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鑫鋼鐵的李兆會到底是敗家子還是行業寒冬的犧牲品?

到底真是個敗家子還是看到鋼鐵寒冬後投身金融,最後失敗的犧牲品。其本人水平如何。


這是海歸富二代的通病,對實業沒有興趣,對資本有興趣。你別說富二代了,連我這個窮二代都受不了工地的環境拼了老命轉行做私募,你讓一個坐擁幾十上百億家產的富二代去操心生產銷售成本控制這一大啪啦的東西,哪有資本市場下個指令簡單。

所以大家可以看一下那些比較出名的富二代,看看他們的經歷,基本上都是弄個投資公司,搞資本市場,定增、併購、風投,五星級酒店觥籌交錯,去三亞開個海天盛宴,會議室看看ppt彙報就是工作了,最有名的就是xx老公了吧。

其實也不奇怪,實業是成本導向型,要在人力成本低的地方,要在有自然資源的地方,要在運輸方便的地方,富二代願意呆的是北京上海香港,都是慢慢去工業化搞金融,這就沒辦法了。

只是其他家的富二代大不了讓老子繼續干實業,自己用雞下的蛋玩資本,這傢伙沒那麼好命,把雞宰了玩,於是就玩完了


2017-12-7添加:

第一次在知乎獲得超過200贊~還有點小激動,100贊是在半夜沒看到。

雖然是匿名,雖然是和我本身想在知乎分享的自以為擅長的東西完全無關的話題~~

唉,感慨下,相比普通人的智慧,還是名人的話題更吸引人啊。

以下是原回答:

匿名強答

接觸過李家超過一半在海鑫任職的人

參加過李兆會和車曉的婚禮

做過四五年海鑫的業務

題目的二選一如果必須選一個的話,我選前者

先說後一個選項,並不成立,李兆會02年接手海鑫之後的十二年實際上鋼鐵行業爆髮式增長的時期。同期的其他民營鋼企 沙鋼、縱橫、敬業、建龍等等等等,當年要麼還不存在要麼就是海鑫身後的小兄弟,海鑫根本沒有撐到行業寒冬到來就已經不行了。

李兆會曾經有一句話經常說,而且經常和合作夥伴說,或者說只在不得不由他這個海鑫的董事長親自出面的談合作的時候經常說,這句話是「我其實根本不想干鋼鐵」。這句話是在陪同我們上市公司總經理和他面談的見面會上,聽他親口說的。而那次見面是要簽署長期合作協議。

從那次之後,我個人其實已經認定,海鑫肯定要完了,就是不知道能撐多久。然後我直接領導讓我們開始主動壓縮清理與海鑫的業務。

14年聽到海鑫停產的消息的時候,我遠在千里之外,只剩一聲嘆息。

我是從08年經濟危機爆發後開始接觸海鑫的,那時我在華東做板材業務,遇到海鑫總裁-李兆會的六叔李文傑帶隊去華東走訪考察市場。經濟危機爆發前,國內各大鋼廠紛紛上馬板材生產線,關停裁減螺線生產線,意圖提高產品附加值。而經濟危機一來,對板材下遊行業的造船、汽車、家電等打擊直接而猛烈,板材斷崖式下跌,華東地區倉庫板材堆積如山。海鑫當時正在建設一套全流程熱板生產線,高爐已經立了,軋線廠房地基都做好了只等設備到位安裝。看到當時的市場環境惡劣程度,考察回去之後,海鑫很快做出了決策,退掉板材軋線設備,準備訂購螺線軋制設備,放棄升級板材轉回建材生產。時候多年在看,這個決策在當時絕對是超神的。要知道經濟危機之後緊接著的就是4萬億~基建救市建材完爆板材,放棄板材轉產建材讓海鑫在09-12年強力續命。

沒錯,就是「續命」。上面這一段,我是想說,海鑫絕對不是因為行業寒冬這樣的大環境的原因垮的,而且並不是在行業性危機的時候出現什麼重大決策失誤而暴斃。海鑫的沒落,是與李家內部紛爭、李兆會本人無心鋼鐵業又不肯放權等等原因共同的結果。

