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怎樣評價 BBC 拍攝的新版?

不知道和1968年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比怎樣,個人很喜歡原著,也很喜歡蘇聯老版的,對新版很期待。

歡迎大家來討論*^_^*~


BBC拍的兩個《戰爭與和平》中的戰爭場面都是硬傷,和蘇聯1968版是沒法比的。

英美版的戰爭與和平很容易拍成愛情故事。只有俄國人才能拍出來那種厚重的歷史感和俄國先進知識分子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深沉的愛。

直接上圖:

(1968蘇聯版的娜塔莎,黑髮黑眼睛並不驚艷,符合原著的描述)

(1968蘇聯版的安德烈公爵,深沉憂鬱的眼神)

(蘇聯版導演親自扮演的皮埃爾)

再看BBC版的主角:

(娜塔莎變成了金髮,打扮得花枝招展。出場的時候根本沒有那種『小哥薩克』的靈氣。)

新版的BBC的博羅季諾戰役是在草坪上拍的,再看看1968蘇聯版的戰爭場面(注意遠處的博羅季諾村):

(動用了一萬多名蘇軍士兵和仿製的帝俄時期的大炮。)

BBC把名著拍成了偶像劇,非常精美。如果你只是想了解小說的主要情節,那麼看BBC版的也未嘗不可:看看娜塔莎怎麼拋棄初戀,怎麼迷上安德烈公爵,怎麼被阿納托利勾引私奔,最後被皮埃爾拿下。如果你要看娜塔莎和四個男人的故事,看BBC要比看邦達爾丘克要輕鬆。

其實這也不是BBC的錯。現代社會是個商業化的社會,BBC翻拍經典,包括戰爭與和平,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收視率和掙錢。邦達爾丘克則根本就沒把戰爭與和平當做商業片來拍。

俄羅斯小說,如果你讀了30頁還沒有覺得精疲力盡,需要休息才能繼續讀下去的話,說明你完全沒有讀進去。托翁的小說,本來就不是讀情節的。在讀書的時候,每時每刻必須思考:此人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他是這個表情?他在想什麼?他說這句話背後是什麼意思?

像鮑里斯這樣一個完全次要的人物,托翁也花了很多筆墨寫他是如何從一個正直有抱負的沒落貴族青年,受到不良風氣影響發生蛻變,開始變得唯利是圖、趨炎附勢,最終成功上位的。但如果你看BBC版的電視劇,他就不過是娜塔莎的初戀而已!

托爾斯泰的小說不是娛樂的。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也不是娛樂的,而BBC版的戰爭與和平不過是以《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說的情節為基礎所拍攝的偶像劇而已。


先說個結論,BBC版除了唯美鏡頭和紛繁的愛情,沒能拍出歷史的厚重和大氣。選擇看這種經典,不妨拋開演員的精緻外貌,看看深度與內涵。戰爭與和平不妨看看原著,或者移步下面的前蘇聯68版。

-------------------------------------------------------------------------------------------------------

這是豆瓣的介紹:

本部1968年前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耗時五年完成,耗資高達5億6000萬美元,堪稱影史上最昂貴的影片,在蘇聯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影片拍攝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為動用臨時演員最多的影片之一。這部長達六個半小時的宏偉巨制,以其宏大的場面和史詩般的鏡頭語言,完美地呈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也極其忠實地再現了托爾斯泰的長篇巨著。

-------------------------------------------------------------------------------------------------------

全片分為四集:

第一集:安德烈.博爾孔斯基

應該說皮埃爾是個實在的第一主角,沒有刻意的脫離我們,隨和、善良、放浪不羈、貪圖享受。卻沒有俄國上流社會的短視與擅長交際,剛一出面評論拿破崙就被安娜夫人用熟練的社交技巧轉移了話題。

而安德烈公爵更像一個不成熟的善良人內心那部分,冷峻、敏感、聰明而又善良,他內心是清楚的,想脫離空乏的社交卻又投入了戰爭。渴望榮譽的他僅有幾秒的英勇,過快的結束了第一場戰爭。

英雄是極其普通的,拿破崙愛抖腿,並不是天生,他自認為這很有威嚴,而在同時代的外人看來這很粗俗;同時從拿破崙的一舉一動可以看出他模仿凱撒大帝的言行。這些都充滿了暴發戶的意味。這是托翁的歷史觀,歷史就是在各種不可控因素下前進,並不依賴於英雄。同時,戰爭有時候並沒有實質性的意義,無非一群人打敗了另一群人,為了所謂的名譽,物質利益,權利等看上去飄渺的東西。一群人打死了另一群人,是人的過剩精力作祟。我有幸讀過司湯達的滑鐵盧選段,確實精彩,但托翁寫起來就是那麼普通而無聊。同樣的筆力用在庫圖佐夫身上同樣適用,不是庫圖佐夫改變了歷史,而是歷史選擇了庫圖佐夫。

