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京的房租越來越貴?

1、剛需在增加,但是購買條件越發苛刻,只能先租房,於是手中房源充足的個人或中介會可增加價格。

2、房價上漲了,賣家和開發商也不願意降價賣,符合購買條件的同時又能付得起錢的人數更少,也只能租房。

3、依然有源源不斷的人進入北京。

4、人民幣不值錢了,什麼都在漲。


1.供需關係。07年北京1500-1800w人口,現在已經2000-2200w了。

2.房價上漲。買房本身是一種投資,考慮市場無風險利率,可以得出買房的錢70年的投資收益無法超過這筆錢放在銀行的複利效應。換句話說,買房的錢不如在現有利率水平下存銀行70年(最近剛和搞房地產研究的朋友計算過),所以房租還有上漲空間,否則就是失敗的投資。當然,反過來看,也可以說目前房價高的離譜,在這麼高的租金水平下依然難以取得較高的收益。所以現在買房不是個好投資。

3.貨幣超發。06年到12年底,我們國家貨幣總量從46w億增加到94w多億,物價飛漲,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未來房租還要上漲。(增發的貨幣只流入到少數人手裡,百姓收入增加很少,印鈔票在金融學上被認為是最無恥的行為,赤裸裸的掠奪別人的財富)

4.提一句題外話,雖然國家下一步要加快推進城鎮化,直觀的感覺是房價還會高漲,但其實基本不會有太大漲幅了,但是租金水平是肯定會漲的。


最關鍵的原因沒人說啊。

房租價格應該上漲啊。

這是現有條件下市場化運運行的結果啊。

一般來說一個合理的租售比,即房屋年租價格/房屋出售價格大約是10~20,意思是你用十到二十年的房租錢,就可以買下你租的這套房子,而在房價飛速上漲的過去十年中,房租僅僅是近幾年才開始飆升的(其實能不能用這個飆我還覺得不好說.......),前幾年見過一份報告,內容說的是廣州和北京某些比較離譜的地區租售比超過了一百,這意味著你的房屋投資出租回報率居然達不到百分之一,甚至低過了銀行利息,還有比這更離譜的?(當然我們知道這部分的損失被高速增長的房價帶來的預期出售收益給補回來了。)

所以現在,一方面房價漲速減緩了,這意味著購房待售的投資回報大幅下降了,投資者們開始把目光轉向租房市場,另一方面貨幣增發的地獄之門打開了,市場因素在推動著所有的一切東西漲價,當然也包括租房價格。

十到二十的租售比算是實操經驗,背後的理論無外乎是供需理論。

總的來說,在房價如此高企的情況下,房租低了這麼些年,已經算是很不錯了,畢竟供應的只有那麼多,當然要用真金白銀去搶了。

btw,話說前兩年四萬億出來之後,發改委就擔心印錢導致物價上漲,把房租和部分糧農產品列為重點控制對象,比如約談企業神馬的,結果還是沒管住啊。


說老實話,我不喜歡談論房子。

因為這東西挺沒勁的,鋼筋水泥、石灰磚頭,居然還到處都是豆腐渣,一點情趣都沒有。但你又避不開這個話題,經濟、政治,甚至是教育,都和房子緊密相連。在當今中國,你想說點什麼,不出三五句,就繞回到房子上邊了。

有一天和朋友聊天,他和我講他在研究房地產。我說這玩意兒有啥好研究啊,說句老實話,無論是在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還是2015年,你所要做的其實就是一件事,把所有的錢都投進房產中,並且儘可能多貸款。直到現如今,你都是穩賺不賠,甚至是大賺特賺啊。過去三十年房價走勢曲線幾乎連波動都沒有,這麼顛撲不破的一件事,你說你拿什麼樣本來研究呢?

