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都紛紛採用貨幣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可為什麼如今貨幣越寬鬆通縮越嚴重?


首先,有一個假定是不會錯的——發行的錢會被少數人賺走。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少數富人不把錢拿出來?富人的錢,用來消費的是少數,投資才是大頭。所以問題可以歸結為:為什麼他們不對實體經濟投資?

因為產業升級相對停滯。通貨緊縮,本質上就是賺到錢的不敢拿錢出來,不敢對實體經濟投資。為啥會產業升級停滯?因為基礎研究投入不足!

為啥不足?因為冷戰結束了。

具體討論,我在上次錢荒的時候就寫過一篇文章《要問錢怎麼沒的 先說錢怎麼來的》。現在看來,這個文章依然可以用來給本文回復。畢竟記吃不記打是資本主義的本性。鏈接和摘錄如下:

要問錢怎麼沒的 先說錢怎麼來的

簡單地說,就是金融資本的判斷,最終必然體現為銀行工作人員的判斷。作為外行的工作人員,對於基於現有技術的開發可以預估盈利能力,對於向未知領域的技術探索很難估算盈利能力和風險,所以本性上厭惡向基礎工業進步投資。如果讓金融行業自主地決定投資方向,這個趨勢顯然會拖慢基礎工業的進步,最終導致經濟停滯。

實際上,這正是歐美200年來的現實,而且隨著技術開發成本不斷增加而越來越嚴重。能扭轉這個現實的因素只有軍備競賽。

軍事投資有個很大的特性——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敵人。軍隊雖然不喜歡浪費錢,但更不希望看到敵人拿到比自己先進的武器。因此,在財政允許的範圍內,軍隊願意承擔一部分失敗風險,樂於向基礎研究投資,拉動基礎工業的進步,在武器訂單內開銷巨大的研發費用。而且現代軍隊作為一個國家機構,本身也擁有足夠的技術專家,擁有自己的理工科大學、研究院。他們能夠對某些風險研發做出比金融界更正確的判斷。

所以,雖然軍備耗資巨大,雖然坦克飛機不能吃不能穿,但往往越是增加軍費(航天撥款),製造武器,基礎科技進步和基礎工業發展就越快。從軍事角度說,這些研發或成功或失敗,但這些技術進步「溢出」到民用工業,會迅速地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財富,讓所有人更有錢。微波爐的發明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雷達研究中一個工程師發現磁控管融化了他口袋裡的巧克力,他說服軍方基於這種熱現象研發一種新武器,新武器沒出來,但微波爐上市了。冷戰中這種故事千千萬萬。看似浪費的軍事訂單成了美國經濟實際上的發動機,看似政績工程的阿波羅計劃換回了百倍的收益,美國(以及享受美國技術溢出的盟友)因此保持了幾十年的世界老大地位。這正是孫子兵法上說的「以迂為直 以患為利」。

冷戰不止美國一方,蘇聯也在搞軍備競賽,也因此佔住了世界一級的地位,70年代前增長速度還遠高於美國,從不到美國3成的實力逐步上升到美國7成的水平。但80年代後的蘇聯並沒有因此欣欣向榮,反而逐漸停滯,最終解體。這除了文化上的因素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蘇聯並沒有正確理解自己的優勢所在,沒有理解強大軍工——重工業本身就意味著無限的財富。

80年代的蘇聯和美國一樣,大部分精華人力投入到以軍事為中心的高科技工業,剩餘人力已經不足以去轉化軍工業的技術進步,生產足夠的消費品。面對這個問題,美國把工業向海外轉移,通過金融優勢回收產品解決問題。蘇聯卻反過來開始懷疑自己的優勢所在,轉向市場化路線,放棄工業規劃、減少軍費、降低軍重工投資以解決暫時的經濟困難。這就是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結果自然是越改問題越大,最後一跨了之。

不過,既然軍備競賽成了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冷戰結束對於金融集團本來就異常強大的美國來說不是個好消息。隨著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美國的基礎研究也越來越少,實體經濟進步越來越依賴於冷戰期間的技術儲備。等到互聯網-集成電路代表的這一輪經濟高潮過去,美國最大的依仗已經是通過金融向全世界吸血,製造投資泡沫。軍費中用來養人、維持運轉的費用越來越高,用來搞研發的比例越來越低。等到吸血也填不滿美國金融泡沫的時候,2008金融海嘯就來了——距蘇聯解體不過17年。

吸取美蘇經驗教訓並不等於重演歷史。既然軍備競賽拉動經濟只是一個間接路線,中國不一定非得發起一場新冷戰才能拉動經濟,畢竟冷戰是世界隨時距毀滅只有半個鐘頭的時代。中國並不缺把新科技成果轉化成消費品的人力,只要中國能避免被眼前的經濟波動牽著鼻子走,堅持落實產業升級規劃。中國不需要像美國那樣消耗世界一半的軍費,也能保障經濟的穩步發展,也能讓「錢」越來越多。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最終中國必然需要一個「工業總參謀部」。從短期來看,中國至少要避免讓銀行主導產業政策,讓銀行在工業經濟方面更專業化,更「懂行」。像精細化工等短板領域需要專門的融資機構和融資政策。眼下建交農工、國開行、農發行的業務高度同質化,在房地產熱潮中一擁而上的局面必須被扭轉。

對於銀行來說,一塊錢和另一塊錢之間可能沒有什麼區別,但對於全社會來說,投向基礎工業升級和研發的一塊錢,和投向一般消費品領域的一塊錢、投向房產泡沫的一塊錢大不相同,區別就像給孩子交學費和買玩具那樣大。把決定投資的權力交給銀行,就像把家庭財政交給小學生來管一樣,後果不堪設想……

……本文前面的部分可以總結為這麼一句話:以產業規劃消滅金融泡沫。不過,多年以來我們被灌輸的經濟學「常識」就是計劃經濟體制僵化,政府插手經濟破壞市場均衡,遠不如讓市場自己選擇投資方向。更有各種論文論證:由於信息不足,計劃經濟永遠達不到完美狀態,必然失敗云云。

