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內的眾籌平台氛圍如何?為什麼鮮有大規模募資?

Massolution 在報告稱,全球有 600 多個眾籌平台,募資總額從 2009 年的 5.3 億美元增長至現在的 27 億美元。但,來自亞洲眾籌平台的募資金額僅為 3300 萬美元,剛超過總額的 1%。 via 國內眾籌預計今年會出現第一個 500 萬人民幣的項目

國內的眾籌模式與美國有哪些差異?氛圍如何?為什麼很少有大規模募資?


其實想繞過非法集資是不難的,總是有辦法。

這不是關鍵。

在中國可能主要的問題是信任機制。

因為自己一直在看智能硬體方面,這方面kickstarter上很多項目都可以融到幾十萬美元至少相當於人民幣上百萬,而國內出現過百萬的項目,寥寥無幾。

信任問題更具體的可能表現在你最關心的幾個方面,試想你在網上購物,最關心的是什麼?價格,送貨時間,可靠性。

而這方面,眾籌平台上新的硬體,做的都不夠好。

價格方面,這點國內外差別還是很大的,國外在眾籌的硬體,基本幾十美元的居多,合人民幣少則上百元,多則幾千元,而國內的項目大多是幾十塊,甚至有些只有幾塊錢的東西,在嘗新的用戶沒有那麼多的情況下,總量當然上不去。當你不確定一個產品是否能達到你預期的時候,真的願意掏幾百塊幾千塊嗎?我個人在kickstarter上支持的項目最多也只有一兩百美金,這跟選擇困難症的原因是一樣的:窮。

送貨時間:如果真的是先眾籌,再批量生產,少則三個月,多的半年一年甚至更久。

在某東之類都在拼兩小時送貨時候,讓我等幾個月?

可靠性,這點在智能硬體方面可能是最嚴重的問題,本來以為國外因為產業鏈完整,這方面會好很多,但實際也有很多支持的產品會跳票,跳票很多次,究其原因,團隊不完整,沒有生產經驗,售後不到位等等。而國內的看起來會好一些是因為很多產品都是即將上市才上眾籌平台,當然這也符合國內的消費習慣,不過這更像一個預售而不是眾籌了吧。

以上幾點,在用戶用錢投票的時候,都需要對項目有足夠的信任。

信任問題在中國,呵呵。

我在做http://knewone.com的時候也嘗試過眾籌在內的各種模式,最終還是把眾籌作為knewone的功能之一而沒有把knewone做成一個眾籌平台,也有以上的原因。