說到底還是在李海倉突然去世之後,李家驟然失去了主導整個家族產業的主心骨,李家大家長出於傳統父子相繼的想法讓孫子繼承,然後為了維持繼承人的權威排斥了原有管理層,然而新管理層同樣是家族成員佔主導。繼承人本人無心日常管理長期定居在外很少回廠,管理層陷入公私不分的糾纏,企業經營和家族內的家長里短混為一團,狗血劇情隨便找個海鑫員工都能說個三五天的。

當然換個角度想的話,如果當年不是讓李兆會繼承海鑫,而是另選其他人,說不好也會是另一種豪門恩怨的劇情上演。或者沒有排斥原管理層,結果也可能出現管理層架空老闆的情況出現。

從我個人的觀感來說,李兆會絕不是行業寒冬的犧牲品,是不是敗家子其實不太好說,只是可惜了海鑫這麼個曾經最大的民營鋼廠。

最後多說兩句接觸的最多的一個李家人

李文傑,李兆會的六叔,李海倉當年帶在身邊培養可能打算以後負責外聯處理政商關係的最小的弟弟,李兆會時代海鑫的總裁。因為年齡相近當初叔伯之中他與李兆會關係可能是最好的,當海鑫總裁十年時間李文傑至少努力的維持了政商關係,也協調了一些李兆會和其他家族成員的關係,然而他終究不是能撐起家一大企業的企業家,也不具備掌控整個海鑫的身份,只是一個修補匠。(剛才最後少了一句話沒保存上)到最後,李文傑也不被信任了,12年前後吧,不再擔任總裁,直接離開了海鑫。從哪之後,李家內部問題開始表面化,連支撐門面的意思都沒有了,海鑫就直接進入自爆倒計時。


他老爹李海倉給他留了一手鬥地主的好牌,他去玩了升級。

他老爹03年去世,他老爹在世的時候海鑫是全國民營鋼鐵第一。 而03年到07年不僅僅是煤炭行業的黃金年華,也是焦炭,鋼鐵行業的黃金五年。

李兆會沒有在他老爹的基礎繼續投資經營煤炭,焦炭,鋼鐵行業。錯過了五十年難遇機遇。

他去弄了資本運作,多元發展。

然後2004年海鑫銷售額達到54.6億元,納稅額 3.66億元。現在要破產了。

可以和另一個鋼鐵業強人--杜雙華做個對比。

2003年,杜雙華與山東萊鋼合資創辦了日照鋼鐵控股

2005年產值80億元

2008年10月,杜雙華350億的身家

2013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150億排名第35名。

他當然是敗家子,他敗掉了他父親畢生的心血。


海鑫鋼鐵作為山西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也是最大的民營企業,兒李兆會作為其父親的接班人於2003年正式接班。樓主把李兆會在海鑫這12年的所作所為僅僅以選擇題的形式問出來 選A(李兆會是敗家子?) 選B(李兆會的海鑫是寒冬行業的犧牲品),是非常不負責的。這其中牽扯著非常複雜的社會,經濟,政治,人文(即家族)因素,相比之下,李兆會自己的因素反而不是那麼大了。所以,我先來回答樓主不靠譜的問題,這其實是一道多選題,李兆會的海鑫鋼鐵之所以走在破產的邊緣,是因為寒冬之下,鋼鐵行業不景氣,家族矛盾恒生,且李兆會未能先知先覺,來不及裹上棉襖禦寒,現落得個在路邊垂死的境地,可悲可嘆。