沒錯,沒有任何機構能搜集所有的信息,包括投資公司,包括跨國資本集團,也包括政府機構。但是正如那個古老的笑話:如果你跑不贏獅子,能跑贏同行的胖子也可以。計劃經濟從來不是作為一個完美形態出現的,只要做到相對優越即可。如果說政府存在信息不足導致的問題,市場經濟也一樣。

但是,純粹的市場經濟有個致命的問題——市場經濟會隨機地製造錯誤,資本更可以利用這些「錯誤」發財,炒作泡沫(比如房產)——甚至是赤裸裸的泡沫(比如傳銷)也可以賺錢。危害最大的泡沫並不是無數散戶追捧的結果,而是少數寡頭煽風點火,裹挾社會資金主動炒作的結果。相比之下,政府至少沒有動力公然製造錯誤。這才是(中央)政府行為能對抗泡沫的原理。

進一步抬杠,還可以說政府里也有腐敗,也可能有工作人員製造錯誤來發財。但這依然和資本集團製造的泡沫的行為有本質不同——在泡沫中發財的資本操盤手可以公然炫耀他的財富和榮譽,可以自稱人生贏家、青年典範,反過來再動用資本影響輿論;製造政策漏洞來牟利的工作人員最高成就只能是悶聲大發財。公然搶劫和偷偷挖牆腳,危害級別還是有明顯不同的。

更原則性的問題在於如何認識經濟增長的原理。市場經濟的優勢在於,在給定邊界下達到資源配置均衡,資源最優化配置。但現代社會的經濟增長恰恰不是通過達到均衡,而是通過打破均衡來達到的。工業經濟打造了信用貨幣和中央銀行,拋棄了金本位,實際上這意味著整個社會已經承認了工業時代新的經濟模式。唯一的問題是誰來履行「打破均衡」的任務。

從科技發展趨勢來看,事實證明,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超越普通人和銀行經理的認識水平,市場經濟中的資本越來越不願意主動承擔「打破均衡」的任務,更願意利用自己相對小資本的信息不對稱來炒作泡沫。這體現在工業經濟發展上,就是基礎技術研發停滯,反過來又會促使資金進一步湧向泡沫(製造泡沫),形成惡性循環。美國衰落就是這個套路,如何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則是中國現在面臨的挑戰。

從企業和商業銀行的角度來看,金本位貨幣和信用貨幣區別不大,都是多多益善。但政府擁有印鈔權,即定義財富的能力,有能力也必須認識到財富不是錢,是工業經濟不斷提高的生產能力。所以,政府必須主動擔負起「打破均衡」的責任。否則就是自己忽悠了自己,成了最大的經濟笑話。

當然,這並不是說要回到全盤計劃經濟的時代。在給定的技術、產業框架下,企業積極性和市場博弈過程是很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政府不需要全盤管制,也不需要對大多數企業行為加以限制,但一定要知道應該在哪些方面實施堅決的管制。從「四萬億」和光伏泡沫的例子看來,在政府需要插手的地方,在需要貫徹產業政策的地方,政府干預切忌半心半意,羞羞答答。又想指導企業行為,又總惦記著「市場原則」,勢必兩面不討好。

客觀地來說,政府在落實產業政策上「手軟」也不僅僅是個經濟認識的問題。干預企業行為,勢必影響一部分人的利益,這在當今社會意味著處理群體性事件,面對利益集團製造出來的輿論壓力,乃至戴上「與民爭利」的帽子。落實大規模的產業規劃,重組產業鏈,往往意味著十倍百倍於一般房產項目的土地、基礎建設問題,這在拆遷日趨艱難的當下,操作起來千難萬難。

所謂理直氣壯,「理」不直,就沒有堅決落實政策的底氣。現在政府自身的確存在嚴重的腐敗,的確有許多官員在管制政策中牟利、忽視普通人的利益,這些事實無可否認。政府缺乏一套自洽的執政理論,以至於使用強制手段時總是有些心虛。這都是政府陷入輿論陷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重要原因。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讓政府面對輿論壓力能底氣十足地喊出「為民謀利」的口號,面對利益集團沒有「比爛」的心態,全面的產業規劃才可能成為政府的選項。否則的話,政府手裡的牌只剩下貨幣政策,只能在製造泡沫和戳破泡沫之間來回擺動——每一次擺動都要損失更多的政府信譽。

無論貨幣政策如何擺動,只要無法推動產業升級,信用貨幣總量就無法有效擴張,不甘寂寞的資本一定會製造泡沫來牟利。無論貨幣政策是松是緊,總是能拿出土地房產做抵押的投機商獲得最多的金融支持。這正如成都武侯祠對聯所說:不審勢即寬嚴皆誤。能否促成產業升級就是眼下的「大勢」。這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更是個政府如何重建公信力的政治問題。


是貨幣寬鬆政策不是貨幣寬容政策。

知乎總要放慣例,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如今貨幣真的是越寬鬆通縮越嚴重嗎?

