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地峽運河的啟動將對新加坡、中國、泰國產生多大影響?

中國牽頭籌建泰國克拉地峽運河 可避開馬六甲(圖)-中新網


這個項目從中國開始研究提議到現在已經談了3、40年了,現在剛談到項目開始啟動,離實際開工早著呢。期間要克服的阻力太大,牽動整個東南亞各國利益,影響美國亞太地區戰略布局,短期內以中國的實力這個項目難以正式實施。下面是針對題主問題的具體分析:

泰國

泰國政府早就希望能夠開啟這個項目。泰國政府提出將泰國打造為亞洲的石油中心,而中國作為亞洲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八成的原油進口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這其中的經濟利益對泰國來說簡直是巨大的誘惑,不惜因此和新加坡鬧僵也要促成項目的落實。一旦運河項目實施投入使用,泰國在東南亞的經濟和政治地位將會顯著提升,在東盟中也會更有話語權。但是泰國政府所面臨諸多問題:

1. 首先是來自國內的。克拉地峽區域的居民主要是穆斯林人,居民反對在此地大興土木破壞家園,一旦涉及種族矛盾又極其容易引起政治動蕩,而泰國內部的黨派之爭又多會藉此來互相攻擊對方的政策,使該項目的投資長期穩定性產生問題,難以順利實施。

2. 更加巨大的阻力是來自東盟各國的,運河項目的啟動將會加大東盟各國和泰國之間的矛盾。以新加坡為首的馬六甲海峽最大利益獲得者肯定是堅決反對運河項目的,新加坡指責泰國此行為為惡意競爭,扼殺新加坡核心經濟。同時其他東盟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也對運河的開通產生的東南亞格局變動產生擔憂。一方面怕泰國因此做大,損害其他東盟國家利益;一方面怕中國因此獲得戰略能源安全保障後在南海更加強硬,不利於東南亞國家在南海糾紛中的談判。

3. 最後,泰國可能還會受到美國的制約。美國在馬六甲的軍事部署豈能因為泰國輕易改變,美國同新加坡的聯盟使美國能夠在關鍵時刻控制住馬六甲海峽,遏制中國的海上資源運輸,對中國形成長期軍事威脅。如果中泰合作開通運河,美國對中國的控制能力顯然要下降,這與美國重返亞洲的再平衡戰略不符。

但是對於2、3點困難,泰國政府其實也是可以加以利用,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考驗其政治和外交智慧。此項目對於中國、新加坡還有美國都有核心戰略意義,而泰國本身更多注重的是政治和經濟利益,所以泰國可以擺出姿態誰給的利益更好就幫誰辦事,通過和兩面談判可以兩面獲利,爭取更多政治和經濟利益。所以泰國本身也會權衡此項目的利弊得失,通過合理運用其政治智慧可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新加坡

對於新加坡來說,克拉地峽運河項目無疑是自己的死穴。新加坡的港口業務和石油行業是其經濟支柱,馬六甲海峽的地理優勢使其獲得賴以生存的經濟、軍事和政治資源。所以新加坡在運河項目上應該是不會妥協的,新加坡在東盟的地位很高又是美國在東南亞重要的戰略夥伴,它會不惜動用一切政力量源阻止項目的實際落實。通過拉攏東盟中與中國有南海糾紛國家,利用美國和新加坡共同的利益關係對中、泰施加壓力阻止運河項目。目前來講,運河項目正式啟動會把新加坡更推向美國一方(雖然早就已經完全親美,所以這點上中國也就無所謂了。。。),有可能會鼓動其他東盟的南海國家升級同中國的南海矛盾,但是對此不能期望太多,因為東盟國家實力有限而且並不團結,下面還會講到。

中國

對於中國來講普遍認為有3點目的:

1. 中國要保障其海上戰略資源運輸和軍事安全。

2. 節約運輸成本,而且促進同東盟的貿易合作,有巨大經濟利益。

3. 報復新加坡

其實對於第三點我認為中國並不是那麼小心眼非要報復新加坡,中國不會那麼因為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不顧大局。如果運河項目最終落實,前兩點對於中國的確是非常重要,但是中國也明白這個項目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達成的,困難與阻力的巨大和複雜需要極其耐心和謹慎的處理。所以我認為在短期該項目的啟動對中國的目的和影響中,政治和戰略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1. 中國希望瓦解東盟各國關係。從地理上看,運河項目的直接受益者是以泰國為首的東盟北部各國,而與中國在南海問題有矛盾的越南也在其中,這與中國最近的南海中拉攏越南、打擊菲律賓的策略遙相呼應。運河的開通將給這些國家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帶動國家發展,但是對於新加坡為首的其他東盟國家則會受到負面經濟和政治影響。其實東盟國家一直在暗中較勁,誰都想做東盟領袖。東盟各國眼看著新加坡獨佔馬六甲獲得豐厚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利益,誰不眼紅,誰不想分一杯羹。這就為東盟國家各國關係中造成了一個不小的矛盾,而中國可以利用這個矛盾讓東盟國家不能聯合起來與中國作對,從而在外交談判中獲得利益,如中國同東盟的自貿區、南海問題的談判增加籌碼。

2. 中泰運河項目的啟動也是中國對美國的亞洲戰略施壓。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表現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中國在家門口與東南亞、東北亞還有俄羅斯的一系列外交政策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線一再拉長。中俄合作美國已經很頭疼了,中國拉上韓國對抗日本,在南海一方面拉攏越南一方面強硬對待菲律賓,現在又聯合泰國推展運河項目,這些都為美國的再平衡策略增添難題,更何況美國現在還要密切關注烏克蘭的局勢。在運河問題上美國不可能指望新加坡自己獨當一面,日本作為亞洲最有實力對抗中國的國家在運河問題上也態度曖昧,因為如果中國投資運河項目日本也能從中獲益(原本在二戰期間日本就想修這個運河但是未成),更何況這個運河項目的前期投資和後期維護費用都極其巨大而直接回報又很慢,弄不好還得罪東南亞各國,等運河造好再和泰國搞好關係,坐享其成再好不過了。在美國極力壓制中國的同時,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也經受著考驗。中、美兩國爆發戰爭可能性很低,但雙方需要面對的壓力在今後還會越來越大,大國的角力就看誰更抗壓了,能堅持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本人才疏學淺,對國際關係也沒什麼深入了解,全為博君一笑,不對的地方大家指出即可不必較真。


就目前來說,我不認為克拉地峽運河對中國具有極為顯著的意義。實際上,柳工剛剛否認了參與這個項目。而且泰國內部似乎反對的比例也比較大。所以最近這些消息也有可能只是一波宣傳而已(甚至有人猜測是一個操縱股市的套利行為),未必會真的在近期動工。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中國現在是這樣一個處境,那就是陸地力量強大而海上力量弱小。一條交通線在陸地上延展的距離長一分,中國的控制力就強一分,在海上延展的距離長一分,中國的控制力就弱一分。所以中國需要在緬甸建立輸油管道。

克拉地峽運河也是類似的道理。我們來看一下地圖:

現在主要的通航水道是馬六甲海峽。這個位置中國鞭長莫及。而克拉運河與中國陸路相連,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中國控制起來也比較容易。

就目前來說,中國對泰國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而泰國內部對這個項目的看法也是反對的比較多。所以我不認為短期內這個項目能夠真正啟動起來。

但是,隨著時間,中國對泰國的影響力應該是會越來越大的。所以,如果興建這麼一個工程,它最終還是會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的控制。

————————————————————————————————————

首先要說的是,這條運河並不能省特別大的距離。一般估計,能夠節省1000-1200公里的航程。考慮到運河通行費用不可能高過這麼點航程所節省的航運成本,這個工程很難收回成本。

巴拿馬運河能夠節省3700-6500公里航程,而近期每年收入約為10億美元。可以想像,投資200億美元而節省1100公里航程的克拉地峽運河會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收回成本。這就是為什麼幾乎沒人願意單純為經濟而投資這個項目。

————————————————————————————————————

說一說對相關國家的影響。很多信息可以參見這篇文章(How a Thai Canal Could Transform Southeast Asia)或這部紀錄片(Kra Canal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east Asia)

