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讀懂周星馳?

周星馳的《美人魚》上映好火(被朋友圈刷了幾波屏),從小就在電視上零星看過星爺的電影,覺得誇張搞笑的很有特點。上課老師拉片,還拉過《功夫》,那個時候對於星爺電影的內涵方面的東西開始慢慢明朗,幽默之下還有不少內容,多看一遍多一遍感觸。屌絲逆襲,對於生活的批判,愛情觀什麼的……但總覺得自己還沒有真正讀懂他了解他,是不是自己生活閱歷還不夠?


也許周星馳從來就不需要被人看懂。

他只負責表達。

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當你覺得自己看懂了周星馳,其實是通過周星馳的作品看懂了自己。

我一直在找一個詞,來概括周星馳大多數作品裡的主角的共性,現在找到一個:窘迫。

什麼是窘迫?

能力追不上夢想,

腳步跟不上靈魂,

計劃趕不上變化。

具體一點:

要錢,錢沒有,

談情,情失意。

先說錢。

其實當一個人窮慣了之後,有錢沒錢反而無所謂。

雖然慾望是人的本能,但是壓制慾望是人的技能。

不信你看,把知足常樂掛在嘴邊的,大多是窮人。

在大部分時候,沒錢的窘迫都是不值一提的,無非是苦一點嘍,苦中還能作樂呢。

只是,當你在乎的人遇到的問題必須要用錢來解決的時候,你才會真正意識到沒錢的窘迫。

比如《喜劇之王》里的尹天仇。

在遇到柳飄飄之前,他每天在片場混盒飯吃。

窮又如何?先混著,反正有叉燒飯吃。

但是在與柳飄飄共度良宵之後,他懵了。

在說完「我養你」之後,他更懵了。

因為沒錢。

你在乎的人,不是一本書不是一塊手錶,不是放在抽屜里就能平安無事的。

有時候是要花錢的。雖然不多,但是沒有就是沒有。

那句我養你,聲音很大,底氣不足。

何止不足,是沒有。

窘迫嗎?非常窘迫。

說起沒錢的窘迫,我想起一條大家可能都看過的段子。(這個段子的原創者是我以前一起玩過脫口秀的一位哥們叫梁海源)

段子大意如下:

有一天爸爸陪我逛街,路過玩具店,我看中了一個玩具,隔著櫥窗看了很久。

爸爸問我:喜歡嗎?

我說:喜歡!

爸爸說:喜歡的話….那就多看一會兒吧!

我倆就從白天一直看到了晚上,

後來我明白一個道理:愛你的人不一定是願意為你花錢的人,而是願意花時間陪你的人。

這個段子有兩層喜劇效果。

首先是爸爸問完之後,按照常規思維,爸爸應該把玩具買下來。

可這個當爸的只是說了句「喜歡那就多看一會兒吧。」

窘迫嗎?窘迫。簡直是實力坑兒。

別人的窘迫,在旁觀者看來,本身就已經是一個笑話。

然而這個段子並沒有結束,更深一層的喜劇效果在於兒子對窘迫的解讀:愛你的不一定是願意為你花錢的人,而是願意花時間陪你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在這個故事裡,兩個人都是窘迫的。

當父親沒有能力去滿足兒子,他陷入了窘迫。

當兒子想起別人可以有玩具而自己只能隔著櫥窗看,他陷入了窘迫。

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縮影。

玩具,只是一個代碼。

在普通人的生活中,這個玩具可能是車子,是房子,是戒指,是父母醫藥費,甚至是回家的火車票。

不幸的是,現實對大多數人都是殘酷的。

幸運的是,現實還是給了你爭取玩具的機會。

關於玩具,最近流行在朋友圈的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周星馳童年的一件類似的事:

周星馳回憶他童年時看中的玩具:「我常常都說一個故事,就是我小時候,跟爸爸媽媽出去逛街,我看見玩具,但是他們都不買,最後還打了我,因為我要鬧,一定要買,但是媽媽一定不買,最後媽媽還打我,我就覺得,你不買還打我,太沒有道理了,我只是想要一個玩具而已。」

「你不買還打我,太沒有道理了,我只是想要一個玩具而已。」

沒有任何一個當父母的願意知道兒子在童年會有這樣一段內心經歷。

這樣的窘迫就不用拆開解讀了。

當時候周星馳應該還小,他只知道窘迫,但不知道為什麼會窘迫。

再後來,通過他的另一件童年往事,可以看出來,他已經知道了為什麼窘迫。

幼時家境貧困,還有兩個姐妹,每次吃飯母親總把肉夾給他,可每次周星馳都會把吃剩下的肉放嘴裡咬一遍再吐出來,更過分的是有次他竟把整個雞腿扔到地上,母親認為他很自私,忍不住打了他。

直到後來周星馳帶母親上節目,終於說了自己為什麼那麼做的原因——他發現母親很少吃肉,但又命令周星馳要把肉吃完,於是周星馳故意把肉弄髒留給媽媽吃。

這時候周星馳已經是一個「心機婊」了。

窘迫的人,表達愛的方式是不同的,加上他內向的性格,驅使他用更婉轉的方式去表達愛。

他用不懂事的方法去表達懂事。

很多人都說過,小時候看周星馳的電影是笑,長大了再看,是哭。

因為你看到了「虐」。

周星馳太擅長虐了,畢竟從小就手到擒來。

說完錢。

說感情。

在《少林足球》里,周星馳與趙薇有這麼一段對話。

阿梅(趙薇):我喜歡你。

阿星(周星馳):我也喜歡你啊。

阿梅:那我們之間是愛情嗎?

阿星:你…你是開玩笑的吧?

阿梅:我是認真問你的,真的。

阿星:那當然不是愛情…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嘛,那不是更好嗎?

阿梅:那你以後也可以常常來找我。鞋子破了,我還可以幫你補

阿星:不用了,鞋子破了,我就把他扔掉。我們都要向前看嘛,我永遠都不要再穿破鞋子了。

(阿梅哭)

阿星:你不要這樣子,幹嗎你哭了,不要這樣子嘛

阿梅:我明白了,謝謝你。

(補充一句:這場戲談到了「愛」, 但真正體現兩個人感情精髓的,是這場戲前面的那場沒有提「愛」的戲。非常精彩。)

阿星喜歡阿梅,但不敢承認。

很簡單,阿梅太丑。

怎麼說呢,阿梅這個角色是一雙破舊的球鞋,

阿星本身不抗拒破舊的球鞋,甚至覺得穿著舒服。

但是他抗拒別人看他的眼光。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句話對大部分人來說,也只是說說而已。

就算我們已經下定決心去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但也需要時間。

他不但不敢承認,還要再來一發「鞋子破了我就把它扔掉」的暴擊。

丑的是阿梅,自卑的是阿星。

一個男人要克服自卑,不是去穿一雙嶄新的高級球鞋,而是在買得起新球鞋之後還願意重新穿上那雙破舊的球鞋。

那個晚上,周星馳沒有跨過這道坎,他還沒有克服自卑,他選擇壓抑真實的自己。

還有比這更窘迫的嗎?

