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道德經的老子是不是一位無神論者?如何看待道德經被道教用來做為聖經和法器用?

關於老子,道德經和道教之間的問題


首先要指出,道德經的在道教地位高,是因為道德經是講道德之理的,但並不是像其它宗教一樣當成聖典看待,而更應該理解是道教公認的精典闡述大道的教科書。

最典型的是道德經有多個版本,這對於道士們來說是無所謂的,因為對道士們來說,覺得哪個更有道理就更採信哪一個,如果換作其它宗教,爭執經文這種事,恐怕內部吵架對撕抄刀子砍人都做的出來。

至於拿道德經當法器之說,貧道遍覽道經,聞所未聞……更覺駭人聽聞......

至於無神論還是有神論,這個根本不值得討論,為什麼,認真讀下道德經第一章。


無神論與有神論的概念,來源於西方,適用於西方。用西方的觀念來看待中國的宗教文化是極其謬誤的行為,西方的人文科學和中國的人文科學幾乎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西方,上帝是唯一神,他創造了萬物和人類,西方的很多歷史組成,都是人和上帝之間發生糾葛而後誕生了故事。上帝可謂人文始祖,人可謂神之子孫。

所以這就成了西方世界人民的精神信仰至高對象,除此之外不允許有任何領導人民的神。人來源於上帝,虧欠於上帝,不能違反上帝的旨意,不然就會受到刑罰。

但是中國恰恰相反,從來沒有一個創造世界的對象,盤古開闢了天地還掛了。中國人民的文化,是建立在對世界的研究探索,對生活的思考感悟之上的。

而大千世界,有著什麼東西?有天,有地,有人。有動物,有植物,有異獸,有神人。既有精神也有物質,還有介於兩者之間的「氣」。這一切,由自然衍化而來,沒有什麼人格化的神去操縱。這就是我們中國的民俗,中國的宗教觀。

以上概念,不止源自道家,還有六經及儒家著作,不乏祭祀和氣運的概念,就連著名無神論家王充,也推崇「氣論」。

你要以西方的無神論概念否定唯一神上帝,那麼是對的。但要是否定一切神靈、鬼怪、氣運、異獸等超現實概念,這叫文革。把這些全部剔除,不僅道德經理論崩塌,儒家,諸子百家,甚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都得缺胳膊少腿。

氣運,神靈,龍鳳等概念在古代屬於極其平常的科學概念。不要用現代批判封建迷信的思想去對他們進行批判,這樣只會取得扭曲而虛假的結果。說到最後,難免繞到「這世上有沒有超自然」這個概念,我覺得不是專業人士,不經過千百遍調查,不看過無數篇論文的話,是不值得深究,也不值得交流的。


死而不泯,為神。

這才是正經定義,漢語的神和god完全不是一種東西。西方的這些污糟東西都落後的一批,god都是一家人,也從來不掰扯這家人哪來的,能生孩子居然不會死那為什麼不會人口爆炸。還有昊天上帝,這是炎黃子孫的最高信仰,居然被基督教拿去用,真的噁心,這幫蠻族,為了傳教篡用聖名,該當滅絕。

我們有手有腳,長膝蓋是為了站起來,不需要一個東西對著下跪祈求寬恕。看我們的傳說:沒有世界,就劈一個出來。天破了,下火雨,就把它補起來。河泛濫,不要先知指引,不要大海裂開逃跑,我們自己疏通治水。太陽曬我們,就把它射下來。

活著的人,死了我們忘不了就叫他神。父母生養我,我敬父母。天化生人,人敬上天。

你告訴我有god,我生下來就有罪,不懺悔就會倒霉。

我說你個啥教,教祖是個趕駝人私生子,犯了癔病,在老家沒人信自己,跑了老遠給人描述老爸是造物主,老媽未婚先孕但是還是處女,自己從膜上孔里流出來的,連魔術都變不好神跡全靠吹,結果扯了這麼多god屁都不管,就放任地球在漆黑的太空里自轉。我要你寬恕干毛?


