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的GPA演算法是否有失公正?想知道其他學校的GPA演算法是怎樣的呢?

清華大學的gpa演算法如圖

可是據我所知,其他學校例如北大的GPA和百分制演算法可以說比清華高了不少,例如在北大考85就可以有3.58的GPA,可是對比一下清華考89才只有3.3。這樣可以說對於出國申請之類的十分不利。學校口口聲聲說要弱化學分績,可是如果考不到90以上,就只有3.3的學分績。而學校又有規定基本上不能有多於20%的學生在90以上。這樣對學生申請出國公平嗎?想知道其他大學的GPA演算法是怎樣的呢?

(最後。。提問者不認識多少人所以拜託各位方便的話順手邀請點人回答吧)


公不公正我先不談,這個問題倒是讓我想起,我在哈佛的一位教授好友和我講的相關的困惑,於是,我虛構了一段小故事,供大家茶餘飯後一笑;然後再聊從我看來,這個改革對大家的影響。

去年這位教授查看candidate pool,和往常一樣,先初篩一下,比如gpa大於3.7,等等。每年,她都是這樣先找出一些硬條件好的,然後再慢慢結合推薦信等等其他條件,慢慢斟酌靠譜的人選。

往年,這個時候,通常夾雜著幾個清華優秀學子的名單就會躍然紙上了。然而,今年讓她大跌眼鏡的是,一個清華的都沒有!

她這時有點憤怒,她想了很多可能,或許她對學生太嚴格,導致組裡的學生勸學弟學妹們不要報她;又或許自己的方向有點過時,沒有吸引優秀學生的眼球;又或者最近自己太忙,沒來清華做做講座,竟然沒有存在感了?又或者……

如此反覆,她的腦海中閃過無數可怕的念頭。這時,憤怒又自責的她想看看,清華今年報考自己的學生究竟水平有多差!

她手動開始翻著報考的資料,是的,是真的差!這一屆申請的清華學生,gpa幾乎都在3.5左右,鮮有3.6的,終於,她在一堆3.5之中找到了一個乍眼的3.7,是的,因為剛剛的條件是大於3.7,這個可憐的孩子被篩掉了。她突然特別想知道,這個今年看來這麼難得的3.7是第幾,她要好好和自己的學生說道說道,到底對學弟學妹說了什麼,導致今年的滑鐵盧,她甚至想到,下次見到清華某系的系主任,必須再好好聊聊,到底還能不能愉快地合作了。

然後,她驚訝地看到,這個3.7小哥是第一。她出離憤怒了,這怎麼可能!她覺得自己被戲弄了!一定是串通好的!竟然聯合教務,趁排名在他前面的人沒申請哈佛,就把自己寫成第一!難道以為我是第一次招生嗎?

於是,她憤怒地撥通了給這位3.7小哥寫推薦信的某清華教授的電話,準備怒斥,怎麼可以做這樣缺乏誠信的事情!

然後,電話另一端傳來一個聲音,3.7還不夠高啊?他就是第一啊。我們現在的評分體系淡化gpa了,你們哈佛天天盯著gpa不行啊,這樣下去,我看不能再當世界頂級大學了吧。

回到正題,清華的生源,在世界上都是很有聲譽的,不管改成什麼樣,找不到大家的教授,都會想辦法把大家挖出來的~做好自己最重要,我倒是覺得,在gpa差不多的情況下,儘可能挖掘自己多方面的潛能,才是學校的導向。我自己覺得,是很有可取之處的。這迫使各大教授,不得不全面地去評估每個清華的學生,這對雙方我覺得都是更負責的做法呢!


想的有點多...

不同學校之間的GPA,完全沒有可比性

即使同一學校:

不同年級,沒有可比性,

不同院系,沒有可比性,

即使同一個系的同一個課程,是不同老師開的,也沒有可比性...

沒那麼多公平可言,大家不會看得像我後面說的那些細,

但是同一年,只和同一個學校比這個還是要做到的,

反正科大是這麼算的:

但是即使這樣,最終申請,也不一定按這個來,而是按接收學校的要求來:

Academic gra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還有,GPA是重要,但是分數怎麼給的也可以了解一下:

給 59 分強行不給過的老師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

最後,題目中的ABCDEF對應的G點沒啥問題,但是分數上感覺有點錯位,不知道是不是敲錯了;

如果沒敲錯的話,那就是它自主研發的,A-的下限在90這個,太鬼畜了,

我見過很多學校,都是85&>&>A-&>&>3.7

目錄&>&> 賤賤『分類』合集

專欄&>&>『研』『組』『文』『點』


在北美某校graduate admission committee呆過幾年的回答一下,糾結GPA演算法真的沒什麼意思。至少我見到的情況,中國學生的材料都是中國老師在看。每次招生幾百份材料擺在那裡,而且大家都是業餘時間給系裡做貢獻,所以也不可能有人去重新算你的GPA或者一行一行地讀你的PS。當然有一些faculty人數比較少的系可能會讓學生或者秘書做第一輪篩選,硬性指標不到的材料直接扔掉,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人吃GPA演算法的虧。