有。

在《功夫》里。

周星馳在發現黃聖依的真實身份後,仍然搶了她的錢罐。

他本可以停止,但他選擇繼續,

要面子,裝壞人,這是沒有意義的執著。

然後搶完之後,他還是崩潰了,一個善良的loser,在幹壞事方面也是失敗透頂。

這些年,我過得不好,你過得不差,這輩子根本沒想過會再見面。

但今日一見,沒想到是這樣的方式。

18年前我保護你不被流氓欺負,18年後我變成了欺負你的流氓。

還有比這有窘迫的嗎?

有。

在《國產凌凌漆》中。

袁詠儀幫周星馳取出了大腿上的子彈,周星馳發現這顆子彈來自袁詠儀的槍。

他喜歡她,並且為她去摘白色玫瑰,因此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被袁詠儀的槍擊中。

我願意給你的不只是玫瑰,還有我的命。但我卻發現要我命的人居然是你?

人生何處不窘迫。怪誰呢?好像也不知道怪誰。

也許感情上的無厘頭大概就是冤無頭債無主。

周星馳太擅長處理這些感情戲。

看似亂成麻,其實一根線。

那些過往的作品中,所有的窘迫聚集在一起,構建出一個所謂的小人物的形象,大概就是當年窘迫的他自己。

這個時代給了他爭取玩具的機會,他也爭取到了。

以前就一直在想,他什麼時候能跳出「小人物」的玩法, 去拍一個大人物的故事?

《美人魚》大概就是一個新路子。拋棄了小人物的模板,但也保留了個人風格。但仔細想想,這個作品裡的主角雖然在物質上是個大人物,但是內心仍然走的是小人物的成長曆程。

也許根本沒有大人物小人物之分,每一個大人物內心裡都有一個小人物。

關於周星馳,不想稱他為大師或神,也不想說欠他電影票。

他只是這樣一個存在:這個行業里所有人都想超越他,包括他自己。

最後有一句話共勉:每一個正在努力改變自己窘迫命運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關於美人魚的評價b站有個影視專業的up叫木魚水心,他對於該片引起的爭議作出的評價大概是:當小孩子描述同樣一棟房子時他會說裡面有漂亮貝殼,美麗的花紋裡面有一隻可愛的小狗等,你聽完一定不會覺得這是棟多好的房子,只有說到這個房子價值幾百萬幾千萬時你才會大呼「這房子真棒!」。

這也許就是我們和星爺的區別吧。

附上鏈接,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美人魚】木魚三分鐘影評——永遠做一個認認真真的小孩


長大了再看周星馳的電影,很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從前的笑點竟然成為哭點。

魯迅說,喜劇是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但惹人發笑的邊角料真的毫無價值嗎,你看到的是小人物裸露的荒誕與滑稽,其實那是他在抗爭自己的宿命,沉重寫在心裡。

從前作為旁觀者的你,覺得那些人傻缺無比。你搬著小板凳嗑著瓜子坐在屏幕前,事不關己地看著周星馳出乖露醜,一邊樂不可支,一邊想現實中怎麼會有這種人。

直到後來發現,那些都是你。

最近很多90後紛紛感慨自己老了,這真的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嗎?

他想跟心愛的女人長相廝守,最後卻因為家境被丈母娘擋在門外。

他想在北京立足,最後忍受不了溫飽不定的生活,含恨回了老家。

他想真正做出一款好產品,最後只能在星巴克買杯咖啡,在角落開始一天的「創業」。

這裡每個「他」,大多就是90後。

我們長大了,再也回不到喝著冰汽水邊寫暑假作業邊看周星馳的夏天了。最後發現,電影里那個可悲可憐又可敬的小人物,落魄著掙扎著不服輸的小人物,就是我們啊。

終於,從旁觀者,成了靶心人。

但你讀懂的真的是周星馳嗎,你只是讀懂了自己。

有次在 KTV,和兩個好朋友唱累了歌,喝啤酒閑聊。不知怎麼扯到周星馳,三人拿著話筒開始回味星爺台詞。

「古有關雲長全神貫注下象棋刮骨療毒,今有我零零漆聚精會神看A片挖骨取彈頭。」

「請不要叫我死跑龍套的,其實我是一個演員。就算我是一個跑龍套的,能不能請你不要在前面加上一個死字?」

「人若沒有夢想,那豈不和鹹魚一樣?一條內褲,一卷手紙,都是有自己的用場。」

「你想學啊,我教你啊。」

後來不約而同想到那句最經典的,「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

凌凌漆、尹天仇、至尊寶、周星星……雷蒙德·卡佛有句話,「你不是你筆下的人物,但你筆下的人物是你。」

可這些並拼湊不出一個完整的周星馳,作品永遠只是人的一角。

本來大家都在瘋在鬧,到最後,空氣沉默,時間凝固成塊,我突然想到那個白頭髮的星爺,他說,「我怕不拍大家就把我忘了。可惜這些年我的電影越來越少,只想跟大家說一句:對不起,我老了。」

沉默中,有誰說了一句,「其實周星馳好陌生。」

人之常態吧,懷才不遇的時候,期望被別人讀懂才華。事業爬到頂峰,渴望被人讀懂自己,夜深人靜,感慨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廖一梅那句台詞文藝青年都會背,「每個人都很孤獨。 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 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而王晶評價周星馳說,「他最怕別人看透他。」

其實,被讀懂真的是必要的嗎。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啊。

當年《大話西遊》香港票房僅收回成本,大陸總票房50萬,一度被斥為「文化垃圾」,直到北大清華 BBS 上學生們開始對後現代主義進行解讀,口碑才慢慢反轉。

他的電影大多通篇只講述一個簡單而正義的價值觀,劣齷齪的人會被嚴懲,見利忘義蠅營狗苟之人被唾棄,心中懷夢的小人物被命運打得鼻青臉腫時,會迎來一絲轉機。現實並非如此寬容,但周星馳在電影里用童真造夢。

