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深夜動畫絕大多數是12、13集,或者24-26集?

日本深夜動畫絕大多數是季番、半年番。

感覺日本動畫的這種固定集數形式 對導演和編劇的能力是一種挑戰,比如因為集數過少,劇情就不得不壓縮、節奏過快很難講好講完一個故事。(翻了一下bangumi排行榜,top50隻有一部原創季番,top100隻有三部原創季番)

而很多改編季番只講了個原作故事的開頭,很難令人滿意。

而近年半年番也很少,有些半年番甚至會出現劇情拖沓的問題。為什麼集數就不能是15、16、17,30、31等,為什麼一定是按季度播放?

為什麼國內的大多數網路動畫也是這樣?

題主還是知道一個季度大約是12個星期的。


  • 為什麼集數就不能是 15、16、17,30、31 等,為什麼一定是按季度播放?

日本動畫公司為什麼選在 1 月 4 月 7 月 10 月這幾個節點集體發布新番,而不是其他時間點?www.zhihu.com圖標春季番和秋季番是否是日本動畫的旺季,是的話為什麼?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很多動畫片都是52集或26集?www.zhihu.com圖標

  • 為什麼日本深夜動畫絕大多數是 12、13 集,或者 24-26 集?

為什麼近幾年新番多是季番,而以前多是半年番?www.zhihu.com圖標


我沒有啥數據,就用常識回答了,說的不對的話,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為何日本深夜動畫絕大多數是季番、半年番?

做動畫是花錢的,大家都知道在製作動畫、電影等娛樂作品時,如果作品不受歡迎的話,就存在著背負大量債務的風險。萬一真製作了不受歡迎的東西就很容易而遭遇危機,從而導致破產啊什麼的。後來有了「製作委員會方式」,製作委員會方式即為了分散風險而想出來的方法。從《EVA》成功之後「製作委員會方式」就流行了。

大家都知道動畫是靠賣光碟賺錢的。12集比24集短(集數更多的同理),光碟肯定是先弄出來,賣的好的話資金就回來了。有人會說「放長線釣大魚」,對不起這不行。

一個季度(12集)的深夜動畫大約要花700—1200萬人民幣(百度查的),24集的話就要翻倍,等半年播完在賣光碟的話回本太慢了!想一下啊,真有這錢為什麼不多投一部同期的動畫呢?到時候兩個一起回本豈不是美滋滋!萬一看走了眼也不一定兩個都傻眼對吧?最起碼比投資一個出問題的幾率小。

說到底就是風險的問題,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降低風險儘可能多賺錢,不只是動畫任何商業的東西都離不開這個初衷。

至於為什麼都是12、13、24-26這幾個數字,我覺得題主可以找一本日曆。

除了二月份比較特殊之外,剩下的月份都是30、31天,一個季度就是90天左右。日本動畫都是周更的,一個季度最多就是放13集。有的動畫還不是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第一個星期開始播出,所以就會有浮動。再然後,半年是兩季度、一年是四季度,基本上這長度的動畫都是13的倍數了,再加上不一定是月初就播出也會有浮動。

而很多改編季番只講了個原作故事的開頭,很難令人滿意

就輕小說而言,一般是改5卷的故事。講多了節奏太快,講少了節奏太慢,觀感都不好。觀眾可是衣食父母,不能得罪!如果題主你輕小說和動畫同時看的話,你會發現動畫還刪減東西呢,這都是為了觀賞體驗。

還有,小說賣的不錯齣動畫片,動畫製作公司賺了錢,有的人沒看小說但是為了後續劇情也去看小說了,小說也增加了銷量。對於兩者而言這是一種互惠互利。這種「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方式應該是一種商業手段。

感覺日本動畫的這種固定集數形式 對導演和編劇的能力是一種挑戰,比如因為集數過少,劇情就不得不壓縮、節奏過快很難講好講完一個故事。

如果是漫畫改編、輕小說說改編的話,其實已經有底子了,都差不離是漫畫二三十話、輕小說五六卷的模式。我覺得是那種「會開車但是小心開車」的情況,而不是「不會開車硬要來」。

有沒有這種帶有挑戰的動畫呢?有!原創動畫。這東西毫無底子,沒有之前的漫畫輕小說做市場檢驗,我覺得是個非常可怕的東西,根本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大家心裡都沒底。

不過說起來的話,近些年原創動畫好像變少了吧?我想應該是都怕風險。但是我挺喜歡原創動畫的,沒有漫畫沒有小說,接下來的故事全靠猜,很有追的慾望!