但同樣這也是一件挺讓人沮喪的事情,因為它太簡單了,太輕易了,以至於顯得所有努力工作的人像傻瓜一樣。無論你創新也好、創業也罷,甚至甘於自己的崗位做一顆螺絲釘,你所做的一切都不如當年狠狠心,借錢多買幾套房子。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就是這麼回事。就像《夏洛特煩惱》中夏洛對大春說的那樣,不用上學,把所有的錢都在北京二環買房子吧。

兩年前,我準備從北京的西邊搬到東邊來住。當時見了一個房東,他在雙井地鐵口那裡有一層房子,自己把房子格局改成了一個個並排的小單間,最便宜的租2900,最貴的租3800,一層差不多有三十個這樣的單間。房東雇了一個老家的表弟,在這邊打理那些瑣碎的雜事,自己每個月來收一次房租就行了。這房東也就三十歲的樣子,一個典型的無業游民。可是遊手好閒怎麼了?你們這些在國貿上班的白領們每個月不還得乖乖交上房租嗎?人家躺著就比你天天累死累活賺的多的多啊。

長此以往,誰還老老實實工作呢?誰還本本分分做人呢?如果老實工作本分做人根本沒辦法過上體面的生活,這是不是也挺可悲的?我們努力讀書十幾年,努力工作半輩子,所獲得的一切成果,還不如人家在買房上面的一次「英明」決策。

說老實話,房價再貴,你不買對你影響倒也不大。對於我們這種從來沒想過要靠炒房發家的人來說,房價更多的是一個雲里霧裡的數字。至於是四萬一平還是四十萬一平,其實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由於房價暴漲而導致房租的水漲船高,才是我真正害怕的。

我現在租的房子月租金3500,這對於工作不到三年的我來說已然是個不小的負擔,但尚且還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去年續租的時候,我的房東沒有漲房租,這著實讓我鬆了口氣。可是今年由於房市行情太好,他把這個房子賣了。鏈家的員工為了促使這筆買賣成交,對前來看房的買家講,這房子讓他們往外租至少能租到5100。買家瞬間心動,第二天付款,成了我的新房東。這意味著等到今年7月份,我的房子到期的時候,我要面對的是我新房東高達5000以上的心理預期。我心裡痛罵著鏈家的員工,心想你小子也是租房住的,同道中人何苦互相為難?

這就是我今後可能要面臨的課題:在工資沒漲的情況下,如何應對不斷上漲的房租?如果經濟形勢持續走低,那麼我們未來工資的情況勢必不會太好;倘若與此同時房價繼續高攀,那麼水漲船高的房租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另附一篇一年前的文章,沒想到那個當年重金買房的朋友,居然買得那麼值。

北京「房事」 (2015.3.16)

上周,朋友在北京買了個房,按理來說喬遷新居是大喜事,畢竟不用再看房東的臉色,也不用每月都繳納「皇糧」。但是除卻「老子要有個房子了」的丁點興奮,在我看來,更多是「老子要欠一屁股債」的擔憂。從一個自由自在的窮光蛋到一個有套房子的負債者的華麗轉型,痛並快樂著。

一套五環內的八十多平的二手房,花了三百多萬。家裡湊了一半的首付,已經盡全力減輕他還款的負擔。可是在他面前的,仍然是長達三十年的還款之路,而每月九千的還款可能比他的工資還要高上那麼一點。作為一個即將奔三十的男人,即便拼了命工作,也要頂著還不清的貸款和向父母索要生活費的壓力。這痛苦和快樂哪個更多一些,不言自明。

我向他打聽著這些「房事」的細節,一邊試圖讓自己感同身受,另一邊希望自己不要重蹈他的覆轍。我還是喜歡前些日子,我倆下了班就一起打遊戲,無憂無慮,一副去你們媽的的神情,這種雲淡風輕的自在勁兒,是我一直所喜歡的。這輩子最痛快的,不就是玩得興起卻不憂心忡忡,其他人庸人自擾,我卻自在快活嗎?

可是有的時候,現實是會殺人的,至少從人性上是如此的。不買房,房價有下降的意思嗎?不把錢花掉,錢就如脫韁野馬一樣在通貨膨脹中被稀釋得只剩零星一點。看著同齡人都在亦步亦趨的完成他們買房、結婚、生孩的人生使命的時候,那種叫做「同齡人壓力」的東西就會跳出來,他指著你的臉,告訴你:「你小子到底能不能有個正形了?」

我倆吃著砂鍋飯,小店破舊,就好像我們並未老去卻並不堅強的心。他喝著免費的湯,跟我講,賣房的這家前些年買這房子的時候全款才花了六十萬,這不到十年的光景,轉手就是五倍的價格。也就是這十來年的光景,工資原地踏步,而房價早已私奔到月球了。