周星馳說,我小時候就是想要練武功,希望鋤強扶弱。柴靜問他,什麼是強,什麼是弱。

他說,欺負人的就是壞人。

有人說這樣的「彰善癉惡」太低幼,有人說那是人文關懷。

《喜劇之王》里尹天仇和柳飄飄睡了一覺,尹天仇把所有的積蓄和手錶留給她。

有人看到的是男人和妓女赤裸裸的交易,有人看到了尹天仇一顆滾燙的心。

有人覺得星爺電影里的屎尿屁和小雞雞低俗無比,有人覺得那是童真。

你是什麼樣子,你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子。

絕大部分人尋求的哪裡是尖銳的碰撞呢,只是和諧的共鳴。

想到周星馳,腦袋裡莫名響起一首背景音樂,《山丘》。

他一生涓滴意念,早已匯成河。

河面成鏡,映照著你我的臉。


嫁給他


謝邀。

其實我本來是沒有想對這個話題做評論的,因為各路大神都已經說的太到位了。

但是我還想補充一點,周星馳的作品,尤其是後期導演的作品,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錯位,是孩童與成人世界之間的錯位,周星馳固執堅持他小孩子一般的初心,卻與世俗社會格格不入,而他電影中的女主角,則是唯一和他一起錯位的人。

比如《喜劇之王》,傻傻的尹天仇固執地堅持他的演員夢,卻屢屢受挫不被周圍人理解,即便是賞識他的杜娟兒,也只是對他的專業認可而已。之所以尹天仇愛上柳飄飄,是因為柳飄飄身墮紅塵,卻嚮往尹天仇那樣最簡單和單純的堅持,二人一樣的窘迫,卻用不同的方式去堅持,因此當柳飄飄肯定他的時候,他重重地摟住柳飄飄,說了三個「多謝」。其實隨著人的成長,多多少少會對社會進行妥協,還有誰能不顧周圍人的眼光那樣傻傻的堅持呢?只有孩子。

比如《少林足球》,大力金剛腿去找他的師兄師弟們,他們卻屢屢給他潑冷水,「你現實點吧,我這裡有份洗廁所的工作,先做著,你就別做夢了」,「我分分鐘幾十萬上下,會跟你去踢波?」,「為什麼我老豆不是李嘉誠」……他的師兄師弟們都向社會妥協了,唯一一個堅持的人就是大力金剛腿,他堅信「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我心中的一團火是不會熄的!」而當他們在屋頂聚在一起的時候,他這種堅持就傳遞給了他的師兄弟們。周星馳說過,《少林足球》和《喜劇之王》實質上是一樣的,只是包裝不同而已。

至於《功夫》就更加明顯了,一個一心想「維護世界和平的」的人,被現實打擊成了一心想要做壞事的混混,可他最終忘不了初心,成為了真正「維護世界和平」的高手,最終仍變成小男孩,拉著小女孩的手走回了糖果店。《功夫》是孩童初心的勝利,一個棒棒糖貫穿始終

《長江七號》里極盡描寫周鐵和小迪的貧窮困窘,可他卻給了他們一個萌萌噠的外星超人狗七仔。現實的困窘,不能阻擋周星馳孩童的願望,如果在現實中,周鐵出事故,就已經去世了,可周星馳偏偏要用外星狗讓周鐵活過來,即便現實殘酷,他還是相信童話

《西遊降魔篇》里玄奘一心渡人,可總是被誤解。他被村民綁起來,即便是他拯救了小孩,可最終村民拜謝的卻是段小姐。他手無縛雞之力,唯一的武器是不靠譜的《兒歌三百首》,他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可與段小姐卻是唯一相信他孩童般傻傻堅持的人,「他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勇敢,雖然他看起來什麼都不是,可是他敢拿著一本兒歌下地獄,打妖怪,還不是為了名利,這才是真正的大勇之人」。玄奘可怕的是,他收服妖怪,是讓妖怪成為最初孩童般的模樣。就像《道德經》就倡導「復歸於嬰兒」,《兒歌三百首》變成《大日如來真經》,何嘗不是孩童般初心的勝利呢?

到了《美人魚》,我們先看電影的名字《美人魚》,說的是美人魚嗎?不是,是「美麗」的「人魚」。女主角按照描述漂亮嗎?「眼睛像綠豆,鼻子像頭蒜,牙齒尖尖好像一隻狼狗,胸像被壓土機壓過」,她只是一條普通的人魚,但是為何要加上個「美」字?是因為她有最原始孩童般的純真,是因為她在劉軒的眼裡是最美麗的。

《美人魚》看似是一個土豪愛上不愛錢的傻白甜的俗套故事,但其實是一個少男和少女之間孩童般的純愛故事,就如同屋子外燈塔忽明忽暗的燈光下,一個人嘆息一般的表白,一個人毫無猶疑地袒胸露乳,那一刻的純粹,沒有摻雜任何目的和慾望,這不是柏拉圖式戀愛,這只是最原始孩童一般的純愛。這是若蘭這種以身體為手段的人永遠無法理解的,所以劉軒口上不承認,可不自覺得接近和愛上人魚。而電影最後圓滿的結局,是他對孩童般純愛的堅持,對世俗的不妥協,也是對美好的希冀,更是對世界的善意和悲憫。周星馳已經過天命之年,可愛情觀不但沒有隨著年齡增長,反而像他自己一樣,又回到了純純的孩童。 所以說這部電影俗套的人,和若蘭沒什麼區別,用被世俗沾染過的眼光看他孩童般的純愛故事,註定一無所獲。

周星馳用孩童的視角探討過理想,探討過夢想,探討過親情,探討過愛情。而他自己的成功又何嘗不是來自這種對孩童最原始的初心的堅持呢?

我想也許這是周星馳主導電影與之前作品的區別,無論他的電影多麼變幻,題材多麼豐富,說到底,他還是一個孩子啊!


