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使用香薰產品(香薰機,無火香薰,香薰爐/燈,香薰蠟燭等)的人群這麼少?


我跟許多同行和創業小夥伴探討過這個話題。結論都是國內這個消費群體比較小。原因大概有三方面:

【1】 價格比較貴。

舉香薰蠟燭為例,Diptyque一個70g的蠟燭價格大約200-300元,燃燒30小時。總讓人覺得燒完就沒了,感覺像在燒錢,不划算。或是燃燒過程中,聞著聞著嗅覺產生適應性,越聞越覺得香味淡,還是不划算。

而且,香薰蠟燭這個品類,在淘寶搜出來價格呈現兩極化,低價的10元包郵,高價的國外品牌至少200元起。作為普通消費者,大多數人會覺得10元包郵不靠譜,不知道聞了會不會有害呢。200多的又太貴,很難引發「反正不貴,買回來玩玩說不定很有趣呢,要是不好玩也浪費不了幾個錢」的嘗鮮想法。因此,同樣的價格,有人更喜歡做點別的,例如買件衣服吃頓飯來得實在點。

【2】 文化差異,沒有使用習慣。

如果有使用香薰的生活習慣,產品的價格是可以通過很多方法解決的。

例如泰國人家裡和車上常常掛著花環,供佛求平安之意,聞上去也很香。許多商店都買得到本地產的香塔,價格便宜,雖說算不上高檔產品,但也反映了人們對家居香薰有比較高的使用習慣。

相比之下,中國消費者對香薰產品需求不高,從小習慣了無味的環境,覺得氣味在一些情況下(例如工作)是一種干擾,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也很常見。

也有許多人認為香薰產品只在特定情況使用,例如線香用於祭祀/蚊香,家裡臭才需要香薰。哪怕家裡做完飯有油煙味,首選也是開窗通風。

還有人認為禮物送蠟燭顯得不吉利……(不要笑,真有這樣的人)

有的城市空氣質量不太好,本身空氣有問題,大家想的都是如何凈化室內空氣,而非使用香薰。

【3】 缺乏好產品來培育市場。

許多香薰產品會涉及對精油的使用,然而網上的精油商家以及所謂的「達人」把精油都神話成豐胸/瘦腿/催情/增高/防輻射/退燒治病/不含化學物質,這樣可以忽悠一部分消費者,但是,也只會讓更多的消費者對精油產生不信任感,從而無法對香薰產品產生好感。

另外,家居香薰屬於「門檻相對低,但要做得好很難」的產品,這就造成了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低價低質產品,魚目混珠的產品。而公認好的品牌又偏貴,消費者鑒別與挑選的難度大。

以藤條香薰為例,在淘寶,價格50元以下的產品占銷售佔比的90%。其中部分產品連質量合格證、生產廠家等信息都沒有。50塊還包郵,還送瓶子,還送藤條。最後香薰液的成本只剩多少呢。能有好產品嗎,能好聞嗎。怪不得這個問題下面有些答案說,提到香薰就聯想到劣質化工味。

我認識少數創業者勇敢地選擇中高端家居香薰作為切入點,我非常佩服她們。

值得高興的是,中國的市場也是逐步打開的,大家在逛街的時候或許已經發現,有香氣的商店和商場越來越常見了。例如AF店裡充滿年輕活力的男士香水味,Massimo Dutti店裡沉穩厚重的木香,有時候,消費者在購買服飾的同時,會想著把風格氣質相同的氣味也一起買回家。

這些年,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居家的舒適性,知乎就有許多文章講「租的房子也要住得舒舒服服」。

在氣味方面提升或美化家居環境,根據每個人的喜好與所處環境不同,可以是空氣凈化器;可以是加強通風與清潔,讓家裡乾淨無味;可以定期買花回家,好聞又好看;如果是喜歡香味或者喜歡芳療的人,也可以使用香薰產品。

我用香薰蠟燭最頻繁的還是戀愛的時候,每次請男友來我家做客,會先點個蠟燭讓家裡顯得很溫馨,然後做頓飯或者買瓶適季葡萄酒……(好作...)

