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為何講究行善?佛家與道家在最高境界本源是否一致?

在讀完《金剛經》以及《齊物論》以後產生了一下兩個問題,

1、佛家說萬法皆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相才能修得大乘佛法,這些東西似乎與善惡沒有直接的聯繫,那麼佛家為何講究行善呢?

2、齊物論說的是萬物與我為一,物我兩忘通達大道,而佛家也講究空,是否佛家與道家所說修得大智慧的本源是一致的?


(1)

行善去惡是所有正信宗教甚至道德社會所共同倡議、推崇的,並非是佛家獨有。就佛法角度而言,不善的行為會帶來惡劣的反作用力,如罵人會引起別人的嗔恨心,殺人的行為會招致牢獄之災等等。

為人處事中善的動機與善的行為,在世間人事上會招致良好的反饋,在修行上則如順水之舟,不至於逆風而行。

(2)

朋友M:佛、道的終極目標是一樣的嗎?

C:你認為你心中還有兩個大道的存在嗎?

朋友M:有的。

我覺得自己不能一開始就高屋建瓴,要踏踏實實只走一條。等到真的見到了才能說他們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的。

C:打個最簡單的比喻,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你說的大道就是大路,那麼必然有無數條大路小路可以通往羅馬。但是羅馬這個目的地只有一個。明白嗎?

你選擇方法可以有無數個,但其實自己走的也僅僅是為數不多的幾個,朝三暮四,不能慎終如一,那麼就不可能會到達羅馬——如果帶領你的這個人根本就不知道羅馬在哪裡,你也不可能會到達。

朋友M:嗯,問題是,真的只有一個羅馬嗎?

C:還要明白的是,為什麼我說「道」只有一個,名字卻可以有百千個——安拉、上帝、真如、自性、道,都是別名罷了。

一如我們上面討論的,在你個體而言,接納世間的種種事物——僅僅只有一個你。就好比一張鏡子,卻可以照出無數影子——鏡子有幾個?

只是一個「心」罷了。

你有兩個你嗎?你可以接納的世間有兩個嗎——世間有無數的事物,無數表現形式,但歸根於我們個體而言,僅僅就只是一個鏡子、一顆心罷了。

每顆露珠相互映照,層層交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鏡子也是一樣的道理,有鏡子照察的作用,卻無鏡體的存在——本質上每個人的「心」都是一體無二,如虛空沒有分別的——但又各各獨具。

我說的是非常直觀簡單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如果你認為除此以外還有別的道理,那就努力去實證呀。

(3)

原始道家的修鍊,是關於「道、本體」領悟而後的樸素修鍊觀——看待事物,看待生命,看待世界,都是從「道」的角度出發。所以沒有強烈的行善積德、慈悲渡生的願望與行為,沒有爭名奪利的心思,也不會安立各種名相——六度波羅蜜、菩薩、阿羅漢、辟支佛。

行善積德、渡生的慈悲願望與行為,在「本體」的角度也是一種境界,一種法門,一種執著,一種輪迴。是境界是法門,就不是本體,不是道。真正回歸道體的時候,必然是沒有行善、慈悲、大愛等等的境界,也沒有發願渡眾生的行為——不然就可能也必然不是真的明白。從佛教所說菩薩最後一生的成佛,到菩薩不取涅槃而假諸貪慾而入生死,這是一對矛盾體。南傳佛教基本上也持這一觀點,只是他們可能否認存在一個「不生不滅的道體」,但對「有慈悲願力渡眾生的菩薩並不是證果的聖人(沒有明白真正的道體)」的觀點與道家的認識倒是一致的。

道家的聖人,是自證「本體」而後在人世的逍遙遊——但可能不是此生便是終結。道家經典依然記載有些修鍊家們可以「出有入無」。(出現於幻化世間,回歸於無極道體)

談到「出有入無」,當然,站在佛法中菩薩道的立場去看待,這出有入無的動力,是菩提心。《圓覺經》: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願力,令彼舍愛。假諸貪慾而入生死。

證悟「本體、道」之後看待人世的樸素觀念,並沒有佛法中的一切名相,沒有慈悲的境界,沒有渡生的願望,沒有六渡波羅蜜,沒有各種差別聖賢,甚至沒有聖賢境界可以證得——這與禪宗很相似。

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遵從佛陀所說的菩薩道去作出自己的選擇——為什麼不可以呢?這確是值得尊敬且美好的。

——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後來的人們。


謝邀。

問題有點大,不好答。一旦展開會引出更多的問題,實在不是沒有證量沒有見道,如我這般的凡夫可以說清的。只能就我所知,簡單的來說說,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先說第一個問題:

1、佛家說萬法皆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相才能修得大乘佛法,這些東西似乎與善惡沒有直接的聯繫,那麼佛家為何講究行善呢?