這裡每個國家挨個分析寫一億字都寫不完,只能先說說美國。

如何判斷貨幣的通縮與否呢?CPI數據最直觀。

Archived Consumer Price Index Detailed Report Information

這裡就不複製粘貼了,CPI大於3%的情況下被人們認定為通脹,後面調至2%,低於則是通縮。

先說美元,2008年11月25日,美聯儲首次公布將購買機構債和MBS。QE1正式開始。

而08年的CPI基本都是4%左右,可以說08年是處於通脹下的,而09年雖然開始QE(印錢),卻進入了通縮?CPI低於2%甚至1%。可以說美國的角度來講,第一次QE1之後是符合樓主所說的寬鬆之後通縮嚴重。而QE2和QE3開始就不符合了。下面回答為什麼。

以2008年9月14日美國銀行放棄收購雷曼兄弟公司,雷曼兄弟破產開始,9月14日可以算作金融危機爆發當天。

什麼叫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蕩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蕩。

金融危機的最大特徵就是,以貨幣為準判斷。而非經濟危機,所以金融危機一定要從匯率出發。

所以這時候我們需要看的是美指

我們可以看出,金融爆發到QE這一段時間裡,美指接連上漲,彷彿是為了給之後的QE創造空間。而第一次QE和第二次QE恰好是美指的最高點附近,消息還是印證了走勢。但從QE3開始走勢就變的奇怪了,QE3的途中到第一次宣布縮減QE美指大漲了一段時間,而縮減QE之後美指又震蕩了一段時間,直到宣布退出QE之前,美指才急劇拉升。

第二次的QE還是能看懂的,印錢嘛,匯率變低,CPI升高,很符合經濟直覺。

而第三次QE開始,也就是當大眾才剛剛認識到新一輪貨幣戰爭將要開始的時刻,市場已經提前反映了之後的市場走勢。這說明從市場來看,QE3很有可能是不需要存在的,只是因為伯南克過於鴿派才遲遲不鬆手。

而恰恰最嚴重的第一次QE印完錢之後,CPI急劇下降至0左右,這說明印錢都不夠抵禦金融危機,不夠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印的錢完全是為了填補虧空壞賬所用,所以如果不印可能導致CPI-4%甚至-5%,另外,CPI是消費者物價指數,意思就是說,錢必須用來消費流通,才能夠進入這個指數的計算,如果這個錢寬鬆出來之後,又不知道去了哪,這個指數是不會反映出來的,類似中國貪官家家戶戶地底下埋個幾億現金,這種東西就算不成CPI指數里,和通脹通縮也不沾邊。

再或者世界經濟一體化,作為世界貨幣的美元,不光會稀釋本國貨幣,同樣稀釋他國貨幣,而歐洲經濟危機爆發,又沒有及時的跟隨美國腳步印錢,被美元稀釋的價值又於09年之後重新回到了美國,所以才會從貨幣的角度看,美元貶值,而從經濟的角度看,美元經濟並沒有走弱。這從直觀上也可以感受,美國從09年之後不光沒有經濟崩潰,反倒是蹦出了一家蘋果。

而從11年之後世界各國經濟都開始遭受打擊,中國也不例外之後,14年可以說算是打響了貨幣戰爭,從日本的三支箭到再次宣布QQE,歐洲版QE的第一次啟動,這之後就完全沒辦法通過分析一個美國得出什麼結論了,這種時候每個國家的每個政策都或多或少會對整個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這種時候是符合題主所說的「全部都採用了貨幣寬鬆政策」目前不好分析出歐洲的QE和日本的QQE配合美國的退出QE這之間一來一回是否進入了通縮,至少cpi還沒有給出答案。

因為由於題主的問題並沒有規划出時間,如果單看14年的話,美國的CPI是非常穩定的,歐洲的CPI則是逐步下滑,但因為歐洲版的QE到目前為止也沒推出幾天,成效需要後面再看。而日本的CPI雖然在逐步上升,但由於日本的作為一個出口大國,幾乎是貨幣政策主導著整個國家,另外日本是個習慣性通縮國家,民眾甚至習慣了通縮,所以也不好妄稱日本的通縮和貨幣寬鬆是否有直接關係,或者說如果日本不進行貨幣寬鬆,可能通縮的會更加厲害。

但其實如果我們跳出這個圈子,不從數據和貨幣角度去分析,單單分析經濟,就一目了然了。

美國08-09年的經濟狀況確實受到了打擊,而09年之後到現在一直是向好,所以美國是不是即使不推出QE3也根本不會影響他現在經濟復甦的腳步?

所以題主所問的越寬鬆通縮越嚴重我想這兩個」越「之間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只是除了美國以外的國家發現自己通縮了才開始寬鬆,然後效果目前還沒有顯現出來,或者說經濟走軟的情況下,可能效果會很慢甚至沒有。

這裡只是極其粗略的分析了一下美國的貨幣政策和CPI之間的關係,還有很多東西沒有提到,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百度+知乎搜索相關資料看一看。


很多人一提到寬鬆,就會想到印錢,然後是直升機載著大摞大摞的錢在天上撒,後面這個比方還是美國人提出來的)。

其實貨幣寬鬆不是這樣子的,貨幣寬鬆的根本目的,是要降低貨幣的成本,降低信用門檻,從而促進投資。具體如何降低呢?例如救助金融系統,注資提高資本充足率避免破產;購買資產,穩定資產價格,使其能夠行使抵押品的作用。

但是現實中貨幣寬鬆政策並不是某國央行肆意妄為,呼風喚雨的。因為就國外而言,經濟運行是一部複雜而精密的巨大儀器,央行只是一個比較重要但不代表全部的齒輪,央行的貨幣政策能夠影響的其實非常有限,僅僅是開了個頭,剩下的還得靠傳導機制去發揮作用,在這個過程中能否達成目標幾乎是多方博弈的結果,結果是不是通脹,真的很難說;其次周期和市場的信心也是一個很重要極為重要的因素,一旦市場陷入普遍的悲觀,人們建立起了蕭條的預期,那麼央行想要逆轉這種局面難度是相當大的,不是說開著架直升機去撒錢就能提振的,在這種情況下再怎麼貨幣寬鬆,銀行依舊惜貸,緊縮不可避免,想想日本……


信心問題,你是寬鬆了,借錢很便宜,但是大家的信心都不足。

消費者信心不足,不願消費--企業產能無法被很好消化,利潤增速不高,不願擴大經營--投資者也擔心企業產能不能被消化,盲目擴大容易產能過剩--就業不足,消費者信心更不足循環。

所以錢是有了,也很便宜,但是大家都不願意要。只能等信心慢慢回升了。


拷貝來的,可能有些答非所問,但我認為闡述地更為直接、明確。

……經濟危機常伴隨以下特點:

第一,循環性,即繁榮-蕭條-再繁榮-再蕭條,而不是一直增長或者一直下降。第二,普遍性,即各個行業都出問題,這就提醒我們,問題可能和貨幣有關,因為貨幣是唯一可以波及各個角落的經濟因素。第三,突發性,即事先很少有人能夠預計到。危機之前,很多人反而抱著樂觀的態度。2008年9月爆發的經濟危機,8月份鮑爾森等人還在說美國經濟很健康,誰知話音沒落,9月份經濟危機就發生了。第四,危機前後資本品和消費品的價格變化不一致。資本品價格變化非常劇烈,消費品變化幅度比較小。比如當時石油、電力、股票、房子等資本品價格大起大落,而吃的、穿的等日常消費品變化不大,甚至沒有變化。第五,危機爆發前,貨幣量很大,危機爆發後,貨幣量很小。任何試圖解釋經濟危機的理論都要能把這五個特點說清楚,這樣邏輯上才能說得通。

我們首先可以排除一種解釋,即經濟危機是企業家偶然同時犯錯造成的,因為企業家同時犯錯不可能出現這麼奇怪的現象。另外,經濟危機更不可能是企業家貪婪的結果。人一直都是貪婪的,用貪婪解釋經濟危機就像用地球引力解釋飛機失事一樣,完全沒有意義。這兩種解釋排除後,商業周期理論是怎麼解釋經濟危機的呢?

首先,從消費和生產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說起。消費和生產的共同點是,兩者都消耗掉了商品或者其價值、效用。比如,一雙手套戴了幾年磨損了,被扔了,手套的價值就沒有了,同樣一雙手套,工人戴的效果也是一樣的。區別在於,消費的結果是人的主觀願望得到了滿足,而生產的結果是以消耗的東西為代價,生產出了更多的新的價值。工人的手套被磨損的同時,一定有新的東西被生產出來。這是生產和消費的根本區別,並不因交換的存在而改變。

比如,甲有一塊麵包,乙有一塊錢,交換之後,甲得到了一塊錢,而乙把換來的麵包吃了。麵包沒有了,財富也減少了。如果,乙換來的是一塊用於生產的煤,雖然煤消失了,但一定生產出了新的東西,財富是增長的。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社會中財富的增長只能靠生產,不能靠消費。生產有利於他人和社會,消費有利於自己。消費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行為,這麼說倒不是貶低消費,而是避免誇大消費。

現在很多人認為消費有利於社會,這是很奇怪的,消費只利於自己,生產才有利於社會。所以,從古到今的道德規範中都提倡勤儉節約。唯獨凱恩斯主義認為消費是好事,越是困難時期,大家越要花錢。前一段,鮑爾森還大言不慚地說,如果大家像某某富翁一樣消費,美國就能好起來。這種說法完全不可理喻,消費一定是消耗財富的過程。

很多人可能會問,如果我們都勤儉節約,那生產還有什麼意義呢?生產是有意義的,生產的意義在於創造消費。這裡有一個消費來源的問題,消費的來源不是所謂的信心,不是靠大家想開了敢花了,而是財富,是生產的能力。這就是著名的薩伊定理,生產創造需求,或者說生產創造消費。

薩伊的這種說法提出後,在當時成了社會的主流觀念,後來被凱恩斯主義貶得很低,凱恩斯主義的一個核心就是反對薩伊定理。據說現在經濟本科生入學的第一節上就學薩伊定理是錯的。薩伊定理怎麼會是錯的呢?是凱恩斯把薩伊定理理解錯了。

薩伊定理說的是,生產創造需求,而凱恩斯理解成了生產者創造出別人的需求,也就是說生產者生產出來的東西就會有人買,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薩伊定理這樣說,那它錯的,但其實薩伊定理想說的是,生產可以創造自己的需求。一個人幹了活,生產出來了東西,就可以與別人交換,別人的產品才有銷路;不過不生產,一個窮光蛋對什麼東西都沒有需求。所以,如果社會上有很多富人,需求就大了。

怎麼提高消費水平呢?假設一個人的習慣是把每月30%的收入用於消費,70%存起來。提高消費水平不是讓他把30%變成80%甚至100%,變成一個敗家子,而是提高收入基數。本來一個月掙1000花300,如果一個月掙10000,那就可以花3000了。這才是提高社會消費水平的正道。

現在政府和媒體都在鼓動大家去消費,不要攢錢,這是把30%變成80%甚至100%的做法。有的還說中國有農民習氣,跟不上世界形勢等,這在我們看來都是無稽之談。生產創造需求,而不是宣傳蠱惑創造需求。消費能力源於收入能力,宏觀如此,微觀也如此。所以,需求不足實際上是生產不足,是掙的錢不夠多,生產出來的物資不夠豐富。

生產不足是個老問題了,從文明開始,人類就在思考如何發展生產。這樣,消費不足的問題就回復成了發展生產的問題。發展生產無論是美國還是在中國,無論是經濟危機前還是經濟危機後,都是一個問題,是一個我們永遠都要面對的問題。而消費不足的問題其實是不存在的。

那麼,如何發展生產呢?很多人都會想到投資。暫時忽略社會制度因素通過影響投資積極性對生產的間接影響,只考慮技術因素,投資確實可以擴大生產。那麼追問一句,投資又是如何促進生產的呢?這就是龐巴維克的貢獻了,他提出了迂迴生產方式。

所謂迂迴生產方式,是和直接生產方式相對應的。比如,一個人想吃水果,自己去樹上摘就是直接生產方式。這種方式很簡單,效率很低。要想提高效率,就需要複雜生產方式。以砍柴為例,直接生產方式就是用手去撅樹枝,間接生產方式是用柴刀砍柴。迂迴的好處是生產效率提高了,壞處是有錢才能買柴刀,而且買刀需要花時間,生產刀也需要花時間。生產的迂迴程度可以不斷加深,比如買完柴刀還可以買磨刀石、手推車等。

