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堅持在 2016 年 1 月 1 日之前接受 2 萬 5000 難民?

原問題並沒有反映事實,也並不代表大多數反對聲音,大部分的爭議並不是關於「是否接受難民」。而是反對加拿大堅持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內接受2w5難民。更加有價值的討論是:

1. 加拿大是否有能力在截止日期之前有效鑒別甄選所有難民以保證國民安全?

2. 2016年1月1日這樣的截止日期除了政治意義還有什麼其他方面的考量,以至於布魯特堅持不推遲截止日期?

3. 加拿大是否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安置如此數量的難民?

原問題:

At the G20 summit in Antalya, Turkey on Sunday morning, Canada』s new Liberal 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 reasserted his government』s determination to bring 25,000 Syrian refugees to Canada in the next six weeks without first doing security checks.

來源: Liberals fail Canada with Syrian refugee pledge


Nov.20 最新Ipsos poll結果:60% of Canadians disagree with Liberal plan to accept Syrian refugees: Ipsos poll 民調顯示60%加拿大民眾反對自由黨目前的敘利亞難民方案

特魯多作為美國盟友在敘利亞撤軍之後以接收難民作交換本身就有很大的與美國在軍事戰略上妥協平衡的意味,這是自由黨上台的一大政治籌碼,根本不是純粹的人道主義範疇援助。

加拿大經歷保守黨十年現在留給特魯多的是史無前例的經濟蕭條,石油工業被美國頁岩中東低價油氣點草,高失業率,和美元匯率破歷史新低。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選擇以接收難民大談Liberal精神而不是實際的經濟產業振興作為上任的一把火,實在是和談中國夢沒有區別。

我強調的永遠是做好充足準備的接受難民,根據CIC的進度適當延長screening時間,這也是目前60%加拿大國民所支持的方案,Nov.20 最新Ipsos poll結果:60% of Canadians disagree with Liberal plan to accept Syrian refugees: Ipsos poll。而不是不接受難民。所以我也想跟樓下那幾位嘲諷留學生,唯加拿大主流價值觀是從的答主說,大部分加拿大人有的不光是熱心,更是理智,為的是每一個在加拿大公民,居民,哪怕外國留學生的生命安全,這是應該也是正確的顧慮。提案的四十五天screen兩萬五千個難民這是任何一個和CIC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結果只可能是打腫臉充胖子降低篩選質量。

國與國之間,最終較量的是力量,沒有足夠實力的支撐,愛和仁慈就沒有辦法得到保證。沒有準備好的接待對每個人都是一種傷害。

這裡是美國和加拿大接收敘利亞難民計劃的對比

美國政府接收難民流程:

In the Face of Terror, We Stand as One - Your Weekly Address

加拿大政府接收難民流程:

Here』s how refugees are screened before arriving in Canada

Liberals still working out timeline for arrival of Syrian refugees

目前2015年底接收所有難民的關鍵問題 - 「A key issue still under debate is whether to allow some of the refugees to land in Canada as temporary residents and undergo further screening here, or to conduct all screening abroad and welcome all of the asylum seekers in the country as permanent residents, sources said.」;

「You don』t want people who are in the country who are legally ambiguous and you have nowhere to send them,」

任何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都會拿民眾的生命安全來買單

----------------------

民眾的政治立場本身就是政府長期教化的產物,Liberal現在已經把全加拿大的老百姓帶上了政治正確無底線左傾的不歸路。

看了一遍答案很多是對加拿大國情政策深表理解支持,嘲諷鄙視廣大留學生新移民姿勢水平的。我就要來反駁一下加拿大的自由平等的Liberal精神真的做好了嗎?為虎作倀真的好嗎。

1.

我們談問題總要先從自身環境群體出發,那麼,作為一個留學生/新移民/亞裔公民,我們就真的在加拿大獲得了輿論上的平等、價值觀上的平等了嗎。我看到的是麥考林當年刊文大指亞裔學生在加拿大高等院校的泛濫,提議效仿美國平權主義法案的蓄勢待發;我看到的是幾年來加拿大留學生移民政策的一改再改,有針對性的把留學生膨脹的窗口行業關閉調整;對聯邦投資移民的關閉以及對溫哥華移民環境的整頓。如果這是出自國家的切身利益進行的防衛性調整,那麼我們又為什麼心安理得的不讓政府對中東難民多花點時間做篩選和準備呢。當新聞媒體在大發人道主義情懷憐憫他們的時候,我們要通過這樣的反向思考發現某些群體可能就是比另外一些現在正處在「政治正確」下的群體更缺失平等公正。所以在我們支持加拿大現行政策的時候,在沒有分清我們是受利者還是受害者的時候,不要通過自己的點頭默許就對身處天平另一端的能代表你自己的整個群體造成壓制和上升機會的抹殺。看到新出來的內閣成員遍布不同膚色族群和性別,但竟然沒有一個minority來自占亞裔人口最多的華裔哪怕東南亞裔我感到很吃驚。相反,在上層社會一向團結力爭上升機會的印度裔就看到了很多他們的身影,一個印度出生的錫克族少數族裔竟然做到了北約成員國的國防部長,不光是對這個國家能給不同族裔上升的天花板的高度的驚訝,更是對這個國家形同虛設的軍事力量的堪憂。平等是爭取來的。

2.

如果說留學生移民和投資移民給加拿大帶來的源源不斷的高質量腦力勞動者和資金輸入而他們進入加拿大尚且被政府的移民政策所打壓;那麼從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戰火紛飛的土地飄來的難民他們能代表什麼?僅代表這個國家對全世界最廣大人民的人道主義關愛是不夠的,更何況以加拿大的國力做這樣的事我們都知道是不夠的。所以本質上這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偏袒,是自由黨過度左傾不考慮現實利益帶來的不能消化的苦果。因為意識形態,因為狹隘的平等主義,把大量亞裔移民拒之門外;因為自我吹捧的政治追求,政治正確,又把大量難民引入國內,這不僅是打臉,更將是一種因為愚蠢而造成的自食其果。

3.

從安全形度上講,加拿大是最沒有資格在難民問題上包攬大權的。

我們先來看軍隊數量,原諒我的直白,我們先來看一下法國現有在役人數:115,004 personnel (2014), incl. 8,500 personnel of the Paris Fire Brigade. -- French Army

再來看一下我們錫克族國防部長帶領下的加拿大在役人數:Regular Force: 22,800, Reserve Force: 13,700, Rangers: 5,000, Civilians: 4,500 -- Canadian Army

當然你會說日常處理公共安全事務的是警察,那麼我們再來看看警察的情況

換算成每個城市的警員人數多倫多GTA範圍為9550人左右,而人口低於百萬的前十大城市如Edmonton, Vancouver只有一千人出頭。但它們將成為這次接納兩萬五千難民的中堅力量,且在法國發生的襲擊已經發現難民中混入了恐怖分子。

有答主說加拿大到目前為止只有"兩起極端伊斯蘭恐怖襲擊」實在是大玩文字遊戲,這是加拿大到目前為止所有伊斯蘭恐怖主義案件的清單Terrorism in Canada,一共有8起,死了三個人就不是人嗎???嫌犯為當地白人更印證了極端勢力宣傳對本土居民的滲透力,而其中那起有「mental health issue」的嫌犯就是去年國會山襲擊的主謀,他讓我們看到一個並不專業的武裝分子可以單槍匹馬輕鬆殺入國會幾乎和總理直面,cbc上的直播歷歷在目,但最終官方竟因為政治正確和穆斯林民眾的社會穩定種種以精神病人這樣一個結果來推諉了事,這實在是自由主義在多元文化面前最大的的屈服。這樣一個國家的安保措施,連保護國家元首的能力都基本為零,又怎麼讓民眾放心他們的安全?這位答主刻意雕琢事實引導看客實我不知道是為什麼。更不用說警察日常的慵懶和官僚體制的存在。對此情形和可能發生情況,我不發表任何觀點。數據請自行谷歌。

西方輿論世界的上空總漂浮著意識形態的陰雲,真正的對每個人平等對待,對自由的追求需要破開重重價值觀深處的堅冰。我不反對出於人道主義的援助,但我反對毫無準備安全疏漏的難民接手,更反對選擇性的包容和有差別的平等。希望特魯多在敘利亞的撤軍是走向真正自由主義打破意識形態堅冰的第一步,而不是步歐洲文化多元化危機的後塵,也希望看到自由黨在不斷實踐的途中因為無底線無原則的接手問題而最終被迫停下來調整反思自己的盲目激進。

支持加拿大國策的各位,也請你們看清局勢,同樣努力爭取自己族群在這個社會所應獲得的平等地位和權力。

最後的最後,我再貼一個補充回答:

為什麼加拿大政府限制中國印度等國家的移民,卻相對更鼓勵接納難民的項目? - 社會

----------------------

以下可以忽略

很吃驚打開知乎看到 @TimberNord在他的答案里艾特了我,還一下艾特了我七次,情緒很激動要給我指出點槽點和人生經驗。

我覺得答主是很愛我啊愛特了我那麼多次,可是我覺得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吃驚是因為之前並沒有跟你在任何話題上撕過也沒有在他答案里有過任何互動。你說我現在這個排第一的答案,可我現在沒有排第一啊;你票數比我多,我比你少,我排在你上面,只能怪知乎可惡的演算法和你吃的反對有點多吧。

我覺得答主你可能是覺得我的答案里有關加拿大極端伊斯蘭襲擊數量討論的那一段是有意在指責你,但我細翻了一下這還真不是指你的答案,是指麋鹿插圖那位大哥的答案的。所以我不知道你是知道我不在指你還是不知道,這裡面的水有多深我更是無法了解。

所以我不知道我哪裡的槽點刷到你那一排g點了,我來知乎不是來挑槽點的。

我在這個題目下面講的也都是我自己的觀點,圍繞具體的方向展開,討論具體的問題。我是盡量避開點名道姓的指責的,因為我知道多倫多的圈子也不大,撕大了哪天要是碰到了呢,你年紀也比我大,多不好意思啊。所以我文章里的東西也都圍繞事實展開,唯一指責的數據問題也沒有指名道姓只是想針對事實。

你提出的槽點我是一個都不會回你的,如果我這裡有十個槽點,那我大概也可以從你那挑出五十個來吧。

這個問題下面很亂,我也知道多倫多各個牛鬼蛇神的公眾主頁上更亂,大家腦子裡就這麼點東西,你非要逼他相信點什麼,那還真的挺難。所以我也覺得有的時候就罷了吧,大家見識都不一樣,在這裡待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對近五年、十年、二十年政策的變化和細節了解的都不一樣,沒必要那麼努力讓別人相信什麼的。

心中有是非的人自然有是非,缺了點具體學識補上了也無所謂,我們不需要在這裡爭執立場的。

另外我覺得回你就更沒有你說的加拿大人自由寬廣的精神了啊,每年的投票不就是讓各懷抱負各懷智商的人們自己站隊自由飛翔的么。

說好的加拿大人自信而憂鬱的氣質呢?

好了不多說了,最後祝這位答主在阿崗昆生活愉快,觀眾朋友們我們下期再見!

背景音樂: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畢竟是 Liberal ,政治上從競選時提出這樣的口號到當選後堅持不動搖都是太自然、正確不過的了。加拿大的確有偏 liberal 的傳統,尤其是這連續兩屆 Conservative 政府下來,民眾不滿意,逆反情緒尤其高漲,以至於出現了1980年來的第一屆多數政府。可以說,只要 LPC 繼續堅持,這個決議應該不會在議會受到什麼挑戰。

然而,民眾的反應就是另一回事了。 Angus Ried 最新一次民調,大多數受訪明確反對這麼短時間內引入 25K 難民。當然,畢竟是抽樣民調,僅供參考:Syrian Refugee Resettlement: tight timelines are key driver of opposition to Ottawa』s New Year plan

聯想到 Justin Trudeau 他爸爸 Pierre Trudeau 當年轟轟烈烈的修憲平權,自以為緊跟美國黑人平權運動,高舉平等、人權大旗要讓 Aboriginal 成為真正的 Canadian ,最後遭受 Aboriginal 族群「出乎意料」的一致反對(1969 White Paper)。不知道這次的標誌性 liberal 政策最後會迎來怎樣的結果呢?


在加拿大這十幾年,看著好幾座清真寺在村裡建起來。(?? . ??) 同事說現在學校里msl小孩佔了不小比例。接觸過溫和的黎巴嫩約旦的同事,一起吃飯,我吃豬肉他們吃清真,都OK,如果他們一直這樣受過好教育很世俗化,我覺得沒什麼好擔心的。但是對於要新來的難民持疑問態度,比較擔心homeland security。也很擔心我辛辛苦苦交的稅都被拿去養白眼狼了。他們確實太能生了。四五個孩子都是少的。如果過個三十年估計能選個msl總理出來。現在在商場要常見武裝到就露兩眼睛的婦女背著名牌包帶一串孩子。同事上禮拜在mall里吃飯,有個msl大姐跑來和她share桌子,跟她叨逼叨說之前坐旁邊有個人居然當著她的面吃豬肉,加拿大政府怎麼也不管管讓別人尊重她的信仰。對於這樣的人,真心一百個不歡迎,入鄉不隨俗,簡直就是侵略。國民們在用生命和財產來擔保嘗試看是否魚目還是珠了。未來也有被勒令戴頭巾出門的風險。

下面有人說我不友善,不好意思,利益相關。歡迎在能保證國民安全和信仰自由的情況下引進能入鄉隨俗的難民。已經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命都沒有的話說何友善。就說這麼多。不討論實質問題上來就貼標籤蓋帽子的道德綁架者請左轉,不送。


Trudeau剛發facebook,下面就出現高贊打臉回復,並不是大多數本地加拿大人都支持他好嗎?

就拿我所在埃德蒙頓為例,正規警力總共就1550人,而埃德蒙頓需要容納的難民就有1000人左右,以埃德蒙頓警方的效率,平時管查homeless醉酒吸毒鬧事就已經足夠繁忙,如果不幸難民群體中混入了恐怖分子,警力必然捉襟見肘。上周六在Churchill廣場上舉行對巴黎的聲援活動時,整個Downtown堵得水泄不通,再加上埃德蒙頓到處都是單行道,如果出事,很難在恐慌之下逃脫。一個半月之內要想inspect所有難民的真實身份和背景,我覺得目前只有中國能做到。對加拿大移民局來說,這簡直就是不堪重負,苦不堪言。

我可沒說恐怖分子的潛入是必然。

我所在的中部三省意識形態都還趨於保守狀態,今天薩省省長已經公開反對接受2w5的移民政策,而BC省省長也開始打太極。一旦大批難民湧入,即使不發生恐怖襲擊,難民群體和本地居民也難免會發生衝突。我不做racial profiling,自然也會有人做,東亞群體尤甚。

我並沒有直指難民本身而是指難民進入之後會帶來的相關安全問題。將難民接納入和平國家,並不能解決災難地區的根本性問題,反而讓問題擴散到了更大的範圍。在哪兒出的問題,就要在哪兒解決,要當聖母就要當到底,要前往敘利亞當地維持和平秩序,打擊暴恐,要在敘利亞當地犧牲自己,成全敘利亞的未來。用和平國家無辜的鮮血來滿足當聖母帶來的道德上的充實感,我並不覺得有多麼高尚。農夫救了兔子,卻讓蛇潛入,把自己的妻兒咬死,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我建議大家去微博上搜@愛克斯博士,看看他寫的一篇文《巴黎屠殺,只是血腥高潮的開始》。

看完就能了解到IS的目的就是想要挑起對西方的全面戰爭,喚起在西方的中立穆斯林和過激的右派們的衝突。不得不說此時用積極的態度接收難民反而是明智之舉。

下面引用原文後半段給大家看看:

「沒有安全感的老百姓會傾向於推舉民族主義者上台實行強硬手段來捍衛自己的利益,這時就是極右勢力登上歐洲舞台的天賜時機。法國在此屠殺之前已經出現了極右政黨做大的苗頭,2014年5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法國極右翼黨派「國民陣線」在法國取得了高達約25%的支持率,超越法國兩大傳統政黨躍居首位。「國民陣線」的領導人是極端民粹主義政治人物勒龐,勒龐是個存粹的狂人,極力鼓吹民族沙文主義、反移民、反穆斯林。在巴黎屠殺後,勒龐第一時間表示:「面對恐怖威脅,法國應拿起武器,武裝起來。在警察、憲兵和海關等方面都加強軍事武裝力量。同時,應取締伊斯蘭組織,關閉受極端主義思想影響的清真寺,驅逐那些在法國傳播反法思想的外國人和在法國境內無所事事的非法移民。」法國還原定於12月6日至13日進行地方選舉,這個節點無疑給了勒龐上位的好機會

巴黎屠殺,會讓更多的類似勒龐的極右政治人物在歐洲得勢

這次的屠殺和未來可預計的襲擊,無疑會讓歐洲納粹化的進程速度加快,布雷維克和勒龐這樣的人物只會越來越多。而當布雷維克封聖,勒龐這樣的極右力量上位之後,真正的血腥高潮即將到來。因為世界運行的邏輯缺乏平和,往往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民眾的情緒很容易隨眾,當極右聲音越來越大後,穆斯林移民和歐洲人之間的隔閡會越來越大,歐洲人對穆斯林的排斥和歧視將愈加的明顯。雙方仇恨的火焰將不可遏制。