他的無知造就了他的成功,唯有一說的是他超過一般人的大局觀。但這並不能說他就超越了一般人。是的歷史往往就是這麼偶然而無聊,一個科嘉西的落魄少年當上了皇帝,一個瞎了一隻眼的無知老人當上了將軍。

怕死偷懶的圖申上尉在戰前一直喝著小酒,卻在巴格拉季昂戰爭中表現出罕有的勇敢,四門炮掩蓋了主力的撤退。

為了不牽扯其他部隊,卻沒說出沒人掩護他們撤離的事實。然而終究是小人物,掩蓋在歷史的塵埃中。歷史究竟是不是這類人推動?命數到了便是,未到便永遠沉睡於歷史的角落。

當安德烈倒下,雖然明知第一次只是負傷,但當死訊消息傳回莫斯科,還是庫圖佐夫原話,我還是為這張大臉揪心。嚴厲而剛毅的父親與妹妹泣不成聲,不敢告訴他妻子真相。最終趕回家的安德烈,剛讓我高興不已,卻意外遭遇了妻子難產之死。」我愛了你們所有人,沒有做對不起你們的事,為什麼讓我死?「我想這不是他妻子的心聲,而是安德烈自己的心聲。不知為何,這個畫面讓我想起了莎翁的第四塊屏幕,說的是戲劇中人對著觀眾(第四塊屏幕)獨白,把觀眾拉進戲裡。

安德烈一度失去了生活希望,在與皮埃爾交談中,他道出,人生有兩個不幸:良心有愧和疾病,我現在什麼都不想做了,大概是心死了吧,我人生中有過失、有補償,受盡折磨,不再總有答案,不作惡,不擔心,不再有所追求,我現在只想為自己活著。皮埃爾一時語塞,反駁以存在的意義,卻也全不在點子上。妻子的死讓他一度放棄生活,而正是這個時候他遇見了月光下的娜塔莎,那個在月光下要飛的女孩。此時的安德烈坐在窗前,月光打在臉上,映著藍色的月光,截圖下來,該是一幅漂亮的攝影作品。

回程的路上,安德烈想,31歲的生命不至於終結,又燃起了希望。

而另一邊,皮埃爾剛向安德烈承諾遠離放蕩的多洛霍夫一夥,轉身又加入了他們的酒會。

還把一個警察局長綁在熊身上扔進水裡。闖了大禍且作為私生子的他卻意外接受了父親的遺產,靠著這筆遺產他很快成為社交界的擇偶佳婿,很快而莫名其妙向海倫求婚。最終婚後的海倫與多洛霍夫出軌,皮埃爾與多洛霍夫決鬥,取得了勝利卻並不好受。最終導致了離婚。

-----------------------------------------------------------------------------------------------------------------------------------------

第二集: 娜塔莎.羅斯托娃

娜塔莎是一個天真、活潑,聰明機靈的女孩,因為安德烈公爵的跳舞邀請而愛上安德烈公爵。極具奢華的晚會,極盡愉悅的氣氛,對一個小女孩來說多麼新鮮,沒人邀請跳舞的娜塔莎眼淚都快要落下了。

此時的安德烈將娜塔莎帶入了快樂,這可以理解為娜塔莎的情竇初開。安德烈向娜塔莎求婚,然而在父親的要求下,安德烈不得不將婚期推遲一年,來考驗雙方的愛情。

皮埃爾在一次次反省中也認識到:人為什麼會這樣,沉迷於舞會與虛華,如果在七年前剛回國時對我說,這是我未來的生活,我一定感到驚訝。而現在,我卻投入了這樣的生活,我每次告訴自己,不能在這麼下去,不能過這麼放蕩的生活。我今後一定要改,可是一次次告訴自己,一次次又沉迷入了這樣的生活。就像士兵躲在戰壕里,躲避眼前的炮火。人們逃避現實,逃進賭場、馬背上消磨時間。或者和女人廝混、借酒消愁、打獵。或者逃入政治、玩弄權術。無所謂卑微、無所謂高尚。大家都一樣,都是為了逃避眼前的生活。我以為這不算什麼,暫時投入這種生活。我以為我能理出個生活的頭緒,日後再考慮,可是這個日後始終沒有到來。

我能想像出為什麼娜塔莎會禁不住阿納托利的追求,竟想跟這個卑鄙的人私奔國外。

是的,初經歷生活新鮮的人怎麼會討厭生活多樣。就像舞會、紙牌遊戲,剛開始看到肯定迷上。如果某一天生活失去了這些,又得陷入痛苦中。一個女孩子沒經歷過這麼多,自然禁不住誘惑。蘋果可口,可終究要付出代價。