想到這麼多,我就說這麼多,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自葯(為什麼沒人願意邀請我回答動漫相關問題呢???可能我真的太沒名氣了吧QAQ)

上面@二次元病棟已經回答的很好了(別以為我不知道你這名字啥意思,嘿嘿嘿,一起交流啊!)。這裡補充補充。

15/16/17集的動畫有沒有呢?是有的。典型代表就是妄想學生會那種,13集結束了不斷出漫畫附贈OVA來擴充,現在已經不知道多少集了。不過這種屬於極端代表不存在討論意義。

為什麼是12/13集或者24/25/26集作為日本動畫的首選呢?這就得從製作委員會說起了。

製作委員會就像一個聚會(party),某人手上有個房子(企劃)要舉辦聚會(做動畫),A(公司)說我有錢,A就進來了。B(監督)說我有人脈,能拉個團隊,B也能進來。C說我能做音樂,C也來參加,D說我會宣傳,D也變成客人。然後大家湊湊份子錢,請廚師E來做菜(動畫),E就被稱為「元請」,也就是做動畫的動畫公司。

至於E能不能進房子參加聚會呢?這就得看先來房子(先進委員會的成員)的人的心情。總不能你開party和廚子一起吃飯不是?(純舉例,本人很喜歡廚師這個職業,絕無歧視)因此大部分情況下動畫公司就是純打工的,碟片賣多少(菜賣的多不多)和他們毛關係沒有。很多廚師(動畫公司)由於自己的水平層次不齊導致做出的菜(動畫)天差地別。不過也有特別的廚子(就是你!京阿尼!)非得要進位作委員會(分錢),後來發現製作委員會人多了分的錢就少了,就把東家都甩了,自己起小區(京都大賞),自己做製作委員會,掙的錢全都是自己的,全世界獨此一家。。。

理解了上面的邏輯,就能理解為什麼只做固定的集數了,因為

一,給的錢是死的,業內一集多少錢價格是透明的,質量好的就貴點(原畫多)而已。

二,時間問題,12/13一集正好一個季度,下個季度正好開學/放假,完全跟著廣大青少年的時間走,這也是為什麼往往冬季番被稱為最無聊(鹹魚)的季度(當然,在我京紫到來之後冬季檔將是最好玩的季度)。放到一半開始賣碟片,正好下個季度回本,財務報表會很好看。

三,目的不同,除了原創動畫,所有動畫做出了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你買動畫的。是作為動畫源頭的小說漫畫遊戲偶像周邊的超大型宣傳片!這裡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刀劍神域》,動畫播出前是過百萬的普通人氣小說,播出後。。。2000萬銷量吊打一切小說和頂端的魔禁爭高低!

四,為了劇情對應。除了春物那種死了媽一樣追原作進度的動畫,正常動畫改編輕小說一般是13集對應4本的狀態,也就是三集講完一本書的內容。別看一小時講完一本書好像很多,其實日本輕小說很短很短,常人也就一上午不到的閱讀量,改編成動畫正好,不過也有劇情節奏改的混亂的,這就是腳本的鍋了,一般和集數無關,詳見麻枝準的打棒球,大河內一樓的吃藥,岡媽的。。。不提了,難受。。。

五,24/25/26集這種就比較特殊了。這種半年番有兩種,一是兩個季番湊一起的,比如《刀劍神域》的SAO和ALO篇,關聯不大但是一起放出來,第二季的GGO和聖母聖詠,斷鋼聖劍拼一起也是這樣。(刀劍真的是標準靶子)。還有一種就是一開始就要用25集講完故事的,比如《斬·赤紅之瞳》,連載的時候漫畫還沒有完結,但是這漫畫不像海賊王可以不停BB的,當時劇情離完結也不遠了,所以直接就原創結局25集完結了一個故事。FATE/STAYNIGHT的UBW線也是25集講完一個故事。這類屬於13集實在壓縮不下去,或者壓縮了必然導致劇情崩壞再加上製作委員會賊有錢的類別。不過25集太容易出問題(劇情崩壞,說的就是你網管,製作經費回收時間長,觀眾購買壓力大,不買賬等情況),所以半年番越來越少,畢竟業界藥丸,不如掙短線的錢快去回本不是。


