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詩詞中描寫父愛的比較少?


謝邀。對這方面問題可能平時想得比較少,就說說自己的想法。

古詩詞中寫父愛的詩詞確實比較少,這點我是認同的。但是如果說這個問題,還要從兩個角度入手。第一個角度是寫父愛的詩比寫母愛的詩少;第二個角度是:寫父(母)愛的詩很少。個人還是比較認同第二個角度。

首先說說父愛與母愛的詩詞。父愛的詩詞確實不是特別多,就個人所接觸的古人詩詞中單純寫父愛的不是特別多。關於父母愛的,通常願意放在一起來說,比如比較早的《詩經 小雅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這首詩就是相對純粹的歌頌父母的詩篇。雖然說《毛詩序》中認為這首詩實際上是刺幽王。但是不論是從字面還是從後代各家觀點,這首詩本質上還是一首感激父母並後悔不能終養父母的詩歌。

關於母愛,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寫這類的詩篇十分多。但是實際結果是相反的。關於母愛的詩歌確實有,但並不能夠說很多。孟郊的《遊子吟》可以說是系列母愛詩詞中最經典,傳唱度最高的詩篇,因為這首詩太有名,所以給無數人極其深刻的印象,也是憑這種印象主導,不自覺的認為母愛的詩篇數量很多。實際上呢,寫母親的詩詞可能稍稍比父親多一些,整體數量卻仍然看不得。但不得不說寫母親的詩歌能夠出彩的特別多,比如說黃景仁的《別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態呢?剛剛舉得這兩首名詩的作者孟郊和黃景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幼年喪父。所以自然會歌頌一把屎一把尿把他養大的母親了。這裡要說一句題外話,中國很多傑出的人都是幼年喪父,尤其是最最傳統的士人群體。比如說早到孔子、孟子,後到歐陽修,范仲淹,張橫渠等等,都是幼年喪父或者年少喪父,而這種早歲喪父從一定程度上對於其性格會產生影響,喪父的現狀會讓他們不斷幻想出一個高大偉岸完美無缺的父親形象,而這個和士人所仰望理想社會形貌不謀而合。所以少年喪父的人在從小經歷喪父之痛後會比其他的孩子更加自立自強,更容易出類拔萃。同時呢,對於一般人來說哦,通常都是父親在外而母親在家教導子女,古時候的女性大多數都是全職太太,少數的人呢會去賣賣瓜,開開館子,但是照顧自己子女的事還要自己去做。更少數的人呢陪陪皇帝甚至噹噹皇帝這些人就不放在這裡討論了。所以說一般人對母親的感情往往會更深一些,所創作的詩詞內容也會更多更豐富。

當然上面稍稍跑了一些題,中國幼年喪父的例子特別多,所以這一個群體對於母親的感情就會加倍。這也是寫母親詩詞比較多的原因之一。轉到父親呢?就顯得很少了。舉例如孔平仲的《代小子廣孫寄翁翁》,代孫子寫給爺爺,實際上就是自己寫給父親,全詩如下:

爹爹來密州,再歲得兩子。牙兒秀且厚,鄭鄭已生齒。翁翁尚未見,既見想歡喜。廣孫讀書多,寫字輒兩紙。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翁翁雖舊識,伎倆非昔比。何時得團聚,盡使羅拜跪。婆婆到輦下,翁翁在省里。大婆八十五,寢膳近何似?爹爹與奶奶,無日不思爾。每到時節佳,或對飲美食,一一俱上心,歸期當屈指。昨日又開爐,連日北風起。飲闌卻蕭條,舉目數千里。

當然如果說這首詩完完全全是寫給父親的嗎?當然不是。前半段是向父親報近況,下半段則是寫對父母的思念之情。如果說找個純粹點的,南宋的方巨山這類的詞比較多,舉例如下:

酹江月 其三 壽老父

幅巾雲麓。笑人生瓮等,何時是足。莫道年來無好處,第一秫田新熟。

孫息乘鸞,大兒薦鶚,翁已恩袍綠。笑譚戎幕,盡教岳也碌碌。

是則江南江北,月明飛夢,認得溪橋屋。多少睡鄉閑日月,不老柯山棋局。

唱個曲兒,吃些酒子,檢點茅檐竹。問梅開未,一枝初破寒玉。

酹江月 其四 戊戍壽老父

且拌春醉。問人間、誰是十分如意。道不好來人又道,也有一分好處。

管甚長貧,只消長健,切莫眉頭聚。盡教江路,梅花依舊留住。 

兒輩雖不如人,有何不可,怎敢嫌遲暮。但喜吾翁躔度轉,喚起煙霞深痼。

否極而亨,剝余而復,長至迎初度。龜圖羲畫,直從今日重數。

八六子 子壽父

喜椿庭。近來強健,團欒雁序歡聲。正柳絮簾櫳清晝,牡丹欄檻新晴,緩飛翠觥。

阿戎碌碌功名。但要無災無難,何曾著公卿。且抖擻斑衣,笑供兒戲,共將樂事,細酬佳景,須知翠袖全盛綠黛,金章不換蓑青。松亭。中間頓個壽星。

而就像是眉師在前面所講的,男人筆下的詩,多是老父。關於男人(大多數詩人為男性)與父親之間的關係,眉師已經闡述的很明白了,我想法相近,這裡就不多解釋。也正是這種原因,這類詩歌通常都是壽詩,父親幾十大壽的時候,來上一首,以來祝壽,二來感謝恩情。所以說這類詩詞的內容與情感和對於母親的情感相差很多。

說完了這點,再簡單說說為什麼寫父母整體的詩詞那麼少?這類詩除了說是單純寫父母為父母祝壽等外,還會存在在什麼詩中呢?首先是懷鄉詩。懷鄉詩其實內容中已經兼含父母,當然前提是父母還在。但是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一般詩人成熟都是中年,而古人的壽命不是特別長。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往往詩人還沒有深沉的醞釀去感恩父母時,父母已經離開了,這也是件十分無奈的事實。所以很多懷鄉詩詞多是懷念自己的兄弟而不是父母(可能父母已過世):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

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

妹。》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憶舍弟》

其次,悼詩。悼詩,也就是紀念身邊逝去的親人。按理說悼詩中記錄父母的應該多一些,但是很容易能夠發現悼亡的對象常常是妻子,以至於悼亡詩成為了紀念死去妻子詩歌的專屬名詞。一般人離開家鄉後可能要一輩子回不去家,而妻子是能夠陪在身邊,共同生活的重要家庭成員。對於一個人來說,父母一直不能夠陪伴在身邊,所以父母離開時會十分悲痛,顧念年少的養育之恩,但是對現有生活的影響不是十分大。而妻子不同,作為在身邊一直形影不離的重要家庭成員,去世後會造成極大的生活影響,這個也可能是悼詩中更多會記錄妻子而不是父母的重要原因吧。經典的悼亡詩也不多舉例了,比如說潘岳、元稹、蘇軾等人的名篇。他們和妻子感情很深,所以時常會想起妻子,而對幾十年不能見的父母,可能只有祭拜的時候,會發出一些感慨,比如說:

先親去無歸,家有十男子。春秋此堂上,拜起共祭祀。一貧乃青氈,書種幸未已。人言抱子晚,君已三十四。何時見入學,況未保齠稚。老年樹松柏,仁者用其意。父母養我時,辛勤五兄弟。蜂房今俯育,誰則逮菽水。昊天真罔極,夢想九原啟。恭惟父母心,敢不嗣遺體。平生忠與孝,舉動法經史。先訓吾所知,功名蓋天爾。

————宋 蘇泂《舉子》

所以說為什麼類似於父母愛的詩少,除了缺失父母愛的少部分人外,大多數人都是愛自己的父母的,只不過因為生活環境包括之前所分析的各類原因不會把太多呈現在詩歌之中。中華民族有恪守孝道的優良傳統,而這種孝也是發自真心的。沒有人(除去少數個案)會不愛自己的父母,可能只是表達方式不同,甚至說強盜惡徒,都會愛自己的父母,所以不能把歌頌父母詩歌少而看做一種情感上的缺失。

最後附一個歐陽修著名的《瀧岡阡表》,此為其父死後的墓表,足見其對父母的深深的感情: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於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自誓;居窮,自力於衣食,以長以教,俾至於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曰:『毋以是為我累。』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於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於汝也。自吾為汝家婦,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養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吾之始歸也,汝父免於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間御酒食,則

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餘,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於喪適然耳。既而其後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也。汝父為吏,嘗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顧乳者劍汝而立於旁,因指而嘆,曰:『術者謂我歲行在戍將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後當以我語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其施於外事,吾不能知;其居於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於中者邪!嗚呼!其心厚於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汝其勉之!夫養不必豐,要於孝;利雖不得博於物,要其心之厚於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學,咸平三年進士及第,為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瀧岡。

太夫人姓鄭氏,考諱德儀,世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儉仁愛而有禮;初封福昌縣太君,進封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時,治其家以儉約,其後常不使過之,曰:「吾兒不能苟合於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其後修貶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祿而養。又十有二年,烈官於朝,始得贈封其親。又十年,修為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終於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樞密,遂參政事,又七年而罷。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蓋自嘉〔礻右〕以來,逢國大慶,必加寵錫。皇曾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曾祖妣累封楚國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妣累封吳國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皇妣累封越國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賜爵為崇國公,太夫人進號魏國。