最早的人,靜坐就能悟道。

後來不行,就要打機鋒。

同理,最早的人只要讀老子就夠了。

後來不行的用關尹子打基礎。

然後到再後來得用佛學做鋪墊。

。。。

而道教對道德經的發展利用。。。

其實也是種另類的幫助大家打基礎做鋪墊。

神道設教的本質就在於儘可能的讓基礎差的人有機會悟道。。。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接引更多的人。。。

因為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悟道很困難。。。

所以你看,最早設立神教是為了幫助我們悟道。。。但是現在你看大家糾結的是哪個神比哪個神大。。。這樣好讓人無語的話題。。。

道德經也好佛經也好。。。什麼經。。。人家寫出來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悟道。。。所以只要是能讓更多的人悟到的方式去使用經典。。。就是正確的方式。。。

所以說。。。普通人麻煩。。。因為究竟有神論還是無神論重要嗎。。。有沒有悟道才是重要的啊。。。

教念佛是為了讓你悟,教拜佛也是讓你悟,燒香是讓你悟,供燈也是為了讓你悟。整個系統都是為了讓更多的不同層次不同基礎的人去悟而服務的。。。佛教是這樣。。。道教是這樣。。。道家也是這樣。。。最終都是為了導向無上正等正覺這個終極的目標。

歷代的高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雖然不能避免後世被用壞了,但是從根子上都是緊密的圍繞著讓更多人悟這個主旨的。