考慮一下蘇伊士運河水深21.98米,航行水域(即運河橫切面適於航行的部分)為5000平方米,可通行25萬噸貨輪。就目前的資料來看,計劃的克拉地峽運河大概水深20米,寬500米,船隻長度沒有限制(因為不像巴拿馬運河那樣需要船閘)。通行25萬噸貨輪應該是可能的。而馬六甲海峽的通行極限也就是28萬噸貨輪,大於28萬噸的(也有一說25萬噸),都會繞行龍目海峽。所以這個方案的針對性還是很明顯的。

對於新加坡的打擊非常大,甚至可能是毀滅性的。

新加坡的航運業是其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新加坡之所以這麼重要,是因為大量發往或來自東亞、東南亞各國的貨物,都在這裡轉運。這意味著去往或來自這些國家的貨船,往往要在此卸貨,然後把去往一致目的地的貨物裝上同一批船隻,再出發。

如果有了克拉運河,很多業務會轉到泰國一邊。泰國的經濟會有很大的提升,而新加坡將陷入一定的衰退。當然,馬六甲方面現在非常繁忙(每年超過6萬船次),運河未必能完全容納,可能會有很多船隻還是要走馬六甲。

所以克拉運河一向是中國用來反制新加坡的工具。而新加坡也一直是克拉運河計劃的主要反對者。

對於泰國來說,轉運和運河運營收入將極大地提升其經濟水平。而且由於這條關鍵航路的建立,它在東盟乃至國際上的地位也會更加的重要。它將成為世界級航運中心。周邊國家諸如緬甸、柬埔寨和越南都會因此受益。

對於中國的話,就比較複雜了。

首先,最直觀的是中國企業的進出口成本變低了。

而後,我個人猜想,中國很可能會獨立出資興建。同時建設龐大的港口和倉儲設施。這部分的運營收入可以用來沖抵運河建設成本。中國估計會保留若干年的運營權。中國如果真的要認真辦這件事,恐怕會爭取一定的駐軍許可權(可能是在運河沿岸駐紮武警,與泰國方面聯合巡邏)。這將是對泰國施加影響力的重要窗口。中國近年來不斷向東南亞,尤其是中南半島國家施加影響力。這將是很重要的一步棋。

————————————————————————————

然而事情當然沒有這麼便宜。

首先,泰國內部反對呼聲很大。過去泰國調查的結果,是3成贊同,3成中立,4成反對。所以儘管泰國官方有這種想法,卻未必能實現。尤其是要考慮到這條線路所在的位置是泰國南方穆斯林聚居區,政治局勢更加動蕩。泰國官方因為這個原因其實也有疑慮。因為運河天然割裂國土,南方穆斯林可能會尋求獨立或併入接壤的馬來西亞(穆斯林國家)。

其次,泰國反對派目前正在抵制大量中國相關的項目,之前簽署的大米換高鐵剛剛因為泰國最高法院的判決而擱淺,近期執行如此巨大的中國主導的工程項目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第三,中國要做這樣一個幾乎必然會虧本的買賣,就肯定要讓泰國讓渡大量的權益(比如之前提到的駐軍權)。就目前中泰關係來說,這是不太現實的。

第四,美國目前對泰國影響力仍然非常大,這種能夠徹底改變東南亞地緣關係的工程,如果由中國來主導、控制,將會使得中國對國際貿易具有空前的控制力。美國顯然是不會願意看到這種結果的。因此如果真的中國要著手做這件事,美國恐怕會暗中破壞。

也就是說,從這個工程的角度講,現在的政治條件未必真的具備。中國目前主推的還是東南亞高鐵網。


提供一個看問題的視角,未必嚴謹,也未必公信,更不必說陰謀論。

這個人在網上應該很多網友了解,自稱和原上海市委書記很熟。

來源:克拉運河、上海、新加坡

摘了點乾貨:

一個被上屆政府延誤了十年的會對中國有不可估量的經濟和政治影響的項目

一、 政治上

1、美國指使新加坡封鎖馬六甲海峽,封閉石油運輸,足以制衡中日開戰、朝韓戰爭、台海危機、日韓摩擦、越柬衝突等國際事務。

2、新加坡視中國為最大威脅,必須牢牢把握馬六甲海峽的特殊地理位置,保障作為航運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以保自身經濟利益和安全利益。

3、開挖克拉運河有助於中國對日韓朝越柬施加影響,與美國在東南亞取得一些制衡。

二、 新加坡為什麼要視中國為敵人?