但我相信隨著收入增長,市場逐漸成熟,相信我們能看到眾籌平台在慢慢火起來,只是可能等的要久一些。


眾籌本來就不是大規模籌資的。

1)眾籌更多的是初創企業驗證產品和市場需求。

2)kickstarter上單個項目募集金額也不大,很多是幾萬美元或幾十萬美元,這可比企業初期投資小多了。


國內眾籌發展與挑戰從發展程度來看,相對於國外市場發展,我國國內各個眾籌模式網站還處於初期階段,未來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國內眾籌網站眾多,發展情況參差不齊,市場競爭中加入了新興力量,也不乏存在一些網站鎩羽而歸的境況。就目前的眾籌運轉模式來看,主要以獎勵回饋模式為主,少量機構開展股權眾籌。除了目前市場呈現的網站同質化程度高、融資規模不大、法律風險等外部因素,市場的起步對眾籌項目發起方、支持方,以及平台均提出更高的要求。1.眾籌項目發起方:經驗不足,盲目樂觀首先,創業者及項目發起者大多經驗不足。項目發起方對產品的質量、投放市場的方式、產品的宣傳推廣方面均缺乏獨立運作的能力。在現有情況下,眾籌網站需要在項目發起人的培訓與項目的宣傳推廣上投入大量精力,幫助發起方推動目標實現。其次,項目發起方對預期始終良好。這種樂觀不僅體現在對項目是否成功的預判上,也體現在最終是否能夠完成項目並提供預期的回報上。但實際上,超過60%的項目無法完成融資。而根據2012年的一項研究顯示,Kickstarter上科技與設計領域的項目中有75%的項目不能在眾籌成功後按時兌現回報。因此,在項目過程中,稚嫩的市場和信用體系需要平台方加強過程中的管理和監控力度。再次,項目版權問題。目前國內立法在知識產權保護、市場參與者意識上,還處於一個有待大力發展的階段,創意項目的投放無法真正規避迅速被抄襲的問題,也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例如一個「眾籌咖啡沖泡過濾系統」的項目,最初想在90天內獲得5000元的資助,但很可能在項目發布並籌資的過程中,創新和特色就已經被其他成熟商家借鑒,並更快推出同樣的產品。2.眾籌項目支持方:習慣買家角色而非投資者文化、環境、經濟、國民教育等各個方面的因素,以及國民眾收入水平、對眾籌的認知程度等,都對眾籌困境有較大影響。實際上,眾籌是偏中高層認知水平的融資模式,部分眾籌項目的回報不是真金白銀,但卻更有意義和價值,如精神價值和廣交益友的價值。但由於我國整體收入水平較低,這條路任重而道遠。國內用戶更習慣於買家角色而非投資者。他們對物質產品(如早交貨或折扣價格)更感興趣,而鮮少對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提供支持。多數項目支持方其實缺乏判斷項目的能力,對眾籌模式有可能出現的無明顯利益回報的模式缺乏天然的興趣,眾籌模式在這樣的投資環境里的實際難度較大。3.眾籌項目平台方:面臨多重挑戰在國內眾籌市場的稚嫩期,項目平台方遭遇的困難與挑戰相對更多。首先是市場的敏銳度和多種行業經驗要求。在市場不成熟、支持方的辨識能力尚不充分的階段,平台方需要具備對不同領域項目的篩查、市場敏感度。比如開展科技眾籌,需要對新發明的捕捉;娛樂眾籌,離不開大量的文藝界資源及推動;金融眾籌,需要大量對金融產品的運作知識以及對法律法規的把握等。總之,平台方既要保證平台項目的吸引力,又要使得項目本身具備眾籌價值和一定市場認可度。

支持方其實缺乏判斷項目的能力,對眾籌模式有可能出現的無明顯利益回報的模式缺乏天然的興趣,眾籌模式在這樣的投資環境里的實際難度較大。3.眾籌項目平台方:面臨多重挑戰在國內眾籌市場的稚嫩期,項目平台方遭遇的困難與挑戰相對更多。首先是市場的敏銳度和多種行業經驗要求。在市場不成熟、支持方的辨識能力尚不充分的階段,平台方需要具備對不同領域項目的篩查、市場敏感度。比如開展科技眾籌,需要對新發明的捕捉;娛樂眾籌,離不開大量的文藝界資源及推動;金融眾籌,需要大量對金融產品的運作知識以及對法律法規的把握等。總之,平台方既要保證平台項目的吸引力,又要使得項目本身具備眾籌價值和一定市場認可度。

其次,是對項目方的風險控制。作為平台方,需要對不斷對平台系統進行優化,對眾籌的項目發起人進行嚴格的審核,確保發起人信息的真實性。另一方面,項目執行的管理也是一項挑戰,項目發起方如何保質保量地反饋支持方權益均是一個不斷在完善和摸索的過程。再次,承擔更大的行業推動責任。國內的眾籌模式還處於稚嫩階段,一方面需要保護行業的發展,鼓勵多樣化的眾籌經營;另一方面需要眾籌平台方不斷培育市場,帶動更多人接受和認同這種新理念,同時不斷推進對項目方、支持方的眾籌意識培養。在這一點上,國內的眾籌網就充分具備對行業的前瞻和預判。其中,眾籌網推廣的眾籌開放平台、眾籌大學等都為推動市場前進充分地發揮很大的作用。

眾籌網的眾籌開放平台,已經有樂童音樂、淘夢網、追夢網、先鋒微電影等入駐,為中小眾籌平台運營方、項目發起人、項目推薦人提供包括項目創意、項目包裝、項目上線、項目推廣等一站式眾籌服務,這在眾籌行業內是獨一無二的。另外,眾籌網特別出資籌辦了全球首家「眾籌大學」,通過邀請業界資深專家就在「眾籌模式下創業與投資」對學員進行深入培訓交流,除創投領域大佬之外,還將覆蓋科技、時尚、藝術、遊戲、體育等各個方面的精英,觸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不僅對公眾領域普及眾籌概念,還培養創業者在眾籌模式下的創業能力。培訓課程除「眾籌模式」的基本介紹外,還將針對眾籌模式的新特點,就供需雙方的現實需求,提供可操作的實戰型內容培訓。