內經似乎還說了,道無鬼神,獨來獨往。呂岩就講的更露骨了,說聲聞緣覺冰消散,外道修羅縮項驚。但是作為我們常人,還是跟孔子說的那樣,敬而遠之吧。


從表面看來,這是個簡單而又清楚的問題,為什麼華人會覺得這是個很清楚的問題呢?我想這是個更重要的問題,值得大家反思。這個話題很大,只挑選幾個方向,與大家交流。

  1. 是否真有一個人,其名為老子,並且自己完整寫下道德經,這是個有爭議的問題。我覺得應該確有此人,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是否真的稱其為老子,我不敢確定。另外,這個問題所提到的神,到底是指什麼?在漢語語境下,在探討中華文化時,人們為什麼不對這裡的」神「表示疑惑?這是另一個問題。歸納起來,這個問題可以變成,「此人是不是一個無論者」。顯然,這個問題是奇怪的。
  2. 當然,人們會說,你懂的,我的意思很清楚。正如有人已經回答的那樣,這主要是西方語境下的問題。好的,那麼我們重新整理一下這個問題的來源和背景。在當今西方,也並不是只限於有神和無神之分,即使對於無神論者來說,也存在很多哲學流派,在多種哲學流派中,馬克思主義流派只是一種,而中國人對馬克思的理解,又主要是通過翻譯後的書籍來理解的,這就失去了一些原有含義,在這種翻譯之後的書籍中,又有不同的見解,然後這其中的某些概念,作為絕對真理,被教條式的灌輸給所有的人,於是我們用這種語境下的無意識,提出我們認為非常清楚簡單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回到現代西方語境中一個極其狹窄的側面,來回答一個2000多年前的中華文化問題?老子是有神論?老子是無神論?他們當時有這種爭論嗎?尋找這種答案,對於當今的我們又有什麼意義?這就引出了更多的問題。
  3. 當然,這個問題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它讓我們更深的挖掘自己潛意識中的問題,讓我們反思自己中華文化的喪失。華人對有神無神的爭論,可能是在漢朝才興起的吧,學者們可以提出更好的回答。但我估計在老子時代,可能沒有這種無神有神的爭論,或者說像我們今天這樣這麼嚴肅的辯論。既然是談中華文化,那麼先放下西方語境下的問題(西方也不只是有神無神兩種視角,即使有神論,其中的很多見解也絕不是我們國人有神的概念,這個複雜的問題,先不在這裡闡述),回到漢字語境,看看「神」這個漢字,比如我們說守神,凝神,藏神,顯然,這種文字下的神,是每個人都有的基本屬性,並不是外在的需要人們強硬去相信的東西。如果說一個人不知道神,那是個很奇怪的問題。
  4. 現代華人對神,帝等的理解,幾乎都是來自西方的,幾乎與中華文化沒有多大關係。當人們把西方文化翻譯成漢字,來教育華人的時候,我們已經喪失了對中華生命的記憶,也模糊了我們對這些漢字的理解和體驗。神這個漢字,其含義絕不只限於現代華人的理解,沒有時間展開這個話題,也不想把這個問題複雜化,繼續沿著大家熟悉的含義進行。神明,神祇,帝等,古人是否認為有「帝」呢?帝,這個漢字含義極其豐富,這是另一個大話題,先放下不談。前面說過,現代華人的生命視野,主要是從廣闊的人類文明的景觀中,完全取其馬克思主義此極其狹窄的角度,並且還是翻譯之後的一個視角,來判斷一切,所以華人普遍傾向的態度是,中華之人不信帝,我們都是理性主義者,是科學的。似乎這樣,我們才代表先進,才能找到自信。
  5. 現代人類理性看待世界的方式,主要是2000來年的人類發現和發展。2000多年前,不只是中國,整個人類都是以啟示的方式來看世界的。那個時代的人類,並不是將所有事物看成是機械的物,而是萬物之後,有另一種存在,當然這也包括生命本身。如果我們只將其定義為迷信,我覺得這是一種人類的迷失,而不是進步。如果回到那個時代,問他們同樣的問題,他們一定會覺得奇怪。萬物,包括生命,並不是止於感官表面,而是有另一種東西,而那種淺層感官之後的東西,可以不斷的帶給我們創造性的世界。當然,古代這種非現代機械理性看待世界的方式,在古代的不同個體中,會有不同的實際內涵,其中當然也有現代人所認為的,迷信式的部分內容,但其整體內涵遠遠超過我們今天所認為的迷信,在古代,這種啟發式的生命模式,帶領著人類不斷創造新的世界。大約2500年前,整個人類開啟了理性看待世界的方式,這也包括中國,再經過2000多年的不斷探索,直到今天走入一種完全機械理性的方式。傳說的老子時代,可能就處於從啟發式到理性的過渡年代。
  6. 遙遠古代的那種啟發式看待世界方式,並沒有消失,而是逐漸的分化,過渡到今天的,以教育為主的教條式的宗教模式,還有少部分繼續以啟發開放式探索真理的自由探索者。不只限於宗教和生命探索者,在科學領域,這種啟發式視角,還體現在極少數的科學家身上,還有那些藝術創新者身上。如果你去認真的反思愛因斯坦和牛頓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理解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與大眾理解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即他們眼前可以感知的物理世界,並不是我們這樣的。牛頓的自然哲學視角,也不是大眾所理解的,那種狹隘的幾條定律的問題。觀察人類3000多年的歷史,在近代,自然科學和藝術的跳躍,其周期要大約100年左右,而對個體生命的認知,其周期要遠遠長於自然科學和藝術,是以千年來計算的。
  7. 似乎遠離了話題,2500年前,如果我們問他們這個問題,你相信帝嗎?也許他們會對這個問題感到非常奇怪,對於古人來說,帝,是生命的一切,這不是相信的問題,而是如何從帝的啟示中傾聽智慧和指引。如果你在談一個外在的,人們毫無體驗的帝,古人完全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也更不理解你為什麼相信你完全沒有體驗的那個東西。我們今天所定義的帝,並且還是用西方文化所定義的上帝,除了這個漢字字形外,其相關性並不大。更不用說,即使在古代,不同的個體,其智慧也有天壤之別,正如現代一樣。
  8. 再回到這個話題,從另外一個視角來看待有神無神問題。首先,一個極端是有神,另一個極端是無神,這其中還有各種中間狀態。如果我們超越這種被灌輸的機械理性教條,在另一個層面看待這個問題,其實無神,有神,以及各種模糊者,皆是處在一條線上的不同狀態,首先他們都是將神外設為與己無關的外在獨立個體,正如我們現代看待外在孤立的一個人那樣,然後用有沒有這種人的視角,來爭論有無的問題。但還有另一種方式,那就是完全放棄這個視角,也不想浪費任何時間在這個問題上,雖然這個問題也許具有一點哲學價值,但對於個體生命發展來說,這種視角沒有很大的幫助。帝,並不是在談外在一個孤立與己無關的個體,而是指走入自己的生命,去激活生命所固有的那種深層感知和創造,並通過那種深層感知,去與一種永恆之存和智慧,建立起一種直接啟示性的連接,從而引導生命,不斷的走出束縛,從而走入創造和進化。這個時候,你才能真正理解漢字中「帝」的各種字形,那種可以引導你走向自由和創造的帝,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是迷信,我為先祖所發現之帝而感到榮耀。如果你一定將此定義為迷信,那麼我會為這樣的迷信而高歌。科學和迷信並不是相對的,時時刻刻限於表面機械感官之見,那是一種比宗教信徒更加淺薄的迷信,至少教徒還企圖去尋找那看不見的。
  9. 當然我不是反對科學,恰恰相反,要想突破科學現有的理論,更是需要跳出現有的感官之見,而進入深層的物理感知,無論是牛頓的自然哲學,那種宏大的彌於宇宙的規律,還是像愛因斯坦那樣,完全跳躍出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而進入另一種異樣的時空編織。再往下走,必須有一個科學家,跳出所有這些人的框架,從而進入另一種可以計算的物理時空,一種更加整合的世界。那麼這種未來的科學探索,必須要回到這種啟發式的物理世界探索模式,然後用理性將那被啟示的物理世界表達出來。
  10. 幾個段落無法表達這樣的話題,可能越想說清楚,反而越令人疑惑。不再浪費讀者的時間,回到下一個問題,關於道教與道德經的問題。道教將道德經看為法器,我想很多人批評這種做法。我的個人意見是,我感謝道教人士如此的對待道德經。2000多年前,人類開啟了理性認知時代。從文字上來看,老子莊子,是站在兩者之間的人物(我個人看法)。隨著人類對古代生命記憶的喪失,逐漸的過渡到以理性為主。中華之道中,那種啟發式的模式,並沒有完全喪失,其部分記憶被無意識的轉化為宗教的實踐。所以在這方面,道教是做出了貢獻的,我們不能只用迷信這樣的文字來評價這種方式。從表面看來,將道德經作為法器,似乎這是迷信的,但無意識中,一種被遺忘的東西被隱藏到這種實踐中。即除了機械理性的閱讀道德經之外,通過這種神聖化道德經文本的方式,讓我們暫時放下頭腦,通過心,讓生命引領我們對未知的神秘敞開,那種神聖的虔誠,可以暫時的軟化我們被灌輸的各種教條,框架,和無意識的各種束縛,從而走入一種新的可能。當然,由於道教形成過程中的各種缺陷,以及整個中華文化的失落,這種啟發性的道德經閱讀模式,並沒有被直接的彰顯和宣傳出來,所以它還是處於原始的迷信期,但是它畢竟還可以提醒我們,除了理性的頭腦解讀外,還有一種生命的解讀方式。我們這一代人,應該結合兩者,再次回到完整的生命。