如果是中國學生的話,最重要的就是學校和排名了。我自己的話基本上就是幾所好學校排名靠前的學生拿出來仔細看看主課成績、科研經歷、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什麼的,如果沒有排名的話經常會讓我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個學生。美國學生的話推薦信很重要,中國學生的推薦信大部分作用有限,不是因為寫信的人的水平或者地位怎麼樣,而是經常就是一眼看去全是套話,沒什麼細節,感覺要麼就是根本不熟硬著頭皮編了幾句好話,要麼就是學生自己寫的。


校內的話其實無所謂了,大家都一樣。和校外對比的話,可能看起來不是那麼公平吧,清華這演算法和成績單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沒有給出百分制原始成績。

比如英國Top School一般要求GPA3.5+,即85分,但85分在清華只有3.15的樣子,3.5對應幾乎是90分(取3.0中位數82,3.3中位數87,3.7中位數92)。

最麻煩的還是和其他學校對比,賬面GPA競爭力明顯較弱吧。無論是和北大,還是科大(賤賤老師回答),人大對比,在很大一個範圍內,清華GPA相當於直接少了0.3左右(每年我都記錄我的原始成績,差不多對於百分制80-90+分的同學來說都是這樣),你說公不公平。

//不負責任的猜測一下,這個舉動能明顯降低貴清同學的出國率。(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了233)

------------------------------------------------

更新

科科


對於出國黨來說,清華的gpa演算法可以說是大坑了,記得我們系大一上的top5 gpa大概是3.7,全系25%的gpa是3.3左右,有些其他的工科院系可能更低,但最關鍵的問題是,從2015屆開始不再提供百分製成績。

你說你演算法差也就算了,交成績單的時候連用隔壁的演算法重新算一遍的權利都不給,是不是過分了。

沒了沒了,gpa不行,科研沒成果,那最後不是涼涼?


擺張圖,表示理解,呵呵

1、清華大學的gpa從2015屆開始的確就是這麼算的

2、補充一點,計算年級排名時候只看小數點後一位,即3.7,3.6,3.5……

3、我覺得不太合理

4、不太合理的地方主要在於區間,舉個例子吧,我彙編語言課3學分,考試拿了89,最後gpa就是3.3,嗯,3學分必修課的3.3,我的總體gpa在3.7左右,拉了多少後腿一眼明了,但是你說89這個分數低嘛?也不太低對吧,可是在gpa上看就是低了。而老師們打分數打的還是百分制,然後再轉換成4分制,他們希望的分數平均在83左右,另外教務規定最多20%的人拿90以上,所以說一個課堂就有80%的同學gpa在3.3及以下,而且大部分還只有3.0。按照這樣的演算法,我們能拿到3.5以上的gpa都是非常困難的了。

5、橫向對比北大,84分3.5左右,89分3.7左右(具體不太記得了),我們84分3.0,89分3.3,差了0.4至少,對於自己學校保研確實沒什麼影響,因為看的是排名。但是,出國黨呢?我們是第一屆這麼算gpa的,國外學校知道的了解的會多嘛?別的學校出國gpa3.8+,我們這裡拼死拼活學習才能勉強搞個3.5,3.6,成績單放上去已經虧了一大截了。先說這麼多吧


SJTU的GPA是醬的:

[95,100] A+ 4.3

[90,95) A 4.0

[85,90) A- 3.7

[80,85) B+ 3.3

[75,80) B 3.0

[70,75) B- 2.7

[67,69) C+ 2.3

[65,67) C 2.0

[62,65) C- 1.7

[60,62) D 1.0

看起來還行,是吧?

然而,我們新生入學手冊上還有這樣一句話:

(大意)原則上每門課的成績應服從平均分為75的正態分布。

本科的時候我們學院評獎學金,拿國獎那幾個同學的學積分大概都在87~89之間。手動微笑。


其實主要是五字班是第一屆gpa改革的受益(hai)者,沒有往屆的參考,首先列印的成績單上沒有原始分,且有些老師已經開始只打績點不打原始分了,其次績點和原始分又不能通過線性關係換算,3.6的績點對應的原始分可能是89,可能是92;並且績點排名和原始分排名也會不一樣,一門課考砸總評拿了60多分,只會拉低原始分1分,但換算到績點就是0.1。

當然這些對於top level的學生沒啥影響,直接申請最好的學校就行。但對於大部分中間的學生,比如績點排名前50%,拿著個3.3-3.5的績點,完全不知道自己處於哪個層次,看到隔壁的全都3.7+,當然就會有壓力,就會感到迷茫。然後可能就放棄出國了(霧)。


排名更重要神馬的,雖然贊同,然而= =總共只有4分滿分,卻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計算排名,導致每0.1並列幾十人。。。。。所以,top10% or top30%? 傻傻分不清楚。

小數點後一位計算,四捨五入,然後差0.01差幾十名?