人生就是這樣,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徘徊。王小波曾經說過:「人的一切痛苦,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可以這麼理解,人總想得到更多,天性使然,在物資匱乏的原始時代,這種慾望可以幫助人們獲取生活的必需品。然而一旦物資充足,人生有閑暇,卻沒進化出相應的機制去消耗掉這份過剩的精力時,人就很容易走入矛盾的狀態。是以陷入無聊之中。於是人們發明了舞會、騎馬、打牌、看劇、遊戲等等來消磨這種無聊,但這種無聊卻始終嵌在你神經中,可以暫時遺忘,不可長久打發。傻的人缺乏慾望,不知何為快樂,亦不知何謂之痛苦。所以說傻人有傻福。但他們始終免不了的是對物質享受的嫉妒。幸福和快樂是否定的,人的身上,有一樣不不舒服就不可能舒服快樂,所做的事中有一樣不如意就陷入痛苦。而痛苦卻是肯定的。可見幸福和快樂多麼難得,而痛苦又是多麼常見。通常工作是為了獲得閑暇,而閑暇卻不能謂之幸福。叔本華說過:」人最寶貴的就是閑暇。「但一個愚笨的大腦不知閑暇的寶貴,用低劣的事來打發這閑暇,這是一件多麼可鄙的事情。人是很可恨的,在沒有閑暇的時候渴望閑暇,一旦獲得又不知道怎麼渡過,用以打發。

沒到莫斯科之前,娜塔莎有著少女身上的一切優點。

而到了莫斯科,慾望出現,娜塔莎這個人格才豐滿起來。如果說我不感到惋惜,那是不可能的。儘管不可能,我還是希望娜塔莎嫁給安德烈。但是如果娜塔莎究竟是一朵白蓮花,那就是作者的失敗了。她是一個涉世未深的漂亮的女孩子,但終究還是普通人,不是哲學家更不是聖人。普通人必定有她的無聊和慾望,一旦無聊和孤獨無法排遣,就指不定做傻事。出軌不怪她,怪這個世界上的卑鄙無恥的人浸淫成情場老手,可這樣的人又偏偏那麼多。

安德烈知道要包容,可是敏感的他辦不到,他無法包容一個心裡愛著別人的娜塔莎。終究安德烈受不了,解除了婚約。也好,因為娜塔莎就算嫁給了安德烈,也終究不會幸福。

此刻,我覺得自己就有點像安德烈。我不會哄小姑娘開心,並許下許多承諾;我不會說別人愛聽的卻不真實的話;我接受不了不可知的愛情,更接受不了雲備胎的身份。也許我努力能辦到,但我覺得這違背了自己的本性。敏感的安德烈說過一句話:我說過人要包容,但我沒說過是我。這句話說起來有點牽強,且不符合邏輯。但是愛情來的時候講不了邏輯。

-----------------------------------------------------------------------------------------------------------------------------------------

第三集:1812年

違反人類理智、違反人類本性的戰爭不停地發生著,文明向前發展,而戰爭卻一次比一次慘烈。

1812年,安德烈第二次參加戰爭,一封邊疆告急的家書弄得這個前陸軍司令一夜未睡,第二天就病倒了。令人遺憾的是這個擔心祖國的未來的老公爵卻被貶黜鄉下,一生為祖國和責任為己任,最終病逝。

畫面轉向一副湖泊的晚景,像極了印象派名作《日出》。

在博羅季諾會戰前夕,安德烈請求上前線。

庫圖佐夫將軍對安德烈說,我這裡需要你,但我知道真正缺人的不是我這。我身邊出謀劃策的人很多,人才卻不多。如果人人都能像你一樣,我們的軍隊就能多一倍。很多事急不來,欲速則不達,而很多人卻愚蠢冒進,我唯一比他們強的地方就是等待。你選的是一條光榮的路,對於你來說,我不是大人,不是總司令,而是一個父親。去吧,那裡需要你。

安德烈做得很好,官兵都很愛戴他,同時還讓庫圖佐夫記得他在最關鍵的時候勇敢擎旗。如果不死,該是一個有大好未來的青年。秉承著嚴厲榮譽的家風,以及高等的門第,勇敢和思想能讓他超出常人一大截。然而,終究去了。而這次,彷彿他的使命要完成一般,我並沒有對他即將到來的命運感到悲哀。在博羅季諾一戰中,成千上萬人死去,他也不過是其中之一,敏感而重視榮耀的他或許就該這樣死去。

而全民的苦難帶給皮埃爾的痛苦,以及犧牲自我的遠望,驅使著他來到這個即將發生會戰的戰場。最後,皮埃爾什麼也沒做出,而是在這炮火中晃暈了神。

這對於他而言是一次成長,為以後成熟的思想打下基礎。我曾記得安德烈說過,皮埃爾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戰時的拿破崙與我們想像的並不一樣,一排士官簇擁下,對下級的頤指氣使多少有點剛愎自用,戰況不利時氣急敗壞,不肯吃早點。

與庫圖佐夫形成強烈對比,庫圖佐夫怡然享用早餐,

興許是他那無知的自信,或許是他對俄國人的自信。

戰爭的場面巨大,然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只是混亂和一簇簇的硝煙,其實戰爭就是這樣,對於一個個戰士而言,也是瀰漫和混亂不堪的。隨處可見的是一具具屍體,垂死掙扎的士兵,濃煙滾滾的房屋。