舉個例子,我心目中的國產神劇No.1 大宅門裡面就有相同的情節。那是在白景琦回來做了當家的時,也曾將他們白家老號這個京城第一葯號做到了破產的邊緣,首先是大環境的惡劣:戰亂恒生,軍閥以各種名義來搜刮民治,不可能不盯上他們富得流油的白家老號,軍餉白家就墊了幾十萬銀子。再加上為了給老太太辦大壽,那10萬輛銀子絕對是不能動,以及他那不爭氣的兒子為了追求利潤賣假藥,被白景琦當眾一把火燒了價值7萬兩銀子的藥材。更別說在他家各種各樣的吸血鬼如 王管家,三舅,白景琦不成器的兒子各種拼了命的使壞。 白景琦是敗家子兒嗎?能力差嗎?當年遠走他鄉獨自創立黒七朧膠也算是一號人物。但是受里里外外各種因素的制約,終於讓白家老號淪落到了破產的邊緣。 那麼他們白家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呢?還是得老太太出馬,早年家境殷實的時候就拼了命的攢錢,攢藥材,往花旗銀行里存了幾十個保險箱的珍貴藥材,還有現金。最終憑藉這點先知先覺,得以讓白家走出困境。我很佩服老太太的人生哲學:當一件事兒往好了走的時候,那一定得往壞處想。而當一件事兒壞的不能再壞的時候,那又得往好了想。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海鑫鋼鐵,李兆會剛接手
海鑫的時候,趕上了經濟大環境的運勢,鋼鐵產業利潤高,需求大。股市興隆,2005-2007 A股大牛市。作為民營企業的龍頭,又是一個20出頭就擁有了常人無法企及的財富的人,有一種氣吞天下的氣魄。李兆會的資本運作也在開始的時候順風順水,這其中最成功的也是為日後埋下伏筆的,就是李兆會2004年對於民生銀行的投資。從2004年11月12日的海鑫鋼鐵旗下海鑫實業以6億拿下民生銀行1.6億股到2007年上半年拋售後套現了超過10億元,李兆會嘗到了巨大的甜頭,之後他又投資了注入山西證券,興業證券,光大銀行等等一系列的上市公司。可惜的是,這些投資並沒有給李兆會帶來同樣輝煌的業績,但是,已經嘗到了甜頭的李兆會早已葯不能停。其實,如果李兆會開始投資失敗,或者遇到了挫折,他或許還會更認真嚴謹的審視自己在這個企業里的定位。有些錯,你現在不犯,以後也要犯,而且代價更大。

到了2008年之後,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都快速的回落了,這時候,大家驚訝的發現李兆會和他的海鑫鋼鐵在裸泳。。。此時的海鑫,猶如當年的白家老號,內外交困,需要大家同舟共濟·,共度難關,結果事實反而朝著相反的方向走。正所謂 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no try no high give me five 。 08年之後,其他的鋼鐵廠都是拼了命也要維持下去的樣子,走關係,拉存款,拉項目。但是海鑫卻不一樣,中高層沒作為,一片死水,而與此同時,頭頭李兆會帶頭zuo,他一直把海鑫當成自己資本運作的輸血廠,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問題不止一個,解決的方案也很多,曾經在家族會議上李春元在家族會議上提出家族內部元老一人拿出一億,其他人有錢出錢,內部融資,先開一個高爐,以緩解當前情況,結果受到了另一元老李天虎的抵制。

關於這李天虎,有必要細說一下,李天虎原本是海鑫集團總經理,李兆會的五叔,實幹家,在當地也有威望,結果在權力鬥爭是被拉下馬,光榮退居二線成為海鑫實業下屬一家水泥廠的負責人(我勒個去,是你你能忍嗎?) 結果現在海鑫出了事兒,要他出錢救?(是你你救嗎?) 俗話說,出來混都是要還的,小崽子不是很能耐嗎?很牛逼嗎?要我掏錢?沒門兒! 李天虎只是被排擠的創業元老之一,排擠元老,安插親信,這都為日後買下了伏筆(提示:炸彈) 。

解決方案二,收購兼并。 這麼大,這麼屌的民營鋼鐵企業傳出了債務危機,立刻就有一大群公司爭當接盤俠。德龍鋼鐵,河北敬業這兩個鐵骨錚錚的漢子,聞此喜訊千里迢迢來相會,結果發現情況遠非他們想像。債務規模太大,高爐的維護費也非常的高,幾億幾億的嚇死你。要賺錢,高爐的啟動資金至少上億,如果要全部開動,那就得數十億的資金注入了。而且債務不透明,沒人知道接盤了那兒還藏著地雷。於是這條路也基本斷了。

