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陸青春電影和台灣相比到底差在哪裡?


先簡單概述台灣青春電影(以下簡稱「台青電影」)的優點:

1.台青電影的核心是成長。

2.關注女性。代表作:《少女小漁》(張艾嘉1995)

3.早期台青電影以小人物的悲劇反映大社會的變革。代表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

4.中期台青電影開始關注性少數群體。代表作:《心動》(張艾嘉1999)、《盛夏光年》(陳正道2006)

5.後期至今台青電影完成了從藝術片到商業片的轉型,並且一直保持口碑。代表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九把刀2011)、《我的少女時代》(陳玉珊2015)

大陸青春電影(以下簡稱陸青電影),在90年代,零星出現過幾部優秀的青春電影,其優點大致也包含了所列舉的台青電影優點的第1點和第3點。這個期間出現的優秀電影譬如《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1995)、《小武》(賈樟柯1998)、《天浴》(陳冲1998)都是非常優秀的青春片,王小帥在2001年導演的《十七歲的單車》和婁燁導演於2006年的《頤和園》也算是千禧年之後陸青電影的佼佼者。

但是,其總量還是被優秀台青電影的總量遠遠甩在身後。

從2011年台青電影《那些年》在大陸橫掃市場之後,青春這個大IP忽如一夜春風來,開遍大陸市場。但是,抱歉,11年之後的陸青電影的優點,除了「會圈錢」這一點,我說不上來。今年上映的《誰的青春不迷茫》,得到了很多好評,但是好評的大部分理由居然是「沒有墮胎和車禍」,這樣的好評,我實在不太好多說什麼。但是我希望《青茫》能成為陸青電影進步的一個台階。

其實台青電影全面碾壓陸青電影的第一個首要原因就在於,台青電影在台灣的歷史其實已經非常悠久了。早在1979年林清介就已經拍攝了反映當年青少年早戀現象的電影《學生之愛》。另外一點,台灣這個小島在青春電影的拍攝上,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大海、藍天白雲、漫長的夏季。這三個元素是關於青春永恆的意象。

先從早期(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台青電影說起。早期的台青電影以《戀戀風塵1987》(侯孝賢)《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少女小漁》(張艾嘉1995)、《麻將》(楊德昌1996)等作品為代表,以寫實主義和解構主義為基本手法反映那個年代青年人對於生活和社會環境的理解。

這一時期的台青電影有一個共同的感情基調:悲情、壓抑。

以《牯嶺街》為例,這部電影主要講述60年代台灣的一起少年殺人事件,事件的背景即國民黨遷台,眾多來自大陸各地的人聚居在一起,在少年群體中形成了以山東、四川等地域劃分的小幫派。在這些小幫派的一次鬥毆中,山東被殺,主角小四被勒令退學,小四的家庭也因受政治方面的迫害最終分崩離析。後來,小四又因情感殺死了自己喜歡的女生小明,最終釀成了國民黨遷台後的第一宗少年命案。

這部電影長達4個小時,劇情龐雜但人物清晰,敘事繁長卻有條不紊。在劇中的每個人物身上我們都能看到60年代台灣的影子,且能找到一個歷史批評點。導演將小人物的悲劇融入到了巨大的國家社會背景之下,令人管中窺豹,將一個動蕩不堪的台灣清晰地展現在觀眾眼前,讓人觸手可及。

此外,還有張艾嘉以女性視角對於青春的解讀,她作品中的諸多女性角色都個性鮮明,充滿智慧。

但是,在這個時期的台青電影,雖然出了非常多的深入人心的作品,但是實際上處於蟄伏狀態。當時的台灣導演一直將「青春電影」歸納為藝術片,而非商業片。也就是說,青春電影依舊是小部分人的狂歡。

台青電影真正走進大眾視野,是在千禧年之後。以《盛夏光年》(陳正道2006)、《海角七號》(魏德聖2008)為代表的過渡時期台青電影,慢慢地開始向商業片靠攏。

直到2011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橫空出世,橫掃亞洲各大市場。

這個時期的台青電影真正實現了從藝術片到商業片的轉變。

他們紛紛擯棄上一代電影人「重藝術,輕票房」的電影觀,不再專註於影展拿獎,而改走親民路線,開始積極探索生存之道,即「站在觀眾的角度、講身邊的故事、珍惜投資人的信任,票房口碑都要贏」。

