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出家最好去哪裡?

我想出家了 感情大自然


出家是為了什麼?

你為什麼出家?

請看智清師兄的相關回答:

前些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報道,說的是曲靖市馬龍縣一個苗族村寨唯一的大學生楊某,從雲南民族大學畢業3年後,對生活絕望出家當和尚。在其與記者的問答中,很明顯的看的出來,他之所以出家乃是對於工作不滿意、生活不如意,出於逃避現實的一種心理而選擇出家。

佛教講因緣,遁入空門選擇出家,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因緣。有人是因為生活所迫,在受了挫折或打擊之後選擇出家;也有人是在逃避現實、推卸責任而出家;還有人是因為個人的宗教信仰、為了續佛慧命、弘法利生而出家。對於楊某的這個選擇,我們不能也沒有必要加以過多的指責,這也是他的緣分所致,只是我們希望他能夠對佛法樹立正知正見,加強自身的信仰建設,能夠真正的走入佛門,讓自己成為一位真正的出家人。

不料,近日在網上又找到一則與他相關的報道,說是「佛門緣盡,官渡少林大學生悄悄還俗」。原來,他在出家短短的半年之後就悄悄還俗,又一次選擇了逃避。於是,我就想到,逃避註定失敗!

出家是一輩子的事情,和尚不同於職業,出家之人沒有周末與工作日之分,也沒有節假日之說。雖然現在的寺院生活不比過去那樣與世隔絕,但與外面絢麗多姿的生活相比,寺院的生活還是很清凈的,每天晨鐘暮鼓,依然還有那麼多的清規戒律要遵守,如果沒有宗教信仰為基礎,是經不住長時間的考驗。

出家不是為了逃避現實,在家人有在家的責任,出家人也有出家人的責任。在家之時,為了不去承擔這責任而選擇逃避去出家,那出家之後,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又該向何處逃?

學佛出家,不是讓佛菩薩來主宰你是命運,不是讓佛菩薩給你快樂、給你幸福。出家修行,不但不是消極的對待生活,恰恰是要直面人生,去積極的改造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內心,甚至自己的每一個念頭。不但要承擔起改造自己的責任,並且要承擔起改造眾生的命運的責任。所以出家就更應該要學會承擔,要敢於承擔。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工作生活的責任都不敢承擔,怎麼能承擔起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的責任呢?一個人,如果沒有學會承擔、不敢去承擔,那麼昨天他會因為逃避而選擇遁入空門,今天,他必然也會因為逃避而走出佛門,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所以說,逃避註定了失敗!面對問題、面對困難,我們不能只是想到逃避,而是要考慮怎麼去面對,如何去承擔。一味的逃避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有肯面對困難,敢於承擔責任,這樣,才能戰勝困難,才能自己把握命運,享受生活。否則,就算你今天逃,明天躲,最終還是被命運牽著走。


阿彌陀佛!

河南省洛寧縣上戈鎮雙龍寺 !

急招有緣的出家師傅,三名,單金面議!

從2013年 有禪宗弟子<大法王寺>方丈 釋延佛徒弟 釋恆楊 尊師命出家 在此重建雙龍寺 興盛釋迦牟尼佛道場 如今 已建設好的有 <大雄寶殿><笑佛殿>(已開光使用),觀音菩薩殿,文殊菩薩殿,地藏殿,普賢菩薩殿 財神殿,感恩殿,已經建好正在裝修過程。

如果各位佛友,弟子,佛學院的同學們

身邊有佛緣的出家師傅 或者 有出家願望的有志之士 雙龍寺在深山老林中歡迎你來禮佛修行!雙龍寺四面環山,龍虎相抱 靠山雄偉壯觀 交通便利 當地居民安居樂業,風調雨順 風景如畫 令 來寺院燒香的香客歡喜留戀,不願離去。

朋友如果你願意幫我完成心愿 就把我的心愿轉發給你的朋友圈 尋找有緣人 功德無量


推薦閱讀:

出家人如何排解孤獨?
覺得人生痛苦,想出家,是逃避還是佛緣?
出家感覺怎麼樣?
出家人在選擇出家時當時是什麼心態?是看破紅塵、信仰還是逃避或別的?

TAG:佛教 | 出家 | 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