那麼結局呢?海鑫現在只有隻有先破產,將債務剝離。你先把肚子里的胎打了,才會有真正的接盤俠騎著白馬來娶你。」莫尼塔鋼鐵行業分析師金海東如是說。

零零總總的扯了半天,故意用了輕鬆地口氣,大家看著也輕鬆,圖個樂子。但是不要忘了了聞喜縣的近萬名員工,一旦破產,那這個縣的經濟會遭受致命的打擊,又有多少人會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呢? 李兆會作為漩渦中的核心人物,本該力挽狂瀾,卻一錯再錯,令人唏噓。這一代的富二代們年輕有朝氣,不同於其父輩踏實肯干講求事業的態度,覺得他們有時代的局限性。而這些手握天下的二代們何不是時代局限性的犧牲者呢?

所以,珍愛生命,遠離二代。

Ps 先寫到這兒吧,未完待續。。


李兆會:懸崖邊的山西首富_JMedia_界面新聞

11年前,父親李海倉在辦公室被人槍殺,22歲的李兆會被形勢推到海鑫鋼鐵董事長的位子上,不動聲色地從元老手中搶班奪權,一手執掌最大的民營鋼鐵集團,成為這個國家最年輕的富豪。

11年後,婚姻破裂、債務危機、工廠停擺……一連串的噩耗,將李兆會推到人生的懸崖邊上。一夜之間,這個33歲的男人,從「山西首富」成為人們口中一無所長的「敗家仔」。

2014年11月12日,海鑫旗下五家企業進入破產程序。流年暗轉,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一、奪宮

出身無法決定命運,卻可以劃定命運的起跑線。李兆會人生的開場,就像被厄運搞砸的一手好牌。

1981年出生的李兆會,長著一副山西人少有的憨厚面孔,眼神剛毅、頭顱高昂,似乎在向外界宣告內心充沛的元氣和自信。李海倉白手起家,在山西聞喜富甲一方,有口皆碑。身為他的獨子,李兆會從小不愁吃穿,也沾染上那個年代「富家子」貪玩、厭學等「劣習」。

李海倉沒有多少時間陪孩子,這是中國第一代企業家內心共同的「隱痛」,所以盡量在物質上給李兆會補償,送他去讀昂貴的私立高中。但李兆會偏不喜讀書,想輟學,替父親打工。

17歲,李兆會被送到澳洲,學習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原本李兆會希望去美國,但怕他管不住自己,學壞,就改到澳大利亞,六叔李文傑在這裡,剛好可以管住他。李兆會生在一個大家族,可以信任的人不多,六叔李文傑是一個,兩人關係一直不錯。後來,李兆會執掌家族企業,將一眾「創業元老」排擠出局之後,李文傑也曾給他打過一段時間下手。

2003年開春,李海倉被槍殺在自己的辦公室,享年48歲。這屬於意外死亡,沒有留下任何遺囑。

在異國接到一個隱晦的電話,李兆會匆匆回國,在飛機上看報紙,才得知父親的死訊。

起初,李兆會只想安安心心做個「富二代」,沒想過接班的事情,因為覺得做董事長「太苦、太累」。但李海倉持有海鑫90%以上股權,除了李兆會,沒有更合情合理的接班人。

父親去世28天,李兆會不情願地接過董事長的擔子,祖父和母親擔任監護人,李兆會只是一個幌子,實權落在創業元老辛存海和五叔李天虎手中,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就能把海鑫的資產移走。企業更迭與改朝換代如出一撤,所謂「孤兒寡母,大權旁落」,兇險莫過於此。

李兆會暗中藉助祖父的權威,利用五叔李天虎和辛存海的嫌隙,離間二人,先後把兩人排擠出局。

別人都以為李兆會將會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誰曾想,他在一夜之間長大成人。

二、「贏家的詛咒」

日後,人們評價李兆會掌握海鑫實權的歷程,會給他貼上「富二代成功接班典範」的標籤。然而,李兆會只不過是花了一番心思,拿過那些原本就屬於自己的資產和權益。

世人所以對李兆會刮目相看,是從中窺見「當家作主、撥亂反正」的影子,就像歷史上那些從權臣手中反轉家國命運的幼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政治,商業也不例外。

李兆會保衛住了家族企業的所有權,換來的最終局面,卻是家族企業的每況愈下。

鋼鐵行業有兩個關鍵特徵。一是資本密集,固定資產佔比和資產負債率高,因此十分依賴經營槓桿,為了盈利,本能地追求規模效應。第二個特徵是周期性強,受貨幣等宏觀經濟政策影響較大。這兩個特徵導致的一個突出問題是,追求規模的鋼鐵企業如何應對行業的周期性波動?