這一點比陸青電影好在,台青電影是真正在老老實實講身邊的故事,並且想要保住口碑。而大陸青電影則只要錢,口碑無所謂。

《那些年》里的柯景騰為了心愛的女孩開始用功念書,最終考上大學;而沈佳宜卻因為考試嚴重失常,沒能和柯景騰上約定好的大學。在二人雙雙奔向新生活的前夕,終於了解了彼此的心意,卻又因為一次「格鬥比賽」不歡而散,最終成為陌路人。

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典型的「流氓與小姐」的故事,但是為什麼會受到這麼多人的歡迎?因為這個故事不單單是作者腦子裡的意淫,它非常普通,是真真切切發生在我們每一個人青春里的一段往事。

並且,台青電影在題材選擇、創作手法上也明顯地體現了台灣當代社會文化的多樣性,比如以描寫男同情感的《盛夏光年》,女同情感的《心動》,和《那些年》中對於性幻想的描寫,以MV的形式表現的剪輯手法,以及片中插入的殭屍跳場景,以致敬香港的殭屍片的創作手法等等。

以上提到的,從80年代開始的社會批判元素,到現今的社會流行元素,都是大多數陸青電影迄今為止沒有的。

近些年大陸的院線青春電影,譬如《小時代》、《左耳》之流,這些電影不配稱之為青春電影,我叫它們粉絲電影。這些粉絲電影的構成方式是:0演技的演員,0導演基礎的導演,再加上視財如命的投資方,和腦殘的粉絲群體。

或許有的人還不明白台灣青春電影為什麼好,說一點自己的小感悟。

我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見過像《小時代》中的人物一樣的人,也沒有經歷過《左耳》中的故事。說白了,我們曾經喜歡過郭敬明,意淫過饒雪漫作品中主角們的愛恨情仇,但那終究是中二時期,沒有見過世面的時候的幻想。人是會成長的,我們已經脫離了那個愛幻想的年紀,被社會與現實打壓得透不過氣。我們內心對於生活美好的溫存,多存在於我們在青春里真切經歷過的暗戀、初戀、美好又單純的友情。這些東西,台灣的青春電影能給我們,大陸青春電影給不了。


先說結論:大陸的不少青春片不能算得上優秀的青春電影,有時候甚至不是優秀的電影。

再說我本人:看過的青春片有《那些年》《致青春》《梔子花開》(沒看完)《小時代1》(沒看完)《三傻》《魚缸》,閱片量一般。在校高中生一枚。

首先說好電影,一般電影我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敘述流暢舒服,二是引人思考。

1)引人思考方面。

目前大陸青春片,我覺得有一個亘古不變的中心:我們所做的一切,終究敗給了時光。

可你們到底幹了什麼啊大姐們。

好,就說敗給了時光,您跟我說說怎麼敗的?時光怎麼把你打敗的?我們必然要被時光打敗嗎?什麼叫打敗?

你們不就談了幾個戀愛之後神乎其技地死的死傷的傷出國的出國最後若干年後一塊兒把自己喝的黯然神傷嗎?

2)敘事方面

呃…好,我不要求我看完之後拍案叫絕,我就想吃吃爆米花,起碼讓我心情愉快一下吧。

但是,有時候這個敘事拖沓,演技掉線的問題,真的讓人很尷尬啊。

再說說青春片的「青春」標籤不青春的問題。

1)青春就是在談戀愛嗎?

不。我是單身汪,我對此很不滿。

最讓我不滿的是,在戀愛為主旋律的背景下,其他內容都如此隨意…

說出國就出國…

說懷上就懷上…

挫折神乎其技地說來就來…說走又走…

2)我們上學的時候是這樣的嗎?

不是。

五三呢?

就算你不做五三,也不要幹什麼都打柔光吧。

你們為什麼整天穿禮服呢?

沒有體育課嗎?

3)我們上學的時候是這樣想問題的嗎?