在開始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首先確立一個基礎,從佛法的角度來說,善惡都是二元對立的分別相,也就是說,善之為善,是因為有了惡;而惡之為惡,是因為有了善。倘若沒有了善,自然也就沒有所謂的惡。

因此,從佛法的勝義諦來說,善惡其實都是需要放下的東西,這兩個概念只是我們後天的分別心沾染造做,屬於後天的污染。而取善避惡的境界,也不過只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修行路上的風光,距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尚有十萬八千里之遙。

那麼,既然我們知道了善惡都是後天的分別造作,非我本心。為何取善不取惡,非要諸惡勿作,眾善奉行?

最簡單的回答就是善道是福田,能生無量功德,慈悲喜樂,能與佛菩薩道相應,而惡道是苦海,不能和佛菩薩道相應。要深入解釋這句話的內容,就需要明了並且確信因果和六道輪迴的概念才能展開來說,鑒於知乎這個環境,很多人並不具備這方面的見解,所以就不展開了,以免引起無謂的爭執而妄造口業。

但是如果拋開因果和六道輪迴,憑空的,純理論性的來解釋,就比較空泛無力。只能說,取善行,能夠有助於我們修行和開悟,而取惡行,則非但不能幫助我們修行開悟,反而會帶來很多的不利。

說簡單,這個問題的答案就這麼簡單,說複雜,這個問題展開來可以說上幾天幾夜。如果是有心深入的朋友,不妨可以找一些高僧的相關著述來看看,我印象中講解這方面內容的,又是近代的,文字也清晰容易理解的,首推是西藏五明佛學院的大德索達吉堪布,可以自行尋找一下。網上應該有不少可以免費獲取或下載的書籍文檔,甚至書店裡也有不少公開的出版物。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諸位有所幫助。

那麼第二個問題,

2、齊物論說的是萬物與我為一,物我兩忘通達大道,而佛家也講究空,是否佛家與道家所說修得大智慧的本源是一致的?

這個問題到相對好回答一下。因為很簡單,我不知道。

能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必須是親自證到了這些個境界才行。

未證言證,佛謂為大妄語。

但是我可以提供一個線索,《金剛經》裡面說過一句話: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至於到底如何,佛法講究的是實證,對月空談,其實不是佛法的路子。

完畢!


佛家為何講究行善呢?

佛陀是很實在的。不會沒事讓你去做無用功的。就從欲界說起吧。

從欲界角度來說,什麼是善,善指的是,會讓人產生愉悅,歡喜並且沒有過失的事情稱為善(善惡的本質這裡就不廢話展開了)。比如說,助人為樂,布施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欲界的善業。那麼為什麼要勸人向善呢?

一、保底。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可以成就的,所以,先保個低。如果你習慣向善。一方面就會潛意識的排斥作惡。這就保證了你避免掉了一些麻煩以及後悔。

二、由於物以類聚(其實就是業力傾向,或者說因果關係),因此善形的多了,別人也會自然而然的喜歡幫助你,這就保證了你的快樂(善因得善果)。而善果多了,福報就大唄,才有可能從欲界邁向色界(比如證得禪那等等,也就是所謂更高級的生命形態)。邁入色界以及你擁有色界的能力(禪那就屬於色界的能力),你才有可能真實的看清這個世界,才能體會佛陀給你描述出的這個世間真實的樣子,只有真實的體會到這個世界的樣子(無常,苦,無我),你才有可能傾向於以及有能力去做到解脫(涅磐)。因此,向善是一切的基礎。也許看到這你會疑惑說,我問的是無眾生相有壽者相這個和善惡是沒關係的,但是為什麼要向善哪,你答非所問嘛?因為這明顯就陷入了的矛盾啦,邏輯上講不通是吧(雖然大乘的理論是那樣,這個也沒辦法,你很幸運啊,踩到了一個彩蛋,放心,將來的彩蛋多多,哈哈),但是對上座部而言,其實不是那樣子的。比如說四果聖者而言,並不是說無這相無那相,不是的,對四果聖者而言,他們是能在接觸到各種事物的時候,保證自己如理做意。從而平等的對待一切事物,包括各種人各種事各種生物等等。但並不是說這些人這些事,這些生物沒有好壞,善惡,對錯的差別,不是那樣的。

本源是否一致的問題?