這種趨勢在巴黎屠殺後的一兩天內就有了反應:在法國首都巴黎遭受恐怖襲擊數小時後,位於法國加萊的難民營突然燃起大火;在巴黎屠殺後的第二天,波蘭政府就宣布停止執行歐盟的政策,拒絕接受敘利亞難民。

屠殺過後,難民營就燃起大火

而製造這種裂痕,正是isis的目的之一。isis希望刺激民眾敵視穆斯林群體,讓所謂的中立穆斯在日常生活中的「被歧視」、「被迫害」感受和境遇越來越重,從而將更多的中立穆斯林拉向極端。 若因此西方往極右轉,正是isis求之不得的。這將會迫使部分中立的穆斯林、在歐洲的二代、三代穆斯林投身極端主義懷抱,到那時許多穆斯林雖然出生和成長在歐洲,也有當地的國籍,但卻對他們生活的國家懷有一種野蠻的仇恨。這種趨勢不僅會在歐洲出現,美國、xx都會出現類似的例子,聖戰 仇恨的模式將會在每一塊土地上開花,照此模式發展下去,穆斯林和世界其他人類終像水火一樣不能兼容之際,就是isis最大的目標。因為在那時,宗教戰爭將不可避免。可是世人現在還並不了解這次戰爭的艱巨性和漫長性。因為即使在肉體上消滅了isis可是也很難在思想上根除他們。」


竟然是個言而有信的政客


說明:被邀請時,此問題多為少數加拿大本地知乎用戶關注。2015年11月17日,加拿大多倫多本地中文論壇和朋友圈在運作反對穆斯林難民的請願簽名甚至彈劾總理。朋友圈瘋轉多倫多地鐵的自殺爆炸謠言。本地中文論壇歧視言論成為主流,少數不同意見者被言語辱罵(包括本答案)。17日安大略省一清真寺被燒,18日一穆斯林媽媽在送小孩時被揭下頭巾暴力毆打。此為本文背景。

謝邀。

首先,提問的同學腦洞可以,【不加審核】接受難民?這個指控如此嚴重我都替Trudeau感到心疼。提問者給出來源是tabloid級別的三流媒體,文章都有拼寫錯誤,且完全沒有證明是without screening。現在的爭議主要是現在到明年一月前這段時間是否能夠對於2.5萬難民做security screening。

為什麼加拿大有能力做好screening. 因為接受難民不是西貢大撤退,不是【天真腦抽】的自由黨跑到大馬士革的街頭打開機艙拉入2W5。多數難民已經在聯合國的難民呆了數年之久,早於敘利亞ISIS危機發生前就已在難民營註冊,其在身份已經被UN clear. 加拿大是從聯合國的難民營中做二次篩選。而且refugee過來不是就落地拿身份了,需要走的paperwork絲毫不比經濟移民的少。目前的計劃應對是拿廢棄醫院作為安置地點,約克論壇上的各位朋友就不要擔憂自己的地下室被強征了。

如何看待?

除了對難民的screening的流程對公眾解釋說明力度不夠之外,其他沒什麼可黑的。此次難民接受也只是one drop of water in a bucket,加拿大2萬5的量是瑞典每個月接受的數量,更別提德國。Trudeau固守原則不為短期民意波動所動,是政治家最基本的素質

來到加拿大抱怨白左聖母,類似於跑到沙特去抱怨姑娘戴面紗。某些黃皮紅脖在來加拿大之前難道就不能讀讀歷史查查資料么。我一江浙人跑到四川去讀書都會先百度一下,防止干出抱怨當地人怎麼這麼喜歡吃辣這樣的缺心眼的事情。朋友圈關於難民的那種思路,就是卧槽穆斯林難民是要來搞死我加拿大啊。如果這麼鍾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思維方式,加拿大這個苦寒之地真的不是很好的選擇。美國南部從德克薩斯到南卡,都是紅的發黑的保守州,冬天不冷稅又低,還可以沒事拿著槍去來一梭子。你去那邊搬個板凳去公園宣揚說穆斯林自古之惡,共產中國是新晉之惡,艾滋是同性戀應得之罰,拿著槍的德克薩斯人是這個世界最後的希望,下面的人估計得把手拍腫。

加拿大在意識形態上就是偏左的,除去中部草原省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區,特別是核心二省(安省魁省),自由主義(liberal非libertarian)傳統無比深厚。自由黨上個世紀的執政時間超長,被冠以加拿大默認執政黨的稱號。歷史幾個定基調的首相,基本上都是自由黨出身,譬如現任首相Justin Trudeau他爹Pierre Trudeau.

自由黨和其背後的liberal思潮,就是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左翼思想。放在難民這件事情上來看,就是不管是穆斯林還有猶太教還是基督教,如果真的是因為戰亂社會失序,一群無辜民眾無家可歸生存不下去,那就是要幫。screening很重要,不是因為穆斯林難民是危險的,而是因為恐怖組織isis正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活動,他們在技術上可以做到讓自爆小哥混進難民,就像媒體報道的他們在巴黎做的那樣(今天消息證實巴黎恐怖襲擊全部持有比利時和法國護照)。加拿大自由黨政府也正在努力做到這些。

我認為一種巨low的思維方式,就是making sweeping generalization。一想到伊斯蘭就是一群大鬍子一群包頭女人,一群瘋狂叫喊著要對同性戀處私刑的lunatics。穆斯林國家的發展路徑本來就是多元的,其中有地緣的因素,有殖民的因素,也有是純粹是刷出了一個偉人一手改變發展路徑,或者運氣不好刷出來一個暴君國運直降。土耳其是穆斯林國家,無論是HDI和人均GDP都超過中國。伊朗也是穆斯林(什葉)國家,相比較之下社會就保守很多。沙特(瓦哈比)更是極度的保守。土耳其國父凱末爾限制宗教對國家公器和國家教育的影響,把宗教從議會立法放回清真寺。民眾依舊可以選擇信伊斯蘭去清真寺,但是政府是世俗的,教育是世俗的。凱末爾將土耳其帶上了歐洲啟蒙運動對基督教的改革的路徑,但是並沒有打砸清真寺或者強制性全國改宗。如果一個95%穆斯林的國家,能夠在現代化的路徑上取得進步,說明一個現代國家的公民和being a Muslim並不衝突。一個在伊斯坦布爾大學念書的土耳其年輕人(下圖),和在多倫多大學念書的年輕人,沒有什麼不同。

政教分離對一個現代國家的形成無比重要,此定律同樣適用於天主教。亞伯拉罕系的宗教在政教分離之前都是匪夷所思的存在,黑點槽點無數,天主教伊斯蘭無一豁免。從跌破人類下限的sharia law,對通姦者的石刑,到天主教對異端的BBQ party,對避孕措施的譴責等等。即使在今日的美國南部州,都有基督教神棍福音傳播者賣贖罪券發財的,都有Trump這樣因為宗教原因去黑星巴克改變紙杯設計的。亞伯拉罕一神教係為主的國家在政教分離之後,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宗教的執念也會降低,所以儘管名義上都是基督教主體的社會,新英格蘭和阿拉巴馬的畫風就完全不一樣,在波士頓的一個基督徒和在阿拉巴馬小鎮上的基督徒對宗教的理解可以差N個數量級。此定律也同樣適用與伊斯蘭世界。

所以,一個在習俗上不吃豬肉去清真寺禮拜的穆斯林,不等同於你在CNN看到的哪些揮著AK47去炸佛像的原教旨主義穆斯林。同樣,一個在習俗上過聖誕過復活節去教堂禮拜的基督徒,不等同於那些反對達爾文進化論反對避孕然後焚燒清真寺槍殺穆斯林公民的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你覺得清真超市的摩洛哥收錢小哥一邊笑著收錢一邊心裡是在詛咒你這個卡菲勒下地獄嗎?還是乾洗店的韓國基督徒阿姨一邊熨衣服一邊在心裡都在感嘆你這個可憐的異教徒將來是要下地獄。把若干國家的落後歸結於穆斯林人口,把敘利亞難民和在巴黎大開殺戒的兇手等同起來,都是智商上的懶惰。大馬的穆斯林悠哉的喝著椰奶吸溜著米粉,世界似乎都把他們給忘了。Major media outlets don"t even bother telling stories about millions of peaceful Muslims minding their own business, cause it"s simply boring.

