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父母的認可是一種怎麼樣的體會?

有些父母習慣使用激將法否認孩子的成果 想要他更好 卻忘了鼓勵 一味的否認 覺得你不行 你不夠好 你應該怎麼怎麼樣 這種方式方法是對是錯 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改變。作為孩子應該如何回應。


我自以為內心強大 他們說他們的 我做我的 但當我遇到挫折越來越多 失敗越來越多的時候 我開始質疑 我是不是真的什麼事都做不好 我是不是真的一無是處 慢慢的這種想法會隨著你所遇到的困難去生長 不敢做好多事 當你做好一點點小事的時候 自己會被自己感動的流眼淚 原來我不是一無是處 可是他們還是他們 我所要做的 搬出去 學做飯 自己生活 一切主意自己決定


一個人在外面,不管多苦多累,受到了多大的委屈,都不會想到打電話回家。

對家沒有多少歸屬感,小時候想逃離家裡,長大後不願意回家。

內心永遠比較孤獨,始終感覺,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一個人。

寧願自己默默流淚,也不願意找人傾訴,哭夠之後,會露出一個燦爛的笑臉。

對人的期望,對友情的期望很低,不會有背叛感,因為在交往的時候,已經做好了被人背叛的準備。

對人沒有多少期望,不管別人做出多麼喪心病狂的事情,都覺得是可以接受的。覺得人性本來如此。

接受赤果果的黑暗法則,接受一切陰暗的事情,如果需要,自己去做,也不會留下心理負擔。

我還指望在知乎上找女朋友,所以我匿名。


情緒非常容易受影響。有時候很絕望,但一直以來卻又隱忍著,有時候沒忍住說話重了點,對方卻一聲不吭地把你所有的情緒都柔化掉了,你也只能生悶氣,自己難過,過後,還得為那句重話、那個不愉快的眼神而內疚。特別敏感,習慣於察言觀色,甚至對氣氛變化過分關注,平常比較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可每當遇到感情方便的事就像被套牢,任他人的情緒擺布。


從小到大沒有得到過一句讚許的只有我嗎?

然而,最可怕的不是做不好就打罵,而是當你做不到某件事時(特別是在親戚朋友面前)冷嘲熱諷,說:這孩子膽小、內向、跟她爸一樣迂腐,這點事都做不到!

這樣的話,不僅讓本身就不怎麼自信的我更加自卑,甚至懷疑自己,得不到自身的認可。

我父母離異多年,直到高中我翻出他們的離婚證才告訴我。

我跟我爸生活的時間不超過3年,所以小時候我對他的印象都停留在我媽的描述上。

其實,當我爸離開家我心裡多少是知道些什麼的,可誰也不說,我便藏著。

那時候小學剛畢業,我媽忙著賺錢養家沒時間過多關注我。

可我想得到他們的關注,就做一些傻事,傻到我現在已經無力挽回。

從曾經的優等生變為遲到早退逃課的差生,而他們也只是認為我學習跟不上,拚命讓我補習,根本沒注意到我到底在想什麼。

整個學期幾乎每天都會逃一兩節課,有時候甚至故意想被發現,然而結果就是打罵。

我也努力過呀,然而得到的結果還不如打罵!

我爸離開後就沒管過我,連生活費都不給,更別指望他關心我。

我媽想要我出人頭地,想要我爭氣,想要我給她爭點面子。

是啊,為了面子!一旦做不好就說我丟了她的面子!

要說現在我已經明白了她的苦心,明白了她也是為了我,可是當我發現那一紙離婚證書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坦白地說,曾經的經歷已經讓我對這個家,對身邊的親戚朋友產生了跨不過的鴻溝,在我看來,他們都是我失敗的見證者。

對,曾經的一切都在我心靈上留下了創傷。

即使我如今明白了一切,可是彌補不了的就是彌補不了。

我努力想讓人生變得更好,然而到頭來,還是擺脫不了那些陰影。


最大的感受就是什麼都不想和父母說。慢慢的你會發現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不滿意。然後當你不再想去滿足他們的時候,隨著知識的積累,你可能還會明白,原來這樣的父母一直在給你的人生拖著後腿。

最後,你決定走自己的路。你終於有機會把握自己的人生,為成功奮鬥了。

漫長而艱苦的彎路。


一開始想努力得到他們認可,後來發現很難,絕望時哭過很多次,現在選擇遠離,一周回去看望,盡量不讓他們繼續影響我的生活!


每當看到朋友圈裡、或者周圍朋友說起,各種父母對其的「啰嗦」:吃飯沒?天涼了注意身體!工作是否順利?有什麼困難告訴爸媽,等等等等,心裡都會不禁一酸。酸,是一個動詞。徹夜難眠。想想自己度過的十幾年,一個人,回想起來真是感覺害怕。怕什麼?怕生病自己還要撐起自己去倒水吃藥。恨,恨什麼?恨自己為何不是一隻狗,搖搖尾巴,興許還有一口骨頭吃。有時做夢都在夢到自己小的時候,其實自己知道在夢裡,但不願醒來,然而往往鬧鐘不得不讓自己醒來,面對現實。曾經的自己不懂事,覺得既然發生,就不用去選擇。事後才知道,其實受傷的是自己。


大四了,活得累成狗。

過去三年,「學生幹部,雙學位,獎學金,兩份金融實習」,從來沒放得開過,一直忍著憋著。

托福和GMAT準備得晚,沒來得及出分,可能要次年才能出有理想的高分才能申請到理想院校。

於是被父親一句「你的那些付出有用嗎?!全是狗屁!」扎得心疼,憋了三年的委屈一下子湧起,幾年沒哭過,眼淚嘩的一下流了出來,哽咽著在父親的貶低和指責中解釋,然而他根本聽不進,所有言語的背後意思就是你垃圾你不行。