由於上面的回答,你應該知道,本源是不一致的。

這個怎麼講,因為道家語言,過於泛泛,不夠標準化和精確化,可操作性太差,所以在看起來在思維上好像很容易理解,但是一旦你開始著手實踐時,就會發現有很多問題存在的。

比如說你說的萬物與我為一,物我兩忘,請問,評判標準是對吧,書上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衡量標準,如果單從字面來理解,比如說物我兩忘,是不是說物和我都忘了就是呢?如果這個能成立,那麼睡覺啊,深睡眠階段那不就是物我兩忘么?對吧,但是。四禪,以及四種無色界定,以及無想定,也都符合無我兩忘的標準。也許你說不對,也有萬物與我為一這個定義,那麼這個又該怎麼定義,如果說勉強理解,那麼四無色界定中的識無邊處定就符合這個標準了,但是又有問題,因為如果萬物與我為一指的是,萬物與我一體,因為如果一體的話,那麼必然時時刻刻萬物放生的種種事情我都清清楚楚,也是說所謂的時時刻刻全知全能了對吧?又或者不是時時刻刻,只是在他開啟全知全能的模式時才能全知全能了。佛陀是持否定態度的,當時有個人曾經問佛陀說:如果一個人說他無所不知,是否真的如此?佛陀說:沒有,沒有這樣的人,沒有一個人可以無所不知。佛陀只能夠說他有能力了知他所想知道的任何東西,這個才叫一切知智。因此,你看到問題所在沒,你寥寥幾句話,連衡量及判斷的標準都無法給出來,怎麼能讓人信服,因為可以各種發揮,愛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怎麼解釋對我有利就怎麼解釋。對吧,對大義微言的文字就不要浪費時間去理解了。免得耽誤自己。

特別是那些邏輯上講不通的,試問,邏輯上都講不通的,哪怕你看到一個勉強的解釋。終於說服自己相信了。我請問你怎麼切實的去實踐它,對吧,不要騙自己!


佛教對善的解讀:

佛教的核心思想可以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來解讀。

諸惡莫作:戒。 當戒除了不當的言行舉止,就是在行善。

戒包括:正語、正業、正命。

正語:正當的語言,任何語言為其他眾生帶來了煩惱就是不正當的語言,除去不正當的語言就是正語了。那什麼是不正當的語言呢?兩舌、惡口、綺語、妄語。

正業:正當的行為,任何行為給其他的眾生帶了煩惱就是不正當的行為,除去不正當的行為就是正業了。那什麼是不正當的行為呢?殺生、偷盜、邪淫。

正命:正當的謀生方式,任何謀生的方式為其他的眾生帶來了煩惱就是不正當的謀生方式,除去不正當的謀生方式就是正命。那什麼是不正當的謀生方式呢?以兩舌、惡口、綺語、妄語、殺生、偷盜、邪淫來謀生的,就都是不正業。例如:殺生、販賣肉類、倒賣軍火、詐騙、賣淫等。

眾善奉行:最大的善行就是發展心的定力,及專註力。

當我們沒有定力的時候,心隨境轉,我們的心會對周遭的環境不斷升起習性反應,看到一件令人愉悅事物,便升起貪愛之心,便想要永久佔有它;看到一件不愉悅的事物時,便升起嗔恚之心,便想要令它消失,若它不能消失,便開始厭惡、憎恨、惡意、誹謗。

心是一切的根源,這個世間的一切皆是唯心識所變,當我們能掌控自己的心,不對周遭的環境升起貪嗔的反應時,便是最大的善行。

自凈其意:凈化自己的心。

凈化自己的心也是在發展心的定力,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一個場景、一個人、或一件事,心就控制不住的起反應,或抓狂、或煩惱、或傾慕、或喜歡、或厭惡、或恐懼,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這一切的發生皆因我們的心中原本就庫存了太多這樣的煩惱,而外境只是觸發我們這些煩惱的助緣,當我們開始凈化自己心的時候,心的定力就會逐漸被開發。