很多人是從電影的角度去試圖讀懂星爺,但作為一個多年的星爺粉,我覺得電影當中有很多東西畢竟只是源於生活的升華部分,你不能去很深刻地走進這個名垂香港影史的演員的內心。

因此我推薦大家一個能夠更直觀地去了解星爺本人性格的途經,就是去看一下他在《少林足球百萬富翁慈善夜》上的表現,在線觀看網址如下(我只找到粵語無字幕版的了):

上:周星馳少林足球百萬富翁慈善夜節目-3

中:周星馳少林足球百萬富翁慈善夜節目-4

下:周星馳少林足球百萬富翁慈善夜節目-5

先交代下背景,當時《百萬富翁》是由陳啟泰在亞視主持的一個相當熱門的電視問答遊戲節目,收視率一度碾壓「敵台」TVB,而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期便是《百萬富翁》節目組請了當時正在熱映的《少林足球》中的六師兄弟上來參加慈善夜遊戲。

而我所要介紹的那期,便是五師弟周星馳攜手編劇李敏答對了全部問題,相當猛地拿下了100萬的獎金,並作為善款全數捐出。

大家不妨看完上述視頻,來慢慢了解周星馳這個人:

(1)星爺貫穿一生的幽默風趣。星爺在整個遊戲過程中跟主持人陳啟泰各種調侃互動,例如回答關於「香港交水費」的那條問題,在調動現場氣氛的時候,星爺甚至一度搶了眼前這位亞視一哥的戲。這一點毋須解釋太多,天生的幽默感也是星爺電影中固有的風格。

(2)星爺有能力,也有過人的才華。在一些拍檔李敏不太懂的問題面前,例如「美國隱形戰機」那題,星爺都能迎刃而解,是這一晚砍獲100萬獎金的大功臣,相比之下李敏只是一個戲份很弱的配角。就如同在他的電影當中,星爺用自己才華積澱成的演技和台詞去撐起一部戲那般,雖然別的配角都能作出一些不錯的貢獻,但大家更多的是看到了星爺身為絕對主角的光芒萬丈。

(3)但是,星爺又比較自負和不太相信別人。不難看出,星爺在回答問題過程中顯露出他的些許驕傲自滿,譬如在回答「」足球每換一名球員需要補時多久」這個問題時顯現出來的態度,就正如許多跟他合作過的明星都曾批評過他的自負那般。而說到不太信任別人的方面,在這個遊戲中能顯現的卻有不少,例如他自己也沒有把握的題目,李敏提出來相對正確的答案,星爺卻不止一次地質疑著;而在贏取50萬的那道關於恐龍的題目時,李敏沿用現場觀眾給出的最終答案,而星爺在答案鎖定後依舊想說先不要選這個,所幸最後陳啟泰說答案已鎖定,而且也正確,星爺才鬆了一口氣——在他從影歷程中,無論是與他合作的老戲骨,還是他一手提拔的新人,也曾與他因為信任問題而產生了一生的隔閡。

(4)星爺的要求比較苛刻,為人追求完美。看過星爺電影的人都明白,他是一個可以嬉皮笑臉,但是在對待工作時卻也嚴肅認真地追求最佳效果的好導演、好演員。而在這期《百萬富翁》當中,幾度可以看出星爺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寧願選擇用錦囊,也不要模稜兩可地一搏,而且能夠追求到更高獎金的話,他便絕不肯就此拿支票離開,所以這種向上追求的決心也是有了後來勇奪100萬的基礎前提;而在問答過程中,星爺跟李敏說要有信心的時候,李敏說了一句類似「同你合作咁多年,被你踩到咁盡都無曬信心」,雖然知道這是開玩笑,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就是真相,這就是工作中追求完美的那個周星馳。

毫不誇張地說一句,他的一生,也許可以濃縮在這一個問答遊戲中體現出來。


當他哭的時候你也想哭,就算懂了

星爺的電影從來都不是要講什麼道理或者表達什麼觀點。

星爺的電影從來都只是抒情。

早年他自己拍電影,講得都是自己一個人苦到不行的時候,怎麼自嘲著活下來。

不管演什麼角色,總是苦澀的。

從來都沒有瀟瀟洒灑、無牽無掛。

從來都沒有清心寡欲、小資情調。

他就是苦,就是草根,就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還記得柴靜對他的採訪中,他說:有什麼比賺錢更重要?我那麼愛錢。

他總是缺少安全感的,就算後來影片票房破紀錄,也依然是。

所以星爺後期電影中的主角,不管是《美人魚》還是《降魔傳》。

即使主題不再關乎窮苦了,也依然能從中看到那種孩子的不安。

那個當父母爭吵打架時,縮在角落裡的瘦小男孩兒的惴惴不安。

他自卑又自負。

「賭神」「武狀元」「韋小寶」「孫悟空」「武學奇才」「整蠱專家」「百變星君」。。。

他總是希望在電影中證明自己不是軟弱的、不是無用的、不是平庸的。

雖然口碑和票房都已經能夠證明這些了,可頭髮已經花白的周星馳大概不買賬。

他依然是那個生活中沉默寡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窮孩子。

伴隨著永遠揮之不去的不安全感。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就能懂他了。

甚至我感覺他並不能完全理解為什麼自己會那麼好笑。

為什麼他那些被放大的、扭曲的苦澀、不安、自卑、貧窮。。。

會變得「無厘頭」乃至「搞笑」。

不論怎樣,至少星爺有錢了,這一點,作為一個星迷,我很欣慰。


周星馳和大鵬的區別就是

前者,我只做我自己,不管你看不看,我就在那裡

後者,我已經這樣了,求求你看看吧

注:沒別的意思,只是說明,星爺不需要讀懂。不要誤會


添加:

不管外界如何毀譽,星爺好像都很少站出來和人對峙,只是默默地做他的演員。或許他並不是不在乎,反而是在心裡承受了更多的自我反省和思考。

當面對誹謗的時候,相比信奉「家醜不可外揚」的大眾理念,有一些人會憑藉本性做出反映:張柏芝「愚蠢」地在飛機上再和陳冠希合拍,直接導致後來婚姻破裂。大概其實從一開始,張柏芝就沒覺得自己做錯過,不然她也不會張口就說:你們一邊對著我的照片自慰,一邊還在罵我。

這就是中國人對待性最奇怪的態度了,私底下多麼糜爛都OK,只是在名面上不能露出一點風聲來,否則就是不貞不潔不堪入目。何況這樣驚天動地的緋聞,她當然應該縮在家裡,日日向三姑六婆懺悔,老老實實做一個好女人。怎麼還敢招搖過市當街?需知,張柏芝是一個從小就出來跑江湖打天下的女孩,十幾歲就被江湖姦殺令通緝全香港,如果面對困境她軟弱過一點點,都走不到今天。所以對待所有欺辱她的人,柏芝的態度從來都是一如既往地強硬。她的軟肋只有一個——家庭,這是她們(從張柏芝、黎姿到章子怡等中國孝女)永遠不能擺脫的禁錮。這個世界上,除了她自己,從來沒有人真的能幫她逃出困境。

