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的人際關係是怎樣的?人與人的互動是怎樣進行的?

最近接觸了許多英國本土的人,聽他們多次提到英國人長期聯繫的朋友很少很少,很多人當天在酒吧或者經朋友認識,第二天就忘記了,認識很多人,也忘記很多人。甚至他們說即便在這裡一起有過一段愉快經歷的人回到英國也基本不會再聯繫。但是相比之下中國人如果一起經歷過事情,後來經常會想著聚在一起,很多成為一生的朋友。那些英國本土的少年們甚至提到這幾乎是英國文化的root之一,請問這種現象存在嗎?如果存在,可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如果不是這樣,那麼真實的人際交往是怎樣的呢?


首先與西方人個性相對獨立有關係吧,我感覺在西方社會人際關係只是生活的一種調劑不算是必需品,必需品是你的核心關係,比如家人愛人最好的朋友這些。朋友圈裡不是流行一篇文章說中國人缺乏界限感嗎,中國的人際關係是互相滲透,也沒有太多隱私的概念。而西方人的人際關係更像是相互獨立的個體,他們傾向於找到志同道合能給自己帶來正能量的人際關係,有時候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覺,他們不喜歡讓自己的生活因為人際關係變的複雜,太複雜有時候反而會變成一種負擔。其實每次回國我就有這種感覺,父母一輩被人際關係所困,很多應酬其實他們不想去但是又不好拒絕,於是就整天生活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路里,年紀越大,在一個地方生活越久就越難以抽身。但是中國人喜歡熱鬧,這並不完全是壞事兒,我帶我先生和婆婆回國的時候他們會覺得中國人這樣的人際模式很新鮮,大家都很熱情,熱熱鬧鬧的也挺歡喜的。但是他們是不可能長期生活在這樣的氛圍里的,用英文的一個詞就是會Overwhelming吧。

針對這個問題也來談談其中的一個根源。中國人的沒有界限感來源於農業社會的根源,而西方很多民族都是游牧民族,在農業社會人們傾向於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安居樂業,周圍的鄉里鄉親都像自家人一樣,現在依然可以看到在農村很多家裡門都是敞開著,旁邊的鄰居隨時可以踏進來跟你說兩句話,甚至遇到飯點兒可以隨時坐下來吃一頓。這樣的人際關係是沒有界限的,很多家裡的私事都變成了村兒里人們熱衷談論的話題。這個關於農業社會的論點印度也可以作為參考案例,印度的婚禮可以邀請上千人,一個人一輩子的直接人際關係都不可能達到這麼多人,很多關係都是父母的朋友,親戚的朋友等等,關係網路鋪的很大。而游牧民族就不同了,首先他們不會長期在一個地方,這樣對一些長久的關係就不利於保持,而且游牧民族也更有警戒意識,因為經常更換環境,對陌生的環境是要保持警戒心的,所以不會那麼輕易就跟周圍的人群建立親密的關係。不過中國的現代化漸漸打破農業社會的人際交往模式,城市裡很多人都不認識自己的鄰居,漸漸也會發現人際關係帶來的負累,從而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小家庭。

中國是人情社會,很多事情認識人多了辦事兒很方便,這個我親有體會,但是這方面在英國並不明顯,按照規則辦事兒即可,有熟人也不會有太多改變。另外,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很多友誼都來自同窗夥伴,歐美大學的班級概念也不是很明顯,很多人都是上上課就走了,不會因為地理的原因把人們湊在一起就一定要建立良好的關係。職場當中同事之間也是有明顯界限的,就跟大學上課一個道理,每天朝九晚五下班就回家,很少有人經常約同事吃飯,而我在中國生活的時候很自然的會跟同事吃飯,周末約出來玩兒也很正常。我感覺中國的人際關係很多時候跟地理空間有關係。而英國人就不是這樣,拿我的先生為例,他有幾個從小玩兒到大的發小,現在還保持聯繫,一年會聚幾次,但是我從來沒有聽他提起太close的中學同學大學同學,這些人中很多都在他的facebook上但是他們卻基本不怎麼見面,我們婚禮的時候先生僅邀請了一個大學同學,後來聯繫的也不是很多。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是特別喜歡像父輩一樣人際關係變成一種負擔,但是我也不是特別喜歡英國人對認識新朋友不積極的態度。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幾個固定的關係比較好的好朋友,當然這跟我生活在他們地盤上也有關係,他們是local我是外來的,他們跟熟悉的朋友交往就可以呆在他們的舒服區域,他們懶得投入時間和感情認識新的朋友,比如我們樓上的一對英國小夫妻,我們邀請他們到家裡坐過一兩次,大家都聊的很開心,但是都是我先生主動約的,他們基本不會主動約,後來我們就沒有動力約了。由於先生跟一個外國人(我)結婚,所以現在我們傾向於跟同樣是外國人的夫妻交朋友,比如一些歐洲來到英國工作的人,他們交新朋友的慾望就比較強,經常會主動約我們出來吃飯,而且我們聚在一起聊天的話題也比較有意思,經常是兩對夫妻,四個國籍,各自談論各國不同的風土人情是很有意思的。


有一個法國人評論過英國人及關係說,

』離開了朋友以後可能有三年,五年,還是十年不聯繫,但是如果有一天再遇到那個英國朋友,你會認為沒有相隔過一天』。真是這樣,可能平時不聯繫但是一到一起就會感覺很熟悉,很自然。

不聯繫並不說明不惦記,但是因為人脈很廣沒辦法與所有見過的人保持密切的關係。

坦率說,與人交流也是一種投入,投入時間,投入感情,要自己決定哪些關係是值得去投入,哪些感情對自己沒有用 (比如一些給你帶來負面感,或者讓你很累,很不開心的人際關係, 或者一些自己為了某些原因沒辦法與他們合得來的人)。對我來說有幾個很好很密切的關係比我數不完但與我十分陌生的關係更好。如果兩個人在一起很開心當然會繼續一起聚會等等。


這位作者,千萬別拿中國人待朋友那套去對待外國人。那樣你就錯了。


推薦閱讀:

假如英聯邦組一支足球隊,水平怎樣?
怎樣評價英國脫歐「二次公投」網上請願超過70%的簽名來自英國以外?
若蘇格蘭獨立,英國會不會改國旗?是否會有連帶效應?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英國本土綜藝節目?
為什麼倫敦的辦公樓、商店、餐館等通宵亮燈?

TAG:心理學 | 英國 | 人際交往 | 英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