道家對善的解讀可以用一句話來涵蓋:一為慈、二為儉,三不敢為天下先。

慈:慈愛眾生

儉:憐物惜人

謙:一個謙字,可以讓天下人都不起煩惱。

一個人修的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而別人衡量你修的好不好的標準在於,你的行為能否為其他眾生帶來快樂、安詳。

所以,不管佛道,善的本質就是自益又利他。


末學只能回答第一題有關佛教方面的問題:

這個「空」常被誤解,其在於體解緣起之義,明瞭世間一切有情及無情眾生其性皆空,但並不是代表一切沒有。經云:「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以及「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不動」;雖然性空,並不是說善惡不存在。第一義諦是佛法中的究竟法,於相離相,方是實相,故云「實相非相」,此可稍作「第一義」註腳(因一落言說,已經離第一義了,所以只是註腳)。

行善利益眾生若有相,則為之「住相」,較之「離相」行善,其福德淺矣。因為有個「我」在行善,有個「我所」作為接受行善的對象,也有個「善」相作為所行,一切變得有功利,有著點。故離諸相即無「我」及「我所」,亦即無「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等四相,所行之善方為大善。


謝邀。

1、「佛家說萬法皆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相才能修得大乘佛法,這些東西似乎與善惡沒有直接的聯繫,那麼佛家為何講究行善呢?」

答:這些與善惡是有關係的。如何定義善惡?按照中峰禪師的說法,如果沒有智慧,是不容易識別善惡的。你行為是為了對別人有益,是善,如果是為了自己有益,就是惡。善惡的分別,在於是不是有「我」,也就是有了「我相」。佛法讓大家修善,就是為了慢慢去掉我執,達到「無我相」。

2、齊物論說的是萬物與我為一,物我兩忘通達大道,而佛家也講究空,是否佛家與道家所說修得大智慧的本源是一致的?

答:我認為,佛道到了最高境界,是一致的。

-------------------------------------

昔有儒生數輩,謁中峰禪師,問曰:「佛氏論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今某人善,而子孫不興;某人惡,而家門隆盛;佛說無稽矣。」

中峰禪師雲:「凡情未滌,正眼未開,認善為惡,指惡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顛倒,而反怨天之報應有差乎?」

眾曰:「善惡何致相反?」

中峰禪師令試言。

一人謂「詈人毆人是惡;敬人禮人是善。」

中峰禪師雲:「未必然也。」

一人謂「貪財妄取是惡,廉潔有守是善。」

中峰禪師雲:「未必然也。」

眾人歷言其狀,中峰禪師皆謂不然。因請問。

中峰禪師告之曰:「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又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皆當自考。」

何謂端曲?今人見謹願之士,類稱為善而取之;聖人則寧取狂狷。至於謹願之士,雖一鄉皆好,而必以為德之賊;是世人之善惡,分明與聖人相反。推此一端,種種取捨,無有不謬;天地鬼神之福善禍淫,皆與聖人同是非,而不與世俗同取捨。凡欲積善,決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辨。


1.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粗解佛教的基本世界觀,六道輪迴和業力牽引。所謂六道者,天、阿修羅、人道乃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為三惡道。依照佛教觀點,有情眾生,除卻聖人(也分次第),無時無刻不在製造「業」。「業」是個中性詞,行好事廣結善緣就是「善業」,反之,多行不義就是結「惡業」。在一世結束時,眾生會依照業力牽引再度投胎,行善這些「業」未必會在今生今世結算,從「業」變成「果」需要適宜的土壤,也就是「緣」。而一旦形成了業,就一定會有相應的果,值得注意的是,業並不會善惡相抵,只不過依緣有所推遲或因修為而感覺不到業報來時的痛楚。

2.回到閣下的問題,從最長遠來看,佛並不希望創造一個人人都行善積德,往生善道的世界。就像我們說的,即使是天人也在六道里輪迴受苦(但比人類也好太多啦)。但是,從短期來看,行善積德極為重要,它不僅可以推遲我們惡報來的時間,更可以在往生後投生到善道——得到聽聞佛法的機會。舉個例子,畜生道的貓兒狗兒,要壽數過十,甚至聞習佛法,,是不是比人難多了?因此,在現階段行善比行惡要好,不但有利眾生,亦有利於自己。

