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為什麼被稱為零售之王?

都說招商銀行的零售業務遙遙領先,而且在私人理財上也是最有優勢的。這是為什麼?有什麼特別的理財產品?


這就是同業之間一個稱呼而已,具備話題性。當年興業做銀銀平台帶著一幫城商行農商行在資金市場縱橫捭闔的時候,大家也叫興業是同業之王。不過,細細數來,招行在零售還是有一張不錯的成績單的。

一,先看權威媒體評價

僅以零售領域獲得的獎項而言,隨便寫幾個,基本網上都能查:

1,《亞洲銀行家》(The Asian Banker):截至2015年,招商銀行6次榮膺「中國最佳零售銀行」大獎,連續11次榮膺「中國最佳股份制零售銀行」大獎,2015年「中國最佳現金管理銀行」等,以2015年參加評選的金融機構為例,包含亞太地區國際範圍內超過160家金融機構。

2,《歐洲貨幣》(Euromoney):截至2015年,招行再度榮獲《歐洲貨幣》雜誌評選的 「中國區最佳私人銀行」大獎(Best Private Banking in China)。自2009年開始,《歐洲貨幣》首次將中國大陸私人銀行業納入評選範圍,綜合評價所有在華開辦私人銀行業務的中外資銀行的綜合服務能力,招行已5次榮獲該獎項。

3,英國《銀行家》(The Banker)):《銀行家》雜誌攜手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產品中心聯合主辦了「2013中國金融創新獎」頒獎典禮,招行獲得最佳金融服務創新獎。

4,新加坡《私人銀行家》(Private Banker International):截至2014年,連續第4年榮獲「中國本土最佳私人銀行」獎項。

二,零售金融業務方面

1,互聯網金融。全國第一家開通微信銀行,此外招行在網路金融方面還是很多動作的,剛剛在深圳前海成立招聯消費金融服務公司,2014年連續上線了"閃電貸"、"雲按揭"、"朝朝盈"、"一閃通"等一系列針對不同客群的零售類產品,基本都還是零售網路金融的路子。

2,信用卡業務。信用卡是國內第一張符合國際標準的雙幣信用卡,目前發卡量超過6000萬張,被哈佛大學編寫成MBA教學案例,發卡量國內股份制第一,僅次於工行,建行。有人說工行發卡量都1億張了啊,但是你要看活躍度貢獻度啊,印象中工行的卡均交易額比招行低了不少。

3,理財。 聽資管部同事說過,發的產品就沒有愁賣過,包括這一波牛市行情期間發行的。代客理財的資金總額超過1萬億,私人銀行領跑同業。印象中好像也就是工行理財也做到1萬億了?資管這塊多說兩句,以前國有大行不太看得上。在躺著都能掙錢的那一段日子,靠息差就能坐地收金。但是現在利率市場化2015年還差最後一公里,各大銀行都越來越重視中收。 現在大資管時代,不佔資本,以後隱性兜底去除了還能不承擔風險,換句話說就是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這種輕資本的業務成為銀行逐利的主戰場。招行憑藉早些年在零售客戶的口碑和耕耘,算是不小心靠近了一把風口。

4,2014年年報零售的相關數字

自田行長提出「一體兩翼」回歸零售業務為核心以來,零售金融業務盈利佔比繼續提升:稅前利潤達291.05億元,比上年增長23.88%, 佔全部稅前利潤的39.64%,同比提升5.30個百分點。私人銀行客戶(指在本公司月日均總資產在 1000 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 數為 32,880 戶,較年初增長 28.96%;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戶總資產為 7,526 億元,較年初增長 31.71%。

三,多餘的話

其實,黃金十年那會,誰會想做零售啊,做對公都是悶聲發大財。沒聽過中國第六大商業銀行是工商銀行北京分行嗎。招行創業之初,馬行長不是說過嗎,想做對公沒人和你做,只能辛苦一步步耕耘零售,做大客群,重視用戶體驗。所以,其實招行算是從基因上就是一家零售銀行。09-10年那會股份制第一地位岌岌可危的時候提過2次轉型,中間經歷過幾年模糊期。2014年算是重新回到零售為體,公司和同業為兩翼的策略上。

所以,說招行是「零售之王」,我覺得既是對招行在零售領域成就的一種肯定,也是這家銀行自創立之初就和零售磕磕碰碰打下不可磨滅印跡的一種緣分。

ps,利益相關,但是保證數據。


我以為這樣的問題都是先要問是不是再來說為什麼的。我只聽說富國銀行被稱為「零售之王」過。

招商銀行的零售業務突出表現在「信用卡」和「金葵花理財」這兩大品牌上。無論信用卡還是理財,學習台灣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抓住了中產階級崛起和消費升級的大環境。