這是這些俄國人居於此食於斯的一磚一瓦。他們知道,他們背後是莫斯科,是自己的妻兒,此時再不拚命戰鬥,沒人會憐惜他們,是以勇敢而頑強。其實實力相當的戰鬥比拼到最後,不是陣地,不是策略,不是騎兵,而是士氣。

來自西歐的利劍兩度折戟於此,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所向披靡的軍隊到這裡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敗。我們不得不佩服俄羅斯民族同仇敵愾的精神。博羅季諾會戰勝利了,50萬侵略軍第一次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敗。而敗軍的皇帝拿破崙在巡視著戰後的戰場,面色蒼白。

從這一天這個時刻開始,他的頭腦混亂而沉重,他的心情也變得消極而頹廢,這並不是一時的現象,就是這個人,比所有其他參與的人的責任都要重得多、大得多。但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始終都沒能明白什麼是真、善、美。他永遠不會認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他的行為離真善美太遠了。既然他不能否認他那受到半個世界推崇的行為,他必然和真善美與人道背道而馳了。

戰爭究竟是為了什麼,人們究竟在幹什麼?連這些參與戰爭的人都開始對戰爭產生懷疑,人們為什麼要互相殘殺?

------------------------------------------------------------------------------------------------------------------------------------------

第四集:皮埃爾.別祖霍夫

當法國人進軍莫斯科,莫斯科早已成為一座空城。皮埃爾本想刺殺拿破崙,但當一位法國軍官闖進他家,差點被槍打死,他卻救了法國軍官一命。法國人在莫斯科縱火,卻無中生有污衊「俄國間諜」。

皮埃爾因為救一位姑娘與法國士兵起了衝突。被當作間諜抓了起來。

法國人在莫斯科大肆劫掠,公然搶掠財產。滿城灰燼,滿城煙火,而法國士兵在這末日中狂歡。這是人間的地獄,這是魔鬼的盛宴。

而在彼得堡,沙龍的生活依然那樣寧靜,那樣奢華。

人們像平常一樣,忙於捕捉生活的幻影。過著這種生活的人很難看到俄國人民面臨的危險和所處的困境。招待同樣舉行,舞會照樣開。但謝列爾沙龍的今天頭條新聞是主教向沙皇獻上聖像時寫的一封信。麻木的人,絲毫不知道死亡的氣息已經臨近。這些老爺小姐們總是覺得戰爭與他們無關。

比埃爾被隨意的審判送上刑場,沒有被槍決,卻槍決了一名不足12歲的少年。

比埃爾不禁問自己,究竟是誰在幹這種事情,這些人和我一樣受難,是形勢所迫,是意志所迫。是各種因素的綜合。在牢獄裡一名老兵告訴他,「蟲子吃掉捲心菜,可喪命的還是蟲子。」不禁預言了法國人的結局。

重傷的安德烈,在娜塔莎的照顧下,感覺幸福。

然而他卻感覺到自己一天天的死亡,他已經死了一大半了,這是生與死的搏鬥和較量。在這場較量中,死亡最終取勝。死之前,安德烈明白了,死,就是一種覺醒。

法國人在媾和無望的情況下,最終撤退。而比埃爾作為罪犯被押送回程,經歷了這一切,他明白了,生命就是一切,而一切都在自我,一切都在自我心中。他也覺醒了。拿破崙草草逃回法國,卻留下他的軍隊及輜重在暴風雪中苦苦掙扎。

最終這些士兵生死不如,很多人做了俘虜。

人是為幸福而生,生活是不可思議的,生活是永無止境的,讓一切善良的人手挽手,但願他們只有一個旗幟,為這個世界謀求幸福。

那些產生巨大影響的思想,往往是極其樸素,托翁全部的思想無非是,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相互聯合,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話,那麼正直的人也應該這樣去做,道理就這麼簡單。

我們應該愉快地迎接現在此刻,從而有意識地享受每一可忍受的、沒有直接煩惱和痛苦的短暫時光,也就是說,不要由於在過去我們的希望落空現在就變得憂鬱寡歡,或者為了將來操心傷神以致敗壞現時。由於懊惱過去和操勞將來,我們拒絕美好的現在時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這可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做法。某一特定的時間可作操心、甚至後悔之用;但在這一特定時間過去以後,我們對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就應作如是觀:

無論事情多麼悲痛,我們必須讓過去的事情成為過去,或許我們難以做到這一點,但我們必須降伏我們的乖僻心情。

——荷馬

而將來的事情則

在上帝的安排之中。

——《伊利亞特》

應該

把每一天都視為一段特別的生活。

——塞尼加

最後送上一句話:

"If the world could write by itself, it would write
like Tolstoy.
" - Issac Babel


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太棒了。別的不說就安德烈公爵他爸爸第一次出場,老公爵戴著假髮在林間散步,樂隊在一邊奏樂那個場面,你立刻就理解到為什麼老公爵外號叫普魯士王了。一個細節幾分鐘的長度就神作了。