於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嗚呼!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積善成德,宜享其隆,雖不克有於其躬,而賜爵受封,顯榮褒大,實有三朝之錫命,是足以表見於後世,而庇賴其子孫矣。」乃列其世譜,具刻於碑,既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於修者,並揭於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謝邀。

這個答案我想閑扯點有的沒的。

與人談論起國人性格時有這樣的共識:我國人品性是善良的,但此善良,是以自我為觀照的——我們絕不吝於發揚自己對弱者的同情心,卻常極力迴避表達對強者的認同。

由此我們的利他曲線和嫉妒曲線(FEP政治經濟基礎里的專業辭彙不知道翻譯得是否準確……)會在我們心的範圍內共存,但卻是各自有定義域的震蕩函數。在利他的段落,我們會對自己有心靈認同感;而在嫉妒的段落,我們則會避無可避地邂逅到我們內心原有的惡意,從而產生不適——這是前提。

父親和母親極端化來看,其實就是這個函數的兩段定義域。母親是柔和的弱者,天然能激發子女的利他曲線;而面對父親時,人們往往有意無意會遵循嫉妒曲線前行,因為父親的形象太強大——在中國,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基調一直是主流思想,父親在一個家庭的權威已就固化。咳。這種嫉妒曲線任著它發揮到極致,就是「俄狄浦斯弒父娶母」的情結……心理學上講,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俄狄浦斯時段,這是自我觀照的結果下對強者的反叛心理。令人不愉快,卻不能避免。

雲山霧罩好像說遠了。但其實詩歌的選材和表達,就是遵循著心理學的道路的。為什麼人們常說「歡愉之辭難工,愁苦之言易巧」?因為愁苦之言會激發讀者的利他意識,讀者感同身受也好,同情心大作也好,跟著掉眼淚也好,最終回到他們本身,都可以轉化到一種基於自我肯定的撫慰和滿足。我們愛看悲劇,因為我們能從中感覺到自己的善良。而歡愉之詞,則正好反之,容易激發讀者的嫉妒,不屑等令他們自己無法自我認同的反應,最終令人從他人的歡愉,轉換到對自己的否認。

對於父親的情感表達也是如此。父親的形象在大多數孩子的心裡是高大的、權威的,負擔著家裡——也包括自己的未來和生活的。於是所有關於孺慕、崇拜、感激等方面的表達,會被作者潛意識自我理解成一種依附、妥協和投降。要克服這種情緒去表達心底的愛是很難的,尤其是在有詩人情結的浪漫主義者而言。父愛如山,山的意象就是仰止、壓迫和渴望征服——所以人間的倔老頭爸爸和叛逆兒子的悲劇故事才那麼多。

但是,古代有沒有寫父親的詩呢?有。但比較於寫父愛,詩人更多的體現則在愛父。更古遠的時候,詩經里思念父親母親的詩歌倒是很多,但卻多出於女子之口。

兒子和父親,似乎天然是對手。

——哦,對了,男詩人筆下,父親們的形象幾無例外,都是老父。

是的。有一天他們父親老了。

背脊佝僂了,上個樓會喘的厲害,霜染雙鬢,漸漸對負擔家庭力不從心,對子女也要不得以地依靠,孩子的情緒定義域就切換到了利他函數。比起仰望,他們更希望給出的是平等甚至遷就的愛憐。

這時候,哎。他們會難過,會因為心中的偶像崩塌而幻滅,但同時他們也會獲得一種對自己充滿善意的種種情緒之滿足感。

寫下這一行字真是殘酷。

不過,現代人觀念上發生了轉變,不少可愛的爸爸學會了示弱和賣萌。父愛若不如山,而能如雨如春,未來說父子之愛的詩是肯定會慢慢多起來的。

我願意這麼相信著。

——————————————————

ps。作為女兒,我還是經常給爸爸寫詩詞的——寫詩詞的女性多了,講父愛的市場也會泛濫起來!一定會這樣的~

外兩首好幾年前留學的時候寄給爸爸的壽司。

一本正經款:

沁園春 寄父壽

擇一邱棲,存千里念,忽忽三年。放直鉤在水,袷衣危坐,冥濛桑海,寂寞岑天。月駐山移,夢回影颭,又是秋生客望間。家不見,但白雲閑矣,八極飄然。 公乎目我於遷,應似此沉吟不可忺。道蒼茫行跡,何羈艱阻,孤標心氣,易受高寒。濁世初安,英雄幾許,萬葉風蹤眇翠瀾。吾行也,任暮燈驚起,一霎悲歡。

親情款:

沁園春 寄父壽

天肅秋深,蒿塵漸已,能復登山。記衣汗涼時,憩防風近,掛筇歸後,卧避窗寒。轉栗聲微,餳簫呼歇,街雪樓燈渺去年。斯歲也,縱迎門人去,勿簡羹餐。

兒今涉世猶堪。賴天真脾性易為安。更新鄰即悉,廚間常聚,痴腴能想,衣擇偏寬。偶見街頭,琳琅飴味,屈指歸期自置添。郵程外,會歌闌憶始,月已重圓。


因為詩人大部分是男的。為啥要寫父親。

理由很奇怪?僅僅是性別相同就不寫?

