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女性真的比發達國家女性更有尊嚴嗎?

問題更新:大家的回答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並且刷新了我對於女權的認識,也為我以後的處世方法提供了指導。最近想就這個寫一個論文,通過一部或多部電影比較東西方女性的自我意識的覺醒程度,和女權的進展,我找的電影都是偏向一方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的推薦,不勝感激。

問題更新:今天是女生節,學校讓女同學把自己的願望寫在卡片上,然後收集起來掛在校園小路上,讓男生實現女生的願望。題主不明白,難道女生的有些願望只能在男生的幫助下才能實現嗎?為什麼沒有男生節呢?而且我覺得如果男生真的實現了我的願望,我就不得不做出一些事情來報答人家,滿足男生的預期。雖然我明白這只是為了拓寬大學生交際圈而已,但是心裡還是不太舒服,不知道是不是我有點敏感,不知道各位怎麼想?

題主無意引戰,只是一直居住在某沿海城市,雖然知道地區差異很大,但是具體程度並不是十分了解,加之明年要出國留學,對外面的世界有些陌生和恐懼,誠心地希望大家能夠幫助解答一下。

範圍的確有點太大了,大家可以就自己了解的國家,解釋一下嗎?

在畢習習的一個問題下一個大神是這麼回答的,現實情況真的是這樣血淋淋的嗎?

我認為這個應該不是反諷,附評論截圖


不盡然。我覺得中國的女權狀況被很多人高估了。

你這個問題其實屬於女權主義的範疇,而女權狀況其實跟國家發達水平並不完全成正比或者成反比。不過總體上,好的經濟發展水平能為女性權益的改善提供一個更好的土壤,但是除此之外也需要很多其他的要素。

舉例,作為頭號強國,美國在女性權益方面做得一直比中國強很多,這裡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社會傳統的原因。雖然很多人喜歡拿美國女性婚後改夫姓來說事,但是其實這個大多是個人選擇的範疇,我也認識一些不改姓的美國人。不過婚後跟夫姓畢竟還是有悖兩性平等,所以這也側面說明即使是美國,在女權主義的道路上也任重道遠。但是美國學術界作為當代女權問題的研究領頭羊,在女權問題上的理論造詣還是遠超中國。無論是女權主義在歷史中的階段性特點,還是女權主義和意識形態的聯繫,乃至當代消費文化對女權主義的影響,美國學術界都有著深厚的積累。

而如果反觀日本,雖然是亞洲頭號發達國家,但是日本的家庭主婦比例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名列前茅,雖然較高的人均收入有效掩蓋了性別矛盾。但是女性如果不作為生產力參與經濟活動,那麼經濟自主權的喪失就必然將女性推到一個較低的地位。只要兩性之間在經濟上出於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兩性平等就只能是有限度的,無法脫離經濟關係的框架。日本屬於那種典型的,經濟基礎已經走在了上層建築的前面,而女性權益就是上層建築里落後明顯的一塊磚。

中國的女權狀況非常微妙,它曾經攜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浪潮,做出過波瀾壯闊的進步。而改革開放後由於經濟發展和社會形態的轉變,乃至意識形態的改變,又一度陷入迷茫。在世界範圍內屬於一個及格有餘但是離優秀還差得遠的水平。

我這個評價也許有點低。不過還是暫且讓我說完吧。我在另一個問題中其實大篇幅鋪開過這個話題,不過這個問題明顯比上一個更切題。

我們通常把女性就業率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女權狀況的標準之一。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對比相同人均收入水平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女性在職場上似乎做出了出相當搶眼的表現,環比其他同水平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女性就業是相對充分的,甚至對日韓這種「脫亞入歐」的國家都有優勢。

內在原因,除了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國處於經濟極度欠發展狀態,本身就有讓每一個勞動力充分參與社會生產的內在需求之外,政治號召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口號是放在歷史尺度上都相當豪邁的話,因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社會能真正把婦女推到半邊天的位置。而在缺衣少食的幾十年前,居然能喊出如此充滿革命浪漫主義的口號,確實是覺悟頗高。

而事實上,大鍋飯時代的中國女性,確實也是最貼合「勞動人民」形象的階段(其實那個年代男人也都比較貼合「勞動人民」的形象,只是隨著經濟發展,男女在社會生產上的分化趨勢逐漸明顯起來)。參考那個年代的政治宣傳海報,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

誠然,處於物質豐富的當代社會的我們,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來質疑當時的人的政治覺悟。比如「由於經濟落後,農業人口非常龐大,物質匱乏的現狀迫使男女都參與到農業生產中來」或者「計劃經濟時代的記工分制度按照勞動力的人頭數量計算物質分配,妻子不去幹活全家就少了很多物資配額」等論據。不過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女性在社會生產活動中的地位是主動求之還是被動形成,客觀上講改革開放前的大鍋飯時代,確實是有過一段時間的女權大發展。而這種大發展,背後有著政治乃至意識形態的有力推動,從這個角度講,共產主義運動在女權主義方面也給中國留下了積極遺產,我們今天較為充分的女性就業狀況,其基礎在那個年代就已經打下。

(另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婦女就成了「已婚婦女」的意思了?這不扯淡么!這種錯誤認識使得很多年輕姑娘都羞於自稱婦女,連帶著三八婦女節都被污名化了。)

不過我們同時還要看到,那個年代看似令人滿意的兩性經濟地位,也有著其脆弱之處。那就是這種積極進取的女性價值觀,並沒有足夠的女權理論教育作為支撐,而僅僅是出於一種對政治口號的本能響應和對平權主義樸素的理解。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中國的政治環境變化,當年的口號不再重提之後,女性對自己在社會生產中的定位就又陷入了迷茫。現今中國缺乏足夠的女權理論教育,女權主義運動碰到了天花板。而並非很多人認為的在「穩步推進」。

其實不只是中國的女權運動碰到了障礙,除了少數小國寡民的發達國家以外,世界範圍內女權主義運動的發展,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也都不同程度陷入了僵局

這一點跟很多人的「日常觀感」大相徑庭,如今「女權」在微博上是個很熱門的概念,它似乎從來沒有在中國互聯網生態上收到過如此大的關注。如今我們人人都在討論它,這不應該是它進步的推動力嗎?其實,如果我們對女權主義的理解是與時俱進的,那麼社會對女權話題的關注自然就是其發展的推動力,而如果理解落後了,就未必如此了。

女權運動不是一個內涵恆定的命題,它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個體和社會有各種不同的要求。前工業化時代的女權主義運動和後工業化時代的女權主義運動的側重方向是不同的。而在後工業化時代2017年的今天,中國大部分人對女權主義的理解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水平。以上個世紀的標準來審視今天的女權水平,乃至得出了非常樂觀的結論。

從中國角度出發,以冷戰結束後帶來的世界性經濟大發展為契機,政治生態的變化為誘因,女權主義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含義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女權主義運動的內涵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這個區間為分水嶺,前後大致分為兩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前):這一階段女權主義的主要鬥爭方向是爭取女性掙脫家庭主婦的身份定位,往職場轉變。因為這一時期,束縛女性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是由於女性就業不充分而沒有自己的經濟自主權,這進一步導致了女性在家庭這一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中相比男人缺少話語權。中國政治口號中的「婦女能頂半邊天」就是針對這一現象的號召。這一時期,女權主義運動精準把握了影響女性地位的根本因素,並在世界範圍內展開了有效的反制措施,以號召女性就業,走入職場成為職場女性為主要指導方針。使得女性普遍獲得了屬於自己經濟自主,從而大大提高的女性地位。在這一階段中,兩次世界大戰,和幾十年冷戰期間的軍事政治鬥爭壓力,客觀上對女權主義的推動產生了積極作用。哪個的國家和陣營的女性群體參與社會生產的水平越深,越充分,就能獲得宏觀上更高的生產力和綜合國力。在激烈的軍事政治鬥爭中掌握主動權。這一現實壓力,加上女權主義者的努力,使得女性地位在這一個階段一直穩步提高。到了二十世紀末,這一階段束縛女性地位的主要原因「就業不充分」的問題,已經基本消失。 第二階段(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紀):這一階段女權主義的前沿理論發生了分化,產生了若干個分支,有極端的有保守的,甚至在歐美還誕生了大批學院派女權主義理論家。但是都沒有解決這一階段女權主義運動發展的根本障礙——消費主義對女性經濟自主的蠶食。這一階段,女性的就業已經較為充分,也都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經濟自主權。但是消費主義的興起,和廣告傳媒時尚產業共同打造了一套新的工業社會的女性消費標杆,利用男權社會的慣性,引導女性在「自我塑造」方面花費大量資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絕大多數時尚元素,幾乎都是起源於91年後消費主義蓬勃發展的大潮中。91年是個關鍵節點,蘇聯解體,這一事件使得歐美社會將大量資源從軍事政治鬥爭轉為經濟發展,同時由於喪失了外部壓力,對於國內勞動力利用率的要求也相應降低。女性在職場中再次陷入模糊定位,女性的「生產單元」的功能被淡化,「欣賞工具」的功能被強化。這時起,女性提高就業率對女性地位的提振效果開始衰退,即使存在,也遠遠無法抵消消費主義文化對女性權益的侵蝕。而這一階段的女權主義運動,顯然還沒有找到符合這一時代的有力鬥爭工具。