而周星馳是另一種人,他面對情感和困境,是死硬咬住牙關默默走出一條新大道的人。或許脾氣差,或許吝嗇,或許花心,但周星星從來沒有做過欺負人的事情。因為他說過:「欺負人的那個就是壞人。」「我是常常被欺負的那個。」其實看完柴靜對周星馳的採訪,就能明白,周星星是一個多麼認真的人,第一次對自己的採訪表現不滿意,他甚至會回去苦練普通話再來一遍。

原文:

如果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份痛苦的愛情往事,那最真摯的誓言不過就是那一句: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但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前加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

可惜至尊寶在只會在戴上金鋼圈之前才懂得這個道理,幸好劉軒在美人魚死光殆盡之前懂得了這個道理。

作為星爺電影粉,實在不可能放下這個先天光環看《美人魚》,那就不如好好在記憶里穿行,看星爺怎麼對當年的周星星說一句:「嗨,你好,你知道無敵的感覺嗎?」

從宋兵乙到周星星再到星爺,很奇怪,這個脾氣古怪的巨蟹男在電影里雖然一直竭盡所能地搞怪搞笑。但他從來都是光明的一邊,不管怎樣愛錢愛出名愛美女愛欺負人,周星星都不會搞陰謀詭計。他的電影氣勢渾然天成,即使人物複雜,也是面對生活的歷經坎坷,而不是李安式的人性複雜;他的人物情感細膩,即使變化,最後也都會明朗地回歸初心,比如食神里的史提芬周,而不是梁朝偉式的靜默留白。他就是明明白白把自己剖開、讓你自己仔仔細細看清楚。如果你看不懂,那還要怎麼解釋你才明白呢?語言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魔咒,明明他說的時候是痛苦,看得人卻在捧腹大笑。

搞笑了一輩子,我覺得星爺始終在掩蓋他自己內心的那點小小的溫柔。他大概永遠不會告訴全世界,他有多麼寂寞。但他唱了一首歌:「無敵有多麼寂寞。」他在每一部電影里重申他內心的那些童話或者傳奇故事,學一門絕世武功打贏壞人拯救世界,吃一口棒棒糖和心愛的女孩歸隱塵世。

就像尹天仇一遍遍對每一個不把他當演員的人說:「其實我是一個演員。」其實他不只是一個喜劇演員。他是一個蓋世英雄,他是一個偉人,他在電影里代替每一個人堅守住了那些古老地,關於愛情關於夢想關於信任的美好。同樣是刺殺不成功,為了愛情難道就比為了鴿子蛋更難以理解嗎?為什麼姍姍愛上劉軒?唔,或許是因為他和自己一樣愛吃全人魚族都不愛吃的烤雞?

愛情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

《色·戒》說人會因為愛情/利益放棄正義和理想;《美人魚》說人會因為愛情/正義放棄利益。一個是現實,另一個也是現實。只不過相信後者的很少,實踐的更少。

因為一桌菜決定分手引發的群戰已經從拍照問題上升到了城鄉階級問題了。其實那個姑娘除了她自己並不能代表誰,說誰能代表誰的人大概總是很容易就用一個群體的符號指稱個體,更容易為大眾的意見所左右自己,喜歡就一個事件發泄自己對世界的看法。這位姑娘就是不能忍受那種生活的一個人,至少她就不是一個能因為眼前這段感情忍受的人。

能不能簡單一點?在愛情這件事兒里,有什麼道理可以講呢?劉軒為什麼放著大胸美艷的若蘭不愛,偏偏喜歡綠豆眼平胸的姍姍?當然,現實很少,但也是有的吧?燕瘦環肥,君自愛之。

愛情,如果都不能聽從自己的心,那真的和一條鹹魚沒有什麼分別了……

美人魚最明顯的除了愛情主題,就是環保主題了。

最典型的就是若蘭看到小金魚被殺會說,哎呀太殘忍了。但是看到捕獵同樣是生物的人魚時候,卻驚喜而亢奮。試問,如果有一天,有人真的抓到美人魚開館收費,大家是會花錢去看還是一起抗議?很可能和若蘭一樣殘忍……大概是因為在群體里作惡,人們就不覺得自己是惡人了。

真可笑,不知道從多大開始,我們在世界上越來越學會掩飾自己,把自己埋沒在人群的海洋里,或許,這樣又安全又省心。因為大家都是這樣做的,誓言並不值得實踐,夢想也可以隨時更迭。而在時空的荒原里,生命短暫而又脆弱的我們和一條鹹魚其實也沒有什麼分別。多年的朋友說散也就散了,多年的夫妻說離也就離了。說好的一輩子,都成了笑話。又不是聖誕節,哪會有那麼多奇蹟發生?

為什麼,在結局時候至尊寶才知道那個一萬年的告白不是謊言。

為什麼,周星星在這麼多年以後,才借著劉軒隔空對紫霞說:「不,我不放手。」

可能是因為他是一個羞澀的巨蟹座?有些人啊,反射弧長得令人髮指。

在我眼裡,星爺就是一個內心溫柔得一塌糊塗,卻不知道怎麼訴說。只能像個小孩子一樣,想像著自己有一天練成蓋世武功拯救了世界,然後抱著心愛的姑娘一起歸隱的人。他的想法很簡單,我贏了世界,給我心愛的姑娘幸福。

但可惜的是,命運並不如人意,時間往往會錯過。不是每個人都能始終如一地堅守,不是每個人承諾了就會等待。簡單的夢想遭遇複雜的現實,只要有一個人放手,就會被激流衝散,人海茫茫,時空滔滔,緣分盡了,就再難回頭。他有點像林黛玉,又痴又真,心中相信的都是容不下一絲雜質的美好事物。面對童話之外的世界,大多數人都會妥協,因為夠痛就放手了。有的人只能孑然一身,在自己的世界裡完成還淚的誓言。

少有人理解顰兒葬花,是在怎樣為珍愛的春天做禱告;少有人知道周星星式幽默,是怎樣在為珍重的藝術做表演。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或許他們本來就不是凡塵人,自然不為塵世知。

或許星爺只是用盡半生心力,想告訴我們:不管是愛情還是環保,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完整在微信,我的微信寫字平台,WritingisBeautiful,更多影評、書評,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w0yLk7zENuFJrfjw9xnR (二維碼自動識別)


屌絲出身,受過打擊還默默努力的,都能讀懂周星馳。

不明白他為何不結婚,他的小孩兒得多萌。


是生活閱歷還不夠


不以讀懂為目的的讀不懂或許就是讀懂。


讀不懂。

我始終覺得他就是回魂夜裡那個住在精神病院里的捉鬼人。

風衣墨鏡小盆栽,致力於假裝自己是個不太冷的殺手。

喜歡胡言亂語東一句西一句,讓人不知道他下一步要怎麼出牌。

說自己刀槍不入,然後就被一刀捅進了醫院。

說要教大家克服恐懼,拿著二踢腳瞎得瑟,崩壞了手崩掉了牙。

多不靠譜啊!