成本與風險考慮,日漫日劇美劇英劇等都趨向於以一季度為播出期限,好的可以續集,差的就砍了


一季3個月 12周 12集左右

兩季6個月 24周 24集左右

年番現在很少了 50集左右。


其實海賊王和柯南是可以1.2.3.4.5.6.100.200.300.....集的


首先日本動漫行業競爭很激烈,中國也是,很多東西現在都是慢慢做出來。

我看來就有兩種情況。

第一,原作很受歡迎但是並未完結,為了趕上流量緊跟著製作動漫版,先佔著位子,免得以後被別人給搶了。在製作過程中原作肯定是比動漫慢很多的,所以動漫就不得不放慢腳步或者按卷製作,比如火影,原作沒更完,但是動漫進度已經趕上原作了,所以每集都要水好多自創的啦什麼的,再比如一拳超人,夏目友人帳、、、等等等等,原作沒有更新完,而且更新的也很慢所以就按照每一大段故事來製作,一拳打完波羅斯之後就是閑的蛋疼的悠閑時光,夏目的每集內容關聯不是特別緊湊,所以在製作完一段之後,看看收視率和原作的進度慢慢來。

第二,一次性製作完一個番非常耗時耗力,現在社會上面市場、口碑等等都是稍縱即逝的,就好比火影,要做完在播誰有空慢慢看好幾百集啊,讓大家每周抽個時間看一集,既保證了作品不會白費功夫,也為觀眾考慮。再比如像《鋼煉》《哪吒傳奇》這些十年前左右的番,基本都是在晚上的黃金時段,電視上面播,平心而論,現在誰還會每天蹲著等電視的更新,多少人有這個時間啊,很多人都是在手機上面去看,抽一個沒事的時候。

中等長度的番如《fate》系列,人家基本上就是完結了,沒可能讓能馬上完結的番中途腰斬,而且這些番在前期反響不是很大,一般是到了中後期才會比較讓觀眾關注,就比如《fate ubw》來說嗎,前期真的沒什麼看頭,就是看看金閃閃刷刷帥,呆毛王賣個萌,到了後期的戰鬥戲如此緊湊,經費燃燒也都在後面,才會好評不斷,要是在中間就斷片,後面的幾集作為下一季的,首先前面的戲不夠精彩完全吸引不到多少遊離觀眾,也會讓看過的觀眾覺得很蛋疼,難免一氣之下很多人就不看了,畢竟現在市場競爭激烈,你的東西不夠吸引,自然會有別的廠家出面勾引客戶啊。

所以按集數製作這種情況對於廠商和觀眾都是有很大的好處的,畢竟廠商要賺錢,而觀眾也不會有時間每天去追番,再有就是製作周期了,就拿《權游》來說,書是好書,但是電視沒排出來之前誰都不知道怎麼樣,玩意拍出來之後沒人看豈不是虧死啊,所以現在很多番都是先來試試水,受歡迎了賺錢了,廠商賺錢、投資商投資,糾結著搞下去,不賺錢的話,就不拍了止損比較容易,而且同樣製作一個60集番劇的錢,在分集製作後,可以多製作好幾個其他的,收益可以再短期就見到,不會因為製作周期太長而讓熱度降下去。


因為一年有52周;一年有四個季節;

52/4=13

如果一部動畫剛好是13左右或者13的倍數左右,就可以剛好填滿一個或幾個季的番劇

常見的新片開始都是1 4 7 11月更新一輪

規格統一方便新舊片迭代應該也是一個原因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覺得我幾年前就看過《我的妹妹是黃漫老師》這部動漫呢?
如何評價數碼寶貝獅子獸?
怎麼買到又便宜又是正版的手辦?
海賊王手辦造型最帥的是哪款?
中國版《文豪野犬》會是怎樣?

TAG:動畫 | 日本動漫 | 日本動畫 | 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