以這一套理論為參照,可以得出,當代中國的女權狀況,其實是在滑坡的,至少,是停滯不前。

原本阻礙女性權益發展的主要原因,女性經濟不獨立的問題,隨著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的工業化大潮中女性普遍走上工作崗位獲得不同程度的經濟獨立而剛剛消失,消費主義的興起又開始蠶食女性剛剛獲得的經濟獨立權。女權主義理論一直在發展,但是最前沿的女權理論已經反噬到了當今女性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態度,進一步發展甚至需要整個社會層面的刮骨療毒,過程是痛苦的。甚至得不到女性的支持和共鳴。這種大背景下,女權運動後勁不足。

女權運動在社會學層面和經濟學層面後勁不足,然而媒體和互聯網生態又決定了中國社會對「女權話題」有著越來越強的消費需求,那麼當代的女權主義的鬥爭方面就會從「對抗消費主義」這一主要陣地,轉移到周邊的「次要陣地」

何為次要陣地?基本上我們在網上看到了九成以上的關於女權主義的話題,都是次要陣地。它包括但不僅僅限於:

女性該不該有自己的事業?
夫妻倆平常該花誰的錢?
女性該不該生孩子?
吃飯該怎麼結賬?
婚前能不能墮胎?
孩子跟誰的姓?
做飯是不是女人的活?
女生該不該健身?
有品位的姑娘該不該有30種基本款?
以下省略兩萬字…………

這都是次要陣地。次要陣地的特徵是,看似是女性權益發展的障礙,但是其實是女權意識落後的結果。所謂批判結果是不解決問題的,以上這些問題及時全部解決了,只要女性在自身地位塑造方面可動用的資源,包括時間和金錢乃至精力少於男性,女性就依然掙脫不了弱勢地位。

今天我們可以爭論吃飯該誰付賬,明天社會可能出現一種新的消費活動,那麼結賬的問題還可以拿出來討論。最後我們會發現,總有解決不完的關於「女權話題」的爭論,因為女權問題,可以附加到任何一種社會活動上,而如果我們想從社會活動層面討論它,那永遠沒有效果的。

女權主義,其實是關於社會結構的問題。正如當代消費主義對社會結構的塑造一樣,也正如百年前「男主外女主內」對社會結構的塑造一樣。

我們處於後工業化社會,兩性平等的內涵在這一階段已經超出了「主要勞動力」「家庭供養者」「社會主導方」這種樸素的定義。

這一階段,女權主義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在上個世紀的女權主義運動中獲得的成果——經濟自主權,如何才能不被,或者少被消費主義生活文化消耗掉?

這也間接引出了這一階段男權社會的存在基礎,它不再像上個世紀一樣,僅僅因為男性是賺錢養家的決定性勞動力,女性處於沒有經濟來源而淪為男性的附庸。後工業化時代的男權社會有了新的含義,它在新時代的內在邏輯是:同一收入水平下的男女,男性在用於獲取政治經濟地位上所投入的各項資源普遍高於女性。

這句話太繞,把它翻譯成白話就是:女性為了迎合社會對自己「欣賞功能載體」的期望所花費的那部分時間金錢,弱化了當代女性的「有效」收入。

有效收入指的是能在吃穿用度之外進行投資,交易,和事業發展,以謀求政治經濟地位的資源。我們謂之「有效收入」或「生產性收入」。

女性也賺錢啊,賺的還不少,那女性的資源哪兒去了?就是投進這裡了。那為什麼女性把資源投進這種領域了呢?因為社會文化要求她們這樣做。

你可以舉個反例,比如我雖然每個月花不少錢在衣服和化妝品上,但是我過的依然比很多男人強得多啊,很多low男我還看不上呢。

沒錯,這種比較優勢是建立在與經濟基礎本來就在女性之下的男性的比較上的。而與其經濟基礎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的男人,由於沒有女性在「修飾自我」方面的消費壓力,他們的可支配收入會不可避免的高於女性。而即使經濟收入遜於這些女性的男性,其有效「收入」甚至可以和她們持平。可見,男權社會中的男性有著大大高出女性的投資效費比,它賦予了男權社會中的男性相比女性在社會活動上更強的競爭優勢。這就是從社會學層面,消費需求對階級乃至社會結構的塑造作用。

溫飽階級是這樣,中產階級是這樣,新富階級也是這樣,每個階級的女性都會比男性多花一筆資源在修飾自身上,男性多出一筆可以用來投資的資源。這些因素加總到整個社會層面,新時代男權社會的基礎就存在了。

所以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講,男權社會之所以是男權社會,不僅僅是因為女性各個方面受到歧視碰到玻璃天花板,至少不是根本原因。而是男權社會從來不鼓勵女性去過一種實用主義的生活。在男權社會的邏輯里,那是男人的專利。而男權社會的邏輯還包括以下兩條:

一個男人要提高的自己的地位,需要數個決定性要素:收入,能力,學歷,閱歷,修養。 一個女人也要這些,但是在這五個之前,還有一項:外觀。

這是非常花錢的一項,沒有足夠的投入,就無法迎合社會對女性「審美」和「時尚」的要求。這是消費主義文化對女性「物化」的本質邏輯。那麼一個姑娘只要不按照這一套去做不就行了嗎?

事實上不是這樣,她興許可以學直男一樣從來不打扮,幾乎不買衣服的生活方式。但是這樣其就會偏離社會的「偏好」,降低自己的競爭力,反而損傷到自己。而如果依照這套社會文化去做,則又會掉進「有效收入」的陷阱里。這是一套悖論。

這套悖論,也是為何,即使在學院派女權主義理論家雲集的美國,面對消費主義文化能做的都非常有限。而中國這種學術界缺乏對「消費主義」和「女權主義」關聯性社會研究的國家,面對消費主義文化,和「時尚界」「媒體界」鋪天蓋地的營銷攻勢,更是毫無招架之力。而在藝術學術界,甚至對消費主義文化形成了有效助攻。

在這種消費主義文化和社會審美要求已經成為既成事實的今天,單一女性個體的反抗是沒有用的,不但對其他女性沒有幫助,還會傷害到自己。唯有這一認識成為社會普遍共識,大批女性甚至男性都投入到抗爭的隊伍里,才有可能慢慢扭轉這種文化。

中國現階段的社交媒體對於「女權發展」幾乎幫不上忙,因為它們很多時候其實是在「幫倒忙」。

怎麼幫的?看看那些營銷號就行了。

這種對工業社會中女權主義新內涵的理解,是中國缺少的,也是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豐富的。所以這就是為何,美國作為當今時尚流行界的風向標,引導著中國年輕人穿衣打扮潮流的時尚大國,其國民卻有很多中國人看起來「辣眼睛」的打扮方式。

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女性在各方面會更為「隨性」。

這種隨性表現在但不僅限於: 大腿強壯有肌肉,一樣敢穿緊身褲。 皮膚粗糙不白皙,一樣敢穿熱褲短裙。 別人覺得只有某種體型才能穿的衣服,我愛穿就穿一樣自信。 體格嬌小的女生,一樣做增肌訓練。少有人怕因為身體素質好被人說「女漢子」。 強壯的身體不是男人的專利,女性也要。 以下省略兩萬字……

即使美國現階段仍然擺脫不了男權社會的框架,但是美國女性的抗爭心態普遍更強,對社會對其基於「性別主義」的刻板定義更不屑,表現在外,就是一種「隨性」。這種「隨性」,是減輕消費主義文化對女性消費習慣和行為模式的影響的必要前提。而這個前提又是女性獲得「自我定義」和「自我實現」的前提。

從這一角度上看,除了日韓這種發達國家中的異類,歐美髮達國家在女性尊嚴上,普遍比中國走的遠。中國人還差很多呢。

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句話是: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女人天生就比男人愛美。愛美不是對社會文化的迎合,而是繁衍進化的需要,不愛美的雌性的基因在求偶過程中會落敗,基因在進化過程中不會流傳下來。

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從生物學角度切入,就會發現問題。女性在職場上,經常出現漂亮時尚的女性比形象稍差但是能力更強的女性更容易被聘用的情況。換句話講,漂亮對於女性在職場上的幫助比男性強許多倍。這裡面,就不只是求偶的因素了。