又神經兮兮的拿出來藥水和飛行器,結果你還真別不信,塗了藍色眼影就真的能見鬼,紙糊的飛行器也憑意念帶著人在天上飛。

云云...

而我面對他時的思考,也恰恰就是這部電影里保安隊面對他時的思考,

我以為自己上一秒看扁了他,這一秒勉強看懂了他,緊接著下一秒就又被他的新招式迷惑了。

他的面前永遠豎立著一層保鮮膜,平時看不出來,但能讓鬼顯型,讓他顯靈。

那是他的道具,也是他的偽裝。

我看不懂他,我只是很羨慕莫文蔚。

不懂,不問不懷疑,無條件相信,甚至眼也不眨就能捅出去那一刀。

當真是一腔孤勇,才稱得上是為愛奔赴


不過分解讀,就算是懂了。


有那麼一天,你把平時的感情表達時,分出一個分身,記錄你的一言一行,再剪輯一番,那麼這就是一部神作!


我(星爺)這個人,覺得幽默就只一點點,還是很浪漫的。


連自己的親朋好友都未讀懂,就不要試圖讀懂一個身兼富豪、地產大亨、影視巨頭(影響力)、政協委員、著名導演、演員、編劇的公眾人物了(吧)。

周星馳距離我們太遠,我們看到的,都是浮皮潦草的表面。或者可以這樣說,但凡去試圖讀懂一個公眾人物的人,其實讀的都是自己。

人性本來就是複雜的,因為這不是政策,有著明確的導向性、最終解釋權。人在面對各類事情時,所能表現出的,也僅僅是面對該事情時產生的利弊權衡,不一定是真實的意願表達。

有人從周星馳的電影解讀他,確實,電影里有太多周星馳自身的影子。可這說明了什麼呢?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周星馳對於窮苦生涯的某種眷戀。

除此之外呢?我們只能從電影的思想性去解剖執筒人所要表達的意思。這已難得可貴,再去深入一點,就有點走火入魔了。

公眾人物存在的最大意義,便是讓普羅大眾去『說』的,就是一個調節氛圍、抒發志向的話頭,是一個例子。

如果有人告訴你,『這樣才能讀懂XXX』,請你務必給這位作者一巴掌,順便往他眼裡吐口痰。


《大話西遊》最後有這麼一幕:武士抱著美人在城樓上張望著,而又變成了猴子的至尊寶,卻扛著棍子自顧自的向著地平線走。 城樓上的美人說:「你看,那人的樣子好奇怪噢!」 武士說:「是啊,他好像一條狗!」

這一幕看似是玩笑戲謔。卻讓人怎麼都笑不出來。

每當我聽到這句台詞:他好像一條狗。鼻子總會酸酸的。會想到很多事情,造化弄人的無可奈何,人世浮沉的欲哭無淚。

無常。

其實縱觀星爺的電影,「狗」這個意象,被反覆的使用: 《唐伯虎點秋香》中的那隻「旺財」; 《武狀元蘇乞兒》里的練著打狗棒法的犬群;以及 《審死官》中的「神犬拉西」……

《唐伯虎點秋香》里,9527在後花園偷看秋香放風箏,門洞旁的一個牌子上寫著:低等下人與狗不得入內。風箏斷線了,冬香召喚他進去幫忙,他趕緊說自己身份太低不能進,冬香則對他吼道:「誰拿你當人了,我們只是把你當狗哎」 。

我們只是把你當狗哎。

周星馳在無線的那些日子;那無休止的龍套生涯,每天摸爬滾打,甚至是演龍套還不一定每天都有機會,不得不冷臉貼人熱屁股,說了一大堆一大堆肉麻的軟話,還得每天鞍前馬後大獻殷勤,裝出一副乖巧討好的樣子,以求得一個稍微好一點點的龍套角色,要是能有一兩句對白,再好不過。

隱忍。

那些日子,尊嚴早被他拋到腦後,每天小心翼翼,像狗一樣被人使喚,跑前忙後,還得嘻皮笑臉的去討好,去迎合,甚至還要受到侮辱嘲笑。 坊間故事, 片場,有人把他引見給了當時的某大佬,他小心翼翼地迎合著,顯得很是殷勤,對於那位大佬的問話,他也是很小心的回答,還說了很多那位大佬喜歡聽的話來討好,拍他馬屁。 結束的時候,那位大佬指著周星馳的背影,跟旁邊的助理說:「這個人啊,怎麼跟一條狗一樣……」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句話,就這樣,深深地紮根星爺的心裡,二十餘年。一直是他心底隱隱的痛和倔強。 這是一直陪伴他的陰影魔障,無法抹去的心魔。 多年之後,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人們大肆談論著他與達叔分道揚鑣,人們職責他忘恩負義喜怒無常,殊不知他心裡的那根刺。

這一切,宛如輪迴。

三十年眾生牛馬,六十年諸佛龍象。周星馳接近三十年的電影生涯中,無線的那些日子,無疑是最狼狽,最底層的時光。

小人物的辛酸,拿夢想作賭注,卻敵不過造化弄人,沒換來一個發光的機會。 後來,經歷的多了,風浪見得多了,也就風平浪靜了。 星爺就嘗試著把這種小人物的辛酸和激勵用在自己的作品裡。

記得《食神》的一段台詞:「其實,這個世上根本就沒有食神!或者說人人都可以是食神。老爸老媽,大哥小妹,男孩女孩,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話雖通俗簡單,卻能深入人心。原來小人物也發光,莫以世俗心,阻我凌雲志! 每個人都能從這笑中帶淚的故事中,找到自己心靈的共鳴。從人生的泥沼中掙脫出來,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周星馳的什麼你印象最深?