3. 還有就是無相,乃至無念的考量(兩個概念其實非常不同),一下是一些粗陋想法,只當時拋磚引玉。金剛經是大乘經典,開宗

明義即為最上乘者說,是菩薩的修鍊法門。要行菩薩道就要有看破諸相的能力,才能推己及人,渡化眾生。具體的操作仰賴於菩薩所行的六波羅蜜(金剛經後面又對布施一項提出了不住相布施)。然而,這種無相境界是可以切實證得的,並不是世尊在口說無憑的上綱上線。

至於無念,這應該是初果前後的境界,道家講無念而神靈,也是悟得一個本我,靈靈昭昭,破除我相的境界。只不過此時還未生出渡盡眾生的悲願,著重於煉己,保任。

4. 至於閣下所說的智慧,恐怕是相同的吧。但是由於概念過於空泛,不好置喙。


見他人有善,便想自己可無;見他人有惡,便想自己可有。如此便可日日進步。

君子知善之重、惡之重,故近善遠惡;小人不知善之重、惡之重,故遠善近惡。

善,厚德也,過善者懷偽;謙,美德也,過謙者懷詐;默,懿德也,過默者藏奸。

有善心,方能善待大眾;已有善語,方能勸人為善;己有善行,方能以善引眾。

育人之道,無非鼓勵孩童心生善念,眼觀善人,口讀善文,耳聽善行,身做善事。

欲人勿聞不善之言,莫若勿言不善之言;欲人勿知不善之為,莫若勿為不善之為。

善行是待人第一法,謙默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讀書是養心第一法。

少年背書不必求甚解,只求一個「熟」字;行善不必求知理,只求一個「持」字。

土著人何以更善良,是因其敬天畏地;文明人何以更冷漠,是因其從心所欲。

眼不觀惡,耳不聞惡,口不言惡,身不行惡,心不念惡,皆因君子存至誠好善之心。

遇事生惡念,人人皆有,如何止之?靜心而思,易位而想。日久,遇事則難生惡念。

何以為「孝」?效父母之德,感父母之恩,樂父母之心,滿父母之願,養父母之身。

他人不做,唯汝獨行;人人明善,而汝默行;眾人棄善,汝先為善。此皆難行之大善。

若使莊稼茂盛,當勤育多鋤常澤。習善亦是如此,勤行善事,多生善念,常以善書潤心。

小善而為,可積微福,日久方顯其成人之能;小惡而為,可積微惡,日久方顯其毀人之力。

自家有善德,要掩藏幾分,這是以涵育養深;他人不好善,要掩藏幾分,這是以渾厚養大。

處草野之日,小善若是持久而行,即是大善;居廟堂之日,小善若是盡心而為,即是大善。

世間善德之事,算得著,做得到,提得起,放得下,看得破,撇得開,若通此理,無事不成。

無事時,善是養身之水;有事時,善是濟世之葯。無事時,難顯善之能;有事時,方知善之用。

天薄我福,吾持善行補之;天勞我形,吾懷善心待之;天厄我遇,吾以善道去之。日久天必厚我。

善書不可隨處放,尤其不可放置污穢之地。其緣由是無恭敬心。若無此心,便無法從善書中獲益。


道德經裡面曾經介紹過:撲(道)散而成器,金剛經和齊物論或許都是器,而他們描述的都是同樣的朴(道)。

這是我的理解。


金剛經是智慧部的精華。很難講的明白。也很難理解。佛教的善是葯,對治嗔恨。最終是要起到一個平衡的作用。什麼多了就朝著反方向拉一把。


我想起了紅樓入了空門的妙玉,盜賊發現了妙玉的美貌,那日他們在下棋(惜春)要把他們搶掠,惜春是自救,而妙玉是打坐閉眼念佛打木魚。


北傳佛教其實並不是一個和諧的宗教,首先沒有什麼包容性,信徒們很容易陷入空來空去的心靈雞湯而不可自拔。

佛教的思想基本就是現社會上盛行所謂正能量心靈雞湯,這些心靈雞湯如罌粟花,看上去很美,實則是精神鴉片;它教人霧裡看花到處是朦朧美,使人糊了眼、蒙了心,卻久而久之使人偏離對正常社會的認知。