10年之前,李兆會初出茅廬,還沒有經過完整的行業周期的考驗,更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李兆會把那些經歷過行業周期考驗活下來的元老們也趕跑了,換上自己的人馬。這一步棋,徹底掃清了接班的障礙,也為海鑫集團錯失鋼鐵行業的發展熱潮埋下伏筆。

一個有趣的對比是,為了安撫五叔李天虎的情緒,李兆會把海鑫旗下的邊緣資產「海天水泥廠」劃分給他。如今,李天虎手中的水泥業務日益壯大,入股冀東水泥,資產規模早已今非昔比。

反觀海鑫鋼鐵,從規模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淪為粗鋼產能僅600萬噸的二流鋼鐵企業。

要知道,1996年中國粗鋼產量突破1億噸,在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下,開啟了鋼鐵行業的「黃金十年」,到2011年中國粗鋼產量已增長到6.8億噸,幾乎佔了世界粗鋼產量的半壁江山。在鋼鐵行業的「蛋糕」迅速膨脹的前提下,海鑫的份額為什麼越來越小了?

2006年,嚴重缺乏企業經營和行業運作經驗的李兆會過度樂觀、盲目出擊,在淘汰60萬噸落後產能的同時,投資60億元興建新的產業園區,包括更為高端的板材廠,計劃擴展產能230萬噸。但由於資金緊張,項目半途而廢,前期投資的10億元也成為「沉沒成本」。

鋼鐵主業出擊遇挫,而憑藉李海倉遺留的資源紅利,海鑫集團從民生銀行投資中斬獲豐厚。這一敗一勝,自然不難發現,實業沒有那麼容易干,還是投資來得容易。李兆會將精力用在了投資上。一年中的大半時間住在北京,遠離工廠、遠離客戶,落寞地尋找快進快出的投資機會。

三、茶杯里的風暴

第一代中國企業家經營實業積累了最初的家族財富,第二代則普遍缺乏實業經營的耐心和毅力,更喜歡時髦、輕巧的資本運作。李兆會時代的海鑫鋼鐵則是一則突出的例證。

家族企業第二代出身優渥,金錢不再對他們構成束縛,他們更希望按照自己的愛好和意願選擇事業。相比牽涉大量精力的人際關係維護、企業經營管理,投資更符合他們的胃口。

王思聰說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有錢,話雖粗糙,卻頗實在。錢來得如此容易,花起來自然隨意。

鋼鐵屬於高投入、低回報、低風險產業,投資屬於高投入、高回報、高風險行業。李兆會遠離鋼鐵搞投資,並沒有錯,錯的是搞投資的方式。海鑫集團固然屬於李氏家族的私有企業,但如果將家族企業和家族財富不加分割地混在一起,無限抽調家族企業的資金去拓展投資項目,那麼當家族企業所在的行業陷入衰退、現金流緊張的時候,豈不是主業和副業都難以保全?

聰明的辦法是:拿出一部分家族財富,吸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設立一個資金池,共同分享收益、分擔成本。家族企業是一個家族「最後的堡壘」,將其直接暴露在風險之中是不明智的。

然而,相比山西政商界的隆隆地震,海鑫集團如今的遭遇,不過是一場「茶杯里的風暴」。

山西是煤炭大省,一省之經濟命脈維繫於黑金之上,小至百姓就業,大到官員升遷,均離不開煤炭二字,與煤炭打交道的鋼鐵行業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李海倉在世時,海鑫集團就成為聞喜縣的利稅大戶和就業大戶,據說當地人每天吃的饅頭中有一個便來自李海倉,海鑫不僅僅是一個家族企業,更是無數人的「飯碗」。李海倉意外身亡,聞喜人莫不氣憤填膺。

然而,掌管海鑫後,李兆會開始有意識地疏遠政治,與地方官員不相往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李兆會葬送了海鑫在鋼鐵行業的曼妙前程,反過來想,他會否因此躲過山西官場的無形殺陣呢?