現代社會的迂迴生產方式已經發展到了非常深遠的地步,比如工廠里的很多設備都很專業,只負責很小一部分的工作,但效率特別高。投資的效果就是迂迴程度的加深。程度越深,生產效率就越高,產品就越多,也會越便宜。當然,沒有投資這些都是做不到的。

另外,迂迴生產方式不僅限於某個企業內部,整合社會產業和企業之間的配合也是一種迂迴生產。比如,網路的使用就是一種迂迴生產。現在,我們買的所有商品幾乎都是部門協作的產物。像中糧集團「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戰略,從田間到餐桌這個鏈條其實就是個生產結構,整個歸中糧集團。但通常情況下,整條產業鏈是由不同企業經營的。

貨幣本身也是一種迂迴的產物。物物交換很直接,但效率很低,用錢迂迴一下,效率就高多了。所以,迂迴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迂迴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時間,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時間,二是資本。

總結一下,要想提高生產效率,發展生產,就要投資。投資的作用是讓生產越來越迂迴,越來越複雜。龐巴維克的書中說,所謂的迂迴生產方式,也可以被稱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即資本在生產中發揮作用。

資本本來是中性的經濟詞,後來才帶上了意識形態的色彩。資本並不壞,社會主義國家發展重工業其實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是複雜的迂迴生產。

窮國和富國的人都工作,窮國的人並不比富國的人懶,甚至更勤奮,但為什麼窮國沒有富國有錢呢?因為富國有很多資本,可以建立複雜的生產結構,更多地利用機械力和自然力,而窮國只能用人力。

在富國,體力勞動者基本就是體育運動員了,其他很少有重體力勞動者。打仗也一樣,有錢的國家就不需要太多士兵,可以用戰鬥機。總之,投資對於生產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龐巴維克的貢獻就在於他對生產進行了更細緻的分析。

在馬克思理論中,生產就像一個黑盒子,投入資本和勞動,就得到了產出,其中有差額,就存在剝削。他沒有打開黑盒子,看看裡面到底是什麼。而龐巴維克打開了,生產就是靠資本積累和生產方式的複雜化發展起來的。

接下來的問題是,投資從哪裡來?很簡單,投資從儲蓄里來。如果一個人一個月掙10000塊錢,花掉3000,存上7000,這7000就可以供社會上的企業家去投資。投資的來源只有儲蓄這一個,沒有別的來源,天上不能掉餡餅。

這裡,我解釋一下「資本」的含義。資本的一個要點是它可以創造價值,另一個要點是它必須為人類的產品,經過了人類的加工,不能是直接從自然界拿來的。奈及利亞生產石油,但國內卻石油供應不足;印度土地很多,但農業卻很落後。可見,自然資源本身並不構成資本,因此很多發展中國家雖然資源豐富但並不是資本大國。資本大國一定要有豐富的人為的東西。比如,日本有很多公路、鐵路、建築;以色列國土很小,但農業發達,號稱「歐洲廚房」。

回到消費的概念,消費的結果是消耗財富,產品變成了人們的主觀滿足,剩下的就是儲蓄。因此,儲蓄成為資本的唯一來源,而人類要發展,必須節制當下的消費,把產品儲存起來,以建立複雜的生產結構。比如魯賓遜蓋房子,他就要提前把蓋房子期間的食物儲存下來。

儲蓄的意義怎麼強調都不過分,但凱恩斯主義非常貶低儲蓄,視其為經濟發展的大敵。其實儲蓄並不等於不花錢,只是消費剩下的錢讓企業家拿去投資了。投資的結果是,發展迂迴生產方式,提高生產率,增加產出,從而增加每個人的消費水平。

以前用手機會被人視為奢侈,但現在就不會了,因為手機行業得到了很多投資,發展壯大了,手機也便宜了。現在,坐公共汽車是一種節儉的出行方式,而以前,坐公共汽車是很奢侈的,許多人都靠走路,坐不起公共汽車。為什麼一種行為從奢侈變成了節儉?因為產出大大增加了。人們不需要改變生活習慣,生活質量也能得到提高。靠投資、發展生產,就能做到這些。

解釋完儲蓄的作用,我談一下消費儲蓄比。這個概念很簡單,如果一個人每月掙10000塊錢,拿出6000來消費,剩下4000進行儲蓄,他的消費儲蓄比就是6:4。所有人的比例相加後平均,就是整個社會的消費儲蓄比。很明顯,我們的消費儲蓄比會比美國的高一些。

儲蓄是一種犧牲,犧牲了當前的消費,其目的是未來能消費得更多。儲蓄會有利息,利息是對人們剋制當下消費的補償或獎勵。儲蓄多,資本金就多,使用資本金的價格就比較低;儲蓄少,資本金就少,資本金的價格就高。利率就是使用資金的價格,儲蓄多,利率就低,儲蓄少,利率就高。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利率不是貨幣的價格,而是使用貨幣的價格,貨幣的價格是購買力。費雪的《利率理論》把利率講得很清楚,他說,利率是不耐的價格,人越不耐,當下的消費就越多,儲蓄就越少,利率也越高;反之,不耐越低,儲蓄越多,利率也越低。可見,利率是消費儲蓄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既然利率是結果,人為改變利率就是沒有意義的。假設當下社會的消費儲蓄比就是6:4,相應的利率是5%,硬要把利率改成3%毫無意義,就好像溫度計上的數值是室溫的表現,為了降溫,不改室溫卻把溫度計放到冰水裡一樣。而經濟危機的根源也就出在這裡:央行出於某種目的,人為改變社會消費儲蓄比所對應的利率。

