域內的活動空間,2012年反日事件當中,國內反日遊行並未成功轉化為外交籌碼,2012反日遊行從一定程度上還成為我國在外交博弈層面的負擔,讓美國在暗處獲利頗豐。

伴隨著互聯網和通信產業的發展,政府對基層控制的手段增多了,控制的程度卻在降低,99年多數人獲知大使館被空襲是通過官方的電視節目,然後通過一定的基層組織來進行抗議活動,最後才能「自發」的朝美國大使館裡扔磚頭,當年街上發傳單的大學生,除了有一腔熱血,還有身後的大學黨支部,要不然這傳單和假條都是哪來的。而2012年的反日活動主要依託的是互聯網,確實有一定的自發性,一個基於民族主義的自發性群體活動,最後發展到哪個方向,根本就不可控。更何況參與活動的人當中原本就有一些人各懷鬼胎,來了就是為了借雞下蛋的。

當然,如果烈度非常低也還是可以用一用的,比如之前民眾抵制菲律賓水果,作用是有的(但有限)而且由官方牽頭(海關質檢香蕉),總體比較可控。

2012年的反日事件當中,中日都是失大於得,畢竟被砸的日本車,車主都是中國人,被砸的店鋪,也都是中國人的店,不過好在後來中國在釣魚島海域的實質活動比較成功,算是止損了,日本除了石原慎太郎一派得了政治利益,基本上偷雞不成蝕把米,投入了這麼多資源,結果除了自己嚇的自己天天求美國做安全承諾,絕大多數日本老百姓直到今天對這個事件仍然毫無關心。有一種看法是12年日本「購島」以及後續事件當中,美國得利最大,這麼說有一定的道理,破壞中日關係,增加日本對美國的安全需求,獲得了在國際輿論上攻擊中國的新素材,在這幾個方面美國確實有很多斬獲,但是美國參與這個事件也不是完全無懈可擊的,美國在這個事件中的一系列行為暴露了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基本態度,那就是釣魚島對美國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日本對美國的安全需求,從而利用這種需求來從日本獲得更多利益,日本對美的需求是關鍵,領土歸屬等主權問題對美國來說根本就不重要,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有了後來中方堅定的增加軍事存在,當然了,最後產生的成本大多數還是由日本來承擔,美國只是失去了一點點對盟友的信譽,簡直就是無本買賣。

今年的反韓活動相對來說就溫和了許多,外交需要是一個方面,不要把中韓關係的局做的太僵,至少給韓國新政府留一點餘地,另一方面也是吸取了2012年的教訓,不要去觸碰極端民族主義這條紅線,當然更關鍵的是目前有更多官方層面的手段,比民間抗議活動有效的多。

另外說一點題外話,我個人的看法是,雖然這次民眾反韓活動相對溫和,政府層面更是有所保留,這一點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但是未來中韓關係回暖的空間也是極為有限的,中日之間前幾年那種政冷經熱的情況都不會出現,一個原因是基於美國對韓國全方位的控制,導致韓國本身迴旋餘地就很小,這不是一個左翼政府上台就能解決的。另一個原因是薩德的軍事意義雖然有限,但是畢竟涉及大國戰略核博弈和航天競爭,這種級別的對抗,小國參與,多半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當年古巴也就是參與了一下,沒幾天就黃了,結果被封鎖了幾十年,如果撿幾句肉麻的話出來講,搞幾個做作的姿態就能軟化中國,那以後周邊小國肯定紛紛效仿,這種反面典型肯定不能不了了之,否則之後周邊永無寧日,所以在政府層面的各種手段的制裁和對抗,只有強度輕重之分,而不會存在有無問題,態度好就木板子打屁股,態度不好大棒上加釘子,胡蘿蔔什麼的根本就不存在。


的確可以當作籌碼。

但有個詞叫逆火效應。

在某些情況下,越是激烈的反對,越強化對方的對立立場。


客觀的說,我國政府在1990年代後,對群眾性集會遊行活動的處理,大致經歷了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1990年代初,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政府對於大規模群眾性集會,基本是壓制與防範,力求從策劃階段就消滅於萌芽;

第二階段,1999年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後,政府開始有意識地將群眾性集會導入民族主義軌道,並親自掌握其規劃和施行;

第三階段,世界範圍的顏色革命後,西方政治性非政府組織對各國反政府集會的挑動與控制,為中國政府提供了直觀觀摩與學習機會,與原有維穩機制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控的群眾集會形式。