這是二代的一個代表。

那些說他敗家的,未免太輕鬆了。在李的眼裡,他爹創下的這些家業,他是看中的,他爹維持的那些關係,他是反感的。天天跟這些政商眉來眼去、笑著哭著甚至奴顏曲膝去維護關係,李是不樂意這麼做的。

所以,說敗家未免有點過,因為他眼裡根本就不稀罕這些人際關係。


這貨機智的不行,現在再看他這個事兒,多少傾家蕩產苦撐實業,最後被政府和銀行拋棄的實業家得哭死啊。金蟬脫殼保全自家資產,留下一個破產企業和幾千失業大軍給政府和銀行。再說他敗家就真不是眼界問題了。


一個沒有經歷過足夠挫折的人,不可能成功,如果起手就帶著屠龍刀,麻痹戒,那麼,就有更大的可能承受更巨大的失敗

類似的道理的例子,多了去了,就不講那些高大上的了,講講自己的親身體會

背景:家裡有個小廠,另有一建材銷售公司,在三線城市算是有點積蓄,我自己也對金錢概念不是很重,懶散的性格導致個人對員工也很寬容,這些,為我再整整4年創業期沒有盈利埋下伏筆

2011年創業,主營家用的高端中央空調等設備,沒用家裡的錢也沒有請任何親戚幫忙,當時24,完全憑自己的一腔激情去闖市場。好在整個大消費市場在崛起,2012年迎來了第一年的好時光,公司人員從3個人成長到5個,當年業績300w,因為開拓市場,所有客戶價格都不算高,賬面上沒賠錢,但是應收款30多萬……

2013年,麻煩來了,因為經驗不足,客戶安裝過程中沒有做好監理,好多客戶使用效果不好,被客戶懷疑的感覺非常不好,為了解決客戶的售後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尾款不能回收,13~14年大概花了50多萬,不惜代價的將問題處理好。不過,好處是,帶來了一些客戶對我個人的認可

2013~2014年,因為忙不過來,請了個同學一起創業,口頭允諾他10%分紅。奈何想像與現實差距過大,同學待了一年不幹了,但是要求當年的分紅,以當年銷售額*10%為估算利潤,要求拿其中的10%分紅,他不知道的是,我這一年賠了30多萬,為了解決這個事情,大概花了又有10w,好在當時也沒有什麼前景,股份的事情就此了結,至少在今天,我是慶幸的

2014年終,為了提高銷售,在外部高薪聘請了個業務總監,來負責全公司的銷售。我盲目的認為,我們可以成為好兄弟,利用公司的「家」文化與他相處,希望用誠意感動他,為其女兒幫忙找學校,為其父母找工作(外地人),沒

想到的是,也是1年後,發現這兄弟利用公司渠道在外偷偷做私單,當機立斷,開除。2014年公司虧損30不到,給業務總監開工資12w

2015年開始,我親自抓團隊,鋪渠道,隨著房產形勢也越來越好,企業開始盈利,到今年預計銷售額可以突破1500w,依然是小公司,但我知道,我已走在正確的路上,在這個小城市也有了一定的名氣,團隊也在不斷的壯大不止一次,我為自己是一個公司的老闆而驕傲,猖狂,為家裡從不幫我而憤怒;現在,我為自己的這些疏忽,為所遇到的這些挫折感到發自心底的幸運。

李兆會是個悲劇,他也不想失敗,他也要為老爸爭光,只是,有誰能在表面的光鮮下,抵抗住美女,名車,金錢,聚光燈的誘惑呢?

慶幸在我還不夠成熟的時候沒有成功,也慶幸一直手裡沒有閑置的錢,不然,我肯定也要開好車,住好房。娶主播,燈紅酒綠,觥籌交錯著迎接不可承受的 失敗了吧。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他很厲害嗎?