我想,是周星馳的笑。

那誇張的前俯後仰,尖銳刺耳的聲音還有那不和時宜的突兀。周星馳的角色總少不了這一種招牌的笑,尖銳、突兀、誇張笑的背後總會掩飾一些東西,比如憤怒悲傷種種情緒…強顏歡笑。那份隱忍的痛,痛的說不出話,只好付之一笑。

然而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太快。 一片成名天下知。這地獄天堂的轉換,讓他有些暈炫。 入無線,只為實現自己的簡單夢想,那就是做一個好演員,但是造化弄人,始終不得得償所願。只能劍走偏鋒。《唐伯虎點秋香》實現了自己的夢,趣味橫生,福緣際會,苦盡甘來。

大器晚成。

不不不,也許是大器早成,但大名晚成。

我聽過一位大牛講他出頭前,頂著寒風凜冽,北風呼嘯,四處奔走推銷他的產品和創意,換來的確是爭執挑釁和冷漠,被人驅趕呵斥,狼狽離開,像一條狗一樣。我聽過一個浪子回頭複習生講他高四,因為曾經的不檢點,忍受著周圍的惡意,興沖沖問生物老師題,卻被生物老師說:你就是個弱智! 他會在離開的時候,快速擦去自己的淚水,不讓他人看到。

六道輪迴三千大世界百萬菩提眾生,我們每天都在忍受著前途迷茫的煎熬,獨自前行的痛苦,用忙碌驅逐著寂寞。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忙著向他人傾訴,更不必將痛苦焦慮寫在臉上。我們應當耐心接受這份考驗,化作更寧靜強大的內心。不僅周星馳,這幾乎是每個成事之人,必須度過的心路歷程。

他好像一條狗啊。

周星馳這三十年眾生牛馬,酸甜苦辣,摸爬滾打,五味雜陳。凝聚成這一句驚艷之筆。

我父親說周星馳,就像一條狗,他忙碌了半生,只為博看客們一笑。可是笑了之後呢?就像觀眾啃完了的骨頭,棄之一旁,然後說什麼沒深度、低級趣味、難登大雅之堂之類的話。

難道周星馳只會搞笑?

難道周星馳的作品真的只是低級趣味了嗎?

誰又看到了他的歡笑背後的悲傷呢?

他好像一條狗啊。

孫悟空風風火火煞有其事,卻最終沒有得到自己的摯愛,被別人玩弄於手掌中,像一條狗。

緊箍咒,圈住夢想,圓潤鋒芒,成熟從來都是痛苦的,從來都是伴隨著失去。

「你看那個人,好奇怪喲,象一條狗。」

世間行客,知遇誰家。

我們終究要走在各自宿命的旅程上,像一條狗。


他其實應該不想被人看懂。(食神里他曾親口說過。)

現在他的想法可能是變了。(喜劇之王~美人魚 這些影片基本都是他在講自己。)

其實人不是一成不變的,畢竟是活物。

所以這個回復也不是說自己看懂了他什麼。

準確的說,這更像是一封給他的情書

星爺我愛你。

其實我不覺得你是純粹意義的好人,咳,因為你有太多的惡趣味了,以及太自我了。現實生活里兼具這兩點的人通常都很難獲得好的人際關係。

雖然,你大概可能應該是個好人。

對,我get到你的第一個點就是自我。

大多數人,進入社會時間越久,自我就會被磨的越平。太過稜角的人,終究會扎傷他人。其它人為了保護自己,自然也對其進行排擠。或多或少的收斂自己,其實是最合理的。但收斂的太久,就會把自己給磨平了。

但周星馳顯然不是。

他毫不掩飾自己態度,其表達方式基本是直白的訴說,從不借用隱喻暗喻。咳,這種表達方式也是他自己導演的影片難被影評家們喜愛的原因之一,詩詞書畫之類的藝術,寓意才顯格調,那些影評家們更是恨不得把逼格掛滿全身,又如何欣賞他這樣的把屎尿屁掛嘴邊,表達如此直白的人。

ps:這恐怕也應該是他人際出問題的關鍵原因之一。

其實自我的人還有一點不好,這玩意兒通常會衍生出自戀來。

星爺毫無疑問非常自戀。

星爺參與創作較多的作品,大家見過他談過正常的戀愛嗎?見過他追過妞嗎?貌似他所有的愛情都是被人泡,是姑娘主動。稍有一些過程也簡單無比。

可問題是,現實社會裡這樣是很難成功的。

而主動靠近你的,可能大多有所企圖。真的想要愛情還是要老老實實的走 付出~自證心跡的那一套。

ps:這恐怕也是星爺感情不順的原因。更是很多女性觀眾對他電影里愛情吐槽的原因。

如果只是自我,恐怕對你還談不上愛,至多是一句稱讚。但好在還有第二個點:童心。

星爺,你的世界裡是如此純粹,善惡、真假、喜wu、是非。大多數敘事體系里,稱得上高級的都習慣把這些處理的混沌化,就算有所表達,也是用引導式的讓人潛移默化。

但在星爺的電影世界卻不是如此。

好就是好,壞就是壞。成年人的世界習慣搞得太複雜,周星馳的敘事只有簡單的二元世界。

可能也正是因為還保有那麼大比例的童心,所以你的故事世界裡才會充滿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非「常人」視角。我一直在想,你眼裡的世界也許真的就是那麼多色彩呢。

我get到你的第三個點是底層視角。

做到這個真的好難的。我沒打錯字,是難的,不是難得。

別說你這樣身家億萬,名成功就。要知道就連那些剛剛進入社會,在城市裡躋身中產的「翠花,狗蛋」們,還沒洗掉身上的土味,就開始端著杯咖啡,對那些還在底層的同類視為「非同種」,掩飾不住的一臉嫌棄。

曾經擔心你也失去這個能力了。畢竟你有億萬豪宅,名車遊艇。西遊降魔里,看到你開始玩大而空的概念甚是痛心。

但美人魚里,哈,一切都回來了。

把上層人士的虛偽,利益至上,鄙夷底層刻畫的入木三分。

當劉軒最後決心挽救美人魚時,他和自己的助理那段對話,大概也代表你的決心。你這麼拍上流社會,以後只怕在那個階層里會少很多朋友了。但你知道後果,最終還是這麼做了。

你最近總是說毛澤東是偉人,片子里也幾次三番的說偉人。我猜大概是你看到他明明爬上權力巔峰,毅然決然與統治階層,既得利益階層為敵,站在底層的事迹,讓你有了真正的崇敬吧?