凡是覺得好的,都是沒看過60年代蘇聯版的,也沒有真正看明白原著。不能光看場面,看內在、看精神、看氣質。好萊塢經典電影《亂世佳人》好不好?其實原著是部史詩性的作品。只把他看成愛情小說的,都讀得還不夠。可是好萊塢就好這口,它知道電影觀眾就喜歡吃這個。當然,你可以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解讀,那我無話可說。

1,首先俄羅斯文學跟西歐文學是兩種風格。俄羅斯文學宏大,只有在那樣的民族環境中才能產生。西歐的文學作品格局小。打個比方,俄羅斯文學是只有在莽原、原始森林中才能產生的參天大樹。可能有些粗糙,但是自有其野蠻生長的旺盛而堅韌的生命力。西歐多溫室中精心培育出來的精美的玫瑰花。好不好?好,美艷絕倫。但是,我更喜歡博大的感覺。其實蘇俄也有不同的作品,而且也很好。肖洛霍夫既有《靜靜的頓河》,也寫過《一個人的遭遇》,後者還得過諾貝爾。但是即便是小作品,也透露出更深的深刻。仔細體會一下契訶夫與莫泊桑、巴別爾《騎兵軍》與海明威的不同就能明了。

2,《戰爭與和平》無疑是部博大史詩。恐怕只有本民族才能更精準的理解。就像「賤人就是矯情」,怎麼翻,翻再好也差點勁。

3,場面、投資、明星演員、顏值,只是表象、皮囊。或者說只是第一步。要表現出原著的精神、體現出俄羅斯風格,還是本民族的詮釋更精準。

我看60年代蘇聯版看了十遍左右。要是讓我選一部最喜歡的電影,我肯定選這個。我心目中的保爾康斯基公爵(父子兩代)、彼挨爾、娜塔莎、尼古拉、小彼佳、乃至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浪子道洛霍夫……就是那個樣子。

2016.12.8

另:對蘇俄文學感興趣,特別是對《戰爭與和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見我的另一篇文章。知乎專欄


如何評價這部片,完全看出發點是什麼。如果單純以影視劇的標準衡量,那麼這片子還算可以,除了男主男配都神丑之外沒什麼大毛病(對我等看臉黨很痛苦好嗎!);如果以《戰爭與和平》原著改編影視作品的標準衡量,那就是「哪兒也不跟哪兒」!這幾乎是英美翻拍俄國系作品的通病了,演員情節風格情懷……要嘛沒嘛。

反過來俄國/蘇聯翻拍英國作品常常有不錯的發揮,在深入理解原著的基礎上還會加入本土特色,順便安利一下俄羅斯版《Sherlock Holmes》(又名《列寧與普京的無產階級革命生涯》)。

最後咆哮一下:那麼丑的男一男二男三男四……男N是怎麼湊出來的!James Norton我對你沒有惡感但請有點自知之明好否!腐國平頭正臉的男演員死絕了嗎!另外娜塔莎的老娘為何如此像王麗雲!皮埃爾為何如此像《血色浪漫》里的鄭桐!跨國撞臉是怎麼做到的!


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托爾斯泰兩本最著名的作品《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當中,《安娜》是被國外翻拍更多的,也是更加成功的,40年代的嘉寶版、費雯麗版,70年代的BBC版,98年的美法合作版,09年的舞台劇風格版,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成功,嘉寶、蘇菲瑪索的安娜形象甚至比俄國版更加深入人心。《戰爭與和平》雖然一定程度上更為偉大,但是國外翻拍成功率就不高了,雖然赫本的Natasha也算是相當經典,但是更多的是奧黛麗赫本本人的魅力。但是相比邦達爾丘克版,再浮光掠影的觀眾,即使沒有記住演員名字,卻對人物過目難忘,據說電影播出次年出生的歐洲女嬰用娜塔莎命名的人數創了紀錄。

除了場面和成本的限制,我想大概《安娜》是有共同性戲劇結構的故事(起碼它的一半故事),情慾、出軌與社會、道德、宗教,是一個沒有地域與年代限制的主題,即使深入下去,《安娜卡列尼娜》的社會背景和思想線索,在歐洲也有一種可以共鳴的話題性,歐洲革命前的社會騷動與發酵,知識分子的苦悶和改革要求,上流社會沙龍小圈子的腐朽虛偽,女性的出路問題,這些東西可以再詮釋得很歐洲甚至很法國,都不會失去它的光彩。而列文割草這些最「俄羅斯感」的段落,實際上表達不出來也不會太影響故事的結構。所以《安娜卡列尼那》可以被發展成一個非常豐富而多樣的大IP。