我活得真的好累好難過。

曾經不止一次得搜索過有關自殺和抑鬱的內容,但可能是我太懦弱了吧,一直沒有勇氣真的自殺,或者可能是我還能夠忍受吧,我還有那麼一丁點的相信自己。

第一次搜索的時候,真的有被暖心到。


作為一個有類似經歷和感受的人,我意識到問題比較晚,太可憐了,我們的父母不是合格的父母,可能他們在生活上很照顧子女,但是在精神上是控制狂,奴隸主,他們根本不是理性的認為理科比文科好,而是不管你選擇哪一個方向,他們都會跳出來反對,可能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否定一切子女原生的想法是潛意識裡害怕失去對子女的控制的動機在作怪。話說到這裡,似乎子女的幸福和他們晚年的順心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太悲劇了,我也深陷痛苦之中,現在都變的特別叛逆。什麼時候能解開這個死結。


我爸也是這樣,從小到大從沒聽到過他的誇獎,我從小就屬於讓父母操心少的孩子,成績也不錯,高考600+,985大學,今年大四,已經找到工作,但我爸從來沒滿意過,他怪我當初選了文科,在親戚朋友面前照樣說我學校專業沒用,連二本師範也不如,今天晚上,我終於爆發了,跟我爸大吵一架,但又能怎樣呢,從我高一選擇文科開始,他就沒停止過對我的不滿,說我找的工作不好,說我肯定考不上公務員,我高分進面了,他又說公務員工資太低,我也一直在努力,努力證明自己,但當自己筋疲力盡的時候,哪怕沒有鼓勵,也請不要這樣看低我!


我是來等答案的,我的爸爸就是這樣的人,他總是希望我做的更好,我很難得到他的認可,不過現在我想想他自己也沒有多大成就,他也是普普通通過著這樣的生活,想到這尋求他對我認可的心情就會舒適一些。


父母從毫無背景的農民開始奮鬥到現在,心氣太高,無論如何都不會得到他們的認可,哪怕我做事策劃的再周全也會給我潑冷水,自己的事業還沒開始乾的時候,就先給我冰冷的打擊,瞧不上我的策劃,慢慢也就習慣了,得不到他們的認可太難了,在我的記憶里,從來沒有被鼓勵過一次。


永遠覺得自己差勁,不自信。


會覺得自己是廢人,好像沒有存在的意義。

我媽媽就是那種很少甚至可以說是從不認可我的那類人,小時候真的有時候就想著自己怎麼可以這麼蠢,什麼都不會,還不如離開這個世界,但是心裡卻很怕死→_→後來,我長大了,明白了什麼是代溝,了解了父母的知識文化層次。有些事,就看開了,不是我們沒有能力得到父母的認可,而是我們對同一件的看法不同。就拿學習來說,假如說考試考了60分,父母可能會覺得考太低,一定是上課沒認真聽,可是他們卻不知道為了考到60分,我也很努力了,也許我就是在這方面沒天賦吧。

現在我媽依舊對我有很多不認可,但是這對我的影響沒有以前那麼大了,因為現在的我有著自己的價值觀,對於她的不認同,我的態度是:如果真的是我有不對的,那我改正,如果我沒錯,那您繼續說,我聽著就好就全當學習如何不帶髒字的損人了。


父母是無法改變的,只能接受,所以我選擇遠離這個家生活,遠離父母帶來的負能量,重新認識自己,接受自己


因為成績不夠好,父親覺得丟人,所以一次家長會都沒有去過

醫院診斷重度焦慮,中度抑鬱的幾年,家長覺得我是變態了,所以很要強,同時又覺得自己很垃圾,什麼都做不到最好,活著簡直是浪費

經常覺得很累,像是一隻陀螺,總有無形的鞭子在抽打自己

因為自己被說無法離開家,所以出去念書的時候從來不打電話

生病了,壓力大了,不知道和誰說

無法信任別人


從小我媽就喜歡用這句話說我:一點用都沒有!我今年三十齣頭了,我媽還在我老公面前笑我當年一說我沒用我就眼淚直流。可能她都沒有意識到,當年我多麼的傷心,包括對我以後的人生帶來了多少負擔。我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努力賺錢,我自己省吃儉用,給父母認為最好的,就是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同:我很有用,比其他人有出息。可是三十歲的我永遠不行,昨天又聽我媽嘮叨了:誰誰誰考上了公務員,誰誰誰住的二萬八一平的房子,誰誰誰中專畢業成了作家賺了多少。好吧,我只是個普通教師,我只買的起八千一平的房子(還貸款),我胸無大志不想考公務員不想當官,我的確是很沒用的人。可是你們怎麼不想想我靠自己從一個三四線城市孤身來到了二線城市,我靠自己從一個鋪蓋卷一個電磁爐建設起一個家。我不從不買阿迪耐克卻給你們一雙雙寄回去,我從沒出去旅遊卻盡量想著存錢帶你們出去走走看看……然而,然並卵……好吧,不管怎麼做都是沒用的,因為我就是個沒用的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可以做到若無其事插隊呢?
怎麼克服患得患失,選擇困難?
異地戀如何維持?
諮詢師在一個案例中如果發現了來訪者(重要)的隱藏信息該怎麼處理?
為什麼氣質是先天的?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