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經中《野有死麕》一篇中的「有女懷春」如何理解?


這本來就是一首先秦山歌,和老司機帶帶我同出一路,就是說男的和女的在野外發春,然後日起來了,有什麼不好解釋的?

《詩經》里還有不少詩歌本來就是這樣的,你硬要說成是「帶著春天般的笑容」或「男子求婚」,一定會耽誤你對全文的充分理解。

原文: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解釋:

野地有一頭死獐子,被白茅包圍著。有女孩在這裡懷春,有美男在這裡勾引。

小樹長在林子里,一頭死鹿在野地。白茅如束,美女如玉。

動作輕點!溫柔一點!別撕我裙子!別惹狗亂叫!

於是我們不難想像這個場景:

在野外一片白茅地上,一女子含羞,一男子開撩,旁邊站著一條長毛狗。然後他倆當著狗的面就,就……

所以,你自己說,「有女懷春」到底該做何解?

這裡多解釋一下。

為何是「死麕」和「死鹿」這麼不吉利的東西?

在古代,這倆東西非但不是晦氣的東西,反倒就是象徵美好姻緣。獐、鹿,可以做皮,人們認為它們是一類,可匹配,故曰「獐鹿同心」。而死麕(獐)、死鹿,為古儷皮之禮

又問,為何狗會亂叫?

因為那是一條單身狗,它很委屈。


這篇文章,其實講述了一個古人約炮的故事。

我和 @豆子 的出發點相似,但是講的會不一樣。

首先,原詩文開頭如下: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 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翻譯一下就是:野外有一隻死掉的獐子,用白色的茅草包著。有個妹子懷春,有一個帥哥勾引他。林中有參差不齊的小樹,路邊有一頭死鹿。白色的茅草被扎在一起,姑娘姑娘,你漂亮漂亮。

情景的話,大概是這樣:

男主角這時說道:「誒喲,我打獵多打了一隻獐子,送你吃。」

女主說:「那我和你睡覺吧。」

獐子:????

於是畫面突然一轉,來到下一幕: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翻譯一下:

姑娘:「啊~官人你溫柔一點~慢一點~不要弄得我的圍裙發出聲響,驚動了我家的狗。」

然後他們就這樣進行了一場苟且之事,像是這樣:

其實,在先秦的時候,儒家的倫理道德、三綱五常等等學說還沒有形成。

大家都是比較淳樸的,因此此時的百姓喜愛野戰,一夜三次不怕累。

而這種行為一來二去也就構成了一定的婚姻關係,篆文中的婚字,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的:

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

娶老婆得趁她昏迷的時候。意思就是要把喜歡的姑娘敲暈帶回家啪啪,這樣她就是你老婆了。(誤)

各位單身狗,你們聽懂了嗎?


死去的麋鹿投了胎


先秦時候打個野戰怎麼了,都坐下,普通操作。


正好在看胡適演講稿,就給我推送這。

額,求婚?


這一句,不能完全按照現代的意思理解。我理解的是女子春心萌動,情竇初開了。其實這首的爭議比較大,不能單句理解,因為有女懷春,後面還有一句 吉士誘之。有版本解釋是 小夥子趁機把話挑明,還有解釋就是直接按字面的 誘之 理解。有說這首表達的是戀人間的純樸,男女間的率性。還有說諷刺時代的那種淫亂。我覺得應該在特定歷史和背景下理解,不能單從一句,應該從整體看吧。我說的只是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我覺得,這首裡面,「有女懷春」寫是這個女子容貌姣好、身姿美艷,「春」應該是「美麗」的借代,就彷彿在這個女子身上能見到美好的春天,簡直是「懷春」之顏。以至於那個獵人被她誘惑住了。

上古漢語不能以現代漢語的習慣來理解,而且《詩經》里的辭彙多有借代,就更不能望文生義了。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詩經中的玉文化?
《詩經·國風》的「風」字是不是有交配的意思?
《詩經》我們應該讀懂什麼,應該了解到什麼程度?
怎樣解釋詩經的賦、比、興?
《詩經·大雅·生民》中「后稷呱矣」是什麼意思?

TAG:詩經書籍 |