《戰爭與和平》完全不同,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安娜卡列尼那》是一個民國的故事,那麼《戰爭與和平》就是明末的故事,在一種亡國與亡天下的壯闊畫卷中,卷帙浩繁地充塞著種種個體行動和思想。文學上說,托爾斯泰開創了一種寫法叫「心理現實主義」,它並不是碎碎念的意識流,也不是現在流行的POV寫法,而是把人物隨時隨地感受事件與環境的完整表達,拔高到了一個無以倫比的重要性上,這裡面含有對人的思考能力和精神生活的一種大寫的尊重,對以後俄羅斯以至蘇聯的現實主義文學流派影響至深。托爾斯泰的小說里,無論正反,基本上沒有「非POV人物」,這在戰爭與和平這樣一個人物如此眾多的巨著里簡直是不可完成的任務,然而他就做到了,從而大大提高了人物的豐富與複雜,也讓情節的刺激驅動退居一個次要的位置,導致的後果是:用人物任何一句台詞,任何一個行動濃墨重彩表現他,都會偏差度很大。比方說安德烈公爵去奧斯特里茨戰場參戰,英勇地舉了軍旗受傷在地,這個行動可以漂亮滴展現在銀幕上,但是能很好塑造他嗎?不能,因為安德烈參戰之前的憤世嫉俗、受傷倒地之後看見壯麗的天空之後的心灰意冷到宗教升華,這些時時刻刻自我矛盾的心理活動集中到一起才是真正強烈定義了人物的,而演員不能老是皺眉展眼,或者呆若木雞,或者面帶傻笑(雖然這些表情也許就是躺在地上的真正的安德烈會發生的……)。

那怎麼表現呢?只有可以意會不可言傳的氛圍,鏡頭的情緒,光,色彩,演員的拿捏,這些虛的東西,有時候就是最本能的文化基因,meme。《戰爭與和平》是非常俄羅斯的集大成的作品,宗教與啟蒙思想交錯,愛國與否反而是顯性的和浮在上面的,你能說安德烈的影子里沒有普希金的奧涅金,而娜塔莎的私奔行為沒有達季亞娜的熱情與瘋狂?easy boy尼古拉為什麼愛上禁慾苦修傾向的瑪利亞?皮埃爾在全戰中一槍未發,所有行為都是在JJWW婆婆媽媽,自我糾結,為什麼他是絕對的主角和俄羅斯未來的希望?

要用影像詮釋這些東西,脫離了本土的文化、情感與心結,只能說,太難了。


我一直覺得在邦達爾丘克之後,就沒人應該還有這個膽子和臉拍戰爭與和平了。

這些人從嘴角到靴跟都沒有一絲俄羅斯的影子,我只看到了一群英國人和美國人在自以為是地排演一台拙劣的舞台劇。

要重拍超越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你得找一個俄羅斯的靈魂,再重建一個蘇聯。


作為狂熱的托翁粉,狂熱的安德烈粉,盼望這部劇很久了。新版的在b站已更新到第三集。講真,略失望。

拋開BBC一貫的精良製作不說(服裝,畫面等),人物選角上,莉莉詹姆斯在唐頓莊園里灰姑娘里我都可以接受,但演娜塔莎,臉實在太寬了,整個人物神韻雖乍看有少女的活潑,可尼瑪我就是齣戲,行為舉止明明更簡奧斯汀作品風格。彼埃爾的演員就更不用說了,丑不提,那形象更契合美國賤精。安德烈只有一點夠,年齡夠。什麼中等身材,沉鬱氣質,沒有一樣符合。他第一集在舞會上出現,竟是輕佻隨意的,走路姿勢表情控制真的不敢恭維。第三集里和娜塔莎的跳舞感情發展簡直快出翔,感覺導演很急。

說些細節問題,舞會上俄國軍官諷刺普魯士的口氣,說三年內,他們只背叛我們四次,那口氣表情,簡直不要太英國!所以英國再怎麼熱愛托翁,他們真的和俄國人的氣質不符啊!一口標準的英倫腔我也忍了,你好歹法語配音啊!

幾個比較有特色的配角也不行,安德烈的妹妹也只符合了丑,老父親的固執古怪只靠吼。狡詐的庫拉金就是一副為仆多年的總管模樣,海倫那個樣子是大美人?阿納托爾丑出翔,也能勾引娜塔莎?!

最後說一句我居然最喜歡07版,芙蓉深得我心,整個配樂畫面,主配角都比較靠譜。


謝邀^^^ 我不是很熟悉表演方面的專業,只能談談一些直觀的感受。首先推薦馮遠征老師的一篇文章:馮遠征:中國現在的表演教學一塌糊塗。我想,大家在對比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和BBC版之前,可以補充一下相關專業知識。

百度百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

50多年來,在中國傳統的表演教育中,沿用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他是俄國-蘇聯傑出的戲劇大師,系統總結「體驗派」戲劇理論,強調現實主義原則,主張演員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他的一整套戲劇教學和表演體系,被稱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是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對各國戲劇影視舞台表演產生深遠影響。

蘇聯是表演藝術的「殿堂」,其芭蕾藝術和影視劇表演堪稱世界級的薈萃之地。按照他們的表演理論,演員應當是在舞台上「生活」,就像那個角色一樣,給人留下一個經典的印象。《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里的安嘉和,給人的印象就是「角色就應該這個樣子」。因此,用BBC的演員來對比蘇聯的演員,恐怕從他們的表演思路上就是不妥當的吧。