總結一下剛才所說的內容:經濟危機有5個特點,分別是普遍性,循環性,突發性,資本品和消費品價格變動不一致和貨幣量前後不同;消費和生產的共同點是二者都消耗了財富,但前者只換來了主觀的滿足,後者則創造出新的價值;薩伊定理,即生產創造需求,提高消費水平只能靠發展生產,不能靠忽悠;發展生產靠擴大投資,擴大投資靠增加生產迂迴程度;投資的唯一來源是自己或他人的儲蓄;利率是不耐的價格,是消費儲蓄比的結果,如果不能改變人們的真實消費儲蓄比,就不能真正改變利率,否則,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下面,我介紹一下奧地利商業周期的核心內容——通貨膨脹。目前,應對通貨膨脹主要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政府加印鈔票,另一種是降低利率。

政府加印鈔票一般是政府收支赤字的結果,比如戰爭時期,國民黨為籌措軍費而加印鈔票。從這個角度看,現在中美政府都有很強的製造通脹的動機,因為兩個政府都需要錢。2008年9月到12月,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從9000億美元增長到近30000億美元,多了20000多億的基礎貨幣。

除了紙幣膨脹之外,更重要的途徑是銀行信貸擴張。銀行信貸擴張主要通過壓低利率實現,經濟危機的根源就在這裡。格林斯潘之前就是這麼做的,中國政府也是這麼做的,現在伯南克還在這樣做。在我們看來,他們都在玩火,非常危險。

剛才講到利率是不耐的價格和結果,是更不耐的人給慢性子的補償。如果大家的儲蓄意願真的增加了,都確實多存錢了,社會的不耐降低了,利率自然也就降低了,企業家就能貸到更多的錢。但如果利率是人為降低的,實際的儲蓄並沒有增加,這就有問題了。

人們的儲蓄和企業從銀行得到的貸款之間出現了缺口,這個缺口要靠政府增發的貨幣彌補,我稱之為「合法偽鈔」。我們之所以打擊偽鈔犯,就是因為他們往經濟體里注入偽鈔,偽鈔和真鈔爭奪資源,擾亂經濟秩序。

實際上,最大的偽鈔犯在中國就是央行,在美國就是美聯儲。2009年,中國先是推出了4萬億的刺激計劃,接著就是10萬億的信貸擴張,在我們看來,這些數字觸目驚心,完全是在玩火。

新增貨幣進入市場後,並不是平均地推動價格上漲,而是有先後和程度上的差別。物價平均的上漲不叫通貨膨脹,那叫幣值改變。通脹是指各個部門的物價在前後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程度上漲,這樣經濟就紊亂了。

由於新增貨幣注入經濟體的主要進口是銀行信貸,所以銀行信貸資金的去向就是價格率先上漲的地方。現實也如此,房價之所以高是因為很多人貸款就是買房的,鐵礦石之所以漲得快是因為很多貸款也流向了該市場;

反過來,CPI的變化不會大。因為信貸資金一般不會流向消費品,沒有人用銀行貸款去超市買東西,所以CPI的值長期不變也有可能。另外,中國主要大城市的人已經不停留在溫飽階段了,大家的基本消費需要已經滿足。不是說一個月掙一萬的人就一天三頓飯,掙十萬的就一天八頓飯,差別主要不是體現在吃喝上,而是買的汽車、鑽石等其他商品上。

所以,新增貨幣進入社會後,不會立刻抬升消費品的價格,抬升的是投資品的價格。政府「CPI沒有變化所以沒有通貨膨脹」的論調是一個謊言,CPI並不是衡量通脹與否的好指標。貨幣量增加了就是通脹,價格並不一定都要變化。很多經濟學家都說,CPI沒有變所以中國沒有通脹,但大家看,房價和股市都漲成什麼樣子了。

當企業家從銀行借到錢後,就要投資於更迂迴的生產方式。這樣做的原因有二:首先,很直觀的,錢多了企業家們就去擴大生產;其次,錢好借或者說利率低的時候,長線投資就變得更有吸引力了。

短期投資對利率並不敏感,而十年幾十年才能收回成本的項目對利率就很敏感了。利率降低後,長線項目值得投資了,優先上馬的就是這些項目。長線項目的特徵是,回收時間長,迂迴程度更深遠了。

解釋資本品和消費品價格變化不一致的現象時,新增貨幣進入經濟體的入口很重要。如果新增貨幣是平均發給大家的,那可能會提升消費品價格,但由於其是通過銀行信貸進入經濟體的,所以它先抬升資本品價格。加上較低的利率,很多長線項目會立刻上馬,越長線的項目,對煤炭、石油等比較基礎的資本品抬升得就越厲害,而且資本品越基礎,漲幅就越大。這和我們的觀察也是一致的,石油漲到140多美元的時候,汽油並沒有漲那麼多。

企業家有了錢後就開始建工廠、招工人,一片繁榮。只要大量上項目,不要說8%,18%的增長率也可以創造出來,但問題是這種增長無法維持。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美國2000年的互聯網熱潮,當時辦公司很容易,科技人員收入很高,一個域名就能賣出好幾萬,這都是新增貨幣推動的結果。

隨著企業家建立生產結構以後,他要付錢給供貨商和工人,這樣,新增貨幣就逐漸流入到社會當中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至於具體需要多長時間等更細緻的研究我還沒有看到。總之,隨著貨幣流入社會,很多產品,乃至消費品,就會漲價。比如現在的菜價,我之前以為是春節期間暫時的漲價,但現在春節已經過去,菜價也還沒降下來。這就是一個不好的信號,暗示消費品的價格也上漲了,這就給政府很大壓力。

如果政府停止信貸擴張,把物價壓下去,企業家就沒有錢了;可如果要讓企業家經營下去,物價就還得漲。這是個兩難境地。而且,長線投資的前十年可能需要持續投資,所以企業家得一直從銀行貸款。整個社會對貨幣的需求會越來越高,利率也應該越來越高,這樣才能壓制一部分需求。