宜家這個燭台好多人都買過吧,就是太小了,大一點的蠟燭放不進去。

我現在比較喜歡好看的家居香薰,味道不濃,或者氣味濃淡可控,主要是具有裝飾性,光是擺著就很好看。例如這個手工香蠟,有種陰森古堡的暗黑感……

我的朋友很腦洞地說,從頭髮開始燒,真實還原怒髮衝冠,燒著燒著半個腦袋沒了,非常cult……

其實這貨不能燒,裡面沒有燭芯,擺著就有香味,靠近聞是復古的白花香。

還有這個巴掌大的小鳥窩,小鳥是石膏質地(俗稱擴香石),葉子和鳥窩是紙質的,都具有吸附香水的作用。噴上香水或者香薰液,氣味可以保留很久,我放在床頭櫃,失眠的時候玩。

很久前在廣州正佳的Hi百貨看到一個台灣品牌的擴香石,也挺小巧別緻的。

最後,使用家居香氛屬於個人喜好與生活習慣,用不用都是自由。有人覺得氣味是一種干擾,也有人覺得有的氣味聞起來讓人很放鬆。所以,不愛用的人也不必覺得用的人矯情/浪費錢,用的人也不必覺得不用的人沒品位。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嗯……


這個問題蠻有意思,我曾經特別喜歡買香薰產品回家,muji的香薰機和精油、藤條香薰、蠟燭什麼的我都買過;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漸漸都棄了。我覺得我大概可以想到為什麼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實在是用不來這些東西的原因。

1. 貴。

這個沒得說,muji香薰機國內好像四五百吧。美國藤條香薰,基本上都是二十美元起跳,而且用不了幾天就沒了。真是不如把錢扔水裡還能聽個響。作為中國多數實用主義者中的一名,我覺得這應該是我放棄香薰產品的第一大原因。

2. 香味的範圍和持久性問題。

香薰產品,本來適合狹小的房間。歐美(特別是大城市)有很多面積比較小(而且視覺觀感非常狹窄)的房子和公寓,一個香薰就可以覆蓋大部分房間面積。而中國人普遍喜歡大房子和寬敞的設計。假如你每天早晨從八百多平方米的床上醒來,你是根本不能聞到床頭那一抹幽香的。

另外香薰蠟燭和藤條有一個問題就是香味不均勻,前面特別香(香到臭),過幾天一點味道都沒有了。

3. 香味強度

這個主要是跟中國人的烹飪習慣有關係。西方人冷食比較多,有時候做個三明治、沙拉或者煮點意麵就是一餐了,油煙和味道都很小。而中國人……基本上沒人不吃炒菜吧?假如你家還有抽油煙機不好、房間不夠大、通風差等問題,那不好意思,管你各種香薰逼格高,怎奈我煎炸與烹炒啊。

其實很多時候用空氣清新劑就夠了。香奈兒噴多了也臭,如果想讓自己家房間聞起來不那麼像商場廁所,少噴點多開窗就行了。

4. 文化腦洞

這個主要是香薰蠟燭和燃香的問題。我試過燃香,還很有B格的在邀請朋友過來之前在客廳里點上一支。結果……人家說好像進了廟一樣,感覺隨時有和尚蹦出來。

蠟燭呢,點起來總要關燈或者把燈調暗吧,總會有一種小時候停電要點蠟燭寫作業的感覺……反正不是很愉快的回憶就是了。

綜上,我認為令我放棄香薰產品的原因有性價比低+使用不方便+使用效果達不到預期+文化差異,大概確實是我B格不夠高吧。

對了 還有muji的香薰機如果不及時清理會有極其難去除的水垢味和精油滲進底部縫隙里的腌臢味,對於我這種懶人來說這一條就足夠讓我直接放棄這個產品了。


看了上面的答案,覺得都沒說中我的感受,所以自己來回答一下。

難道就沒有人和我一樣,不喜歡聞任何人造香味嗎?