唉,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青春明明是一個人三觀形成的階段,辣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也不知道拍哪兒去了。具體參見第一點。

總的來說:對於青春的想法不足或接近沒有,對於電影質量的要求更像是為了撈錢。

另外,歡迎大家推薦不是這樣的青春片~


「藝術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

其實很多人看青春電影就是為了追憶一下啊 感受一下自己的青春時代而已

《我的少女時代》這電影出來的時候一些人開始討論劇情多俗套 多傻白甜多意淫多不合理 哪有那麼好運氣你會遇到一個徐太宇。當然啦 我也承認它俗套 但是把一個俗套的故事拍的挺不錯 引起這麼多共鳴 也算某種程度上的成功吧。

我們當然知道很少會有人遇到那麼一個徐太宇 那麼霸道那麼帥那麼體貼 打架都要護著送你的偶像立牌。但是我們依然被感動了 因為雖然沒有遇到過徐太宇 之前總會幻想過遇到這麼一個人吧 總該遇到過拽你馬尾辮天天和你鬥嘴的李太宇 或者老氣你卻在你感冒時跑過來問「還好嗎」的王太宇吧。

電影裡面總有些片段勾起你的回憶 讓你想到在你傻了吧唧的青春中遇到過的那些人 陪在你身邊的朋友也好 嫉妒羨慕的班花也好 苦苦暗戀給你個眼神你都能開心一整天的校草也好 張牙舞爪讓你恨不得給他一板磚的隔壁班男生也好。

大多數人的青春沒有那麼驚天動地的 吱呀吱呀轉讓你擔心會不會下一秒就掉下來的吊扇 兩天沒來就能把你課桌淹沒的試卷習題 昏昏欲睡還要時刻提防會出現班主任的早自習 寒來暑往也要穿好校服喊好口號的課間操 打開之前先拜一下各路神仙的成績單

雖然枯燥 平凡 但這就是大多數人的青春沒錯 雖然枯燥平凡 但不代表我們的青春就沒什麼好寫的 拜託 那可是個哭和笑都感覺天翻地覆的十七八歲誒 朋友細心給你準備的生日禮物 和暗戀男生在擁擠人群中擦了下肩 老師在上面唾液橫飛你在書本的掩護下默寫了半頁歌詞 隔壁班的班花和學弟在一起啦我們來八卦吧 我的天今天放學回家車筐里發現了一份給我的情書 帶了一大盒巧克力和大家說 一起來吃吧 其實只是為了讓那一個人嘗到而已 運動會上小心翼翼但堅定地喊出的那句「XXX 加油」 沒認真複習倒退了十幾名 掉完眼淚又開始打開書本 還有爸爸媽媽為你切好的水果帶好的餐盒

這麼這麼多小事 開心的難過的 委屈的治癒的 但這就是我們平凡又溫熱的青春

台灣可能比較注重還原這一點 在此基礎上升華 設計一些偶像劇的元素啊 注入一些可愛的小細節啊 但內核是不變的

內地當然也有很不錯的青春電影 但近些年來看 撕逼劈腿出國出車禍得病同居墮胎鬥毆墮落這些情節卻層出不窮了

真是「驚天動地」的青春 但並不是大多數人的青春

當然我不是說你的青春和大多數人的不一樣就代表它不好不正確 比如XXX十七八就開始月入多少多少萬了 XXX十七八就開發了一個遊戲軟體 XXX十七八就拿到了什麼什麼學位 XXX十七八歲捨己為人做了什麼什麼大事 XXX十七八就做了明星演了電影。他們的青春和我們不同 但他們的青春充滿價值充滿正能量 你非要過來和我討論做人流和鬥毆鬧事的青春多牛逼 那我也不得不承認確實牛逼 但也不能否認這個可真沒什麼正能量了吧

不否認有人17 18歲懷孕墮胎或者撕逼撕到媽都不認識啊 但還是那時候忙著寫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比較多

而且我真的不清楚它到底是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價值觀和核心內容

「啊我撕逼了我劈腿了我出車禍了我同居了我墮了個胎 喔我這疼痛又殘酷的青春啊」

這樣?