另一方面,生物本能對形象的要求也不是雌性的專利,事實上自然界中很多動物在求偶中是由男性來負責「漂亮」的,比如孔雀,比如雞,比如鹿。而這種形象,是高度與身體素質掛鉤的。比如艷麗的羽毛和巨大的角和獅子的鬃毛往往是強壯的表現,動物求偶行為中的美學標準是有利於個體的身體健康的。但是人類社會中的女性美學標準,是被在社會文化層面異化了的,這些標準在生物學特性上並沒有積極意義,有些甚至已經脫離了生理健康的要求,從生殖角度講並不是有利基因。比如時裝模特的體型,肯定不是最健康的體型,多少女性為了能再瘦一點忍著不吃飯?甚至為此低血糖。窄骨盆這種特徵甚至會增加女性分娩中的危險性。而那些真正在健身房裡鍛煉,有著強壯身體乃至肌肉線條的女性,在中國社會裡卻不受待見,認為缺乏「女人味」,儘管這種身體特徵無論是生理健康還是生殖層面都是非常有利的。這充分說明,當代的女性審美趨向遠遠不是生物學本能這麼簡單,它是被社會文化高度塑造之後的結果。 一開始就摻雜了很多私貨。

所以,我建議,當代的中國人,無論男女,都應該多學習一些前沿的女權主義學術理論,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參與微博話題的程度。這種程度的參與,有時候是看不清社會本質的,久而久之,這種對「熱點女權話題」的討論,就跌落到了「消費女權話題」的層次。

可以說,當今中國的年輕男女,由於教育水平和對性別主義認識的提高,對於社會活動中絕大多數對女性帶有歧視色彩的細微表現都能做到高度敏感,唯獨對消費這一工業化社會裡最重要的社會活動中帶有的強烈性別主義色彩表現出一種難以置信的遲鈍,木訥,乃至反智。

消費這種社會活動由來已久,可以說從人類第一次有了貨幣概念甚至價值概念那時起,消費這一基本社會活動的雛形就已經形成。但是消費跟消費主義的內涵還是有著些許的區別,消費主義是世界各國進入後工業化階段的產物。其與工業化時代之前的消費的不同在於,消費主義不是基於實用需求導向的,而是基於「多消費是好事」這一經濟意思形態的。

消費主義(Consumerism)指相信持續及增加消費活動有助於經濟的意識形態。[1]創造出在生活態度上對商品的可欲及需求(多消費是好事)讓資本主義可以提高工資及提高消費。消費主義為發達國家的經濟引擎,使現代人有購買與獲得商品的社會及經濟上的信念及集體情緒。

舉例子,九十年代的中國人,去供銷社買一雙回力運動鞋,大多數人的動機是,自己原來的一雙鞋底開膠了或者什麼地方壞了。這是前工業化時代的消費的基本特徵。進入後工業化時代以後,消費不再是維持生存的基本需求,它升級成為比基本物質需求更高一層級的行為,其推動力有很多,時尚概念的興起,消費主義的抬頭,以及商品營銷的需求。所以我們會看到,即使很多被人控為「沒品」的「直男」,也鮮有人真的是因為自己的衣服或者鞋子穿壞了才會去買新的,而是因為覺得厭倦了這些舊事物,而新事物又通過各種媒體渠道不斷衝擊著自己的認知。

所以,進入後工業化時代以後,無論是每個月都哭窮吃土的爆買黨,還是四種基本款倒騰著穿的直男,幾乎沒有一種人的消費是真正完全基於實用主義需求的,都或多或少摻入了消費主義文化的因素。不同之處也僅僅是比例的大小而已。

消費主義對男女都有著顯著的影響,女性在化妝美容衣服上的消費行為是最為直觀的一種。男性則表現在對各種新款車輛的熱情,和機械手錶的執念,甚至遊戲點卡和遊戲皮膚也是一種體現。

而消費主義之所以能夠跟女權主義掛鉤,其基礎在於消費主義對男女的影響深度是差別極大的。世界各個國家,從女權狀況堪憂的第三世界國家,到女權標杆的北歐發達國家,男女在消費文化上的投入比重都是相差極大的,女性幾乎都在領先於男性,且女性的消費文化夾雜有大量迎合男權社會「審美」的因素。而男性的消費文化部分,這種生殖色彩要淡的多,更多的表現在彰顯自己財富和力量。這說明,現階段的消費主義文化,還是帶有很強的男權主義色彩。

有評論說,讓男性也多投入些資源在消費主義文化上就好了。

現在有意思的地方是,男性「多投入」這件事情已經在發生了。相比二十年前,現在的男性也有越來越中性的趨勢,即使在極力抗拒「中性化」潮流的直男群體里,中性化也在不可避免的發生。當代男性在衣裝髮型香水上的投入相比父輩已經高出了一個數量級。只是女性的投入依然領先於男人。消費主義雖然對男女都有影響,但男性里有一批被稱為「直男審美」的人一直在抵抗這股趨勢,而女性里有一批人正好反過來,把衣著品味和精緻生活跟女權水平掛上鉤了。所以說雖然雖然男女都在不可避免的滑進消費主義的陷阱里,但是生活觀感給人的直觀印象是,女性群體是相當主動的在做加速運動,男性更多地呈現出一種不情願的被迫狀態。

基於消費主義和女權主義的負相關性,當代的前沿女權主義運動分化為兩個派別。

第一種派別,學院派女權主義研究者,更多倡導一種對消費主義「辯證性」的脫敏,這種倡導同時針對男女。這部分人認為消費主義雖然是工業化商品社會必然孕育的事物,但是並不是可以一直坐視不管的東西。其過度膨脹會極大消耗人類社會的生產力,使得社會喪失危機意識和發展動力。過度消耗女性的可支配收入,並對兩性平權造成障礙。所以無論男女,都應該清醒認識消費主義,保持一定程度的警惕性,在適當的範圍內自覺抵制過度的消費主義文化。

第二種派別,學院派之外的社會上,許多女權主義者也在實踐第二條路。一條完全相反的路,這部分人認為,不是女人在消費主義里陷得太深,而是男人陷得太淺。男人不應該抵制消費主義文化,而應該跟女性一起擁抱消費主義文化。男人也應該美容,化妝,有自己的衣櫥和各種搭配,外觀也應該成為男人在社會競爭中的一等要素。一旦兩性在消費主義文化中投入的資源比例相近甚至持平了,男女的「有效收入」和「生產性收入」自然也就拉近或者持平了。平權就會得到推進。女性權益也會得到提高。

第一種,是社會學層面的最優解。因為在兼顧了減輕消費主義對女性物化程度的同時,也保證了社會資源更多投入到有「生產力」的領域裡,而不是僅僅孕育商業泡沫。宏觀上對社會起到最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由於考慮到消費主義文化已經深入人心的既成事實,從消費主義文化里抽身的難度非常大,且痛苦不亞於刮骨療毒。這個辦法,本身違背女性群體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模式,所以本身在女性群體里阻力就非常大,加上男性群體對此更不感冒,所以這一最優解的實踐難度其實非常大。

第二種,頗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反智味道,從坑裡爬出來永遠不如拉一個人進坑簡單,既然消費主義很難抵抗,那麼就應該用審美標準和輿論文化引導去迫使男性也跳進消費主義的深水區。把男性的「生產性收入」也拉低到跟女性相近的水平。這種論調,很多人看不慣,但是確實比第一種辦法效果好多了,且受到很多女性的擁護和支持,且越來越多的男性也潛移默化的投入了這股大潮,小鮮肉和中性風的男性審美,就是這種價值觀的一種體現。

不過,只要男權社會對男人競爭力的標準里,外貌的重要性排在女性之後,那麼就不可能讓男人在「欣賞功能載體」這一項上投入跟女性一樣多的資源,男人最後依然會獲得比女性更多的「生產性收入」。所以僅僅是把男人也深度拖進消費主義是不解決問題的,還要配合社會層面對男性價值定位的改變。也就是「欣賞功能載體」這一身份對男女重要性是一樣的才行。 這一點的實現也有巨大的難度。

這兩種思潮最後誰會贏得勝利,下結論尚早。

第一種思潮的結果,人類社會經歷過與此相似的階段,那就是後工業化時代之前的消費時代,再加上一個比當前更為完善的平權狀況。Sounds good。

而第二種思潮的結果,放眼人類社會幾千年,還沒有任何相似的社會形態可以作為參考。這種思潮其實是在除了生理學層面之外的所有社會科學範疇,抹平兩性之間的一切差異。這是一個社會學深水區,且會帶來倫理學,心理學等諸多學科的深刻變化。大劉在《三體》里,做過一些主觀的推導,不過可信度幾何,就見仁見智了。

任何社會現狀的改變都是需要時間的,短則十年八載,長則一生幾世。不求一步到位,但是認清真正問題所在,確是非常必要的。

一些延伸閱讀:

消費主義對女性的影響是怎樣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272238/answer/100689904


留學時實驗室要搬實驗儀器,美國女生和大家一起搬。國內女生搬個自己電腦的顯示器都要男生幫忙搬。

國內談戀愛男生要千方百計哄女生逗女生開心,國外女生認為小孩才需要哄。

國內逛街,明明女生千挑萬選和自己衣服很搭的包包出門,最後還是要男生提,你們男朋友提著很醜知道不知道?