他爹死得突然,22歲倉促接班,居然沒有被架空,抓住了大權。不繼續經營關係,避過了14年山西官場大地震。鋼鐵行業不景氣,成功甩鍋,掏空了海鑫。


答一個偏門的

李兆會一婚取了北京女星車曉,一氣質特別好的女星。配圖如下,演過的劇大家可以自己百度

車曉的媽媽叫 王麗雲 對 就是人民的名義裡面的陳海他媽

人家前丈母娘是陳海他媽 陳海是他小舅子 夠叼了吧。

車曉他爸是誰,叫車曉彤,亮劍裡面演過李雲龍的師長,你想著 也不過如此嘛。

高能來了!他還演過西遊記的金角大王。

他老丈人是金角大王!你說屌不屌!


跟他爹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於公來講他爹執掌企業的時候提供了6000左右的就業崗位,只要是當地大學生,畢業就可以來上班。還修橋鋪路捐資助學做公益。拉動了整個地區的經濟收入水平。於私來講,他爹讓整個家族都富得流油,他爺爺曾讓他叔伯們每人拿出一億元救急。

一年做什麼股票基金投資掙10個億的人和一年掙100萬卻提供數十個就業崗位的人。

我更喜歡後者。


以下來自媒體:

後來,股市沒得賺了,他就被迫回歸實業。他發現似乎沒有什麼好辦法能阻止公司持續向壞,於是他悄悄進行一項保全家族資產的行動。2010年年底,他將原料採購與成品銷售業務,從海鑫集團旗下的海鑫實業剝離,轉給了一家叫「海博鑫惠」的貿易公司,而這家公司其實就是他的另一個馬甲。之所以啟用這個馬甲,是因為它與海鑫集團沒有任何股權關係,後來也與他本人沒有了任何關係,成為他妹妹李兆霞的一份私產。一份資料顯示,海博鑫惠到2012年年末時總資產已經達了94.93億元。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向法院提請啟動海鑫鋼鐵破產重整的4個債權人中,竟然包括海博鑫惠。換句話說,李兆會安排自己的妹妹起訴自己,以保(tao)全(kong)海鑫鋼鐵的資產。

如果這個是真的話,我感覺雖然家族產業倒閉了,也未嘗虧得很多。因為鋼材行業與煤炭等行業進入嚴冬,很多時候開張就賠但是因為地方的維穩和百姓就業生活壓力不能不開業。與其賠的傾家蕩產,這樣悄悄掏空父輩的心血保留一絲火種也沒必要太埋怨這位新掌門人,我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沒必要跟隨媒體批評這位由少帥變成敗家子的富翁


應該不算個敗家子吧,起碼他在資本運作、多元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功。

但是他不注重鋼鐵業的發展以及與當地政府銀行的關係,使之在鋼鐵行業寒冬的頹勢下,銀行一抽資就無法運轉了。


和國有的競爭根本不可能勝利


看了樓上的作答,作為李兆會的小同鄉,看到他現在的處境也是唏噓長嘆啊。

1 李海倉在我們小城裡被大家 昵稱為海海,哪怕14年之後,海天廣場(哪怕改名為 南風百貨商場,大家還是叫它海天)海天佳苑,海天花園都有他們家族輝煌過的痕迹。

2 對於李兆會,說敗家子有點過重,我覺得他就是一個 時運不濟的富二代,如果沒有那次槍殺案,他會在父親庇護下再成長几年,然後有一天獨當一面,不會在22歲大學畢業後從澳洲回國臨危受命。

3 對當地的影響,海鑫確實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就業問題,我的兩個表哥都在那裡工作過,0102年說在海鑫工作比是公務員還好找對象。他爺爺 李春元 也是個能人,辦春元學校,做了些積德行善的事。

4 富二代愛女明星。坊間傳聞李兆會也追求過周迅,娶車曉的盛況,每個參會的人不僅不需要隨禮,還會拿到200到500多的紅包。然後縣電視台里 輪番播出 車曉的 鑽石王老五的艱難愛情。與車離婚後,低調迎取女星程媛媛(紅樓夢中人 林黛玉前三名,拍了寧浩的 黃金大劫案)

5 說說我對他的觀感吧,沒有近距離的接觸過,在縣上召開的會上見過幾面,總是帶著一副墨鏡,一身休閑黑衣,在一群穿西裝革履的中老年領導里,很突兀,非主流。他當年去澳門豪賭被扣的故事也是坊間的談資。