西方某些媒體長年累月的選擇性報道,給所有的人的腦袋裡預裝了穆斯林世界每天遊行口號每天自爆襲擊每天聖戰全世界的印象。同理,如果一個白人不做research不和來自中國的華人聊聊而只從媒體上獲取信息,也許也會認為中國是一個種族清洗壓迫少民強制墮胎沒有人權,空氣等於毒氣,所有國民都在車間給全世界製造鞋子和玩具的,每周都有人受不了崩潰掉跳樓自殺的,軍事擴張迅速的共產主義國家。此偏見同樣適用於大眾通過媒體對伊斯蘭世界的感知。生活在貝魯特,伊斯坦布爾,卡薩布蘭卡,吉隆坡,亞歷山大,雅加達的穆斯林們,該喝咖啡喝咖啡該看球看球,偶爾看看西方媒體說不定還會感嘆一下,中國人怎麼還會有狗肉節啊我去好可怕這種國家可千萬不能去啊。你有沒有感覺到一絲絲的荒誕?

伊斯蘭世界的確有一堆問題,特別是在我這樣的堅定無神論看來。如果把我放在伊朗我也會過得很不自由,本卡菲勒說不定還會跑去伊朗的知乎(如果有的話)去就女權,政教分離世俗化,禁酒,網路封鎖,同性戀權益等和衛道者們撕逼。但是一個伊朗個體穆斯林需要對這些負責嗎,TA能做多少改變呢。我一個中國人能硬剛中國政府的某些政策嗎?有義務去向加拿大本土白人去辯護計劃生育政策,去辯護廣電總局和網路防火牆嗎?菲律賓的天主教團體反對避孕,所以加拿大第三大亞裔族裔菲律賓移民就應該為此招黑?伊朗政教合一槽點巨多比如對女性實行嚴格的服飾限制並且禁酒等等,所以加拿大人數眾多的伊朗裔應該為此抱歉?事實上很多伊朗人就是覺得伊朗社會的氛圍不喜歡,所以來加拿大就是開始新生活。你在多倫多的街頭自然看得到著黑袍戴面紗或者戴頭巾的(which is perfectly fine),但更多的是摘去頭巾長發披肩巾秀目高鼻的波斯姑娘。一個移民個體帶有母國的文化特徵非常正常,但是把母國糟糕的特質和文化特徵輻射到個體並加以集體黑化實在傲慢無比。一個來自黎巴嫩的穆斯林移民和渡過太平洋來到加拿大重新生活的來自中國的你沒有高低之別。不要把知乎黑廣東非裔黑人的那種三觀帶到加拿大,丟不起那人大家都是背井離鄉出來混的,將心比心好嗎?

現在多倫多華人朋友圈和中文論壇現在恐懼穆斯林的氛圍真是讓人脊背發涼,少數要求理性看待難民在微博被一群人辱罵,還要組織簽名請願甚至彈劾新總理,甚至說難民一來加拿大藥丸要買機票回國的。假設現在加拿大跳出來一個類似於National Front的極右政黨,這幫黃皮紅脖想必皆雲集景從。定義一個人的維度多了去了,教育,成長環境,視野,經濟收入,家庭影響等等。拿宗教作為單一維度去黑化幾億人,水平也就能停留在朋友圈了。加拿大華人作為數量最大的visual minority,要求一個互相尊重平等和平的社會是華人要集體爭取的目標,不曉得為什麼某些華人本身作為少數民族卻somehow進化了黃皮Donald Trump,分分鐘要遣返穆斯林移民現在敘利亞人難民已經是上船就走見牆就翻拖家帶口徒步百里的程度,ISIS殺起敘利亞和伊拉克的穆斯林就像殺螻蟻一般刷刷淘寶刷刷朋友圈吃吃火鍋的我們的確很難理解【一個獨裁政府+群起反對派+極端邪教屠殺人民+隔天小自爆每周大自爆】這套大禮包對一般平民意味著什麼。這次也許是自二戰以來最大的移民危機,加拿大自由黨說接兩萬五我覺得可以有,這才是社會自由主義黨派應該有的姿態。如果難民來了你要買機票回國,你可能得提前了,因為加拿大每年都是穩定的難民配額哦,你在Tim Horton買咖啡的時候可能就是一個難民給你端的,開玩笑的說,恐穆的朋友是否應該擔憂那杯咖啡里被放了邪惡的聖戰神油?

如果聖母的意思是以人道的精神向大同社會實現哪怕一小步,楓葉國的主流價值觀,就是左翼聖母。按照目前加拿大社會的政治光譜,右派保守選票最近十年一直穩定在三成。如果加拿大像美國實行兩黨制,那保守黨上台的概率幾乎沒有。因為聖母,法語獲得和英語一樣的地位,魁北克的法裔後代可以保存他們的heritage,美國南邊的路易斯安那Cajun就沒有那麼幸運。因為聖母,穆斯林在公民宣誓的時候就可以不摘面紗,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放在那邊,都是有主流民意做基礎的。哈珀在這個問題上搞搞wedge,分分鐘大選崩盤。因為聖母,自由黨從敘利亞撤走戰機只留下軍事訓練人員的提議能夠幫他們贏下大選,加拿大人很早就知道,新保守主義的那套武力征伐的做法只能把事情弄糟,炸死幾個恐怖分子PLUS一村子平民這種事情,完全是在幫極端分子擴展民意基礎。因為聖母,大部分願意為了扶持低收入人群而支付更高稅金,加拿大在1984年實現了全民免費醫保(不覆蓋處方葯),加拿大的年輕人享受著學費遠低過美國且質量良好的公立大學教育,從而幫助社會整體實現遠高過美國social mobility。因為聖母,多元文化的原則得到確立,Justin Trudeau和南亞裔的聯誼會上大跳印度舞,種族歧視成為最大的政治不正確。作為北美歷史上的被歧視超級大戶,華人必然是收益的。有人評論很擔憂穆斯林社區建清真寺和清真食物的問題,我想說在加拿大,穆斯林社區的伊斯蘭文化當然要尊重,就像一個華人在唐人街吃狗肉不違反任何法律和無人可以干涉,只要不傷害到其他文化和個體。當然這個也有底線,反例比如說female genital circumcision,這個政府必然會幹涉。多元文化並存和現代世俗化多元社會並不衝突,前者是社會潤滑劑,後者是現代世俗社會運作的backbone. 如果穆斯林社區要求在公校教授古蘭經,就像美國南部州原教旨基督徒要求公校教授創世紀不教進化論,是絕對跨過紅線的,我第一個反對。

很多華人反對難民的原因還涉及到經濟,特別是強調政府安置對稅金的消耗,還有所謂搶工作等等。就經濟來講,對於任何一個後工業發達國家來說,最害怕的組合裝就是【生育意願的減少導致的稅基和經濟規模縮水+老齡化導致的福利支出增加以至供養比失衡+勞動力缺乏競爭意願導致技術工供給減少】,這也是加拿大讓來自各國的技術移民這麼些年源源不斷的移民加拿大的根本原因,這些人外來者里也當然包括你我。也正是為了應對變化中的人口結構和第一代移民比重,加拿大多元文化的基本國策誕生,期待以此理念增進社會和諧度。在很多人印象里,敘利亞移民似乎是灰頭土臉的存在,其實很多的難民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工程師,教師,skilled workers in all kinds of trades across the board。多年來來自中東國家的移民促進了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的經濟,絕大多數的穆斯林第二代移民掌握母國的語言熟悉母國的文化。需要提一下的是,在一些不確立多元文化政策和社會壁壘壁壘比較高的國家(法國),融入的困難導致了移民/難民的湧入造成了治安上的壓力。作為中國人這其實是完全不陌生的概念,北京和上海的治安事件也大多數是外來人口所為。但是外來人口對經濟的促進的巨大推動完全蓋過了治安上的壓力,決策制定者很清楚因噎廢食不可取。在湖區的所有大城市裡,從紐約州的水牛城,美東的巴爾地摩,密歇根的底特律,由於人口流失和產業結構的單一,導致了多倫多南邊一串的美國製造業銹帶(rust belt),失業率和犯罪率飆升。而多倫多的目前經濟和未來潛力,以北美的標準來看要好的多,原因之一就是持續不斷的外來人口提升了經濟規模和經濟多樣性。

巴黎的事情一出,安省Peterborough的一個清真寺就被燒了。然後多倫多一個福音派白人女在自家後院貼牌子質詢加拿大穆斯林是否需要為巴黎事件道歉,twitter上一片撕。昨天一個穆斯林媽媽去幼兒園接小孩然後被辱罵被要求滾出,頭巾被暴力揭下然後被暴打。我在渥太華的來自蘇丹的穆斯林朋友,一個笑眯眯也很努力的建築生,說要改名字。她擔憂一個穆斯林名字以後畢業會找不到工作。 母體社會部分人群的bigotry是直接撕裂social fabric的,對於加拿大這樣的拼盤社會的危害,要遠遠大過千里之外的ISIS。這個是在加拿大每個人都可以多少影響到的事情,包括你我。Your attitude will make a difference. 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終結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排華法案也不是很久遠的歷史,當年黃禍論的激烈度絲毫遜色於今日的恐穆症。那個時代,華人的形象被醜化,文化被嘲弄,白人指責每到一處都要修建中國城的華人從來不做融入的努力。將近大半個世紀,華人移民的先輩飽受歧視,其艱辛難以描述。2015年的今日,終於能夠直起點腰板的華人,請不要拿二戰前白人對我們的態度去對待那些難民,即使他們是穆斯林。去多research一下 ,和你的穆斯林朋友聊聊。如果只通過CNN路透社或者知乎獲取信息,你會覺得從香港人到維吾爾人到台灣人到西方人到穆斯林到中國某些省的人,沒有一個能看順眼的,其實大家真的沒有那麼不同。至於朋友圈之類的Fear mongering, please grow out of it.