1、克拉運河通航,上海再建成深水港,新加坡的世界航運中心的地位就將不復存在。

2、新加坡將失去美國控制中、日、朝、韓甚至港、澳、台的戰略地位。

3、新加坡對中國高層幹部的「洗腦」培訓由來已久,部分人反對在上海建設深水港、自貿區,反對開挖克拉運河,以至項目延滯了十年。

4、新加坡歷來阻礙中國發展和對外影響,如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俄羅斯開闢北冰洋航線、輪子功、支持重慶「唱紅」、支持「文革」等等。

5、寶寶搞的天津港的4千億,已經可以同時開挖克拉運河、鋪設渤海隧道、發展瓜達爾港、建設上海深水港,這也可能受了新加坡的蠱惑。

三、克拉運河對上海的意義

上海已建成世界第一大港,運河的開通、上海自貿區的政策,洋山深水港的設施,上海的地理位置優勢,將使新加坡徹底失去中轉港的優勢。

四、經濟上

1、即使在運河通行費上賺不到錢,還應搞克拉運河,使中國可以掰開卡在自己喉嚨上的那隻由美國控制的新加坡毒手,給中國未來帶來的經濟發展效益非常巨大。

2、對泰國經濟和就業以及服務業刺激巨大。

3、控股克拉運河,禁止美國船隻通過,進行合法封鎖。


中國:

1、多了一條海上航運線路,航運安全大大提高,

2、航運成本略微降低,

3、消化了一部分國內過剩的強大基建產能。

4、以後分享過路費。

泰國:

1、坐收過路費;

2、國際地位提高;

3、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新加坡:

鬼哭狼嚎,哀鴻遍野。


短期內不可能

經常用來比較的是蘇伊士運河和巴 馬運河

那麼想一想,當時這兩條運河修建的時候,英法對於埃及,美國對於巴 馬的控制力

中國對泰國的影響力,什麼時候能和當年相比?


不談這件事情,首先說一下,這條新聞是假的,昨天已經確認了。柳工發公告了。

另外,這條假新聞有很重的利用假消息,在股市套利的味道。


沒有人考慮運河配套上海的深水港和自貿區的反應么?這是要了新加坡的命啊。光看著眼前的幾個小錢,也是醉了。


1 馬六甲、克拉運河和平時代你隨便過,打仗了老美不讓你過你哪也過不去。你說當馬六甲封鎖了,我們可以從克拉過,嗯嗯。

2某大V說極端情況我們可以控制,也許還可以駐軍。可能嗎?除了中國,泰國、越南、印度、美國周圍的國家沒一個會答應。

3經濟上也沒有可行性,前面已經有人說了。


有這個運河好不好?當然是墜吼的啦。修這個運河,單靠中國的基建能力就足夠了,技術上說沒難度可能太自信,但是搞出運河應該不是什麼大難題。不過這個事情更多的是國際關係,世界、區域之間的經濟、軍事博弈才是重點。估計在20年內都不大可能動工,原因嘛,前面幾個回答都說的很清楚了。


不用YY了,泰國不可能放棄南部四府,真開了運河至少有三個府(陶公,北大年,也拉)會獨立並尋求併入馬來西亞。


不能同意運河會降低泰國對於南部地區的控制力,參見蘇伊士運河,埃及也沒有喪失對於西奈半島的控制力啊。

對於運河的影響力,我認為這需要看運河的具體的規格。走馬六甲海峽的船舶,通常都是東亞地區的相關船舶。對於我們中國來說,不會是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的VLOC,更重要的是從中東而來的VLCC能不能走這條運河。如果運河寬度,深度都達到了VLCC級別的通船要求,那麼美國的鐵杆盟友——新加坡對於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牽制力都會很大情況下受損,考慮到泰國等一干中南半島國家和美國之間的各種歷史問題,我覺得這條運河的開挖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於美國島鏈的一種打擊。

對於泰國來說,拋開的南方領土的問題(因為這點樓上看法與我不一樣),運河對於泰國的財政是十分有利的。泰國國家的體量來說,它不可能成為巴拿馬一樣專靠運河收費過活的國家,同時,東亞的形勢也表明,它也無法得到埃及在中東的這種低位。我倒是十分看好它在中南半島的影響力,甚至依靠這條運河它有可能成為中南半島的領袖。說個腹黑的看法,東盟會不會因此而形成中南半島和大巽他群島兩個利益集團呢(我亂說的)?