驅蚊片、洗衣液我都買無味的,如果花露水有無味的我肯定也買無味的。

我特別討厭薰衣草的味道,大概是市面上用得太頻繁了,薰衣草味的洗衣液洗過的衣服我聞著都頭暈。

更別說熏香了,我覺得那些壓根不是熏香,是熏臭,搞得整個房間都臭烘烘的。

有一次在美國陪朋友去一家香薰店,差點沒吐出來,整室的各種香(臭)味,太反胃了。

如果實在是必須要有味道,我也會選擇檸檬味的產品,不會特別甜膩,有點清新的感覺,當然還是沒有味道最好。

我身邊也有幾個這樣的朋友親人,所以我覺得國內可能也有數量不少的人群是不喜歡香薰味道的。

就像上面某個答案說的,聞香薰還不如自己扒個橙子,還可以吃。

===

評論區提醒我了,還有香水,也好難聞……特別是體味很濃還噴香水……尤其是噴了半瓶香水在身上……那個味道真銷魂。


買了個無印的香薰機,換了好幾種香油,現在好像有點串味了。。。(⊙o⊙)…請問各位要怎麼清洗啊


難道不是因為老外體味都比較重的原因嗎?


謝程永順邀請,一是狐臭患者少,臭情輕。二是錢少。三是消費習慣不同。四是多數人無聞香癖。


對於這個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在國外留學自己租房的原因,家裡一直會常備香薰蠟燭和muji香薰機。香薰機一半最久連續開2小時就會休息一會,因為自己有鼻炎,開久了那個濕氣會誘導鼻炎發。但是蠟燭是我和我室友一直會用到的。家裡點上香薰蠟燭,淡淡的味道使得心情舒暢,還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情趣,最後也能算是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吧。在國內家裡也會有備一些香薰,比如我爸有時會點個檀香在家裡薰一薰,自己的房間會放個液體香薰,或者噴祖馬龍專門的房間噴霧。看了一些網友評論,對於國外人有體味所以習慣用香薰我是不太贊同的。第一,國外人大部分都很注意衛生,都習慣用止汗劑那些所以不存在需要香薰味道去遮蓋體味。其次,香薰也不會更不能遮蓋體味。大一時住宿舍,在走廊上幾乎只要有宿舍門開著都會有淡香味。對於為何國外會比國內香薰普及程度高這麼多我覺得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香薰蠟燭的價格很便宜且非常多的店面在大街小巷。例如Yankee。而且很多服裝品牌的門店也會有香薰蠟燭在結賬的地方賣。都是一些價格適中然後有特色的味道。所以有時候你順手拿起來一聞,欸還不錯又便宜你就自然而然買回家了。第二,國外的人普遍比國人更有時間去追求生活品質和經營生活方式。這裡不是說國人經濟狀況不好,畢竟一個小小的蠟燭誰買不起。但是國人的工作時段一般都比外國人長,壓力又比他們大。自然而然的我們就沒有太多精力放在這些可有可無的事情上。更多的還是關注在日常必需品之類的上面。但通過觀察也可以發現,在國內經濟階層中上往上走的人士對於香薰類的需求普遍比一般人要高。從他們平日晒的生活照那些也是經常能看到這些的影子,也不排除為了裝逼的成分在哈。我覺得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習慣不同,不是說用個香薰就有優越感或者生活品質就提高了什麼的。不過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試著用用香薰蠟燭之類的,久了以後會發現生活環境好像是變得有點點變化,身心愉悅最重要~ 香薰類產品在國內現在其實更需要一個平台去推廣,讓人們習慣。讓大家去接受和了解用香薰不單單是一種情懷。


普及率不高。

洗澡時,讓唐缺童鞋接一下快遞。

我正在考慮:這頭( ̄(●●) ̄) 好像有點餓了,要不要等下煮個湯圓荷包蛋……

浴室門外突然傳來大喊(o゜▽゜)o☆

無火香蕉是什麼???能直接吃嗎?(。?﹃ ?。)??

…………………………

…………………………

╮( ̄⊿ ̄")╭能,直接喝,還是百合味的哪!!!