===========================畫風轉換分割線=============================

排位第一Dean H同學答案幾個槽點:

1.Dean H以印度錫克族當上國防部長來黑加拿大不重視不尊重華裔不給華人移民機會。你要知道內閣成員必須是從全國大選中勝出的MP中遴選南亞裔的參政意願要高過華裔許多,這次聯邦大選連大多地區Markham(華人是統治級別的比率)都選出了一個印度族裔做MP,可想而知當地華人的投票率該有多低。如果你MP沒有多少華裔,那內閣怎麼做到有華裔。這個真的怨不了自由黨。

2.Dean H援引麥考林鼓吹affirmative act來作證華裔在加拿大處於不平等待遇。麥考林雜誌是一家私有政論雜誌。私有雜誌意圖在教育上提出affirmative act是它作為一家雜誌的一家之言。任何一個有爭議的議題大家都可以在不同派別媒體上獲得不同的觀點。美國墨西哥族裔如果只看FOX news並且認為這是美國國家價值的話那加州和Arizona和新墨西哥州早就暴亂了。麥考林發文之後, 政府和公立大學對該文做出嚴厲譴責。如果此類言論被政府endorse, 或是如果是聯邦或者省議會正式走流程提議出來,才可以支持華人在加拿大不受平等價值待遇的說法。

3. Dean H指責加拿大積極移民系統變更多變朝令夕改,同意。Dean H指責移民系統的設計使亞裔限於不利,沒有根據。學歷要求,年齡要求,勞工局證明,語言能力,都是所有族裔一視同仁。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express entry相比較三年前,標準全方位拉高,特別是對語言能力的要求。但此標準為保守黨內閣立法抬高,不能要由歡迎更多移民的自由黨背鍋。

4. Dean H以一個印度族裔的人當上國防部長的事實來推導出加拿大國防力量形同虛設。那當朱棣文當然美國能源部長,是不是可以推導出美國能源力量形同虛設?Dean H的推導完全沒有因果關係。

5.Dean H在答案中聲稱法國發生的襲擊已經發現難民中混入了恐怖分子。19日清晨法國警方逮捕或者擊斃巴黎恐襲所有涉案人員,全部持有歐盟護照,巴黎襲擊者來自敘利亞難民已被證實為謠言。

==========================高能評論點評分割線=============================

Paul Yang 之【交稅多就是屌】,Paul Yang提出: 【在這個國家,我自信全家交的稅比你多,投的票比你多,你再攻擊也改變不了我影響力比你大的事實】。

隨後,文京木精妙的在理論上擴展了【交稅多就是屌】,具有前瞻性的提出了【稅高就是屌+PR就是屌+答主一切都是為了移民】,以下為百分百節選:【「根據答主自己在知乎的描述,他畢業於渥太華阿甘昆職業技術學院,目前還在等技術移民(不知道他等的是哪種)。儘管他否認這方面的動機,但是特魯多上台對答主這種等移民政策放寬的留學生來講,確實是一大利好消息。特別是網友Timber Nord這種高職畢業生,他們與安省研究生PNP計劃無緣,老的CEC系統在保守黨末期基本都停掉了,後來的那個打分系統更是嚴格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別看他在知乎指點江山豪言壯志,其實他別說沒選票,連PR都不是,他納的稅應該沒你多。」】

在這裡感謝文京木的高能評論。本答主雖然下周就PR體檢,但是稅交得真的不算多,遠遠不能達到跑到知乎來指點江山的標準,實在愧疚,希望在未來的時間能夠努力納稅,爭取能夠早日獲得在知乎指點江山的權利。作為technical college建築工程在讀生,每當遇到渥太華大學的牛校生,那真是的非常自卑的。要不是本college每年都在招入畢業即失業的渥大學子,本職校犬都不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自處下去。

評論區其他有很多評論也好有趣。有號召投反對把我票下去的,有宣揚穆斯林癌症論的,有宣稱左派不是同性戀就是懶人的,有宣稱現總理當選是因為顏值高的(哈哈部分屬實),有宣稱加拿大繼續白左下去會導致總理蒙臉的(哈哈kind of bad ass),有宣稱不給讓地下室給難民住就是聖母婊的(我今天對著鏡子一直在念聖母婊,發現這個詞念起來真的好有力度質感很強有噴濺感我很喜歡:)特別是結尾的那個BIAO, 感謝各位從今天開始我有英文名了,就叫做Seun Moon Byao),有宣稱法國巴黎屠殺是法國聖母咎由自取的,有宣稱巴黎屠殺是因為法國不允許持槍的,有宣稱我支持自由黨純粹是因為我要移民的(我要移民我信自由黨幹嘛我得信大輪子教好嗎),有質疑我是穆斯林的要我亮明身份的,我說我是無神論者被回復說不信宗教不算無神論毀滅宗教才是無神論的(可以重新定義教科書的人才啊)。有黑我學校的,有祝我全家死光的,有宣稱【種族歧視是種族自保的方式,不歧視就藥丸的】,有說我是精神加拿大人的(作為火鍋三期癌plus麻辣烤魚成癮者,我明明是精神四川人好嗎?),最奇葩的是居然還有說我不是華人的,或者很激動的宣稱要剝奪我華人身份的。接下來是不是要我貼出祖上三代的照片自證華人,然後貼吃小籠包視頻自證非穆嗎?

作為Christopher Hitchens的鐵粉,除了飛天拉麵之外的所有宗教都對我沒吸引力,但是為什麼某些朋友就理解不了無宗教信仰和盡量不抱偏見的尊重其他宗教信仰並不衝突呢。哎不說了去樓下Tim Horton點杯double double,再來一份紅油抄手左宗棠雞緩解下撕逼狂躁症。注意哦抄手裡可是豬肉哦。


1.

作為一個新上任的國家元首,在競選期間向選民保證要向敘利亞的難民負責,不再走保守黨散布恐懼心理的老路。如果一遇上法國的恐怖襲擊就改變主意,反對黨會怎麼惡毒的攻擊他?支持他的選民會怎麼看?

2.

加拿大一直就是一個難民大國,最近二十五年每年接收三萬左右的難民,最多的一年接收了五萬。其中將近一半是從中東和非洲地區來的。加拿大的難民政策就像中國的改革開放一樣,是不變的基本國策。

加拿大穆斯林的總數有一百多萬,每三十個人里就有一個是穆斯林,和歐洲大陸的穆斯林比例一樣。大多倫多地區更多,百分之九,和法國相似。

但是你聽說過加拿大遭受過來自穆斯林難民的恐怖襲擊嗎?

有史以來,加拿大有過兩次「極端伊斯蘭恐怖襲擊」,死了三個人。兩起襲擊中的「恐怖分子」都是當地白人,其中一個還是個精神病患者。

反而是在加拿大生活的遵紀守法和平善良的穆斯林,經常受到無故的襲擊。

有沒有可能在難民里混雜著恐怖分子?歐洲這四年去了快有二十萬敘利亞難民了吧,這二十萬里有幾個恐怖分子?兩個?這可是十萬分之一的概率。是不是有必要把這張圖再拿出來一次?

就算這小概率事件讓加拿大趕上了,這兩萬五千難民里混了四分之一個恐怖分子,有太多事實證明,「它」的殺傷力還不如Algonquin Park里的長毛畜生。擔心自己遭受恐怖襲擊,從而散布恐懼和仇恨,正中了恐怖主義的下懷。

總而言之,接受兩萬五千敘利亞難民對加拿大來說真心不是什麼大事,連一年的指標都不到。我不是說接受難民是毫無爭議的事情,但因為難民而擔心恐怖襲擊,實在是無稽之談。他們逃離自己的家鄉,成為難民,是為了躲避那些極端宗教分子,是為了活命。

此外,加拿大是否接收難民,完全不會改變恐怖襲擊是小概率事件這一事實。

3.