《誰的青春不迷茫》出來的時候我擺擺手說算啦 不會又是那些破事兒吧 朋友說來吧看看吧 然後就去看了 然後看完後我發現 原來我等待這麼一部不墮胎不劈腿不撕逼的電影真的很久了。它當然有瑕疵 也中規中矩 但是對比出真知 我還是挺喜歡的。

可能台灣電影是追求一種共鳴感 概括一下大家的青春 然後提煉升華一下 內地某些電影則是概括一下小部分人的青春 然後誇張渲染一下。

可能吧。


大陸的青春片總是強行想告訴你現實有多殘酷,用盡心思告訴你別傻了男女主就是不會在一起。老實說就我看過的大陸青春片,好多我都看不懂男女主到底幹嘛不能在一起。而且大陸青春片很少原創的,幾乎都是小說改的。。。台灣的青春片小說改的應該只有那些年吧,而且不管是那些年還是少女時代,就算劇情有點老套,但至少看的舒心啊,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更不要說那些年就是導演的親身經歷了,共鳴度max。

總的來說,大陸青春片就是想表達世界就是這麼殘酷,你想要的永遠都得不到。而台灣片想表達的是,不管最後結局是什麼樣的,你都成為了更好的你。


其實是有一個邏輯錯誤的.台灣能火到大陸的電影說明電影本身屬於中上游水平的電影,但是這些電影只是龐大基數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你用來和它們對比的的是大陸的垃圾片.


全方位的

只說一點

去年看少女時代的時候,最感動的恰恰是一群人反抗主任那一段

當面看女朋友男朋友的時候,也只記住那句「一覺睡醒了,台灣就不一樣了」和「所有人跳舞,就是一場革命」

因為我們的青春里缺失了這些,所以分外珍貴


我稍微回想了一下,可能有印象的大陸青春電影就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十六歲的花季,匆匆那年,致青春,梔子花開,同桌的你,左耳,青春期一二三.

台灣的....貌似只看過那些年和最近那部.

更新:

我又想起來台灣青春電影還有周董的作品,大灌籃,頭文字d,不能說的秘密。雖然有點怪怪的.

再更新:10年國內還有一部山楂樹之戀。


台青有哭點笑點. 大陸只有槽點.


大陸愛情片

高中就愛得死去活來—有第三者插足—女主種種原因要墮胎—分手

誰特么高中過的那麼痞啊!

現實的我們的高中永遠是高一學習—高二努力的學習—高三緊張的學習_(:3」∠)_

相比之下 台灣的就小清新多了 拍的感情很純粹不狗血 沒有一言不合就墮胎


「成長,青春」和「墮胎,撕逼」的區別


先聲明一下,我大部分同意 @狂阿彌的答案,但對所謂陸青電影的全面貶低不能苟同,對他盛讚的台青電影,尤其是最後兩部也是不能認同。

狂兄提到陸青電影,基本都屬於13年致青春以後大量湧現的,青春題材的影視劇。而這些東西的始作俑者實際上正是」那些年「。這部片子,包括去年上映的」少女時代「,無論從題材、表演、製作水準來說,都是非常老套的,大致說來,應該屬於「青春題材」這一類型出現初期的東西。很奇怪的是,台青電影幾乎一出手就是標杆,而後的水平逐漸下坡。到「那些年」和「少女時代」基本已經退化到了高中同人漫畫的水平。

那為什麼這兩部片子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尤其是商業上)?究其原因,一是迎合了80後90後緬懷青春的情感需求——所謂情懷,二是,它們的表現和包裝都是典型的商業手法,目標群體明確。就像有人說韓劇是女人的AV,那些年和少女時代就是窮小子和灰姑娘的AV。

而陸青電影某種程度上與台青類似,一出手就是標杆。《陽光燦爛的日子》不僅放在青春電影,放到整個中國乃至世界電影史都是極為優秀的作品。但很多年以來,大陸的青春題材電影一直都缺乏有代表性的作品,這一方面是由於電影市場一直半死不活(電影行業重新繁榮也就是最近七八年的事),另一方面,由於一些題材和文化傳統方面的禁忌,青春電影也很難「出彩」。寬泛一點說,我們甚至能把賈樟柯的《小武》、《任逍遙》也算作青春電影。

另一方面,很多導演拍攝的一些實驗性、爭議性的作品,如@狂阿彌提到的《蘇州河》,《頤和園》,要不就是表現手法小眾,要不就是牽涉到政治等爭議因素,只能在小圈子裡「獨樂樂」。而台灣本土電影在《海角七號》之前,基本已經到了潰不成軍快要消亡的程度。因此不得不開始轉型,其實兩岸都沒有能力和實力去撐起這麼一個品牌。

