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移民是否就是叛國?

今天我和一位朋友爭論了很久關於這個話題,朋友的觀點就是移民就是叛國,背叛自己的國家,是不對的。我的觀點則相反,我覺得這個事情沒有對錯之分,從人權上來講,人有生存的權利,人生而有追求自己所喜歡和適合的權利。那麼從道德上講,離開國家改變國籍並不表示我就不愛國,我為他國創造財富並不能說是背叛我的祖國,是為了生存而勞動。當然不管作為那個國籍的人在道德和法律上都是不能做危害他國的事情。直接講移民就是叛國我認為是社會或固有認知對一個自然人的道德和情感枷鎖。但是要看移民的前提和動機了,管理國家的ZF如果做好了工作和社會福利誰會願意因為國家的不好而離開呢?所以移民我認為並不等於叛國!不能一概而論。請大家踴躍發表不同意見。


首先你朋友的用辭並不得當,叛國是損害國家利益,是一項很嚴重的罪名。目前咱國家還沒變態到移個民就判叛國罪的程度,所以你朋友的觀點不成立。

你朋友有這樣的想法,我認為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混淆了國家,政府,黨派,民族的概念。這個話題要往深了說會很敏感,所以還是從表面上說說看。

一個內蒙古的蒙古族人到外蒙發展,一個丹東朝鮮族家庭全家搬到韓國投靠親戚,這是不是「叛國」?

一個漢族人移民到滿地華人的新加坡,這是不是「叛國」?

如果你說有個人移民去了安哥拉,你朋友的反應未必會這樣激動。如果你說有個人移民去了美國日本,那高呼叛國的絕對不在少數。說白了是什麼,嫉妒。

順帶著再說說華僑華人的心理狀態的事。

由於我們從小就被灌輸愛國主義,所以即使我們不贊同,在移民的時候潛意識裡還是會有道枷鎖。

我們的內心深處仍然懷念這個環境,懷念我們的文化,懷念我們的親戚朋友。如果用一個詞來把這些感情都概括呢,受愛國主義教育影響,我們首先都會想起」中國「。所以奧運聖火傳到法國,傳到加拿大,傳到日本,你總能看見漫山遍野的中國人和外籍中國人們,揮舞著國旗唱著國歌用中文吶喊著。

和外國人不同,中國人對待國籍,實在是很隨便。即使他唱著星條旗永不落,即使他拿了日本護照,在精神上要脫離或者能脫離」中國「這個概念的,除了土生土長的二三代移民,幾乎沒有。大多數是為了自身的發展,換了個環境,換了個政府。僅此而已。對於新的國家新的政府,恐怕比國內網上的」精神X國人「還不及。

有朝一日,新移民懷念的不再是中國,而是故鄉了,就證明這個枷鎖已經被解除了。


一個公民在一國交了半輩子稅,這個國家的公路鐵路公共服務設施是他和其他公民共同共有的,他對這些設備是有權利的。有一天他要放棄自己的權利,到另一個國家去從頭再來。這當然不是叛國,相反的這是愛國。


北京搬到天津是否就是叛城?華西搬到南街是否就是叛村?

我覺得吧地域,國家,民族,人種都是相對狹隘的概念,通過這個也能看出一個人狹隘與否。。。


國外:叛國罪的主要行為特徵是背叛國家,嚴重危害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

國內:叛國罪的主體應該是知道國家機密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國家工作人員。 客觀方面是以自己的特殊身份而進行的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行為。 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的。 叛國罪的客體是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


開個玩笑,有的人即便找了新男/女友,也一樣念念不忘曾經的EX,這算對前任的背叛么?

從北京挪到天津,理論上也算是移民的一種。移民本質上不應該扯到什麼國家不國家的,自己理解無非就是個搬家,用自己的腳選擇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地方而已。

十多年前上學外加工作從自己的家鄉到了成都,無非也是學校在那,畢業了以後工作機會更多,生活稍微便利+安逸一點。後來又移了出來,無非也是自己不願改行而外邊可能碼農的職業壽命更長,以及不需要太提心弔膽醫療和養老保險。以後可能回去也可能繼續待在偉大的牆後面,一切都是未知數。


在人性解放的黎明,隨著烏托邦信仰的瓦解,流氓精神和各種邊緣意識形態一起悄然復甦了。它起初是一種空間反叛(土地、單位、家庭、祖國等等)的願望,繼而泛化和推進為時間(歷史)的反叛。

離棄國家的人,率先面對著正義話語的頑強探查。後者向流氓籲請著主持社會公義的使命。這種籲請來自那些沉浸在苦難中的人民。越過獨裁和恐怖、罪惡和命運,古老的吶喊經久不息。這種聲音嚴重地分裂了流氓,它把少數人變成遊俠,而把剩餘的人變成了匪徒和無賴。

緬懷80年代之一:政治解凍下的身份焦慮

舊作存檔:流氓的精神分析(2)


當然不算。

說到底,移民行為只說明了移民者認為,現在所處在的這個政治疆域上的政權,無法很好保障自己未來的發展權,故棄之如敝履。

叛國就是所謂的背叛國家,背叛是一個價值判斷上負面性很強的詞。

移民是從自己生養的政治疆域上出走到其他政治疆域,而國家的意涵其實很大程度上指代的也只是政治力量所統轄疆域而已了。

而在討論一個人的移民是否有道德上的正當性時,我覺得要回溯到原點上看。

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其實是沒有對出生國的選擇權的(否則美英法日及其北歐諸國一定擠爆了),那又是為什麼人們非要對自己成長的這片土地必須要有一個歸屬感呢?