一邊要女權,一邊把自己放在弱勢,低齡,附屬的位置,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大學的時候,我在師範大學裡讀的書,每個學期最頭疼的事情就是開學搬書。

我們班男生一共就那麼三四個,然而全班所有人的書都是我們幾個男生搬的。

我當時被累的行將就木,看見日暮夕陽下,談天說地的女同學們,感覺她們都不再是我想像中美好的女孩子了。

然後班長大人拿起皮鞭抽打我:小熊!你快搬書啊!你看你把人家國鵬哥累的!

我班長身高172,身強如牛,皮膚黝黑,就像《駱駝祥子》里的虎妞,她畢業後去了讀了體育專業的研究生,可想而知這身體,比我這身體壯多了,我就是一high k high鴉片抽大麻,墮落到極致的駱駝祥子啊。

然而班長大人還是帶著女同學們笑看我等幾個文學院男生搬書,那天過後我就再也沒有想和班裡的女同學談戀愛了,覺得人怎麼可以這樣,幾噸重的文學讀本,天殺的中文專業。

師範學校里,遇到三筆字大賽,還都是讓男生搬桌子,兩百多張桌子,幾噸重的道具,全院十幾個男生,不少男同學被桌角刺穿皮膚,砸爛腳,也沒見過有誰來幫我們男生的。

關鍵吧,就算這都無所謂,文學院的女生談戀愛也不會挑文學院的男生,她們說文學院的男生身體弱,娘娘腔,舞文弄墨,身體素質差,她們喜歡體育學院的,女生里寢室三個寢室都是體育學院的後宮,只有一個人沒談戀愛,那個人是個lesbian lady。

談戀愛都不挑自己學院的,每當別人說起來我院女生幾百人,男生十幾個,一定艷福不淺的時候,我就乾笑三聲,跪在地上打滾,那真是一場噩夢,她們全都是體育學院的後宮啊,跟我們文學院男生有卵關係。

後來,快畢業那會兒,女生表示從來沒見過我,女生表示不知道文學院還有長這麼帥的男生!說我一定是體育學院的!

我好生氣哦,我文學院男生招你惹你了,你就說我是體育學院的?自己學院的男生,給你搬書,搬桌子,背行李,倒水,貢獻班費,複印資料,為你們鞍前馬後,結果到頭來不認識我們,還說我們這麼好一定是體育學院的????憑什麼好的就是體育學院的,壞的都是文學院的?

這麼可惡,一定不是文學院的親同學。

小時候,一個女生走路摔倒了,她手握圓規,把我肩膀扎了個正著,她說是我細皮嫩肉,一點都不男人。

我覺得我無話可說……

我覺得中國女生在尊重女性的男人那裡,會得到超前的空前的待遇尊重,女性也會在這類男人身上瘋狂榨取價值尊嚴榮譽感,然後把這種尊重女生的好男生,用用廢廢,當然也有尊重男性的好女生,彼此互相尊重。

中國女生在不尊重女性的男人那裡,是一點好處都撈不到的,連起碼的尊嚴尊重,身為人的權利都是得不到的,在不尊重女性的中國男人那裡,女人甚至都不能算是人,只能是第二公民,一個玩物的存在,他們彼此的關係往往是親人,同事,領導等等不得不面對的關係,女生在這樣的環境里過的很悲催,很沒有尊嚴,所以兩者關係是非常對立的。

所以有些從毫無尊嚴中走來的女性,遇到尊重女生的男性時,會採用直男癌的思維邏輯去攻擊我們這些尊重女性的吃瓜男子,佔盡好處最後再把我們拋棄,末尾了還說我們傻。

中國也就百分之七的女性實現了被尊重,尊重男性,中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男人,女人都是互相不尊重的,不信你可以去其他平台上看看這個世界的真實面貌,普羅大眾的現實是很殘酷的。

好男孩應該配好女孩,而不是壞男孩配好女孩,也不是惡毒女孩配好男孩,後邊兩者都是被對方卡的死死的,毫無尊嚴的,屈辱的。

好男孩不應該為絕大多數不尊重女性的男人們背鍋承受傷害,尤其是這種傷害來自女性時,後果是非常惡劣的。

女孩們尊嚴的生存環境還是很不好的,這是除了北上廣深以外的現實。

有人說中國女性一旦崛起,就會享受到超高規格的尊嚴待遇,我是不同意的,因為你看趙薇,范瑋琪,王菲,竇靖童,都是已經很高層次的女性了,偶爾發條微博,還是會被人們罵的,幸好他們生活在一個現實的環境里,無法暴露大多數人們的惡意,但是虛擬世界裡微博上別人能刷幾萬罵人的侮辱女性的評論。

超高規格的尊嚴並不是尊嚴,那是特權,特權跟尊嚴沒有關係,是來自拼搏積累而來的實力。

女性的尊嚴總不能來自於特權吧。

最後,我身邊認識的女生,都比男生過的好,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生活上都很優秀,我尊重我身邊的男生,但也希望女孩子在發達之後可以自重,不然我怎麼好意思尊重呢,至少要做點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吧,總拿自己的女性身份,消費色情,消費女性優勢,消費低級觀念,討取觀眾,做這些事,我可是一點都尊重不起來的。


並不覺得是

2017/3/8我們女性同胞的女王節,我在知乎搜索關鍵詞為「馬泮艷」的問題,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還有一條是其本人問題,大概意思是婦聯的工作人員整天跟著她的問題也消失了。知乎管理員應該是刪除了部分題目,或者就是和諧了,搜索不到。

我想複製粘貼問題過來,也是不行,

還有這條題目也無法@出來

2017/5/9

刪除寫的心裡話,幾條連接也刪了,又敏感了,這條問題到現在也是不能討論


我今天才知道女權=壓迫男人。666

題主舉的這種女性特權實際上就是父權制的性別不平等的體現。

例如女士優先,例如男人拎包,例如怕隊友罵時說一句「新手妹子」就可以逃避指責,例如男人要包容女人的小脾氣,女性作為弱者可以盡情欺負男人。

而這樣的一些現象出現後,就有強烈的性別暗示:女人弱,男人強。這種行為準則簡直是維護父權的最好幫手。

「如果女人在社會上總被視為【被照顧】【被容忍】,認為女人和老人、小孩一樣需要照顧,就會形成社會性別的強烈暗示:男人比女人強,女人需要依賴男人,西方婦女享受了幾個世紀的「女士優先」,為什麼男人沒有把財產權,選舉權「優先」給女人?為什麼西方女人經歷了一百年鬥爭才一步一步艱苦的獲得權利?說明這種【優先】一開始就是陷阱。男人對女人的真正尊重,是對她【人格】的尊重,而不是照顧、相讓、讓女人依賴他。

你們發沒發現,越是父權制嚴重的國家,越會灌輸【女人就是用來疼愛的】【女人應該嫁個寵你的人】包括某些化妝品廣告【呵護女性】(意思女性是脆弱的),都在潛移默化的暗示:女性是弱者。很多女孩子當真了,覺得有人寵著真好,可是呢,這只是對弱者的愛,而不是平等的愛。」

(這段話我在知乎貼過,此處為引用)

什麼才是衡量女性是否得到「女權」的標準?

這要看:國家及社會是否為了他們的利益(比起男人)更多的干預女性的隱私或者是否保障了她作為人的權益比如:

【生育自由】(非婚生育是否允許?女性子宮是否被社會和家人過度干涉綁架?)

【對性行為的干預】(是否捧高處女,神聖化「貞潔」?)

【女性的平等的教育權,工作權,選舉權 繼承權】(多少企業職業歧視只招男,家產只給男孩)

【女性在私人領域(家庭)的權利】(多少家暴案因被認為是私事,警察不干預導致受害者慘死?女性在這個國家是否被要求承擔大部分家務?)

【關於強姦的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真正實施是否有保障】(我國強姦的定義還很死板,且男性被性侵也得不到法律認同)

【是否打破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社會印象】(有多少男人能主內不被嘲笑)

【社會福利制度對女性生育的補貼以及影響就業的補貼,夫妻共同產假】(別說夫妻產假了,連職業補貼生育補貼都做不到)

【社會是否幫助女性打破傳統依賴心理】(不僅不幫助打破,還灌輸「丈夫是付賬」)

【國家是否有專門機構幫助女性克服就業上的玻璃天花板效應】(美國英國等等國家有,我國沒有)

【女性從政人員是否達到百分之三十】(我國達不到,中國女性部長僅為12%,排在世界101名。高層女性更是寥寥)


謝謝邀請。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必須要強調一下答主的背景——出父家,進夫家。早婚,丁克,嫁給初戀男友的普通婦人。

我雖然天天都會打開知乎,可是不大關注「女權」之類的話題。近來忽然覺得有些話要說,就寫在下面。預先鄭重聲明:我今天下午茶時間碼的這些字,並非說的是「你」,親愛的讀者——假使你是男孩子,也同樣——我也並非說的是你的妻子。我指的只是現象。

是的,沒有了儒家文化傳統規矩的束縛,現今的女性,自由度的確提高了。但我認為很多中國女性根本搞不懂什麼是「女人的地位」,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20年內恐怕也是如此。