他還跟我講,這戶主即便是轉手就要拿到這三百萬,不到十年,錢翻了兩番都不止,也並不就更加幸福。為了把房子賣個好價錢,他先要和他媳婦兒辦離婚手續,以滿足唯一住房的條件,等房子買賣手續完成之後,兩個「離異」的同林鳥才能再飛到同一棵樹上。並且他們賣房的目的是要買價格更貴的學區房,除了這三百萬,自己也還要填補不少。

在北京這個城市,最奇怪的現象,莫過於九成以上的人,都賺著不怎麼多的錢,卻坐享價值數百萬的房產。在城市化、奧運會和土地經濟的催化下,這個城市以及中國大多數城市的先驅者,都以一種他們自己都不太明白的方式被哄抬了身價。你在菜市場碰到的婦女,她可能渾身上下的東西加起來不到一百塊錢,可是她卻有著價值近千萬的房產。他們作為這個城市曾經的先驅,莫名的得到了做夢也無法想像的財富,儘管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生也無法享受到這些財富的一毫一厘。

在我去年租房子的時候,在雙井地鐵站附近,有一個北京小伙有一層房,這房老舊的可怕,但是架不住地理位置優越,緊靠著國貿,到處都是北漂的小白領。他把這一層樓打成了幾十個隔斷,並且將一層樓打成了兩層樓,每一個隔斷租金都至少三千,而他每個月就到這邊來收收房租,月入十萬左右。他遠方親戚的表弟也來到北京,幫著他收租,乾乾零活,解決點糾紛什麼的。他們不創造財富,但卻享有了最大的財務和時間上的自由。

在北京,地鐵修到哪裡,房子就蓋到哪裡,房價就漲到哪裡。然後這個城市就好像一個標盤一樣,一環一環地增長著。這個城市的原住民也在抱怨,這些外地人為什麼寧肯睡在地下室也要向這個城市蜂擁而來。他們不明白坐享著最好的教育和醫療,凡是都帶有著首都光環的他們,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作為一個從外地辛辛苦苦考到北京的傻小子,我很難理解,為什麼北京的考生比我們低了近百分,卻還要死命去爭取學區房?那種向學區房涌動的力量,和外地人向這個城市涌動的力量是無比相似的。誰都希望成為政策的既得利益者,誰都希望能在這富饒的資源中攫取自己的一杯羹,誰都希望在自己擁有社交的地方生活。

如果當年高考,我考的再差一點,也許我永遠也不會趟進這趟渾水。我可以在我的家鄉,坐享著屬於我們自己的城市化果實。我可以一邊看著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爭執,然後輕巧地罵著一群傻×。可是在零八年,我偏偏來到了這個城市,結交了一群朋友,熟悉了一些地方,甚至還有點愛上了這個城市的一些點滴。我不想放棄這些東西,所以我還在忍受著那些我很討厭的事情。

前些日子,我的一個女性朋友跟我講,女生真就是不能嫁給那些「三無」青年啊云云,我聽得不亦樂乎,還一邊點頭稱讚。後來我轉念一想,這丫頭片子不就是在說我呢嗎。作為這個城市被嫌棄的一份子,我發現我之前所受的教育並不正確,過去不曾有人告訴我,人生來就是有階級的。即便是那些為了打破階級而來的革命,不就是為了建造新的階級,站在曾經的既得利益者之上嗎?

很多本地人跟我講,就是外地人都來買,所以房價才會這麼高的。我心想,有一個糞坑,難道你要怪蒼蠅太多嗎?關鍵的問題難道不是出在糞坑嗎?

我一直相信,追求財富是好的,保護個人利益是好的,但是心靈如果太過物化,那麼人永遠沒有幸福可言。我還在這裡,是我割捨不了友情、回憶還有理想。而不是我想成為一個既得利益者。我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告訴我們的下一代,無論你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無論你是富有還是貧窮,你都不低人一等。你只需要努力去做個善良而勤奮的傢伙就足夠了。他們不應該面對不公平的競爭,不應該生來就有階級,更不應該在同一個國家分本地還是外地。

我朋友跟我說,我買個房子,廁所連窗戶都沒有。我跟他講,在北京房子主要是有個門,而不是有扇窗。朝向更是沒有誰考慮的事情,要知道即便外邊陽光甚好,也未必能穿透霧霾。陽光照不進房間,也照不進許多人的心房。

曾經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難道大家都只是隨便說說的嗎?