在兩千年之後,由於網路和數碼技術的發展,兩岸幾乎同時興起了DV拍攝、非專業製作和紀錄片風潮。這些東西在網路和類似於地下的圈子裡傳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亞文化。但是沒有足夠的商業土壤的養育,只能在發燒友圈子中傳播。長期以往,能不能形成一種新的題材和風格,是不太好說的。大陸在這方面的嘗試,說一個人就知道了。最近方勵為了《百鳥朝鳳》的拍片當眾下跪激起了很多討論,可以看一下他出品的電影,其中《後會無期》,《萬物生長》等也是比較典型的「青春電影」,水平如何暫且不論,跟其他幾部當下的「青春電影」風格差別是比較明顯的。(為了避嫌,此處修改)

但另一方面,要養活一種電影類型,需要有足夠數量的商業片打底。大陸在這方面,選擇了和台灣同樣的道路,那就是粉絲化,低齡化,動漫化。《小時代》的出現,宣布大陸「粉絲電影」這一電影類型和市場的全面成熟,其兜售的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價值觀被大眾吐槽卻依然擋不住高企的票房。而這時候,台灣那種溫情脈脈的,軟化的「情懷式」營銷,以一種比較能接受的方式孵化了觀眾。而實際上,這兩者的內在並無多大區別。

從世界電影範圍來看,所謂「青春題材」,其實是比較容易出精品的,比如《猜火車》、《夢想家》等。但今幾年的大陸青春題材,幾乎都可以歸到「在校生」、「早戀」這幾個標籤里,以致有人吐槽國產青春片就是「墮胎電影」。那為什麼編導們的視野如此狹窄?

首先,大陸這幾年的青春片,從盈利保本的角度,基本都是走的原著改編道路,也就是說,都是粉絲向。而這些作品也大多屬於「80後作家」群體,商業價值較高,但說到文學和藝術價值,恐怕很多是經不起細細推敲的。而大多數製片方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圖這個題材熱,錢好賺,跟風炒個概念而已。

其次,愛情, 成長,友誼,背叛,這是青春片比較常見的元素。而這些是容易套路化的。大致說起來,青春片有兩個套路,一個是在青春中談青春,也就是所謂「成長的煩惱」。另一個就是把一些其他類型的元素融入到該類型中,比如音樂、懸疑甚至犯罪暗黑等。照這個說似乎沒有什麼不是青春片了。《牯嶺街》之所以經典,跟它反映了那時期台灣的真實氛圍有關係,同樣的也有《陽光燦爛的日子》。而一些「純愛」類型的影視片,基本是萬年不變,題材雷同、看得讓人倒胃口也就難免了。

用一句大俗話,電影的水平,其實也跟這個國家(地域)的整體經濟和文化水平有關。台灣青春片的「墮落」,跟整體文化和社會環境的沉淪有關,而大陸這些年的亂象則是商業社會整體浮躁、經濟泡沫喧囂的客觀反映。跟技術手段倒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再說一說我心目中優秀的青春文學/電影的特點:

1.蓬勃張揚的青春活力

這個代表的很多,國產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

2.充滿張力的人物關係

《了不起的蓋茨比》,也許不是嚴格的青春題材,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就行了

3.理想與現實的劇烈衝突

《成名之路》,其實有很多,一時短路想不起來了

4.不被世俗沾染的美好情感

純愛系並不是不能出經典,但是一旦確立了標杆地位,後續就很難做了。比如《情書》之後,就很難再出類似的經典。而台青裡面,《海角七號》算是拿捏得當,大致到《那些年》也就到頭了,《少女時代》就有些過於矯情。

5.敢於直面世界、挑戰規則、挑戰權威的勇氣

這一類的大多在國內有點禁忌,舉個例子:《夢想家》

6.對於混亂、混沌和錯誤的包容(容錯性的世界觀)