她們要的地位,只是體現在——

1戀愛里的撒嬌上。

2熱戀期的寵溺中。

3體現在結婚以前的彩禮中。

4體現在結婚以後「財政大權」上。

5體現在生完小孩用不用帶孩子上。

6體現在結婚以後「自己就不需要工作啦」的夢想上。

7體現在婚姻不幸福的話,能不能吊打「陳世美」上。

8體現在自己大度的原諒了陳世美。

9體現在自己能不能控制住老公。

10體現在自己知不知道老公所有的密碼。

11體現在自己做了母親以後,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工具。

12體現在自己和公公婆婆搶老公有沒有成功。

13體現在自己做了婆婆或者丈母娘以後有沒有「話語權」。

14體現自己的孫子孫女出生後,自己有沒有當上「老佛爺」

15體現在旁觀者認不認可自己上。

(太多了,直接省略一萬字吧。別想太多,我並不是「沒有得到以上這些福利」藉以出氣。)

以上這15點說白了,還是沒有地位。

捍衛「秦香蓮」是保護女性嗎?——也許是吧,保護婦女權益而已,但與女權無關。頂多幫助女人出了一口惡氣。只是,一提到離婚這事兒,只要是男方主動的,那麼,男的就是陳世美,女的,自然就成了苦大仇深的秦香蓮。

這,是女人有地位的體現嗎?

很多女孩子說到「征服」就是「有漂亮的臉,以臉蛋悅人;有美的身體,以身體悅人;什麼都沒有的,就以思想悅人。」

這,是女人有地位的體現嗎?

對於大多數的女人,「愛」的意思就是「被愛」。誰對自己好,就跟誰走了。因為知道自己「不能自力更生」,所以只能希望自己同另一個人連在一起,那個要嫁的人也許就是自己生命的拯救者,然這種婚姻關係與愛無關。很多女人結婚就是為自己買保險。

這,是女人有地位的體現嗎?

我們說到「求婚」,總是默認男人才有開口求婚的權利,女人若是先開口,就是「倒貼狗」,女人願意裸婚,就是賠錢狗,女人因為男人一個冰淇淋就願意嫁,就是這個女人XXX——只要這思想一天存在,這,是女人有地位的體現嗎?

部分女人與部分女人交朋友的基礎就是「交換隱私」或者「有共同的敵人」,如果一個女人告訴了你一個秘密,千萬別轉告另一個女人,一定有別的女人告訴過她了。看到和她們不一樣的女人,就開始給人家編故事。

這,是女人有地位的體現嗎?

女強人在現在的中國是偏貶義的,這,是女人有地位的體現嗎?

這麼多年來,源於「就業歧視」的訴訟,大家見過幾起?我自己看到在職場上被歧視的女性都選擇「忍」,把「掉頭就走」當作自己的特殊氣質,更多的,眾多遭受就業性別歧視的女性因為害怕耗時費錢還不一定能獲勝而放棄訴訟,這,是女人有地位的體現嗎?

女權主義這些年最大的成就是促成《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但是知道的小夥伴有多少?很多受到暴力傷害的女性,她們都選擇了「忍」,因為不接受她們悲劇不是她們自己,而是這個社會。

這,是女人有地位的體現嗎?

對不起大家,我有些激動了。

緩解一下,講個故事,我突然想起起一件往事。很多很多年以前,我本科的時候,我們一伙人去陝西一個山裡的中學搞扶貧。我們去批發市場採購商品的時候,我說我們買一箱衛生巾吧(按當時的批發價一包不到一塊錢),那個帶隊的男性老師說,「買什麼衛生巾,她們不需要的,多浪費錢。」這個故事用現在的話來表達,大概就是「一個初中女生需要懂什麼女權啊?」

這,是女人有地位的體現嗎?

做為一個獨立個體,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女權界一份子。我從來沒有評論過「女權」的原因大概就是「看不懂知乎上的一些女權」。當然了,說到女權,本來就有各種流派,各種不同主張與側重的人,只是很多同性都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不同於她的,就是「水貨」。還有一些腦疾將女權的門檻拔高,用年收入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資格成為女權主義者,倒是挺可笑。

未完,待更。


男女平等量有很多角度來體現出來,有些角度中國比不上西方發達國家,有些角度中國已經超過了西方發達國家。這些角度都是獨立的,不可交換。

其他的不足或超越已經說了很多,但有一點我沒看到其他人提過,中國女人在高管層次男女比例已經超過了很多西方國家。

source:

China: setting the new standard for women in top jobs?

Why are there so many rich, powerful women in China?

http://www.grantthornton.ae/content/files/women-in-senior-management-ibr-2013.pdf

中國有全世界超過一半的女性billionaire (身價超過$10億),而中國的billionaire只佔全世界20%,西方發達世界 所有國家的女性billionaire加起來沒有中國的多。

source:

Half of the world』s self-made women billionaires are from China

Billionaire - Wikipedia

是的,由這些數據說明,國內女性真的比發達國家女性更有尊嚴。

中國社會相對於西方發達國家,有更好的環境讓女人成功,並沒有壓抑女人在社會裡上升。男人對成功女人的態度沒有像西方國家男人那麼具有威脅心態。你們不知道Marissa Mayer當一個yahoo CEO有多少人質疑,希望她失敗。

這挑戰了我們現在刻板印象的理解,覺得西方發達國家總是「對女人好」,這是那些hypocrite白男的propaganda(宣傳)。


女權的權,是權利的權,不是權力的權。

如果說國外是男女互相尊重,國內大概是男女互相欺負。就像問題描述里的那樣。

男人說:要多掙錢,要漂亮,要給我生孩子;

女人說:要房,要車,要工資卡。

婚前三劫難:彩禮,婚禮,房子和車子。

婚後三噩夢:家暴,出軌,產後抑鬱症。

女方負責壓榨男方的鈔票,男方負責壓榨女方的子宮。

所以也別提什麼權利,男的女的誰也沒好過。

打個比方,「男主外女主內」就像是男人扛著山不讓它塌,女人負責擦汗餵食遞水。

但總有力氣不那麼大的男人和更適合扛山的女人。傳統的模式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女權的訴求是「請允許我們也來扛山,不想因為他沒勁了我也跟著一塊死」

女權豬隊友的訴求是「別想讓老娘扛,老娘不僅不扛,還要在山上玩」

也正是因為豬隊友的存在,讓許多男性對女權視如洪水猛獸。

然而真正的女權是爭取男女在社會上的平等,而不是女性統治男性的權力。

所以答案里寫的根本就不是女權,而是女對男的單方面欺壓、羞辱和放肆。


管工資卡、要求男人有房有車,這並不體現女性的尊嚴。恰恰相反,這叫對女性的保護。而越是大男子主義的社會,就越傾向於保護女性。為什麼?因為在男權社會,生存和繁衍是男性的利益所在,而女人生育權強勢,保護女性就是維護男性的利益。也正是因為女人在社會上權利與男人不平等,就必然要利用生育優勢,從婚姻中尋求保障。

打個比方說,你不會覺得那種古典的紳士風度,女士優先體現了女性的尊嚴吧?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20世紀會有席捲西方的女權運動?恰恰是因為女人和兒童在男權社會裡屬於弱勢群體,才需要獲得被保護的特權。而在中國,這種保護女性的集體無意識,體現的也是女性在權利上與男性權利不對等。

有一件事比較觸目驚心。在中國,公眾話語是可以隨意物化、矮化女性的。本來,世界上有種東西,叫做政治正確。比方說,你可能內心抵觸同性戀,但絕對不能在公眾場合發表歧視同性戀的觀點,這是一種政治正確。而在西方,歧視少數族裔、同性戀、女性及弱勢群體,就是一種政治不正確。哪怕西方還有一些人歧視少數族裔、同性戀等。

但在中國,歧視女性,不是一種政治不正確。公眾人物可以在公眾場合公開發表歧視女性的言論。甚至,它顯得就是一種政治正確。女人天生就該被男人保護,就該以婚姻為歸宿。這就像「兩條平行線不會相交一樣」,是不證自明的公理。

2013年2月4日,馬雲在做客央視二套《對話》欄目時對一個女嘉賓說:「千萬不要駕馭一個男人,一個女人最幸福是被人駕馭。」

馬雲講出這樣的話並不奇怪。2015年,阿里的程序員鼓勵師招聘廣告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廣告中公然提出各種物化女性的職位要求:你可以是如蒼老師般德藝雙馨,胸懷天下,進可欺身壓海棠,退可提臂迎蛟龍;你可以是如宋慧喬般大家閨秀,天生麗質,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素顏傳說更讓無數程序員追捧不已;你也可以是個有著外星人顏值,作風天馬行空,言語中自成一派威嚴,激勵團隊有如駕馭獨孤九劍般的老頭。而這名程序員鼓勵師的工作就是:有效鼓勵程序員團隊,拉近程序員間心靈距離,激發團隊又猛又持久地工作。

在去年,支付寶又推出了交友圈功能。圈子只允許女性發帖,只允許芝麻信用750分以上的男性用戶評論,同樣引起了軒然大波。支付寶被調侃為「支付鴇」。在交友圈裡,女性難道不像被經濟條件良好的男性挑選的商品?