具體來說,這部劇里的演員不太像俄國人,更不像19世紀初貴族圈裡的俄國人。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會有很強烈的「貴族范兒」在裡面,至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言談舉止符合自己的階級地位、身份特徵,甚至在不同的角色之間談話也會因人而異——朋友之間、上下級之間、戀人之間的語氣、動作、言辭肯定要有所針對。但是,BBC版的演員給人感覺是穿上了古裝的英國小白領,特別是諾頓演的包爾康斯基公爵,我覺得他更適合演勾引人家老婆的多洛霍夫,一點也沒有俄國公爵的「修養」。比如,他在沙皇舞會上走向娜塔莎的時候,他是「搖頭晃腦」,肩膀「左右亂晃」,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走過去的。這種下流的動作怎麼可能出現在包爾康斯基身上呢?

其實我們還可以對比一下美國版和法國版的《絕代艷后》。美國版的鄧斯特不是在演法國王后安東瓦內特,而是一個叫做「安東瓦內特」的紐約布魯克林小市民。而法國加拿大合作的《絕代艷后》,由卡琳·瓦納斯(《復仇》里的瑪爾戈)扮演安東瓦內特,相對來說就更加符合「古典範」。

我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不論國內還是國外,舞台劇「程式」的培養能力都在下降,演員們特別是那些明星忙於「圈粉」、「走穴」,沒有人安下心來仔細雕琢自己的表演功力。而且各國的粉絲們似乎都在走消費「小鮮肉」的路子,不僅中日韓,西方也是如此。這樣一來,電影電視劇的核心就變成了明星,甚至有的電影成了各路明星「玩票」、「走穴」的機會,只要露了臉,就會有票房,以至於電影實際上變成了一檔「娛樂節目」。

「瑪麗蘇」的女主角和「龍傲天」的男主角,看來不僅僅是中國的現象啊。


不知誰邀請了我,本來感想不多,拿不出乾貨,想了很久還是給個答案,一句話:

因為長於哲學思考,俄羅斯在近兩百年出了不少優秀的藝術家,這個底蘊是英美商業片拍不出的味道。


首先尺度感就不對,格局太小。人物清新優雅世俗煙火,和毛子冰雪帝國蠻荒巨獸的笨重遲滯,情深不壽抑鬱多思的極端性格差太遠。完全沒有俄羅斯文學的風格,只作為一個普及情節的劇看看可以。


我愛BBC,我愛戰爭與和平,但是女主角臉一出我就棄劇了,她毀了辛德瑞拉我已經受夠了,真的,這妹子的資質演個唐頓小女配已經到頂了,不知道啥來頭一而再再而三給她這麼好的資源。演技除了瞪眼就是大喘氣,既不古典又沒風情。


我只是經常會覺得,下一分鐘凱拉奈特莉就會走出來,然後他們就開始演傲慢與偏見。

#齣戲#


英國妹子仿冒俄國金絲貓,這和J-8-II-F 冒充蘇-27有什麼區別。


攝影,構圖很好。但是不是戰爭與和平,應該改名叫BBC出品俄國版唐頓莊園


我本身就是一個膚淺的人,看到美麗的畫面,自然是十分喜愛的。

看看隨手截的這些圖,叫我怎能不愛


蘇聯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 歷史 - 知乎

看《戰爭與和平》應該對照著網上有關蘇聯強大,富裕,發達到什麼程度的基礎來看,樓上我說了,蘇聯不僅發達,富裕,更重要的是,他們、蘇聯公民、知識分子完全理解了托爾斯泰的作品的內涵,並且對作品之外,托爾斯泰想表達而沒寫出來的深意也寫了出來。

這部作品、電影作品不僅體現出來了俄羅斯傳統文化的深沉和厚重,人性關懷,而且還表現了俄羅斯當時的社會情況和托爾斯泰對世界的看法和世界觀,老先生未必是全對的,但是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電影真正的體現了當時的俄羅斯和應該走的方向。

看了這個,就應該知道帝俄時期的俄羅斯面臨著多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就知道和體會出來俄羅斯資產階級革命,12月黨人探索俄羅斯未來的意義,當然也體現了蘇聯成立的意義!