(作者:劉舒 微信公眾號:wojiushiliushu 微信公眾號搜索:「劉舒」)


房租貴,因為租房需求旺。

租房需求旺,因為租房的人多。

租房的人多,因為北京資源和機會多。

北京資源和機會多,因為北京是首都。

而且是個截至目前,依然解決不了——

特權、

環境、

堵車、

停車、

上牌、

打車、

黑車、

房價、

物價、

養老、

看病、

入托、

入學、

異地高考、

食品安全、

城市排澇

……

n 多問題的首都。

好吧,房租漲點又算什麼呢親?


這一年來北京房價其實沒漲多少,不少地方甚至跌了,但是房租確實是貴了許多,當然也得看地方,我在北三環附近,這一年70平左右的普通二居室從3000+漲到了4000+

我總結的原因:一是現在買房限購了,很多有經濟實力買房的人被迫只能租房,導致租房市場需求提高。二是現在的租房市場很多都被中介控制了,房租從房東那經過中介轉手後肯定是提高了不少的,現在想從房東那直接簽合同租到房子越來越不容易了;一個很邪門的現象是,租房中介越來越多,但從沒見得由於中介間的競爭導致房租降低,反倒是一家更比一家貴,而且中介也是各種黑你錢


一個是中介有意識的引導,大多數房主都很難不被中介的電話攻勢拿下,而中介費通常是一個月的租金,個人認為國家應該出台規範下中介市場,這玩意現在跟二手車市場一樣,要說我就是缺乏國企介入~(別罵我,我不懂經濟的)其次是通貨因素,提價可沒有按通脹比率走,你脹10%我就敢漲50%的價,可還有人租的起。。。為什麼?合租啊,二居室3000-4000塊住4個人一人攤不了多少錢的,反正房主又不住,除非群租的太過份不然誰舉報啊~你見過類似的新聞么?沒有吧~其實國家應該多建些公租房並且加強管理,比如在消防等等方面,15平-30平米一間,在無土地成本的情況收益應該不錯吧,北京原來好多城中村農民自建四五層出租年收入可不低,一舉好幾得,可惜這哪比賣地從銀行拿老百姓的錢來的爽快~

對,還有,為什麼不建這種公租房呢,因為如果你租的還好誰還買房呢,未來政府的一條選擇就是繼續維持較高房價,讓你咬碎了牙齒才能買上,一生一世綁在房子上,還貸上。


還不是因為北京這個地方集太多的特權和優厚待遇於一身!中國叫得出口的一線城市有哪些?在北方大地上的又有哪些?北上廣深,北邊只有一個城市,那就是北京。。。說到這裡真的讓人不禁想要罵街了。操你大爺的,為什麼北京把整個北方的一切優秀資源都集中在這裡?首都怎麼了,全世界還有哪個國家的首都像北京這樣「無恥」?有很多政策,和地區化差異尤為明顯,你們別和我說你們沒看出來,除非你們瞎。

現在問題來了,在三四線小城市我們能幹什麼?你們知道這種小城市能提供的工作崗位是相當有限的嗎?除了家裡找關係進機關的就是自己在家做點小買賣的。你們告訴我,還能幹什麼?就以互聯網行業為例,你看看北方出了北京,其他地方都是個什麼鳥樣?!我一個搞金融的朋友和我說,圈內有種說法叫做投資不出山海關!你媽逼的知道啥意思嗎?就是東北三省加上內蒙古 全尼瑪是垃圾!這麼說明白了吧?剩下的黃河以北的省份除了河北,山東,河南,你們說說還他媽有哪行?!河北、山東、河南三省經濟水平也是差強人意好吧!我不禁要問了,諾大一個中國北方加上中原地帶怎麼就他媽逼的搞成這樣?!!這種地區發展嚴重不平衡最後還不是落到老百姓身上買單?