近代史上日本就曾有過發生經濟危機之後把人口輸送到中國東三省的國家行為,當時這種移民是被日本政府視為愛國行徑。

這正說明了移民的價值判斷,其實是和政權的意識形態緊緊相連的。

所以無關乎移民是否叛國,重要的只是國家(或者說政權)利益至上者認為,當你做了與這個政權意識形態相背離的行為時,他都會把你視為異端。

這便如同中世紀教會一樣,他們會給你一個鮮明的價值判斷,給你的人格定性然後用道德的權杖給你致命一擊。

試想,一個國家如果不能讓自己的國民積極的介入國家政治活動中,又不給國民去用腳投票的自由,那這個國家的未來一定是非常可怕的。

實際上你朋友所謂「叛國」的說法已經被中國強大現實否定,而顯得實在太過無力。

招商曾銀行發布了一份《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報告稱,中國的千萬富翁中接近6成已經完成投資移民或者正在考慮移民,而在億萬富翁中,大約27%已經完成了投資移民。

希拉里曾公開預言,稱20年後中國將會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因為這個國家的有錢人都在轉移資產,移民國外。

20年可能誇張了一些,但或許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說到底,移民只說明了移民者認為這個政治疆域上的政權無法很好保障自己未來的發展權,故棄之如敝履。


這不是跟從三四線小城市,到北上廣發展一樣道理嗎?能說到了北上廣就是背叛了自己的家鄉嗎?

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想要有更優越的生活環境,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更完善的福利制度。想要更好的生活,這並沒有錯。


說移民就是叛國的,這種人我覺得已經沒有和他辯論必要了。


吶...叛國?當年汶川地震的時候 有人募捐的口號是:你可以不愛party 但不能不能不愛國 呵呵 你我升斗小民 守住良心 做好自己也就是了 無論怎樣文化烙印決定了 你我還是中國人!


如果你是中國大陸居民,請沒有罪惡感的移民吧,這地方原本就不是中華正統,別有那麼強的歸屬感啊。


你這問題李承鵬曾經有個比喻:有個小區的環境不好,物業特別橫,收費不合理,有住戶就要搬出小區,結果被小區的人罵是賣區賊,是叛徒。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要提防那些口口聲聲宣傳愛國主義的人,他們不是騙子,就是傻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帶著國家的錢移民的才算叛徒


你的朋友,給我的感覺像岳不群啊。


我們認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主創造了一切平等的個體,並賦予他們些許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就包括生存權,自由權,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1776,獨立宣言


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愛因斯坦

國家跟個人做的是平等交易,我勞動創造,提供納稅,你提供基礎設施、福利和安全保障,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移民只不過是換一個交易對象

我認為這樁交易不公平,我付出了智慧和勞動卻沒得到相應的保障和福利,交易的結果甚至可能是居無定所,老無所依。

我沒有損害前一個交易對象的意思,只是想換一個交易對象,這種事有問題嗎?

叛國叛的又是誰的國?


國家是為人而設立的,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

1894年4月,15歲的愛因斯坦因強烈厭惡德國學校生活,以至他根本不願再與他的出生地發生任何聯繫,他隻身離開慕尼黑去義大利的米蘭。同時,他求父親為其申請放棄德國國籍,並於1896年申請獲准。此後,一直沒有申請恢復德國國籍。

  1899年,愛因斯坦申請瑞士國籍,1901年2月21日取得瑞士國籍。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當上德國總理。3月10日,愛因斯坦在美國帕薩迪納發表不回德國的聲明。

  1939年8月2日在西拉德(Leo Szilard)推動下,致信羅斯福總統,建議美國搶在德國之前研製原子彈。

  1940年10月1日取得美國國籍,但保留瑞士國籍。

  1950年2月13日發表電視演講,反對美國製造氫彈。

  看著愛因斯坦的經歷,他不但放棄生他養他的德國國籍,還入瑞士和美國籍。愛因斯坦並不如中國人把祖國比母親,要永遠不長大地依偎在母親的懷抱吸吮著乳汁,這樣才溫暖和安全。愛因斯坦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和行為,這在中國人看來是太不愛國了。

  而且愛因斯坦還跑到國外去擁有他國的國籍,這不但不愛國,還崇洋媚外,簡直是忘了自己的祖宗是誰。你不回德國就算了,還要公開發表什麼不回德國的聲明,這不是明擺著要給自己的祖國丟臉嗎?人家美國給你這個無家可歸的流亡者提供居留,你還不知足,反而公開反對美國製造氫彈。愛因斯坦真是一個如此不識趣的天生的反骨仔。這肯定叫中國愛國者們無法容忍。