為什麼從2013年到2016年,馬雲和他的阿里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發表物化女性的言論、廣告及功能?因為,他壓根沒有覺得,這種言論會遭到譴責。

作家韓寒也是一名直言不諱的男權主義者。他在各種媒體上發表了無數歧視女性的言論。比如說「愛情應該是安安靜靜的,女人不能給男人戴綠帽子,反過來,若男人出軌了,女朋友都要保持安靜,不能苦惱」(鳳凰衛視2007年),」世界是由男人主宰的,毀滅世界的一定是女人「(南都周刊)……

2011年,周立波在他的脫口秀節目里調侃」剩女「,把」剩女「劃分為四個等級:剩鬥士、必剩客、齊天大剩、剩者為王。鏡頭對準觀眾,他們笑得前仰後合。有誰因為大齡未婚女性被歧視而憤怒不已嗎?沒有。連觀眾都這樣熱衷消費、取笑剩女,公眾人物發表歧視女性言論,當然不會擔心承擔什麼後果,甚至連斟酌都不需要。

除此之外,媒體人、演員等公眾人物也都有發表過歧視女性的言論的,限於篇幅,沒法一一列舉。

事實上,剩女這樣一個概念的構建,本身就意味著女人的歸宿就是適當的年齡嫁個能保障自己的男人。如果沒做到這一點,她們取得再高的社會成就,也一文不值。這種情況下,你還覺得她們比發達國家的女性更有尊嚴?

恰恰相反,婚姻關係中的強勢,會掩蓋她們教育權、生存權、就業權等基本權利上遭受的不平等。

就業權方面,BOSS直聘與看準網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女性勞動者平均稅前月薪為4449元,比男性平均工資低22.3%。加入了行業、城市、學歷及工作經驗控制因素後,差異也達到9.8%。工作過的人大多有體會,在水平相當的情況下,大多數公司都更傾向於招男性。因為他們沒有生育的麻煩,以及生育後大量注意力轉移到小孩身上。

生存權方面,進入後工業化時代以來,男性的平均壽命是要比女性短的。但是,中國目前男多女少非常嚴重, 全國男女比例高達118:100, 一些省份甚至達到131:100。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重男輕女思想,導致很多棄女嬰、殺女嬰、懷上女孩後流產的現象。男多女少後,女人的生育價值更為強勢,男人就越願意保護女性。這是一種愈演愈烈的惡性循環。

生育權方面,在中國非婚生子必須繳納社會撫養費,並且不能上戶口。要上戶口必須提供結婚證、准生證和出生證明。只是,沒有結婚證就不能開准生證,沒有準生證,醫院也不會開出生證明。

另外, 我國衛生部規定,單身女性不能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相關手術。有的醫院允許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但在使用冷凍卵子時必須提供三證:即身份證、結婚證、准生證。 在美國做了冷冬卵子的徐靜蕾調侃道: 「有一種生物叫:我國單身女性。」

這說到底,難道不是意味著,女性的生育權,是為男性的利益服務的嗎?

女性在其他基本權利遭受的歧視和不平等,同樣無法一一列舉,但有上述那麼多例子,你還覺得國內女性比發達國家女性更有尊嚴?當你把自己當作一個男權利益共同體的時候,確實是這樣的。


國內一線城市、本科以上學歷、白領以上職業、人均收入12萬以上階層,可能真的比發達國家的普通階層的女性更有女權。

但也僅僅是可能。

在知乎,這個階層是中國的正常中等人群。

在現實,這是在金字塔頂不超過5%。

至於構成金字塔底的那80%,女性能到找一個收入過得去、能分擔家務活、不家暴、不出軌、不酗酒、不賭博的丈夫,

那得靠彩票500萬的運氣。

到底國內女性是否真的比發達國家女性有女權,把對比的主體放在女性身上的話,

看看買單時女性付賬的比例,看看網路女權主義者是否能做到邏輯自洽、權利義務對等,看看作為吉祥物存在的立法機關中、以及握有實權的政府官員中女性的比例,看看信奉個人奮鬥而不是「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女性比例,看看張口閉口「有房有車」的男女比例.......

國內的女權覺醒,是否比發達國家高我不怎麼關心,但肯定還任重道遠呢。

如果把主題放在男性,我本人就是男的,不吹不黑,只願我等男性能夠自勉努力,而不是糾結於跟女性對撕互噴,更不屑於和white trash比爛。

哪怕就是大男子主義者,也要做一個有風度的大男人,做一個負責人的大男子主義者,做一個主動分擔家務活、不家暴、不出軌、不酗酒、不賭博的大男子主義者。

金字塔底層的中國男性,與同樣金字塔底層的白人屌絲,比爛大賽誰輸誰贏,重要嗎?就算能證明,中國就是比國外更女權,那也還是在比爛。

當然,拋棄崇洋媚外的幻想、特別是拋棄對「發達國家男性」的幻想,很重要。

但這是另一個問題,跟本題無關。

PS:

幫自己媳婦分擔家務,不出軌,不酗酒,不賭博,幫女人拎包,這幾條都是檢驗男性是否支持女權、是否是一個稱職丈夫的及格線。

收入過得去,有房,有車,健身,幽默感,三個180,事業前景,這些都是加分項。

國內偽女權的可笑之處,是過分關注加分項,而忽視了大多數男性並未達到及格線的現實。何為緣木求魚?何為物化女性?


別的不說,僅從尊重和法律保護來說,真心不覺得有女權。連春晚都肆無忌憚的說生了兒子,大齡剩女等歧視性語言。廣告充滿了女性應該這樣才有人喜歡,女人就該怎麼怎麼,而從不對男性有要求。至於面對家暴被人指指點點,法律不保護的就更不知道多少了。


借用網上看過的兩句話總結一下上面的回答——

發達國家對女性的尊重具體表現為:「什麼,你居然不讓女人做這些事!」

國內不少女生所希望得到的尊重具體表現為:「什麼,你居然想讓女人做這些事!」


不得不說,作為一個老闆,我覺得評論里很多人,期望自己的角色比我更像「老闆」,有些是閱讀理解有問題,有些是三觀有問題。

每年春節前後,看看各個公司,特別是互聯網公司的年會,在很多低俗的節目面前,你就能理解。其實最可怕的,是人們根本意識不到,這是在損害女性的尊嚴。「意識不到」才可怕,這在很多人眼裡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如何看待騰訊即通應用部年會出現低俗活動? - 馬力的回答 - 知乎

之前知道在某個非常大的公司里,一位部門負責人公開說,自己就是不想要懷孕的女性(指的是已經在自己團隊里工作的人,注意,是原有的成員)。女性員工如果懷孕了,就自覺點,年底考核肯定是最低分。然後女性員工最好和他工作這段時間不要生小孩,等等,各種諷刺挖苦。這裡的問題,並不在於產假制度等等。而是作為主管,可以肆無忌憚、理直氣壯的說出這樣的言論。如果在這樣管理相對規範的大公司都這樣,這怎麼能夠說中國的女性更有尊嚴?

我曾經在 IBM 工作,和一位同事(男性)和他的 Team Lead(女性)關係很好。有一次我們閑聊,說到類似的話題,這位女同事對男同事說,你記不記得當初面試的時候,我曾經問過你有沒有結婚有沒有生小孩,現在告訴你,其實我問這樣的問題,如果你要告我的話,我可能會被公司開掉,當然我當時僅僅是好奇關心而不是要拿這個來評估是否招聘你,但是公司制度就是這麼規定的。

兩相比較,可見一斑。在這一點上,我對 IBM 這樣的企業的確有好感。包括我們曾經有殘疾的同事,平時大家該爭論爭論,該怎麼處理工作就怎麼處理工作,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差別。

我們的一位同事最近剛生了孩子,就在前幾天。我覺得她之前的工作做的非常好,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特別認真負責的人,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她的工作成績不會因為是否生小孩而被抹殺。評價一個員工的工作,一定是看工作本身,看他/她們做出的成績,給他/她們公平的評價。而不是看她/他們的出身,性別,或者其他的因素。

我覺得職場里所謂尊重,不是說讓誰佔便宜,而是真正的就事論事,真正的聚焦在工作上。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聰明才智做出成績來。

去年發生的某某互聯網公司總監在大會上講座的事件里,也是如此。其實專業能力、態度等等,都是一個方面,最明顯的,是在宣傳一些專業人士(設計師)時,仍然明顯的突出外表,以外貌而不是一個人的專業能力來宣傳。這對於真正有能力的女性專業人士,非常不公平。同樣的,在這樣的事情里,相關的人第一時間完全不覺得這有問題。如何評價百度大 UE 總監劉超在 2016 國際體驗設計大會的演講?