政府如果讓利率升上去,就等於不再增加貨幣供應,但現在中美政府都還不讓。舉個中國的微觀現象,現在各大銀行對信貸額度控制得非常死。因為政府擔心通脹的問題,又不通過提高利率來控制,就從行為上加以控制。但還有很多變通的辦法,比如和中信信託合作,把債務移到信託去,把貸款額度騰出來。前一段銀監會趕緊出台了新的信託辦法,把窟窿堵上,很狼狽。

現在,一方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很旺盛,另一方面真實儲蓄又沒有增加,所以利率應該很高。但人為壓低利率後,銀行沒有錢給企業,政府只能多印鈔票,這就導致通貨膨脹。

我們知道,通貨膨脹打擊的是現金持有者,也就是工薪階層。富人有很多房產、公司等實物資產,受的影響小一些。中國現在有一大批退休人員和普通勞動者,他們的收入水平比較低,對通脹的抗壓能力非常小。將來如果物價大幅上漲,我們很憂慮。

以上是微觀角度,從宏觀角度來講,企業家投資的上限是社會儲蓄總額,而人為壓低利率的結果就是企業家的投資超過了社會儲蓄的總額。舉個例子,假如全世界的鋼產量是七八億噸,企業家建立起適合十五億噸鋼的生產結構,那他們怎麼折騰也無法實現這個生產計劃。這裡,就涉及到「生產錯誤」和「生產過剩」的區別了。

我近期寫了文章批評 「生產過剩」和「消費不足」兩個詞,這種說法禍害很大。「消費不足」剛才已經講過了,至於「生產過剩」,生產沒有過剩這一說,只有錯誤這一說。原來企業家在低利率下發展出來的生產方式是現有真實儲蓄無法支持的,早晚要破產,這叫錯誤,不是過剩。所謂「過剩」是指賣不出去,而現在賣不出去是以當前的價格賣不出去,如果降價沒有賣不出去的。

說汽車滯銷,一降價肯定有人買。為什麼不能降價呢,因為當初生產的時候花了很多錢,降價就要賠本。在真實世界裡,一項投資是否合算,能否盈利,要依據很多價格信號進行判斷,利率是其中的核心之一。政府扭曲價格信號後,很多企業家就得出了錯誤的判斷。這是錯誤,不是過剩。

我認為,經濟學應該把「生產過剩」和「消費不足」兩個詞取消掉,這種說法完全是誤導大眾。互聯網熱潮時期,美國花了很多錢,但最後大部分公司都破產消失了,這完全是個錯誤。現在中國政府到處投資修高鐵。聽說貴州山區也要修,那得花多少錢啊?中國有那麼多資源讓貴州也修高鐵嗎?

下面我談一下經濟危機是如何變成長期蕭條的。隨著貨幣流到社會各個角落,物價上漲,加上企業家對貨幣需求越來越大,利率就要上升。利率上升的時候,就是經濟周期走完,危機就要爆發的時候。

但現實當中,危機並不那麼簡單。出現危機苗頭的時候,政府常常出來救市,說白了就是繼續增加貨幣供應量,本來利率在企業家的旺盛需求下,在物價上漲的壓力下要提高,但政府通過注入「合法偽鈔」,把利率硬摁在較低的水平,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繁榮延長了,危機推遲了。

我懷疑2009年所謂的「度過危機」就是政府玩的把戲,讓虛假的繁榮得以繼續,就好像吸毒的人戒毒的時候很痛苦,讓他接著吸就很舒服。再分析一下政府救市的過程。錯誤的生產結構難以持續。

危機爆發後,就會有大量企業經營困難,面臨破產倒閉。這時企業要甩貨,很多東西就會便宜賣。所以,雖然工人工資降低了,但生活水平不一定降低很多,因為東西也便宜了。如果企業破產,工人失業,工資下降,物價下降等等現象能夠自由進行下去,不受干預,這個過程就是市場自發調節的過程,能夠清除掉不合理的投資,剩下的就是好的投資。

但是,政府往往不允許這個過程自由進行。政府會規定工資不許降,物價不許降,還要花很多錢救本來應該破產的企業。這些企業建立之初就是錯誤的,沒有那麼多資源支持其運營,破產是唯一的選擇。政府的干預使應有的清理過程進行不下去,這樣危機也會久久不去。

最早開始政府干預的是羅斯福。他之前,美國也有經濟周期,但幾個月,最多一年就過去了。比如1920年到1921年的經濟危機,由於當時美國政府還很小,不干預市場,政府唯一的行動就是削減開支。羅斯福上台後,不同意這種做法,他要保護勞工、保證最低工資、禁止破產等等。從1929年到1939年,本來一年就可以過去的危機,十年才過去。

拉動消費」是現在天天討論的口號,但其危害其實非常大。經濟危機的根源是,真實的消費儲蓄比沒有那麼低,但是人為降低利率讓企業家以為社會中有很多資源可以用,企業家就根據這種假象設計生產,最後發現難以維持,只能破產。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就像從兩頭打通隧道一樣,有兩個辦法。企業家方面,要讓企業破產,讓工人失業重新找工作,並把資源交到正確的企業手中。公眾方面,大家要增加儲蓄,使儲蓄由此前的虛高變成實高。當兩方面碰到一起時,問題就解決了,經濟就會重新開始增長。而且,這是的增長是健康的,是清除了錯誤投資的增長。

所以,大家在危機時期要做的是:增加儲蓄,減少消費。這句話也適用於政府,政府也要減少消費。而現在鼓吹的是增加消費,並且禁止企業破產調整,這樣會使真實的消費和虛假的利率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危機很長時間過不去。可見,凱恩斯主義的主張不僅無效,簡直就是南轅北轍。這種缺錢時刻反而大手花錢的做法,既不符合常識,理論上也站不住腳。


知道為什麼《21世紀資本論》這本書火了嗎?階級分化固化,貧富差距擴大才是問題,印錢管什麼用啊!印再多也是有錢的越來越有有錢,沒錢的更加沒錢。如是固化的社會結構,發生把牛奶倒河裡讓旁邊飢腸轆轆的人看著的事情也再好理解不過了。不知道現實的世界就無法理解二十世紀共產主義風起雲湧的基礎。