《猜火車》青春是可以犯錯的,這是青春題材和現實題材的最大區別。

7.對於情感、人性的體悟,倫理、人生的哲理性探討

這個比較難出精品,《挪威的森林》大致屬於這類(書不錯,電影就SOSO),因為青春本質上是膚淺的,弄得不好容易變成玩深沉(比如《後會無期》,我很喜歡它的拍攝手法和「試圖」表現的東西,但內容的空洞是很明顯的)

這個話題牽涉範圍很廣,也推薦一下我在另一處的回答,【觀歡樂頌有感】時代越來越進步,為什麼都市劇卻反而沒有以前拍的洋氣? - 風來了的回答


自以為懷孕墮胎有看點

作者你就懷孕墮胎了?你身邊認識的人數得出幾個懷孕墮胎了的?

有幾個人的青春就懷孕墮胎?

大家要看的是青澀與美好 謝謝


我的青春只有考試


在我看了韓國拍的《請回答1988》後,我認為大陸包括大多數台灣拍的青春片都是垃圾。演員有名氣但沒有演技,只會表現我很美我很帥,二三十歲的演員能演出少男少女的靈氣嗎?能演出少男少女之間微妙的愛情和友情嗎?動不動上床墮胎,喂喂喂,我們大多數學生很傳統的好嗎?起碼那個年代很傳統。也就一部《那些年》算不錯了。才不看大陸青春片。


其實我看青春電影並不算多,但台灣青春電影給人很真實,就像是在拍當年的自己,有熱血無賴,注重情義的《艋舺》,有敢愛敢當,真愛無敵的《盛夏光年》,有青春迷茫,未來迷茫的《藍色大門》,有男追女的《那些年》,有女追男的《我的少女時代》。而大陸的青春電影我就只看過《匆匆那年》,《致青春》和《少同座的你》,我只能說這樣都可以過審查,廣電到底在想點什麼。完完全全的都是誤導,我可不記得我青春有那麼狗血,戀愛,做愛,懷孕,墮胎,分手,出國,這貌似已成為大陸青春片的一套模式,我真是受不了把好好的青春拍成成人影片,來賺取人們的認同感。說實話,幾乎沒有誰的青春會像大陸拍的電影那樣,濃重,充滿淡紫色的憂愁。而台灣的青春電影不同,它有活力,宛如正午十一二點的陽光。愛戀一個人的羞澀,為了愛情而K書的奮鬥,為了友情熱血的干架。這都是切切實實的,誰的青春沒有談過幾次戀愛,交過幾個朋友,打過幾次架,讀過幾年書,如果沒有,那真的枉費白活了。總的來說,大陸電影的青春被打了雞血,虛偽而又不真實,想要暴露成人世界的殘酷,卻又白費了青春的本錢,披著青春的外衣,暗示人們,一旦你青春有錯,終身後悔,黑暗得不行。台灣的則是真正的青春,有熱血有拼搏,有迷茫有遺憾,但好在我們都還年輕,無所謂對與錯,愛對了是命中注定,愛錯了也不算白活,大不了從頭再來,因為無極限。


一個是真實的青春,一個是想像中的青春。


這個問題好難,我來說點題外話。

個人感覺《少年派》和《全城高考》還是挺不錯的~


作為開始青春的人,我只能說,青春自然有瘋狂,但不是總是瘋狂,墮胎什麼的我不懂也絕不盼望,我只知道《那些年》在教官前的起身,足夠熱血,足夠瘋狂,也足以是自由的夢想,不禁想起了異國遊學時一起因受欺騙而共同抗爭的熱血與單純的信念。我只想說:《那些年》的背後有一顆不忘不悔的初心,而混亂為導向的瘋狂背後是一顆社會太久,再也找不到信念與敬畏的塵心。真情下的赤子之心,青春。


大陸老打胎………


差嗎?我覺得台灣的青春電影對於我一個北方農村出來的孩子看不懂啊。實在難以理解。


推薦閱讀:

為什麼青春片熱衷於墮胎,逃課,打架,分手,奔跑……←_←?真是夠了,導演和編劇到底是怎麼想的?
你的青春欠一個余淮嗎?
《致青春》電影中鄭微和陳孝正躺在草坪上撫摸,趙導用意何在?
如何評價電影《六弄咖啡館》結局?
《我的少女時代》有哪些細節觸動到你?

TAG:電影 | 青春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