淮南子曾經解釋過,文字的出現,開始將人的本體生命,肢解成外在各種孤立的物,從此一個完整的中華之生命,在歷史的長河中,被逐漸的遺忘了。到了漢朝的時候,這種外在孤立的神,開始被嚴肅的爭論,有的人認為外在的鬼神是存在的,而有的人反對鬼神之說,直到現代,我們仍然還處於這種簡單的有無之說。隨著這些爭論,鬼神之漢文字,也失去了在華人生命中的指示意義。

道路,不只是前後兩個方向,上面,也是一個方向,但那是一條沒有足跡的道路。它需要你去用生命走出來,然後你就會看到清晰的足跡。


道德老爺是三清

是天尊

是宇宙最頂級的存在

當個神都是折節

我們不稀罕


道家不是道教,道家不是道教,道家不是道教。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道家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認為主宰一切的是道,是自然發展變化的規律,而不是神。我們應該順應自然發展的規律,而不是拜他,所以不是無神論。

中國的儒根本不能算宗教,道佛都是現有「思想」再有信仰,形成宗教的。不似西方一本書從古傳到今。思想體系中就提個神明讓你拜。但是不拜,不信一般老百姓聽不懂。所以一定要鬼神化,或者讓你交五斗米,跟著我們救世主走。因此道教成立了,要拜拜誰那?直接拜老子有些說不過去,於是一氣化三清。老子放在最高的地位。


老子不可能熱衷於搞anti- 、a-這種無聊的行徑。

我問你啊,什麼是神?什麼是有神論?