原因可能有:

  • 隨意解釋的法律是懸在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如@王樂珩 所說。來自法律層面的阻礙是最大的。

  • 販賣夢想的生意在中國暫時沒大的市場,中產階級還未形成,更別提支持眾籌這種方式的人群。
  • 拷貝到國內的模式未必合適本土,模式遠未成熟。

目前沒有大規模募資,不代表未來沒有。國內有點名時間:http://www.demohour.com


就拿快按鈕來說吧,眾籌了,效果不錯,結果360這流氓過來,說都沒有話一聲,就搶走了。

什麼知識產權啊,什麼尊重啊,都沒有。消費者也習慣了買便宜的賤貨。很少人尊重別人的點子


就先拿一個去年的數據來說吧 @周琴 。

1、從金額、參與人數等看國內的整體氛圍還是被看好的,有上升趨勢、如何玩轉京東眾籌 產品眾籌 像小牛電動車 三個爸爸兒童空氣凈化器 這種項目 千萬級別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2015年全年,全國眾籌行業共成功籌資114.24億元,歷史首次全年破百億元,同比2014年全國眾籌行業成功籌資金額增長429.38%。

據可測數據統計,2014年眾籌行業成功融資21.58億元,而在2013年及之前全國眾籌行業僅成功籌資3.35億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國眾籌行業歷史累計成功籌資金額近140億元。

2015年全年,全國眾籌行業投資人次達7231.49萬人次。

其中,公益眾籌投資人次最多,為3957.22萬人次,佔總人次的54.72%;

其次是獎勵眾籌,佔比為45.14%,達3264.06萬人次;

非公開股權融資投資人次最少,為10.21萬人次,佔全國總量的0.14%。

2、眾籌

眾籌是滿足於小眾的個性化需求,具備共鳴、興趣、參與、體驗等關鍵詞。

既然是小眾的個性化需求,企業發展是需要一定過程的,不能一口吃個大胖子。

那些爆料玩出大規模資金的項目,背後的金主是有的,眾籌可能會被完成曝光產品的手段。

02年,因為佩里·陳想舉辦一場DJ秀籌集15000美元,小眾個性化需求,得不到支持。

09年4月三個年輕人在美國紐約,一家具有創意的眾籌平台Kickstarter誕生了。

也是眾籌界的鼻祖。

眾籌回到國內之後就被貼上中國式的眾籌,商業氣息很重。

因為到了國內就產生了水土不服的現象,國人對眾籌並不買賬。

我們會發現眾籌也走上了電商的老一套,眾籌的產品市面隨處可見,無賣點,

低價、假貨、質量差、與宣傳不符的標籤也就被貼上去了。

這樣會大大拉低眾籌行業。

眾籌能起到幾個目的:1、推廣產品2、眾籌產品3、吸引投資4、得到認可;

比如Oculus VR公司,12年參加眾籌,14年的時候扎克伯格花了20億收購了這家公司。

比如國內的三個爸爸,是先融資了1000萬美金,然後在眾籌1100萬人名幣。

兩者的差距和路子一看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3、信任環境

國外的信任環境是什麼一個情況,會被法律制裁。

回報眾籌反而不如公益眾籌做得好,為什麼呢?

因為公益眾籌是讓發起人提供背書資質證件等,通過熟人之間背書推廣裂變,很快的達到目的。

反觀回報眾籌的產品呢,不乏有一些好的項目,有的金額達到了7位數甚至8位數。

4、產品

產品功能?群體?解決的痛點?外觀設計?balabala。。一大堆。個人認知。


至今為止,我自己參加過的眾籌活動是點名時間在2012年發起的《&<滾蛋吧!腫瘤君&>新書預售》,會參加這個活動的原因是:

1)作者熊頓是一位惡性腫瘤的患者,急需住院以及治療費用

2)作者熊頓不想也不願意接受社會的無償捐助,希望用自己所長(漫畫)來回報捐助者

當時的時間契機也很好,她在自己的新浪圍脖時不時更新將要出版的這本漫畫,從她的畫筆裡面,看到的是一位熱愛生活(面對重病,仍然笑顏以對),自立自強(不接受無條件的捐贈),感恩(堅持回報並讓大家看到進度和成果)。

每個眾籌項目都需要自己的項目管理者(project manager)來跟募捐的人(stakeholder項目關係人)保持溝通和狀態的及時更新,這樣才能更好加強互信。另外互聯網的傳播方式也決定了募捐者的基本構成以年輕人為主。怎麼樣打動目標人群,光說夢想可能不足夠,需要更多的因素,無法引起共鳴的話,註定項目的規模不會太大。

就我自己參加這次眾籌的經歷而言,是很好的一個經歷:點名時間雖然現在時不時還是給我的註冊郵箱裡面發郵件但沒有賣出過我的郵箱,也沒有其他的生硬地推薦其他活動,這個可能也是一個不足,怎麼樣精準推薦項目給可能的有興趣的人,這個跟廣告的精準(屬於數據挖掘的一個分支)投放有相似的地方。過後,我也收到了熊頓本人新書,雖然她最後走了,這本書一直讓我和我的其他參加這個活動的小夥伴想起她,想起她的堅強和樂觀。

有沒有不講回報的募捐者呢?也有,有個朋友也曾經給一位藝術家捐贈,她最後收到了這位藝術家寄來的所承諾的幾顆瓜子,她自己說:我果然沒看錯人~

按長輩的說法,以前窮苦的時候,很多村子或者社區自組「共助會」,每個到有哪戶人家遇到急事難事`,每家都按份子捐助,幫助鄰里渡過難關。大家所期望的,無非也是自己家裡遇到困難時,同樣的這一群人也會幫助自己吧。當然,心裡也會自我安慰,最好不要遭遇到這樣的困難。這裡面的人或多或少是互相認識,或者有個保人當中間人(project manager role)在裡面協調和組織。眾籌平台如果能解決這個相關人員的分類,需要社交網路的介入並形成相對穩定的規模。比如說,兩個人素不相識,pm只要介紹一下你們倆都來自知戶,這樣可能兩人之間對這個項目的同理心會高几分?(笑)


看好追夢網與摩登天空的合作模式,估計未來的募資金額會越來越大


中國法律有非法集資罪


信任問題,國內的違約成本很低


謝邀

股權眾籌還不大?

跑路都是上億


國內市場還沒成熟,專業平台少,推薦去看看BuyBusiness4Cheap,項目和安全有保障


國內互聯網上大型項目融資受多重阻礙:

1.國情:這句話是國內傳的很普遍的一句話。首先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感,其實就是信用問題。國外對信用考核嚴謹,其徵信考核機制相對健全,個人信用對自己生活有很大影響,違約或失信成本很高。其次,眾籌在中國發展時間太短,眾籌參與人群基數低。每個投資人可支配財富參差不齊,對項目成功率影響還是很大。另外平台為提升項目成功率,會摒棄掉一些有項目。

2.監管:監管與眾籌發展失衡出現瓶頸,眾籌快速發展顯得監管明顯滯後。監管機制缺失,漏洞逐漸暴露,事故不斷發生,投資人回報無法得到保障。越發大型的項目其融資金額往往越大,爆發問題可能性越大。

3.項目本身:拋開以上因數,項目本身存在一定的風險,其回報與預期未必相符,存在出入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比如獎勵眾籌有可能出現貨不對板,股權眾籌運營虧損。


總感覺專業眾包平台很少,這是否值得思考呢

眾籌項目,投進去錢後返回的多是實物,沒有利潤


推薦閱讀:

在國內的金融投資實務中,經典的ARCH,GARCH模型用的多嗎,一般會應用到哪些投資決策當中來?請舉例說明
如何選第一支股?
平庸的投資人和優秀的投資人差在哪兒?
理財大家有什麼看法?
你有1萬本金,能拿到200倍槓桿,1個月為限,市場就在這裡,該怎麼做?懸賞求智。

TAG:投資 | 眾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