6 後來我參加工作了,也參與 海鑫集團的風險化解工作,看著當家不可一世的鋼鐵帝國 四處尋找接盤俠,感慨世事難料。海鑫倒台,根源在於海鑫的公司治理一直管理混亂,內鬥不斷(海海兄弟和李兆會的舅舅),採用傳統的家族式的管理,註定走不遠,只不過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加速了他的衰落(2011 2012有過最後的迴光返照)李兆會的改革和他無心鋼鐵事業醉心金融投資,沒有合理規劃發展道路,直接上了奪命一刀。

對當地,海鑫換了東家,舊廠房和設備從新開始運營,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可是一個時代結束了,那個最大民營鋼鐵公司的故事以後只會存在在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里了。


2010年李掌門迎娶明星車曉,當時在圈內也算是小轟動了,網上看到婚禮上的對聯是:「鑫潮揚壯勢,矚金鵬舉義,前程兆瑞,滾滾車流載富來;海市起蜃樓,看曉日灑金,彩鳳舞霞,濃濃喜氣會心至。」

對聯不錯,「海鑫」、「兆會 」、「車曉」都有了。

但這個「海市起蜃樓」.......就怕是一語成讖呵。

車與李2012年已離婚。


看了一下答案。根本不懂企業管理。成本管理。山西出現這麼大鋼鐵公司。本身就不正常。真正的大鋼鐵公司應該在沿海。起碼沿著大河。才能降低原材料運輸成本。否則一旦利潤降低。會被拚死。

寶鋼集團是七六年中國搞洋躍進,日本仿照新日鐵三號高爐設計建造的。只喜歡富鐵礦。中國的鐵礦一般都是貧鐵。所以只能用澳洲等地的富鐵礦。運輸成本更低。超級貨輪直接卸到輸送帶。送進高爐。山西有這樣的優勢嘛?

所以。一旦行業出現危機,必死無疑。首先就競爭不過沿海。現在很多內地鋼鐵公司都遷往沿海。不計代價。為的是什麼?

所以。這種鋼鐵公司必死。為何唐山可以。因為唐山本身就是貨運港口。

當年錯誤在。沒有及時在沿海建廠。


看看最近和幾年前的答案,不得不說啊,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世事無常啊


2010年李兆會娶了車曉,當時我看過一篇文章,其中寫到李與車分居,車在北京,李每次去看車的時候,車都不太熱情,然後文章解釋到車性格天生如此,我當時看了以後第一反應就是車絕不喜歡李,後來果不其然,倆人離了。


作為與李同鄉的人,對海鑫還算是有些許了解。

海鑫是他爺爺一手操辦起來的,最開始是做肥皂,之後開始涉足煉焦洗焦最後成了鋼鐵產業,從此漸漸殷實,在他爸這輩是鼎盛時期。那幾年憑藉海鑫的巨額稅收,我們縣的財政收入能在市裡排進前五。那時候,一說自己家人在海鑫幹活,臉上都有光的。

只可惜,本來海鑫還能再幹上很長時間,他爸很有頭腦,就算行業寒冬,相信他爸也能找到新的出路。沒想到在辦公室被舊日友人謀殺後,李兆會臨危受命,半道出家。他似乎本來就不看好鋼鐵產業,在其他領域做過很多嘗試,做實業,做投資,到最後基本上都失利了,負了不少債。到最後也剛好碰上行業寒冬,內憂外患之下申請破產,也算順理成章。

現在,建龍集團已經接了海鑫的盤,重組做其他產業,並且躊躇滿志。作為故鄉人,真心希望能夠復興。


推薦閱讀:

是考CFA還是CIIA?
「理工科同學轉行經管諮詢金融,一定要慎重」這篇文章的說法是否真實?
想從高鴻業《微觀經濟學》過渡到《范里安.高級微經》,需要用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做過度嗎?
澳洲移民在工程造價和金融和別的專業中糾結?
如何看待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事件?

TAG:財經 | 經濟 | 商業 | 鋼鐵工業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