對於新加坡這種以過路船舶為生的國家來說,這條運河對他是一個打擊,但不致命,新加坡畢竟資本雄厚,如果轉型及時,依舊可以維持不錯的發展的。不過喪失馬六甲海峽的地緣優勢使其註定只能成為地區中的二等國家罷了。

以上都是建立在這條運河能夠通的情況下的,鑒於這條運河危害了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利益,我對這條運河不能看好。


最新進展 泰國克拉運河項目合作備忘錄在廣州簽署

日前,泰國克拉運河研究和投資合作洽談會在廣州舉行,會上簽署了泰國克拉運河項目合作備忘錄。


可能跟被槍斃的泰國高鐵計劃有點關係,某些資本要找機會出逃。

東南亞高鐵計劃三條線,

1、東線經越南,越南是肯定不會同意的,沒有一點懸念。

2、中線經寮國泰國到馬來新加坡,泰國的高鐵一停,中線也廢了,日本新幹線在一邊虎視眈眈呢。

3、西邊緬甸那條線在二十年內建那就是慈善事業。

總理的面子工程基本報銷了,下面的發展趨勢可能驚掉大家下巴,越南最先和日本合作開建新幹線。


不是很懂很多人都在糾結克拉運河如何省路程,就新加坡來說,它不光是佔據了一個好位子,這麼多年來它也形成了完整的船運服務生態圈。船運又不是僅僅要省路費,相關的一系列活動包括經濟法律技術等等,甚至多年來形成的人脈都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超越的。很多公司甚至在東南亞只在新加坡有分部。高票答主也提到了效率問題,這些林立的公司也組成了效率的一部分,試問當船遇到技術/法律問題時,你會希望就地馬上解決,還是要跑到別國等上個好幾天解決?路費省了,結果在別的地方花錢,得不償失。在泰國克拉運河周圍形成這種生態圈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國家實力,資金,吸引力,全都是問題。近期來看克拉運河的修建真的不太可能。


虛假新聞或許有其真實目的


都說新加坡完蛋了,我到覺著對新加坡沒啥不良影響。

這事首先不一定能成,10年前就說要開運河了吧,到現在也只是備忘錄,繼續來冒個泡吧。

就算建了,東南亞除了新加坡靠譜些(華人勤勞智慧),其他國家那些鳥樣子, 基本上是啥都玩不好的,好比你sea怎麼建機場也撼動不了我樟宜空港的地位。新加坡硬體可能不硬,但是軟體絕對夠軟!

就算能玩好,新加坡肯定玩的更好。新家坡政府剛剛一期投資24億新幣在tuas建新港。除了要把舊港的土地用作房地產開發,主要也是發展應用新的港務港口技術,不斷銳意進取,新加坡如此怕輸和實際,絕不會被這條運河傷到^^


瓜達爾港擴建後,鐵路連到瓜港,再走海路應該是更安全更省成本。


各種抖機靈,結果:運河開建,水深30米。


中國應該是關注不主動的態度。畢竟不是自己國土,不能掌控的因素太多。偶爾當作為國際政治籌碼用用還是可以的。


就算克拉運河真正修通,也要看中國在這條運河的話語權控制權來講對中國,新加坡和其他國家有多大影響。要是中國能利用這條運河減少自己對新加坡港口的依賴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印度不像中國一樣飽受分裂勢力困擾?
中國婚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惡俗的?
澳大利亞值得中國吞併嗎?
如何看待愛醬微博評論回復七七事變被噴?
83岁老人发明航母冷弹射器,到底是不是民科?

TAG:航運 | 中國 | 新加坡 | 泰國 | 克拉運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