然而當我昨天看到facebook,朋友圈,和各大網站上反難民的言論的時候,我發現,似乎恐怖主義和散布恐懼主義已經勝利了。

------------------------------------------

加拿大移民局的數據在這裡:Facts and figures 2014

Demographics data obtained from Wikipedia

------------------------------------------

事情過去幾天了,很多人也冷靜了。補充幾條。

4.

這幾天上看到了讓人欣慰的一些東西:

https://www.facebook.com/safrazadamabhram/videos/411737725670739/

http://www.cbc.ca/news/canada/montreal/beirut-paris-montreal-act-of-love-1.3321446

https://www.change.org/p/i-welcome-refugees

這才是那個一直讓我驕傲的加拿大。

5.

今天在美國的電台里聽到一個我一直忽視了的觀點。ISIS成員里,擁有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護照的人有將近3000人(How many foreign fighters have joined Islamic State?)。

這些人來加拿大根本不需要簽證。

他們來加拿大根本不需要簽證!!!

They don"t need a f*cking visa to come to Canada!!!!!!!!!!!!

然而在加拿大和美國居然有一群在討論難民里會不會有恐怖分子。

ISIS的人一定在家裡笑得肚子疼了。

6.

那麼為什麼巴黎襲擊事件里的一個恐怖分子身上有敘利亞護照呢?(這個護照已經被證實是偽造的)

用他們的真實身份入境,比偽裝成難民入境要容易的多,風險小的多。他們如此捨近求遠,難道是有什麼陰謀不成?

看一下ISIS的宣傳內容就明白了:

http://jihadology.net/2015/11/14/the-islamic-state-on-refugees-leaving-syria/

大批的穆斯林難民逃離中東其實讓ISIS非常的頭痛。ISIS鼓吹自己建立的是哈里發國,怎麼能容忍數以萬計的穆斯林跑去異教徒的領地?ISIS自然明白,在西方生活的穆斯林,大多數已經變得非常的世俗,已經接受了西方社會的價值觀(不然的話也不會只有3000多人從歐洲跑來參加他們的聖戰)。ISIS也自然是要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敘利亞的穆斯林逃跑。

7.

總結一下:

- Trudeau不向恐怖主義低頭,不被保守黨的散布恐懼主義動搖,是個好總理。

- 加拿大接納難民的經驗非常豐富,2萬5不算什麼。

-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非常成功,基督徒,穆斯林,和無信仰者已經和平共處了很多很多年。

- 恐怖襲擊是小概率事件,而且恐怖分子的殺傷力弱爆了,沒有必要杞人憂天。

- 如果ISIS的恐怖分子盯上了加拿大,他們有太多的方法可以入境。

- ISIS的目的就是想讓西方社會都不接受穆斯林難民,他們才有可能建立他們的什麼哈里發國。

寫到這裡,我覺得這個問題已經沒有繼續討論的必要了吧。


哇瀉藥不過芥西我對於這件事真的沒有好好了解(&>_&<)

我是只在朋友圈看到請願這一說法,還全是我國人在轉,我認識的本土人沒見有說這個的,我問過一些朋友他們都不知道有這回事,並且表示不是很願意談這個事。但是要是不接受就是打臉,politics課上全班的本地人都說要給土豆投票,因為土豆的很多所持觀點都和他們那年輕氣盛的政見所一致,比如準備接收難民。

基本全班在被教授問到加拿大應該接受難民嗎的時候都說應該,這是加拿大人民的問題,他們骨子裡覺得自己好人好事做到底,我們最善良最友善幫助弱小的是我們的處事原則。儘管我覺得請願這個詞兒挺可笑的,但寫了的話,這才是這真·打臉

有人覺得土豆繼續堅持己見是在賭博,但我真的覺得大多給他投票的人這時候沒準也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在玩。總有人說他年輕狂妄,他爹他娘給他從小熏陶的就只是狂狷的治國思想?:) 沒準他的office在下大棋呢,不錯,我就是土豆的腦殘粉,不對,是他爹的腦殘粉,他兒子不會差那兒去的:-D


我如果從自己的經歷講起,會比較有說服力。

我在拿到加拿大某top3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之後去上海申請學習許可和簽證,因為學校還算ok(至少不是野雞大學吧)且家庭經濟狀況也尚可,拿到學習許可(學生簽證)應當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然而我被拒簽了,移民局給的理由是懷疑我有「移民傾向」。然後第二次我竭盡自己所能把自己家庭的所有信息全部提交給領館以使他們信服我沒有移民傾向。

作為一個標榜自己「歡迎移民」的國家,以「懷疑有移民傾向」為理由來拒簽學生簽證,是不是太荒唐了?

我並不是在把自己和即將到來的難民做比較,而是結合這個不愉快的經歷,我非常懷疑加拿大政府在實踐universal value的過程中能否嚴格保持對於政策的一致性的實踐?如果說來自敘利亞的難民的確有充足的理由比普通的移民優先獲得進入加拿大的機會,那麼加拿大政府需要去調查以及證明這種理由。換句話說,如果政府在實踐這一價值觀念的實際操作中對任何一類人群(比如按照法律身份可以分為:本國公民、PR、非特殊背景新移民、政治難民等// 或者比如按照文化族群身份可以分為:南斯拉夫人、華人、馬來人等)有偏袒,都有可能造成對其他人群的不公平。換句話說,難民的人生就是人生,普通移民的人生就不是人生了?

我相信這種質疑是推動移民(廣義上)制度進步的動力。

更新:總理在G20峰會上已經表示會把加拿大公民的安全放在首位,而移民局和fbi也表示接納移民的行動很有可能會延期(如果無法按時完成審核)。我想這對想來加拿大尋求安全生活的難民和對加拿大公民來說,都是一個負責任的態度

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歡迎理性討論。

----------------------------------------分割線---------------------------------------------

1.對於最高贊 @TimberNord回答的其中兩個問題我想回應(不是反駁)一下。首先就是,大多數理性的人都不會直接把穆斯林看作恐怖分子,所以不必對這種偏見大費周章。我個人也有一些穆斯林朋友,也不覺得外來的恐怖主義威脅和加拿大國內的穆斯林群體有任何聯繫。

第二點就是:您的回答中說「除了對難民的screening的時間略顯不足之外,其他沒什麼可黑的。」然而其實,這樣的時間不足正是我們(至少我本人)所最為關注的,因為我們都知道聯邦政府甚至都無法在這幾個星期內完成對額外的2.5萬名非特殊背景的移民的資料審核,更不用提有很大幾率混入了持有假信息護照的恐怖分子(可靠信息表明2,000美元可以買到包含假信息的真敘利亞護照:How easy is it to buy a fake Syrian passport?, 西方媒體已經證實)的敘利亞難民。所以其實,大多數人擔心的就是移民和安全部門中這種額外的壓力所可能產生的安全隱患。當然您說您相信加拿大政府有能力把這樣的威脅降低,也是沒有問題的。

2. 對於 @Dean H回答當中的第三點,我相當支持,因為這個數據直接講出了加拿大的安全形勢。對此我還有一點想補充,就是以加拿大目前的反恐部門配置,恐怕是不足以應對未來更複雜的威脅的,尤其是在(小土豆上台前)加拿大外交政策緊跟美國的前提下。

3. 我個人還非常擔心的一點是,難民的安置問題。就拿我生活的溫哥華來說,大溫各個市一下子要來5,000難民。按照省政府的補償標準,每戶四口之家難民每個月可以領取1,350加元補助,為期一年。這個數字非常令人擔憂,因為這麼點錢可能給一個人在溫哥華生活一個月才勉強,但是要養一個四口之家是無法想像的。從這一點展開,當飽受戰火的難民來到生活幸福、環境優美的溫哥華,他們在靠救濟金都可能無法維生的情況下,心理會產生怎樣的落差?而這又會對他們融入當地的族群產生怎樣的阻礙?除此之外,溫哥華市已經很多年無力解決一些城區的蕭條和幾千本地人的就業問題。我非常擔心這些難民的到來會使得原有的問題更加棘手,甚至帶來更多的問題。

所以有人說用接收難民換撤銷F35訂單,是用幾百萬換幾十億(加元)的「合算買賣」,這一點我是不敢苟同的。因為可能在這些難民來到之後,除了補助金,可能政府要花更多額外的資金和人力去解決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

Mark:我說這些並不是在否認接納難民的合理性,而是想說其實「經濟賬」和「社會帳」並不簡單。

對了,根據維基解密的文件,加拿大政府12年叫停F35項目是因為他們發現這款戰機並不對中俄構成壓倒性優勢。

--------------------------------------分割線--------------------------------------------------------