何況文科生多是論文結課,給分本來就有一定的主觀隨意性。如果百分制下,算加權平均,差1分2分,本不必計較,然而。。。。。

16級哭暈在廁所。


一直覺得成績排名還是加權平均分最公平,大學的時候真的很討厭算績點。我的考試成績幾乎都是89這樣的分數,平均分沒比別人差多少,績點卻差了一個檔。


大家慢慢就懂了,清華的3.7 = 其他學校的4.0。和伯克利比起來,清華A給得嚴了一丟丟(如果不curve在Berkeley93.3333……有A),B和C給得很寬,D給得少,F一樣。

引用Stephen Leone的原話: if you graduated from Berkeley, a 3.7 GPA basically sends you anywhere you want to go.伯克利除了生物工程以外任何一個stem專業每門課平均分都不到3.0,可是伯克利的本科生各校搶著要,除了安於貧窮(大霧)以外,各校對學生GPA的了解都是要看學校背景的。你清生源名聲在外,怎麼改都不會在這方面被其他學校搞到所謂「優勢」。

而且大學每個專業的離散度不一樣,要允許學生們偏科。比如說搞理論的手殘黨,你申請phd時候不會有老闆關心你分析化學拿了幾個分(笑)。


在北美各學校眼裡,清華大學的4分制GPA跟其他三本大學(比如山東大學)之間的100分制GPA是這麼比較的:

清華大學——山東大學

1.0/4.0———90/100

1.5/4.0———99/100

2.0/4.0———120/100

2.5/4.0———300/100

3.0/4.0———1000/100

3.5/4.0———2000/100

3.8/4.0———10000/100

3.99/4.0———100000000/100


我極少數在知乎上剛一個人的。。。但某位墨爾本大學的學生 @墨爾本大學小鮮肉 實在行為有點不當了,我本來以為他「清華大學好水啊」只是調侃清華開玩笑的話語,沒想到這年頭真還有真這樣瘋狂鄙視清華的???「清華拿一個均分90一點都不難」,我挺好奇的是,這也是一個準特獎級別的大佬么?

評論區見精彩以及作為4字班學長心疼一波學弟學妹們···

......................................................分割線.........................................................

更新

這孩子的另一個問題:怎樣找一個北大(PKU)的女朋友? - 知乎

這孩子····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蜜汁優越感···縱然你可能來自一個比較好的學校,可是即使你來自全球最好的學校,這也不是你去攻擊羞辱別人的理由,基本的為人為學的謙遜,平等待人的意識····你真的還是有些欠缺.....心疼一下 @鹿枝


還好我畢業時候還是百分制。。。。t大成績單辦公室啥時候能開展成績單郵寄業務啊。。。


T大五字班學渣一枚,有幾件事跟大家分享。

1. 我們有門三學分專業課,一考定分數。全班25人,因為班級學風非常好,老師出題也手滑,最後1個99,4個98,5個97,後面的記不得了。結果為了滿足不超過20%的4.0和3.7的規定,老師活生生把98以下全改成89,全班5個4.0,沒有3.7,剩下的3.3及以下。

2. 大一時上一門通識英語課,作業A+,展示A+,上課積極發言,考試自我感覺良好,最後成績89,也就是3.3。給老師發簡訊詢問原因,老師回答:「我們班留學生同學和大四同學比較多,他們需要好的分數,把20%用完了。」

3. 發現很多老師雖然知道有等級制的改革,但還是按照百分制的老方法給分,極多的出現了94、89.5、84這樣尷尬的分數。老師自己也不了解這1分0.5分的差別有多重要,還會回答:「清華都淡化成績了,你們糾結這一分兩分幹嘛,沒事的。」

都是真人真事,想死......


看看奇葩同濟的

5分制,名義上是90以上給優,但是看不見卷面分數

優=5

良=4

中=3

及格=2

不及格=0


清華的同學們沒必要糾結,只要你有清華的學位和排名就行了。美國大學也不是傻子,哪有人會把清華的GPA跟排名不如清華的學校的GPA相提並論


不邀自來

河海大學的五分制績點計算方法

如圖,

90及以上就是滿績5.0

85-89是4.5

80-84是4.0

75-79是3.5

70-74是3.0

65-69是2.5

60-64是2.0

60及以下沒績點

又想到我那些84和89分被卡績點的課,好氣啊

補充一下這種演算法僅在河海內部留任學生組織和保研時適用,出國看加權平均分。


嗯… 看了清華的gpa scale瞬間懷疑人生

下圖是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gpa情況 念清華的同學們我膝蓋給你!


電子科技大學:85--100算4.0

少於85,少一分減0.1

60以下算0

如果一門課只有通過和不通過,

那就對應85分和0分。


推薦閱讀:

老師強制課堂掃碼簽到合理嗎?
如何看待《小別離》中海清飾演的角色以及和女兒的關係?
跳級是一種什麼體驗?
你會把女兒培養成「文藝女青年」嗎?或者,你覺得怎麼培養女兒好呢?
如何看待在少數民族自治區里的漢族考生??

TAG:教育 | 大學 | 留學 | 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