一個祭祀崇拜的對象?或者說是擬人的自然力量?

祭祀崇拜算是禮的範疇,如果你說的神是這個方面的,按大家所理解的老子反對禮,那麼老子能算作無神論嗎?

我覺得你這是瞎扣帽子。按孔子在禮運中所談到的那樣,如果大道能行在人類社會,還需要禮么?老子所談的是不需要禮的那個層次。遠非當時一直到今日的社會背景所能企及的。你不上賢,不貴難得之禍,搞小國寡民,虛民心,實民腹試試?分分鐘天下大亂,亡國滅種。

那麼他的論述是樸素唯物主義嗎?

可以可以,這個不可以也要說可以,不然怎麼在當今意識形態下生存?躲在這個帽子下面也能避禍啦。

我就不明白了, 一個不能被你們感知,也不能被你們證實的「氣」,怎麼就成物質了呢,又不是指空氣,怎麼就樸素了呢?

你要說「道」這個詞是樸素唯物主義。你說我一個描述「本體」的名詞,怎麼就被人解讀出來究竟是唯心還是唯物?

最後再問一遍,什麼是「神」「有神論」「無神論」「反神論」「唯心主義」「唯物主義」?


謝邀,大概是吧,道德經全篇也沒提到神事?道教的事情不懂不妄加評論。


修改一下:老子是不是無神論者沒有確證,雖然老子確實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但是私以為唯物主義者未必就認同無神論。首先,「神」這個概念就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再者,按照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的原則,對於「神」,固然無法證其有,也無法證其無,所以應該持中立態度。

以下是原回答:

謝邀。最近太忙,剛來得及回復。私以為老子確實是一位偉大的無神論者,《老子》全文也透露著樸素唯物主義的氣息。具體分析請參看我的另一個回答

我的知乎回答:道家到底高明在哪兒?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883303/answer/199431490?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至於為什麼後來被神化,其實原因也不複雜。張道陵在創建五斗米道之前最流行的宗教是由儒家學說改造成的儒教,所以自然而然地受其影響。而在諸子百家中,老子是唯一能與孔子分庭抗禮的,因此老子被奉為太上老君也就不奇怪了。而《老子》一書本身是一般哲學,沒有具體指向,比較容易自由發揮,加上書中有「長生久視」之類所謂的修仙要訣,就更適合作為宗教經典了。而且早期哲學與宗教往往是不分家的,如儒家與儒教,道家與道教,墨家提倡尊天明鬼,至於法家名家等主要偏重於具體的技能,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哲學流派


我一直覺得裡面的神,大概是說精神一類。反正不會是神仙飛升就對了。


唯不唯神我不知道,但老子是唯識論者。老子提出《道德經》有兩個目的

1、提出學問,教化人民

2、辯駁上帝是唯一神的觀點(沒錯,老子那個時期一神論就出現了還挺流行。上帝這個詞是古代形容一神教中神的詞,後來演化成基督教中的名詞)

道德經中提出

天下宇宙中,唯有心識才是根本。

萬物世間,皆由心之所生,萬物世間,將由心之所滅。

世界不是有人創造的。


老子肯定不是無神論啦,他自己就是神仙二代


法器還有「玉清崑崙扇」。

輕便易攜帶,法力巨大。

重要的是:樣式好看,能增逼格。男女皆宜。


佛經不都被用來當法器了,可佛陀與老子一樣,實實在在的無神論者,佛者覺者而已,哪有什麼神!


第一個問題 無可查證的問題你腦子灌水了嗎?

第二個問題 如何看待和如何評價的問題只有智障才能問出來。

題主智障,不用送了。


我們道藏有五千,噴點無數,來吧


推薦閱讀:

道德經中,下圖中這段話如何解釋?
怎麼理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死而不亡者壽在道家究竟有何深意?是超越之法嗎?
如何理解『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天地不仁嗎?

TAG:道教 | 道德經書籍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