世界範圍內,西方政治性NGO組織形式,與中國政府控制模式,是兩大群眾性運動操控模式,各有特色,相映成輝。


國家和國家是不平等的,基於這個真理,不同國家的公民也是不平等的,衣索比亞菲律賓之流全國公民都上街,大財團也可以視而不見,中國人要抵制了,哪個企業都不敢不重視,市場決定屁股,中國人有購買力,所以中國人就是國際資本家的上帝,這算是籌碼?不,這是人類社會趨利避害的天性


非正常國家的民眾抗議完全沒人在意,你看朝鮮恨不得每個月都組織十萬人級別的聚會,在國際上的影響還不如一個10萬轉發量的貓咪視頻。部分國家的領導人生長在不正常的時代,容易對國際社會的規則產生誤解,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與外界的交流多了,這種誤解會慢慢減少,無用功就做的少了。

抗議遊行的本質,是民眾對政府施加壓力,比如反日抗議,是民眾要求政府與日本對抗。如果政府本身不做任何實際性的對抗行為,光靠民眾遊行來表達不滿,那就是本末倒置,只能成為外國的笑料。如果政府本身在積極反日,同時組織民眾遊行,雖然還是掩耳盜鈴,起碼不太傻逼了。

也就是說是籌碼只能是政府的行動而不是民眾的行動,如果一個政府認為光憑民眾的遊行可以對外國施加壓力,那麼這個國家從上到下的智力都應該受到懷疑。

西方國家民眾抗議被重視,是因為民主政府的決策受到民意左右,民眾的抗議很快會轉變成政府的抗議,這和非民主國家是兩回事。


說實話,這種說法挺搞笑的,群眾運動本身就是不容易受控制的

趙老爺和洋大人都喜歡先扣一個民粹的帽子,說愛國運動是拳民,是義和團,是暴徒,就應該用XX來zhen壓

至於是愛國者和愛國賊還需要趙老爺跟洋大人一起商量欽定才行,那乾脆先試發良民證,再搞一個愛國績效考核得了,然後每五年換一次證,五年後根據積分換算等級獎品比如:食用油、牙膏、肥皂什麼的,以體現洋大人與趙老爺對吾等刁民的拳拳報國之心的嘉獎


無論是大嘴巴子抽八十歲老人,還是U型鎖砸腦袋,真看不出哪裡愛國,對了,倒是有跑日本靖國神社撒尿的,除了有點不文明加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外,勇氣可嘉,但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美國進口牛肉要來中國了,大洋彼岸當大新聞,特朗普如是說「中國允許進口美國牛肉才是真正的新聞」,每公斤不到20元的價格,碾壓國內所有牛肉生產商,進而還會影響飼料生產農戶,養牛農戶,以及牛肉食品加工企業,想當年韓國人可是為這事鬧了大風波,上街鬧的都快成恐怖分子了

而我們「愛國群眾」的反應真是精彩,因為他們一臉懵逼的看著你「這算什麼大新聞?」,於是我想起以前曾經總結的一句話:「只能為自己的蠅頭小利而忙碌,卻不能為整體利益而出頭,你們的所有選擇歸根結底只有兩個:要麼被迫接受,要麼自願接受!」反日反韓遊行是自願接受,美國牛肉恐怕得被迫接受了!


近年你見過多少合法的油性?你見過多少有警。察全程保護的油性?你見過多少能上新聞聯播的油性?符合以上條件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兩次,一次釣魚島,一次南海撞機,這背後的外交博弈誰都明白,至於給誰看也不言自明了。


前面回答各種在理,但是大規模遊行還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影響的,比如因南聯盟而起那一次,基本上徹底消除了外部勢力期待的和平演變的可能性。


相比起國外反華勢力 zf更擔心大眾自己組織起來 今天你可以組織起來反美反日 明天就可以…


那個最高票的@時綺狂三才是「彆強答」了。美國人來大陸,在電影里加中國元素是為了掙錢,你哪隻眼睛看出來是贊同你的政治主張了?朝廷沒跟你說薩德就是美國人安的?這屆網評員跪舔姿勢不行啊。

既然貴乎已經完全左棍化,我也不指望什麼改變,只是有段話希望你們多年後還能想起:

尖銳的批評是肯定不被允許的,之後溫和的建議也無法接受,然後調侃也不行,大家只好沉默,後來沉默也不行了,大家必須讚美,最後他們把讚美的不起勁兒的人也抓起來了。


推薦閱讀:

假如英國養不起女王級航母了,印度會買嗎?
人類最終有可能實現共產主義么?
大陸人均 GDP 只有台灣三分之一,知乎上嘲笑台灣的人哪來的底氣?

TAG:政治 | 國際關係 | 國際政治 | 愛國主義 | 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