1,美國貨幣政策是在緊縮周期上的。2,原油、農產品等大宗商品都在增產周期。3,金磚國家特別是中國經濟放緩,對大宗商品需求/需求增長下降。


很簡單的答案,貧富差距太大,有效需求不足,放的水全部都流到金融市場當中,金融市場的輕輕鬆鬆高回報又進一步刺激實體經濟的資本向金融領域轉移。所以實體越發蕭條,通縮情況卻越來越嚴重,直到「彭」的一聲,紙面財富清零,大蕭條的來臨,同時統治者們卻驚訝的發現社會上不像上世紀初那樣時充斥著過剩的商品。

在看到實體經濟通縮的同時,你一定要注意金融市場的風風火火。如果你能夠拉長周期,你會發現,自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美股美債就步入一個轟轟烈烈的上漲周期。時至今天,美股美債在短線上的關係都出現了嚴重的背離,「彭」的那聲已經不遠了。希望到那個時候,供給管理學派們還能一如既往的力挽狂瀾。


貨幣是內生的,不會因為印鈔就增加。能夠引起通脹的是購買行為。

全世界的有效消費力下降才是問題。

你可以在房間里盡情供暖,但無法阻止全球氣溫下降。

體量不一樣。

所以現在任何能刺激購買行為的產業都是各國政府的救命稻草。

無論是企業的投資性購買還是家庭個人的消費性購買。

各國政府對這樣的產業即使不是豪放的千依百順,也是悶騷的欲拒還迎。

你知道電商為什麼能做銀行那麼牛了吧。

但我必須告訴你,今年的雙十一數據已經有巨大的水分。

凜冬將至。


寬鬆不到百姓,流動性陷阱而已。


通縮的原因是購買力不足造成的,購買力不足的主因是社會財富分配的問題。社會貧富差距太大,而且財富大部分卻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大部分人有購買需求卻沒錢,這才是購買力不足的主因。


大量的信用擴張為什麼沒有導致通脹,

兩個原因:

1 分配失衡,財政和行政系統效率低下,金融渠道被控制導致財富集中。

2 房子吸收相當大量的增量貨幣。天朝的CPI不包括地產。


首先,降准並不是印新的貨幣,也就是說貨幣總量並么有增加。

只是各大銀行上交的存款準備金減少而已,本質上是為了緩解銀行的錢荒。

然而中國派生貨幣過多,M2的數量太大,遠大於基礎貨幣,所以銀行才會頻頻出現錢荒,造成拆借市場的火熱。假如出現銀行擠兌,銀行將無力兌換存款。

結論;基礎貨幣少,派生貨幣多,央行不能增發新貨幣。


通脹,即經濟體中消費品的價格,s是由供給和需求決定的。供給是指生產能力,需求是消費者有多少錢可以買東西。一般情況下供給水平是比較穩定的,通脹主要由需求決定,因此人們說通脹是個貨幣現象,貨幣供應量的增加一般會帶來通脹的上升。貨幣供應量有廣義和俠義之分,俠義貨幣供應量可以通過中央銀行印錢來控制,廣義的貨幣供應量則還受到整個經濟體活力的影響,無法由中央銀行完全控制。

金融危機之後,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均採取了十分寬鬆的貨幣政策,除了採用傳統的手段將基準利率降至零附近,還採取了量化寬鬆等非常規政策,直接通過購買國債向經濟系統注入大量貨幣,但這些貨幣並沒能有通過信貸進入實體經濟,而是以銀行超額準備金的形式回到了中央銀行。經濟的整體需求依然不足,通脹自然無法上升。


貨幣總量 = 信用總和 = 央行信用 + 其他各類信用

金融危機 = 其他各類信用大幅下跌

寬鬆政策 = 增加央行信用


感覺是發達國家的通貨緊縮和發展中國家的通貨膨脹並存。以下是個人見解,有錯誤請指出。

1.發達國家的通貨緊縮,qe可以緩解通貨緊縮,但是過度債務會引發通貨緊縮,如果qe的效用<債務 ~通貨緊縮效應的效用,那麼該國仍會通貨緊縮。下面是債務~通貨緊縮效應介紹,在經濟處於繁榮階段時,企業金融機構等受到繁榮前景的激勵,會大量貸款進行投資,直至企業出現過度負債,債務到期時,債權人對過度負債的企業並不信任,然後開始債務清償。為了清償債務,債務人被迫出售大多是低價出售資產,並歸還給銀行借款,。這樣引起存款貨幣收縮,貨幣流通速度下降,物價總水平下降,物價下降減少企業凈利潤,債權人對企業,金融機構更加不信任,然後接著開始自我循環。況且當通貨緊縮發生時,實際利率上升,這意味著企業實際負債的擴大。(美國一直以來都是債務過高)

二,發展中國家通貨膨脹,應該是斯堪的納維亞型通貨膨脹,也就是熟稱的輸入型通脹。上課馬字,將就著看吧。水平有限,回答有錯誤的請指出。謝謝


多發的錢,或者去了股市,股市大漲,或者去了地產,地產升值,或者用來儲蓄和還債,唯獨沒有促進消費,所以就這樣了。


因為美聯儲現在不玩了,不跟歐洲亞洲量化寬鬆了,其他國家再寬鬆也沒用,比方你降低幾率提高出口,國際流通的是美元,美元才有鑄幣稅,美國不玩以後你換不到美元,反而導致美元升職,自己貶值。


推薦閱讀:

國內銀行為什麼不遺餘力地推廣信用卡業務?
國有銀行,外資和四大待遇如何?請實際工作的人回答
如果盧布繼續貶值,會對俄羅斯有什麼影響,對中國又有什麼影響,對世界又有什麼影響?
金融行業是靠運氣還是實力?
如何預習和學習CIIA?

TAG:貨幣 | 通貨膨脹 | 經濟學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