題外話:

高校排名各有千秋,大家都有各自的理解就好。我沒有任何貶低其他加拿大高校的意思。


賈斯汀的電視辯論我看了,為什麼?他自己說的很清楚,當年愛爾蘭大饑荒,一百萬愛爾蘭難民來到多倫多,當時多倫多的人口是二十萬,但是多倫多毫不猶豫地接納了他們。成就了現在的多倫多。


我覺得,加拿大這屆政府還是挺能的。扛了快兩年,特別是最近大半年從美國越境數量暴漲,但直到最近才終於開始軟化立場。

http://www.cbc.ca/news/canada/montreal/ahmed-hussen-asylum-seekers-illegal-border-crossing-1.4235218


有些問題我在這答:1. 加拿大取消F35訂單,省了90億,對經濟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是這需要時間,工作崗位和福利系統不會因為這90億有立竿見影的效果;2. 一家人1000多CAD的補貼,逗我呢; 3. 加拿大長期收納難民,非常有經驗,但是加拿大沒有這麼倉促地收納這麼多難民;4. 同時,並不是因為有了難民才有恐怖襲擊,但是有了這麼多沒時間妥善處理的難民就讓恐怖襲擊多了一條通道,比如之前雖然不能完美杜絕恐怖襲擊,但是10件里有9件我們能阻止,現在難民來了,恐襲發生的概率可能會更大; 5. 老有人拿宋什麼的文章來說事,這篇文章說是不帶立場,實際上不就是替liberal說話呢嗎,說是為我們的長期安全著想,我就x了,你們還覺得isis是單純的在利用穆斯林對外界的仇恨呢?isis是一個典型的狂信徒式的組織,他才不因為你撤軍了就停止炸你;

6. 強調!!!!!!!!我們沒!有!拒!絕!接!受!難!民!我們拒絕 2015年底以前接受這麼多難民!!!!

--------------------------------------------------------------------------------------------------------------

補充,部分同意 @TimberNord 這件事情的主要黑點在於短時間接受這麼多難民,但是你聲稱的『其餘沒什麼好黑的』就有問題。

25000個難民,會造成什麼嚴重後果真的不知道。審查時間不夠,極端分子混入怎麼辦?加拿大警力不足,不能有效制止難民盲目流竄怎麼辦?就算沒有恐怖分子混入其中,難民如何融入,他們中有不少可能連英語都不會?現在經濟低迷,他們的福利保障,工作崗位怎麼解決?我們反感聖母不是因為他們的同情心,是因為他們同情心泛濫,反而給社會添麻煩。

不要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

原答案:

政治冒險,左派對意識形態的要求更堅決也更高。你看他決定啟用半數女性部長這事,就是典型要走政治正確的路。這剛上台呢,土豆不能打自己臉,不然下次大選連基本盤都可能保不住。再說這事情萬一干好了是個巨大的政績。


作為一個普通的安省留學生,在一周時間內隨著新聞的進程出現了吃驚,憤怒,擔憂的思想感情變化,甚至都放學不敢去圖書館了直接回家,出門都在想要不要帶個瓶子棒子之類的防身,我覺得這個事件嚴重影響到了我的生活,當然也有我自身的因素比如會把事情往最壞處想,於是我覺得還是往樂觀方面想想比較好,來的難民又不都是狼。以及總結的幾點

一不要憂國憂民,

二不要捕風捉影,

三不要草木皆兵,

四不要有被害妄想症


我看到的問題:

一派胡言!Trudeau及其閣員在近期從未說過「不加審核」。題主提供的來源是唯一一家提到這種說法的新聞來源。加拿大幾家大社都沒有查到相關的說法。反而,他們提供的是這些信息:

  • 國土安全和緊急應對部長Ralph Goodale指出對於入境難民的安全及健康檢查不會降低應有的標準(. . ., either on the security side or the health side, that the quality and the calibre of the screening is not compromised)。 &http://www.cbc.ca/news/world/g20-turkey-trudeau-1.3319803&
  • Tudeau自己在卡拉奇提到國民安全是加拿大政府首要的關注點(primary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news-video/video-trudeau-says-safety-of-canadians-a-priority-in-refugee-process/article27277409/&

很明顯的,兩萬五千難民在入境加拿大之前會經受安全方面的審核。不可否認的是,年底前收進兩萬五的難民確實很趕。但是別出心裁地搞一些大新聞就是有問題的。有些答案說Edmonton和Fort McMurray出了事情,難民還沒到阿爾伯塔呢,這鍋不能隨便亂扣。Fort McMurray甚至都沒有收難民的計劃。&http://www.cbc.ca/news/canada/edmonton/refugee-agencies-in-alberta-prepare-to-welcome-3-000-syrians-1.3318732&

Trudeau現在是總理,我怎麼能不支持總理?但是具體怎麼應對這次難民的問題,新政府還是沒能給出具體的答覆。司法部長今天提到下星期會有具體的對策公布,所以現在都不好說。但是現在有些人利用這個機會,給Trudeau個人潑髒水,給自由黨新政府潑髒水,我感到非常的氣憤。不僅隨意聯想,還胡編亂造,你們這樣瞎來是不行的!


通宵打的

巴黎悲劇後,加國朋友圈迎來了世界末日:反穆斯林、反難民、請願、恐慌、謠言 「他們不死,我們死。」「我們走在路上才不會爆炸。」「小土豆isis的走狗!國家的叛徒!」甚至連用公號造謠的都出來了「武警在dundas抓獲自製炸彈的恐怖分子blabla」

多倫多的假新聞配上巴黎的圖片,連加拿大有沒有武警都不先想想。

而就是這樣,依舊激發了各位的內心的恐懼,瘋轉出10w+的點擊量。

稍稍冷靜下,讀一遍這些評論,是不是有些不堪入目的地方?

一,請願嚴格審查難民、暫停接收難民

大家都知道年底前一下子接收25000難民是來不及的,不提審查了,落地後的安置工作都夠嗆。現在看來Justin Tredeau也就是表明下接收難民的態度,實際絕大多數人的登陸時間應該會晚於年末。

這不重要,大家都巴不得審查難民越久越好,最好審到地老天荒,但話又說回來了,怎麼審?審什麼?

加拿大接收的大部分難民直接來自土耳其,黎巴嫩,約旦的三個大難民營,聯合國已經登記一遍了,加拿大還會再進行一次調查和入境面試。

ISIS的絕大多數成員,都是擁有敘利亞或是伊拉克國籍的,他們申請難民,護照身份證明一應俱全,連造假的功夫都省了。除非手上拿著一份並不存在的ISIS全員詳細名單,要什麼樣的審查才能夠把危險分子從普通難民中篩選出來?

難道要在入境前逼人家簽退教保證書?或者關小黑屋嚴刑逼問半個月生活細節?

這樣的話就算之前是樸實民眾,也得被逼出點恐怖分子了吧。

從一開始就只有兩個選項:接收難民,或是拒絕。

二,ISIS會混在難民中入境

如果ISIS計劃利用這一通道的話,難民中混入恐怖分子是必然可行的。問題是,他們需要麼?

加拿大有超過一百萬穆斯林人口,真要發動恐怖襲擊的話,比起精銳成員潛伏在難民營數個月等待被加拿大抽中(小概率)並通過背景審查登陸後還會受到額外關注和行動限制,直接通過社交網路發展幾個熱心聖戰的土生土長穆斯林不是簡單的多麼?

巴黎事件的襲擊者一大半都是法國和比利時公民,唯一被發現的一本難民護照還未確認能與襲擊者對上,被懷疑是ISIS的計謀。

如果恐怖襲擊真的要來,拒絕難民不會提升任何安全。

三,「穆斯林很危險,走在路上會爆炸。」

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全球有16億穆斯林,現在中東折騰的極端分子有百分之一么?

加快穆斯林的世俗化是抵禦極端思想擴散的最佳方法,如果每個穆斯林都是極端分子,這星球的表面早差不多清空了。

「中國人很危險,看見狗就想吃。」 「印度人很危險,看見女人就強姦。」

用這種方法把一個群體中糟糕的個例輻射至整個群體統一歧視真的好么?教育,眼界,收入,家庭,哪項不是影響人生的重要因素。同樣是身居多倫多的海外移民,捫心自問,華人的素質就一定出類拔萃么?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一個尊重平等多元文化的環境對華人有益無害。

加拿大人帶著滿腔熱情接受了你的中國腔和威權情節,接受了中國城滿大街的髒亂和看不懂的菜譜,在種種文化衝突時予以了最基本的尊重。

而你反過來開始歧視難民了。

這是人乾的事么?