北京房子貴!房租貴!是因為真的有剛需!但是所謂剛需的背後難道不是地方保護政策,貪腐,特權等一系列噁心的社會現象和政策造成的嗎?!你媽逼東北的石油、林木、糧食,山西陝西的煤礦、哪些資源以前不是給當地帶來了巨大財富?!現在呢?都他媽的南下了,而當地卻始終發展不起來,為什麼啊?有點本事的全都走了,還不是發展太落後留不住人嗎!北京把所有的機會和政策集中在自己身上那當然去的人多了啊!不然呢?都她媽在家喝西北風啊!去的人多了房價能不漲?!你們看看深圳的房租再看看北京的房租!!我說的是房租!房租!房租!為啥差這麼大?別他媽在這放屁說什麼不然你去深圳啊之類的話,你大爺的,老子爹媽在北方我他媽跑那麼遠?我要是喜歡遠方我當初就不回國了好不好!結論就是,活該你是賤民,活該你生在北方!還他媽逼有人在這舔著臉說供需關係?!都是讀書讀傻了!


這事兒特別噁心。因為有辦公室想出租,我想便宜點租,繞開中介,於是在門上貼了出租,留了電話,不到一天就被中介撕了。每次都是這個情況!網上也一樣,發布的房源全都被中介壟斷。然後房子終於在中介的"幫忙"下租出去了,一個月中介費就這樣貢獻出去了。半年後,租戶搬走了。我只得又找中介去。。。。


按差不多的情況來比較

北上廣深 我就呆過北和上 就比這倆好了

人口和人口機構類似 有一定可比性了

北京和上海的不同 在於

1.上海交通比北京暢通,那可以住的遠一點,不用擠在幾環幾環以內,我有同事工作換了地方,就要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再在公司旁邊租一套.因為上班的時候壓力太大.

2.上海的有幾個副中心,分散了市中心的壓力,如五角場,徐家匯,人民廣場,莘庄,松江等;北京貌似都要向中心走;

3.上海限購措施沒有北京嚴厲,當租房的成本接近買房成本時,很多人會去買房.北京就不行了,比如有的人現在有錢也沒辦法在北京買房子,因為沒資格,只能被推到租房的市場中去;


一句話咱太窮


因為德彪越來越多,over


買方的買不起 只能租房,隨著無價的上漲房租越來越貴,慢慢的送蝸居變成地下黨


1.剛性需求,因為租的人多.

2.限制購房,只能租.

4.政府禁止地下室 隔間出租.

3.今年發大水淹死了個住地下室的......哎.


1.物價整體都在上漲。

2.房價上漲。

3.供需關係。


畢竟是國家心臟,經濟中心,價錢太低不是扇國家的臉么?

終極原因還是因為不夠貴。夠貴的話,就漲不動了。同事的房子從09年的2K到今年年中的3K4,在西直門的一居。目測應該還會繼續漲下去。

畢竟國家分配資源太不公平了。有錢人都會去北京,北京的房價和房租只會越來越貴。

個人覺得北京這個地方根本沒有更便宜的可能和理由,現在看到的大多數理由,讓我覺得只是在迎合屌絲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剛剛交了租房定金的我寫點感想。

要不是我脾氣好,

估計在中介每分鐘滿嘴跑火車十幾次的頻率下早控制不住要打人了,

這群狗逼就這樣了,

多碰見這樣的人折壽,

我用的中介還是算比較靠譜的鏈家和我愛我家。

今年房價猛漲大家都知道,

房東幾乎每分鐘高潮一次,

滿臉淫笑的說以後房價還得漲房租還得漲漲到天上去,

我本來要簽兩年的,

但是前兩年的話房東蜜汁自信的把租價提高了一截,

當我傻啊!

我肯定撿那個付出最小的付錢,

當然我也笑嘻嘻的接了房東的話題,

我說漲到天上好啊,

到時候我只需要賣掉一套,

別說移民了,

火星都能去!


因為沒什麼同情心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北漂越來越多,因為房子越來越緊,於是供小於求,於是價格被不斷的拉高,又因為北京是首都,租金不高顯示不了自己的貴族氣息。


推薦閱讀:

北京周邊有哪些適合一日游的好玩地方?
北京裝修報價預算方案咋么做才不會超支呢?
北京去哪逛街比較好?
「北京超過一半人口住在五環外」,這是合理的城市發展過程嗎?
馬布里經常說的「love is love」是什麼意思呢?

TAG:北京 | 生活 | 租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