  也許讓中國愛國者們更不能容忍的是,愛因斯坦還致信羅斯福總統,建議美國搶在德國之前研製原子彈。幫著外國人造原子彈來打自己的國家,這在中國愛國者們看來,這絕對是賣國、叛國。要是在當時中國,如有象愛因斯坦這樣的人,不論何時何地,任何人都可以不經任何法律程序就將他就地正法。幸虧愛因斯坦不出生在中國,否則,世界將不會出現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可見,愛因斯坦是真的不愛國。

  他不但行動上不愛國,還大力批判「愛國主義」。

  1931年11月22日,愛因斯坦在《紐約時報》上發文說「國家應當是我們的僕從,而我們不應當是國家的奴隸」、「一個好聽的但卻被濫用了的名詞:愛國主義。在最近一個半世紀中,這個虛假的偶像到處產生了很壞的和極其有害的影響。」可見愛因斯坦思想上對國家保持著距離,對愛國主義更是沒有好印象。

  那麼,為什麼愛因斯坦不愛國呢?

  我認為是——他愛自由甚於愛國家。

  愛因斯坦最初放棄德國國籍正是因為極度厭惡學校採用壓制個人自由的軍國主義教育方式。後來在1936年,他這樣批評這種專制的教育方式說「對於學校來說,最壞的事是,主要靠恐嚇、暴力和人為的權威這些辦法來進行工作。這種做法摧殘學生的健康的感情、誠實和自信,它製造出來的是順從的人。這樣的學校在德國和俄國成為慣例」。他在《不回德國的聲明》中說「只要我還能有所選擇,我就只想生活在這樣的國家裡,這個國家中所實行的是:公民自由,寬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這些條件目前在德國都不存在。」

  正是因為當時的德國不自由,所以,他選擇了自由的美國和瑞士。

  可以說愛因斯坦在追求自由這一點上,用中國話說是一根筋,不會拐彎,不會妥協。他從來不願做一個順從的奴隸。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愛因斯坦對自由理解得到升華。

  他不再僅僅為他自己的自由而掙扎,他轉而為全世界的個人自由人權而奔走呼號。也就是此後,他為保衛全世界公民個人自由人權留下許多不朽的聲音。如他說: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讓每一個人都作為個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讓任何人成為崇拜的偶像。」

  「我認為國家的最高使命是保護個人,並且使他們有可能發展成為有創造才能的人。」

  「我所做的僅僅是:在長時期內,我對社會上那些我認為是非常惡劣的和不幸的情況公開發表了意見,對它們保持沉默就會使我覺得是在犯同謀罪。」

  ……

  由於對自由人權的執著,當國家主權與個人自由人權衝突時,他毫不猶豫選擇個人自由人權。所以,總是見他與國家作對,他總是對國家主義保持高度的警惕。甚至在遙遠的中國,當ZF用國家暴力侵犯陳獨秀以及中國救國會「七君子」的自由人權時,我們也能看到他在儘力營救。

  也正是因為天生愛自由,使愛因斯坦的頭腦不受任何羈絆,充滿了創造性。而這些創造性又讓他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愛因斯坦,是一個為自由而生的人!

  愛因斯坦放棄德國國籍111年後,德國這個當初被愛因斯坦拋棄的國家,決定將2005年命名為「愛因斯坦年」,並決定將愛因斯坦的政治信條刻在ZF大樓上:

  「國家是為人而設立的,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

  直到111年後,德國人才明白,因為國家沒有自由,使它失去了一個偉大的精靈,現在這個精靈回來了,這個精靈花了111年告訴這個國家和全世界,人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國家是為保障人的個人自由人權而存在的,沒有個人自由人權的國家將眾叛親離!

  面對愛因斯坦,我希望中國的愛國者們能認識到——個人自由人權比國家更為重要!

  1955年4月18日凌晨1:15分,愛因斯坦在美國普林斯頓醫院逝世。當日下午16:00火化,隨後骨灰密撒大地,重歸大自然。他獲得了更廣闊的自由!

  愛因斯坦不愛某個具體的國家,他只愛自由,他一生都在追逐自由,他不僅要自己自由,還努力讓全世界都自由。

  愛因斯坦不僅僅屬於哪個國家,他屬於全人類!

正如他的同胞,被納粹法庭以「叛國罪」處死的21歲青年馬克.·尼姆所說:「當你的祖國被獨裁所統治,『叛國罪』是對你最榮耀的評判「。愛因斯坦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叛國者。


移民是棄國,不是叛國,也不是愛國。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美國的韓國人氣色要比華人好很多呢?
怎樣反駁「天朝這不好那不好你滾去國外啊,沒人逼你留在天朝」這種說法?
怎樣看待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堅持在 2016 年 1 月 1 日之前接受 2 萬 5000 難民?
靠自己的力量獲得國外的永居權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為什麼近來歐洲移民問題突顯?

TAG: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