在美劇冬歇的時候,英劇正悄然崛起。《戰爭與和平》是列夫托爾斯泰的經典巨著, 自1869年問世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故事以俄法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

羅曼·羅蘭曾評價《戰爭與和平》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史詩, 是近代的《伊利亞特》」,而這部作品享有如此高的盛譽與托翁一騎絕塵般的才華橫溢的寫作手法息息相關。

在這部作品中,人物多達559個,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獨具個性,充滿了生命的悸動,只有莎士比亞的作品可以媲美。它極大的還原了那個英雄輩出又波瀾壯闊的時代的風貌,讓我們在不經意見栩栩如生的了解俄羅斯人民的性格氣質以及整個俄國生活,讀它勝過讀幾百部有關民族學和歷史學的著作。

而這個輝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時代,正是拿破崙戰爭時代,也是整個歐洲歷史上一個重大的分水嶺。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歐洲各王室普遍感受到嚴重的威脅,前後組成兩次反法同盟,在此形勢下,富有野心的拿破崙登上歷史舞台,從此,法國進入一個新時期,即拿破崙時期。

(1789年7月14日,攻佔巴士底監獄)

拿破崙1803年統治法國後,發起了一系列「拿破崙戰爭」,它促使了歐洲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國勢一落千丈。

(拿破崙一世在奧斯特利茨戰場)

不過宏大的歷史場景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真正讓這部小說變成傳奇的是一個個打動人心的細節。托爾斯泰出身於一個地位顯赫的古老的俄羅斯貴族家庭,年輕時和原著主人公一樣流連與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的社交場所,對上流社會的人情世故,禮儀規矩了如指掌。

(華麗的舞會)

(決鬥)

(上流社會放蕩不羈的風流韻事)

而後的1851年托爾斯泰和他的兄長一共前往高加索當兵,並與1854年被調往多瑙河戰線,並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親身參戰的經歷正是書中那些令人信服的戰爭描寫的來源。

而我們看過整個故事之後,卻發現最擊中我們內心的,也不是這些細節,而是小說中塑造的人物和場景散發出一種極度真實的感覺。這裡沒有英雄,只有一個個糾結、迷茫、虛榮、無知……時好時壞的個體:

主角皮埃爾信誓旦旦的要做一番事業,結果長期沉迷在花天酒地的社交當中,直到從失敗的婚姻中驚醒;信誓旦旦的要參加戰鬥,結果被炮彈震暈,醒來之後就跑路了。

安德烈公爵義無反顧的奔赴戰場,只出現了幾秒真男人的情況,便突然負傷倒地,幸運的回家之後便無心戀戰,選擇清心寡欲的待在一隅之地。

難怪巴別爾評價托爾斯泰是:

"If the world could write by itself, it would write like Tolstoy."

托爾斯泰並沒有刻意去營造一個世界,只是還原了世界的本來面目罷了。這個面目,就是最真實的歷史本身。

我們能欣賞到這樣一部巨著,實屬難得的幸運:一位出身貴族、花天酒地的公子哥,突然跑去參加戰爭,受到刺激之後奮筆疾書,變成一代文豪。放在今天,這就好像國民老公王思聰突然跑去參加中國在東南亞的戰鬥然後回來變成文豪一樣匪夷所思。

所以,讓我們來珍惜這樣的歷史巧合,即便我們沒有時間閱讀原著,我們也可以通過這部短短的英劇來感受一下文豪的風采,和那個榮光的舊時代。


如果當個娛樂消遣看看,勉強還可以,畢竟BBC的古裝戲向來品質不俗,音樂,畫面,倫敦腔的老三樣還是有保障的,如果非要和前輩比較,那就免了吧,60年代蘇聯版經典在前,07年歐洲版珠玉在後,看完BBC版後的心情只可以用兩句話概括,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從男主到男N,一眾男性角色通通丑出天際的搭配也是難為導演了。令我驚喜的是,安德烈居然長了一張神盾臉,不演速激真是虧了,彼埃爾長得更像英國公學裡那種不學無術的壞小子,他更適合在哈利波特里演個賤精賤精的路人丙或者於連那種角色,司湯達估計會比托爾斯泰更喜歡他一點兒。女主就不說了,因為無話可說,不如凱拉奈特莉好看就算了,還想把娜塔莎往簡奧斯汀一邊帶,結果帶到了陰溝里,打翻了一船傲慢與偏見。

所以8個小時看完,你大概會覺得這是一部歷史版的理智與情感,舞台布景頂多在維多利亞式的舞會與客廳之外多了一點硝煙味兒,除此之外,與BBC那些別的平庸之作相比,並沒有什麼不同。那些命運的叩問,深刻的思想,歷史的回眸,高貴的靈魂,凄美的愛情與悲壯的史詩,通通被編劇和導演吃了。


謝邀,但是能說的大家都說了,英版和俄版比起來是全方位被吊打,BBC最近的翻拍作品都沒什麼超越。有一種經典電影叫蘇聯經典,跨越時間依然魅力不減、碾壓新手。


推薦閱讀:

人人字幕組與射手網被關閉後,還有哪些長久的渠道可以接觸到美劇日劇?
《唐頓莊園》里人的穿著、服裝飾品帽靴搭配,有什麼講究么?有哪些讓你喜歡難忘的?欣賞點是什麼?
看英劇美劇對學習有幫助嗎?
如何評價《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
如何評價英劇 Hotel Babylon 星級酒店中角色的著裝和禮儀?

TAG:英劇 | 蘇聯 | 列夫·托爾斯泰 | 俄羅斯電影 | 戰爭與和平英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