話說以STP+4P+CRM的傳統市場角度來理解,中國的零售銀行業務普遍搞的非常的差,離消費者的預期和市場發展階段的要求都相差甚遠。零售金融領域有什麼品牌能有和其他零售行業類似的行業集中度嗎?恐怕客戶的心理認知都不在一條線上。

這一行業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品牌的話也就是招行的服務水平帶給客戶的體驗是不錯的,但也僅限於人能提供的服務。

至於說財富管理,私人銀行業務,至少從賬面上,招行沒有什麼優勢。招行在股份制銀行中不錯,比及四大行還有差距。說到理財產品,業界也並不認為招行有更強的實力,還有光大,中信,浦發………在大資管的背景下,銀行的理財產品更重要的是看產品研發運營能力,這個偏中後台,客戶未必能感知到。

零售金融是非常有前途的業務,發達國家的零售業務通常能佔到銀行總收入的一半。於此一大幫銀行要靠著互聯網金融來推動改革創新的大環境下,我個人還是希望利率市場化,新的競爭者和資本市場發展來倒逼銀行來改革。市場自由競爭的結果肯定是讓大家產生專業化和差異化,也一定有銀行長於零售業務。這塊貌似紅海的藍海歡迎大家來戰。

招行自己發力交易金融與同業業務是另一個問題。


前招行員工答一發。真心覺得招行公司業務太爛,零售再不好該怎麼活呢...


看看各銀行年報就懂了


招商連平安都比不過,還敢稱王?

寫在前面的回復:有朋友說了財務數據和客戶體驗,我個人認為這是戰術層面的問題,招商,華夏,光大包括交通銀行這幾個股份制商業銀行現在的問題是:戰略層面如何競爭;換而言之,「不是四大行的命,得了四大行的病」。

ps:客戶需求至上,有人就是喜歡sm,因為能滿足需求。所以客戶體驗就不要當說辭了。

民生當年賺錢都賺的不好意思了;這兩年有些背時,財報不如以前靚麗,但畢竟別人開拓了一片中小民營企業信貸的藍海。

~~~~~~~分隔線~~

有人問具體那方面比不過,我實在太懶,具體數據可以看行研,而且當伸手黨也不好對吧。

但張口就來也不對,提供幾個思路吧!

一、都是深圳的銀行,平安在深圳國資委的力促下,整合了深發展,又在上海做陸金所,成了p2p的金字招牌。深圳,上海兩地政府都很支持,希望平安做成金融行業里的阿里巴巴。再看招商這幾年做了點什麼?發卡,個人信貸這些傳統銀行業務做不過宇宙行這些大行。高端客戶多樣化投資需要,現在有證券,信託,私募,海外資產這些通道加以滿足。十年前發個理財比存款利率高一兩點是要搶的,現在呢?

招商並沒有像平安,民生,興業這些同等級別的兄弟一樣拓展自己的特色業務,反而這兩年和大行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開奧拓的和開渣土車的開一條路,雖然現在是各走各的車道。誰知道將來會不會兩車道變一車道?

二、零售金融一方面是細分市場的廝殺,另一方面又是大數定律起作用。需要客戶的保持一定的黏性,對客戶的信息反饋和區分能力要求很高。所謂大數據說了這麼多年,但就個人觀察到的情況來看,數據質量和時效性都不行,金融行為評價體系也是初步運用。大家都是剛起步,同行業比較起來,當然是數據多,客戶基數大的佔便宜。想想招商和宇宙行的網銀改版頻率就知道了。

三,以上隨便說說大道理。但股民都不傻,會用腳投票,看看平安和招商股價一年來的漲幅,就知道了。


業內人的說法主要是因為招商銀行零售業務的收入佔比是所有商業銀行中最高的,而且也是遠遠超過其他銀行。零售業務天然困難,對服務對要求很高,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建成。馬蔚華行長在對時候 ,喊出來「零售轉型」的口號,差不多花來10年的時間才達到今日的這個業務結構,業內無人能夠企及,所以「為王」。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剋制住消費的慾望?
金誠財富有人了解嗎?這家公司在行業內的情況怎麼樣?排名還靠前嗎?資金投他們的項目安全嗎?
如何挽救股災?
請問有什麼辦法可以令自己形成節儉的習慣,能自願的去省錢,我說的節省並不是摳,有人能分享自己的心得嘛?
很多人說讀書的好處,可讀再多書也不能掙錢,大部分人仍處於底層,有什麼意義?

TAG:銀行 | 理財 | 銀行業務 | 銀行客戶經理 | 銀行理財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