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海有大量以地名命名的道路?只是因為地名命名需求激增的原因嗎?用什麼地名來命名有沒有什麼講究呢?

還有比如說張江地區的天文學家名、五角場地區的國x路、真如地區的真x路等等,有沒有什麼來歷呢?


最初租界時期留下的習慣,後來可能因為在傳統地名資源不夠多的上海,借用外地地名命名可以方便創造大量路名,就沿用下來了。地名的選擇規律不同時期、不同區域都是有區別的。

南京路附近原英租界橫向為市,縱向為省,如南京路、九江路、河南路、山西路(橫向的廣東路是Canton Road的誤譯,命名原意是廣州路)。

虹口原美租界大多用上海附近的小城鎮命名,如閔行路、吳淞路、海寧路。

其他租界區用外國人名地名命名的道路在收回租界後被統一改名為國內地名,地名的選用無規律,如武康路、溧陽路、長寧路。當時改名留下一個漏網之魚:海防路,來自越南海防。

建國後新建的住宅區和工業區大部分使用方位對應原則,即該地區在全國的方位和該道路在上海的方位一致。

寶山用黑龍江地名,如牡丹江路、富錦路。

楊浦用東三省地名,如佳木斯路、延吉路、撫順路。

虹口用內蒙河北地名,如涼城路、曲陽路。

原閘北用山西地名,如聞喜路、大寧路。

普陀大部用陝西地名,如銅川路、定邊路。

普陀長風地區用四川地名,如瀘定路、冕寧路。

長寧用貴州地名,如安順路、威寧路。

徐匯大部用廣西地名,如南丹路、宜山路。

徐匯東安地區用湖南地名,如東安路、零陵路。

閔行用雲南地名,如東川路、江川路。

浦東沿江區用山東地名,如濰坊路、五蓮路。

嘉定用新疆地名,如阿克蘇路、墨玉路。

松江用青海地名,如玉樹路、樂都路。

金山用廣西地名,如蒙山路、象州路。

奉賢用廣東地名,如雷州路、惠州路。

另外,建國後一些民國色彩和宗教色彩的路名被改名,大多是找一個相近的國內地名,因此沒有方位規律。如三民路→三門路(浙江三門縣)、指江廟路→芷江路(湖南芷江縣)、太陽廟路→太陽山路(寧夏太陽山)、高昌廟路→高雄路(台灣高雄市)。

地方主動申請冠名的:寧夏路(金沙江路延伸段)、滄州路(原新賓路)。

還有一些別有特色的地名集中區,如閘北的五族共和系列(漢中路、蒙古路、滿洲路→晉元路、新疆路、西藏路),曹楊新村的花草系列(楓橋路、棗陽路、蘭溪路、楊柳青路、梅嶺路),市中心的革命聖地系列[延安路、瑞金路、淮海路、石門路(石家莊舊稱,西柏坡所在地)],浦東機場旁邊的的機場系列(桃仙路、流亭路、遙牆路、香格里拉路),崇明的東海島嶼系列(一江山路、玉環路、鼓浪嶼路)。


五角場地區曾是國名黨政府所在。

所以那樣命名。


老城區英法租界的話,用地名比較多。東西向用城市,如南京路,福州路,漢口路,南北向用省份。如河南路,山東路,西藏路,四川路啥的。當然,也有特別的(霞飛路就是法國人為了紀念一次大戰法國名將起名的,現在叫淮海路)

後來發現不夠用了,就亂了。

五角場原來在民國初期,孫大總統是準備當首都用的(也沒辦法,當時黃埔靜安虹口徐匯都是租界,普陀還是鄉下,南市區太擁擠,浦東?拉倒吧)。所以有了國定路,政立路,國和路等等,後來的事咱在歷史課本上都知道,就不多說了。


青島,全國基本的市都成了路名。山東所有的縣也成了路名。不知誰搞得?


不止是上海,全國很多地方的道路都用地方,省份來命名,我暫時拿不出乾貨,題主有興趣可以自己查一下

一方面是為紀念某些事件,淮海路好像是這麼來的吧?

還一方面就是,用地名來命名,簡單粗暴,不需要動腦筋,是比較直接的一種命名方法(至於人民路這種,你懂的

即使是租界時期,外國人也有借用某些地名或者事件人名來命名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624/17/178233_220162532.shtml

(上海老租界路名對照)

應該有不少是地名吧


東西走向是城市命名

南北走向是省份命名

道路命名大致與該道路在上海的方位相關

還有為了紀念一些比較重大的事情命名主要道路

比如南京路 是為了紀念南京條約

比如淮海中路 以前是叫霞飛路 後來改成淮海路 是為了紀念淮海戰役

不同租界區命名起初都是用該租界區所屬國家的語言命名的

但新中國成立後已經全部做了更改

更多答案請看相似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30314/answer/16139742


推薦閱讀:

如何评价加拿大海军护卫舰渥太华号访沪?
上海有哪些免費的24小時的地方。圖書館優佳。?
我有十萬,能不能在上海買房?
怎麼看待上海有錢人家的孩子花3800一天學英國禮儀?
上海有哪些不錯的咖啡館?

TAG:上海 | 地名 | 道路交通 | 路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