後宮劇看多了,不太敢用……


我們身上味兒不重


不懂的:大部分

略懂的:香薰=家用香水

了解的:不知如何選購

使用過的:十幾塊錢包郵淘來的,以後再也不敢用了。


無印良品的橙味香薰,買過一個,怎麼說呢,味道個持久力不如自己扒個橙子。然而香薰一小瓶一百多。


兩支百合,二十元,純天然無污染氣味芬芳附帶加濕作用還至少能放一周…


中國人吃飽飯沒幾年,對感官享受的認知還在非常非常低的水平,香氣是五感里的最高階,中國才剛剛擺脫臭味,認知香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香薰產品尤其是家庭熏香,又不是珠寶貂皮可以穿上身炫,也不能像大餐海島可以發朋友圈炫,燒完用完就沒,又有廉價產品搗亂,你讓國人怎麼喜歡的起來呢


錢 時間 房子 情調 四者不可得兼


我寧願點個香來聞。。覺得那種清新淡雅的味道聞起來更舒服。。


本來這東西屬於日常用品,和肥皂一類,偏偏要整成高大上,就像星巴克一樣,明明是個永和豆漿類的小咖啡連鎖店,整個非高逼格勿進。掙了暴利然後納悶買的人這麼少,無語了都。


覺得在熏的香噴噴的環境下吃飯喝水睡覺都不舒服。所以,不願意把家裡搞得一陣陣香氣襲人。一直覺得酒店大堂才香噴噴的呢。家裡可以偶爾香一下,常用受不了。


這個問題,有意思了。

我身邊的人我是第一個使用香薰蠟燭 無煙香薰這個東西的。我想我比較有發言權。

香薰蠟燭或者無煙香薰全是有一次,我爸喝醉回家,把洗手間弄得很臭,連續兩天都有很大的味道,沒辦法,我就去買了無煙香薰和香薰蠟燭。

在洗手間放無煙香薰,也就是水狀的香薰,果然,一會兒就聞到效果如何了,一般空氣清新劑是抑制味道,或者混合味道從而達到抑制的作用。其實這樣真的適得其反。反而更噁心。而無煙香薰,散發的精油,是一種附著物質,可以和空氣中的顆粒附著,從而起到什麼殺菌作用。這是百科上講的。所以我放了不到一夜,衛生間沒有任何味道。

香薰蠟燭,這個東西我已經離不開了,有了他真的就和吃了安眠藥一樣,每次看時間要睡了,就點著蠟燭一會兒就睡了。太助眠了。而且睡眠質量非常高。不管是午休還是晚上睡覺,我必點,但是我不敢點著睡覺,第一成本實在太高。第二沒有必要,因為助眠就好,不要一睡不起,有一次午休點了一中午一睡不起了要,除非前一天晚上熬夜了,否則第二天絕對不會一直燒著。

中國對香薰還有許多誤解,但是香薰確實很適合現在年輕人,經常玩手機的,晚上點上兩三個小時,一會你就要乖乖去睡覺。壓力大的,點上香薰就可以放鬆身心去睡覺,而且睡眠質量超高。前提條件下,這個香薰必須是好的!

打個比方,我最喜歡兩種調,一種木製一種花香。木質就包含各種安神的精油,例如白檀,琥珀等。花香有藍風鈴,桂花等。但是假如你給我了果香調讓我入眠,效果不佳,我真心不喜歡。

還有品質的問題,一般大豆蠟和椰蠟是首選,調香也有講究,配比也是。

而我身邊,基本除了我都不會買,因為一個字不值得,一塊蠟燭而且,超市五塊錢一大包。

蠟燭真是催眠,不說了我要睡覺。


很多啊,今天剛買了個香薰機(無印的),聽那裡的電源說每天能至少賣一個,嘖嘖

-------------------------------------------------------------

大家都有對這個的偏見啦,覺得這東西有點傷身體,聞聞不好。也就是網上太多十幾或幾十的東西,大家用了不好就以後不用滴,這隨便買來的東西能好么

----------------------------


推薦閱讀:

家裡浴室如何放置浴巾、毛巾才衛生整潔好看?
如何布置供兩人同時辦公或讀書的書房?
想嘗試家庭園藝,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請各位知乎上的風水大神幫看這個戶型可不可以買?
你的「大學宿舍」長什麼樣?

TAG:家居 | 香氛 | 香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