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年出現多部以葉問為主題的影視作品?葉問對詠春拳的推廣作用有多大?如果他不是李小龍的師傅還會得到如此多的關注嗎?


葉問對詠春拳的推廣作用很大,通過他的傳播,使現今世界上具有超過200萬的詠春弟子,詠春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中國拳種之一。說葉問是一代宗師名副其實。

有的人認為葉問影響力和詠春的傳播主要依賴於他最著名的弟子李小龍,李小龍的粉絲或者看熱鬧的外行這樣看不奇怪,但這種認識其實很片面。李小龍電影出名之前,詠春拳在葉問推動之下,就已經逐步成為港九以致東南亞有一定影響力的拳種。李小龍對這種趨勢起到了推波助瀾、錦上添花的作用,但並不是決定性的。

李小龍自己生前雖然承認自己學過詠春,但一直認為詠春遠不完美,自己的截拳道對詠春進行了改良,所以如果真是受益於李小龍,今天學詠春的人應該直接是去學李小龍創立的截拳道了。

詠春今天的傳播,根本原因是葉問為詠春建立了完整、開放的傳承體系,這使得自葉問之後詠春門下高手、名師輩出,包括李小龍本人也是這種體系的受益者。

葉問在詠春傳承上取得成功,有三個原因:有教無類、實戰為王、同門競爭。

有教無類:在葉問之前,傳授武術是一項費心費力的活,每個老師能夠帶的徒弟十分有限,而老師也要生活,所收學費往往不菲,這使的以前學習詠春的人多是一些富家子弟(包括葉問本人)。但葉問將詠春的體系簡化為小念頭,尋橋,標指,木人樁等,降低了收生門檻,擴大了收生規模,販夫走卒皆可學拳,葉問又熟知英語,打破傳統成見,廣收在港洋人為弟子,為詠春在海外傳播打下基礎。

實戰為王:如果葉問只是將拳術標準化、簡單化,收的弟子多,那今天的詠春不過是另一個太極拳翻版而已,因為同樣做法太極拳也曾經做過,但與太極拳逐步演化為健身運動不同,葉問在普及詠春的過程一直強調詠春的技擊性,注重對實戰有一定幫助的木人樁訓練,鼓勵門下弟子講手切磋和走上擂台,儘可能保留了技擊武術的獨特吸引力,這是詠春拳館開遍世界,以致進入多國警察、部隊訓練中的的重要緣由。包括李小龍,其實所學武術甚多,但從詠春受益最為人知,也因為詠春對實戰的注重。

同門競爭:異於大多的傳統拳術名師,葉問不那麼重視傳承脈絡的嚴謹性、唯一性,生前很少強調某某弟子是自己的法定傳人,葉問弟子一旦出師,就天高任鳥飛、自立山頭,這種結果導致詠春門內紛爭不斷,各人都強調自己是詠春正統。象粱挺弟子奉師命與師伯張卓慶比武、將張打敗的事,在其他門派是不可想像的,而張卓慶也在澳洲多年經營、開闢出新的天地。正由於門派內存在競爭,每一個門派都非常重視自己體系的繁衍,不斷擴大連鎖分店,豐富詠春理論、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對學拳者的吸引力,全力培養、扶植自己門下的精英,使詠春在葉問之後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


簡單一句話,詠春傳於葉問。是他打破藩籬,只要交錢就能學,使詠春大量推廣。他的學生梁挺,雖然我個人很鄙視他的人品,但是他打著李小龍師弟的旗號,在海外調教出一批優秀的詠春拳師,對詠春推廣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其中,個人覺得以伊棉波士鐵為代表。現在,詠春門人號稱200萬,其中180萬是外國人。如果中國人不努力,以後想學詠春只能去德國或者美國了。


論那個時代到現在,把詠春推廣到人人知曉,從歷史的流動來講,要感謝以下這些人,葉問、黃淳梁、李小龍、梁挺、葉准、甄子丹。


李小龍當年的成功只是讓外國人第一次認識了詠春,真正讓詠春在海外取得巨大成功其實是以梁挺為首的葉問其他徒弟,他們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李小龍當年的武術國際化的思想,用空手道等現代武道的管理組織形式將詠春拳包裝後推向了世界,就比如現在各種詠春拳組織基本上也都有了類似空手道的段位劃分以及國際總部、地區總部、地方分部層層授權管理的現代組織管理形式等。其中規模最大的詠春拳國際組織要算葉問關門弟子梁挺博士創建的「國際詠春總會」—International Wing Tsun Association(簡稱IWTA),這個組織的註冊商標是「Wing Tsun」。在世界上六十多個國家(主要是歐洲國家)都有分部,註冊會員超過了100萬人。 如果再加上樑挺師兄弟們創立的其他詠春拳組織(如Ving Tsun 等),世界上光是葉問一脈的民間詠春弟子就會超過200萬人。當然,這還不包括集體採用詠春拳作軍隊制式格鬥教程的一些歐洲國家的各種軍警組織,如匈牙利國防軍、德國SEK、英國SAS等。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開心麻花演員王寧?
電影與影評與文學作品如何去閱讀理解?
有哪些越長越好看的明星?
香港的殭屍片為何近乎絕跡?
《雷雨》最能吸引大家,最核心的地方在哪裡?使它經久不衰的是哪一條感情線?

TAG:影視 | 李小龍 | 功夫 | 武術 | 葉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