最簡單的,現在看看仁波切們的雞湯書就知道了。

凡是遇到自己沒本事的時候,都會大喊者外教不究竟,並說自己掌握的才是宇宙真諦,一會發現自己說的沒道理,又大喊一切聖賢法無二致。反正一廂情願以為自己是最好的,別人再好也只能與自己一樣好。

不僅如此,如果雞湯過程中犯了明顯的錯誤,通常會強辭奪理,說要關注內涵云云,然後藉機把錯誤的歷史或認知傳達出去。

典型如斷臂求法,本來是土匪砍的,故意編造成是自己為了求法砍的,又如為了捧六祖惠能,硬說他原來是目不識丁,突然頓悟什麼的。

先明白了這種心態,便能明白佛教這種心態: 建立在一種自大的基調上。而自大,是很難受到歡迎的。

所以早年佛教在漢地推行不利,爾後開始了改造,為拚命傳教加入了一個說法:度人。

並大量推善舉,宣揚行善有功德,有福報等,以利益去牽引信徒,很快得到了傳播。

總的來說佛教的行善本質是很功利的,因為行善可以得到功德,可以得到福報,傳教更是有無量功德,所有的行為都是在這些牽引之下進行。

這實際上與最早佛陀說的早滅三毒是矛盾的。

這樣的行為基調,與老莊怎麼能有可比性呢?


究竟本源一致

道家的道生一生萬物與佛家四大皆空皆是心造一個意思,道家的道存在於萬物之中與佛家人人皆有佛性一個意思,只是闡述不同

佛陀與老子都不是世界的創造者,而是發現者,本質是同一的,只是因視野理念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解讀而已

至於佛家行善而道家不顯則是理念不同

佛家雖然看通透了四大皆空,但是也看到了眾生在輪迴與因果下因貪嗔痴而造業備受煎熬,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因一體心而生出大慈大悲之心,發願普渡世人

道家呢雖然也認識到萬物一體齊物同一的道理,但是對待人生的態度則是視人生如夢,夢中繁華又如何,夢中痛苦又如何,所以只取一個淡然的態度,所以對於別人所受的痛苦也採取淡然的態度,所謂人各有命數緣分不到不可妄加干涉否則要自己承擔因果

所以了給人形成佛家有大慈悲心而道家常常獨善其身

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理念角度不同,通俗的講,一個大愛深沉,一個看的透徹


對佛經的閱讀應分清理說和事說,這是兩個層面的描述,不宜混同。理說是在本體層面從本體的立場來觀待一切。事說是在現象界站在「自我」的立場來觀待。

然後回答如下:問題1,「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對本體體性的描述,在現象界你是找不到一樣存在符合這樣的體性。本體在經中有無數名,金剛經中說為「此經」,「非心心」,「真如」者皆是。

「萬法皆空」是對現象界的描述,一般指本體所生蘊處界一切法緣起性空,非指無其相,實指其無常住之自體性,其出生,存在運作,滅亡都需本體支持才能實現。

如果描述本體多用「空性」,因本體雖空無形色,但有其自體性,不生不滅者是,能生萬法者是。六祖所謂「何期自性」者皆如是。

那麼佛教為何講善,從本體立場,無見聞覺知,故對六塵不作了別,亦不反觀自我,所以根本沒有蘊處界六識之我性。無佛,無法,無僧,無我,無人,無眾生哪裡來善惡可說?所以金剛經說凈心行善,即指證悟者用意識找到此金剛心後轉依其真如性,從本體的立場才能說三輪體空,如此才可謂凈心行善。在現象界,以意識的立場,則永遠有能施者,被施者,所施物。

佛教修行證悟本心需要相應福德資糧,入地同樣需要資糧,成佛更需要資糧,所以等覺菩薩還需百劫專修福德,無一處非捨命處,無一時非捨命時,來成就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行好。資糧哪裡來,行善中來。所以佛才稱為兩足尊,學佛須得福慧雙修。