過度的政治正確是有問題的,但是在類似的問題上,中國現在往往還缺乏一些基本的政治正確。如果有一天,這些人在說到這些問題時,至少會顧慮一點,會知道這樣並不是合適的做法,我覺得才能說,中國的女性相對有尊嚴(能不能超過西方國家不好說,至少能接近)。而現在,路顯然還很長。

回到這個問題上,我們顯然不能得出中國的女性比在國外(發達國家)更有尊嚴的說法。

----

在知乎里寫了幾年東西,基本上都是平時的碎片時間、睡覺前、拒絕朋友叫我出去打德州的時候。覺得這是很好的積累,既能夠幫助別人,也能夠讓自己有總結的機會。

這幾天被列入了知乎年度榮譽會員候選名單,我覺得很有紀念意義,算是一種情懷吧。如果有幫到你,請投票支持我,感謝。

感謝大家幫我投票,投票入口:

榮譽會員評選 - 科研

----

在知乎里回答的問題集合:

索引 - 知乎專欄


中國女性並沒有比國外女性更有尊嚴,只是有更多的特權罷了。而且這些特權只是集中在一部分女性中,既漂亮點女性而已。

為什麼中國的女性有這麼多的特權呢?比如說,做勞動的時候可以讓男生幫忙,比如說出去吃飯可以讓男生花錢。

這些特權有一個統稱,叫做弱者特權。

這恰恰證明了中國的女性受到的尊重是較弱的。讓男生幫忙,不是因為」我真的需要幫忙」,比如坐輪椅點人說沒有辦法夠到門把開門;女生主動要求男性幫助,或者男性主動寄予幫助,大部分時候並不是女生做不了,而是「因為她是個女的」。

一個行李箱,女生拉不動嗎?一個小柜子,女生真的抬不動嗎?一頓火鍋,女生真的買不起嗎?

不是的。現在女性享受到的弱者特權,是建立在對女性能力和自主性點剝削上。

然而,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踐踏了尊重而享受的特權,在日後必然得還回去。為什麼中國結了婚總覺得男生就變了,那是因為女生壞債的時候到了。

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應得的弱者特權。就好像不工作拿政府救濟金一樣,為了白來的1000塊能填飽肚子沾沾自喜,代價是一輩子在精神的貧困線上掙扎。


謝邀~

友心人的「第二人生」活動之前邀請過聯合國婦女署高級項目男性官員馬雷軍進行過一次分享,在分享里, 馬雷軍是這麼說的:

「中國人都認為我們的性別平等水平挺高的。尤其是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特別快,GDP全球第二,大家可能覺得我們的婦女地位不是全球第二也應該是全球前十名吧?

中國的女性走出國門的姿態都特別高,他們都覺得我們的性別平等工作一定做得特別好,女性地位特別高。但我就打擊一下大家,我就隨便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說,2014年,我們國家統計局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男女出生性別比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已經降到了117:100。

但其實是什麼概念呢?按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正常不加人為干預的情況下應該是103到107比100。中國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終於降到了117:100。中國每年出生的人口是一千六百萬到一千八百完萬,按照這個比例,每年我們還有兩百萬的女嬰被墮掉。這已經是我們到目前為止取得的最大的進步了。

所以你要拿這個數據說的話,那麼多的女孩連出生的權利都沒有,那我們的婦女地位到底在哪裡?

我們的婦女地位可能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高,因為我們一般說的地位是家裡的地位,但國際上判斷的話,就用硬指標,就是政治、經濟、社會參與這些指標。國際上認為你在家裡承擔的責任多,並不代表你的地位高。

所以兩性平等這條路,我們還要做許多努力的,並不是男生幫女生拎拎包這麼簡單的事情。

------------------

本文節選自友心人文章《他竟讓全場人啞口無言,讓他們覺得「哇!男人就是應該倡導性別平等。」》,點擊可查看。

友心人(yosumn),鼓勵批判性思考、有趣且專業的心理學科普社區。


尊嚴是自己給自己的。這在任何國家和人種中都適用。

截圖裡的說法簡直可怕,讓我懷疑那位答主的朋友圈是有多low。

脾氣暴躁控制欲強幹涉隱私還在外面搞破鞋的女人,別說男人,我一個女性碰上了都要繞道,這純屬個人人品問題。

話又說回來,為何這種人品性格能力都中下的女性你們男性不僅不離開還要花式寵愛(受虐),自有你們貪念的地方。或許是她長得很漂亮,身材好,不可描述的能力很強,等等等等。。。你隨便找一姑涼看看有沒有如此霸道?

既然如此,不是沒有好女人,而是你們看不上長相一般的好女人,長相出彩的好女人又不多普通男性又追不到,所以你們自己找了些素質不高人品不好卻年輕有姿色的姑涼,最後不滿意了還要甩鍋給廣大中國女性?!不論男女,完美的人都是少數,我只想說對於很多人來講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各色各樣的人都有,是你的需求決定了你的選擇。

我身邊的女性朋友從來沒有找老公開口就要車要房的,都是回答一致只為愛情結婚。和普通關係的男性出門花錢從來都是AA,有男性拒絕AA堅持付款的,基本會在微信里發紅包還回去。談戀愛絕對有來有往,男友在外面請吃飯女生必有回請,男友節日生日送禮物女生必有回送,從來都是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堅強獨立沒有半點依附於人求包養的思想和心態。這些女性朋友有的顏值身材一般,有的皆比較出彩,但為人都比較正常,有沒有男朋友活得都挺有尊嚴。

我只是一個普通大學生,身邊朋友圈也很平常,只是截圖中描述的女性我從未見過。在我看來我身邊的朋友在大學裡一抓一大把,不明白為何很多男性放著好姑娘不要專挑些奇怪的女人。還要說中國女性不配談女權中國女性簡直牛叉到天際中國女性簡直惡劣壓榨男同胞。

ps:如果你想找顏值100分,性格人品也100分的姑涼,請看你自己是否雙百。如果沒有,那我只能說你的要求太高了。就算你找遍歐美全世界,也很難找出這麼完美的姑涼願意來倒貼你。所以圖哪一樣怎麼權衡是你們自己的選擇。不要談了戀愛以後又挑三揀四各種不滿,那我們自然會非常不爽。

畢竟女權主義的核心就是尊重。


首先搞明白女權是什麼
女權是女性享有公平競爭的權利的同時同等的付出可以付出的義務.
這權利包括「同工同酬、公平競爭、不受歧視、單身自由、戀愛自由、不婚不育的自由」
這義務包括「工作賺錢、買房還貸、參軍保家衛國」總之男人能做的,女人身體能承受的都必須去做
而不能因為什麼「我是女人,我特別弱,所以活該你賺錢養家、買房還貸,參軍戰鬥,我就負責貌美如花」

如果你明白了上述的內容
那麼你所謂的女性權利,恰恰不是權利,而是代價
收彩禮是代價,不買房是代價,可以不賺錢也是代價,這統統是代價,不是權利!之後要償還的,而且不是一代人是數代人,這是枷鎖!
沒有義務的權利是無根基的,是沙子上的房子,意味著大家對她的期望越少,做不好是正常的,愚蠢是合理的,沒肩膀擔當責任是可以被原諒的,我問您,這是個成人嗎?是孩子和寵物吧

問題的簡單的就是如果你能付出的義務越少,那麼人對你得期望越小,投入越少,你覺得這是權力?分明是枷鎖,先給你套上了弱者、低能、感性、沒邏輯、沒擔當、沒潛能、沒責任心等等的標籤,然後給你的是對殘疾弱智的憐憫之光→_→請問一個思路正常的成人會以此為榮嗎?

但大家都覺得這是合情合理的,女人沒全局觀是正常的,女人沒邏輯能力學不好理工也是常態,女人是懦弱膽小的別說拿槍了就是看到個蟑螂她們都嚇得半死,她們腦容量小,支配她們行為的不是思考後的決斷而是衝上腦子的雞血,所以她們常常犯下大錯又痛哭流涕,她們肩膀窄不配擔當大任,畢竟她都不是一個完全的人,她只是一根亞當的脊椎,她連為自己負責都做不到又有什麼資格去承擔其他責任呢?
如果你覺得以上都是胡扯,你怎麼又會如何會認為提問圖片上那種種是權利?

也因為這所謂的權利,所以女性必須找一個比她強大的男人,去保護她,控制她,主導她,讓她有安全感,讓她不要犯蠢,可以有一個強者去為她擔當責任為她負責,去找一個亞當去依附,所以這個男人自然必須比她強大,因為反正都不會去尊重她,反正她不是個完全的人,那麼自然要選擇強大的雄性不是嗎?