最後,作為一個深愛著你的人。真誠的希望你能遇到一個可以理解你,心性善良的姑娘,擁有一份屬於你的簡單愛情。在餘下的人生里過得不那麼孤單寂寞。

電影嗎,看你心情,想拍就拍吧!真不想拍,也無所謂,你已經給了我足夠多的作品了。

---------------------------------------------------

美人魚在我個人眼裡,可能是他最好的電影。因為裡面塞了他自己的太多東西。如果真正喜歡他的人,不妨耐心多刷幾遍,(即便是等到下載版出來)或許你也會更好的了解周星馳。

PS:大概是他現在終於明白自己這些天賦是多麼難得,不是學習一下他的套路表情,炮製幾個無厘頭段子即可取代。所以再也不怕被人超越,把自己的全貌展現了出來。

我很好奇,一個已經意識到自己可能是無敵的周星馳,以後還會拿出什麼樣的電影,充滿期待。


誰敢說能讀懂別人?誰敢誇這麼大的海口。我們只能提供一些角度來看待別人。

我再提供個角度:周星馳和《三體》

據說周星馳桌上擺著《三體》(周星馳變了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說明他是看過《三體》的。同時還有《山海經》,這個就比較值得玩味了。。。

首先,我們來回顧《三體》。還記得《三體》里有這麼一個橋段,記載在《三體2:黑暗森林》上部的第六節。說的是羅輯構思一個人物,一個完美女孩,最後這個女孩就活生生的出現在他眼前,雖然別人看不到。羅輯就這麼森森地愛上了自己創造的人物形象。

在這裡,大劉通過小說人物之口,提出了他的當代文學理論批評:

這就是一個普通寫手和一個文學家的區別。文學形象的塑造過程有一個最高狀態,在那種狀態下,小說中的人物在文學家的思想中擁有了生命,文學家無法控制這些人物,甚至無法預測他們下一步的行為,只是好奇地跟著他們,像偷窺狂一般觀察他們生活中最細微的部分,記錄下來,就成為了經典。

……

至少從莎士比亞到巴爾扎克到托爾斯泰都是這樣,他們創造的那些經典形象都是這麼著從他們思想的子宮中生出來的。但現在的這些文學人已經失去了這種創造力,他們思想中所產生的都是一些支離破碎的殘片和怪胎,其短暫的生命表現為無理性的晦澀的痙攣,他們把這些碎片掃起來裝到袋子里,貼上後現代啦解構主義啦象徵主義啦非理性啦這類標籤賣出去

注意最後的黑體字,後現代啦,解構主義啦……靠這還要更明確一些嗎?是誰在《大話西遊》火遍神州之後,「被獲封」後現代解構主義電影大師的(雖然他自己從來不認為自己懂後現代和解構主義)??什麼是「非理性」?無厘頭嘛不就是。。。。。。

我個人理解,大劉的這個文學批評,直接刺激了《美人魚》這部電影的誕生。

在《美人魚》里,與以前的周星馳電影不同的是,每個觀眾都開始關注關於電影人物的各種細節,而不光是電影周邊的八卦新聞。

我關注的是美人魚珊珊。

這個人魚,她從小在人魚世界長大,直到18歲才開始接觸人類社會,所以不怎麼懂人類社會的規矩。——這個和人類社會中那些被總裁保護的傻白甜的區別,應該注意。因為人家人魚腦子不笨,只是不懂人類社會那些破規矩而已。所以燒掉一百萬的支票,並不是傻白,而是不需要人類貨幣而已(估計換成一打貝殼的話會留下吧……)。

其進入人類社會的經濟來源,從破船里到處吊起來的破塑料瓶來看,貌似是收廢品(《少林足球》金剛腿亂入)。所以也不怎麼有錢。去完成那麼重要的任務,也只是買了些便宜的不防水的化妝品,沾水之後變得跟鬼一樣,自己還不知道。

她把厚襪子套在剪開的尾鰭上,再穿上可笑的大黃鞋,因為尾鰭太短,走路不行,但是滑板玩的很好。

她長著綠豆眼,蒜頭鼻,老鼠一樣的尖牙,胸部像被壓土機壓過一樣平,吃飯吧唧嘴,走路很奇怪,唱歌巨難聽,穿著彷彿《功夫》里齙牙珍穿剩下的衣服。

她喜歡做雞,吃雞,還喜歡買雞給那些巨討厭吃雞的人魚(八爪魚)吃;喜歡玩遊樂場,在搖搖床上顛到吐,是軒總的一次意外,可能只是人魚的日常;喜歡唱老粵語歌;殺人用海藻毒(其實用酒就可以解毒)、海膽(砸上的話,貼塊創可貼就沒事了)和魚骨刀(還是很鋒利的!剁八爪魚的爪一下就斷)。

她愛上刺殺對象,卻不說,只說「我乾死了,真的受不了了。」 「我又不是專業的演員,又不是專業的殺手,太難了!」

她在水裡可以像魚雷一樣游泳。

你看,在下只刷了一遍,就可以複述出這麼多關於電影里其中一個人物的細節。這在之前的周星馳電影里,是不可想像的。

以前的電影人物,也有細節,但是絕大部分都是支離破碎的,比方醬爆的屁股,鐵線拳的紅內褲之類,只是噱頭,對塑造人物和推動情節,關係不大。大劉所說的「支離破碎的殘片和怪胎,其短暫的生命表現為無理性的晦澀的痙攣」,雖然略顯苛責,可也不是全無道理。

只有到了《美人魚》,到了珊珊這個人物,圍繞她的細節變得具體,變得系統,細節賦予珊珊這個人物以生命,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她在這個略顯肅殺的童話故事的背景中浮現出來,可愛而鮮活,你只能觀察,無法操控。

周星馳是不是和大劉在私下有接觸,不得而知。但是在我看來,大劉的批評,周星馳走心了,並試圖通過《美人魚》的創作來回應這種批評。最終出來的效果,當然各位均有高論。但是在我觀影,以及在回憶整個故事的過程中,對人魚珊珊這個角色,內心是有觸動的。

我個人認為,周星馳突破了自己。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吳京主演的電影《狼牙》,看完《戰狼2》後再重刷《狼牙》有什麼感受?
有哪些電影的主題曲(的歌詞)把整部電影升華了一個高度?
軟科幻電影在中國未來的市場前景如何?
海嘯來臨之前,所有船都向海嘯開去,這是為什麼?
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TAG:電影 | 周星馳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