不不不。從前人們長期受各種傳統文化影響,有太多講究。

嚴父慈母這種狀態聽說延續了千年。

生活在一個比較傳統的家庭里,我不得不感嘆它很不舒服。

因為那些老頭子們堅信抱孫不抱子。堅信兒子這種存在不能誇不能表現你對他一點愛。不然尊卑禮法怎麼辦,丫臭小子還不蹬鼻子上臉了。不管丫做的再好成就再高,老子在外面高興跟人紅光滿面吹牛逼是一碼事,見了你,是另一碼事。必須得拉著臉罵你丫一頓。一來樹立老子的權威。二來也是要你別得意忘形。

可能很多年後我當了老子翻身農奴把歌唱了之後才能體會這是一種什麼感情。不過要我來寫寫父母之愛,我一定死活想不到老頭子有啥好寫。

難不成我要寫,三歲,家嚴怒我不啼,痛笞我臀么。

或者是寫,待及冠,智勝同儔,家嚴怒責之么。

那幫糟老頭子的愛,還真是讓人沒辦法有好感。

一個從小不論做好做壞都要挨打挨罵罰抄書的苦逼孩子如是說。


古代不太確定,但是近代我背過一首……

滿江紅

江上青百年誕辰祭

自古英雄,憑蒼宇、江山點索。

酬壯志、鐵窗寒徹,泮池磅礴。

史嶺紅梅花瀝血,蘆溝曉月天飛鶴。

擎玉虹,魑魅冷相看,驚魂魄。

歌潁上,旗旆爍。驅稔寇,飆塵惡。

訴聲聲杜宇,孛星凋落。

春水綠楊風曼暖,秋山紅葉日彰灼。

清明日、持酒告先靈,神州躍。

嗯……

江山點索——泮池磅礴

史嶺紅梅花瀝血,蘆溝曉月天飛鶴。

這種句子真的很有感覺的。

———————————————————————————————————————————

然後說一下古代的主要問題

1.古代的文人,大部分可能都和父親沒怎麼接觸過。

父親忙於公務的好么……不然哪有條件讀書?

大富大貴的家庭里,你爸爸在忙著泡妞,在你不知道第幾房的媽媽家裡……這個……

2.三蘇和三曹的問題上來說……

好像偏向於嚴厲的管教……

尤其蘇老泉屬於道教,還去青城山找張天師……

曹操就更直接是戎馬了……

其他的像是晏幾道晏殊這種,李煜和他爸李璟這種……

拜託啦,我們要忙著國家大事的好吧……


現代的很多,比如

大手牽小手,走路不怕滑。


父系社會中國,到今天還是依然存在這個問題,父親多是以嚴厲的形象,母親大多扮演溫婉如水的角色......不難理解為什麼沒有父愛題材的.....


更多表現的是父親對孩子的愛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你看,辛棄疾這樣的硬漢,也是兒女情長


詩歌是感性的,女子也較為男子更感性。


古代嚴父慈母,你看賈政怎麼對寶玉,不要以為那是小說,其實是古代最正常不過的父子關係,這樣的父親無論是感情上還是規矩上都不適合寫詩讚美。


古代父親看孩子跟孩子反觀父親,感覺是不太一樣的。對於父親來說,都是他滴。但因為父親老婆太多,老婆少的呢就想著怎麼樣可以老婆多,這樣的社會風氣和背景下,孩子怎麼跟父親形成最親密的關係呢?只有和母親最貼切了。


一方面君為臣綱 父為子綱的封建社會,父親不宜表露自己的情感,要保持自己的威嚴。另一方面吟詩是感情宣洩更多是對愛情去了


推薦閱讀:

快和男朋友結婚了,因為爸爸去世了,變成這樣了,大家路過幫我看看,男朋友怎麼了該不該繼續在一起?
初為人父,初為人母,你有些什麼樣的感受?
有一個不大男子主義、對家人尊重負責溫暖的好父親是怎樣的體驗?
發現自己的父親是同性戀?

TAG:詩詞 | 詩歌欣賞 | 父親 | 古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