我周圍也不是沒人找了一個長得又抱歉、身材也不出眾、工資還不如自己的男人,然而她覺得極其幸福,不為啥,這個男人主內,需要她,可能也依靠她。

再看看,在中國,很多女人沒財產繼承權,中國的很多房子需要依靠父母一起支援的,而國內的很多風俗是「女性無權繼承財產,甚至連手藝和技能也無權繼承」而理由就是「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男人本來就負責買房子了,幹嘛要給女兒財產?財產得留著給兒子買房。」所以男性供房的背後不是女權的膨脹,恰恰是女性繼承權未能得到保障。

第一手教育資源一般父母都偏好給男性,理由是男人將來要負責賺錢、負責買房、負責養家,所以他必須有更好的學歷和前途,反之女性,化妝就夠啦,各種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的言論,女人讀書讀到博士還沒人要呢,嗯,我相親就聽到過一次相親對象就明著拿女博士開涮,各種「沒人要,老處女」之類的侮辱性言論頻出,所以不讀書要人養居然是權利?

說起來,鄰居家的狗也享受到圖片里的女權啊,阿拉撕家,各種撕家,主人說一句就對主人回嘴,連續兩次拖倒主人致使主人就醫,吃的挑睡的好,想幹嘛就幹嘛,主人養,主人供房子供它的一切,它還經常無視主人,到外面白眼狼人來瘋撒手沒,看,狗也獲得了那些人口中的女權。

但這種權利就是無根浮萍,如果法律健全還能保障,倘使不健全,我就呵呵→_→

中國沒有沒有動物保護法,雖然我鄰居愛條大傻狗,我也喜歡狗,但我們打個假設,假設有一天我們遭遇不知名電波,突然瘋狂的開始憎恨四條腿的動物了,然後鄰居一刀劈死了這條狗,做了鍋狗肉給我分享,我美美的吃了,請問即使是被人看到了,我和鄰居犯法嗎?我們會付出代價嗎?

再或者,鄰居沒錢了,沒這個經濟條件每月給這條狗支出2K讓它貌美如花,再也供不起它吃佳肴睡大床,更無力負擔它的撕撕撕,它會如何?它會吃糠咽菜並且被關在大鐵籠里,它將無法反抗只能將就,因為它是依靠人寵愛來獲得權益的狗!是寵物,人開心時有能力時給它好的,視若珍寶,人不開心了沒能力了,愛幹嘛幹嘛,它無力反抗,更沒有立法保護,就是挨揍被吃也只能夾著尾巴認命。

沒人對狗有啥期望,可能唯一的期望就是不要亂拉屎不要亂叫,如果它運氣不好投身為一條土狗,還得風餐露宿的栓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日日看家,弄不好不小心咬錯人了還要丟了小命,給人活活打死,沒期望沒有發展沒有權利可言,當然這是動物,但是人也可以淪落到動物般的境地的。

不知道大家還知道阿富汗和伊拉克嗎?大家可以查查早年他們的女性不戴頭巾或者不用裹成吉里巴普這樣像個移動的黑色袋子,女人不可以任意買賣也有走上工作崗位的,她們也曾意氣風發過,現在呢?沒男性陪同女性隨意走動都難,大家還可以搜一下阿富汗一些被割去鼻子的女性圖片。當然啦,他們的女性地位的降低有各種原因,不是一個簡單的女性抗爭不抗爭的原因,只是這個例子也可以說明,人是可以迅速降低到動物般毫無權益保障的地步的。

至於如何提高地位?庫爾德的女性做了榜樣,拿起槍堵上性命和男人一樣為了尊嚴而戰,拿槍戰鬥是義務吧,其中的苦可不是動作片能告訴你的,也許你N久沒動一下的趴著,內褲內衣都不能換,忍到渾身發臭發霉,走路走到滿腳起泡糜爛,這就是你要付出的義務,但同時也將享有權利,槍權,當拿著槍的時候,女人便具有力量。當然我不會樂觀的認為一個庫爾德女兵就能力挽狂瀾,其中各種因素多呢,都是個變數。

只是所謂的權利並不是女人敲著肚子大聲嚷著「男人們,去拿起槍保護我們,我們是柔軟無知膽怯的女人,所以你們強大的男人就該讓著我們,我們還有子宮所以你們得心甘情願的當我奴隸。」如果女人真那麼想,那麼她們離任人宰割的綿羊就不遠了。

真正的女權是,女人拿起槍喊著「男人們,讓我們可以作戰的姐妹們和你們並肩而戰吧!即使是那些不能戰鬥的女人們也做好了萬全準備,將會同你們中不善於戰鬥的兄弟一起負責後勤,讓可以戰鬥的戰士們放心的作戰。」只有和男性一樣平等的付出義務才能獲得真正的權利。

當然也有很大的可能是這樣,周圍的人對那些想要拿槍戰鬥的女人說「女人要拿什麼槍,拿槍的女人丑會沒人要,女人天生力氣小怎麼拿的起槍,女人就是拿槍也打不過男人,女人就不該學槍,女人學槍有什麼用?」通過反覆洗腦讓女人自己放棄了持槍的義務和戰鬥的義務,從而喪失了她獨立人的權益。

甚至會有「女人是學不會槍的,學了也沒男人好,有這個錢得讓男人學槍戰鬥,男人天生就會保家衛國。女人就不該擁有槍的繼承權,反正她的男人會持槍保護她,拿槍是男人的義務,所以家裡所有的槍得給男人。」而剝奪女人學槍戰鬥的義務和權利。

我不知道大家對平權有啥誤解,但很多叫嚷的女權的所謂女權甚至在爭取穿布基尼的權利,首先問問她們有穿比基尼的權利么?再替她們爭取布基尼的權利吧。

有空繼續補充


你要是比面子,肯定還是美帝的女性比我國的高,但是人家也是付出了經濟利益的巨大損失的。其實看一下美帝的聯邦稅率就知道,兩個都有工作的人,結婚後要比結婚前交更多的稅。再加上美帝無限拔高幼兒園、課外輔導班(小孩兩點放學,你不下班接它就犯法了,所以要叫輔導班去代替你管著)的價格,而且還沒有法定產假,導致一個正常的美國家庭,根本不可能通過兩個人工作來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於是必須要一個人留在家裡看孩子,從而省錢。但是為什麼美帝的社會還是自發的讓女人留在家裡呢?所以她們也只是面子上好看而已。相比之下,我國的女人面子比較少,但是獲得的經濟利益要大多了,我國並沒有在經濟系統上使得女性工作比不工作更慘。

所以女性真正想要工作,得在工資上打敗這些亂七八糟的支出才行,這基本上已經是普通人眼中的精英了,工資站穩全國前5%毫無問題。所以只有精英才配平等。美帝的這些託兒所幼兒園輔導班的價格,其實也已經到了私立學校的幾分之一了,簡直喪病。


題目中的那段話顯然漏了兩個字,在中國,只有「漂亮」女人,才可以要求男人有房有車,在外搞破鞋,罵男人屌絲,看不起男人。所以才滿大街都是減肥,微整形,網紅臉。

而男人只要自己有點小錢,甚至於只要家裡有點小錢,就可以在外面玩弄女人,捧捧網紅,泡泡小三,女人在家給男人帶孩子還不敢離婚。

當然現在這個局面肯定不是男人的緣故,還是大部分女人不爭氣,一隻ysl口紅都能趨之若鶩,這種弱智女人我國還是太多了。


實際上為什麼有這種體驗,是跟個人經歷有關。

那年我剛開始工作,手頭事情較多也沒辦法在工作時間內搞定,所以不可避免就要加班。

恰好,一個辦公室內一個隔壁部門的一個老帥哥也經常加班,

感覺同病相憐的我需要休息一下就會跑過去跟他閑扯,

不過令我奇怪的是,每次過去發現他並沒有忙工作,

不是看電影就是在打單機遊戲,

有一天我實在忍不住了,

問你沒什麼事情怎麼老加班啊?

「哎,別提了,帶孩子太煩了,我在辦公室加加班能清凈清凈」

驚為天人,三觀炸裂。

--------以下原文---------

說到國內女權...

國內一般家庭女性基本需要頂著職業歧視的條件下正常工作

回家用更大的精力照顧孩子(有可能還要照顧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

個人認為所謂平等應該是大家對家庭付出平等的基礎上的

如果是女性付出了更多然後只獲得了在家裡跟男人一樣發言權本身上也許並不公平

所以這裡我想說

有些人總是抱怨那些女權主義者矯枉過正

討論過程中難免經常「過激」

這裡回歸理性的考慮,是否大家在抱怨老婆要求過多的時候檢討一下自己做的是否足夠?

當然不是讓你一個男人去生孩子...

只是讓你在家庭生活這個範圍,最基本的家務,帶孩子這種活能否做到讓大家公平的分擔?

如果,僅僅是口頭上的尊重,沒有實際上的付出,然後還要強調大家平等是不是有點不要臉啊...

PS:答主就是一個很正常的男人,不代表任何人,僅僅是自己的觀點。


推薦閱讀:

如何避免自己的女兒成為女權主義者?如果她是,我該怎麼辦?
為啥在《2016年全球男女平等國家(地區)排名》中,印度的男女平等狀況比中國高?
女權主義者如何看待裸條借貸?
請問,目前在德國女性大多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如何能為男女平權做出一些切實的貢獻?

TAG:中國社會 | 女權思潮 | 性別平等 | 平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