今天支持對一個群體的種族/宗教歧視,難保明天這歧視不會落到自己身上。

四,「老子花了這麼多錢移過來,難民憑什麼吃白食。」

猜猜前兩年加拿大接收的難民哪個國家的最多?中國

移民是為了國家的未來繁榮昌盛,難民是本著人道主義對不幸者伸出援手。

為什麼難民不交買路錢?人家正在被屠殺!!!被屠殺!!!

人家的國打仗了!!!要死人!!!死上百萬的那種!!!

人家的家炸了!!!班沒法上了!!!出門得躲子彈!!!

你不是因為即刻死亡的威脅才尋求加拿大的庇護的,你是追求更好的生活。

這個國家同時接納兩類人,卻沒想到一類會排斥另一類。

講真,好好的吃著火鍋唱著歌,誰會背井離鄉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寒冷北國干苦力活啊,還不是世道所迫。

或許是因為過去的動亂太久也太殘酷,我們中的很多人在想到難民時,悲憫和同情心未曾觸動一刻,便轉到了利益計算的冰冷公式上。

但願我們落難時,也會有人伸出援手。

五,加拿大白左聖母心,到時候作繭自縛

Country RepTrak@2015的排名中,加拿大是這個星球上聲譽最好的國家。

從57年皮爾遜的那個著名的和平獎開始,加拿大主導或參加了聯合國的每一次維和行動,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上百億的貸款,是多個國際組織及公約的發起者和積极參与者。

一直以來,加拿大都是國際人道主義的標杆,為無數流離失所的人們提供了家園。平均每年接收超過20萬移民,上萬難民,是世界上對多元文化最包容的國家之一。

這是這個國家的驕傲。

這裡的人們對他人身上的苦難,並不無動於衷。

從短期來看,接收難民必然帶來經濟壓力,社會治安動蕩,國家認同不足。

雖說是以此為交換省去了一大筆本來要用於訂購戰機前線作戰的軍費,但拿同等數量的難民名額去接收移民,政府面對的爭議小得多,而獲得的利益會多得多。

不僅僅是華人圈,西人圈一樣充滿爭議。金錢究竟該花在直接打擊恐怖組織還是事後補救上,不將災難的根源消滅只是被動地接收難民真的好么?節約下的金錢真的足夠彌補難民進入加拿大可能帶來的損失么?

只是這一次,無論是留學生還是移民,整個華人群體似乎一邊倒地站在了更現實的那邊。

既然這世上就是有的宗教比別的宗教溫和,有的群體比別的群體高素養,有的人命比別的人命更值錢。為什麼還要徒勞無功地去追求平等?追求政治正確?

因為連表面上的道義溫暖都不屑去做的話,這世界就真不會好了。

加拿大並非今日起才開始接收難民,從愛爾蘭到菲律賓的災民,從越南到烏干達的戰爭受害者,甚至是我們的同胞,都曾在這國家獲得一席之地。

而今各位來到這裡,叫囂著弱肉強食的天理,否定已足夠殘酷世界中僅存的溫情。

穆斯林傷害文明價值觀?

真的在挑戰加拿大價值觀的,是諸位才對吧?

加拿大人是沒長腦子么?

不,他們不只長了腦子,還長了心腸。

有一天,他們可以坦蕩地告訴子女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

而不是人心險惡,防人之心不可無。

回各位「綠教癌症論」者

政府對自身文明價值觀的強力捍衛是不可或缺的。今年年中時安大略省就爆發了亞裔和中東裔群體對初級學校性教育課程改革的反對遊行,但遊行雖然勢大,最後也沒影響到教育改革的推行。一個國家的主流民意是能夠捍衛自身,確信自己的自由不被他人的自由奪取的(當然某非民主大國情況就複雜的多了,趙家人愛偏袒哪邊就偏袒哪邊,不受主體民族意願影響

假定伊斯蘭教真的有暴力內因,排斥穆斯林依舊是不可取的做法。這世上有16億穆斯林,沒有任意一個強權有一丁點可能能把他們全部抹消或改信他教。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下,指望靠封閉國境來杜絕原教旨主義崛起的影響是不現實的。若是加拿大這百萬,中國這千萬穆斯林全部被「強人」「民族英雄」們逼到了極端主義的那頭,才是斷了我們所有人的活路。請注意,哪怕幾個威權國家內的穆斯林人口真的被嚴格控制了,整個星球表面的穆斯林人口還是增長的,照各位「比例超過多少就會動亂」的說法,整個人類文明怕是離末日不遠了。唯一的良策就是盡全力加速穆斯林人口的世俗化,加拿大每多一個接受現代文明價值觀的穆斯林,中東就少了一個投身恐怖活動的穆斯林。悲憫和同情不是聖母,眼下的犧牲是為了不讓短見在未來使人類文明自取滅亡。


我想知道這個問題下的答主現在是否在加拿大?是否與加拿大移民局打過交道?你們確定你們對小特魯多的信心不是來自於他的臉?你們知道對難民的身份背景健康狀況的檢查需要多久嗎?顯然大部分人是和小特魯多一樣並不清楚的。現在大部分加拿大人反對的並不是接收難民,而是一定要在年底前完成兩萬五千人的指標。以加拿大移民局的尿性我可以非常確定地說除非他們採取什麼特殊程序(然而目前並沒有聽說),否則六周時間連數清楚這兩萬五千人都不夠,更不要提審核身份了。在多倫多已經被列為ISIS攻擊目標的情況下小特魯多還堅持執行這個決定簡直就是拿加拿大人的性命作為彰顯自己人道主義逼格的墊腳石,無知又可恥。


更新下,給昨天晚上多倫多Dundas還有TTC辟下謠,壓根沒有的事。昨晚刷屏的那個朋友圈鏈接今天已失效,裡面很有意思地盜用了法國警察的圖...我就是很好奇散布這些謠言引起華人恐慌的意圖何在?還有,拿難民審查時間和加拿大移民審查學簽續簽工簽申請處理時間做對比的我也只能表示...呵呵,難民是什麼人,你是什麼人。查單位查銀行賬戶查家庭背景?我就想問問這些你有的難民還有么?良心還在么?

最後,莫名覺得這裡居多的還是留學生...引用下今天朋友說的,他和本地人說接受難民不合適呀,人回他一句話:I see that you are living in Canada when you are probably not even Canadian...so how does what you are saying make sense at all? Then why are you here? Then if that is your opinion, shouldn"t the Canadians themselves be thinking the same way of you as you are thinking of the Syrian refugees? The syrian refugee will be getting help from Canada just like you and any other immigrants are getting help from Canada.

= = 恐襲和接收難民到底有啥直接聯繫...我到現在都還搞不清楚。真要滲透進加拿大,人家早通過student visa或者visitor visa混進來了...何必藏在難民里...美國從911之後收到超過75W的難民,但直至今日目前還沒有以難民身份涉入的恐怖襲擊出現。ISIS發言人就這麼一說,大家就巴拉巴拉全信了...全恐慌了...我只能說gg了...還請願...難道不知道今年收難民的決策最開始就是由一個請願開始的么...好人家總理做到了你們又反悔了_(:з」∠)_ 不帶這麼玩的啊親!!!

另外必須吐槽下各大中文微信號...真是醉了,截圖截一半,人家土豆的話截一半,官員教授說出了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說過的話....這種引導輿論的信息都有人盲信我也真是醉了。


http://hasw.ca/wp/?p=619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有興趣的朋友看一看吧 宋傑寫的 改變了我對這事的看法 政府是更關注人民的長期安全


土豆堅持在今年年內接收25000難民,現在僅有一個半月的時間。25000難民,多算一點,按1個Application有5口人,5000個Applications,45天不休息,一天要審理100多個。

能把資料粗略掃一遍就不錯了,有時間做background check和security check嗎?就算減少一點背景調查概率,都無法把他們調查完,按照以往規律,CIC平均一個背景調查最少要花費4個月。

海外華人這次怒罵土豆政策的點就在此,為了他不切實際的年底兩萬五的目標, 加拿大要冒著巨大的恐怖襲擊風險,極端分子隱藏身份合法入境成功的概率幾乎是100%。

所以海外論壇里,每當有少數支持難民政策的人發帖歡迎難民時,反對者們反駁他的話最多的是:

你願意把你家的地下室貢獻出來養難民嗎?

Would you like to take out your basement for help Syrian refugees?

那個農民說的:可是我真的有一頭牛啊。


推薦閱讀:

靠自己的力量獲得國外的永居權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為什麼近來歐洲移民問題突顯?
為什麼有些人有機會去美國定居但是不願意去?已經在美國定居的人後悔嗎?
成年人如生活在國外,大概多久能學會當地語言?
大陸人去台灣定居最大的壓力是什麼?

TAG:加拿大 | 國際政治 | 移民 | 恐怖主義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