問題2,本體絕待,實相只可能一種,即是真如,謂其於十八界運作過程中所顯之真實性與如如性。如果你證的是這種,他證的那種,那肯定有一個是錯誤,或是全錯。「萬物與我為一」只能對一半,佛教是用「非一非異」來描述,因萬物為本體「我」所生,所以兩者非一。但萬物不能脫離本體支持而獨立存在,其一切功能(生,住,異,滅)均需本體支持,所以非異。聲聞乘則如是描述「五蘊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對句中本體「我」的描述則說「涅槃真實,清涼,常住不變,寂滅」。

「物我兩忘」應通於佛教「能所雙亡」,為證前之加行,還得一念相應觸證本心方為大乘見道,其通達更需入地。與其內含之功能差別更須

成佛後方能盡曉無餘,稱為一切種智。

P.S,因本人尚未證得真如,故以上所述為聞思所得,非謂證悟者所得般若慧,僅供參考。本人網名但表所求之境,非是所證現觀。


因為佛有因果和輪迴說所以叫你行善。


1.佛教講慈悲,慈悲可能就是善吧,為什麼要講慈悲呢? 因為愛而憐憫是慈悲。

2.無論是萬法皆空還是物我兩忘,說到底都是一種撥開雲霧見明月的體現,佛教講的是看破眾生相(道家指的萬物)然後看到真我(道家的大道),道家講的是看到萬物(眾生相)從理解到解脫,就像一個採花賊,萬花看過,片葉不沾身,明知萬花嬌艷依舊揚長而去,直奔大道(真我)。兩者要說共同點可能都是在追尋一種精神境界吧。

沒有哲學細胞,自己看法,希望沒誤導你。


「善哉」究何所指?當知佛以何因緣出現於世,為眾生求福報乎?非也。一切外道,無不勸善,孔子亦是勸善,行善自得福報。佛現世間,在救眾生之大苦。自庶人以至國之元首,終不免於一死,死不足懼,懼其死後轉生,而欲再得人身,難如高山垂線穿針。如此死死生生,苦其極矣。人有生,則有死,不生則不死,佛即授人以不生不死法,斯為佛教獨特法門。

凡夫欲求不生不死,惟有二途可行:一斷見思惑,一求往生極樂。

然見思惑,今無一人可斷,實惟念佛往生,可以當生了脫。見思惑,今人何以不斷?以色心連持不斷故也。凡夫迷真逐妄,外造殺盜淫業,內念財色名食睡,皆是害於五蘊。五蘊固能害人,亦能利人,成佛作祖,不皆藉之以修乎?惟宿業重者,為五蘊障之不能修耳。欲去其障,必先去五欲六塵,其中以財色二者,為患最烈。對治之道,在悟無常無我,設有受贈二十座銀行,或世間最美之女,然限其受已即死,尚能樂受之乎?是以知死,自可助道。印光祖師,在其淨室,惟大書一死字,即是警人,命在呼吸間。患生死者,可不以道是求乎?

雪廬老人(李炳南居士) 《佛說四十二章經表注講義》


有太多的不一樣。 道蓄髮,佛剃度。 道源華夏,佛本天竺。 道重今生,佛修來世。 道講承負,佛說因果。 道法自然,佛法無邊。 道尚賢良,佛度愚鈍。 道生東土,佛歸西方。 道分迥異,佛愛同一。 道稱慈悲,佛曰善哉。 求道少捷徑,誦佛功德成。


再讀幾本書吧?


建議讀一下索達吉堪布的《能斷》或者多識仁波切的《管好你的心》。佛教的般若是最高級的。


1:宇宙分陰陽,正法修行是向上的,具備一切陽的屬性,善只是其中之一。所以正法都引人向善,意在引導眾生進入更高的宇宙空間。如佛講行十善業入天道。

2:一致。


講善、行善是方便法,因世人無法自證其心,修行也就只能從以善制惡著手。

內心有善惡也即內心有衝突。

心無所住哪有什麼善惡。


善治貪嗔痴慢疑,同智慧一般助解脫


推薦閱讀:

你相信道家玄學嗎?八字,命格,術法,修行等等?
如何華麗麗的優雅的展示道家的思想?
對於《莊子》的解讀,南懷瑾先生的《莊子諵嘩》好嗎,是過於通俗易懂了嗎?
現代人的生活如何能受益於《莊子》?
關於先秦諸子百家的口才?

TAG:道家 | 道教 | 宗教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